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蛋白负荷大鼠肾小球图像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李保罗 陆德琴 +2 位作者 戴大英 龙义国 孙渝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1998年第2期111-113,共3页
连续饲以高蛋白饲料(蛋白质含量为35%)4个月的大鼠,用多功能彩色图像病理分析系统分析肾小球的病理改变,同时测定肾功能等指标。结果显示实验组大鼠肾毛细血管球的面积与肾Bowman囊腔面积的比值较对照组增大(P<0.0... 连续饲以高蛋白饲料(蛋白质含量为35%)4个月的大鼠,用多功能彩色图像病理分析系统分析肾小球的病理改变,同时测定肾功能等指标。结果显示实验组大鼠肾毛细血管球的面积与肾Bowman囊腔面积的比值较对照组增大(P<0.001和P<0.05),肾Bowman囊腔面积较对照组极显著减少(P<0.0001);均有肾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病理分析 高蛋白负荷 肾小球疾病
下载PDF
PGI_2、TXA_2和肾髓质PGE_2与高蛋白负荷时肾小球滤过率增高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保罗 陆德琴 +1 位作者 姜淑芬 孙渝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1997年第2期109-111,115,共4页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蛋白质食入量为(2.09~2.79)g/100gBW(24h)的15只大鼠(实验组)和正常蛋白质食入量的10只大鼠(对照组)的腹主动脉血、肾静脉血、尿6-keto-PGF1α的浓度、TXB2/6...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蛋白质食入量为(2.09~2.79)g/100gBW(24h)的15只大鼠(实验组)和正常蛋白质食入量的10只大鼠(对照组)的腹主动脉血、肾静脉血、尿6-keto-PGF1α的浓度、TXB2/6-keto-PGF1a比值以及肾髓质中的PGE2浓度。实验组大鼠肾髓质中PGE2浓度及尿中6-keta-PGF1a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实验组大鼠腹主动脉血、肾静脉血、尿中TXB2/6-keto-PGF1α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和P<0.0001)。以上结果提示高蛋白摄入时肾脏合成、释放的PGE2增多以及TXA2减少,PGI2增多在肾小球滤过率增加的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素类 高蛋白负荷 肾小球滤过率
下载PDF
脐血临床应用前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李保罗 陆德琴 +6 位作者 杨勤 孙长学 戎笛声 姚窕 陈风军 杜德锋 邹广庆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1期20-21,共2页
对 58例脐血红细胞进行了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测定 ,并测定乙肝两对半、丙肝抗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肝功能及T细胞亚群分类和细菌培养。结果表明无传染病的正常孕妇分娩时的脐血 ,可作血源供临床使用并能用于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贫血。
关键词 血液代用品 贫血 脐血 治疗
下载PDF
门脉高压症模型及TH胶栓塞胃食管曲张静脉的实验研究
4
作者 李保罗 张国忠 +5 位作者 杨国雄 肖开棋 邓传静 唐慧 周怀文 余秀专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1990年第3期189-191,共3页
造成家兔门静脉及其属支狭窄复制门脉高压症模型。术后二月出现腹壁静脉怒张;门静脉狭窄远心端血管明显扩张,瘀血;脾脏肿大,脾窦扩张、瘀血、炎性细胞浸润;胃贲门及食管粘膜下血管明显扩张,直径为226.89±86.27μm(X±SD),与对... 造成家兔门静脉及其属支狭窄复制门脉高压症模型。术后二月出现腹壁静脉怒张;门静脉狭窄远心端血管明显扩张,瘀血;脾脏肿大,脾窦扩张、瘀血、炎性细胞浸润;胃贲门及食管粘膜下血管明显扩张,直径为226.89±86.27μm(X±SD),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从贲门浆膜下静脉快速注入TH胶后,实验组动物贲门及食管粘膜下血管内均有TH胶栓塞,TH胶栓塞血管的最小直径为26μm,能有效防治粘膜下扩张静脉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脉高压症 食管静脉曲张
下载PDF
大鼠微血栓形成对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李保罗 陆德琴 +4 位作者 林琳 曾祖荫 雷鸣 杜可贤 张碧霞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1998年第1期11-13,共3页
静脉注射高分子右旋糖酐复制大鼠微循环障碍动物模型。观察肠系膜微循环、计数循环内皮细胞(CEC)、测定血浆内皮素(ET)、内皮源性舒血管因子(EDRF)水平,对心内膜、主动脉、肠系膜微血管进行病理学检查,发现肠系膜微血... 静脉注射高分子右旋糖酐复制大鼠微循环障碍动物模型。观察肠系膜微循环、计数循环内皮细胞(CEC)、测定血浆内皮素(ET)、内皮源性舒血管因子(EDRF)水平,对心内膜、主动脉、肠系膜微血管进行病理学检查,发现肠系膜微血管内血流缓慢、血细胞聚集成团,有微血栓形成,微血栓K值(2295±33)明显低于对照组(304±081);心、血管内膜缺损;CEC计数、血浆ET、EDRF水平分别为1370±782(个/09μl)、16042±1070(ng/L)和348±034(μmol/L),与对照组533±234(P<001)、12310±1174(P<0001)和408±044(P<005)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提示:微血栓形成不仅导致微循环障碍,还导致内皮细胞损伤、功能障碍,促进血小板粘附、聚集和血栓形成,可能是伴有微血栓形成的冠心病病人心肌梗塞发生率高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栓 内皮细胞 内皮素 内皮源性舒血管因子 大鼠
全文增补中
闭经患者雌激素与雄激素对骨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16
6
作者 何方方 林守清 +4 位作者 李保罗 张涛 林元 张颖 葛秦生 《生殖医学杂志》 CAS 1999年第2期83-87,共5页
为了解原发闭经和继发闭经患者的雌雄激素水平与骨密度的关系,收集了18~51岁原发闭经患者90例,继发闭经患者260例,并以相同年龄正常月经180例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其血清雌二醇和睾酮水平,测量皮质骨和松质骨骨密度。结... 为了解原发闭经和继发闭经患者的雌雄激素水平与骨密度的关系,收集了18~51岁原发闭经患者90例,继发闭经患者260例,并以相同年龄正常月经180例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其血清雌二醇和睾酮水平,测量皮质骨和松质骨骨密度。结果:原发闭经和继发闭经患者的雌激素均低于正常对照组。21-羟化酶缺乏患者的雌激素水平稍低但雄激素远高于其它各类闭经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各类原发闭经和继发闭经患者的皮质骨和松质骨骨密度均低于同年龄正常对照组,唯独21-羟化酶缺乏患者骨密度不但未降低反而升高3.1%。多囊性卵巢综合征患者的骨密度降低较少,它与21-羟化酶缺乏二者均有高雄激素的临床特征。总之,原发闭经患者骨密度低于继发闭经患者,松质骨的骨密度较皮质骨更低。结果表明雌激素和雄激素缺乏均可影响骨密度,雌、雄激素缺乏越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经 雌激素 雄激素 骨密度 骨质疏松
下载PDF
壳聚糖-hVEGF_(165)基因微粒的制备及体外转染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王荣祺 张军 +7 位作者 王常勇 易甫 李保罗 江红 郭希民 董宝军 段翠密 董灵芝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18,24,共6页
采用复凝聚法制备壳聚糖-hVEGF165基因微粒,观察微粒形态,测定微粒的粒径、基因包封率和载药量,以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试剂作为阳性对照,检测微粒对心肌细胞的转染活性及对心肌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粒形态多呈球形,粒径小... 采用复凝聚法制备壳聚糖-hVEGF165基因微粒,观察微粒形态,测定微粒的粒径、基因包封率和载药量,以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试剂作为阳性对照,检测微粒对心肌细胞的转染活性及对心肌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粒形态多呈球形,粒径小,基因包封率和载药量均较高,转染活性略低于脂质体,但微粒对心肌细胞的毒性明显低于脂质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微粒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因转染 心肌细胞
下载PDF
川芎嗪与左旋精氨酸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的心肌保护作用 被引量:7
8
作者 宋张娟 陈茜 李保罗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912-914,共3页
目的比较川芎嗪 (TMP)与川芎嗪和左旋精氨酸 (L arg)联合疗法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大鼠的心肌保护作用 ,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垂体后叶素 ( pituitrin ,Pit)尾静脉注射复制大鼠AMI模型 ,设立正常对照组、模型组、TMP治疗组、TMP与... 目的比较川芎嗪 (TMP)与川芎嗪和左旋精氨酸 (L arg)联合疗法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大鼠的心肌保护作用 ,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垂体后叶素 ( pituitrin ,Pit)尾静脉注射复制大鼠AMI模型 ,设立正常对照组、模型组、TMP治疗组、TMP与L arg联合治疗组 ,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心肌梗死时P 选择素、E 选择素的表达情况 ,并测定血清肌酸激酶 (CK)、肌钙蛋白T(TnT)及心肌组织髓过氧化物酶 (MPO)的浓度。结果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血清CK、TnT浓度、心肌组织MPO浓度有明显升高 (P <0 0 1 ) ,P 选择素、E 选择素的表达明显上调 (P <0 0 1 ) ;TMP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分别与模型组比较 ,上述各指标均下降 ,联合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 (P值均 <0 0 5 )。结论TMP与L arg合用可通过多种环节抑制黏附分子的表达和降低白细胞的浸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心肌保护作用 左旋精氨酸 川芎嗪 联合治疗 表达 对照组 结论 环节 情况
下载PDF
蛋白激酶C在线粒体ATP敏感钾通道开放保护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5
9
作者 陆德琴 陈莹 +1 位作者 李涛 李保罗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36-440,共5页
目的探讨线粒体ATP敏感钾通道开放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蛋白激酶C(PKC)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肺I/R损伤模型,设立假手术组、I/R组、二氮嗪(DE)+I/R组(DE组)、5-羟基葵酸(5-HD)+DE+I/R组(5-HD+DE... 目的探讨线粒体ATP敏感钾通道开放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蛋白激酶C(PKC)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肺I/R损伤模型,设立假手术组、I/R组、二氮嗪(DE)+I/R组(DE组)、5-羟基葵酸(5-HD)+DE+I/R组(5-HD+DE组)、白屈菜季铵碱(CHE)+DE+I/R组(CHE+DE组)、5-HD+豆蔻酸佛波酰乙酯(PMA)+I/R组(5-HD+PMA组)。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测定肺湿/干重比,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肺组织细胞色素C的阳性细胞率,TUNEL法观察肺细胞凋亡,非放射性荧光底物法检测肺组织PKC活性。结果与I/R组相比,DE组肺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减轻,肺组织湿/干重比、肺组织细胞色素C水平和细胞凋亡指数均降低(P<0.05),且PKC活性明显上调。CHE+DE组各指标与I/R组均无明显差异。5-HD+DE组、5-HD+PMA组仅PKC活性上调,其余指标与I/R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线粒体ATP敏感通道开放可保护肺I/R损伤,该作用依赖于PKC的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线粒体ATP敏感钾通道 蛋白激酶C 大鼠
下载PDF
血栓素A_2和前列腺环素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高血压发展的关系 被引量:18
10
作者 杨国雄 张国忠 李保罗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37-240,共4页
本文观察了SHR和WKY及不同年龄SHR动脉血浆中TXA_2和PGI_2的稳定代谢产物TXB_2和6-Keto-PGF_(1α)的浓度及其比值变化。结果表明,SHR血浆中的TXB_2浓度显著高于WKY,对照组与实验组相比(207.1±59.8比1217.9±298.5P8/ml,P<0.... 本文观察了SHR和WKY及不同年龄SHR动脉血浆中TXA_2和PGI_2的稳定代谢产物TXB_2和6-Keto-PGF_(1α)的浓度及其比值变化。结果表明,SHR血浆中的TXB_2浓度显著高于WKY,对照组与实验组相比(207.1±59.8比1217.9±298.5P8/ml,P<0.001),而血浆中6-Keto-PGF_(1α)浓度,除高年龄组SHR外,其他各组均无明显改变;SHR各组血浆中6-Keto/TXB_2比值均显著低于WKY组,不同年龄组SHR血浆中TXB_2浓度相比,高年龄组明显高于低年龄组(2184.5±273.1比1290.6±284.4pg/ml,P<0.001),高年龄组血浆中6-Keto-PGF_(1α)浓度虽有升高,但6-Keto/TXB_2比值仍明显低于对照组(0.21±0.12比1.48±0.78,P<0.001)。这些变化可能与SHR高血压的持续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栓素A2 前列腺环素
下载PDF
双肾双夹大鼠肾血管性高血压模型的制作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杨小慢 陆德琴 +4 位作者 李贤玉 张菊 陈胜枝 李茜 李保罗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09年第5期341-343,346,共4页
目的:探讨用自制铝夹狭窄双肾动脉(2K2C)复制大鼠肾血管性高血压模型的方法。方法:选用SD大鼠6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4周(4w)组和8周(8w)组及手术(2K2C)4w组和8w组。用无创动物血压测试仪测量各组大鼠尾动脉血压值。术后4w或8w时处... 目的:探讨用自制铝夹狭窄双肾动脉(2K2C)复制大鼠肾血管性高血压模型的方法。方法:选用SD大鼠6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4周(4w)组和8周(8w)组及手术(2K2C)4w组和8w组。用无创动物血压测试仪测量各组大鼠尾动脉血压值。术后4w或8w时处死动物,称左心室重(LVW)和体重(BW),计算左室重量指数(LVW/BW)。结果:2K2C术后2w血压即明显升高,显著高于sham组(P<0.01),术后4w血压继续上升,血压值稳定在(157.63±14.13)mmHg,术后8w血压值高达(177.98±18.03)mmHg。sham组手术前后血压值无明显变化。2K2C-4w组和2K2C-8w组LVW、LVW/BW较同时间sham组显著增加(P<0.01)。结论:采用自制铝夹能成功复制肾血管性高血压,血压升高显著且稳定,成功率高,重复性好,方法简便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血管性高血压 高血压模型 HYPERTENSION 继发性高血压 制作 大鼠 双肾 原发性高血压
下载PDF
大鼠整体低氧预处理对在体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陆德琴 陈莹 +1 位作者 李涛 李保罗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1960-1962,共3页
目的探讨大鼠整体低氧预处理(WHPC)对在体肺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重复低氧5次建立大鼠WHPC模型,用无创微血管夹夹闭左肺门缺血45min后松开,再灌注180min,复制肺I/R模型。设立假手术(Sham)组、I/R组和WHPC+I/R组,每组S... 目的探讨大鼠整体低氧预处理(WHPC)对在体肺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重复低氧5次建立大鼠WHPC模型,用无创微血管夹夹闭左肺门缺血45min后松开,再灌注180min,复制肺I/R模型。设立假手术(Sham)组、I/R组和WHPC+I/R组,每组SD大鼠10只。光镜下观察各组肺组织形态学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肺组织细胞色素C的表达,TUNEL法检测肺组织细胞凋亡,并用非放射性荧光底物法检测肺组织蛋白激酶C(PKC)活性。结果与Sham组比较,I/R组肺组织出现明显损伤性形态学变化,肺组织细胞色素C表达及细胞凋亡指数显著增高(P<0.01);与I/R组比较,WHPC+I/R组形态学变化明显改善,肺组织细胞色素C表达及细胞凋亡指数均降低(P<0.05)。WHPC+I/R组肺组织PKC活性比Sham组和I/R组明显增高。结论 WHPC可减少肺组织细胞色素C表达,抑制细胞凋亡,对肺I/R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该保护作用可能与WHPC上调PKC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预处理 细胞凋亡 蛋白激酶C
下载PDF
线粒体ATP敏感钾通道开放剂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陆德琴 李涛 +1 位作者 陈莹 李保罗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42-245,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线粒体ATP敏感钾通道开放剂二氮嗪(DE)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L/R)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肺I/R模型,随机设立假手术(sham)组、I/R组、DE组、线粒体ATP敏感钾通道阻断剂5-羟基葵酸(5-HD)组,每组10只,观察各组肺... 目的探讨线粒体ATP敏感钾通道开放剂二氮嗪(DE)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L/R)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肺I/R模型,随机设立假手术(sham)组、I/R组、DE组、线粒体ATP敏感钾通道阻断剂5-羟基葵酸(5-HD)组,每组10只,观察各组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测定肺湿/干质量比,检测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与sham组比较,I/R组肺组织出现明显损伤性病理形态学变化,肺湿/干质量比明显增加(P〈0.05),肺组织MPO活性显著增高、MDA含量显著增加和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与I/R组比较,DE组肺组织损伤明显减轻,肺湿/干质量比降低(P〈0.05),肺组织MPO活性降低、MDA含量减少、SOD活性增高(P〈0.05)。5-HD组各观察指标与I/R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线粒体ATP敏感钾通道开放剂DE可通过抑制中性粒细胞聚集、减少自由基产生、增强抗氧化能力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产生明显保护作用,该保护作用可被线粒体ATP敏感钾通道阻断剂5-HD所拮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 氧化应激 大鼠
下载PDF
葛根素预处理与缺血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14
作者 高翔 李涛 +2 位作者 高全 李保罗 陆德琴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6期523-526,共4页
目的:观察葛根素(PUE)预处理与缺血预处理(IPC)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的保护作用,以进一步明确PUE药物预处理(PPC)的心肌保护效应。方法:采用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复制大鼠心肌I/R模型,设立假手术组(sham组)、I/R组、... 目的:观察葛根素(PUE)预处理与缺血预处理(IPC)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的保护作用,以进一步明确PUE药物预处理(PPC)的心肌保护效应。方法:采用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复制大鼠心肌I/R模型,设立假手术组(sham组)、I/R组、IPC组、PUE组。用红四氮唑染色法测定各组心肌梗死面积,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同时测定血清肌酸激酶(CK)活力和血清肌钙蛋白T(TnT)水平。结果:I/R组心肌梗死面积、血清CK活力、TnT浓度以及心肌细胞凋亡指数较sham组显著增高(P<0·05或P<0·01),与I/R组比较,PUE组和IPC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缩小(P<0·05),血清CK活力、TnT浓度(P<0·05或P<0·01)、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降低(P<0·01),PUE组与IPC组间各指标差异无明显性(P>0·05)。结论:PUE预处理明显减轻了大鼠心肌I/R,并与IPC的保护效应相似,产生了PPC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缺血预处理 心肌 再灌注损伤 葛根素 大鼠
下载PDF
大鼠整体低氧预处理减轻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涛 陈莹 +1 位作者 李保罗 陆德琴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632-634,639,共4页
目的:探讨低氧预处理(HPC)对肺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重复性低氧5次建立大鼠HPC模型,双活结套扎左侧肺门45min后再灌注120min复制肺I/R损伤模型;设立对照组、I/R组和HPC+I/R组,每组10只大鼠,检测各组肺组织湿重与干重比... 目的:探讨低氧预处理(HPC)对肺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重复性低氧5次建立大鼠HPC模型,双活结套扎左侧肺门45min后再灌注120min复制肺I/R损伤模型;设立对照组、I/R组和HPC+I/R组,每组10只大鼠,检测各组肺组织湿重与干重比,肺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结果:I/R组大鼠肺组织湿重与干重比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肺组织SOD活性显著降低(P<0.01),MDA含量和MPO活性明显增高(P<0.05);HPC+I/R组大鼠上述指标较I/R组均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大鼠整体HPC可能通过减轻氧化应激反应,保护肺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 再灌注损伤 低氧预处理 大鼠 SPRAGUE-DAWLEY
下载PDF
不同时机葛根素治疗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 被引量:5
16
作者 陆德琴 高翔 李保罗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501-503,507,共4页
目的:观察缺血前和再灌注前葛根素(PUE)治疗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的保护作用。方法:开胸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复制大鼠心肌I/R模型,设立假手术(sham)组、I/R组、PUE-A组(缺血前5min给药)和PUE-B组(再灌注前5min给药),比... 目的:观察缺血前和再灌注前葛根素(PUE)治疗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的保护作用。方法:开胸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复制大鼠心肌I/R模型,设立假手术(sham)组、I/R组、PUE-A组(缺血前5min给药)和PUE-B组(再灌注前5min给药),比色法测定血清肌酸激酶(CK)活力,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内皮素(ET)浓度,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O)浓度,TTC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结果:与I/R组比较,PUE-A、B两组血清CK活力明显降低,血浆ET浓度明显降低,血清NO浓度明显增高,心肌梗死面积明显缩小(P<0.05),且PUE-A、B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缺血前和再灌注前葛根素治疗均能明显减轻大鼠心肌I/R损伤,且两种给药时机的保护效应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心肌再灌注损伤 肌酸激酶 一氧化氮 内皮素
下载PDF
左旋精氨酸对急性心肌梗塞大鼠选择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颖 杨国雄 李保罗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4期331-334,共4页
为探讨一氧化氮 (NO)的前体左旋精氨酸 (L -arg)对急性心肌梗塞 (AMI)大鼠心肌有无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采用垂体后叶素 (Pit)AMI模型。设立正常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L -arg治疗组 ,观察中性粒细胞 (PMN)L -选择素及心肌微血管内皮... 为探讨一氧化氮 (NO)的前体左旋精氨酸 (L -arg)对急性心肌梗塞 (AMI)大鼠心肌有无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采用垂体后叶素 (Pit)AMI模型。设立正常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L -arg治疗组 ,观察中性粒细胞 (PMN)L -选择素及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P -选择素的表达 ,并测定心肌梗塞范围、PMN浸润数及血浆NO、丙二醛 (MDA)的浓度。结果表明 :阳性对照组L -选择素及P-选择素表达上调 ,梗塞心肌PMN浸润数、血浆MDA的浓度明显升高 ,血浆NO的浓度降低。L-arg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变的程度明显减轻 (P <0 0 1) ,心肌梗塞范围缩小。提示外源性L -arg对AMI有防治意义 ,其作用机制与NO抑制选择素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左旋精氨酸 选择素 大鼠 心肌保护
下载PDF
原位免疫肾炎发展过程中血清锌铜的改变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国忠 李保罗 +4 位作者 桂华珍 杨国雄 孙瑜 姜淑芬 龚良栋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CAS 1992年第3期12-14,共3页
参照Border方法复制家兔原位性肾炎,观察肾炎发生发展中肾组织的病理及血清锌铜等的改变。结果显示,正式免疫第2周肾炎初起时血锌无变化,第6周肾病变十分显著,出现大量蛋白尿,血锌和血浆白蛋白明显降低;第8周肾病变呈恢复趋势,尿蛋白减... 参照Border方法复制家兔原位性肾炎,观察肾炎发生发展中肾组织的病理及血清锌铜等的改变。结果显示,正式免疫第2周肾炎初起时血锌无变化,第6周肾病变十分显著,出现大量蛋白尿,血锌和血浆白蛋白明显降低;第8周肾病变呈恢复趋势,尿蛋白减少,但血锌和血浆白蛋白与第6周无显著差异。实验表明,肾炎时血锌降低与肾病变程度和持继时间相关,其机制可能是锌随尿蛋白的丢失及血浆白蛋白的减少超过了一定限度。肾炎发生发展过程中血铜无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性肾炎 锌铜 蛋白尿 低蛋白血症 肾小球
下载PDF
高粘血症大鼠心肌损伤时循环内皮细胞及功能变化 被引量:12
19
作者 雷鸣 曾祖荫 +5 位作者 郭渝成 张志高 吴强 李保罗 杨国雄 陆德琴 《中国微循环》 1999年第2期93-94,共2页
目的探讨高粘血症大鼠心肌损伤时的血粘度与内皮细胞及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Wister大鼠通过尾静脉注射高分子右旋糖酐复制心肌损伤动物模型,观察大鼠的全血粘度、循环内皮细胞计数(CEC)、血浆内皮素(ET)及一氧化氮(N... 目的探讨高粘血症大鼠心肌损伤时的血粘度与内皮细胞及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Wister大鼠通过尾静脉注射高分子右旋糖酐复制心肌损伤动物模型,观察大鼠的全血粘度、循环内皮细胞计数(CEC)、血浆内皮素(ET)及一氧化氮(NO)的浓度变化。结果实验组大鼠血粘度、CEC及ET明显增高,而NO低于对照组。结论心肌损伤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功能障碍关系密切,由此所致的血管收缩、血液瘀滞可引起血粘度增高。高粘血症与内皮细胞损伤相互作用、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加重微循环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损伤 高粘血症 内皮细胞 内皮功能 一氧化氮
下载PDF
缬沙坦联合不同时间服用阿司匹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内皮及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胜枝 陆德琴 +3 位作者 李保罗 张菊 李贤玉 张松超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19期168-169,共2页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不同时间服用阿司匹林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内皮及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老年原发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4组,每组15例;常规治疗组(缬沙坦80~160 mg)、阿司匹林1组(缬沙坦+阿司匹林100 mg,早晨顿...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不同时间服用阿司匹林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内皮及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老年原发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4组,每组15例;常规治疗组(缬沙坦80~160 mg)、阿司匹林1组(缬沙坦+阿司匹林100 mg,早晨顿服)、阿司匹林2组(缬沙坦+阿司匹林100 mg,睡前顿服),疗程4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压、血中NO含量;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水平。结果①血压变化:3组EH患者经4周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平均较治疗前有较大下降(P<0.01),治疗前后心率的变化差别不显著(P>0.05)阿司匹林2组与其他三组相比降压幅度较大,但三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②血浆NO及GMP-140的浓度变化:3组EH患者经4周治疗后,血浆NO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1),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阿司匹林1、2组,治疗后血浆GMP-140的浓度较治疗前下降(P<0.01),与常规治疗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常规治疗GMP-140的浓度较治疗前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不同时间服用阿司匹林治疗后,各组对老年EH患者降压幅度及治疗效果较好,同时可抑制血小板活化,改善内皮细胞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 阿司匹林 高血压 一氧化氮 血小板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