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拉硅片杂质缺陷的控制与利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养贤 郝秋艳 +1 位作者 杨帅 马巧云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67-71,共5页
简要叙述了直拉硅中缺陷工程的研究进展.提出了采用中子辐照或掺杂技术,在硅中引入杂质缺陷,并通过其相互作用实现对硅中杂质和缺陷的控制与利用.此项研究是硅片缺陷工程的新内容.
关键词 缺陷工程 中子辐照 杂质 缺陷 直拉硅
下载PDF
P<100>Si衬底晶向偏离度对外延埋层图形畸变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养贤 鞠玉林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41-244,共4页
衬底晶向偏高度对P型<100>硅外延埋层图形畸变影响很大,在通常的外延生长条件下,当P型<100>衬底主晶向朝最近(110)方向偏离2~3°时,可得到十分满意的埋层图形.这个结果对于修订标准具有参考价值.本文从外... 衬底晶向偏高度对P型<100>硅外延埋层图形畸变影响很大,在通常的外延生长条件下,当P型<100>衬底主晶向朝最近(110)方向偏离2~3°时,可得到十分满意的埋层图形.这个结果对于修订标准具有参考价值.本文从外延生长的微观机制出发,对产生埋层外延图形畸变的原因和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形畸变 外延生长 半导体器件
下载PDF
中子辐照对硅片表面氧化层错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养贤 鞠玉林 刘彩池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80-83,共4页
对硅片表面氧化层错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并通过中子辐照在直拉硅中引入缺陷,利用辐照缺陷和硅中氧的相互作用,强烈抑制硅片表面氧化层错的产生。
关键词 表面氧化层错 中子辐照 硅片 抑制
下载PDF
中子辐照直拉硅中缺陷的电镜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养贤 鞠玉林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6期504-504,共1页
中子辐照直拉硅中缺陷的电镜观察李养贤,鞠玉林(河北工学院材料研究中心,天津300130)随着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对半导体硅材料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因为硅片内的缺陷会严重影响器件的电参数和成品率,也是导致器... 中子辐照直拉硅中缺陷的电镜观察李养贤,鞠玉林(河北工学院材料研究中心,天津300130)随着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对半导体硅材料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因为硅片内的缺陷会严重影响器件的电参数和成品率,也是导致器件失效的主要原因。制备完美晶体、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材料 晶体缺陷 电子显微镜
下载PDF
NTDCZSi中辐照缺陷的电镜观察
5
作者 李养贤 鞠玉林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3期191-191,共1页
利用硅中固有杂质与缺陷的相互作用来改善硅片质量以适应硅器件日趋严格的技术要求,逐步形成了目前的“缺陷工程”的内容,而将直拉硅(czsi)进行中子嬗变掺杂(NTD)不仅解决了掺杂的均匀性问题,且因大剂量中子辐照在czsi中引入大量的辐照... 利用硅中固有杂质与缺陷的相互作用来改善硅片质量以适应硅器件日趋严格的技术要求,逐步形成了目前的“缺陷工程”的内容,而将直拉硅(czsi)进行中子嬗变掺杂(NTD)不仅解决了掺杂的均匀性问题,且因大剂量中子辐照在czsi中引入大量的辐照缺陷并与czsi中氧等杂质的相互作用为缺陷工程增添了新的内容,最近的研究表明,中子辐照能强烈地抑制硅片表面缺陷,促进了硅中氧沉淀,并使czsi中氧沉淀定量控制,定域分布,定型转化。从而可改善器件质量,使器件成品率大大提高,因此对NTDCZSi中辐照缺陷的性质,结构及与硅中杂质的相互作用的研究,无疑对解释NTDCZSi中其它实验事实,对改善VLSI器件的材料性能都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TDCZSI 中子辐照 缺陷 电镜 硅片
下载PDF
磁性凹凸棒石靶向药物载体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6
6
作者 汤庆国 沈上越 +2 位作者 梁金生 李养贤 王丽娟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3-97,共5页
以提纯凹凸棒石矿物为原料,通过纳米磁性粒子复合,制备成新型矿物磁性靶向药物载体材料。研究了制备工艺、活化条件对磁性药物载体材料比表面积、磁化率的影响。探讨了该复合材料在模拟胃液、肠液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经过250℃焙烧后... 以提纯凹凸棒石矿物为原料,通过纳米磁性粒子复合,制备成新型矿物磁性靶向药物载体材料。研究了制备工艺、活化条件对磁性药物载体材料比表面积、磁化率的影响。探讨了该复合材料在模拟胃液、肠液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经过250℃焙烧后,再经0.5mol/LHCl活化处理,载体材料的比表面积可达546m2/g,磁化率为0.46。制备的载体材料不会在胃、肠液或磁场作用下发生分散或偏析,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和磁控靶向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石 磁性粒子 靶向药物载体 模拟胃液 模拟肠液
下载PDF
凹凸棒石及其磁性药物载体的吸附及解吸性能 被引量:15
7
作者 汤庆国 沈上越 +3 位作者 梁金生 梁广川 王丽娟 李养贤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39-743,共5页
研究了提纯凹凸棒石(坡缕石)及其磁性靶向药物载体对抗癌药物氟尿嘧啶的吸附性能,以及载体中所吸附的氟尿嘧啶在模拟胃液、肠液中的解吸行为。在药物浓度为10mg/mL,pH值为6的60℃药液中,提纯凹凸棒石及其磁性靶向药物载体对氟尿嘧啶的... 研究了提纯凹凸棒石(坡缕石)及其磁性靶向药物载体对抗癌药物氟尿嘧啶的吸附性能,以及载体中所吸附的氟尿嘧啶在模拟胃液、肠液中的解吸行为。在药物浓度为10mg/mL,pH值为6的60℃药液中,提纯凹凸棒石及其磁性靶向药物载体对氟尿嘧啶的吸附量分别为26.3mg/g和27.2mg/g。结果表明:提纯凹凸棒石及其磁性药物载体具有极好的酸、碱中和能力和药物缓释性能,预示着它们可作为理想的长效缓释药物载体,用于消化道疾病的治疗,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石(坡缕石) 磁性靶向药物载体 氟尿嘧啶 吸附 解吸
下载PDF
水垢晶体的形成及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汤庆国 王丽娟 +3 位作者 梁金生 丁燕 高明霞 李养贤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02-607,共6页
加热含有0.001 mol/L的CaCl2和NaHCO3的水样,在保持蒸发与补水速度相同的条件下,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碳钢挂片表面沉积水垢颗粒的生长过程,聚集形态和晶体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挂片表面首先析出无规则聚集的球状和片状颗粒;... 加热含有0.001 mol/L的CaCl2和NaHCO3的水样,在保持蒸发与补水速度相同的条件下,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碳钢挂片表面沉积水垢颗粒的生长过程,聚集形态和晶体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挂片表面首先析出无规则聚集的球状和片状颗粒;15 min后微小的球状或片状颗粒出现定向排列的趋势,形成表面十分粗糙的针棒状堆积体,其轴向生长速度达1.0-1.5μm/min;随着蒸发时间的延长,在加热2 h时,针棒状堆积体由根部开始晶化,逐步形成棱角分明的六棱柱状晶体。晶体表面也会吸附新生球形颗粒不断的沉积,同时在挂片的表面还会形成许多直径约为2μm,厚度约0.1μm的六边形片状球霰石颗粒,片层颗粒无规则的相互支撑和聚集,部分颗粒以直立方式生长。6 h后已形成的六棱柱状晶体颗粒的顶部形态开始发生变异,形成顶端带有数十根针状分枝的孪生晶体。而部分球霰石颗粒的聚集体在加热3 h后逐步向斜六面体方解石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钙 晶体生长 球霰石 文石 方解石
下载PDF
ITO薄膜的厚度对其光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9
作者 李林娜 薛俊明 +3 位作者 赵亚洲 李养贤 耿新华 赵颖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7-150,共4页
氧化铟锡(indium-tin oxide,ITO)具有在可见光范围内高度透明的特性和优良的电学特性,通常当作透明电极,被广泛应用于太阳电池和发光元器件上。本研究中用电阻加热反应蒸发的方法制备ITO薄膜,测试了膜的厚度、电阻率、可见光透过率、载... 氧化铟锡(indium-tin oxide,ITO)具有在可见光范围内高度透明的特性和优良的电学特性,通常当作透明电极,被广泛应用于太阳电池和发光元器件上。本研究中用电阻加热反应蒸发的方法制备ITO薄膜,测试了膜的厚度、电阻率、可见光透过率、载流子浓度和迁移率,讨论薄膜的厚度对薄膜光电性能的影响。实验中制备的ITO薄膜,透过率良好,电阻率可达6.37×10-4Ω.cm,载流子浓度和迁移率可分别达到1.91×1020cm-3和66.4cm2v-1s-1。将实验中制备的ITO作为nip太阳能电池透明电极,其短路电流为10.13mA/cm2,开路电压为0.79V,填充因子为0.648,效率可达到5.1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O薄膜 电阻蒸发法 载流子浓度 霍尔迁移率
下载PDF
热处理对铜锌阻垢合金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汤庆国 梁金生 +3 位作者 孟军平 王曼 陈曼 李养贤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82-386,共5页
为研究热处理温度对合金微观形貌、晶体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对阻垢铜锌合金进行热处理,结合水质参数及水垢晶体结构的变化,优化阻垢合金的热处理条件,并利用X-射线衍射、金相显微镜、接触角测量、扫描电镜和电化学分析等多种测试手... 为研究热处理温度对合金微观形貌、晶体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对阻垢铜锌合金进行热处理,结合水质参数及水垢晶体结构的变化,优化阻垢合金的热处理条件,并利用X-射线衍射、金相显微镜、接触角测量、扫描电镜和电化学分析等多种测试手段表征材料结构及表面性能变化.结果表明,600℃热处理2h后,合金的表面自由能和极性分量分别比铸态时提高了33.4%和74.3%,600℃热处理能够有效地改善合金的阻垢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 阻垢 铜锌合金 晶体结构 表面自由能 水处理
下载PDF
纳米磁性微粒(流体)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9
11
作者 汤庆国 沈上越 +1 位作者 冉松林 李养贤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352-1355,共4页
纳米磁性微粒(流体)是制备磁性无极或有极靶向药物载体的基本原料.用化学沉淀法成功合成出纳米磁性微粒(流体).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制备的磁性微粒进行了表征,测试了磁性微粒和流体的磁性能.研究表明:合成的磁性粒子主要成分... 纳米磁性微粒(流体)是制备磁性无极或有极靶向药物载体的基本原料.用化学沉淀法成功合成出纳米磁性微粒(流体).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制备的磁性微粒进行了表征,测试了磁性微粒和流体的磁性能.研究表明:合成的磁性粒子主要成分为面心结构的反尖晶石Fe3O4,磁性颗粒的粒径一般为2~10 nm,以5 nm居多;纳米磁性液体性能稳定,长期放置不发生絮凝;纳米磁性微粒磁化率为0.32,纳米磁性流体磁化率为8.9×l0-3.该磁性材料磁响应力较强,剩磁较弱,属软磁性纳米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磁性微粒 纳米磁性流体 化学沉积法 靶向药物载体 磁化性能
下载PDF
巨磁致伸缩材料磁机械耦合系数的测量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博文 张智祥 +1 位作者 翁玲 李养贤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1-4,共4页
根据磁机械耦合系数的测量原理,利用锁相放大器建立了磁机械耦合系数测量系统,并应用该系统测量了巨磁致伸缩材料的磁机械耦合系数.测试结果表明,采用锁相放大器技术所测得的磁机械耦合系数是准确可靠的.
关键词 磁机械 耦合系数 巨磁致伸缩材料 锁相放大器 测量原理 测量系统
下载PDF
中央空调系统冷负荷修正量计算与节能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养贤 孙秀伟 +1 位作者 曹岩 孙鸿建 《建筑节能》 CAS 2008年第5期9-12,共4页
针对传统中央空调冷负荷计算中的缺陷,提出了基于历史知识的案例分析的得热量增量计算方法,通过实例进行了仿真实验,能够实现较为合理的中央空调冷负荷的计算,具有自适应能力,能够应用于中央空调系统制冷量的计算和合理确定中央空调设... 针对传统中央空调冷负荷计算中的缺陷,提出了基于历史知识的案例分析的得热量增量计算方法,通过实例进行了仿真实验,能够实现较为合理的中央空调冷负荷的计算,具有自适应能力,能够应用于中央空调系统制冷量的计算和合理确定中央空调设备容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节能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空调节能 冷负荷 得热量增量 中央空调设备容量
下载PDF
锰锌铁氧体纳米粉体的烧结过程及其性能测试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崔银芳 王新 +1 位作者 姜延飞 李养贤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90-794,共5页
本文研究了锰锌铁氧体纳米粉体的烧结过程及晶粒生长规律,采用传统成型工艺和分段烧结方式,研究坯体的致密化和晶粒生长情况。分别采用阿基米德法、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烧结体的密度、微观结构和相组成进行测试分析。烧... 本文研究了锰锌铁氧体纳米粉体的烧结过程及晶粒生长规律,采用传统成型工艺和分段烧结方式,研究坯体的致密化和晶粒生长情况。分别采用阿基米德法、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烧结体的密度、微观结构和相组成进行测试分析。烧结体的磁性能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来测定。另外,根据[311]衍射峰的半高宽,利用Scherrer公式计算烧结体晶粒的大小。结果表明,在900℃烧结时,烧结体的密度达到了功率锰锌铁氧体材料所需的最佳密度,此时晶粒生长较好,得出900℃为Mn-Zn铁氧体纳米粉体的最佳烧结温度,此时烧结体的密度为4.8245g/c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Zn铁氧体纳米粉体 烧结 烧结体密度 晶粒生长
下载PDF
中子辐照直拉硅退火后的施主行为 被引量:3
15
作者 任丙彦 李养贤 +7 位作者 鞠玉林 王庆禄 牛萍娟 甘仲惟 祁守仁 唐成春 黄新堂 丁晓夏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392-396,共5页
利用多种实验手段对中子辐照直拉硅退火过程中特有的施主效应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不同中子辐照注量以及氧对施主形成的影响;报道了低于750℃热处理所产生的“施主平台”现象。崐实验结果表明,该施主在禁带中产生~43MeV的浅施... 利用多种实验手段对中子辐照直拉硅退火过程中特有的施主效应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不同中子辐照注量以及氧对施主形成的影响;报道了低于750℃热处理所产生的“施主平台”现象。崐实验结果表明,该施主在禁带中产生~43MeV的浅施主能级,它的结构为辊照缺陷与硅、二氧化硅以及碳等组成的亚稳态络合物,其电活性起源于硅和二氧化硅沉淀的界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拉硅 中子嬗变掺杂 施主效应 中子辐照
下载PDF
不同取向的CoSb_3纳米线阵列的电化学法制备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丽婕 李养贤 +3 位作者 陈贵锋 刘何燕 刘晓旭 吴光恒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49-951,共3页
CoSb3 nanowire arrays, preferred orientation of [510], were fabricated by electrodeposition of Co2+ and Sb3+ into anodic aluminum oxide (AAO) templates. The morphologies,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of the as-synthesiz... CoSb3 nanowire arrays, preferred orientation of [510], were fabricated by electrodeposition of Co2+ and Sb3+ into anodic aluminum oxide (AAO) templates. The morphologies,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of the as-synthesized sample have been performed using X-ray diffraction (XR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selected area electron diffraction (SAED) and energy-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 (EDS). Based on the previous investigation on CoSb3 nanowire arrays orientated along [420],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for different preferential orientation nanowire arrays was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线 电沉积 CoSb3
下载PDF
直拉硅单晶中的流动图形缺陷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彩池 乔治 +5 位作者 周旗钢 王敬 郝秋艳 张建峰 李养贤 任丙彦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0-63,共4页
用 Secco腐蚀液对直径 15 0 mm p型 (10 0 )直拉硅单晶片进行择优腐蚀后 ,得到了流动图形缺陷 (FPDs) ,并通过原子力显微镜 (AFM)对其微观结构进行观察 .实验发现 ,在 FPDs缺陷的尖端存在有几百纳米的由 (111)面构成的八面体空洞 ,这与 ... 用 Secco腐蚀液对直径 15 0 mm p型 (10 0 )直拉硅单晶片进行择优腐蚀后 ,得到了流动图形缺陷 (FPDs) ,并通过原子力显微镜 (AFM)对其微观结构进行观察 .实验发现 ,在 FPDs缺陷的尖端存在有几百纳米的由 (111)面构成的八面体空洞 ,这与 Takeno等人的实验结果相反 ,他们认为 FPD的端部是间隙型的位错环 ;实验还发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拉硅单晶 FPDS 空洞 原子力显微镜
下载PDF
梅花鹿血清铜及铜蓝蛋白水平与“晃腰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水琴 韦旭斌 +2 位作者 潘兴华 李养贤 李进国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1992年第9期34-36,共3页
梅花鹿“晃腰病”是1985年以来,吉林省个别鹿场发生的一种地区性慢性散发性疾病。病鹿的主要临床症状是渐进性后躯麻痹,运步时后躯摇晃、共济失调,逐渐发展为后躯瘫痪,衰竭而死。病程最长者可历时三年,给养鹿业带来严重经济危害。为了... 梅花鹿“晃腰病”是1985年以来,吉林省个别鹿场发生的一种地区性慢性散发性疾病。病鹿的主要临床症状是渐进性后躯麻痹,运步时后躯摇晃、共济失调,逐渐发展为后躯瘫痪,衰竭而死。病程最长者可历时三年,给养鹿业带来严重经济危害。为了探明其病性,我们在排除了狂犬病、脊髓丝虫病、创伤性病变等疾病的基础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鹿 鹿 血清铜 铜蓝蛋白 晃腰病
下载PDF
GaN基光电子材料及器件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牛萍娟 陈乃金 +1 位作者 李养贤 郭维廉 《微纳电子技术》 CAS 2004年第12期13-15,21,共4页
GaN材料是性能优越的化合物半导体,与其相关的合金材料可以制作出高亮度蓝光、绿光发光二极管、紫外探测器、半导体蓝色激光器(LD)等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光电子器件,因而备受重视,本文综述了GaN基光电子器件研究开发现状及其应用前景。
关键词 GAN基材料 发光二极管(LED) 紫外探测器 蓝色激光器
下载PDF
R(Fe_(0.95)Mn_(0.05))_x合金的显微结构与磁致伸缩的研究(R=Dy_(0.6)Tb_(0.3)Pr_(0.1),1.7≤X≤2.0)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博文 李养贤 +1 位作者 曲静萍 刘福贵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1期26-29,共4页
采用金相、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显微分析和标准应变测试技术研究了电弧浇铸的 R(Fe0.95Mn0.05)x(R=Dy0.6Tb0.3Pr0.1,1.7 ≤ x ≤ 2.0)合金的显微结构与磁致伸缩.结果表明,合金的 基体为... 采用金相、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显微分析和标准应变测试技术研究了电弧浇铸的 R(Fe0.95Mn0.05)x(R=Dy0.6Tb0.3Pr0.1,1.7 ≤ x ≤ 2.0)合金的显微结构与磁致伸缩.结果表明,合金的 基体为 MgCu_ 2型立方结构的(Dy,Tb,Pr)(Fe,Mn)_2相,当x≤1.8时,第二相为富稀土相,当x >1.85时,变为(Dy,Tb,Pr)(Fe,Mn)_3相.合金的磁致伸缩测量表明;当x≤1.80时,磁致伸缩 随x的增加而增加;当x>1.85时,磁致伸缩随x的增加而降低.对于采用提拉技术制备 的R(Fe0.95Mn0.05)x取向样品,当x=1.85时磁致伸缩呈现出一个峰值.相对于电弧浇铸的样品, 取向样品的磁致伸缩特性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铁合金化合物 显微结构 磁致伸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