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内形成性评估应用研究概述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兵绒 聂建中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212-215,共4页
通过对过去10年(1999-2008)发表在各学术期刊上关于形成性评估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应用研究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并在2007年后进入了活跃的发展期;(2)研究者利用多种理论进行探讨,但缺乏系统的研究,尤其... 通过对过去10年(1999-2008)发表在各学术期刊上关于形成性评估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应用研究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并在2007年后进入了活跃的发展期;(2)研究者利用多种理论进行探讨,但缺乏系统的研究,尤其是对于形成性评估的实施方法尚未有明确、系统的阐述;(3)非实证性研究方法占主流地位,但基于实证研究的科研成果量在近几年来呈明显增长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成性评估 英语教学 应用研究
下载PDF
国内学习倦怠研究综述——基于29种CSSCI期刊10年(2005~2014)论文的统计与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兵绒 彭晓红 冯燕子 《语文学刊》 2016年第9期114-116,共3页
基于我国十年来学习倦怠的研究状况,以期为学者研究学习倦怠提供新的视角和方向。通过对发表在国内29种CSSCI期刊上100篇有关学习倦怠的文章进行梳理,研究发现:学习倦怠研究主要集中在学习倦怠本质、测量表的研制、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 基于我国十年来学习倦怠的研究状况,以期为学者研究学习倦怠提供新的视角和方向。通过对发表在国内29种CSSCI期刊上100篇有关学习倦怠的文章进行梳理,研究发现:学习倦怠研究主要集中在学习倦怠本质、测量表的研制、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以及学习倦怠的相关变量等四方面;十年来的研究虽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在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视角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今后研究应在这几方面有所拓展与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倦怠 学习倦怠相关因素 发展趋势
下载PDF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四级考试学习动机及挑战研究
3
作者 张思渺 李兵绒 《海外英语》 2024年第4期85-88,共4页
以理工类院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以及半结构型访谈的方法,探索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英语四级的动机与挑战。访谈数据展现了大学生学习四级的内外部动机以及学习过程中面临的挑战。研究发现,内部动机主要表现为认... 以理工类院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以及半结构型访谈的方法,探索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英语四级的动机与挑战。访谈数据展现了大学生学习四级的内外部动机以及学习过程中面临的挑战。研究发现,内部动机主要表现为认知内驱力,外部动机主要表现为自我提高内驱力以及附属内驱力。研究旨在梳理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大学英语四级的动机与挑战并为如何提高四级成绩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四级 学习动机 学习挑战
下载PDF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形成性评估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兵绒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46-148,共3页
通过测试、问卷、对学生档案袋的分析以及进一步的访谈,认为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比有助于促进非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且实验班与控制班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实验班的学生在确定目标和评估观念、独立行动策略和评估策略方面明... 通过测试、问卷、对学生档案袋的分析以及进一步的访谈,认为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比有助于促进非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且实验班与控制班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实验班的学生在确定目标和评估观念、独立行动策略和评估策略方面明显优于控制班,而且存在显著差异,所以这种模式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成性评估 终结性评估 档案袋 大学英语 英语口语
下载PDF
从英汉词汇的联想意义看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对比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兵绒 王静萍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08年第11期109-110,共2页
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语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符号体系。而文化,广义上来说,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来说,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与组织结构... 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语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符号体系。而文化,广义上来说,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来说,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与组织结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结晶,是反映文化的一面镜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对比 英语教学 联想意义 英汉词汇 物质财富 社会历史 建筑材料 符号体系
下载PDF
大学生考试焦虑结构研究——以中北大学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兵绒 樊旭梅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84-87,共4页
研究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验证性因子分析法,试图研究大学生考试焦虑的因素结构。通过萨拉森1984年的反应试验评估(RTT)量表进行评估并探索其潜在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因子3结构有效,同时发现性别对主效应因子有显著影响。研究的最终... 研究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验证性因子分析法,试图研究大学生考试焦虑的因素结构。通过萨拉森1984年的反应试验评估(RTT)量表进行评估并探索其潜在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因子3结构有效,同时发现性别对主效应因子有显著影响。研究的最终目标是为高校的学生服务中心提供一些实用的信息。研究结果可协助考试焦虑的学生学会应对考试焦虑,从而减缓他们的学习倦怠,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考试焦虑 结构 影响因子 中北大学
下载PDF
利用形成性评估促进学习者自主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兵绒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189-191,共3页
自主性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对未来的学习保持一种积极的态度。形成性评估指教学过程中通过及时、有效的反馈促进语言教学健康发展的评估手段。通过对学生档案袋的分析、问卷、以及进一步的访谈,认为与终结性评估相比,形成性评估有... 自主性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对未来的学习保持一种积极的态度。形成性评估指教学过程中通过及时、有效的反馈促进语言教学健康发展的评估手段。通过对学生档案袋的分析、问卷、以及进一步的访谈,认为与终结性评估相比,形成性评估有助于促进学习者自主能力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成性评估 学习者自主 档案袋
下载PDF
情感因素在外语学习中的教育效能——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启示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兵绒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163-165,共3页
皮格马利翁效应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概念,表明教师关注学习者情感因素的有效性。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注重语言学习中的认知因素,更要注重情感因素。影响外语学习的主要情感因素是动机和态度。从学... 皮格马利翁效应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概念,表明教师关注学习者情感因素的有效性。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注重语言学习中的认知因素,更要注重情感因素。影响外语学习的主要情感因素是动机和态度。从学习动机和态度两个方面讨论情感因素对外语学习的影响,及皮格马利翁效应对外语教师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因素 外语学习 教育效能 皮格马利翁效应
下载PDF
工科院校英语口语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9
作者 李兵绒 樊旭梅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60-62,92,共4页
口语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中最困难的部分 ,而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又是当务之急。从对所带三个班级进行的英语口语测试结果分析来看 ,学生在口语表达中反映出不同程度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语音、语调不过关和文化素质的不足。提高口语教学... 口语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中最困难的部分 ,而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又是当务之急。从对所带三个班级进行的英语口语测试结果分析来看 ,学生在口语表达中反映出不同程度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语音、语调不过关和文化素质的不足。提高口语教学效果的办法有很多 ,针对这些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口语 口语教学 交际能力
下载PDF
高校师生之间的相互适应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10
作者 李兵绒 王宇灵 《华北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81-82,85,共3页
本文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和调查 ,提出了高校教师与学生之间教与学的相互适应方式 ,教师如何开展有效的教学方式 ,学生如何采取有效的学习方式。特别提出了五种教与学之间的相互适应方式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及其重要性。
关键词 高校 师生关系 教师 学生 教学效果 相互适应方式 学习方式 认知方式 人格 课堂管理
下载PDF
中美大学生英语议论文写作中立场动词对比研究——以中北大学和德州农工大学为例
11
作者 李兵绒 冯素素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118-123,共6页
本文借鉴D.Biber的立场标记语范式和分类,自建两个小型语料库,对中北大学和美国德州农工大学英语专业学生议论文写作中的立场动词进行实证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总体来看,中北大学学生使用立场动词的总数量要多于德州农工大学学生,... 本文借鉴D.Biber的立场标记语范式和分类,自建两个小型语料库,对中北大学和美国德州农工大学英语专业学生议论文写作中的立场动词进行实证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总体来看,中北大学学生使用立场动词的总数量要多于德州农工大学学生,说明他们有立场意识。同时,两校学生在使用立场动词时差异显著。其次,在不同类型的立场动词中,两校学生都过度依赖情态动词和立场动词引导的从句,使用简单动词和动词短语较少。2)具体来说,在情态或半情态动词中,中北大学学生过多使用can,will,should,很少使用must,would;在简单动词中,think,know,feel更多地被使用,而support,mean,seem几乎不被使用,多样性较低;在动词短语中,德州农工大学学生使用的总体数量要多,在使用动词+介词的结构上两者没有显著差异,动词+副词的使用上存在显著差异;that-从句的使用上没有显著差异,to-从句方面存在显著差异。3)调查问卷的结果表明,学生对立场动词知识掌握不足、学生对议论文写作的态度成为影响中北大学英语专业学生使用立场动词不均衡的因素。以期本研究对中国学生英语写作教学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场动词 英语议论文写作 对比研究
下载PDF
英语习语汉译的语用效果分析及变通手段
12
作者 李兵绒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66-68,共3页
从语义和文化特征的角度来说,英汉习语可分为三种对应关系:对应、半对应和非对应;本文论述了习语语用效果等值的实质;提出确保语用效果对等的翻译是习语翻译的重要原则;着重探讨在半对应关系和非对应关系时,英语习语翻译实践中实现语用... 从语义和文化特征的角度来说,英汉习语可分为三种对应关系:对应、半对应和非对应;本文论述了习语语用效果等值的实质;提出确保语用效果对等的翻译是习语翻译的重要原则;着重探讨在半对应关系和非对应关系时,英语习语翻译实践中实现语用效果对等的行之有效的变通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习语 语用效果 变通手段
下载PDF
关于师生关系及工科高校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6
13
作者 樊旭梅 李兵绒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80-83,共4页
论述了高校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及其对英语教学的联系与影响 ,分析和讨论了目前工科高校师生关系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 ,并探讨了几种调整和改善工科高校师生关系的方法 。
关键词 师生关系 英语教学 思考
下载PDF
试述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
14
作者 杨湖 李兵绒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67-69,共3页
文章通过作者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体会 ,比较深入地分析了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 。
关键词 社会实践 意义 社区
下载PDF
浅析对大学生进行“三观”教育的规律
15
作者 杨湖 李兵绒 《华北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2-14,共3页
近年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化和完善及社会主义教育制度改革的深入 ,文化多元化倾向日益突出 ,这对大学生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的影响越来越直接。而大学生常常是最先感受新观念和行为方式的群体 ,他们获取的信息量大而快 ... 近年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化和完善及社会主义教育制度改革的深入 ,文化多元化倾向日益突出 ,这对大学生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的影响越来越直接。而大学生常常是最先感受新观念和行为方式的群体 ,他们获取的信息量大而快 ,但他们涉世浅 ,分析和判断问题多局限于个人的视角 ,极易受到社会大环境思潮对其理想、信念、情绪及性格等方面的冲击。针对这些情况 ,本文从七个方面预测了大学生观念发展的趋向 ,同时提出了对新时期大学生进行“三观”教育的途径和方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规律 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 创新
下载PDF
认知框架视角下的语篇连贯
16
作者 彭晓红 李兵绒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15年第6期40-42,共3页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语篇的连贯不仅与语篇中所运用的衔接手段有关,与人的心理表征也密切相关。试着从认知角度来解读人们对语篇连贯的理解,引入认知框架这一概念,探索人们如何利用语句所提供的信息和自身所具有的...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语篇的连贯不仅与语篇中所运用的衔接手段有关,与人的心理表征也密切相关。试着从认知角度来解读人们对语篇连贯的理解,引入认知框架这一概念,探索人们如何利用语句所提供的信息和自身所具有的内在认知框架知识去解读语篇连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篇 语篇连贯 认知框架
下载PDF
课程思政视域下文化专有项翻译策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周晓琴 李兵绒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11期138-144,共7页
英语作为与世界沟通的桥梁,在传播中国文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英语”是高校公共课受教群体最多的通识课之一,英语教师在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同时,亟需结合思政教育,探索创新课程思政建设方法路径,加快形成“门门有思政、... 英语作为与世界沟通的桥梁,在传播中国文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英语”是高校公共课受教群体最多的通识课之一,英语教师在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同时,亟需结合思政教育,探索创新课程思政建设方法路径,加快形成“门门有思政、课课有特色、人人重育人”的良好局面。文章通过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专有项翻译策略,旨在激励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自信与能力。同时,结合调查问卷,利用SPSS25.0进行数据量化分析,研究表明,课程思政视域下文化专有项翻译策略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汉译英翻译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 思政 文化专有项翻译
下载PDF
教师微信公众号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黄淑娟 李兵绒 《海外英语》 2019年第11期78-79,共2页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微信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与学习方式,大学生们不仅会使用微信语音聊天,还会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微信公众号。基于此,该文以微信公众号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大学英语教师使用微信公众号进行英语教学的优势分析,分别从微信公...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微信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与学习方式,大学生们不仅会使用微信语音聊天,还会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微信公众号。基于此,该文以微信公众号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大学英语教师使用微信公众号进行英语教学的优势分析,分别从微信公众号形式、学生学习模式等角度阐述微信公众号的实践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公众号 英语教师 大学英语教学实践
下载PDF
我国多模态外语教学研究综述 被引量:4
19
作者 邓晓媛 李兵绒 《海外英语》 2022年第4期84-85,96,共3页
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话语研究已经由单一模态向多模态的方向转变。据统计数据表明,很多学者已经对多模态话语研究展开广泛的讨论,教学者们更是将多模态理论积极地应用到自身的外语教学中,由此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本研究将以多... 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话语研究已经由单一模态向多模态的方向转变。据统计数据表明,很多学者已经对多模态话语研究展开广泛的讨论,教学者们更是将多模态理论积极地应用到自身的外语教学中,由此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本研究将以多模态话语研究理论为基础,以近十年在中国知网外语类核心期刊载文为研究对象,经过统计分析,探究近十年多模态在我国外语教学方面的发展情况,概述多模态话语研究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向,为多模态外语教学的完善与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话语 外语教学 综述
下载PDF
翻转课堂下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实证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晓琴 李兵绒 《海外英语》 2021年第5期135-136,共2页
本研究旨在研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否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水平有显著性提高。本研究以大学一年级,同一个系的两个班作为此次研究的调查对象。在实验之前,笔者首先按照大学生英语四级题的难易程度对两个班进行测试,算出两个班的平均... 本研究旨在研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否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水平有显著性提高。本研究以大学一年级,同一个系的两个班作为此次研究的调查对象。在实验之前,笔者首先按照大学生英语四级题的难易程度对两个班进行测试,算出两个班的平均分。其次,把其中一个班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另一个班作为实验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授课。本研究时长三个月,实验结束,立即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同样四级题难度的测试,通过收集和整理数据,应用SPSS对两组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分析对照组和实验组通过前测和后测所得平均值得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其英语水平是否呈正态相关。同时,实验结束,本研究对实验组的学生给予问卷调查,旨在研究学生学习动机与教学模式是否正相关。通过应用SPSS对数据进行分析比对,结果显示翻转课堂与学生学习动机呈正相关,学生学习水平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呈正态相关。因此,笔者得出翻转课堂与学生学习水平有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式课堂 学习动机 英语水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