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66篇文章
< 1 2 10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偿视角下社会比较对放纵消费倾向的影响机制研究
1
作者 李倩倩 王晓倩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58,共4页
本文通过两个实验来研究社会比较对放纵消费倾向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和边界条件。结果表明:相对于下行比较,上行比较的个体会产生更强的放纵消费倾向;自我补偿动机在社会比较对放纵消费倾向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自我反思负向调节社会比较... 本文通过两个实验来研究社会比较对放纵消费倾向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和边界条件。结果表明:相对于下行比较,上行比较的个体会产生更强的放纵消费倾向;自我补偿动机在社会比较对放纵消费倾向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自我反思负向调节社会比较通过自我补偿动机对放纵消费倾向的间接影响。研究从补偿视角揭示了社会比较对放纵消费倾向的影响机制,并为企业营销放纵产品提供管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比较 放纵消费 补偿性消费 自我补偿动机 自我反思
下载PDF
双中心模式:数智环境下红色档案治理模式探析
2
作者 李倩倩 洪佳惠 闫浩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32,共6页
数智环境为红色档案实现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创造了有利条件,论文分析了现阶段红色档案管理面临着“事由”与“来源”和“单一”与“多元”的双重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红色档案治理的“双中心”治理模式。一方面,通过建立数字全宗和进... 数智环境为红色档案实现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创造了有利条件,论文分析了现阶段红色档案管理面临着“事由”与“来源”和“单一”与“多元”的双重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红色档案治理的“双中心”治理模式。一方面,通过建立数字全宗和进行智能管理实现“以数字全宗为中心”的内部治理;另一方面,通过构建用户画像和收集用户反馈实现“以用户交互为中心”的外部治理,并将移动互联技术应用于红色档案治理的全过程,以期促进红色档案活化、社会记忆构建和文化基因传承,为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环境 红色档案 档案治理
下载PDF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老年肝癌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及血清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
3
作者 戴敏 杨子昌 +3 位作者 胡瑞霖 李倩倩 易剑敏 虞琦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1期85-89,共5页
目的 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老年肝癌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POCD)及血清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100例肝癌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TEAS组从麻醉前开始至术毕始终给予TEAS,对照组... 目的 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老年肝癌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POCD)及血清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100例肝癌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TEAS组从麻醉前开始至术毕始终给予TEAS,对照组不进行电流刺激。记录围术期指标、术后疼痛程度、POCD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血清S-100β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结果 两组的围术期指标及术后24 h VAS评分接近(P>0.05)。与对照组相比,TEAS组的丙泊酚用量、瑞芬太尼用量均明显更少(P<0.05)。与术前1 d相比,两组术后1、3、7 d MMSE评分更低,且组间对比显示TEAS组的MMSE评分更高(P<0.05)。TEAS组的POCD总发生率(24.00%)明显比对照组(68.00%)更低(P<0.05)。与术前1 d相比,两组患者术后1 d的血清S-100β、NSE、IL-6及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TEAS组术后1 d的血清S-100β、NSE、IL-6及TNF-α水平较对照组更低。TEAS组术后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老年肝癌患者术中行TEAS治疗可发挥镇痛作用,同时还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减轻脑损伤,降低POCD的发生风险,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部分切除术 认知功能障碍 经皮穴位电刺激 炎症因子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下载PDF
针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制研究进展
4
作者 王少松 李彬 +4 位作者 孙敬青 崔莹雪 王鑫 李倩倩 张文旭 《北京中医药》 2024年第1期97-102,共6页
针刺疗法早期干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临床有效性已得到认可,但对其作用机制却有不同认识。近年来,AIS的治疗机制主要分为神经保护和神经血管保护两方面。本文从炎性机制、神经元兴奋毒性和血脑屏障机制、细胞凋亡及自噬机制深入分... 针刺疗法早期干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临床有效性已得到认可,但对其作用机制却有不同认识。近年来,AIS的治疗机制主要分为神经保护和神经血管保护两方面。本文从炎性机制、神经元兴奋毒性和血脑屏障机制、细胞凋亡及自噬机制深入分析针刺的神经保护作用;从神经血管耦合功能调节、对星形胶质细胞的调节、对脑灌注的影响分析针刺的神经血管保护机制。认为神经血管保护机制可能是未来针刺治疗AIS重点研究机制,并提出今后可能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针刺 神经保护 神经血管保护 作用机制 文献综述
原文传递
李倩倩摄影、插画作品
5
作者 李倩倩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80-181,共2页
关键词 摄影 美术
原文传递
补体C1s对食管鳞状细胞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6
作者 任玲 陈昱伶 +3 位作者 徐凤敏 蒙春梅 李倩倩 胡为民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7-133,共7页
目的:探究补体分子C1s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细胞增殖、迁移、黏附以及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利用NCBI-GEO数据库分析ESCC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ANTs)中C1S mRNA的表达;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ESCC细胞系中C1s的表达;利用C1... 目的:探究补体分子C1s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细胞增殖、迁移、黏附以及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利用NCBI-GEO数据库分析ESCC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ANTs)中C1S mRNA的表达;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ESCC细胞系中C1s的表达;利用C1s小干扰RNA(siRNA)、C1s短发夹RNA(shRNA)或C1s过表达慢病毒对ESCC细胞进行C1s的敲低或过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细胞-基质黏附实验检测细胞黏附能力;Western blot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和MMP13表达;裸鼠皮下成瘤实验检测C1s对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移植瘤中CD34表达,分析肿瘤微血管的形成。结果:ESCC组织中C1S mRNA表达明显高于ANTs,敲低C1s可明显抑制ESCC细胞的增殖、迁移、细胞-基质黏附以及裸鼠移植瘤的生长,而过表达C1S则具有相反的效果;C1s敲低的ESCC细胞TE-1中MMP1和MMP13的表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C1s过表达组移植瘤中的微血管更加丰富。结论:C1s在ESCC组织中显著上调,并促进ESCC细胞的增殖、迁移、细胞-基质黏附以及裸鼠移植瘤的生长。C1s可能在ESCC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体C1s 食管鳞状细胞癌 增殖 迁移 黏附
下载PDF
转角位移型阻尼器性能研究及工程应用
7
作者 蒲瑞 李倩倩 +2 位作者 王健泽 徐军 戴靠山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2-171,共10页
针对传统加固方案美观性不足、空间占有率大的缺点,本文提出一种应用于梁–柱节点的转角位移型金属阻尼器(RMD),该阻尼器外观为弧线型,布置点位于结构梁柱节点处,在保证耗能效果的同时,可最大程度满足建筑功能需求。RMD的耗能原理是梁... 针对传统加固方案美观性不足、空间占有率大的缺点,本文提出一种应用于梁–柱节点的转角位移型金属阻尼器(RMD),该阻尼器外观为弧线型,布置点位于结构梁柱节点处,在保证耗能效果的同时,可最大程度满足建筑功能需求。RMD的耗能原理是梁–柱夹角变化推动阻尼器内部剪切钢板产生位移,耗能棒与剪切钢板相连,多根双曲线型金属棒在剪切板的带动下同时发生弯曲变形,进而耗散地震输入的能量。经有限元数值分析和力学试验研究发现,RMD拥有良好的耗能能力和塑性变形能力,即使在大变形下也不容易发生破坏,并且通过改变耗能棒的数量可以直接调节阻尼器的性能参数,满足不同的工程需求。由于现有常用工程设计软件中没有相应的转动型连接单元对RMD进行模拟,为方便工程设计,进一步提出一种直线型布置的等效模型,基于阻尼器变形前后位移等效原理,通过理论公式推导了等效模型物理参数计算方法,并使用有限元分析证实了该方法拥有较高的准确性。为评估该阻尼器的耗能效果,在相同的数量和布置形式下,将其与普通钢隅撑、黏弹性转角阻尼器分别设置在某一复杂电厂结构中进行减震设计分析。计算结果表明,RMD能够有效降低结构的地震响应,且减震效果优于隅撑与黏弹性转角阻尼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角位移型阻尼器 消能减震 等效力学模型 电厂结构 地震响应
下载PDF
优质籼稻变温储藏糊化特性变化规律与动力学模型
8
作者 杨东 李倩倩 +1 位作者 颉宇 石天玉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共10页
为了探究籼稻在变温储藏过程中糊化特性变化规律,为低温储粮工艺合理调控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了初始水质量分数为14.0%、14.5%、15.0%的籼稻在低温、准低温、室温储藏条件下糊化特性及食味品质变化规律,并建立了糊化参数变化的动力学模型... 为了探究籼稻在变温储藏过程中糊化特性变化规律,为低温储粮工艺合理调控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了初始水质量分数为14.0%、14.5%、15.0%的籼稻在低温、准低温、室温储藏条件下糊化特性及食味品质变化规律,并建立了糊化参数变化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室温下籼稻峰值黏度、最低黏度、最终黏度和回生值的增长幅度较低温、准低温下显著,平均增幅分别为1866、1215、1572、523 cP,偏高水分样品糊化指标变化幅度相对剧烈,峰值黏度和最低黏度与食味品质的相关性更强(P<0.01),说明低温或准低温下储藏有利于延缓籼稻食味品质变化。采用零级和一级动力学模型、高斯模型和傅里叶级数对各项糊化指标进行拟合,分析比较可知,高斯模型对籼稻在不同储藏条件下峰值黏度和最低黏度变化的拟合结果最优,模型决定系数(R^(2))分别在0.668~0.942和0.687~0.906范围内,傅里叶级数对最终黏度和回生值变化的拟合结果较好,R^(2)分别在0.661~0.861和0.701~0.868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 变温储藏 糊化特性 模型
下载PDF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改进方向
9
作者 马哲 李倩倩 +2 位作者 苏雷 杨曦 耿莘惠 《科技与创新》 2024年第1期156-158,161,共4页
实验课是理论教学的延伸,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思想和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场所。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快速发展,基于虚拟仿真技术构建的实验教学手段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青睐。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实验教学会带来实验室资源化共享、信息化融... 实验课是理论教学的延伸,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思想和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场所。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快速发展,基于虚拟仿真技术构建的实验教学手段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青睐。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实验教学会带来实验室资源化共享、信息化融合、降低实验风险等优点,但也存在场景支持不足、实验拟真度不高、交互方式单一等诸多问题。针对上述情况,对目前虚拟仿真应用在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做了探讨,并从实验设计、实验过程和辅助功能等角度分析了虚拟仿真实验的改进方向和未来发展趋势。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的大趋势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会逐渐成为高校实验教学的常态,各高校应继续探索和完善虚拟仿真技术与实验的匹配度,让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与传统实验教学做到更好的契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 混合式教学 实验 改进方向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我国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障研究可视化分析
10
作者 常睿 李倩倩 +3 位作者 宗碧云 宋家龙 李永泰 李茹冰 《卫生职业教育》 2024年第1期131-136,共6页
目的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综合分析我国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障研究已发表文献的特征及研究特点,以了解该领域研究现状及前沿方向。方法通过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搜索我国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障相关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5月31日。使用Cit... 目的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综合分析我国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障研究已发表文献的特征及研究特点,以了解该领域研究现状及前沿方向。方法通过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搜索我国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障相关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5月31日。使用CiteSpace 5.7.R2软件对纳入研究的文献作者、研究机构和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网络图绘制和聚类分析。结果2010—2015年发文量呈快速增长趋势,在2015年达到峰值,发文量为208篇,占总发文量的9.938%;形成了以朱铭来等学者为合作网络中心的多个高影响力团队;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发文量最高(25篇,1.194%);载文量≥10篇的期刊共17个,累计刊文155篇,期刊载文量最多的是《中国卫生经济》;医疗救助出现频次(625次)和中心性(0.85)均最高,贫困人口突现时长最长,从1999持续至2011年,突现强度较高的关键词为大病保险(56.48)和医疗救助(43.79),强度为其他关键词的3.65~16.22倍。结论近10年发文量下降但政策逐步完善,研究作者发文量与合作关系强度无关,高校机构占比较大但合作密度极小,医疗救助和大病保险是重特大疾病保障研究的重点及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特大疾病 医疗保障 大病保险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基于风险管理的精细化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倩倩 刘思雨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第4期523-524,共2页
目的 探讨基于风险管理的精细化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20例心血管外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基于风险管理的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不良事件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风... 目的 探讨基于风险管理的精细化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20例心血管外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基于风险管理的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不良事件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风险护理、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护理文书、健康教育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基于风险管理的精细化护理模式可提高心血管外科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管理 精细化护理模式 心血管外科 护理效果
下载PDF
李倩倩的诗
12
作者 李倩倩 《中国诗歌》 2017年第9期84-85,共2页
原文传递
敲低CASC9表达对食管鳞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13
作者 李倩倩 唐茂林 +1 位作者 赵世圣 胡为民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7期867-871,共5页
目的:探讨lncRNA CASC9对食管鳞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及相关调控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RT-qPCR检测3种食管鳞癌细胞株中CASC9的表达情况。采用si-CASC9沉默Eca109、Kyse150细胞中CASC9的表达,采用RT-qPCR检测si-CASC9沉默效率;采用CC... 目的:探讨lncRNA CASC9对食管鳞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及相关调控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RT-qPCR检测3种食管鳞癌细胞株中CASC9的表达情况。采用si-CASC9沉默Eca109、Kyse150细胞中CASC9的表达,采用RT-qPCR检测si-CASC9沉默效率;采用CCK-8检测NC组及si-CASC9组细胞的增殖活力;采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NC组及si-CASC9组的细胞迁移速度;采用Traswell侵袭实验检测NC组及si-CASC9组细胞侵袭能力;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RhoA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CASC9在Eca109、TE-1和Kyse150 3种食管鳞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ca109和Kyse150中表达量较高;沉默CASC9表达后,Eca109、Kyse150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减弱(P<0.05)。沉默CASC9表达后,RhoA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上调(P<0.05)。结论:沉默CASC9的表达,可抑制Eca109和Kyse150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和侵袭能力,可能与调节RhoA的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CASC9 RHOA 增殖 迁移
下载PDF
情景互动训练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在运动障碍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14
作者 李倩倩 岳草 +3 位作者 刘冬芝 李昕 马彩云 尚清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21期71-74,共4页
目的:观察情景互动训练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在运动障碍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88例运动障碍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对照... 目的:观察情景互动训练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在运动障碍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88例运动障碍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情景互动训练,比较两组训练前后粗大运动功能[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88)]评分、足背屈角、三维步态情况,胫前肌和腓肠肌肌电值,躯干功能[中文版躯干损伤量表(TIS)]评分和平衡功能[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结果:训练后,两组D区、E区等GMFM-88、BBS和TIS评分均高于训练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足背屈角、摆动相、步长、步速均大于训练前,且研究组大于对照组,两组支撑相、胫前肌和腓肠肌肌电值均低于训练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景互动训练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应用于运动障碍患儿可提高GMFM-88、BBS、TIS评分和足背屈角,改善三维步态情况,降低胫前肌和腓肠肌肌电值,效果优于单纯常规康复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障碍 情景互动练习 躯干功能 平衡功能 足背屈角 三维步态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信号测试类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15
作者 李倩倩 别锋锋 +3 位作者 陆怡 彭剑 缪新婷 邵明鲁 《高教学刊》 2024年第1期151-155,共5页
作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信号测试类课程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是新工科建设背景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知识体系的重要模块。然而,面对新阶段下的新形势、新要求,测试类课程仍未出现新突... 作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信号测试类课程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是新工科建设背景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知识体系的重要模块。然而,面对新阶段下的新形势、新要求,测试类课程仍未出现新突破。该文根据常州大学的办学定位和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对信号测试与处理课程的特点进行阐述,并聚焦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评价四个重点方面对该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深刻剖析。基于新工科建设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本质要求,针对性地提出具体的课程建设思路,为新工科背景下测试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应用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信号测试与处理 教学现状 教学实践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下载PDF
太赫兹大规模MIMO系统DSP-OMP混合预编码设计
16
作者 李倩倩 张馨月 +2 位作者 庞立卓 常争 戴晓明 《移动通信》 2023年第5期64-68,共5页
太赫兹具有频谱资源丰富、传输速率高等优势,但其波束分裂效应会造成可达速率及阵列增益损失严重。针对太赫兹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系统波束分裂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延相移正交匹配追踪混合预编码方案。通过在射频链和传统移相器网络之间... 太赫兹具有频谱资源丰富、传输速率高等优势,但其波束分裂效应会造成可达速率及阵列增益损失严重。针对太赫兹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系统波束分裂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延相移正交匹配追踪混合预编码方案。通过在射频链和传统移相器网络之间引入一个时延网络缓解波束分裂,结合正交匹配追踪算法降低角度估计带来的计算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能够有效补偿阵列增益损失,相比传统算法呈现较好的可达速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 波束分裂 大规模MIMO 时延相移 正交匹配追踪
下载PDF
助力或阻力:数字技术在遗址博物馆考古文物信息阐释中的角色问题
17
作者 李倩倩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9-44,127,共7页
试从知识生产与信息转译的角度,探讨遗址博物馆数字展示技术研究的维度与可能,提出将数字媒介视为遗址博物馆展览信息阐释媒介,纳入展览内容设计与文本编撰范畴。同时,提出应重视数字人文的解释力与整合力。数字展示媒介的本质问题并非... 试从知识生产与信息转译的角度,探讨遗址博物馆数字展示技术研究的维度与可能,提出将数字媒介视为遗址博物馆展览信息阐释媒介,纳入展览内容设计与文本编撰范畴。同时,提出应重视数字人文的解释力与整合力。数字展示媒介的本质问题并非形式问题,而是内容层面的问题。难点在于如何结合遗产核心价值、文物文化内涵与观众认知特点进行技术与内容的匹配与研发。包括发掘方在内的研究者、博物馆策展方与数字技术团队的协同参与,对构建遗址博物馆数字化阐释体系有关键作用。未来评估遗址博物馆数字展示技术,应结合互动、沉浸、虚拟仿真等技术形式,来判断其信息供给的内核与实际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址博物馆 数字技术 考古文物 展览 阐释
下载PDF
扁桃体淋巴瘤致未预料的困难气道一例
18
作者 李倩倩 汪姗 +2 位作者 万光伦 谢言虎 章敏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8-109,共2页
患者,男,55岁,172 cm,75 kg。因“发现颈部肿物8个月”入院。患者于2022年7月发现颈部肿物,于外院行颈部肿物穿刺示:左颈部淋巴结穿刺组织,部分区域纤维化、胶原化,肉芽肿性炎待排。后患者觉颈部肿物增大,于外院行PET-CT示:口咽两侧壁... 患者,男,55岁,172 cm,75 kg。因“发现颈部肿物8个月”入院。患者于2022年7月发现颈部肿物,于外院行颈部肿物穿刺示:左颈部淋巴结穿刺组织,部分区域纤维化、胶原化,肉芽肿性炎待排。后患者觉颈部肿物增大,于外院行PET-CT示:口咽两侧壁、舌咽软组织增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肿物 困难气道 肿物穿刺 舌咽 肉芽肿性炎 纤维化 扁桃体淋巴瘤 软组织
下载PDF
叶片背面改型对轴流风机性能和压力脉动特性的影响
19
作者 李倩倩 汤德利 +3 位作者 娄笑 陆怡 别锋锋 朱晓渠 《机电工程技术》 2024年第1期5-9,18,共6页
以小型轴流风机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光滑、凸槽、凹槽3种不同叶片背面形式的风机模型,并采用SST k-ω湍流模型研究其定常性能和非定常压力脉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3种轴流风机模型的全压-流量特性曲线基本一致,差别不明显,即叶片背面增加... 以小型轴流风机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光滑、凸槽、凹槽3种不同叶片背面形式的风机模型,并采用SST k-ω湍流模型研究其定常性能和非定常压力脉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3种轴流风机模型的全压-流量特性曲线基本一致,差别不明显,即叶片背面增加凸槽或者开槽对轴流风机的外特性影响较小。此外,叶轮和导叶各个监测点处的压力脉动规律一致,其脉动主频均位于叶频及其倍频处,脉动幅值随着倍频增加而减小。模型model 1由于凸槽叶型对流体的调制作用,叶轮流域内流体分布更加均匀,其压力脉动强度最低,而模型protype 0和model 2的叶片调制作用较弱,其内部流体脉动较为强烈,压力脉动的幅值也较高。综合轴流风机效率和噪声指标,模型model 1不仅能保证风机的全压性能,还能实现较小的脉动,其综合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风机 叶片背面改型 全压特性 压力脉动 叶片调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