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库全书》残本《庐山记》的文献价值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勤合 滑红彬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9-112,共4页
《四库全书》残本《庐山记》相较日藏宋本《庐山记》五卷足本,虽然内容不全,但因为它有自己的独立可靠来源,因而具有重要的文献辑佚和校勘价值。其中收录了慧远《游庐山记》全文,为全本和其他文献所无。此外,四库残本还能补足全本中的... 《四库全书》残本《庐山记》相较日藏宋本《庐山记》五卷足本,虽然内容不全,但因为它有自己的独立可靠来源,因而具有重要的文献辑佚和校勘价值。其中收录了慧远《游庐山记》全文,为全本和其他文献所无。此外,四库残本还能补足全本中的多处阙文,校正其中的多处讹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庐山记》 《四库全书》 宋本陈舜俞
原文传递
陈舜俞《庐山记》版本述略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勤合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4-77,共4页
宋代陈舜俞撰《庐山记》自明代开始逐渐散佚,到清代惟有《四库全书》三卷本传世。1909年,罗振玉在日本发现成篑堂五卷宋足本,此书遂形成三卷残本和五卷足本两个系统。三卷本为纪晓岚家藏本,残存三篇,实为原书前二卷,后演变有《守山阁丛... 宋代陈舜俞撰《庐山记》自明代开始逐渐散佚,到清代惟有《四库全书》三卷本传世。1909年,罗振玉在日本发现成篑堂五卷宋足本,此书遂形成三卷残本和五卷足本两个系统。三卷本为纪晓岚家藏本,残存三篇,实为原书前二卷,后演变有《守山阁丛书》本等。五卷足本主要有日本内阁宋本、成篑堂宋本、元禄十年本以及由此衍生的《吉石庵丛书》本、《殷礼在斯堂丛书》本、《大正藏》本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庐山记 罗振玉 三卷本 五卷本
原文传递
姚名达佛教目录学研究述略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勤合 冯莲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123-125,共3页
姚名达对于佛教目录逐书考察其内容,逐事确定其年代,逐人记述其生平,用力最勤,是其目录学研究的典范。他撰成了一部"系统"的佛教目录学"文献史",甄别了佛教目录种种优劣,厘清了佛教目录学史的分期,取得了重大成就。
关键词 姚名达 目录学 佛教目录学
下载PDF
“白鹿洞”名义新探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勤合 冯莲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26-28,共3页
历来认为白鹿洞得名是因为其创始人李渤蓄养一白鹿,人称白鹿先生,而白鹿洞的地形四面环山,回合似洞,故名白鹿洞。在道教系统中,白鹿常与神仙相伴,多为神仙坐骑,而"洞"则指神仙真人居住之所,李渤是道教史上的重要人物,曾撰《... 历来认为白鹿洞得名是因为其创始人李渤蓄养一白鹿,人称白鹿先生,而白鹿洞的地形四面环山,回合似洞,故名白鹿洞。在道教系统中,白鹿常与神仙相伴,多为神仙坐骑,而"洞"则指神仙真人居住之所,李渤是道教史上的重要人物,曾撰《真系》一书,为道教上清系排列谱系,自拟为第十四代传人。所以,李渤取名"白鹿洞"完全是出于其个人的道教信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鹿洞 李渤 道教
下载PDF
走在三径之上:从陶渊明到周敦颐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勤合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44-49,共6页
周敦颐虽然在《爱莲说》中自期为"莲",而与陶渊明的"菊"有所区别,但在精神上却是与陶渊明相通的。仕宦三十余年,周敦颐内心一直怀着归隐的愿望,时人也把他比作陶渊明。只是因为缺乏"三径之资",周敦颐才... 周敦颐虽然在《爱莲说》中自期为"莲",而与陶渊明的"菊"有所区别,但在精神上却是与陶渊明相通的。仕宦三十余年,周敦颐内心一直怀着归隐的愿望,时人也把他比作陶渊明。只是因为缺乏"三径之资",周敦颐才选择了"吏隐"生活。周敦颐用"莲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宣示自己的"吏隐"更是一种"泥隐",从而表达他不同于"吏隐"者的理想和远追陶渊明而不能的心迹。所以,莲更多的是对菊的继承和与牡丹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周敦颐 泥隐 三径之资 牡丹
下载PDF
足本《庐山记》在近代的重新发现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勤合 马新蕾 滑红彬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第1期42-44,共3页
《庐山记》是宋代陈舜俞撰写的一部山志,本为五卷八篇,自明代以来惟存三篇。1900年,日本内藤湖南发现元禄十年刻足本《庐山记》并题写了跋语;1909年,罗振玉在日本发现成篑堂文库藏宋本足本和元禄十年刻足本,并分别于1917年和1928年将此... 《庐山记》是宋代陈舜俞撰写的一部山志,本为五卷八篇,自明代以来惟存三篇。1900年,日本内藤湖南发现元禄十年刻足本《庐山记》并题写了跋语;1909年,罗振玉在日本发现成篑堂文库藏宋本足本和元禄十年刻足本,并分别于1917年和1928年将此二书印行,促进了此书在学术界的传播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庐山记》 罗振玉 内藤湖南
下载PDF
《庐山典籍史》误解《史记》一则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勤合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55-55,共1页
关键词 《史记》 庐山 典籍 标志性事件 司马迁 文化史 登山
下载PDF
释应之《五杉集》撰于庐山及其“书籍之路”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勤合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26-29,共4页
《五杉集》的重新发现,佐证和丰富了有关释应之生平的记载。结合其他资料,可以推知:应之早年随栖隐在庐山一带学诗,得南唐烈祖、元宗知遇,后随元宗迁居南昌西山,又曾住庐山东林寺,元宗为建五杉阁。应之在东林寺五杉阁所撰《五杉集》在... 《五杉集》的重新发现,佐证和丰富了有关释应之生平的记载。结合其他资料,可以推知:应之早年随栖隐在庐山一带学诗,得南唐烈祖、元宗知遇,后随元宗迁居南昌西山,又曾住庐山东林寺,元宗为建五杉阁。应之在东林寺五杉阁所撰《五杉集》在中国江南流传广泛,并在宋代传播到朝鲜半岛,近代流传到日本,是“书籍之路”上的一段佳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杉集》 应之 庐山 书籍之路
下载PDF
周敦颐与九江文化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勤合 高平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18-21,共4页
周敦颐一生长期在江西为官,钟情于九江山水,晚年定居于九江濂溪,并嘱咐后人做"九江濂溪人"。湖南濂溪当是根据九江濂溪而得名,而非相反。九江人一直视九江为周敦颐故里,濂溪文化成为九江城市文化传统的重要部分,在九江得到了... 周敦颐一生长期在江西为官,钟情于九江山水,晚年定居于九江濂溪,并嘱咐后人做"九江濂溪人"。湖南濂溪当是根据九江濂溪而得名,而非相反。九江人一直视九江为周敦颐故里,濂溪文化成为九江城市文化传统的重要部分,在九江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发展,在今天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敦颐 濂溪 九江 城市文化
下载PDF
张舜徽目录观发微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勤合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123-125,共3页
张舜徽于1945年提出用校雠学包举目录、板本、校勘,而否定目录学的意见。这是由他通人之学、反对狭隘、由博返约的学术风格决定的。
关键词 张舜徽 目录 学术风格 通人之学
下载PDF
从牟子到慧远:早期佛教中国化的轨迹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勤合 《宜春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1-5,共5页
牟子生活于东汉末年,所撰《理惑论》回答了当时社会上对佛教的一系列问难,包括发服、形神等问题,初步解决了佛教与中国社会相适应的问题。牟子提出的发服、形神等问题经过慧远等人的继续阐发,得到了较满意的解决。牟子开创的利用儒道发... 牟子生活于东汉末年,所撰《理惑论》回答了当时社会上对佛教的一系列问难,包括发服、形神等问题,初步解决了佛教与中国社会相适应的问题。牟子提出的发服、形神等问题经过慧远等人的继续阐发,得到了较满意的解决。牟子开创的利用儒道发展佛教的弘法道路也在慧远那里得到发扬。慧远进一步发展了牟子的理论,其方内方外理论显示了中国佛教独立发展的自信以及佛教中国化的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牟子 慧远 佛教中国化
下载PDF
如何破解地方文化对外传播的困境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勤合 《对外传播》 2020年第8期25-26,共2页
新时代如何创新表达方式,奏响对外传播的交响乐、大合唱,把中国故事讲得愈来愈精彩,让中国声音愈来愈洪亮,是地方文化工作者的光荣使命。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每一个地方都与整个世界发生着或隐或显但却紧密的联系。
关键词 文化工作者 对外传播 创新表达 大变局 大合唱 光荣使命 交响乐 洪亮
下载PDF
庐山佛经翻译初考
13
作者 李勤合 刘娟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39-41,共3页
庐山东林寺由于慧远主持之力,在西域求法和佛经翻译中做出了巨大贡献,是当时重要的佛经翻译中心之一。庐山经录不仅是当时佛教翻译的记录,还是佛教发展的重要文献。庐山经录开创了断代经录的先河,在我国佛教史和目录学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关键词 庐山 译经 经录 东林寺
下载PDF
庐山泉文化——“天下第一泉”辨析
14
作者 李勤合 李宁宁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41-45,共5页
中国泉文化发源于水文化,而在茶文化兴盛的唐代逐渐兴盛和独立,并产生了"天下第一泉"之说。庐山谷帘泉作为天下第一泉之说,出自张又新《煎茶水记》。历代饮茶人对谷帘水多有赞美吟咏,质疑者虽然怀疑张又新伪托陆羽,但对谷帘... 中国泉文化发源于水文化,而在茶文化兴盛的唐代逐渐兴盛和独立,并产生了"天下第一泉"之说。庐山谷帘泉作为天下第一泉之说,出自张又新《煎茶水记》。历代饮茶人对谷帘水多有赞美吟咏,质疑者虽然怀疑张又新伪托陆羽,但对谷帘泉水质量依然多加肯定。中国文化开放包容的浪漫主义风格使得多个"天下第一泉"可以并存而不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下第一泉 谷帘泉 张又新 陆羽
下载PDF
谢灵运《庐山法师碑》献疑
15
作者 李勤合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5-88,共4页
史料记载东晋庐山慧远法师往生后,谢灵运曾为其撰有碑诔之文,今《广弘明集》卷二十三保存有《庐山慧远法师诔》,《佛祖统纪》卷二十六保存有《庐山法师碑》。经过目录学、写作风格、同类文章互勘、写作时间等多角度的比较求证,可知《庐... 史料记载东晋庐山慧远法师往生后,谢灵运曾为其撰有碑诔之文,今《广弘明集》卷二十三保存有《庐山慧远法师诔》,《佛祖统纪》卷二十六保存有《庐山法师碑》。经过目录学、写作风格、同类文章互勘、写作时间等多角度的比较求证,可知《庐山法师碑》存在众多疑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庐山法师碑》 《佛祖统纪》谢灵运 慧远
原文传递
庐山佛经翻译及经录之概况
16
作者 李勤合 《兰台世界(上旬)》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3-64,共2页
作为佛教重要载体的佛经,是佛教活动的依据,向为佛教内外人士所重视。佛教初传人中国,求取和翻译佛经是佛教活动的最重要部分。为了整理佛经翻译的成果和记载当时佛经的流传,出现了佛家经录。庐山东林寺千百年来,几经兴废,曾是中... 作为佛教重要载体的佛经,是佛教活动的依据,向为佛教内外人士所重视。佛教初传人中国,求取和翻译佛经是佛教活动的最重要部分。为了整理佛经翻译的成果和记载当时佛经的流传,出现了佛家经录。庐山东林寺千百年来,几经兴废,曾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佛教中心和佛经翻译场所。有关庐山东林寺佛经翻译和经录的具体情况限于资料,或语焉不详,或付诸阙如。本文拟在前人的基础上对此作些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经翻译 庐山 佛教活动 中国历史 东林寺
下载PDF
为什么是慧远:慧远莲社初祖形象的确立与传播
17
作者 李勤合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6期33-44,共12页
东晋庐山慧远的形象在唐宋期间经历了从一位普通的净土修行者到净土高僧、莲社创始人、莲社始祖的演变过程。历代净土信仰者在慧远等一百二十三人建斋立誓求生西方这一事实的基础上,在唐宋净土结社修行风行的历史背景下,按照净土修行者... 东晋庐山慧远的形象在唐宋期间经历了从一位普通的净土修行者到净土高僧、莲社创始人、莲社始祖的演变过程。历代净土信仰者在慧远等一百二十三人建斋立誓求生西方这一事实的基础上,在唐宋净土结社修行风行的历史背景下,按照净土修行者的理想模范,经过历代文献读者与作者的接力传承和数百年的层累、聚焦,最终形成了慧远莲社初祖的丰满形象。慧远作为中国莲社初祖是中国净土信仰者在长期的信仰实践过程中的历史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慧远 莲社 初祖 传播
下载PDF
太虚与《庐山学》
18
作者 李勤合 郑连聪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23-25,29,共4页
《庐山学》是上海泰东书局1926年出版的一本太虚法师讲演集,主要收录1924年前后数年间太虚在庐山、武昌佛学院以及其他各地的讲演稿。文章试图通过原始文献的分析,探讨《庐山学》的名称及其意义。研究表明,《庐山学》名称经历了"... 《庐山学》是上海泰东书局1926年出版的一本太虚法师讲演集,主要收录1924年前后数年间太虚在庐山、武昌佛学院以及其他各地的讲演稿。文章试图通过原始文献的分析,探讨《庐山学》的名称及其意义。研究表明,《庐山学》名称经历了"庐山演说集""庐山讲演集"到"庐山学"的演变,且在文献记载中较为混乱,其趋向是从具体说明"庐山讲演"之内容到建立抽象佛学体系。《庐山学》首次提出了"庐山学"的概念,也是近代较早以地名学的著作,在庐山文化史和近代学术史上都有其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庐山学》 太虚 庐山
下载PDF
庐山烟雨浙江潮:太虚法师在庐山
19
作者 李勤合 柴颖菊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23-26,共4页
太虚法师民国年间在庐山兴复大林寺,发起庐山暑期讲演会,创设世界佛教联合会、中华佛教联合会,并一度在庐山创办庐山学宭、编发《海潮音》,弘法庐山十余载,不仅丰富了庐山佛教文化的内涵,更从此开始世界佛化新运动。尤其是1937年,太虚... 太虚法师民国年间在庐山兴复大林寺,发起庐山暑期讲演会,创设世界佛教联合会、中华佛教联合会,并一度在庐山创办庐山学宭、编发《海潮音》,弘法庐山十余载,不仅丰富了庐山佛教文化的内涵,更从此开始世界佛化新运动。尤其是1937年,太虚法师发表《告全日本佛教徒众》和《告全国佛徒》,号召日本佛教徒抵制战争,更号召中国僧众奋勇护国,实际上是中国僧界的抗战动员书。庐山弘法成为法师一生弘法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份,值得人们纪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虚 庐山 佛教
下载PDF
文化自信与佛教中国化
20
作者 李勤合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71-74,92,共5页
佛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出身于尼泊尔,古代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民族,与中国文化更为接近。佛教传入中国后,同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缘起性空论&... 佛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出身于尼泊尔,古代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民族,与中国文化更为接近。佛教传入中国后,同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缘起性空论"为基石的佛教伦理对全球化条件下重建世界伦理秩序具有重要启示;讲好"虎溪三笑"等佛教故事,推动世界各种文明之间和合共存,对进一步激发中国文化自信,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 文化自信 传统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