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稻田综合种养土壤重金属空间变异特征与质量安全评价研究进展
1
作者 董振杰 陆尧 +3 位作者 李京咏 窦志 张洪程 高辉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38,共3页
近年来,在我国20多个省份稻田综合种养规模上得到快速扩大,模式上得以创新推进,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农业绿色发展等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稻田综合种养尤其是稻田轮作种养中,仍存在肥药施用不合理、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投入量大、... 近年来,在我国20多个省份稻田综合种养规模上得到快速扩大,模式上得以创新推进,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农业绿色发展等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稻田综合种养尤其是稻田轮作种养中,仍存在肥药施用不合理、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投入量大、污水灌溉等问题,致使来源不一的重金属元素持续在稻田土壤富集,长此以往将不仅影响水稻和水产禽类的正常生长发育与产量品质,也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潜在影响。为此,本文阐述了稻田综合种养土壤重金属空间变异特征与质量安全评价研究进展,并提出研究展望,以期为促进稻田综合种养绿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田综合种养 土壤 重金属 空间变异 质量安全
下载PDF
氮肥减施对稻田综合种养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
作者 李京咏 戴林秀 +4 位作者 彭翔 杨谦 徐强 窦志 高辉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8-37,共10页
稻田综合种养是一种将水稻种植与水产禽类养殖相结合的绿色循环农业模式。与水稻单作相比,稻田综合种养降低了化学氮肥施用量,起到了减氮节肥效果,但氮肥减施对综合种养模式下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效果并不一致。本研究收集了2009—202... 稻田综合种养是一种将水稻种植与水产禽类养殖相结合的绿色循环农业模式。与水稻单作相比,稻田综合种养降低了化学氮肥施用量,起到了减氮节肥效果,但氮肥减施对综合种养模式下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效果并不一致。本研究收集了2009—2021年间发表的以水稻单作为对照,以稻田综合种养水稻为处理的111篇相关文献;将综合种养模式分为甲壳类、鱼类、两栖类和水禽类共4类,应用整合分析方法评估了氮肥减施对各稻田综合种养模式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定量分析了在不影响水稻产量前提下不同综合种养模式的合理减氮范围。结果表明,在0~150和150~180 kg/hm^(2)施氮(N)区间,甲壳类、鱼类和水禽类综合种养模式水稻产量分别比水稻单作提高1.15%~19.00%、1.45%~27.00%和3.47%~10.59%,其中,甲壳类和鱼类综合种养模式会降低水稻有效穗数,而通过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来增加水稻产量。相比于水稻单作,甲壳类、鱼类、两栖类和水禽类综合种养模式减氮范围的上限分别是26.24%、21.64%、14.04%和41.94%时,可确保水稻产量不低于7.5 t/hm^(2)。相比水稻单作,鱼类和水禽类综合种养模式在各个施氮区间对稻米加工、外观、蒸煮和营养品质均有一定提升。在150~180和>180 kg/hm^(2)施氮(N)区间甲壳类和两栖类综合种养模式的稻米加工和外观品质降低,而蒸煮和营养品质则有所提升。本研究定量分析了不同稻田综合种养模式水稻适宜的施氮区间,可为各模式合理的氮肥减施和水稻增产提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氮肥减施 稻田综合种养 产量 稻米品质 粮食安全
下载PDF
灌溉方式对水稻产量、品质与抗倒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杨谦 李京咏 +2 位作者 戴林秀 窦志 高辉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16,共4页
水分管理是调控水稻生长发育的主要农艺措施之一,对水稻产量、品质和抗倒性等具有重要影响。水稻生产中常用的灌溉方式有淹水灌溉、“薄、浅、湿、晒”模式、控制灌溉、半深水灌溉和干湿交替灌溉等。本文阐述了不同灌溉方式对水稻产量... 水分管理是调控水稻生长发育的主要农艺措施之一,对水稻产量、品质和抗倒性等具有重要影响。水稻生产中常用的灌溉方式有淹水灌溉、“薄、浅、湿、晒”模式、控制灌溉、半深水灌溉和干湿交替灌溉等。本文阐述了不同灌溉方式对水稻产量、品质和抗倒性的影响研究进展,比较归纳了不同灌溉方式的优劣势,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水稻高产优质抗倒节水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灌溉方式 产量 品质 抗倒性
下载PDF
放养密度对稻渔(禽)共生模式水稻产量、品质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戴林秀 李京咏 +4 位作者 彭翔 杨谦 徐强 窦志 高辉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5-59,共5页
当前,我国农业正面临人均耕地面积减少、资源与环境约束加剧、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难度越来越大等问题,稻田综合种养是推动现代农业绿色高效生态发展的重要生产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稻田综合种养产业在国家的助... 当前,我国农业正面临人均耕地面积减少、资源与环境约束加剧、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难度越来越大等问题,稻田综合种养是推动现代农业绿色高效生态发展的重要生产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稻田综合种养产业在国家的助力下迅速发展,但目前综合种养技术相对粗放,各地区缺乏相应的技术标准,尤其是在稻渔(禽)共生模式下水产(禽)动物的规格和放养密度方面缺乏相关的标准,这严重制约了稻田综合种养产业的提档升级与提质增效。本文阐述了目前稻田综合种养产业的发展现状,探讨了稻渔(禽)共生模式下不同水产(禽)动物放养密度对水稻产量、稻米品质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今后稻渔(禽)共生的发展方向,为提高稻渔(禽)共生模式的综合效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综合种养 稻渔(禽)共生 放养密度 产量 品质 生态环境
下载PDF
稻虾共作模式下喷施褪黑素对水稻产量形成和抗倒伏特性的影响
5
作者 周影 李京咏 +7 位作者 戴林秀 敖弟彩 李梓逸 杨帆 顾军伟 徐强 窦志 高辉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4-42,共9页
倒伏是限制稻虾共作模式水稻优质高产的瓶颈问题。为研究外源褪黑素喷施对该模式下水稻茎秆倒伏特性的影响,以‘南粳5718’为试验材料,在稻虾共作模式下于拔节初期叶面喷施200μmol·L^(-1)褪黑素处理(MT),以未喷施为对照(CK),比较... 倒伏是限制稻虾共作模式水稻优质高产的瓶颈问题。为研究外源褪黑素喷施对该模式下水稻茎秆倒伏特性的影响,以‘南粳5718’为试验材料,在稻虾共作模式下于拔节初期叶面喷施200μmol·L^(-1)褪黑素处理(MT),以未喷施为对照(CK),比较不同处理下水稻的形态学指标、茎秆力学指标、茎秆化学成分含量、水稻产量及木质素、纤维素生物合成关键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稻虾共作模式下,MT处理的水稻产量为9261 kg·hm^(-2),与CK差异不显著;但MT处理的穗粒数较CK显著增加,而有效穗数和结实率较CK显著降低。与CK处理相比,MT处理水稻的株高、穗颈节高度和重心高分别显著降低13.04%、14.91%和22.93%,而第2节间抗折力和折断弯矩显著增加22.39%和22.34%,弯曲力矩和倒伏指数显著降低20.61%和35.03%;木质素、纤维素生物合成关键基因OsCoMT、OsCesA4、OsCesA7和OsCesA9表达上调。相关性分析表明,MT处理下,倒伏指数与株高、穗颈高度和折断部位至穗顶距离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抗折力、折断弯矩和弯曲应力呈显著负相关。综上所述,稻虾共作模式下喷施褪黑素可在水稻稳产的前提下提高水稻茎秆抗倒伏能力,为稻虾共作模式下水稻抗倒栽培调控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抗倒伏 产量形成 稻虾共作 植物生长调节剂
下载PDF
稻田综合种养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影响的文献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彭翔 戴林秀 +5 位作者 李京咏 颜宇璐 徐峥 徐强 窦志 高辉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5-60,共6页
基于已发表的文献数据,综述了长江中下游地区不同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对水稻产量形成和稻米品质的影响,并探讨其影响机理。41%的样本量数据表明,稻田综合种养的水稻产量高于水稻单作,而59%的样本量呈相反趋势;稻田综合种养的水稻穂数和穗... 基于已发表的文献数据,综述了长江中下游地区不同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对水稻产量形成和稻米品质的影响,并探讨其影响机理。41%的样本量数据表明,稻田综合种养的水稻产量高于水稻单作,而59%的样本量呈相反趋势;稻田综合种养的水稻穂数和穗粒数普遍减少,而结实率和千粒重增加。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于水稻单作,稻田综合种养稻米的加工、外观、蒸煮和食味品质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其中,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极显著提高0.72%~2.74%,胶稠度增加2.11%,垩白粒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和稻米蛋白质含量则分别下降13.78%、11.76%、3.01%和6.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综合种养 产量 稻米品质 长江中下游地区
下载PDF
稻虾共作模式碳足迹评价的敏感性和不确定性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蒋榕 徐强 +4 位作者 李京咏 戴林秀 敖弟彩 窦志 高辉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577-1587,共11页
客观全面地评价稻虾共作模式的碳足迹对于稻田综合种养产业的低碳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碳足迹进行敏感性和不确定性分析有助于增加评价结果的稳健性,并为未来进一步优化参数和降低评价结果的不确定性提供借鉴。本研究基于大田试验... 客观全面地评价稻虾共作模式的碳足迹对于稻田综合种养产业的低碳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碳足迹进行敏感性和不确定性分析有助于增加评价结果的稳健性,并为未来进一步优化参数和降低评价结果的不确定性提供借鉴。本研究基于大田试验和生命周期评价方法(LCA),以单位面积、单位产值和单位营养密度单元(NDU)为功能单位对水稻单作和稻虾共作模式进行较为全面的碳足迹评价。结果表明,水稻单作和稻虾共作模式的单位面积碳足迹分别为14126 kg(CO_(2)-eq)∙hm^(−2)和13140 kg(CO_(2)-eq)∙hm^(−2)。由于稻虾共作有更高的经济产值和营养密度输出,该模式的单位产值碳足迹[0.11 kg(CO_(2)-eq)∙¥^(–1)]和单位NDU碳足迹[3.05 kg(CO_(2)-eq)∙NDU^(–1)]分别比水稻单作降低81.4%和49.3%,而该模式的净生态系统经济预算(85745¥∙hm^(−2))比水稻单作增加511.5%。热点分析表明,CH_(4)排放(59.8%)、电力消耗(13.8%)和饲料投入(12.3%)对稻虾共作模式的碳足迹构成贡献较大,这几个参数比其他输入参数对评价结果的影响程度也更大。不确定性分析表明,在95%的置信区间下,稻虾共作模式的单位面积碳足迹为11179~15613 kg(CO_(2)-eq)∙hm^(−2)。本研究结果突显了稻虾共作模式丰富的营养产出功能,并从改善居民饮食结构的角度剖析了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型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本研究所使用的方法可为具有多功能产出的农业生产系统进行更全面的碳足迹评价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足迹 温室气体排放 稻虾共作 生命周期评价 不确定性分析 营养密度单元 农业生态系统转型
下载PDF
氮肥管理对稻虾共作模式水稻产量和抗倒伏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徐强 李京咏 +4 位作者 戴林秀 彭翔 杨谦 窦志 高辉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0-36,共7页
通过设置不同稻作模式(水稻单作、稻虾共作)和氮肥管理(不施氮、常规施氮、减氮)两因素交互试验,研究氮肥管理对稻虾共作模式水稻产量及抗倒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虾共作模式下常规施氮和减氮处理的水稻产量分别为7539 kg/hm^(2)和7... 通过设置不同稻作模式(水稻单作、稻虾共作)和氮肥管理(不施氮、常规施氮、减氮)两因素交互试验,研究氮肥管理对稻虾共作模式水稻产量及抗倒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虾共作模式下常规施氮和减氮处理的水稻产量分别为7539 kg/hm^(2)和7328 kg/hm^(2),比水稻单作模式降低29.4%~32.3%,这主要是由于试验当年水稻移栽后连续降雨导致缓苗不利所致,也与深水淹灌下水稻有效穂数、每穗粒数和千粒重下降有关。相比水稻单作,稻虾共作模式下水稻茎秆的株高、穂颈高、重心高、弯曲力矩和倒伏指数平均增加12.9%、17.9%、8.0%、20.9%和33.5%,第2节间茎壁厚、抗折力和折断弯矩平均降低38.7%、16.8%和16.6%。在稻虾共作模式中,与常规施氮处理相比,减氮处理仅减产2.9%,水稻茎秆抗折力增加13.5%、倒伏指数降低1.8%。相关分析表明,茎壁厚度与倒伏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株高和弯曲力矩与抗折力呈显著负相关(p<0.05)。稻虾共作模式可保证水稻稳产,氮肥减施有助于提高该模式下水稻抗倒伏能力,降低倒伏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氮肥管理 稻虾共作 长期淹水 产量 抗倒伏
下载PDF
稻渔共作模式碳足迹评价及减排对策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戴林秀 徐强 +6 位作者 彭翔 李京咏 周影 黄佳敏 敖弟彩 窦志 高辉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971-1980,共10页
稻渔共作是中国稻区重要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对该模式进行系统全面的碳足迹评价有助于稻田综合种养产业的低碳绿色发展。研究基于田间试验数据,利用生命周期评价法评价了水稻单作、稻鳅共作和稻鲶共作3种稻作模式的单位面积碳足迹(CFA)... 稻渔共作是中国稻区重要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对该模式进行系统全面的碳足迹评价有助于稻田综合种养产业的低碳绿色发展。研究基于田间试验数据,利用生命周期评价法评价了水稻单作、稻鳅共作和稻鲶共作3种稻作模式的单位面积碳足迹(CFA)、单位产值碳足迹(CFV)、单位利润碳足迹(CFP)和单位营养密度碳足迹(CFNDU),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情景分析。结果表明:稻鳅共作的CFA、CFV、CFP和CFNDU分别为11923 kg CO_(2)-eq·hm^(-2)、0.10 kg CO_(2)-eq·¥^(-1)、0.14 kg CO_(2)-eq·¥^(-1)和1.37 kg CO_(2)-eq·NDU^(-1),比水稻单作降低了17.5%、82.1%、79.1%和77.7%;稻鲶共作的CF_(A)、CF_(V)、CF_(P)和CF_(NDU)分别为12110 kg CO_(2)-eq·hm^(-2)、0.16 kg CO_(2)-eq·¥^(-1)、0.22 kg CO_(2)-eq·¥^(-1)和2.48 kg CO_(2)-eq·NDU^(-1),比水稻单作降低了16.2%、71.4%、67.2%和59.7%。综合来看,稻鳅共作以最低的碳排放为人们提供了最高的营养密度并创造了最高的经济效益,最值得推广。敏感性分析表明CH_(4)排放、灌溉耗电和水产动物饲料对碳足迹影响较大。情景分析表明,当综合使用光伏发电、水稻新品种和提高饲料利用效率时,两种稻渔共作模式的单位面积碳减排潜力可达到23.4%~24.4%。研究从碳排放的角度为中国传统稻作模式向生态稻作模式转型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鳅共作 稻鲶共作 碳足迹 温室气体排放 减排潜力 生命周期评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