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他汀类药物治疗伴高脂血症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1
作者 赵璐 李付勇 +1 位作者 温滨红 李道伟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3年第6期671-675,共5页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治疗伴高脂血症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21年8月于我院诊断治疗的118例高脂血症同时患偏头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高脂血症情况及既往心脑血管病史,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A组)、40 mg(...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治疗伴高脂血症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21年8月于我院诊断治疗的118例高脂血症同时患偏头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高脂血症情况及既往心脑血管病史,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A组)、40 mg(B组)及瑞舒伐他汀10 mg(C组)、20 mg(D组)治疗,对比血脂指标改善情况,评价用药后3个月平均视觉疼痛分析量表(visual analongue scale,VAS),头痛发作频率,与用药前3个月内同一指标对比。结果:四组血脂控制总有效率满意,分别为91.7%、94.1%、88.2%及92.9%,高剂量他汀组控制率略高(B组vs.A组,D组vs.C组)。治疗后,四组患者偏头痛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其中A组为最低组,有效率为36.1%,D组为最高组,有效率为53.6%,其中高剂量他汀组(B组和D组)疼痛平均VAS、发作频率疼痛缓解更明显。用药后,疼痛发作VAS评分减少50%及发作频率降低50%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伴高脂血症偏头痛的患者,高脂血症控制满意,他汀类别无明显差异;伴有的偏头痛症状可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部分患者临床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汀类药物 高脂血症 偏头痛 疼痛缓解
下载PDF
三叉神经痛微球囊压迫治疗后疼痛未缓解临床思考 被引量:19
2
作者 李付勇 马逸 +4 位作者 邹建军 李岩峰 王斌 黄海韬 王全才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6期362-363,共2页
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三叉神经节是一种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组织介入的方法,此方法为Mullan和Lichtor于1983年发明。即便术后仍有疼痛的发作亦可以继续对症观察,大部分术后有三叉神经半月节受压迫症状的患者能延迟治愈,而不需要急于再... 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三叉神经节是一种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组织介入的方法,此方法为Mullan和Lichtor于1983年发明。即便术后仍有疼痛的发作亦可以继续对症观察,大部分术后有三叉神经半月节受压迫症状的患者能延迟治愈,而不需要急于再次手术,从而减少了病人的再次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 压迫治疗 疼痛 临床 缓解 再次手术 三叉神经节
下载PDF
微球囊压迫治疗三叉神经痛术后滑车神经麻痹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李付勇 马雅文 +6 位作者 马逸 邹建军 李岩峰 王斌 黄海韬 王全才 李亮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73-675,共3页
目的分析微球囊压迫法治疗三叉神经痛术后滑车神经麻痹的原理,以改进手术方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6月至2010年6月采用微球囊压迫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术后出现滑车神经麻痹的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中摄... 目的分析微球囊压迫法治疗三叉神经痛术后滑车神经麻痹的原理,以改进手术方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6月至2010年6月采用微球囊压迫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术后出现滑车神经麻痹的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中摄片压迫神经节时的球囊形状,同时随机选取2010年1月至2010年6月间术后未出现滑车神经麻痹的50例患者资料作为对照。结果术后出现滑车神经麻痹症状的16例患者术中所拍摄的压迫三叉神经节时的球囊形状均为哑铃型(100%),而不是理想的"梨形",而对照组出现哑铃型者仅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滑车神经麻痹症状经营养神经治疗后均完全恢复。结论术后出现滑车神经麻痹症状,是因手术操作不当导致球囊突入后颅窝压迫到滑车神经所致,故应注意操作方法可减少该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车神经麻痹 三叉神经痛 球囊压迫
下载PDF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偏头痛 被引量:4
4
作者 李付勇 邹建军 +6 位作者 沈旭辉 王志超 甄为 张天鹤 郭桐萁 何秋 肖明明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2期908-911,共4页
目的:探讨颞浅动脉切断术治疗血管搏动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2007年9月到2014年12月56例临床确诊的典型的颞部血管搏动性偏头痛病例,局麻下实施耳颞神经颞浅动脉切断术,术后部分患者颞浅动脉行H&E染色病理切片观察血管... 目的:探讨颞浅动脉切断术治疗血管搏动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2007年9月到2014年12月56例临床确诊的典型的颞部血管搏动性偏头痛病例,局麻下实施耳颞神经颞浅动脉切断术,术后部分患者颞浅动脉行H&E染色病理切片观察血管平滑肌变化情况。结果:56例患者实施63次手术,其中7例为双侧颞部的头痛。部分患者颞浅动脉行H&E染色病理切片显示血管平滑肌细胞部分变性增生。术后随访3个月~5年,平均随访49个月。46例偏头痛临床症状消失;4例明显减轻,无需服药治疗,总有效率89.3%;3例于术后3、8、13个月复发(复发率5.3%),行注射治疗后疼痛偶有发作;2例好转,1例无效,均仍需服用镇痛剂对症治疗。结论:颞浅动脉血管平滑肌变性是血管搏动性偏头痛发作的病理基础之一,颞浅动脉切断术是治疗血管搏动性偏头痛的安全有效的方法,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显微血管减压术 耳颞神经 颞浅动脉
下载PDF
微球囊压迫治疗三叉神经痛术后疼痛延迟缓解现象 被引量:4
5
作者 李付勇 马逸 +4 位作者 邹建军 李岩峰 王斌 黄海韬 王全才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5-105,共1页
1对象与方法 2004年12月-2009年6月,我院采用微球囊压迫(PMC)治疗三叉神经痛4229例,术后疼痛未即刻缓解156例(2.9%),其中男70例,女86例;年龄23-87岁。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微球囊压迫 疼痛延迟缓解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偏头痛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和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李付勇 肖明明 +3 位作者 邹建军 任占秀 何秋 王怀良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9期427-429,共3页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偏头痛大鼠模型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16只。正常对照组不作处理,模型组采用皮下注射硝酸甘油法制作大鼠偏头痛模型,阴性对照组注射生理盐...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偏头痛大鼠模型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16只。正常对照组不作处理,模型组采用皮下注射硝酸甘油法制作大鼠偏头痛模型,阴性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及Western blot,分别观察各组大鼠硬脑膜、三叉神经节及三叉神经颈复合体MMP-9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MMP-9在各组大鼠中均有不同程度表达,模型组中MMP-9表达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MMP-9在偏头痛大鼠模型中表达增强,其可能在偏头痛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基质金属蛋白酶 硬脑膜 三叉神经节 三叉神经颈复合体 动物
下载PDF
显微神经减压术治疗枕大神经痛 被引量:2
7
作者 李付勇 邹建军 +5 位作者 马逸 李岩峰 王斌 黄海韬 王全才 李亮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469-469,共1页
枕大神经痛的治疗目前多采用对症及中医疗法,但疗效均不确切。2007年2月-2010年10月,辽宁省人民医院神经外二科确诊枕大神经痛75例。总结手术疗效,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枕大神经痛:神经减压术
下载PDF
微球囊压迫三叉神经节对兔三叉神经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李付勇 衣服新 +2 位作者 马逸 郭文师 孙爱刚 《锦州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家兔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三叉神经节时三叉神经的抑制反应。方法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兔的三叉神经节,记录兔的心率和血压的变化。结果穿刺针进入卵圆孔、No.2球囊导管进入及球囊扩张三叉神经节受到压迫时兔的心率和平均动脉血压... 目的探讨家兔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三叉神经节时三叉神经的抑制反应。方法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兔的三叉神经节,记录兔的心率和血压的变化。结果穿刺针进入卵圆孔、No.2球囊导管进入及球囊扩张三叉神经节受到压迫时兔的心率和平均动脉血压都有明显的下降。结论兔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三叉神经节时发生与人类相似的三叉神经抑制反应,可以作为研究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治疗三叉神经痛时发生神经抑制反应机理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 微球囊压迫 三叉神经抑制反应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危险因素 被引量:13
9
作者 赵璐 赵航 +2 位作者 李付勇 温滨红 王瑛韬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607-1608,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CHD)合并糖尿病(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等相关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2月就诊于该院并行冠脉造影(CAG)检查确诊的86例CHD合并DM的老年患者,单支病变组43例,...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CHD)合并糖尿病(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等相关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2月就诊于该院并行冠脉造影(CAG)检查确诊的86例CHD合并DM的老年患者,单支病变组43例,双支病变组27例,三支病变组16例,比较不同冠脉病变程度患者Hb A1c、空腹血糖(FPG)和DM病程之间的差异,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Hb A1c、FPG和DM病程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其中Hb A1c与冠脉病变程度呈显著相关性。结论对于CHD合并DM患者,Hb A1c判断价值优于FPG水平及DM病程;Hb A1c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病变 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下载PDF
高危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9
10
作者 邹建军 马逸 +3 位作者 王斌 李岩峰 黄海韬 李付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8期592-594,共3页
目的评价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三叉神经节(PMC)治疗高危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采用Mullan方法治疗3053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中804例高危患者采用PMC技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对804例... 目的评价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三叉神经节(PMC)治疗高危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采用Mullan方法治疗3053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中804例高危患者采用PMC技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对804例患者行833次手术。术后即刻成功率为97.3%。平均随访36个月,疼痛复发率为6.8%。感觉异常的发生率为3.8%,无角膜溃疡,咀嚼肌无力约占2/3,复视占0.2%。结论PMC方法是高危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首选且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尤其对于疼痛累及第一支且高危的患者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球囊 神经压迫
下载PDF
微球囊压迫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常见并发症(附1263例分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王斌 马逸 +3 位作者 李岩峰 邹建军 黄海韬 李付勇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9期422-423,共2页
目的分析微球囊压迫术(PMC)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常见临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1 263例采用PMC方法治疗并获得随访的三叉神经痛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出现面部不同程度的感觉减退1 238例(98.0%),症状于12~24个月内消失,其中感觉减退... 目的分析微球囊压迫术(PMC)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常见临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1 263例采用PMC方法治疗并获得随访的三叉神经痛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出现面部不同程度的感觉减退1 238例(98.0%),症状于12~24个月内消失,其中感觉减退伴感觉异常44例(3.5%);出现同侧咀嚼无力1 244例(98.5%),于2~3个月内逐渐恢复;发生角膜炎3例(0.2%);一过性展神经麻痹12例(1.0%),症状于1~3周内缓解。结论PMC的主要并发症是一定程度的感觉减退及同侧咀嚼肌肌力减退。感觉减退伴感觉异常、角膜炎及出血性并发症并不多见。不断的技术改进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微球囊压迫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双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微球囊压迫治疗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岩峰 马逸 +4 位作者 黄海韬 邹建军 王斌 李付勇 王全才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02-504,共3页
目的评价采用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PMC)技术治疗双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探讨一侧行PMC术后对侧PMC术的手术时机。方法对从2000年12月至2009年8月采用PMC技术治疗的74例双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 目的评价采用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PMC)技术治疗双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探讨一侧行PMC术后对侧PMC术的手术时机。方法对从2000年12月至2009年8月采用PMC技术治疗的74例双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术后疼痛完全消失判定手术成功率,根据患者一侧手术后咀嚼肌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选择对侧手术时机。结果对74例患者共行145次手术(包括3例患者术后单侧疼痛症状复发行第2次手术治疗)。术后即刻成功率为96.5%。随访1~7年,平均2.9年,疼痛复发率为2.1%。74例患者中行双侧手术者68例,其中57例在单侧进行PMC治疗后1~3个月内行对侧PMC术。结论 PMC技术是治疗双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方法,其中单侧进行PMC治疗后,可在术后1~3个月进行对侧的PMC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球囊压迫 手术时机
下载PDF
经皮微球囊压迫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李岩峰 马逸 +3 位作者 邹建军 王斌 黄海韬 李付勇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11期514-515,共2页
目的总结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三叉神经节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160例采用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方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疼痛完全缓解2041例(94.5%),部分缓解43例(2.0%),治疗有效率为96.5%。出... 目的总结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三叉神经节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160例采用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方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疼痛完全缓解2041例(94.5%),部分缓解43例(2.0%),治疗有效率为96.5%。出现同侧面部轻度痛觉减退2117例(98.0%),同侧面部感觉异常73例(3.4%),同侧咀嚼肌无力2128例(98.5%),复视4例(0.2%);无死亡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平均随访36个月,疼痛复发108例(5.8%),感觉减退伴感觉异常60例(3.2%),角膜溃疡2例(0.1%),咀嚼肌无力、复视等均恢复正常。结论该治疗简单、安全、有效,尤其适用于高龄、体弱或有严重系统疾病的病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节 神经压迫
下载PDF
对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微球囊压迫治疗时三叉神经抑制反应的再认识 被引量:6
14
作者 邹建军 马逸 +3 位作者 王斌 李岩峰 黄海韬 李付勇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期3-5,共3页
目的:探讨微球囊压迫(PMC)治疗老年(70岁以上)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时的三叉神经抑制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采用改良Mullan等人的PMC方法治疗3053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中804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对804例... 目的:探讨微球囊压迫(PMC)治疗老年(70岁以上)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时的三叉神经抑制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采用改良Mullan等人的PMC方法治疗3053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中804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对804例老年患者行833次手术中观察到三叉神经抑制反应766次(92%),主要表现为心率降低(平均心率降低25次/分),其中16例出现一过性心脏窦性停搏;手术早期60%患者出现明显的血压下降,操作后逐步恢复到或略高于基础水平。结论:三叉神经抑制反应是微球囊压迫半月节手术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的心脏抑制反应现象。尤其对老年患者更应充分注意,手术者和麻醉师必须充分意识到这种致命性并发症的发生并做好相应的处理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微球囊压迫 三叉神经抑制反应
下载PDF
高血压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夜间动态血压的变化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微微 黄勇华 +2 位作者 郝小淑 李娟 李付勇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0年第5期325-327,共3页
目的 探讨动态血压监测 (ABPM)在防治脑梗死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无创性携带式动态血压检测仪 ,对 5 0例高血压伴有腔隙性脑梗死的患者及 33例不伴有脑梗死的高血压患者 (对照组 )进行动态血压检测 ,并观察其随测血压。结果 腔隙性脑... 目的 探讨动态血压监测 (ABPM)在防治脑梗死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无创性携带式动态血压检测仪 ,对 5 0例高血压伴有腔隙性脑梗死的患者及 33例不伴有脑梗死的高血压患者 (对照组 )进行动态血压检测 ,并观察其随测血压。结果 腔隙性脑梗死组夜间 (10pm~ 6am)平均收缩压与舒张压显著低于对照组 ,夜间、白昼的收缩压与舒张压比值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伴有腔隙性脑梗死的高血压患者机体调节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的机制紊乱 ,较无腔隙性脑梗死的高血压患者严重 ;夜间平均收缩压与舒张压过低可能是部分高血压患者发生腔隙性脑梗死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梗塞 血压监测 便携式
下载PDF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前循环宽颈动脉瘤疗效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沈旭辉 邹建军 李付勇 《海南医学》 CAS 2018年第9期1285-1287,共3页
目的探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前循环宽颈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辽宁省人民医院神经外三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30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前循环宽颈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Solitaire AB支架进... 目的探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前循环宽颈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辽宁省人民医院神经外三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30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前循环宽颈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Solitaire AB支架进行辅助,分析支架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 30例动脉瘤均成功应用支架辅助进行栓塞,所有支架均一次性释放成功,术后发生脑出血1例,缺血事件3例,无患者死亡。3~12个月随访患者未再次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结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前循环宽颈动脉瘤可明显提高动脉瘤栓塞的成功率,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宽颈动脉瘤 支架 蛛网膜下腔出血 前循环 疗效
下载PDF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观察(附204例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岩峰 马逸 +3 位作者 李付勇 黄海韬 王斌 邹建军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9期398-399,共2页
目的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特发性面肌痉挛(HFS)的疗效及不同血管压迫类型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204例HFS病人的临床资料。术前行MRI或CT检查以排除桥角区占位性病变。根据术中所见确定责任血管并减压,比... 目的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特发性面肌痉挛(HFS)的疗效及不同血管压迫类型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204例HFS病人的临床资料。术前行MRI或CT检查以排除桥角区占位性病变。根据术中所见确定责任血管并减压,比较不同责任血管压迫的疗效。结果平均随访1.5年。手术总有效率92.6%(189例),复发率4.9%(10例)。主要并发症包括听力下降及消失30例,面瘫18例,伤口延迟愈合4例;无死亡与致残。责任血管为椎动脉的26例病人中,手术失败5例(19.2%),术后复发4例(15.4%);责任血管为非椎动脉者手术失败10例(5.6%),术后复发6例(3.4%),与前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是目前治疗特发性面肌痉挛的首选方法,娴熟的显微外科技术及术中正确识别责任血管并充分减压,是确保显微血管减压术高效、安全的关键。责任血管为椎动脉者手术难度大,术后复发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血管减压术 面部单侧痉挛 椎动脉
下载PDF
经皮微球囊压迫治疗超高龄三叉神经痛 被引量:4
18
作者 黄海韬 马逸 +4 位作者 李岩峰 邹建军 王斌 李付勇 王全才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122-123,共2页
目的总结经皮微球囊压迫(PMC)技术治疗90岁以上超高龄三叉神经痛病人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PMC治疗6例90岁以上超高龄三叉神经痛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所有病人三叉神经痛均完全缓解。随访6~30个月,平均25个月;术后6个月因多系统... 目的总结经皮微球囊压迫(PMC)技术治疗90岁以上超高龄三叉神经痛病人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PMC治疗6例90岁以上超高龄三叉神经痛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所有病人三叉神经痛均完全缓解。随访6~30个月,平均25个月;术后6个月因多系统功能衰竭死亡1例;术后9个月复发1例,但较术前减轻;未发生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PMC技术是治疗90岁以上超高龄三叉神经痛的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微球囊压迫 经皮 高龄
下载PDF
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的治疗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岩峰 马逸 +4 位作者 黄海韬 邹建军 王斌 李付勇 王全才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3-73,共1页
1对象与方法 2000年12月~2009年8月我科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125例,其中男57例,女68例 年龄36~70岁。术前均曾口服卡马西平治疗。疼痛部位:Ⅰ支3例,Ⅱ支18例,Ⅲ支21例,Ⅰ+Ⅱ支;7例,Ⅱ+Ⅲ支47例,I+Ⅱ+Ⅲ支29... 1对象与方法 2000年12月~2009年8月我科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125例,其中男57例,女68例 年龄36~70岁。术前均曾口服卡马西平治疗。疼痛部位:Ⅰ支3例,Ⅱ支18例,Ⅲ支21例,Ⅰ+Ⅱ支;7例,Ⅱ+Ⅲ支47例,I+Ⅱ+Ⅲ支29例。右侧68例;左侧57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微血管减压术
下载PDF
显微神经减压术治疗顽固性枕大神经痛 被引量:2
20
作者 邹建军 王斌 +3 位作者 李付勇 马逸 李岩峰 黄海韬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10期469-,共1页
1对象与方法2007年10月~2008年6月,我们对25例临床确诊的顽固性枕大神经痛行显微神经减压术,其中男8例,女17例;年龄24~81岁,平均52岁。疼痛部位均为枕部,其中双侧枕部3例。
关键词 枕大神经痛 神经外科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