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物信息学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关键基因的筛选及实验验证
1
作者 王建茹 李兴渊 +4 位作者 谢世阳 程彦玲 郭红鑫 朱明军 于瑞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3-483,共11页
目的: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挖掘参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关键基因。方法:首先,从数据库中下载大鼠MIRI相关数据集GSE122020、E-MEXP-2098和E-GEOD-4105。其次,一方面利用微阵列数据线性模型(limma)包筛选各数据集中的差异表达... 目的: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挖掘参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关键基因。方法:首先,从数据库中下载大鼠MIRI相关数据集GSE122020、E-MEXP-2098和E-GEOD-4105。其次,一方面利用微阵列数据线性模型(limma)包筛选各数据集中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再用稳健排序整合(RRA)方法筛选稳健DEGs;另一方面,利用替代变量分析(SVA)包将各数据集合并为1个数据集,再利用limma包筛选合并DEGs;将2种渠道的DEGs取交集获取共同DEGs。接着,构建共同DEGs的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利用最大邻域组件密度(DMNC)算法筛选关键基因,并绘制关键基因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评价其诊断效能。然后,构建MIRI大鼠模型,检测关键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并对关键基因参与MIRI的研究开展文献回顾分析。最后,对关键基因开展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进一步揭示其介导MIRI可能的机制。结果:共鉴定出143个稳健DEGs,48个合并DEGs,两者取交集后,获得48个共同DEGs。在共同DEGs的PPI网络中,共筛选出了5个关键基因,即MYC原癌基因bHLH转录因子(MYC)、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TGS2)、血红素加氧酶1(HMOX1)、胱天蛋白酶3(CASP3)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PLAUR)。这些关键基因的ROC曲线下面积均大于0.8。在MIRI大鼠心肌组织中MYC、PTGS2、CASP3和PLAUR的mRNA和蛋白高表达,而HMOX1的mRNA和蛋白表达无显著差异。回顾文献,5个关键基因中仅PLAUR未被报道参与MIRI。PLAUR的GSEA结果显示,PLAUR的功能富集主要集中在NOD样受体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细胞凋亡和脂肪酸代谢等途径。结论:MYC、PTGS2、CASP3、HMOX1和PLAUR参与了MIRI的病理过程。PLAUR为潜在的关键基因,其可能通过调控NOD样受体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细胞凋亡和脂肪酸代谢等途径介导MIRI,结果可为进一步探讨MIRI的分子机制和治疗靶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生物信息学分析 稳健排序整合 关键基因 差异表达基因
下载PDF
T细胞亚群平衡在心力衰竭中的作用与中医药干预研究进展
2
作者 卫靖靖 乔利杰 +5 位作者 王新陆 李彬 李兴渊 于瑞 王永霞 朱明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9-193,I0017,共6页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随着对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T淋巴细胞亚群激活参与了心衰的发生发展,各种刺激导致效应T细胞的活化,渗透心血管壁,促进血管衰老、弹性层膜降解以及心肌纤维化...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随着对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T淋巴细胞亚群激活参与了心衰的发生发展,各种刺激导致效应T细胞的活化,渗透心血管壁,促进血管衰老、弹性层膜降解以及心肌纤维化,导致心血管结构和功能改变。中医药通过调节T细胞亚群平衡,减轻炎症反应,维持免疫内环境稳定,进而缓解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心功能和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重点对T细胞亚群平衡在心衰中的作用及中药有效成分、单味中药、中药复方、中成药以及针灸的治疗进行概述,为中医药在心力衰竭免疫领域的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T细胞亚群 中医药 综述
原文传递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术后冠脉微循环障碍的中医药治疗研究概述
3
作者 王澳龙 卫靖靖 +3 位作者 于瑞 彭广操 李兴渊 朱明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6-141,共6页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目前最有效的再灌注方式,但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患者在术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仍然较高,这种现象与冠脉微循环障碍(coronary microvascular dysfunc...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目前最有效的再灌注方式,但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患者在术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仍然较高,这种现象与冠脉微循环障碍(coronary microvascular dysfunction,CMD)密切相关。目前已提出很多诊疗策略防治冠脉微循环障碍,但常规西药治疗效果并不显著,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居高不下,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多项研究表明,中药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冠脉微循环障碍有显著疗效。概述中医药治疗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冠脉微循环障碍的相关研究进展,以期为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冠脉微循环障碍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冠脉微循环障碍 中医药
原文传递
动脉粥样硬化进展中差异免疫相关基因与免疫细胞的相关性及潜在干预中药的探索
4
作者 李兴渊 李晓辉 +1 位作者 彭广操 王建茹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553-2559,2565,共8页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AS)进展中差异免疫相关基因(DIRGs)与免疫细胞的相关性及干预DIRGs中药的一般规律。方法:首先,从GEO数据库中获取GSE28829数据集,从ImmPort数据库和MSigDB数据库中下载免疫相关基因。其次,利用limma包筛选GSE2882...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AS)进展中差异免疫相关基因(DIRGs)与免疫细胞的相关性及干预DIRGs中药的一般规律。方法:首先,从GEO数据库中获取GSE28829数据集,从ImmPort数据库和MSigDB数据库中下载免疫相关基因。其次,利用limma包筛选GSE28829中早期AS斑块(EAP)和晚期AS斑块(AAP)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并与免疫相关基因取交集获取DIRGs;clusterProfiler包对DIRGs进行富集分析;构建DIRGs的蛋白互作网络,筛选网络中Hub基因。然后利用CIBERSORT反卷积法分析22种免疫细胞的浸润模式,筛选差异免疫细胞,并利用Pearson法分析其与Hub基因的相关性。最后,利用Core⁃mine Medical数据库预测干预DIRGs的中药,收集其性味归经信息。结果:共获得63个DIRGs,筛选出10个Hub基因(CD86、TLR2、TYROBP、CCR1、ITGB2、CCL2、CCL4、CSF1R、CXCR4、CTSS)。富集分析结果显示,DIRGs的分子功能、生物学过程和信号通路与免疫调节密切相关。免疫细胞浸润分析结果显示,EAP中调节性T细胞、活化的树突状细胞、静息肥大细胞比例升高;AAP中记忆性B细胞、γδT细胞、M0巨噬细胞、M2巨噬细胞比例升高。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EAP中CD86与M2型巨噬细胞呈正相关;AAP中CD86、CTSS、CXCR4、CSF1R、ITGB2、TYROBP与M0巨噬细胞呈正相关,CCL4、CCL2与静息肥大细胞呈负相关。频次频率结果显示,干预DIRGs的中药大多归肝经、肺经,性味多为寒、苦。结论:本研究发现在AS的进展中有10个最重要DIRGs,7种免疫细胞出现失调,其中CD86、CTSS、CXCR4、CSF1R、ITGB2、TYROBP、CCL4、CCL2与静息肥大细胞、M0和M1型巨噬细胞存在相关性;同时,发现AS进展的免疫机制与中医肝经、肺经、味苦、味甘、性寒、性温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可为后续探索AS进展的免疫学机制,以及中医临床精准遣方用药治疗AS提供借鉴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生物信息学 免疫细胞浸润 免疫相关基因 中药
下载PDF
中波广播发射技术在应急通信中的应用
5
作者 李兴渊 《电视技术》 2024年第2期147-149,共3页
快速响应、广泛覆盖、高可靠性与稳定性、灵活性与可扩展性,是应急通信系统的4大关键需求。这些需求对于确保在自然灾害、社会安全事件等紧急情况下的通信畅通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救援效率与受灾群众的安危。应急通信系统在设计与建设... 快速响应、广泛覆盖、高可靠性与稳定性、灵活性与可扩展性,是应急通信系统的4大关键需求。这些需求对于确保在自然灾害、社会安全事件等紧急情况下的通信畅通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救援效率与受灾群众的安危。应急通信系统在设计与建设时必须充分考虑这些需求,以应对各种复杂多变的灾害环境,为救援行动提供强有力的通信保障。在分析应急通信需求的基础上,分析中波广播发射技术在应急通信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波广播 广播发射技术 应急通信
下载PDF
VCAM-1、MCP-1联合检测对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
6
作者 卫靖靖 李彬 +3 位作者 李兴渊 王新陆 王永霞 朱明军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12期2269-2272,共4页
目的:分析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HFmrEF)病人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变化,探讨VCAM-1、MCP-1联合检测应用于HFmrEF的诊断价值。方法:连续收集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118例HFmrEF病人作为观察组... 目的:分析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HFmrEF)病人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变化,探讨VCAM-1、MCP-1联合检测应用于HFmrEF的诊断价值。方法:连续收集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118例HFmrEF病人作为观察组,另随机选取40名同期医院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收集并比较两组临床资料、VCAM-1、MCP-1、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6 min步行试验(6MWT)变化;采用Spearman法分析VCAM-1、MCP-1与NT-proBNP、LVEF、LVEDD、6MWT的相关性,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HFmrEF的影响因素,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VCAM-1、MCP-1对HFmrEF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VCAM-1、MCP-1、NT-proBNP和LVEDD均高于对照组(P<0.001),LVEF、6MWT均低于对照组(P<0.001)。相关性分析显示,VCAM-1、MCP-1水平与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P<0.05),VCAM-1、MCP-1水平与LVEF、6MWT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VCAM-1、MCP-1水平升高是HFmrEF发生的危险因素。ROC分析结果显示,VCAM-1、MCP-1及二者联合检测诊断HFmrEF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4,0.760和0.855。结论:HFmrEF病人血清VCAM-1、MCP-1升高,二者联合检测对HFmrEF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诊断 预后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药治疗心力衰竭伴利尿剂抵抗用药规律研究
7
作者 郭红鑫 李彬 +2 位作者 闫海峰 李兴渊 朱明军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063-3070,共8页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对中药治疗心力衰竭伴利尿剂抵抗的临床组方用药规律进行探索。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7个国内外数据库从建库起至2021年10月有关中药治疗心力衰竭伴利尿剂抵抗的文献。采用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对中药治疗心力衰竭伴利尿剂抵抗的临床组方用药规律进行探索。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7个国内外数据库从建库起至2021年10月有关中药治疗心力衰竭伴利尿剂抵抗的文献。采用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41篇,包含方剂39首。该病以阳虚和水停为最主要证素,共使用单味中药72味,累计使用438次,使用频次前5的依次是茯苓、黄芪、附子、白术和桂枝。使用频次≥5次的中药有30味,涉及9种功效,以补虚药、利水渗湿药、活血化瘀药和温里药为主。关联规则分析得到白术→茯苓和桂枝→茯苓等以茯苓为核心的药物配伍。聚类分析得到6个新方组合,功效以温阳利水、益气活血为主。结论心衰伴利尿剂抵抗为本虚标实、寒热错杂之证,核心病机为“虚”、“水”、“瘀”,临床以阳虚水泛为主证,治以温阳利水为主,辅以益气活血,茯苓配伍白术、桂枝为常用药对组合,真武汤为治疗该病的基础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心力衰竭 利尿剂抵抗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真武汤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自适应滤波器的数字化电能计量故障检测方法
8
作者 张龙 沈飞 +2 位作者 李林林 李兴渊 王磊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24年第4期47-50,176,共5页
为了提高数字化电能计量表故障检测的准确性,研究一种基于神经网络自适应滤波器的数字化电能计量故障检测方法。利用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以及功率传感器采集三种数字化电能计量装置运行数据并实施去噪和归一化处理。提取数据的时域... 为了提高数字化电能计量表故障检测的准确性,研究一种基于神经网络自适应滤波器的数字化电能计量故障检测方法。利用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以及功率传感器采集三种数字化电能计量装置运行数据并实施去噪和归一化处理。提取数据的时域和频域两类四种特征参数,包括方根幅值、偏斜度、频谱幅值、均方根频率。以特征为输入,神经网络自适应滤波器训练后,实现数字化电能计量故障检测。结果表明:检测结果的Z值均在8以上,说明检测结果更接近所设置的真实故障类型,检测更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自适应滤波器 数字化电能计量装置 特征提取 故障检测方法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和机器学习的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关键基因的筛选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兴渊 朱明军 +1 位作者 彭广操 王建茹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23-631,共9页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和机器学习筛选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VRpMI)中的关键基因,并探索其对VRpMI的诊断价值。方法:从GEO数据库分别下载GSE132143中健康人和VRpMI患者心室组织的测序数据,猪心肌梗死后6个月梗死区和梗死远端区组织的测序数...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和机器学习筛选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VRpMI)中的关键基因,并探索其对VRpMI的诊断价值。方法:从GEO数据库分别下载GSE132143中健康人和VRpMI患者心室组织的测序数据,猪心肌梗死后6个月梗死区和梗死远端区组织的测序数据,GSE775中小鼠心肌梗死后48 h、8周及正常小鼠心室组织的表达谱数据。基于健康人和VRpMI患者心室组织的测序数据,利用edgeR包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筛选重要差异表达基因(DEG);通过LASSO算法和SVM-RFE算法筛选关键基因,并利用自身数据和猪、小鼠数据分析关键基因诊断VRpMI的价值;最后,对关键基因开展单基因的基因集富集分析。结果:共获得355个重要DEG,从中筛选出1个关键基因即神经元正五聚蛋白2(NPTX2)。NPTX2在自身数据和小鼠、猪验证数据中的AUC(95%CI)分别为0.996(0.984~1.000)、0.972(0.895~1.000)和0.963(0.882~1.000)。单基因的基因集富集分析显示,NPTX2富集于心肌收缩、鞘脂类代谢、细胞凋亡、谷胱甘肽代谢等19个信号通路。结论:NPTX2可能为诊断VRpMI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 生物信息学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机器学习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中药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45例 被引量:17
10
作者 李兴渊 彭广操 《中医研究》 2015年第8期13-15,共3页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中药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ARB)、β受体阻滞剂...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中药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ARB)、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拮抗剂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服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中药方(黄芪、人参、附子、桂枝、丹参、郁金、三七、降香、葶苈子、香加皮、泽泻),1 d 1剂,水煎服,分早晚2次温服。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17例,有效24例,无效3例,恶化1例,有效率为89.1%;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24例,无效11例,恶化3例,有效率为72.0%。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方可提高心衰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提高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方/治疗应用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药疗法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芪参益气滴丸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冠心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25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兴渊 彭广操 《中医研究》 2015年第4期8-11,共4页
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冠心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1例冠心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6例。两组均给予低盐、低蛋白饮食、适度运动等常规治疗。对照组... 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冠心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1例冠心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6例。两组均给予低盐、低蛋白饮食、适度运动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片150 mg/次,1次/d,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参益气滴丸(黄芪、丹参、三七、降香),0.5 g/次,3次/d,口服。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结果:两组治疗后UALB、FPGFg、SCr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P<0.05),BT、APTT、PT均显著升高(P<0.01,P<0.05),治疗组更明显(P<0.01),两组治疗前后两组BUN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参益气滴丸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冠心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效果优于单用厄贝沙坦片,有助于延缓冠心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中西医结合疗法 芪参益气滴丸/治疗运用 厄贝沙坦片/治疗运用 临床观察
下载PDF
芪参益气滴丸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兴渊 尚广配 《国医论坛》 2015年第4期25-26,共2页
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1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1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芪参益气滴丸,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后... 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1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1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芪参益气滴丸,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空腹血糖(FPG)和心电图的改变。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血清TC、TG、HDL-C、LDL-C、FPG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或P<0.05)。结论:芪参益气滴丸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参益气滴丸 冠心病 糖尿病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参附注射液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兴渊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15年第2期69-71,共3页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顽固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左心室射血分数...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顽固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血浆脑钠肽(BNP)浓度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LVEF、LVEDd、血浆BNP浓度变化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参附注射液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患者血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 顽固性心力衰竭 低血压
下载PDF
女性冠心病的心率变异性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兴渊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第3期10-11,共2页
目的探讨女性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为今后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化及量化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就诊的冠心病女性患者143例,对其进行分型,并采用时域分析法收集各个类型中患者心率变异性(HRV)各指标,并二者之... 目的探讨女性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为今后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化及量化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就诊的冠心病女性患者143例,对其进行分型,并采用时域分析法收集各个类型中患者心率变异性(HRV)各指标,并二者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在SDNN各证型中,气虚血瘀、心血瘀阻、痰阻心脉、气阴两虚要比其他证型下降较明显,具有明显性差异(P<0.05),SDNNI、RMSSD、PNN50三个变量间差异也较为不齐(P<0.05)。结论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冠心病中医辩证分型的演变,可为临床辨证施治提供客观化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率变异性 冠心病 中医证型
下载PDF
左卡尼汀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所致心肾综合征患者心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5
作者 麻京豫 邹小燕 李兴渊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5761-5762,共2页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所致心肾综合征(CRS)患者心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3年1~12月在该院住院接受治疗的CHF所致CRS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研究组在上述常规治...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所致心肾综合征(CRS)患者心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3年1~12月在该院住院接受治疗的CHF所致CRS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研究组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左卡尼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02,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每搏量(SV)、心输出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E峰/A峰比值(E/A)等心功能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但是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另外,研究组治疗后SV、CO、LVEF、E/A等心功能指标与对照组比较亦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血肌酐(Scr)和胱抑素(Cys 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其中研究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在用药前后的心率、血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未发生明显变化,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左卡尼汀可以用于老年CHF患者的辅助治疗,基础治疗联合左卡尼汀静脉滴注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心肾功能指标,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卡尼汀 慢性心力衰竭 心肾综合征 心功能 肾功能
下载PDF
“四逆丹参饮”治疗冠脉介入后心绞痛60例 被引量:4
16
作者 翟理黄 李兴渊 彭广操 《中医药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137-138,共2页
目的:观察四逆汤加味方治疗冠脉介入(PCI)后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四逆丹参饮",比较两组心绞痛疗效、中医症候疗效。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疗效、中医症候疗效均显... 目的:观察四逆汤加味方治疗冠脉介入(PCI)后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四逆丹参饮",比较两组心绞痛疗效、中医症候疗效。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疗效、中医症候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四逆汤加味方"治疗冠脉介入后心绞痛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逆汤 冠脉介入术 心绞痛
下载PDF
易被误诊为冠状动脉夹层的光学干涉断层成像影像特点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罗明华 关怀敏 +4 位作者 解金红 陈玉善 李兴渊 邱承杰 宗永华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25-26,共2页
目的通过对1例冠心病患者的冠脉造影结果及酷似夹层表现的冠脉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的影像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当前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及抗血小板治疗策略的困惑。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 目的通过对1例冠心病患者的冠脉造影结果及酷似夹层表现的冠脉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的影像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当前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及抗血小板治疗策略的困惑。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发病后2个月冠脉造影检查显示左前降支发出第一对角支后局限狭窄70%,对冠脉造影“正常”的部位处使用敏感度更高的OCT检查发现了“夹层样”的影像。结论临床上表现为心绞痛而冠脉造影正常的患者可能会漏诊;这些分割是否会影响冠心病患者的临床预后仍需研究;该病例的发现对于延长急性冠脉综合征非介入治疗患者的抗血小板疗程提供了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断层成像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血栓 夹层 急性心肌梗死
下载PDF
心血管疾病中西医结合防控模式的构建与思考 被引量:2
18
作者 于瑞 王新陆 +5 位作者 王建茹 赵齐飞 彭广操 李彬 李兴渊 朱明军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第21期196-199,共4页
心血管疾病患病率高、病死率高,经济负担重,已成为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中医对疾病预防和养生有着系统的理论知识和认识,完善的理、法、方、药体系及导引、推拿... 心血管疾病患病率高、病死率高,经济负担重,已成为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中医对疾病预防和养生有着系统的理论知识和认识,完善的理、法、方、药体系及导引、推拿、针灸、体质养生等更形成了中医慢病防控的独特优势。目前我国以心血管疾病为主的慢病防控体系西医起主要作用,中医的诊治预防方法难以参与其中,并不能真正发挥中医“治未病”的特色和优势。此文就如何把中医“治未病”理念与现代疾病防控模式有机结合,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中西医结合防控心血管疾病模式进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中医治未病 慢病防控模式
下载PDF
王守富主任中医师论治心脏神经官能症经验 被引量:3
19
作者 邢冬梅 李秋凤 李兴渊 《中医研究》 2010年第3期60-62,共3页
关键词 王守富 中医师 心脏神经官能症/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1996~2005年佳木斯市各功能区噪声监测资料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祝丽玲 李兴渊 孙镝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241-242,共2页
目的:了解1996-2005年佳木斯市各功能区噪声状况及存在问题,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对佳木斯市不同功能区进行监测,监测时间为每年3、6、9、11月,每次监测连续进行24h。结果:昼间1类地区超标率达70%,... 目的:了解1996-2005年佳木斯市各功能区噪声状况及存在问题,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对佳木斯市不同功能区进行监测,监测时间为每年3、6、9、11月,每次监测连续进行24h。结果:昼间1类地区超标率达70%,夜间五类地区超标率均在50%以上,4类地区居于首位。结论:各类功能区夜间超标严重,今后应重点加强夜间的监察和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区 噪声 监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