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3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室温拉伸试验方法实践探讨
1
作者 李军伟 王丽晖 +3 位作者 赵启斌 潘英胜 冷松洋 吕政赫 《鞍钢技术》 2025年第1期67-71,共5页
阐述了2021版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变更的主要内容,并对试验中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同时给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对于呈现连续屈服的材料,方法A1、A2均可采用。对于呈现不连续屈服或在加工硬化阶段呈锯齿状的材料,应该采用... 阐述了2021版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变更的主要内容,并对试验中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同时给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对于呈现连续屈服的材料,方法A1、A2均可采用。对于呈现不连续屈服或在加工硬化阶段呈锯齿状的材料,应该采用开环的位移控制,推荐采用方法A2;若试验机在控制软件上设置了引伸计控制向横梁控制转变的转变点,且引伸计并不脱离应变跟踪,把该转变点设置在屈服之前,仍可采用方法A1进行测试。弹性模量的测试结果对塑性屈服强度影响不是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温拉伸试验 引伸计 屈服强度 弹性模量
下载PDF
触发激励下固体火箭发动机声腔特性实验
2
作者 曾佳进 李军伟 +4 位作者 李强 李涛 张文昊 卢健程 王宁飞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4-325,共12页
为研究外部激励对固体火箭发动机稳定性的影响,搭建脉冲触发下固体火箭发动机声腔特性模型实验系统,开展固体火箭发动机轴向和径向空腔激励实验,分析节流孔径和触发方式对声腔振幅和衰减系数的影响。喉部节流工况下燃烧室中激发6阶以上... 为研究外部激励对固体火箭发动机稳定性的影响,搭建脉冲触发下固体火箭发动机声腔特性模型实验系统,开展固体火箭发动机轴向和径向空腔激励实验,分析节流孔径和触发方式对声腔振幅和衰减系数的影响。喉部节流工况下燃烧室中激发6阶以上轴向振荡,获取了各阶振荡固有频率和衰减系数。研究结果表明:利用互相关分析测得燃烧室声速接近604.2 m/s,基于实测声速的频率预示误差为10.1%;振荡按衰减快慢可划分为两个阶段,脉冲器输入发动机压力振荡频率及发动机各阶模态振荡幅值均随节流孔径增大而增大,同时第1阶段衰减变快,而第2阶段衰减变慢,第1阶段在燃烧室头部轴向激励产生的振荡衰减快于径向激励,非线性特征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火箭发动机 固有频率 衰减系数 脉冲触发 互相关分析
下载PDF
脉冲触发对固体火箭发动机内弹道和瞬态流场特性的影响
3
作者 卢健程 李军伟 +3 位作者 张文昊 曾佳进 牛俊博 王宁飞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6-191,共16页
为研究脉冲触发对固体火箭发动机内弹道及瞬态流场特性的影响,利用数值计算方法建立脉冲触发器内弹道模型、发动机侵蚀燃烧模型以及动态流场仿真模型,对固体火箭发动机脉冲触发过程进行瞬态流场仿真。研究结果表明:与实验结果相比,压强... 为研究脉冲触发对固体火箭发动机内弹道及瞬态流场特性的影响,利用数值计算方法建立脉冲触发器内弹道模型、发动机侵蚀燃烧模型以及动态流场仿真模型,对固体火箭发动机脉冲触发过程进行瞬态流场仿真。研究结果表明:与实验结果相比,压强预示误差小于5%;脉冲触发使得燃烧室内横向气流速度增大,靠近脉冲端的推进剂发生了侵蚀燃烧,侵蚀燃烧对压强抬升的贡献高达44%;脉冲触发时,越靠近脉冲入口的推进剂受侵蚀燃烧越严重,侵蚀比最大可达7.32;改变脉冲药量研究发现,脉冲药量越大,发动机压强峰值越大,压强抬升率和脉冲结束后的衰减率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火箭发动机 脉冲触发 侵蚀燃烧 流场仿真
下载PDF
基于FPGA的遥感图像高分辨系统设计
4
作者 程江涵 夏江南 +1 位作者 李毅 李军伟 《遥测遥控》 2025年第2期109-115,共7页
随着遥感技术的进步,对遥感图像的高分辨率需求也愈发强烈。然而,由于光学器件的限制、传感器分辨率的不足以及卫星轨道高度等因素的影响,成像设备捕获的遥感图像往往不具有理想的分辨率,成像效果不尽人意,给研究人员对遥感图像的特征... 随着遥感技术的进步,对遥感图像的高分辨率需求也愈发强烈。然而,由于光学器件的限制、传感器分辨率的不足以及卫星轨道高度等因素的影响,成像设备捕获的遥感图像往往不具有理想的分辨率,成像效果不尽人意,给研究人员对遥感图像的特征提取和分析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为了解决该问题,本文使用模块化、可重构的系统架构,通过多行缓冲的流水线机制,基于FPGA硬件平台设计双边滤波、上采样、下采样等实时处理模块,并构造图像金字塔和拉普拉斯金字塔,通过逐层插值的方式,实现对图像的高分辨。整体系统的硬件设计基于Xilinx XC7A35T FPGA芯片实现,并根据其综合结果进行性能指标分析,系统的可移植性良好。该系统中,当图像处理模块工作时钟频率为180 MHz时,延时小于5ms,可满足系统的实时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图像 高分辨 FPGA
下载PDF
臀大肌肌皮瓣转移修复骶尾部创面
5
作者 董帅 李军伟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5年第1期62-64,共3页
目的探讨臀大肌肌皮瓣转移修复骶尾部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9月-2023年9月,应用臀大肌肌皮瓣转移修复骶尾部创面25例。其中褥疮16例,肿瘤术后创面形成7例,放射性损伤创面2例。根据美国国家褥疮建议分度方案(National Pressure Ulce... 目的探讨臀大肌肌皮瓣转移修复骶尾部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9月-2023年9月,应用臀大肌肌皮瓣转移修复骶尾部创面25例。其中褥疮16例,肿瘤术后创面形成7例,放射性损伤创面2例。根据美国国家褥疮建议分度方案(National Pressure Ulcer Advisory Panel,NPUAP)分为:Ⅲ度20例,Ⅳ度5例。创面面积:5.0 cm×4.0 cm~18.0 cm×15.0 cm。创面行细菌培养并应用敏感抗生素治疗,清创后一期或二期采用臀大肌肌皮瓣转移修复。结果术后25例皮瓣完全成活,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供区不需植皮,转移皮瓣无坏死。术后随访4~15个月,无感染及复发病例,且手术对臀大肌功能影响小。结论臀大肌肌皮瓣是修复骶尾部创面的理想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臀大肌肌皮瓣 创伤和损伤 修复外科手术
下载PDF
人工智能背景下山西省区域医疗中心高端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军伟 《经济师》 2024年第10期233-234,237,共3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医疗行业对高端医学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特别是在跨学科知识和技术应用方面。文章分析了人工智能背景下医疗中心的人才需求变化,指出了岗位适配性、劳动保护、社会保险、职业培训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医疗行业对高端医学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特别是在跨学科知识和技术应用方面。文章分析了人工智能背景下医疗中心的人才需求变化,指出了岗位适配性、劳动保护、社会保险、职业培训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山西省区域医疗中心在高端医学人才培养方面的现状与挑战。通过研究国内外成功案例,文章提出了构建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高端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策略,包括明确培养目标、制定标准体系、实施梯队和联合培养模式,以及建立综合评价体系。这些措施旨在提升医学人才的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以满足未来医疗服务的需求,推动医学领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高端医学人才 人才培养体系
下载PDF
PETD与PEID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并发症
7
作者 李想 李军伟 +1 位作者 贺海怿 李鹏 《广东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1060-1064,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入路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与经皮椎板间入路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discectomy,PEID)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入路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与经皮椎板间入路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discectomy,PEID)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60例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PETD组28例、PEID组32例。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变化,统计近期疗效。结果相较于PETD组,PEID组手术时间缩短,C型臂透视次数减少,髓核摘除量增加(P<0.05)。术后3d、3个月及6个月,两组VAS评分、ODI指数均低于入院时(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TD组治疗优良率为92.86%,PEID组为90.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TD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PEID组为1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TD、PEID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具有较好短期疗效,并发症少,相较于PETD,PEID手术时间更短、C型臂透视次数更少、髓核摘除量更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入路椎间盘切除术 经皮椎板间入路椎间盘切除术 疗效 并发症
下载PDF
水岩作用下红层软岩损伤劣化特征及本构模型研究
8
作者 胡惠华 李军伟 +2 位作者 范文韬 林滢 贺建清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85-694,共10页
以沅麻盆地红层软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饱水时长下的岩石单轴压缩试验、电镜扫描试验、弹性纵波波速测试,研究饱水红层软岩力学性质、微观结构、弹性纵波波速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岩石微观结构特征进行量化处理,定... 以沅麻盆地红层软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饱水时长下的岩石单轴压缩试验、电镜扫描试验、弹性纵波波速测试,研究饱水红层软岩力学性质、微观结构、弹性纵波波速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岩石微观结构特征进行量化处理,定量分析岩石微结构变化特征;基于损伤力学理论,构建水化作用下红层软岩损伤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红层软岩饱水1、2、3、5 d后强度分别下降了14%、27%、39%、80%。随着饱水时间的增加,红层软岩单轴抗压强度单调递减,其破坏模式从脆性破坏模式逐渐往延性破坏模式发展,破坏时岩石破裂面与水平面夹角逐渐变小,主贯穿剪切裂缝周围的次生裂纹数量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红层软岩岩样缺陷面积占比随着饱水时间的增长逐渐增加,孔隙数量与孔隙平均尺寸呈负相关,孔隙数量表现为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红层软岩缺陷面积占比增量与饱水时间呈线性递增关系;同时,随着饱水时间的增长,红层软岩纵波波速降低,expdecl函数适用于拟合红层软岩纵波波速与饱水时间的关系。建立了红层软岩饱水损伤模型,并将模型计算值与试验值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该模型能以无损检测的方式准确预测不同饱水时长下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能较好地描述红层软岩饱水后的损伤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层 软岩 强度 劣化 损伤模型
原文传递
乘用车电控空气悬架高度控制策略 被引量:4
9
作者 刘锦超 李军伟 +2 位作者 陈斌 赵雷雷 李凯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8-115,共8页
为了提高乘用车电控空气悬架在车身高度调节过程的控制精度,设计了基于粒子群的PID控制器。首先通过对空气悬架系统工作机理的分析,利用AMESim建立单轮空气悬架数学模型,针对车高调节过程中出现的“过充过放”问题,设计了基于粒子群的PI... 为了提高乘用车电控空气悬架在车身高度调节过程的控制精度,设计了基于粒子群的PID控制器。首先通过对空气悬架系统工作机理的分析,利用AMESim建立单轮空气悬架数学模型,针对车高调节过程中出现的“过充过放”问题,设计了基于粒子群的PID控制器,然后在AMESim-Simulink-Carsim联合仿真平台中建立了整车空气悬架模型对其控制效果进行验证。最后进行了实车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基于粒子群的PID控制器在不同工况下的车身高度稳态误差均小于2 mm,且没有出现明显的高度反复调节或者控制超调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控空气悬架 粒子群PID算法 高度控制
下载PDF
基于三状态PWM的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多模式调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夏衍 孙立鹏 +2 位作者 李军伟 李强 陆海峰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10-1021,共12页
在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中,逆变器中的高频开关动作是产生开关损耗影响逆变器效率的主要因素,特别是为适应驱动电机高速化的趋势,不得不采用较高的开关频率,从而在低速时产生不必要的开关损耗,使逆变器效率偏低。因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三... 在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中,逆变器中的高频开关动作是产生开关损耗影响逆变器效率的主要因素,特别是为适应驱动电机高速化的趋势,不得不采用较高的开关频率,从而在低速时产生不必要的开关损耗,使逆变器效率偏低。因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三状态脉冲宽度调制(TSPWM)的多模式调制策略来减少逆变器的开关损耗,提高全工况范围的逆变器效率。根据工况动态改变调制模式:在不同转速下采取变载频分段异步TSPWM;根据电机的相电流幅值动态地改变TSPWM不连续调制的钳位模式,使电流幅值较大的相保持在钳位状态以减小损耗。为了解决不同模式切换时相位突变导致电流或转矩冲击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载波周期角度计算的电压矢量相位补偿算法,通过精确分析调制模式改变时刻对电压矢量角的影响,计算出切换后的补偿角度对空间电压矢量角进行补偿,从而实现不同模式的平滑切换。最后,通过算法仿真和电机实验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采用基于TSPWM的多模式调制策略的电机驱动系统,其逆变器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且具有较小的共模电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状态脉冲宽度调制(TSPWM) 多模式调制 分段变载波比调制 共模电压 电机驱动 电动汽车
下载PDF
脉冲触发对固体火箭发动机内弹道压强抬升的影响
11
作者 张文昊 李军伟 +3 位作者 曾佳进 卢健程 牛俊博 王宁飞 《固体火箭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0-320,共11页
为了解固体火箭发动机在脉冲触发激励下的工作性能,设计了一种脉冲触发实验系统并开展实验研究,建立了脉冲触发内弹道模型。结果表明,实验系统压强抬升响应时间在25 ms以内,相较于延长段位置,发动机头部的压强扰动更大,扰动传播速度为12... 为了解固体火箭发动机在脉冲触发激励下的工作性能,设计了一种脉冲触发实验系统并开展实验研究,建立了脉冲触发内弹道模型。结果表明,实验系统压强抬升响应时间在25 ms以内,相较于延长段位置,发动机头部的压强扰动更大,扰动传播速度为1259 m/s;脉冲触发器峰值压强与发动机压强抬升预示误差均小于6%;延长段越长,脉冲触发产生的压强抬升越小;脉冲药量越大,压强抬升越大,脉冲药量与压强抬升呈近线性关系,药量从3 g增加到8 g,发动机压强抬升率从8.142%提升到31.594%;发动机压强抬升随脉冲触发器节流孔径的提升显著增大,孔径从1 mm增大到4 mm,压强抬升率从1.656%提升到了27.448%,壅塞作用导致1 mm的节流孔径无法达到脉冲触发效果;发动机压强抬升随着发动机喉径的增大而减小,喉径从12.50 mm提升到14.00 mm,压强抬升率从19.204%降低到了14.771%;对于本实验系统,触发时刻对发动机压强抬升影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触发 固体火箭发动机 内弹道 压强抬升 复合推进剂
下载PDF
养老机构压力性损伤危险因素评估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12
作者 左晓琳 侯新凤 +1 位作者 李军伟 李琳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19期2383-2385,共3页
目的:编制养老机构压力性损伤(PI)危险因素评估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回顾性分析文献、半结构式访谈形成量表的条目池,经过专家函询和预调查对各条目进行修订,形成初始量表。选取2022年3—5月河南省4所养老机构的242例居住者进行第... 目的:编制养老机构压力性损伤(PI)危险因素评估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回顾性分析文献、半结构式访谈形成量表的条目池,经过专家函询和预调查对各条目进行修订,形成初始量表。选取2022年3—5月河南省4所养老机构的242例居住者进行第1轮问卷调查;另选取2022年6—8月河南省4所养老机构的291例居住者进行第2轮问卷调查。结果:量表最终包含2个维度,9个条目。量表的平均内容效度指数为0.98;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出2个公因子,其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9.89%;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可见量表因子结构稳定;量表总的Cronbach’s α系数、折半信度及重测信度分别为0.852、0.836和0.848;评估量表最佳临界值为19分。结论:养老机构PI危险因素评估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机构 压力性损伤 危险因素 量表编制 信效度
下载PDF
平面膨胀偏流喷管流场特性和推力性能研究
13
作者 闵一雯 李军伟 +2 位作者 陈慧 侯晓 李鑫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4-80,共7页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平面膨胀偏流喷管在压力比10~150之间的流场特性和推力性能,并与同扩张比传统收敛-发散喷管进行比较。随着压力比不断增大,ED喷管内超声速流动区域面积增大,剪切层向轴线靠近,产生再附着激波,粘性再循环区逐渐与...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平面膨胀偏流喷管在压力比10~150之间的流场特性和推力性能,并与同扩张比传统收敛-发散喷管进行比较。随着压力比不断增大,ED喷管内超声速流动区域面积增大,剪切层向轴线靠近,产生再附着激波,粘性再循环区逐渐与外界大气隔离,流动模式由“开尾流”转变为“闭尾流”。2种流动模式发生转换的标志是基底压力发生突降。所设计的ED喷管在所有计算条件下性能均优于CD喷管,在较低压力比下性能优势更为明显。ED喷管性能提升的原因主要有2点:①不发生壁面流动分离,减少了过膨胀损失;②在压力比较低的条件下,从中心体发出的第一道激波到达喷管壁面时,大量流动发生压缩转向,导致内壁面压力升高,进而导致性能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膨胀偏流喷管 高度补偿 流场特性 流动模式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小波变换域双谱分析及其在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7
14
作者 李军伟 韩捷 +1 位作者 李志农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2-95,共4页
工程信号不仅会受到高斯噪声干扰,而且也会受到非高斯噪声干扰。而传统双谱分析方法从理论上仅能抑制高斯噪声,但对非高斯噪声是无能为力的。针对传统双谱存在的不足,将小波变换和双谱分析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域非参数化双谱故... 工程信号不仅会受到高斯噪声干扰,而且也会受到非高斯噪声干扰。而传统双谱分析方法从理论上仅能抑制高斯噪声,但对非高斯噪声是无能为力的。针对传统双谱存在的不足,将小波变换和双谱分析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域非参数化双谱故障诊断方法,并应用到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中。考虑到滚动轴承信号幅值调制特点,在本方法中,对处理信号采用了希尔伯特变换技术,以进行解调。实验结果表明,小波域双谱优于传统双谱,特别是在非高斯噪声情况下,小波域双谱更有优势;研究为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谱 小波变换 滚动轴承 希尔伯特变换
下载PDF
基于飞行仿真的捷联惯导算法测试平台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军伟 程咏梅 +2 位作者 陈克喆 陈思静 宋春华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30-535,共6页
针对捷联惯导算法测试中真实飞行轨迹数据难以获得的问题,建立了一种基于飞行仿真的捷联惯导算法测试平台。首先构建了测试平台的系统结构,在建立六自由度非线性飞机数学模型基础上,采用Stateflow实现了预定航迹多模态的飞行仿真,并通... 针对捷联惯导算法测试中真实飞行轨迹数据难以获得的问题,建立了一种基于飞行仿真的捷联惯导算法测试平台。首先构建了测试平台的系统结构,在建立六自由度非线性飞机数学模型基础上,采用Stateflow实现了预定航迹多模态的飞行仿真,并通过坐标变换将飞行参数转换为测试基准轨迹数据;然后根据捷联惯导系统原理,由测试基准轨迹参数推导出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的理想输出,并对其误差进行建模,由此获得惯性组件的模拟输出数据;最后通过两种不同的姿态更新算法进行惯导解算并比较。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产生的测试基准数据符合飞行力学的特点,很好地反映了飞机的动态特性,可以有效地评估不同捷联惯导算法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捷联惯导系统 轨迹发生器 飞行仿真 坐标变换 姿态更新算法
下载PDF
甲烷/空气在微小型Swiss-roll燃烧器内燃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李军伟 钟北京 王建华 《热能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5-200,共6页
为了解微小型Swiss-roll燃烧室的工作特点,进行了甲烷/空气预混气的燃烧实验,获得了燃烧器的可燃极限,研究了回热对燃烧器可燃极限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甲烷流量在0.8-2.7mg/s之间时,所设计的微燃烧器能够实现CH4/空气的稳定燃烧,并确保... 为了解微小型Swiss-roll燃烧室的工作特点,进行了甲烷/空气预混气的燃烧实验,获得了燃烧器的可燃极限,研究了回热对燃烧器可燃极限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甲烷流量在0.8-2.7mg/s之间时,所设计的微燃烧器能够实现CH4/空气的稳定燃烧,并确保火焰位于燃烧器的中心。存在回热时,燃烧器的富氧极限减小,从没有回热时的0.7减小到0.5。但是可燃极限并不关于ER=1对称,富燃极限大,而富氧极限小。同时,对微燃烧器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燃烧器中心的回流区使燃烧器能够在较大的可燃极限范围内稳定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燃烧室 预混燃烧 甲烷 燃烧特性
下载PDF
不同生长期走马胎 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比较研究
17
作者 卢励 李军伟 +4 位作者 唐凤弯 邹蓉 唐健民 蒋运生 韦霄 《云南林业》 2024年第10期60-67,共8页
本研究为优化走马胎总黄酮超声提取工艺,探究不同生长期走马胎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差异。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温度、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对总黄酮提取的率的影响,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使用最佳提取工艺提... 本研究为优化走马胎总黄酮超声提取工艺,探究不同生长期走马胎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差异。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温度、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对总黄酮提取的率的影响,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使用最佳提取工艺提取不同生长期走马胎不同部位黄酮,比较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走马胎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温度48.88℃、乙醇浓度58.62%、料液比1:49.86g/mL提取时间49.04min:根、茎、叶黄酮含量最高的生长期分别为4年、1年、1年:走马胎总黄酮对DPPH、-OH有较好的清除能力且总还原力较好。该文研究不同生长期走马胎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为走马胎植株的大规模种植及采收提供参考,以及其体内黄酮类化合物开发利用和工业化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更为后续紫金牛属药用植物的资源化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马胎 提取工艺 黄酮 应面法 抗氧化
下载PDF
二维塞式喷管再生冷却换热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军伟 刘宇 覃粒子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7-153,共7页
为了解塞式喷管再生冷却的换热特性 ,建立了二维型面塞式喷管计算模型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 ,研究了不同工况下塞式喷管的流场和换热特性。计算中 ,假定塞式喷管中的流动为冻结流动 ,考虑燃气向壁面的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 ;采用二阶迎风... 为了解塞式喷管再生冷却的换热特性 ,建立了二维型面塞式喷管计算模型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 ,研究了不同工况下塞式喷管的流场和换热特性。计算中 ,假定塞式喷管中的流动为冻结流动 ,考虑燃气向壁面的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 ;采用二阶迎风格式离散控制方程 ,及 DO( Discrete Ordinates)模型离散求解辐射换热方程 ,水蒸气的吸收系数根据 Leckner公式计算。计算结果表明 :内喷管的受热情况最严重 ,需要重点考虑 ;塞锥的热防护随工作状况而改变 ,地面工况下塞锥的受热最严重 ,随着压比的升高 ,塞锥的受热逐渐减轻 ,最后不随环境压强而改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航天推进系统 液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 塞式喷管 再生冷却 温度场 数值计算
下载PDF
基于分形技术的目标检测算法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军伟 朱振福 +1 位作者 贾京成 刘忠领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68-471,共4页
分形特征参数对于自然背景和人造目标存在着本质差别,充分利用这些差别,能为目标检测提供一种新思路,就分形技术在数字图像处理领域中目标检测方面的应用进行了讨论。分形的应用总是以各种分形参数为中介,有时完全依赖于分形参数,有时... 分形特征参数对于自然背景和人造目标存在着本质差别,充分利用这些差别,能为目标检测提供一种新思路,就分形技术在数字图像处理领域中目标检测方面的应用进行了讨论。分形的应用总是以各种分形参数为中介,有时完全依赖于分形参数,有时将分形参数和其他参数相结合,有时将分形方法和其他方法相结合,在处理的不同阶段分别采用分形方法和其他方法。对几种分形特征参数的估算方法及其在目标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维数 分形模型拟合误差 序列图像处理 目标检测
原文传递
基于模糊PID的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设计开发 被引量:17
20
作者 李军伟 崔师 +2 位作者 李连强 任传波 王玉海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7-79,共3页
无刷直流电机(BLDCM)是一个非线性、多变量、强耦合的系统,常规的PID控制难以达到良好的控制效果,模糊PID控制器依据模糊算法在线自整定PID参数,可弥补常规PID的不足之处,提高控制精度,取得更好的控制效果。研究了电机的双闭环控制方案... 无刷直流电机(BLDCM)是一个非线性、多变量、强耦合的系统,常规的PID控制难以达到良好的控制效果,模糊PID控制器依据模糊算法在线自整定PID参数,可弥补常规PID的不足之处,提高控制精度,取得更好的控制效果。研究了电机的双闭环控制方案,设计了转速环模糊PID控制器。采用多MOSFETS功率管并联技术实现电机的驱动。在完成电机控制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之后,进行了台架实验,并对实验曲线进行分析,验证了模糊PID控制系统良好的动态、静态性能,证明了控制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刷直流电机 模糊PID控制 MOSFETS功率管并联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