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归内酯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1
作者 李健蕊 柳钟勋 左增艳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2004年第5期13-14,共2页
采用体外实验检测当归总内酯 (ASDL)对小鼠胸腺细胞增殖、淋巴细胞转化 (LT)、白细胞介素 2 (IL 2 )诱生作用及对LAK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 ,ASDL单独应用及与ConA、LPS合用时均能明显促进脾细胞增殖 ;单独应用及与ConA合用都能促... 采用体外实验检测当归总内酯 (ASDL)对小鼠胸腺细胞增殖、淋巴细胞转化 (LT)、白细胞介素 2 (IL 2 )诱生作用及对LAK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 ,ASDL单独应用及与ConA、LPS合用时均能明显促进脾细胞增殖 ;单独应用及与ConA合用都能促进胸腺细胞增殖 ;不同浓度的ASDL可增强IL 2诱导的LAK细胞杀伤活性 ;可明显增强小鼠脾细胞产生IL 2的能力 ;ASDL还能拮抗环磷酰胺 (10 0mg/kg)引起的小鼠免疫功能抑制作用 ,并恢复小鼠脾细胞产生IL 2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内酯 小鼠 细胞免疫功能 中医药疗法 胸腺细胞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蛋白酶抑制剂高通量筛选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健蕊 武燕彬 +3 位作者 司书毅 陈鸿珊 蒋建东 彭宗根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8-101,共4页
目的应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CV)丝氨酸蛋白水解酶(NS3-4A)活性,建立HCV蛋白酶抑制剂筛选模型。方法将质粒pMAL-c2/NS3-4A转化到大肠杆菌K12TB1中,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亲和层析柱纯化得... 目的应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CV)丝氨酸蛋白水解酶(NS3-4A)活性,建立HCV蛋白酶抑制剂筛选模型。方法将质粒pMAL-c2/NS3-4A转化到大肠杆菌K12TB1中,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亲和层析柱纯化得到麦芽糖结合的NS3-4A融合蛋白,用FRET法测定蛋白水解酶活性,建立特异性蛋白酶抑制剂筛选模型,优化反应体系,评价模型的可靠性。结果建立了HCV蛋白酶抑制剂高通量筛选模型,经优化确定了酶及底物用量。在模型可靠性评价中,Z因子高达0.80,变异系数为1.91%。蛋白酶的Km值为4.74μmol/L,测得已知HCV蛋白酶抑制剂BILN 2061的Ki值为0.30 nmol/L。结论建立的HCV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FRET法筛选模型稳定可靠,适用于高通量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丝氨酸蛋白水解酶 高通量筛选模型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下载PDF
黄芩苷抗丙型肝炎病毒的活性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李健蕊 陈金花 +3 位作者 李虎 董飚 马雪梅 彭宗根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17年第2期111-116,共6页
目的研究黄芩苷抗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活性。方法在体外无细胞系统中应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法检测黄芩苷对HCV NS3/4A蛋白酶和NS3解旋酶的抑制活性;在Huh7.5细胞培养内分析其对野生型及临床常见耐药型HCV感染的抑制作用,并考察与目前临... 目的研究黄芩苷抗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活性。方法在体外无细胞系统中应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法检测黄芩苷对HCV NS3/4A蛋白酶和NS3解旋酶的抑制活性;在Huh7.5细胞培养内分析其对野生型及临床常见耐药型HCV感染的抑制作用,并考察与目前临床应用的抗病毒药物联合抗HCV的活性。结果黄芩苷具有抑制HCV NS3/4A蛋白酶活性,但对NS3解旋酶无抑制作用。细胞培养内抗HCV活性测定显示,黄芩苷抑制野生型HCV复制的半数抑制浓度(EC_(50))为(31.306±9.559)μmol/L,抑制蛋白酶抑制剂常见耐药突变A156T和D168V突变HCV复制的EC_(50)分别为(53.175±19.141)μmol/L和(66.722±30.994)μmol/L,抑制多聚酶抑制剂常见耐药突变S282T突变HCV复制的EC_(50)为(63.673±19.770)μmol/L。黄芩苷与多聚酶抑制剂索非布韦联用还具有协同抗病毒效果,但与具有相同作用机制的西咪匹韦联用有拮抗作用。结论黄芩苷具有抗HCV作用,其机制为抑制HCV蛋白酶,对蛋白酶抑制剂常见耐药突变病毒有效,与多聚酶抑制剂联用有协同抗病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属 黄芩苷 蛋白酶抑制药 药物协同作用
下载PDF
当归多糖及当归内酯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7
4
作者 冯景奇 柳钟勋 +2 位作者 左增艳 李健蕊 张慧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79-282,共4页
利用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反应(MixedLymphocyteReaction,MLR)研究了传统中药当归(AngelicaSinensisDiels,ASD)来源的两种免疫调节剂当归多糖(ASDP)、当归内酯(ASDE3... 利用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反应(MixedLymphocyteReaction,MLR)研究了传统中药当归(AngelicaSinensisDiels,ASD)来源的两种免疫调节剂当归多糖(ASDP)、当归内酯(ASDE3)的免疫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两者均能明显促进由同种异型抗原刺激的正常小鼠及S180荷瘤小鼠脾细胞增殖(P<0.01),其促进作用与剂量之间呈依赖关系。在一定浓度范围内(16~500μg/ml)对未经活化的脾细胞无诱导增殖作用。选择促进效应较大的药物剂量,培养96h,对活化的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标记检测,结果显示:ASDP可明显增加L3T+4细胞比例,ASDE3可明显增加L3T+4和Lyt+2细胞的数量。在浓度为250μg/ml时,ASDE3增强细胞毒T细胞的功能,其杀伤活性增加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多糖 当归内酯 同种异型抗原 细胞免疫功能
下载PDF
滇丹参中酚酸类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张正付 陈鸿珊 +2 位作者 李健蕊 蒋建东 李卓荣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1886-1890,共5页
目的:研究滇丹参Salvia yunaansis根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提取,经Diaion HP20大孔吸附树脂、Sephadex LH-20凝胶、ODS等柱色谱,对滇丹参中的酚酸类成分进行分离纯化,运用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滇丹参中分离并鉴定... 目的:研究滇丹参Salvia yunaansis根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提取,经Diaion HP20大孔吸附树脂、Sephadex LH-20凝胶、ODS等柱色谱,对滇丹参中的酚酸类成分进行分离纯化,运用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滇丹参中分离并鉴定了12个酚酸类化合物,分别为原儿茶醛(1),咖啡酸(2),阿魏酸(3),迷迭香酸(4),丹酚酸A(5),丹酚酸C(6),紫草酸(7),紫草酸B(S),9′-紫草酸B甲酯(9),9″′-紫草酸B甲酯(10),9′,9″′-紫草酸B二甲酯(11),9′-紫草酸B乙酯(12)。结论:化合物1,2,3,5,6,9,10,11,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尾草属 滇丹参 酚酸类成分
下载PDF
新型生物反应调节剂、当归多糖(ASDP)抗肿瘤作用及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2
6
作者 左增艳 柳钟勋 +1 位作者 李健蕊 张慧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545-546,共2页
关键词 中药 生物反应调节剂 当归多糖 小鼠
下载PDF
双环醇通过抑制线粒体凋亡途径缓解TNF-α/D-GalN诱导的爆发性肝损伤 被引量:6
7
作者 李虎 李健蕊 +3 位作者 刘楠楠 汪美汐 谭佳丽 彭宗根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78-484,共7页
目的探讨双环醇对肿瘤坏死因子-α/D-半乳糖胺(TNF-α/D-GalN)诱导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雄性C57小鼠灌胃给予双环醇50、100及200 mg·kg-1·d-1,连续5 d,末次给药2 h后,腹腔注射TNF-α及D-GalN建立爆发性肝炎模型... 目的探讨双环醇对肿瘤坏死因子-α/D-半乳糖胺(TNF-α/D-GalN)诱导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雄性C57小鼠灌胃给予双环醇50、100及200 mg·kg-1·d-1,连续5 d,末次给药2 h后,腹腔注射TNF-α及D-GalN建立爆发性肝炎模型。观察小鼠生存率,评价血清ALT、AST水平,肝组织病理损伤及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肝组织Bax、Bcl-2和激活型caspase-3/-9蛋白表达水平。根据离体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mPTP)开放程度及线粒体细胞色素C的胞质释放情况评价双环醇抗凋亡效应与线粒体保护作用的相关性。结果双环醇明显提高TNF-α/D-GalN所致肝损伤小鼠的生存率,降低血清ALT、AST水平,减轻肝组织病理损伤和肝细胞凋亡。机制研究显示双环醇降低Bax并升高抗凋亡蛋白Bcl-2水平,减轻TNF-α/D-GalN诱导的线粒体mPTP开放及细胞色素C的胞质释放,进而抑制caspase-3/-9的活性及蛋白激活水平。结论双环醇对TNF-α/D-GalN诱导的爆发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减轻线粒体损伤,进而抑制线粒体凋亡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环醇 肿瘤坏死因子-Α 肝损伤 肝炎 线粒体 凋亡
下载PDF
康归胶囊对小鼠的免疫调节及抗肿瘤作用 被引量:7
8
作者 左增艳 柳钟勋 李健蕊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2004年第5期27-28,共2页
目的 :研究复合多糖制剂康归胶囊 (KG)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及抗肿瘤作用。方法 :用中性红法、MTT法等检测KG对小鼠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 ,NK细胞的活性及IL 2的诱生 ;口服给予KG观察其对荷瘤小鼠的抗癌作用。结果 :KG... 目的 :研究复合多糖制剂康归胶囊 (KG)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及抗肿瘤作用。方法 :用中性红法、MTT法等检测KG对小鼠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 ,NK细胞的活性及IL 2的诱生 ;口服给予KG观察其对荷瘤小鼠的抗癌作用。结果 :KG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免疫功能有明显增强和恢复作用 ,对S 180及EAC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归胶囊 小鼠 免疫调节 肿瘤 中药制剂 免疫生物学活性
下载PDF
脂质体化r-HBsAg的研究
9
作者 盛丰年 柳钟勋 +5 位作者 张慧芳 左增艳 李健蕊 冯景奇 沈子威 马红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589-592,共4页
用逆相蒸发技术制备带不同表面电荷的脂质体及脂质体化的重组乙肝基因工程疫苗(r-HBsAg)。制备的脂质体平均粒径为150-450nm,不同电荷脂质对粒径无明显影响,加入r-HBsAg使粒径略有增大。r-HBsAg包... 用逆相蒸发技术制备带不同表面电荷的脂质体及脂质体化的重组乙肝基因工程疫苗(r-HBsAg)。制备的脂质体平均粒径为150-450nm,不同电荷脂质对粒径无明显影响,加入r-HBsAg使粒径略有增大。r-HBsAg包裹率为44-57%,不同电荷脂质体间无明显差异。荧光染料Calcein包裹率为3-7%,明显低于r-HBsAg的包裹率。用准弹性光散射(quasi-elasticlightscattering,QELS)技术测定脂质体的泳动速率,加入r-HBsAg及新型免疫佐剂ASD系列后,对脂质体的泳动速率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体 基因工程 乙型肝炎 表面抗原 研制
下载PDF
细胞周期蛋白质依赖激酶抑制药抗胰腺癌细胞增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勃 冀英杰 +3 位作者 杨孝堂 李健蕊 王莹 李艳萍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889-1893,共5页
目的 探索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抑制药治疗胰腺癌的应用潜力。方法 用噻唑蓝法测定了16个CDK抑制药对人胰腺癌MIA PaCa-2细胞的增殖抑制活性,并通过流式分析和蛋白质印迹实验考察了高活性CDK抑制药的抗肿瘤机制。结果 在所有受试... 目的 探索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抑制药治疗胰腺癌的应用潜力。方法 用噻唑蓝法测定了16个CDK抑制药对人胰腺癌MIA PaCa-2细胞的增殖抑制活性,并通过流式分析和蛋白质印迹实验考察了高活性CDK抑制药的抗肿瘤机制。结果 在所有受试CDK抑制药中,CDK2/7/9抑制药SNS-032在给药48 h后对MIA PaCa-2细胞增殖的抑制活性最强[半抑制浓度(IC_(50))为(4.44±0.44)μmol·L^(-1)]。流式细胞分析显示:SNS-032引起MIA PaCa-2细胞周期轻度阻滞在S期,并能够呈浓度依赖性地诱导细胞凋亡。蛋白质印迹实验结果显示:SNS-032能浓度依赖性地下调MIA PaCa-2细胞中磷酸化视网膜母细胞瘤(p-Rb)、原癌基因(c-Myc)和髓样细胞白血病-1(Mcl-1)蛋白表达。在给药72 h后,SNS-032对携带不同kras基因型的多株人胰腺癌细胞的抑制活性(IC_(50)为0.18~0.91μmol·L^(-1))均强于阳性药吉西他滨(IC_(50)为0.32~3.92μmol·L^(-1))。结论 CDK2/7/9抑制药SNS-032能够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并通过抑制CDK工作网络,诱导MIA PaCa-2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蛋白质依赖激酶抑制药 胰腺癌 抗增殖 凋亡
原文传递
丙型肝炎病毒解旋酶活性高通量筛选模型的建立
11
作者 李健蕊 董飚 +1 位作者 马雪梅 彭宗根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88-591,共4页
目的建立丙型肝炎病毒(HCV)解旋酶抑制剂高通量筛选模型,筛选抗HCV药物。方法应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FRET)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CV)非结构蛋白NS3的解旋酶活性,并对反应温度、反应缓冲液pH、解... 目的建立丙型肝炎病毒(HCV)解旋酶抑制剂高通量筛选模型,筛选抗HCV药物。方法应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FRET)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CV)非结构蛋白NS3的解旋酶活性,并对反应温度、反应缓冲液pH、解旋酶浓度、底物浓度、ATP浓度等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建立筛选模型优化反应体系,通过Doxorubicin对反应体系进行验证。结果优化的解旋酶模型测定反应体系和条件为:反应温度为22℃,反应缓冲液pH值为7,酶浓度为5μg/ml,底物浓度为5nmol/L,ATP浓度为2.5mmol/L。用优化的FRET测得2μmol/L Doxorubicin对解旋酶的抑制率为(59.1±17.4)%。结论建立了HCV解旋酶抑制剂FRET法高通量筛选模型,为新型HCV NS3解旋酶抑制剂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解旋酶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高通量筛选模型
原文传递
细胞角蛋白8对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文静 李健蕊 +6 位作者 黄梦昊 吴舟一 陈金花 李虎 吕晓芹 程军军 彭宗根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13-918,共6页
细胞角蛋白8(KRT-8)水平在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肝癌患者体内及在HCV感染细胞培养中均明显上升,与肝病进展密切相关,但KRT-8是否对HCV复制产生影响并不清楚。本文利用KRT-8高表达质粒和特异性sh RNA分析其在细胞培养中对HCV复制... 细胞角蛋白8(KRT-8)水平在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肝癌患者体内及在HCV感染细胞培养中均明显上升,与肝病进展密切相关,但KRT-8是否对HCV复制产生影响并不清楚。本文利用KRT-8高表达质粒和特异性sh RNA分析其在细胞培养中对HCV复制的影响,并分析低沉默KRT-8后与已知抗HCV药物联合抑制HCV的作用及其对常见HCV耐药突变株的影响。结果显示,胞内KRT-8水平随HCV复制的增加而增加,其高表达能促进HCV的复制,而特异性干扰KRT-8基因表达后,HCV的复制受到抑制。低沉默KRT-8可以增强已知抗HCV药物特拉匹韦抑制HCV复制的作用,且对蛋白酶抑制剂常见耐药突变(A156T和D168V)HCV也具有抑制作用。这提示KRT-8可能是HCV复制的辅助因子,下调KRT-8具有抗HCV的作用及优势。因此,KRT-8有望成为抗HCV药物研发的一个新的宿主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角蛋白8 丙型肝炎病毒 辅助因子 抗病毒靶点 宿主成分
原文传递
蛋白免疫印迹半定量分析在药理学研究中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9
13
作者 姜晨晨 程军军 +4 位作者 黄梦昊 吴舟一 李健蕊 李文静 彭宗根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58-762,共5页
目的探讨蛋白免疫印迹半定量分析的影响因素,为在蛋白水平上研究药物的药理作用提供指导。方法提取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Huh7.5细胞内总蛋白,蛋白定量后,以丙型肝炎病毒编码的核心蛋白为目的蛋白,以管家基因编码的蛋白Tubulin或Gapd... 目的探讨蛋白免疫印迹半定量分析的影响因素,为在蛋白水平上研究药物的药理作用提供指导。方法提取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Huh7.5细胞内总蛋白,蛋白定量后,以丙型肝炎病毒编码的核心蛋白为目的蛋白,以管家基因编码的蛋白Tubulin或Gapdh为内参对照,分析蛋白上样量、抗体浓度及孵育时间、发光液浓度等可变因素对蛋白免疫印迹半定量分析结果的影响。结果蛋白免疫印迹半定量结果中目的蛋白相对强度与蛋白总上样量之间只在一定上样量范围内有线性关系,超出线性范围会导致相对蛋白强度变化幅度减少,甚至无变化;上样体积、内参的选择不影响实验结果;在条带质量较好的前提下,一抗浓度及其孵育时间和发光液浓度也不改变实验结果;但是半定量有一定的缺陷,实验结果有一定的误差,应在15%以内。结论影响蛋白免疫印迹半定量结果的主要因素为目的蛋白的上样量;在能获得条带质量较好的前提下,改变上样体积和抗体孵育时间、适当稀释抗体和发光液浓度有利于实验进展而不影响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免疫印迹 半定量 影响因素 蛋白浓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