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2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5 kV双母线双分段接线结构检修看板的制作与应用
1
作者 李传东 徐国强 《电世界》 2024年第2期22-25,共4页
1问题提出35 kV双母线双分段供电系统结构复杂,尤其是35 kV双母线的双分段开关柜及其隔离柜区域接线结构更加复杂,倒闸操作及检修作业安全风险高。假设对35 kVⅠ、Ⅱ段母线系统进行设备检修,则35 kVⅠ、Ⅱ段母线系统设备需停电并做相应... 1问题提出35 kV双母线双分段供电系统结构复杂,尤其是35 kV双母线的双分段开关柜及其隔离柜区域接线结构更加复杂,倒闸操作及检修作业安全风险高。假设对35 kVⅠ、Ⅱ段母线系统进行设备检修,则35 kVⅠ、Ⅱ段母线系统设备需停电并做相应的安全措施,但位于35 kVⅠ、Ⅱ段母线系统区域的35 kVⅠ、Ⅲ分段开关柜内的部分设备因带电而不能检修,且带电运行的35 kVⅢ、Ⅳ段母线系统区域的35 kVⅡ、IV分段隔离柜也需要检修(当35 kVⅢ、V段母线系统检修,35kVI、Ⅱ段母线系统运行时,同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线系统 分段开关 倒闸操作 带电运行 设备检修 双母线 检修作业 隔离柜
下载PDF
高压断路器保护跳闸回路的监测电路
2
作者 李传东 杨振国 《电世界》 2024年第1期21-22,共2页
1现场情况作为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电气设备,高压断路器在正常情况下能接通和断开负荷电流,在线路及负荷侧设备发生故障时能及时切断故障线路,确保供电系统安全。如果在运断路器的保护跳闸回路出现故障,未能及时发现和查找处理,此时恰好遇... 1现场情况作为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电气设备,高压断路器在正常情况下能接通和断开负荷电流,在线路及负荷侧设备发生故障时能及时切断故障线路,确保供电系统安全。如果在运断路器的保护跳闸回路出现故障,未能及时发现和查找处理,此时恰好遇到线路及负荷侧设备发生短路故障,该断路器保护会拒动,将会越级由上级断路器跳闸断开故障点,导致大面积失电,损失巨大。现有技术中断路器的分位监测回路只能监测到断路器的分闸外围元件有无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断路器 断路器保护 跳闸回路 负荷电流 切断故障 短路故障 电气设备 故障点
下载PDF
全下肢负重立位DR成像技术的探讨 被引量:8
3
作者 李传东 成成 +1 位作者 马青 王武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3期506-508,共3页
近年来,直接数字化成像设备(direct radiography,DR)以其较大的曝光宽容度,能进行多种后处理、而且无须胶片,存储、传输方便,并大大减少技术人员的工作量等优点迅速成为了各家大医院放射科主要的影像设备。
关键词 全下肢 负重立位 数字化成像 X线摄影术
下载PDF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设备的校准及维护方法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传东 孙士龙 +2 位作者 王玉丽 贾绍田 刘瑞宏 《中国医学装备》 2015年第7期54-56,57,共4页
目的:探讨定期对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方法,以使DSA设备性能在工作中达到最佳状态。方法:运用设备自带程序及模体对DSA设备的X射线管球、平板探测器、机架稳定性及焦点对称性进行校准、维护。结果:将检测数据作为调... 目的:探讨定期对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方法,以使DSA设备性能在工作中达到最佳状态。方法:运用设备自带程序及模体对DSA设备的X射线管球、平板探测器、机架稳定性及焦点对称性进行校准、维护。结果:将检测数据作为调整DSA设备相关性能的依据,进而使设备保持稳定的性能。结论:通过对DSA设备的日常维护、校准,可保证其在临床诊断、治疗中的准确性,为医学科研、医疗新技术开发应用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校准 体模 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几种农药对淡紫拟青霉E7菌株产孢量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李传东 汪军 +3 位作者 邓国平 赵培静 刘昌燕 黄俊生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1-64,共4页
测定了淡紫拟青霉E7菌株对杀菌剂苯菌灵、王铜,杀虫剂阿维菌素及除草剂草甘膦的耐药性。结果表明淡紫拟青霉对杀菌剂王铜、除草剂草甘膦和杀虫剂阿维菌素不敏感,与它们有良好的相容性,但对杀菌剂苯菌灵较敏感。
关键词 淡紫拟青霉 耐药性 相容性
下载PDF
脉冲神经网络的忆阻器突触联想学习电路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李传东 葛均辉 田园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5-124,共10页
忆阻器是具有动态特性的电阻,阻值可依赖于激励电压来变化,具有类似于生物神经突触连接强度的特性,可用来存储突触权值。在此基础上为实现忆阻器突触电路的学习功能,建立了"整合激发"型神经元SPICE仿真电路,修改了原始神经元... 忆阻器是具有动态特性的电阻,阻值可依赖于激励电压来变化,具有类似于生物神经突触连接强度的特性,可用来存储突触权值。在此基础上为实现忆阻器突触电路的学习功能,建立了"整合激发"型神经元SPICE仿真电路,修改了原始神经元电路结构,并对电路的脉冲信号产生过程进行了SPICE仿真。结合MOS管及忆阻器的特性重新设计了神经元突触电路结构,使突触电路更符合真实生物神经突触特征。在应用此设计的基础上,实现了2个神经元所构成神经网络之间类似于Hebbian学习的平均激发率学习规则。并且在基于多个神经元的神经网络的基础上完成了Pavlov实验,证明了此神经系统结构设计在联想学习方面的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忆阻器 神经元电路 SPICE仿真 Hebbian学习 联想学习
原文传递
3D-FIESTA和3D-TOF-MRA扫描对面肌痉挛的术前评估价值 被引量:9
7
作者 李传东 朱先进 +1 位作者 孙士龙 王武 《中国医疗设备》 2015年第10期67-69,95,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序列(3D-FIESTA)和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3D-TOF-MRA)扫描对面肌痉挛的术前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69例面肌痉挛患者,所有患者均在微血管减压术前进行3D-FI... 目的:探讨磁共振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序列(3D-FIESTA)和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3D-TOF-MRA)扫描对面肌痉挛的术前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69例面肌痉挛患者,所有患者均在微血管减压术前进行3D-FIESTA和3D-TOF-MRA扫描。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分析磁共振断层图像对面肌痉挛责任血管术前评估的准确性。结果症状侧神经受血管压迫比例为88.4%(61/69),高于非症状侧神经受血管压迫比例4.3%(3/69),责任血管的压迫与临床症状有密切关系。以手术结果作为判断责任血管的金标准,磁共振成像(MRI)发现责任血管的敏感度为88.4%(61/69),准确度100%(61/61),两种序列联合使用其图像质量优于单独使用3D-FIESTA和3D-TOF-MRA(P值分别为0.021和0.063)。结论磁共振断层图像可以敏感、准确地显示血管与面神经的关系,有助于术前判定面肌痉挛的责任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肌痉挛 微血管减压术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模糊拟阵的对偶及超平面 被引量:3
8
作者 李传东 吴德垠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16-119,共4页
模糊拟阵是将“模糊”概念引入拟阵理论而开创的一种新的模糊系统。根据GoetschelR·J和VoxmanW提出的模糊对偶拟阵的定义 ,进一步研究了模糊对偶拟阵的性质 ,给出了闭正则模糊拟阵的对偶拟阵的秩函数公式和模糊拟阵及其对偶之间一... 模糊拟阵是将“模糊”概念引入拟阵理论而开创的一种新的模糊系统。根据GoetschelR·J和VoxmanW提出的模糊对偶拟阵的定义 ,进一步研究了模糊对偶拟阵的性质 ,给出了闭正则模糊拟阵的对偶拟阵的秩函数公式和模糊拟阵及其对偶之间一些本质联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模糊超平面的概念 ,并着重描述了模糊超平面的一系列特征 ,从 3个方面给出了模糊超平面的充分必要条件。最后 ,作为模糊超平面的应用 ,指出模糊闭集可由有限个模糊超平面来表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阵 模拟拟阵 模糊对偶拟阵 模糊超平面
下载PDF
模糊子拟阵 被引量:3
9
作者 李传东 吴德垠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8-72,共5页
进一步研究模糊拟阵的性质和结构问题。通过将模糊子图和模糊子空间的概念推广到模糊拟阵,用不同的方法从一个模糊拟阵M导出一些"较小"的模糊拟阵,并研究了这些新的模糊拟阵的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拟阵 模糊拟阵 模糊子拟阵
下载PDF
基于TS模型的时滞模糊混沌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传东 廖晓峰 邓绍江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1-24,共4页
研究了基于TS模型的时滞模糊混沌控制系统的指数稳定性问题。对一大类时滞混沌系统的受控系统,采用并行分散补偿技术,设计了线性反馈模糊控制器。然后,利用Lyapunov-Krasovskii泛函方法,结合线性矩阵不等式和微分不等式技术,对常量时滞... 研究了基于TS模型的时滞模糊混沌控制系统的指数稳定性问题。对一大类时滞混沌系统的受控系统,采用并行分散补偿技术,设计了线性反馈模糊控制器。然后,利用Lyapunov-Krasovskii泛函方法,结合线性矩阵不等式和微分不等式技术,对常量时滞和变量时滞的模糊混沌控制系统,提出了控制器的指数稳定性条件,并给出了相应的控制律。由于所有结果都采用线性矩阵不等式的形式给出,因此,稳定性条件和控制律易于数值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模糊模型 混沌 模糊控制 指数稳定性 线性矩阵不等式
下载PDF
放射科影像设备与我院PACS系统的连接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传东 王武 《中国医疗设备》 2011年第4期36-39,共4页
目的总结放射科参与我医院PACS系统一期建设工作,为PACS系统二期建设提供经验。方法放射科全程参与医院PACS实施,包括提出需求、参与设计规划、协助实施、配合测试上线及功能验收等。结果经过充分的前期准备和实施,PACS系统在我院成功... 目的总结放射科参与我医院PACS系统一期建设工作,为PACS系统二期建设提供经验。方法放射科全程参与医院PACS实施,包括提出需求、参与设计规划、协助实施、配合测试上线及功能验收等。结果经过充分的前期准备和实施,PACS系统在我院成功上线。结论医院PACS建设是一项全院性的工作,需要全力配合与协作,共同实现影像信息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CS DICOM3.0 HIS 放射科
下载PDF
多种连接模型的忆阻神经网络学习
12
作者 李传东 田园 +1 位作者 陈玲 葛均辉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16,24,共8页
忆阻器以其独特的非易失性、天然的记忆功能以及纳米级尺寸,在人工神经网络、信号处理和模式识别等方面展现了巨大的应用前景。采用了基于STDP学习规则的忆阻神经网络,运用了网络自适应突变以及网络拓扑结构变化的基因算法,其中包括隐... 忆阻器以其独特的非易失性、天然的记忆功能以及纳米级尺寸,在人工神经网络、信号处理和模式识别等方面展现了巨大的应用前景。采用了基于STDP学习规则的忆阻神经网络,运用了网络自适应突变以及网络拓扑结构变化的基因算法,其中包括隐藏层神经元个数,连接权重以及神经网络突触模型的变化。比较了基于HP线性忆阻器模型,非线性忆阻器模型以及阈值模型这3种不同忆阻器模型的忆阻神经网络,并提出了学习效果更好的混合型忆阻神经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忆阻器 突触可塑性 基因算法 拓扑变异 混合型忆阻神经网络
原文传递
心脏CT辐射剂量相关研究
13
作者 李传东 王武 +1 位作者 成成 马国林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5期759-762,共4页
本文对心脏CT检查带来辐射风险,以及减少心脏CT辐射剂量的方法加以综述。对CT检查的目标人群来说,心脏冠脉图像的直接可见性的需求要超过他们对辐射剂量所带来危害的顾忌,冠脉CT利大于弊,仍为可选择的检查。
关键词 辐射剂量 风险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冠状动脉成像
下载PDF
残胃癌的X线诊断(附50例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传东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03年第4期236-237,共2页
残胃癌是胃部分切除后,在残胃内发生癌变的总称.近年来由于溃疡病或者其他良性疾患接受胃手术者日益增多,因此,提高残胃癌的诊断水平尤为重要.现就我们10余年来经X线、手术及病理证实的50例残胃癌报道如下,旨在提高对该病的X线影像认识.
关键词 残胃癌 转移 影像学检查
下载PDF
X线下经皮平行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256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传东 张荣坤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1期3-4,共2页
目的 探讨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在X线下经皮平行克氏针内固定的疗效。方法 患肢牵引 ,在透视下复位良好后局麻达骨膜 ,股骨大粗隆下 3~ 4cm ,用直径 2 .5mm克氏针透视下钻入 ,然后在其上方 1~ 3cm平行第 1根钻入第 2根 ,对位良好后呈棱... 目的 探讨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在X线下经皮平行克氏针内固定的疗效。方法 患肢牵引 ,在透视下复位良好后局麻达骨膜 ,股骨大粗隆下 3~ 4cm ,用直径 2 .5mm克氏针透视下钻入 ,然后在其上方 1~ 3cm平行第 1根钻入第 2根 ,对位良好后呈棱形钻入第 3根 ,第 4根。克氏针距股骨头关节面下约 0 .5~ 1.0cm ,皮肤不缝合。结果 随访 6个月~ 8年 ,术后拍X线平片 ,平均愈合时间 3~ 5个月。 6个月拔针。 6个月后骨折线消失 ,10个月后关节活动正常的 170例 ,6~ 10个月骨折线消失 ,1年内髋关节活动正常 76例 ,跛行并关节活动受限的 10例。出现股骨头无菌坏死的 2例。结论 由于老年人体质相对较差 ,对创伤较大手术耐受力下降者 ,采用透视下经皮平行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 ,有创伤小 ,操作简便 ,手术时间短 ,愈后良好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 股骨颈骨折/治疗 平行克氏针内固定/外科手术 X线引导
下载PDF
高功率固体激光系统小型化相关技术研究
16
作者 李传东 徐至展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1996年第5期1-5,共5页
从设计的角度研究了光泵系统的耦合效率;用国产LD实现了Nd:YVO,激光器的高重复频率调Q和单纵模预激光调Q;发展了稳态锁模理论,并在国内首次报导了连续锁模DPL的实验结果,锁模脉冲宽度为43ps;对在较低泵浦功率下... 从设计的角度研究了光泵系统的耦合效率;用国产LD实现了Nd:YVO,激光器的高重复频率调Q和单纵模预激光调Q;发展了稳态锁模理论,并在国内首次报导了连续锁模DPL的实验结果,锁模脉冲宽度为43ps;对在较低泵浦功率下观察到的振幅调制现象提出新的物理解释。实现了钛宝石激光器的连续自锁模运转,锁模脉宽24.6fs,并获得了FWHM为53nm的稳定锁模光谱,观察到了由于热效应而造成的高阶孤子的时间演变。从理论上模拟了二介质激光放大器的工作特性;理论分析了CPA中的若干问题,得到了CPA中最短脉宽的解析表达式。研究了增益饱和在啁啾脉冲放大中的影响;提出了利用非共振放大的以弥补光谱畸变的技术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激光器 半导体泵浦 啁啾脉冲放大
下载PDF
二介质激光放大器工作特性的数值模拟
17
作者 李传东 林礼煌 徐至展 《量子电子学》 CSCD 1994年第2期90-90,共1页
二介质激光放大器工作特性的数值模拟李传东,林礼煌,徐至展(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上海201800)传统的单一介质激光放大器无法满足超短脉冲放大的要求,利用多种介质来作为激光放大器的增益介质,并使它们的增益... 二介质激光放大器工作特性的数值模拟李传东,林礼煌,徐至展(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上海201800)传统的单一介质激光放大器无法满足超短脉冲放大的要求,利用多种介质来作为激光放大器的增益介质,并使它们的增益谱线适当叠加,可以使激光放大系统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介质 激光放大器 工作特性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石墨烯及MXenes在氢气传感器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8
作者 王磊 于新海 +2 位作者 袁帅帅 姚馨淇 李传东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90-100,共11页
随着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枯竭,氢能在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等方面展现了愈加关键的作用。氢能产业对储氢装置在生产、储运、加注和使用全链条过程中提出了“耐高压、高密封及燃爆安全”等性能的全面要求,高灵敏、快速响应、高... 随着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枯竭,氢能在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等方面展现了愈加关键的作用。氢能产业对储氢装置在生产、储运、加注和使用全链条过程中提出了“耐高压、高密封及燃爆安全”等性能的全面要求,高灵敏、快速响应、高选择性和高稳定性的氢气传感器是保障氢能系统安全的重要检测装备。高性能氢气传感器成功制备与应用的关键是研发新型的氢敏材料。石墨烯和MXenes是极具代表性的二维平面纳米材料,不仅具有超高的电学和力学性能,而且易于进行功能化修饰且不影响其固有性能,因此在氢气传感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本文综述了石墨烯和MXenes的基本结构、类型和合成方法,总结了其在氢气传感器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还对氢气传感器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气传感器 石墨烯 MXenes 功能化材料
下载PDF
X线、超声联合导向介入治疗布-加氏综合征
19
作者 李传东 张荣坤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04年第4期276-277,共2页
目的:探讨X线、超声联合导向下对布 加氏综合征的介入治疗方法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组病人 30例,采用X线和超声联合导向。穿刺下腔静脉闭塞或狭窄部位,经球囊扩张后在X线、超声联合定位置入支架 成形。结果:28例成功,占93%。无... 目的:探讨X线、超声联合导向下对布 加氏综合征的介入治疗方法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组病人 30例,采用X线和超声联合导向。穿刺下腔静脉闭塞或狭窄部位,经球囊扩张后在X线、超声联合定位置入支架 成形。结果:28例成功,占93%。无严重并发症。术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下腔静脉压基本恢复正常(治疗前 2.8±0.51kPa,治疗后0.7±0.2kPa)。结论:采用X线、超声联合导向介入治疗布 加氏综合征是一种成功率高、 损伤小、效果可靠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 超声 布-加氏综合征 联合 介入治疗 下腔静脉 治疗后 治疗前 置入 临床应用价值
下载PDF
三相两元件多功能电能表计量异常的原因分析
20
作者 李传东 朱根 +2 位作者 孙维龙 李学军 路欣 《莱钢科技》 2016年第5期49-50,53,共3页
针对一起电能表计量异常案例,运用相位伏安表测试和相量图分析方法,找出故障原因,并提出了相应防范措施。
关键词 电能表 电压 电流 相量 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