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下一家与中外有别:明清朝贡体制下的“华夷中外”
1
作者 李云泉 王译鹤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0-158,共9页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话语体系,且有主次之分。从互动视角看,明清朝贡体制下的“天下-中国-四夷”叙事模式,既承之传统又与世推移,其间蕴含国家意识的“中外”话语与以“天下共主”自居的“华夷”话语彼此消长,地理中国、疆域中国的意...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话语体系,且有主次之分。从互动视角看,明清朝贡体制下的“天下-中国-四夷”叙事模式,既承之传统又与世推移,其间蕴含国家意识的“中外”话语与以“天下共主”自居的“华夷”话语彼此消长,地理中国、疆域中国的意识亦通过与朝鲜、安南的边界交涉和勘界划界而日益凸显。至乾隆中叶,随着清朝疆域的基本固定,以往文化上的华夷分界遂让位于地理界限相对明确的中外分界。不仅如此,在“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天下意识里,是否对外用兵以对朝贡国行匡危扶倾的君臣道义,又不得不面临义理与时势的调和问题。明清两朝均曾以“兴灭继绝”为由出兵安南,不过与明朝相比,清朝在理念上有从“兴灭继绝”转变为天命论的话语逻辑,以使义理与时势若合符节。值得玩味的是,在东亚文化圈中,朝鲜、越南等国的中华认同亦包括源自超越了国家的天下意识,这是西方近代的民族国家话语所难以阐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下意识 “华夷中外” 朝贡体制 明清
下载PDF
2003年嘉兴市持续高温天气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李云泉 张瑞萍 +2 位作者 陈优平 李海军 陆琛莉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0-63,共4页
2003年嘉兴市出现了37天高温天气,并刷新了多项历史纪录,无论从持续时间、强度上都可说是50年一遇。分析发现:2003年的高温天气是7~8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强大,而极涡强度、西风环流指数偏弱所造成的,同时也是天气气候变暖的必然趋... 2003年嘉兴市出现了37天高温天气,并刷新了多项历史纪录,无论从持续时间、强度上都可说是50年一遇。分析发现:2003年的高温天气是7~8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强大,而极涡强度、西风环流指数偏弱所造成的,同时也是天气气候变暖的必然趋势;小波分析结果表明:高温天气主要存在16年和8年周期,2001年起为准两年振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3年 高温天气分析 嘉兴市 副热带高压异常 西风环流指数 准两年振荡 2001年 历史纪录 持续时间 西太平洋 气候变暖 分析结果 50年 涡强度 年周期
下载PDF
嘉兴市雾生消规律及气候特征 被引量:8
3
作者 李云泉 范晓红 +2 位作者 陆琛莉 盛文斌 张瑞萍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02-406,共5页
依据嘉兴市1961—2000年雾的资料进行气候分析,发现嘉兴市雾的出现频率东西部多、中间少,且有明显的年际变化,1977年以前雾日少,1977年以后雾日增多.月际变化呈"W"型和"V"型,春冬季雾最多,夏季最少.雾的日变化一般... 依据嘉兴市1961—2000年雾的资料进行气候分析,发现嘉兴市雾的出现频率东西部多、中间少,且有明显的年际变化,1977年以前雾日少,1977年以后雾日增多.月际变化呈"W"型和"V"型,春冬季雾最多,夏季最少.雾的日变化一般为下半夜到早晨形成,日出后2~3h内消散,61%为短雾.雾发生的天气形势归纳为四种天气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分析 频率 雾生消规律 天气分型 嘉兴
下载PDF
杰拉华台风登陆后迅速减弱的原因 被引量:7
4
作者 李云泉 陆琛莉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18-22,共5页
杰拉华台风在浙江象山登陆后迅速减弱 ,强度衰减率大大超过历年平均值 ,对杭、嘉、湖地区影响不大。经分析认为 ,减弱的原因主要是杰拉华远离赤道辐合带 ,能量得不到补充 ,登陆时大陆高压强大 ,前期天气干旱 ,空气干燥 ,经四明山区地形... 杰拉华台风在浙江象山登陆后迅速减弱 ,强度衰减率大大超过历年平均值 ,对杭、嘉、湖地区影响不大。经分析认为 ,减弱的原因主要是杰拉华远离赤道辐合带 ,能量得不到补充 ,登陆时大陆高压强大 ,前期天气干旱 ,空气干燥 ,经四明山区地形摩擦 ,能量耗尽。登陆后 50 0 h Pa与 850 h Pa上下层的相对散度为负值 ,全风速显著减小。另外 ,据统计资料得出台风生成后第 1 0天后登陆对嘉兴市影响不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杰拉华台风 迅速减弱 强度衰减率 相对散度 登陆 气压 空气干燥
下载PDF
路径相似台风在不同环流形势中影响嘉兴风雨差异的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李云泉 李海军 董旭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07-411,共5页
在台风预报中,使用相似路径是常用且相当有效的一种方法。但路径相似的台风由于在不同的环流形势下,最终导致风雨影响差异很大。2007年13号超强台风"韦帕"和2005年15号强台风"卡努"从生成时间和移动路径上都非常的... 在台风预报中,使用相似路径是常用且相当有效的一种方法。但路径相似的台风由于在不同的环流形势下,最终导致风雨影响差异很大。2007年13号超强台风"韦帕"和2005年15号强台风"卡努"从生成时间和移动路径上都非常的相似,但因大气环流结构有所不同,造成的风雨影响也不同。本文通过对比这两次台风过程的移动路径、大气环流背景以及物理量场找出同一季节,在洋面上生成的台风由于不同的大气环流结构,造成风雨影响不同的原因。物理量压能和湿焓两者综合应用,对暴雨预报有较好的指导作用,强湿焓平流与未来暴雨落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对今后台风暴雨的预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似台风 环流形势 物理量诊断 对比分析
下载PDF
蒙元时期驿站的设立与中西陆路交通的发展 被引量:8
6
作者 李云泉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3期89-94,共6页
蒙元时期,中西陆路交通空前繁荣。本文依据现有资料,对该时期驿站的设立,特别是对中西陆路交往的几条主要通道及其发展变化情况作了概括性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 蒙元时期 陆路交通 河西走廊 伊利汗国 丝绸之路 察合台汗国 欧亚草原 马可·波罗 西北地区 中西交往
下载PDF
蒙元时期驿站的设立与中西陆路交通的发展 被引量:6
7
作者 李云泉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56-60,86,共6页
蒙元时期驿站的设立与中西陆路交通的发展李云泉蒙元时期,中西陆路交通出现前所未有的盛况,欧洲与中国开始有正式的使臣往来,商人与教士沿陆路东来西祖,更为频繁。究其原因,蒙古西征以后,欧亚大陆的大部分地区处于蒙古帝国控制之... 蒙元时期驿站的设立与中西陆路交通的发展李云泉蒙元时期,中西陆路交通出现前所未有的盛况,欧洲与中国开始有正式的使臣往来,商人与教士沿陆路东来西祖,更为频繁。究其原因,蒙古西征以后,欧亚大陆的大部分地区处于蒙古帝国控制之下,客观上廓清了中西交往的陆上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元时期 陆路交通 河西走廊 马可·波罗 别失八里 丝绸之路 驿站 察合台 阿力麻里 天山北路
下载PDF
五服制与先秦朝贡制度的起源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云泉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1-84,共4页
 朝贡制度是古代中外交往的主要模式,其源头可溯至先秦时代。夏、商两朝与被征服部落之间已有朝贡关系存在,及西周初年实行五服制,正式将朝贡制度用于处理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从《周礼》的记载来看,周朝设有各种机构,分掌朝贡事务。...  朝贡制度是古代中外交往的主要模式,其源头可溯至先秦时代。夏、商两朝与被征服部落之间已有朝贡关系存在,及西周初年实行五服制,正式将朝贡制度用于处理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从《周礼》的记载来看,周朝设有各种机构,分掌朝贡事务。先秦朝贡制度具有原始性、非对等性、礼仪性和典范性等主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服制 先秦时期 朝贡制度 起源 朝贡关系 民族关系 对外关系
下载PDF
中法战争前的中法越南问题交涉与中越关系的变化 被引量:7
9
作者 李云泉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50-155,共6页
1874年法越《甲戌和约》签订后,中法在越南属国地位问题上展开长期交涉,由此引发朝贡体制与条约体制的冲突。其间,清朝官员对国际法的援引和运用,表明他们已能较为娴熟地将西方外交惯例用于实践,以维护自身的权益。与此同时,法国对越南... 1874年法越《甲戌和约》签订后,中法在越南属国地位问题上展开长期交涉,由此引发朝贡体制与条约体制的冲突。其间,清朝官员对国际法的援引和运用,表明他们已能较为娴熟地将西方外交惯例用于实践,以维护自身的权益。与此同时,法国对越南的殖民侵略与西南边疆岌岌可危的局势,促使清政府主动尝试改善与越南的关系,并得到越南的积极回应。此一突破传统朝贡体制框架的举措,无疑是西方冲击下两国被迫作出的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戌和约 朝贡体制 国际法 属国
下载PDF
略论宋代中外朝贡关系与朝贡制度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李云泉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1-104,共4页
朝贡制度是古代中外交往的主要模式之一。宋代中外朝贡关系具有两个鲜明的特征 :一是其政治性、军事性 ,尤以韩中朝贡关系为甚 ;二是随着市舶贸易的发展 ,统治者不断控制朝贡贸易的规模 ,朝贡贸易遂经历了由盛入衰的转变。与此同时 ,宋... 朝贡制度是古代中外交往的主要模式之一。宋代中外朝贡关系具有两个鲜明的特征 :一是其政治性、军事性 ,尤以韩中朝贡关系为甚 ;二是随着市舶贸易的发展 ,统治者不断控制朝贡贸易的规模 ,朝贡贸易遂经历了由盛入衰的转变。与此同时 ,宋代的朝贡制度亦有所发展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朝 朝贡关系 朝贡贸易 朝贡制度
下载PDF
朝贡与条约之间:近代东西方国际秩序的并存与兼容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云泉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6-112,共7页
东亚历史上的朝贡体制是由中心与边缘构成的一个松散的国际秩序,不仅因时空变换而具有差异性和虚实之别,而且缺乏西方意义上明晰的权利与义务的界分。近代以降,列强对东亚的入侵和条约体制的确立,引发东西方两种不同国际秩序的碰撞。但... 东亚历史上的朝贡体制是由中心与边缘构成的一个松散的国际秩序,不仅因时空变换而具有差异性和虚实之别,而且缺乏西方意义上明晰的权利与义务的界分。近代以降,列强对东亚的入侵和条约体制的确立,引发东西方两种不同国际秩序的碰撞。但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内,这两种国际秩序并非简单的对立冲突关系,更重要的是二者彼此渗透与兼容的"过渡相",无论在东亚国际关系还是中西关系中皆有所体现,且一时难分高下。故而若一味用西方现代话语解读源远流长的东亚国际秩序并予以价值评判,容易掩盖东亚世界的历史实相。而东亚国际秩序的崩解,也不仅仅是列强武力侵略的结果,它还与东亚世界内部国际法知识的普及、民族主义思潮的涌动、国家自我意识的凸显等因素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贡 条约 国际法 并存与兼容
下载PDF
明代中央外事机构论考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云泉 《东岳论丛》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28-133,共6页
中国古代一直没有专职外交机构,外事管理分隶不同官衙。明代在因袭唐宋旧制的墓础上,外事管理与分工更趋严密而具体,形成礼部主管、中央其他官衙协同管理的格局。其中,礼部主客司全面负责外事活动,会同馆为外事接待机构,四夷馆是中国最... 中国古代一直没有专职外交机构,外事管理分隶不同官衙。明代在因袭唐宋旧制的墓础上,外事管理与分工更趋严密而具体,形成礼部主管、中央其他官衙协同管理的格局。其中,礼部主客司全面负责外事活动,会同馆为外事接待机构,四夷馆是中国最早的官办外事翻译机构,鸿胪寺专司外事礼仪,行人司则以奉旨出使为要务。本文对以上机构的设置、沿革、职能等问题作了简要考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客司 会同馆 四夷馆 鸿胪寺 行人司
下载PDF
再论清代朝贡体制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李云泉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3-100,共8页
尽管近年来学界从不同视角探讨清代对外关系,并对费正清的朝贡体制研究提出挑战,但仍有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清代初期传统意义上的"厚往薄来"不具实证意义,朝贡体制的本质属性是政治关系,而非贸易关系;向为清廷所重的朝... 尽管近年来学界从不同视角探讨清代对外关系,并对费正清的朝贡体制研究提出挑战,但仍有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清代初期传统意义上的"厚往薄来"不具实证意义,朝贡体制的本质属性是政治关系,而非贸易关系;向为清廷所重的朝贡礼仪,具有象征性特点。故而从体制与观念互动的角度,才能对朝贡体制主导下的清代对外关系的实际形态做出更具说服力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贡体制 朝贡贸易 朝贡礼仪 清代
下载PDF
宾礼的演变与明清朝贡礼仪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云泉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139-145,共7页
朝贡制度是古代中国对外交往的主要模式之一。作为五礼之一的宾礼经过发展演变,形成独具特色的朝贡礼仪。明清时期,朝贡礼仪日益烦琐僵化。履行朝贡礼仪不仅是确立中外政治臣属关系的象征,也为近代中西文化冲突埋下了祸根。
关键词 朝贡礼仪 宾礼 朝贡制度 明清
下载PDF
宋朝高丽观中的战略安全意识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云泉 齐廉允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30-134,共5页
10至13世纪,东亚大陆两大鼎立政权宋辽、宋金先后与高丽结成复杂而微妙的三角外交关系。这种彼此交织、相互制约的国际关系格局催生了宋朝高丽观中的战略安全意识,它不仅与宋朝自身实力的兴衰息息相关,也是东亚地区秩序重建的一个反应。
关键词 宋朝 高丽 战略安全意识
下载PDF
夏夷文野之分与华夏中心意识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云泉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92-95,共4页
华夏中心意识使夏夷文野之分成为夏夷之辨的主流观念。夏夷文野之分又因民族矛盾和中外文化冲突而出现两种极端保守的表述形式———夏夷人禽之别和以地之中外划分夏夷的主张。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而言 ,夏夷文野之分与华夏中心意识具... 华夏中心意识使夏夷文野之分成为夏夷之辨的主流观念。夏夷文野之分又因民族矛盾和中外文化冲突而出现两种极端保守的表述形式———夏夷人禽之别和以地之中外划分夏夷的主张。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而言 ,夏夷文野之分与华夏中心意识具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 ,其负面影响日益凸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夷之辨 文野之分 人禽之别 华夏中心意识
下载PDF
汉唐中外朝贡制度述论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云泉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2年第6期79-86,共8页
朝贡制度是古代中外交往的主要模式之一。汉唐时期 ,随着中外朝贡关系的扩大 ,朝贡制度逐渐有了比较固定的内涵 ,贡、封之间 ,已有定例可循。与此同时 。
关键词 朝贡制度 朝贡关系 朝贡贸易 汉唐
下载PDF
嘉兴市大雾预报方法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云泉 陆琛莉 范晓红 《浙江气象》 2007年第1期14-17,共4页
我们依据嘉兴市1991-1995年出现雾的资料,对嘉兴市产生雾的地面天气形势进行天气学分型,利用1997-1999年资料建立天气学概念模式,在判断可能会出现雾情况下,进行华东曲面拟合的物理量计算,并结合MM5中尺度数值预报产品和本站地面实况资... 我们依据嘉兴市1991-1995年出现雾的资料,对嘉兴市产生雾的地面天气形势进行天气学分型,利用1997-1999年资料建立天气学概念模式,在判断可能会出现雾情况下,进行华东曲面拟合的物理量计算,并结合MM5中尺度数值预报产品和本站地面实况资料,建立嘉兴市大雾预报方法。经2年使用,证明该方法对大雾有较强的预报能力,取得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分型 华东曲面拟合 MM5数值预报 大雾预报
下载PDF
夏夷之辨观念的嬗变及其时代特征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云泉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106-111,共6页
肇始于春秋时期的夏夷之辨,其主流观念是以文野区分夏夷,而是否认同和践行华夏之礼又是夏夷文野之分的主要标准和“用夏变夷”的主要内涵。同时,历史上因夏夷对峙、冲突的政治形势而产生的夏夷人禽之别、内外之分等观念,往往带有非理性... 肇始于春秋时期的夏夷之辨,其主流观念是以文野区分夏夷,而是否认同和践行华夏之礼又是夏夷文野之分的主要标准和“用夏变夷”的主要内涵。同时,历史上因夏夷对峙、冲突的政治形势而产生的夏夷人禽之别、内外之分等观念,往往带有非理性、非文化意蕴,从而使夏夷之辨呈现出进步与保守、开放与封闭并存的时代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春秋时间 民族问题
下载PDF
清代前期对藩属国的封赏与朝贡贸易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云泉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3年第6期96-102,共7页
对藩属国的册封、赏赐 ,是朝贡制度的主要内容之一。清初对藩属国的赏赐 ,并未秉承明代“厚往薄来”的传统 ,康熙末年以后 ,这一传统的对外交往原则才逐渐有所体现。随着时间的推移 。
关键词 藩属国 朝贡制度 封赏 朝贡贸易 清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