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咖啡酸联合HP根治法治疗慢性非重症ITP 28例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仙松 杜娟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29期11-12,共2页
目的观察咖啡酸片联合HP根治法治疗慢性非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方法 28例IT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4例和对照组14例,对照组给予HP根治法治疗,治疗组给予口服咖啡酸片联合HP根治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血小板变化的情况及... 目的观察咖啡酸片联合HP根治法治疗慢性非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方法 28例IT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4例和对照组14例,对照组给予HP根治法治疗,治疗组给予口服咖啡酸片联合HP根治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血小板变化的情况及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对非重度血小板减少即>20×109/L ITP患者的效果明显(P<0.05),疗效对比经t检验显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咖啡酸片联合HP根治法对慢性非重症ITP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酸片 HP根治 慢性 ITP
下载PDF
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泼尼松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仙松 李丹 《北方药学》 2017年第8期67-68,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泼尼松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我院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9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大剂量组(400mg/kg·d丙种球蛋白+1.6mg/kg·d泼尼松)、...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泼尼松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我院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9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大剂量组(400mg/kg·d丙种球蛋白+1.6mg/kg·d泼尼松)、中剂量组(200mg/kg·d丙种球蛋白+1.6mg/kg·d泼尼松)和小剂量组(100mg/kg·d丙种球蛋白+1.6mg/kg·d泼尼松),疗程2周。比较各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高剂量组有效率为76.7%(23/30),出血倾向停止时间为(3.9±0.8)d,PLT计数恢复正常时间为(4.5±1.0)d;中剂量组有效率为75.8%(25/33),出血倾向停止时间为(4.2±0.9)d,PLT计数恢复正常时间为(4.9±1.2)d;低剂量组有效率为69.7%(23/33),出血倾向停止时间为(5.4±1.2)d,PLT计数恢复正常时间为(5.9±1.3)d。三组治疗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中剂量组出血倾向停止时间和PLT计数恢复正常时间均优于低剂量组(P<0.05),而与高剂量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三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泼尼松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均可获得较好疗效,但中剂量丙种球蛋白具有更好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泼尼松 血小板 丙种球蛋白
下载PDF
不同铁螯合剂治疗输血依赖性铁过载的对比研究
3
作者 李仙松 杜娟 李伟平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4年第3期107-108,共2页
目的:对比不同铁螯合剂对贫血患者长期输血治疗后铁过载的驱铁作用及安全性.方法:将24例反复输血的患者在血清铁蛋白(SF)水平相同条件下随机均分为三组,采用不同铁螯合剂去铁治疗,分别检测其在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的铁蛋白... 目的:对比不同铁螯合剂对贫血患者长期输血治疗后铁过载的驱铁作用及安全性.方法:将24例反复输血的患者在血清铁蛋白(SF)水平相同条件下随机均分为三组,采用不同铁螯合剂去铁治疗,分别检测其在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的铁蛋白(SF)水平,并观察其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结果:地拉罗司组在治疗后SF下降最明显,且不良反应最少.结论:地拉罗司治疗输血依赖性铁过载的效果最好,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最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螯合剂 治疗 输血依赖 铁过载
下载PDF
机泵油雾润滑系统在常减压装置的应用
4
作者 周星宇 李仙松 《石油知识》 2007年第5期25-25,共1页
1,概述 近年来的统计表明.中国能源产量和耗量均列世界第二位。但单位产值能耗和润滑油耗量却为世界第一。据专家提供的数据.中国每1000美元总产值消耗一次能源(折合石油)为日本的5.66倍.电力为日本的2.77倍,润滑油耗量为日本... 1,概述 近年来的统计表明.中国能源产量和耗量均列世界第二位。但单位产值能耗和润滑油耗量却为世界第一。据专家提供的数据.中国每1000美元总产值消耗一次能源(折合石油)为日本的5.66倍.电力为日本的2.77倍,润滑油耗量为日本的3.79信。这充分说明我国在机械设备的润滑技术及合理用油方面与先进国家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同时也可看出在这方面存在着巨大的经济效益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雾润滑系统 常减压装置 应用 机泵 单位产值能耗 油耗量 能源产量 一次能源
下载PDF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重建表皮细胞及皮肤附件 被引量:5
5
作者 李仙松 杜娟 +1 位作者 宋振岚 李伟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6期853-859,共7页
背景:研究报道用烧伤大鼠血清作为诱导剂可以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表皮细胞。目的: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表皮细胞,单独或与必要的诱导剂组合移植修复皮肤创面缺损与重建表皮。方法:无菌环境取大鼠骨髓,选取贴壁细胞用L-DME... 背景:研究报道用烧伤大鼠血清作为诱导剂可以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表皮细胞。目的: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表皮细胞,单独或与必要的诱导剂组合移植修复皮肤创面缺损与重建表皮。方法:无菌环境取大鼠骨髓,选取贴壁细胞用L-DMEM培养液培养至第4代,通过流式细胞术鉴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含20%烧伤大鼠血清DMEM-F12培养液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成表皮细胞,通过免疫组织化学鉴定。将Wistar大鼠制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分为3组,将BrdU标记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含有经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单次涂布到烧伤大鼠模型创面上,以未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做对照,观察再生皮肤创面收缩率及表皮层细胞与皮肤附件再生情况。结果与结论:分离、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24 h后少部分细胞贴壁生长,形态长梭形,类似成纤维细胞,16 d时细胞贴满瓶底,呈鱼群样或网状排列,经流式细胞仪鉴定后加入20%烧伤大鼠血清的DMEM F-12培养基继续培养,细胞形态渐变为圆形或椭圆形细胞,经免疫组织细胞化学法和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角蛋白表达阳性,证实已分化为表皮细胞。动物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单独移植还是与必要的诱导剂组合移植其皮肤的修复与再生情况均超过大鼠皮肤自然愈合,且不仅皮肤再生快,而且皮肤附件如毛囊等的再生也比对照组明显改善。初步推断间充质干细胞参与了表皮和皮肤附件毛囊的重建,从而改善皮肤愈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骨髓干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表皮细胞 大面积烧伤 皮肤 皮损修复 细胞角蛋白
下载PDF
沙利度胺联合CAG方案对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水平及远期生存率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仙松 李丹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1年第21期3144-3147,共4页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阿柔比星+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阿糖胞苷(CAG方案)治疗年龄>60岁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9年9月该院年龄>60岁的98例AML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及家属意愿选择治疗方...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阿柔比星+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阿糖胞苷(CAG方案)治疗年龄>60岁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9年9月该院年龄>60岁的98例AML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及家属意愿选择治疗方案并分组,其中49例采用CAG方案治疗为CAG组,49例在CAG组基础上联合沙利度胺治疗为联合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两组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Hb)、白细胞计数(WB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5年生存率。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73.47%,高于CAG组的48.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联合组PLT、Hb水平高于CAG组,WBC水平低于CA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联合组VEGF、VEGFR、BFGF水平低于CA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5年生存率高于CA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CAG方案治疗AML疗效显著,能改善外周血象,降低血清血管生成因子水平,提高远期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利度胺 CAG方案 急性髓系白血病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下载PDF
3种方案治疗成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疗效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李仙松 杜娟 《中外医疗》 2015年第15期58-59,共2页
目的研究不同方案治疗成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效果比较。方法根据治疗方式将该院86例成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分为单药组(25例)、双药组(31例)、三药组(30例),在诱导缓解期、巩固维持期分别采取对应治疗方式,比较两组完... 目的研究不同方案治疗成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效果比较。方法根据治疗方式将该院86例成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分为单药组(25例)、双药组(31例)、三药组(30例),在诱导缓解期、巩固维持期分别采取对应治疗方式,比较两组完全缓解(CR)率、复发率、3年生存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单药、双药、三药组CR率分别为84.0%、87.1%、93.3%,呈递增趋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24.0%、12.9%、10.0%递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年生存率44.0%、71.0%、90.0%呈递增趋势,双药组与三药组显著高于单药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TO+ATRO+蒽环类药物治疗成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完全缓解率高,复发率低,3年生存率高,不良反应较轻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急性 早幼粒细胞 白血病
下载PDF
miR-34、miR-221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李仙松 李丹 李博 《实用癌症杂志》 2021年第9期1429-1433,共5页
目的探究miR-34、miR-221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1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研究组,骨髓穿刺无异常的健康人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RT-PCR技术检测外周血中miR-34、miR-221表达水平,ROC分析外周血mi... 目的探究miR-34、miR-221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1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研究组,骨髓穿刺无异常的健康人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RT-PCR技术检测外周血中miR-34、miR-221表达水平,ROC分析外周血miR-34、miR-221水平对MM的诊断效能,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外周血miR-34、miR-221水平对MM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研究组外周血中miR-34水平低于对照组(P<0.001),而外周血中miR-22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外周血miR-34、miR-221水平与MM患者性别、肿瘤病理类型无关(P>0.05),与患者年龄、肿瘤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化程度相关(P<0.05)。外周血中miR-34水平诊断MM的AUC为0.784,外周血中miR-221水平诊断MM的AUC为0.852,联合诊断AUC为0.9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外周血中miR-34高表达患者生存率高于低表达患者(P<0.05),miR-221高表达患者生存率低于低表达患者(P<0.05)。结论MM患者外周血中miR-34水平降低而miR-221水平升高,可能作为MM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的相关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34 MIR-221 多发性骨髓瘤
下载PDF
CD56阳性的特殊白血病5例临床和预后分析
9
作者 李仙松 杜娟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9期113-113,115,共2页
目的探讨CD56阳性伴特异髓系抗原表达的白血病临床和预后。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CD56阳性伴特异髓系抗原表达的5例白血病患儿,分析临床特征,采用高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方案,回顾临床效果。结果 5例患者中,MNKL(髓系/NK细胞... 目的探讨CD56阳性伴特异髓系抗原表达的白血病临床和预后。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CD56阳性伴特异髓系抗原表达的5例白血病患儿,分析临床特征,采用高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方案,回顾临床效果。结果 5例患者中,MNKL(髓系/NK细胞急性白血病)1例放弃治疗,其他4例MNKPL(髓系/NK前体细胞急性白血病)型患儿,1例持续完全缓解57个月,1例32个月,1例20个月,1例缓解6个月,最终因肺炎诱导而死亡。结论儿童白血病CD56阳性伴特异髓系抗原表达的病例,在临床特征上,与成人患者可能有别,采用淋系和髓系白血病化疗药物应用,致使MNKPL预后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56阳性 特异髓系抗原 白血病
下载PDF
硼替佐米联合化疗治疗复发难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如玥 宋庆林 +2 位作者 裴智信 李仙松 江梅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23年第4期230-234,共5页
目的探讨硼替佐米联合常规化疗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6月新乡医学院附属焦作市人民医院、焦作煤业集团中央医院、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0例接受硼替佐米联合化疗... 目的探讨硼替佐米联合常规化疗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6月新乡医学院附属焦作市人民医院、焦作煤业集团中央医院、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0例接受硼替佐米联合化疗治疗的复发难治B-ALL患者,回顾性分析其治疗反应和预后。结果20例患者中位年龄49.5岁(25.0~58.5岁);男性12例,女性8例;复发12例,难治8例。所有患者均完成1个疗程硼替佐米(1.6 mg/m2,第2、16天皮下注射)联合化疗。20例患者硼替佐米治疗前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7例,未缓解(NR)13例,客观缓解率(ORR)35%(7/20),微小残留病(MRD)均阳性;治疗后CR 13例,PR 3例,NR 4例,ORR 80%(16/20),MRD均下降,其中13例(65%)转阴;硼替佐米治疗前后CR率、ORR、MRD转阴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5.41、8.83、19.30,均P<0.05)。20例患者中4例虽骨髓缓解,但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浸润,1例因化疗后感染死亡。所有患者均发生骨髓抑制,感染发生率为90%(18/20),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15/20)。结论硼替佐米联合常规化疗方案治疗复发难治ALL有效且耐受性良好,有可能使多重耐药复发的患者克服耐药,从而达到深度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药物疗法 联合 硼替佐米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出血性脑梗死46例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琚冬梅 李仙松 +1 位作者 孙巧丽 范波胜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3期3205-3206,共2页
关键词 脑梗塞/诊断 预后 人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