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傅里叶级数轨迹的运动学参数辨识
1
作者 李俊阳 董立财 林肖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63,共9页
针对高端制造领域焊接机器人焊接效率低、精度差、运行不平稳等多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傅里叶级数轨迹的焊接机器人运动学参数辨识方法.首先,依据MDH(modified denavit-hartenberg)准则建立焊接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并基于微分运动学... 针对高端制造领域焊接机器人焊接效率低、精度差、运行不平稳等多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傅里叶级数轨迹的焊接机器人运动学参数辨识方法.首先,依据MDH(modified denavit-hartenberg)准则建立焊接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并基于微分运动学建立焊接机器人的误差模型;随后,通过模式搜索算法找到最优的改进傅里叶级数轨迹,从中选出50个条件数最小的位姿点作为实验位姿集;最后,提出一种递归最小二乘方-差分进化混合(recursive least squares and differential evolution hybrid,RLS-DEH)算法,能够有效提高参数辨识的精度.以库卡(KUKA)的焊接机器人作为实验对象,验证上述方法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将使用改进傅里叶级数轨迹方法得到的最优位姿集代入误差模型后,经过RLS-DEH算法辨识,焊接机器人的绝对位置平均误差从1 mm降低到0.05 mm以内,相比标定前精度提高了95%,证明了所提方法的高效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学标定 改进傅里叶级数轨迹 RLS-DEH 焊接机器人
下载PDF
基于全局预设性能的空间机器人自适应轨迹跟踪控制
2
作者 刘程果 李俊阳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05-814,共10页
针对基座浮动刚性空间机器人的轨迹跟踪控制问题,基于自适应神经网络、性能函数以及障碍函数提出了一种新的全局自适应控制策略。首先,对于机器人系统任意初始状态,所设计的控制器使得轨迹跟踪误差在预定义时间内收敛,并始终约束在给定... 针对基座浮动刚性空间机器人的轨迹跟踪控制问题,基于自适应神经网络、性能函数以及障碍函数提出了一种新的全局自适应控制策略。首先,对于机器人系统任意初始状态,所设计的控制器使得轨迹跟踪误差在预定义时间内收敛,并始终约束在给定的性能函数边界范围内,从而保证期望瞬态与稳态性能;然后,基于单参数更新技术设计自适应神经网络逼近空间机器人动力学模型不确定性以减小计算负担;最后,通过Lyapunov稳定性分析判据证明系统所有状态的一致有界性。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仅能使得空间机器人的轨迹跟踪精度达到期望性能约束要求,还能保证被控系统的全局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机器人 自适应控制 全局稳定性 预设性能
下载PDF
空间润滑谐波减速器失效机理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李俊阳 王家序 +2 位作者 周广武 郑军 郝宏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4-48,共5页
为研究空间环境下谐波减速器失效机理,并为其可靠性寿命试验提供理论基础,对空间润滑谐波减速器进行5 000 h真空寿命试验.结果表明:DLC薄膜与润滑脂(Braycote601)复合润滑的柔轮-刚轮齿面运转良好,Braycote601油脂单独润滑的柔轮内壁-... 为研究空间环境下谐波减速器失效机理,并为其可靠性寿命试验提供理论基础,对空间润滑谐波减速器进行5 000 h真空寿命试验.结果表明:DLC薄膜与润滑脂(Braycote601)复合润滑的柔轮-刚轮齿面运转良好,Braycote601油脂单独润滑的柔轮内壁-柔性轴承外圈出现严重磨损.对其进行混合润滑数值分析,结果显示在3~150 r/min的转速范围内,该接触区域始终处于混合润滑状态并由此导致磨损产生,微凸体直接接触所负担的载荷比例随转速的增加而减小,随温度与载荷的增加而增大;低速运转时,温度与载荷对微凸体接触程度的影响效果明显,但随着转速的增大,温度与载荷的影响快速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减速器 固体-油脂复合润滑 失效机理 混合润滑数值分析
原文传递
渐开线内啮合圆柱齿轮副的回差控制与补偿 被引量:9
4
作者 李俊阳 王家序 +1 位作者 肖科 刘强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3-48,共6页
为控制渐开线内啮合圆柱齿轮副的回差,对设计及制造过程中影响齿侧间隙的各误差因素进行分析、归类并量化。在认识各相关误差的形成机理与周期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考虑对各误差因素进行控制、补偿的可行性与最低成本控制,提出了齿侧间隙... 为控制渐开线内啮合圆柱齿轮副的回差,对设计及制造过程中影响齿侧间隙的各误差因素进行分析、归类并量化。在认识各相关误差的形成机理与周期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考虑对各误差因素进行控制、补偿的可行性与最低成本控制,提出了齿侧间隙控制与补偿方法。包括基于等效变位齿轮的齿厚偏差补偿方法,齿轮变形协调设计,以及考虑各误差因素的最小侧隙啮合中心距设计计算公式。最后采用模数为1,内外齿轮齿数为45、40,精度等级为7级和6级的两对齿轮进行实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可将齿轮副的空程回差控制在3′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开线 内啮合 齿轮 无侧隙 回差 补偿
原文传递
谐波减速器黏着磨损失效加速寿命模型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李俊阳 王家序 +1 位作者 范凯杰 汪忠来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97-303,共7页
针对空间润滑谐波减速器黏着磨损失效的加速寿命试验方法问题,首先基于Johnson-Williamson的粗糙表面接触模型建立了混合润滑状态下的黏着磨损模型,模型表明磨损速率主要由粗糙表面微凸体接触承担的载荷比例决定.然后,对磨损部位进行考... 针对空间润滑谐波减速器黏着磨损失效的加速寿命试验方法问题,首先基于Johnson-Williamson的粗糙表面接触模型建立了混合润滑状态下的黏着磨损模型,模型表明磨损速率主要由粗糙表面微凸体接触承担的载荷比例决定.然后,对磨损部位进行考虑粗糙表面真实形貌与润滑剂流变特性的混合润滑数值分析表明,转速与载荷对微观界面接触与润滑分布状态的影响显著,温度的影响有限,因此传统提高转速并升高温度以保持油膜厚度一致的加速寿命试验方法已不适用.最后以增大转速、载荷并保持或增大混合润滑状态下微凸体接触承担的载荷为加速寿命试验准则,以微凸体承担载荷为加速应力建立了黏着磨损的加速寿命模型,并以不同工况的加速寿命试验与寿命分布统计对其准确性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减速器 混合润滑分析 黏着磨损 加速寿命模型
原文传递
渐开线少齿差行星传动的变形协调设计 被引量:8
6
作者 李俊阳 王家序 +1 位作者 周广武 肖科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76-580,共5页
针对渐开线少齿差行星传动,提出了一种变形协调设计方法,包括多层材料复合的齿轮本体设计、弹性层的材料选择及结构设计、考虑弹性材料变形的齿轮无侧隙啮合中心距设计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设计制造了一种滤波传动装置,并与相同结构形... 针对渐开线少齿差行星传动,提出了一种变形协调设计方法,包括多层材料复合的齿轮本体设计、弹性层的材料选择及结构设计、考虑弹性材料变形的齿轮无侧隙啮合中心距设计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设计制造了一种滤波传动装置,并与相同结构形式及规格的普通行星减速器进行了传动性能的对比仿真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滤波减速器的空程回差、润滑及动力学特性都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传动 变形协调设计 无侧隙 润滑
下载PDF
基于改进LuGre摩擦模型的机器人关节模糊自适应反步控制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俊阳 赵琛 +1 位作者 夏雨 甘来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7-156,共10页
为实现机器人关节在非线性摩擦和外界未知干扰力矩等因素影响下的精确和稳定控制,通过改进LuGre摩擦模型来描述系统的非线性摩擦特性,采用自适应算法进行摩擦补偿来逼近摩擦力的变化,并采用模糊神经网络逼近外界未知干扰力矩对系统的影... 为实现机器人关节在非线性摩擦和外界未知干扰力矩等因素影响下的精确和稳定控制,通过改进LuGre摩擦模型来描述系统的非线性摩擦特性,采用自适应算法进行摩擦补偿来逼近摩擦力的变化,并采用模糊神经网络逼近外界未知干扰力矩对系统的影响.引入正切障碍李雅普诺夫(Lyapunov)函数对输出信号进行约束,使误差被限制在给定范围之内.利用双曲正弦函数跟踪微分器解决了虚拟输入微分引起的“微分爆炸”和一阶滤波器精度差问题,将自适应控制方法与反步控制理论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带摩擦补偿的模糊自适应反步控制方法.利用Lyapunov判据证明了闭环系统的所有误差最终一致有界,并通过仿真得出本文所提出的控制方法相比于传统PID与神经网络动态面控制(Radial Basis Function Dynamic Surface Control,RBFDSC),位置跟踪误差分别提高了近7.5%和3%;当LuGre模型参数变化时,自适应算法也可以精确对摩擦力进行跟踪补偿,从而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LuGre摩擦模型 正切障碍李雅普诺夫函数 自适应反步控制 模糊神经网络
下载PDF
动力电池汇流排激光焊接工艺问题解决研究
8
作者 程琳 张策 +6 位作者 庞胜利 郝永轩 李建民 刘宁 温盼 朱晓波 李俊阳 《汽车制造业》 2025年第1期56-59,共4页
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整车的续驶里程、安全性和可靠性。汇流排作为电池模组中实现所有单体电池连接的关键部件,其与单体电池极柱焊接质量直接关系到电池的整体性能。本文针对动力电池汇流排激光焊接过程中... 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整车的续驶里程、安全性和可靠性。汇流排作为电池模组中实现所有单体电池连接的关键部件,其与单体电池极柱焊接质量直接关系到电池的整体性能。本文针对动力电池汇流排激光焊接过程中出现的工艺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旨在为动力电池生产过程中的焊接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电池 汇流排 激光焊接
下载PDF
不同消解方法对土壤中铜锌测定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李俊阳 陈泽智 +1 位作者 黄名湖 赖胜强 《云南化工》 CAS 2019年第12期8-9,12,共3页
采用微波消解法和石墨消解法对土壤样品进行预处理,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铜和锌的含量。对3个土壤标准物质(GSS-17、GSS-30、GSS-34)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微波消解法和石墨消解法的检出限、精密度和准确... 采用微波消解法和石墨消解法对土壤样品进行预处理,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铜和锌的含量。对3个土壤标准物质(GSS-17、GSS-30、GSS-34)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微波消解法和石墨消解法的检出限、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能满足土壤检测的要求,石墨消解法相对于微波消解法更加便捷,具有很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消解法 石墨消解法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刚柔复合齿轮结构参数对其动态特性的影响分析
10
作者 李俊阳 王博 +2 位作者 王家序 肖科 蒲伟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16,共8页
刚柔复合齿轮是通过内部柔性部件自适应变形协调实现高可靠精密传动的新型齿轮.为了探究复合齿轮变形协调参数对其动态特性的影响,在建立刚柔复合齿轮综合啮合刚度模型的基础上,采用ADAMS建立了刚柔复合齿轮副虚拟样机.分析了齿圈与轮... 刚柔复合齿轮是通过内部柔性部件自适应变形协调实现高可靠精密传动的新型齿轮.为了探究复合齿轮变形协调参数对其动态特性的影响,在建立刚柔复合齿轮综合啮合刚度模型的基础上,采用ADAMS建立了刚柔复合齿轮副虚拟样机.分析了齿圈与轮毂之间的间隙、齿轮副的中心距、金属橡胶的弹性模量对复合齿轮齿圈加速度、角加速度、啮合力和动态传动误差等动态特性的影响规律.仿真结果表明:减小齿轮副中心距使得齿圈与轮毂角加速度和齿轮副啮合力明显减小,传动精度也有所提高;增加金属橡胶弹性模量可以有效抑制齿圈振动加速度,但啮合力增加;齿圈与轮毂间隙增大,齿圈的加速度增加,传动误差增大,角加速度有所减小.综合以上因素,减小齿轮副中心距和齿圈与轮毂间隙,增加金属橡胶弹性模量可以减小复合齿轮振动,提高传动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柔复合齿轮 无侧隙传动 ADAMS仿真 啮合刚度 振动 传动误差
下载PDF
试论五年制高职学生德育工作的几个切入点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俊阳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90-91,共2页
五年制高职的德育工作与普通高职有些不一样的地方,在进行学生的德育工作时,应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注意学生的心理情况;注意学生成长环境的净化;强化管理体制建设,注重班会和家长联系会;着重收集详细可靠的学生资料。
关键词 五年制高职 德育工作 学生心理 成长环境 健全制度
下载PDF
高职《机械制图》课堂教学的探索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俊阳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92-93,共2页
《机械制图》作为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探讨不同的班级教学的侧重点和教法,对《机械制图》的课堂教学实践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机械制图 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 过渡期教学
下载PDF
基于ug软件的挤出模具设计与加工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俊阳 《中国金属通报》 2021年第5期180-181,共2页
ug软件可以提供产品工程解决方案,能够为用户产品的设计以及加工过程提供数字化造型和验证手段,不仅可以成功实现各种实体造型的建造,也可以在较大限度上满足工业化的需要。挤出模具在生产中往往起到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材料的作用,因此... ug软件可以提供产品工程解决方案,能够为用户产品的设计以及加工过程提供数字化造型和验证手段,不仅可以成功实现各种实体造型的建造,也可以在较大限度上满足工业化的需要。挤出模具在生产中往往起到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材料的作用,因此挤出模具的设计与加工至关重要。文中将主要围绕基于ug软件的挤出模具设计与加工展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G软件 挤出模具 设计与加工
下载PDF
椭圆外形零件的数控车编程方法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俊阳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3期40-44,共5页
在加工有椭圆形状零件时,采用何种编程方法提高编程效率是编程员较难定夺的问题.通过对椭圆标准方程和参数方程不同的处理方法进行比较,进而讨论直线逼近和圆弧逼近方法的不同,得出直线逼近比圆弧逼近高效,后者比前者精度有所提高的结论.
关键词 R参数 宏程序 西门子802s/c 计算机辅助制造
下载PDF
基于Rostock运动结构的钻井工具偏置机构研究与设计
15
作者 李俊阳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2期97-100,共4页
目前定向钻井作业所用的旋转导向钻井工具大多采用的是使芯轴强制变形的方式,使芯轴与钻井工具的轴线形成一定夹角,不仅控制难度大,造斜能力弱,而且芯轴长时间处于交变应力的工况下,极易发生疲劳破坏。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基于Rostock... 目前定向钻井作业所用的旋转导向钻井工具大多采用的是使芯轴强制变形的方式,使芯轴与钻井工具的轴线形成一定夹角,不仅控制难度大,造斜能力弱,而且芯轴长时间处于交变应力的工况下,极易发生疲劳破坏。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基于Rostock运动结构的新型钻井工具偏置机构,解决了芯轴容易发生疲劳破坏的问题,而且加工成本低、操作简单、造斜能力强,可大幅提升定向钻井作业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钻井 Rostock运动算法 钻井工具 偏置机构
下载PDF
杯形柔轮谐波传动三维双圆弧齿廓设计 被引量:24
16
作者 王家序 周祥祥 +2 位作者 李俊阳 肖科 周广武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16-624,713,共10页
为了提高装置的啮合性能,以公切线式双圆弧齿廓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柔轮装配变形及改进运动学理论获得单截面内的谐波传动精确共轭理论,建立共轭齿廓优化设计模型.考虑柔轮变形倾角的影响,采用合理调整柔轮轮齿径向位置的方法设计满足空... 为了提高装置的啮合性能,以公切线式双圆弧齿廓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柔轮装配变形及改进运动学理论获得单截面内的谐波传动精确共轭理论,建立共轭齿廓优化设计模型.考虑柔轮变形倾角的影响,采用合理调整柔轮轮齿径向位置的方法设计满足空间啮合要求的三维双圆弧齿廓谐波传动装置,开展计算机仿真分析及实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双圆弧齿廓谐波传动存在有效的共轭区域及有效的共轭齿廓.为了满足空间啮合要求,柔轮轮齿各截面所需调整的径向位置量与该截面至主截面间的距离成线性关系变化.设计的齿廓在主截面完全啮合,沿轴向其余截面部分啮合,仿真结果与实验观察结果基本吻合,说明了该设计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传动 变形倾角 双圆弧齿廓 空间啮合
下载PDF
基于最小熵解卷积和Teager能量算子直升机滚动轴承复合故障诊断研究 被引量:32
17
作者 陈海周 王家序 +1 位作者 汤宝平 李俊阳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45-50,73,共7页
为了解决强背景噪声环境下直升机滚动轴承故障信号微弱,故障特征难以提取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最小熵解卷积(Minimum Entropy Deconvolution,MED)与Teager能量算子(Teager Energy Operator,TEO)的滚动轴承故障特征提取的新方法。根据滚... 为了解决强背景噪声环境下直升机滚动轴承故障信号微弱,故障特征难以提取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最小熵解卷积(Minimum Entropy Deconvolution,MED)与Teager能量算子(Teager Energy Operator,TEO)的滚动轴承故障特征提取的新方法。根据滚动轴承故障信号表现为冲击波形的特点和MED降噪对冲击特征敏感的特性,采用MED对故障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同时增强信号中的冲击成分;再结合TEO适合检测信号的瞬时变化,能有效提取故障信号冲击特征的特点,计算降噪信号的Teager能量信号,进行频谱分析提取滚动轴承的故障特征。通过对仿真信号和直升机滚动轴承混合故障信号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取强背景噪声环境中的微弱复合故障特征,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 滚动轴承 最小熵解卷积 TEAGER能量算子 故障诊断
下载PDF
双圆弧谐波齿轮传动齿廓设计与参数分析 被引量:16
18
作者 王家序 刘彪 +2 位作者 周祥祥 李俊阳 肖科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4-170,共7页
谐波传动轮齿齿廓对装置传动性能具有显著影响。为提高谐波传动装置性能,采用公切线式双圆弧齿廓作为柔轮齿廓,并建立以弧长为参数的双圆弧齿廓函数。基于改进运动学谐波啮合理论研究双圆弧齿廓谐波传动的共轭区域、共轭齿廓,并分析齿... 谐波传动轮齿齿廓对装置传动性能具有显著影响。为提高谐波传动装置性能,采用公切线式双圆弧齿廓作为柔轮齿廓,并建立以弧长为参数的双圆弧齿廓函数。基于改进运动学谐波啮合理论研究双圆弧齿廓谐波传动的共轭区域、共轭齿廓,并分析齿廓齿形参数和齿廓位置参数对共轭区域及共轭齿廓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双圆弧齿廓谐波传动在啮合过程中有2个共轭区域,且存在两次啮合及两点啮合现象;柔轮凸齿廓与凹齿廓圆弧半径、公切线倾角与长度、径向变形量系数、壁厚等对谐波传动的共轭角度与区间、共轭齿廓弧长、共轭齿廓半径与位置等影响显著,且研究实例中适当减小上述啮合参数或结构参数有利于提高谐波传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传动 双圆弧齿廓 参数影响 共轭分析
下载PDF
公切线式双圆弧齿廓谐波齿轮传动设计 被引量:14
19
作者 王家序 周祥祥 +2 位作者 李俊阳 肖科 李奇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6-63,共8页
谐波传动轮齿齿廓对装置啮合性能具有显著影响.为提高谐波传动的啮合性能,采用公切线式双圆弧齿廓作为柔轮齿廓,基于改进运动学理论计算双圆弧齿廓谐波传动共轭区域、共轭齿廓,并采用最小二乘拟合方法对理论共轭齿廓进行圆弧拟合;利用MA... 谐波传动轮齿齿廓对装置啮合性能具有显著影响.为提高谐波传动的啮合性能,采用公切线式双圆弧齿廓作为柔轮齿廓,基于改进运动学理论计算双圆弧齿廓谐波传动共轭区域、共轭齿廓,并采用最小二乘拟合方法对理论共轭齿廓进行圆弧拟合;利用MATLAB对谐波传动侧隙、重合度、装配变形、运动轨迹等进行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双圆弧谐波传动轮齿啮合连续、啮合点不断改变,且存在'双共轭'现象,理论啮合弧长为109.3mm,重合度达到69.03,啮合性能显著优于传统渐开线齿廓谐波传动,并且优选径向变形量系数是消除谐波传动啮合干涉的重要方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传动 双圆弧齿廓 改进运动学 运动特性
下载PDF
少齿差行星减速器振动特性仿真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石珍 王家序 +2 位作者 肖科 李俊阳 官浩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133-139,共7页
对某少齿差行星减速器建立耦合多体动力学虚拟样机模型,利用动态关联法对虚拟样机模型进行验证其准确性;分析减速器在多种工况下等效应力及振动响应,测试减速器振动特性。结果表明,转速提高对减速器等效应力影响不大,但偏心轴的偏心运... 对某少齿差行星减速器建立耦合多体动力学虚拟样机模型,利用动态关联法对虚拟样机模型进行验证其准确性;分析减速器在多种工况下等效应力及振动响应,测试减速器振动特性。结果表明,转速提高对减速器等效应力影响不大,但偏心轴的偏心运动越明显,加大对轮齿啮合冲击,使减速器振动加剧、冲击幅值增大。仿真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齿差 行星减速器 动态关联法 虚拟样机 振动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