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的实践路径
1
作者 万晓红 李京宇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7-90,共4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战略目标。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要发挥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主力军的作用。本研究运用案例分析、比较分析、专家访谈等方法,从学科建设角度探究高校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的内在逻辑与实...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战略目标。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要发挥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主力军的作用。本研究运用案例分析、比较分析、专家访谈等方法,从学科建设角度探究高校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研究提出,高校要提高思想站位,切实增强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的责任感、使命感;把握战略方向,实现有组织的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夯实条件保障,强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的顶层设计与资源配置,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提供人才支撑与智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 学科建设 创新人才自主培养
下载PDF
新发展理念引领大型体育场馆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与路径 被引量:43
2
作者 陈元欣 陈磊 +7 位作者 李震 姬庆 张强 杨金娥 邱茜 方雪默 李京宇 周彪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2-85,共14页
梳理我国大型体育场馆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基础与宏观环境发现,未来大型体育场馆发展面临如下现实基础:①场馆供给数量进一步增长,但利用效率有待提高;②场馆基本服务进一步完善,但服务水平有待提升;③场馆多元服务进一步拓展,但综合服务... 梳理我国大型体育场馆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基础与宏观环境发现,未来大型体育场馆发展面临如下现实基础:①场馆供给数量进一步增长,但利用效率有待提高;②场馆基本服务进一步完善,但服务水平有待提升;③场馆多元服务进一步拓展,但综合服务有待完善;④场馆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但智慧管理有待加强;⑤场馆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但关键问题有待解决。大型体育场馆发展面临如下宏观环境:①国际体育赛事加速涌入;②科技助力场馆智慧化发展;③体育消费环境逐步改善;④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场馆业务开展;⑤体育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建议:①严控场馆建设规模,推广运营前置理念;②优化场馆支持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③全力推进场馆开放,提升场馆服务质量;④立足城市发展需要,抢抓国际赛事机遇;⑤推动评价体系变革,引导场馆科学发展;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动节能降耗改造;⑦全面加强科技应用,加速场馆创新发展;⑧完善场馆服务场景,优化场馆服务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体育场馆 高质量发展 新发展理念 创新 协调 绿色 开放 共享
下载PDF
体育场馆促进城市更新的效应:美国策略与本土启示 被引量:27
3
作者 陈元欣 陈磊 +3 位作者 李京宇 李金容 何夷 时宵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8-89,共12页
美国体育场馆促进城市更新的实践经验,对提升我国体育场馆促进城市更新的效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研究发现,美国体育场馆促进城市更新效应的主要表现为:城市整体形象改善;经济活动回归城市中心;体育场馆周边区域土地使用效能提升;体育场... 美国体育场馆促进城市更新的实践经验,对提升我国体育场馆促进城市更新的效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研究发现,美国体育场馆促进城市更新效应的主要表现为:城市整体形象改善;经济活动回归城市中心;体育场馆周边区域土地使用效能提升;体育场馆周边区域房产增值;体育场馆周边区域人口的数量和质量提升;更新效应的呈现时间具有一定的长期性(滞后性)。在“城市触媒”理论指导下,美国体育场馆促进城市更新的推进策略为:制定详细的城市更新计划;成立专门的城市更新机构;充分发挥公私合作投资优势;多元政策支持体育场馆建设;重视内部化体育场馆的外部效应;丰富场馆内容供给,提升体育场馆的“触媒”能量;注重场馆外部联姻,增强体育场馆的催化作用。提出本土启示:将体育场馆建设与改造纳入城市更新计划;集中文体娱乐设施,合理确定城市更新范围;深入推行公私合作,提升体育场馆治理水平;加快建设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推动体育场馆外部效应内部化;充分利用城市存量空间,加强体育场地多元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体育场馆 城市更新 城市触媒 存量空间 公私合作
下载PDF
英、美体育场馆促进城市更新的脉络考察、经验省思与本土策略 被引量:4
4
作者 李京宇 陈元欣 +2 位作者 陈磊 何夷 时宵 《体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4-44,共11页
研究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历史回溯和逻辑分析等方法,考察英、美体育场馆促进城市更新的历史发展脉络,基于17个案例总结体育场馆促进城市更新效应的主要表现,通过省思域外经验提出本土推进策略。研究发现:体育场馆主要从经济、社会文化、... 研究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历史回溯和逻辑分析等方法,考察英、美体育场馆促进城市更新的历史发展脉络,基于17个案例总结体育场馆促进城市更新效应的主要表现,通过省思域外经验提出本土推进策略。研究发现:体育场馆主要从经济、社会文化、物质环境等3方面促进城市更新,具体表现为土地使用效能提升、促进周边房产增值、提供新的就业机会、带来常住人口增长、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城市形象提升、改善城市物质环境等,但更新效应存在一定滞后性。英、美成功经验主要包括将体育场馆促进城市更新纳入城市总体规划、选址回归城市中心、设立专门机构、注重与周边社区融合和丰富场馆内容供给。提出我国推进策略:①增量存量并重,将体育场馆新建和改造纳入城市更新计划;②走向协同治理,形成政府、市场、社会的共建共治共享;③促进体育消费,鼓励建设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④丰富内容供给,使体育场馆成为城市更新的触媒;⑤完善政策工具,为体育场馆促进城市更新提供政策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城市 体育场馆 城市更新 城市触媒 体育服务综合体
下载PDF
美国体育娱乐区建设经验及其启示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元欣 时宵 +2 位作者 陈磊 李京宇 何夷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9-116,共8页
采用文献研究法、专家访谈法等,对美国体育娱乐区的建设经验展开研究,以期为中国体育服务综合体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美国体育娱乐区建设经验的特点可归纳为:在城市规划方面,以体育场馆为触媒元素促进城市更新,将体育娱乐... 采用文献研究法、专家访谈法等,对美国体育娱乐区的建设经验展开研究,以期为中国体育服务综合体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美国体育娱乐区建设经验的特点可归纳为:在城市规划方面,以体育场馆为触媒元素促进城市更新,将体育娱乐区融入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在城市建设方面,推行公私合作模式,体育娱乐区建设项目资金来源于多种融资方式,通过体育娱乐区促进城市建设与发展;在体育娱乐区经营管理方面,依托体育赛事运营机构,发展体育娱乐区的重点产业,以体育消费功能为主,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出台建设体育娱乐区的扶持政策,优化体育娱乐区的营商环境等。基于此,得出中国体育服务综合体建设与发展的启示:大型体育场馆转变运营理念,建设多功能体育服务综合体;增强体育场馆对城市更新的催化作用,将大型体育场馆赛后运营纳入城市建设与城市更新规划;创新体育服务综合体建设资金的融资模式,拓宽体育服务综合体建设资金融资渠道;创新大型体育场馆管理体制与机制,增加体育服务综合体经营项目;细化体育服务综合体相关政策,强化落实现有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体育服务综合体 美国 体育娱乐区 建设经验 大型体育场馆 城市建设
下载PDF
国际大型体育赛事对其举办城市国际关注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京宇 陈元欣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6-224,共9页
国际大型体育赛事对于其举办城市的发展而言,影响方面众多、影响方式多样,而从谷歌搜索引擎获取的数据分析国际大型体育赛事对其举办城市的国际关注度的影响则是一个崭新的视角。运用文献研究法、数理统计法等,以北京、上海、南京、成... 国际大型体育赛事对于其举办城市的发展而言,影响方面众多、影响方式多样,而从谷歌搜索引擎获取的数据分析国际大型体育赛事对其举办城市的国际关注度的影响则是一个崭新的视角。运用文献研究法、数理统计法等,以北京、上海、南京、成都、武汉的国际关注度为研究对象,以“2015年北京国际田联世界田径锦标赛”“2019年上海ATP 1000网球大师赛”“2014年南京青奥会”“2019年《Dota2》MDL成都Major特锦赛”“2019年武汉网球公开赛”对其举办城市的国际关注度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样本赛事是其举办城市获得更多国际关注的重要动态信息,能够对其举办城市的国际关注度产生剧烈的脉冲式影响;2)样本赛事对其举办城市国际关注度影响的时间效应较为短暂且集中,仅停留在体育赛事举办期间,举办城市的国际关注度随着样本赛事的结束迅速降低,未出现明显的长尾效应;3)从较长的时间范围来看,样本赛事举办城市的国际关注度具有稳定性和层次性,并未因为样本赛事的举办出现明显的提高或降低。为此,提出以下建议:1)连续举办固定的国际大型体育赛事,形成影响广泛的、集聚效应明显的国际大型品牌体育赛事。2)发挥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的“城市名片”功能,通过知名运动员和体育赛事创造专属于举办城市的“体育文化记忆”。3)紧扣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的筹办节点,将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的国际吸引力持续转化为举办城市的国际关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大型体育赛事 国际关注度 举办城市
下载PDF
国外体育场馆社会影响研究的综述 被引量:3
7
作者 李京宇 陈元欣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0-145,共6页
运用文献研究法和逻辑分析法等,对国外关于体育场馆社会影响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分析。国外的体育场馆社会影响研究内容可归纳为4个方面:单一体育场馆的社会影响评价研究、多个体育场馆的社会影响比较研究、体育场馆中举办的体育赛事... 运用文献研究法和逻辑分析法等,对国外关于体育场馆社会影响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分析。国外的体育场馆社会影响研究内容可归纳为4个方面:单一体育场馆的社会影响评价研究、多个体育场馆的社会影响比较研究、体育场馆中举办的体育赛事的社会影响研究及体育场馆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研究。总的来看,国外的体育场馆社会影响研究中采用的主要方法有以下3种:调查法、个案分析法和条件价值评估法。对中国的启示:1)体育场馆的社会影响评价应加强理论研究。2)加强大型体育场馆的社会影响评价的应用研究。3)加强对大型体育场馆周边社区居民的大数据信息的收集与挖掘。4)加强体育场馆功能的综合开发,加大体育场馆的公共体育服务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外 体育场馆 社会影响 社会影响评价
下载PDF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我国数字出版产业“走出去”的路径探析 被引量:5
8
作者 李京宇 何国民 《科技与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3-67,共5页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纵深推进,国际社会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的需求也日益增多,这对中国文化"走出去"提出了新的要求。数字出版产业作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中...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纵深推进,国际社会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的需求也日益增多,这对中国文化"走出去"提出了新的要求。数字出版产业作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文化交流与角逐。研究以"一带一路"倡议为背景,分析了我国数字出版产业"走出去"的发展现状以及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走出去"的优势与机遇,提出从整合优质数字出版资源、搭建产业协同发展平台、参与国际合作与并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四个方面,加快数字出版产业"走出去"的步伐,使之更好地融入国家"一带一路"的倡议布局,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数字出版 走出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