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现代科教电影的现实关怀与文体创造 |
李兴阳
|
《南大戏剧论丛》
|
2024 |
0 |
|
2
|
蝉花孢子油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对炎症和肠上皮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 |
李兴阳
王贝琦
郭超
操慧
于瑞莲
王琴
|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基于模板匹配的车牌字符识别算法研究 |
李兴阳
王文青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9
|
|
4
|
新世纪乡土小说“流动农民”叙事的价值取向与叙述选择 |
李兴阳
丁帆
|
《天府新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7
|
|
5
|
不“可见的历史”与不“可见的人”——中国当代电影的历史叙事与历史人物形象片论 |
李兴阳
冯道如
|
《扬子江(评论)》
CSSCI
|
2009 |
4
|
|
6
|
乡村治理危机与乡村权力批判——新世纪乡土小说与中国农村变革系列研究 |
李兴阳
|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0
|
|
7
|
“新世纪”的边界与“新世纪乡土小说”的边界——新世纪中国乡土小说转型研究之一 |
李兴阳
|
《扬子江(评论)》
CSSCI
|
2008 |
7
|
|
8
|
终结过程中的裂变与新生——新世纪乡土小说中的农民形象综论 |
李兴阳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6
|
|
9
|
新世纪乡土小说的叙事取向与“流动农民”形象 |
李兴阳
|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5
|
|
10
|
中国现代历史进程中的乡贤文化与乡贤叙事 |
李兴阳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4
|
|
11
|
新世纪中国乡土电视剧的现实发现与叙述选择 |
李兴阳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5
|
|
12
|
中国当代话剧争鸣史中的“我们”——话剧《WM(我们)》及其论争研究 |
李兴阳
窦飞翔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13
|
新世纪乡土小说的叙事取向与“在乡农民”形象 |
李兴阳
|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4
|
|
14
|
“土地问题”与现代农业经营模式的叙事想象——新世纪乡土小说的“土地叙事”研究 |
李兴阳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5
|
|
15
|
中国社会变迁与乡土小说的“流动农民”叙事 |
李兴阳
|
《扬子江(评论)》
CSSCI
|
2013 |
5
|
|
16
|
安详的民俗人生与成长中的天问——郭文斌新世纪乡土小说论 |
李兴阳
|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
2008 |
7
|
|
17
|
西部民俗风情与乡土小说的文体特征——西部20世纪80年代乡土小说研究 |
李兴阳
|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4 |
5
|
|
18
|
精神浮荡下的心灵镜像——郭沫若小说中自我形象的人格特征与隐喻意义论析 |
李兴阳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2
|
|
19
|
走出超验世界的边地先锋——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西部先锋小说论 |
李兴阳
|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20
|
转子-滚动轴承系统不对中-碰摩耦合故障动力学分析 |
李兴阳
陈果
|
《飞机设计》
|
2009 |
1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