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脱位恒牙延迟再植术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李午丽 李炯 +4 位作者 马丽琼 赵春晖 王群 王润 潘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2-86,共5页
目的:分析影响全脱位恒牙延迟再植术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患牙38颗)全脱位恒牙延迟再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访12~108个月预后情况,将再植牙分为成功、存留和失败。使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单因素分析使用Log-... 目的:分析影响全脱位恒牙延迟再植术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患牙38颗)全脱位恒牙延迟再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访12~108个月预后情况,将再植牙分为成功、存留和失败。使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单因素分析使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估性别、年龄、牙齿发育程度、牙齿保存方式、牙髓治疗方式对再植牙生存率的影响。结果:38颗再植牙成功3颗,存留28颗,失败10颗。再植牙9年累积生存率为34.7%。不同性别、年龄、牙齿发育程度、牙齿保存方式组的生存情况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牙髓治疗方式组的累积生存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表现为根管充填组>持续根管换药组>保髓治疗组。结论:延迟再植全脱位恒牙时,保髓治疗的患牙生存预后较差,临床上建议早期进行牙髓摘除,消炎后根管充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脱位 延迟再植术 预后 生存分析
下载PDF
MDT理念下以“一站式”多学科诊治为目标的临床实习教学应用
2
作者 李炯 李午丽 赵春晖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6期145-148,共4页
在高素质口腔医学人才培养要求下,探讨MDT理念下以“一站式”多学科诊治为目标在临床本科生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分析学生在临床综合能力、学习兴趣、文献检索能力、知识理解和记忆等方面的改变。结合“以提升临床能... 在高素质口腔医学人才培养要求下,探讨MDT理念下以“一站式”多学科诊治为目标在临床本科生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分析学生在临床综合能力、学习兴趣、文献检索能力、知识理解和记忆等方面的改变。结合“以提升临床能力为导向的互联网+模块教学法”及“标准化病人的教学考核模式”,强化了实习生的临床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调动了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奠定了学生成为具有职业胜任能力口腔医师的基础,进一步推动实习生向临床医生的转变,为优化临床实习效果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DT 一站式 多学科 综合科 临床实习
下载PDF
外科手术联合牵引矫治30例弯曲上颌年轻恒中切牙疗效分析
3
作者 张菁 王俊敏 +1 位作者 马丽琼 李午丽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4期141-143,共3页
目的:观察外科手术联合牵引矫治弯曲阻生年轻恒前牙的疗效。方法:收集自2019年以来笔者医院收治的30例弯曲阻生年轻恒前牙病例,患儿年龄7~10岁,运用外科开窗联合牵引方法,将弯曲阻生年轻恒前牙恢复至正常牙列位置。患牙为观察组,对侧同... 目的:观察外科手术联合牵引矫治弯曲阻生年轻恒前牙的疗效。方法:收集自2019年以来笔者医院收治的30例弯曲阻生年轻恒前牙病例,患儿年龄7~10岁,运用外科开窗联合牵引方法,将弯曲阻生年轻恒前牙恢复至正常牙列位置。患牙为观察组,对侧同名牙作为正常对照组,在双侧中切牙均受损的病例中,以同颌侧切牙为对照组,术后随访24个月。CBCT测量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唇侧牙槽骨厚度、牙冠高度和牙根长度,评估预后效果。结果:29例患者共30颗患牙,其中男15例,女14例,失访3例,平均年龄(7.98±0.63)岁,成功率96.3%。利用CBCT测量分析结果,治疗后,唇侧牙槽骨厚度小于对照组,且牙根长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牙冠高度未见明显差异。结论:外科手术联合正畸牵引适用于年轻弯曲恒前牙的治疗,有利于牙根发育和唇侧牙槽骨的改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曲牙 年轻恒牙 正畸牵引 牙牵引 成功率
下载PDF
超声和Er:YAG激光冲洗活化技术对人感染根管牙本质的渗透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任月月 许慧慧 +3 位作者 李午丽 张苗苗 陈峰 李颂 《口腔疾病防治》 2023年第8期573-579,共7页
目的体外评估超声和Er:YAG激光冲洗活化技术对次氯酸钠溶液在人感染根管牙本质中渗透的影响,为临床感染根管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36例感染根管,根据冲洗技术随机分组:常规注射器冲洗(conventional syringe irrigation,CSI)组12例、... 目的体外评估超声和Er:YAG激光冲洗活化技术对次氯酸钠溶液在人感染根管牙本质中渗透的影响,为临床感染根管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36例感染根管,根据冲洗技术随机分组:常规注射器冲洗(conventional syringe irrigation,CSI)组12例、被动超声冲洗(passive ultrasonic irrigation,PUI)组12例、Er:YAG激光光子诱导光声流技术(Er:YAG laser and photon-induced photoacoustic streaming,PIPS)组12例;收集36例清洁根管,根据冲洗技术随机分组:CSI组12例、PUI组12例、PIPS组12例。纳入根管均为后牙的直根管,所有根管经标准化牙根长度后进行机械预备、相应动力冲洗流程,随后使用2%亚甲蓝溶液根管内染色,观察冲洗剂渗透区域。使用EXAKT硬组织切磨系统取根管冠、根中、根尖1/3处100~150μm的横向硬组织切片,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并测量数据(最大渗透深度、平均渗透深度、渗透百分比)以评估染料渗透效果。结果3种冲洗技术下,在根管的全长,感染根管中的最大渗透深度、平均渗透深度、渗透百分比均显著小于清洁根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感染根管的冠方、根中以及根尖,PIPS组分别在渗透百分比、平均渗透深度以及最大渗透深度上大于CSI组(P<0.05);PUI组和CSI组的最大渗透深度、平均渗透深度和渗透百分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PS组和PUI组的最大渗透深度、平均渗透深度和渗透百分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根管的牙本质渗透性弱于清洁根管;Er:YAG激光冲洗活化技术可显著改善次氯酸钠溶液对感染牙本质的渗透效果,而被动超声冲洗并未显著改善渗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根管 牙本质 ER:YAG激光 被动超声冲洗 常规注射器冲洗 次氯酸钠 根管冲洗 渗透
下载PDF
2.5%NaClO溶液冲洗对大鼠炎症牙髓愈合影响
5
作者 杨琪 唐颖 +3 位作者 李午丽 陈乔尔 孙麟 李颂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413-1417,共5页
目的评估使用2.5%NaClO溶液作为冲洗剂对大鼠炎症牙髓保存治疗后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4只8周龄雄性SD大鼠上颌磨牙48颗,采用髓腔暴露法穿髓暴露24 h制备牙髓炎症模型,然后切除部分冠髓,根据对牙髓切断后不同的冲洗处理方法分组,2.5%Na... 目的评估使用2.5%NaClO溶液作为冲洗剂对大鼠炎症牙髓保存治疗后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4只8周龄雄性SD大鼠上颌磨牙48颗,采用髓腔暴露法穿髓暴露24 h制备牙髓炎症模型,然后切除部分冠髓,根据对牙髓切断后不同的冲洗处理方法分组,2.5%NaClO冲洗(NaClO)组和生理盐水冲洗(NS)组,均以iRoot BP Plus盖髓,窝洞用玻璃离子封闭。两组分别于术后第1、7、28天各处死4只动物,组织病理学观察评估剩余牙髓组织的炎症反应、组织破坏及硬组织的形成情况。结果2.5%NaClO组和NS组的牙髓炎症反应、组织破坏程度和修复性牙本质形成在术后第1、7、28天表现近似,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大鼠炎症牙髓模型上牙髓部分切断后运用2.5%NaClO作为iRoot BP Plus盖髓前冲洗止血剂与生理盐水表现出相似的作用,并不影响牙髓炎症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氯酸钠 活髓保存 牙髓切断 盖髓
下载PDF
TIMP-1在大鼠不可复性牙髓炎中的抗炎作用
6
作者 唐颖 李午丽 +2 位作者 杨琪 王璐 李颂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408-1412,共5页
目的研究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在大鼠不可复性牙髓炎模型活髓保存治疗中的抗炎作用。方法对8~10周龄雄性大鼠上颌第一磨牙采用髓腔开放法建立不可复性牙髓炎模型,髓腔开放24、36、48 h后进行牙髓切断术,用TIMP-1覆盖牙髓断面(TIMP-... 目的研究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在大鼠不可复性牙髓炎模型活髓保存治疗中的抗炎作用。方法对8~10周龄雄性大鼠上颌第一磨牙采用髓腔开放法建立不可复性牙髓炎模型,髓腔开放24、36、48 h后进行牙髓切断术,用TIMP-1覆盖牙髓断面(TIMP-1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NS组),玻璃离子填充窝洞。给药后24、48 h分别进行组织学及免疫组化分析。结果HE染色切片的组织病理学定量分析结果显示,TIMP-1组的根髓炎性细胞反应、根髓组织形态改变、根髓坏死范围的炎症评分高于NS组(P<0.001或P<0.01)。免疫荧光染色(CD68标记)切片显示,TIMP-1组CD68免疫荧光强度高于NS组(P<0.001)。结论TIMP-1在大鼠不可复性牙髓炎模型中无抗炎作用,且加重了根髓的炎症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可复性牙髓炎 活髓保存治疗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 髓腔开放法
下载PDF
数字化成像技术诊断下颌第一前磨牙根管形态的准确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午丽 李颂 吴光远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7-100,共4页
收集100颗离体下颌第一前磨牙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化成像技术拍摄颊舌向、近远中向术前片和诊断丝片,采用透明牙技术使根管系统完全可视化。以Vertucci分类法进行根管分型,并对两种方法的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分型结... 收集100颗离体下颌第一前磨牙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化成像技术拍摄颊舌向、近远中向术前片和诊断丝片,采用透明牙技术使根管系统完全可视化。以Vertucci分类法进行根管分型,并对两种方法的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分型结果间的Kappa值为0.545 8,为中度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成像技术 下颌第一前磨牙 根管形态 复杂根管
下载PDF
丰富教学形式在口腔内科教学中的作用 被引量:5
8
作者 李午丽 李颂 +1 位作者 张黎 王珩 《安徽医学》 2012年第7期928-930,共3页
口腔内科学是一门技术含量和实践要求非常高的技能操作型临床学科。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强调理论灌输,不利于新型高素质人才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应用学生主导型CBL教学、PBL教学、仿真头模教学、团队教学、... 口腔内科学是一门技术含量和实践要求非常高的技能操作型临床学科。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强调理论灌输,不利于新型高素质人才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应用学生主导型CBL教学、PBL教学、仿真头模教学、团队教学、一体化教学、建立文献资料库及临床实践操作等方法为实现学生主体地位以及增强学生临床综合能力等方面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方法 口腔内科学 综合能力
下载PDF
药物性牙龈增生与胶原代谢失衡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午丽 赵守亮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681-684,共4页
药物性牙龈增生(drug-induced gingival overgrowth,DIGO)是指长期服用某些特定药物而引起的牙龈纤维性增生和体积增大,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研究表明,胶原的合成和降解失衡与药物性牙龈增生有密切关系。本文就药物性牙龈增生与胶... 药物性牙龈增生(drug-induced gingival overgrowth,DIGO)是指长期服用某些特定药物而引起的牙龈纤维性增生和体积增大,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研究表明,胶原的合成和降解失衡与药物性牙龈增生有密切关系。本文就药物性牙龈增生与胶原代谢失衡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牙龈增生 胶原代谢 胶原吞噬 胶原降解 基质金属蛋白酶
下载PDF
不同教学形式下《牙体牙髓病学》教学效果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午丽 张菁 赵春晖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485-490,共6页
目的对比线上教学、线下教学、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学对《牙体牙髓病学》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在新冠疫情影响下,针对我校2016级、2017级和2018级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分别采用了线下教学、线上教学、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学三种不同的教学形式开... 目的对比线上教学、线下教学、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学对《牙体牙髓病学》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在新冠疫情影响下,针对我校2016级、2017级和2018级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分别采用了线下教学、线上教学、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学三种不同的教学形式开展教学。通过分析学生的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实验课成绩及总成绩反映教学效果;通过问卷调查法从教学资源质量、教师教学质量、自主学习效果、成绩考核内容和方式、总体学习效果、教学方法的优缺点六个方面对三种教学形式进行满意度评价和分析。结果理论成绩方面,三种教学形式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成绩方面,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学明显优于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P<0.05)。问卷分析结果显示,教学资源质量方面,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学和线上教学明显优于线下教学(P<0.05);自主学习效果方面,三组间均有差异(P<0.05),表现为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学>线上教学>线下教学;其余方面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学在实验教学上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学和线上教学更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结合问卷调查,教师应从教学设计和成绩评价体系等方面深化改革,推动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深度融合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上教学 线下教学 线上线下 教学效果 牙体牙髓病学
下载PDF
van der Woude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午丽 梅陵宣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7年第11期122-123,104,共3页
范德伍综合征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疾病,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是最常见的综合征型唇腭裂。其主要临床特征为下唇凹陷或瘘管以及唇裂和(或)腭裂。研究表明,该病是由于干扰素调节因子6发生基因突变引起。近年来关于该综合征的报道日益增多... 范德伍综合征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疾病,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是最常见的综合征型唇腭裂。其主要临床特征为下唇凹陷或瘘管以及唇裂和(或)腭裂。研究表明,该病是由于干扰素调节因子6发生基因突变引起。近年来关于该综合征的报道日益增多,本文就其临床表现、遗传学研究、诊断与治疗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德伍综合征(VWS) 干扰素调节因子6 突变
下载PDF
牙周基础治疗及维护治疗对老年人慢性牙周炎的疗效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李炯 李午丽 +2 位作者 蒋勇 侯爱兵 阳宏林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665-667,共3页
目的探讨牙周基础治疗及维护治疗对老年人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老年牙周炎患者42例,行牙周基础治疗(超声龈上洁治、龈下刮治术、根面平整术、口腔卫生宣教)和维护治疗(评估包括菌斑量、探诊深度、探针出血点、附着水平、... 目的探讨牙周基础治疗及维护治疗对老年人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老年牙周炎患者42例,行牙周基础治疗(超声龈上洁治、龈下刮治术、根面平整术、口腔卫生宣教)和维护治疗(评估包括菌斑量、探诊深度、探针出血点、附着水平、牙龈退缩程度、炎症程度、根分叉病变、牙松动度、咬合创伤等指标,给予相应的治疗,维护牙周组织的健康)。在治疗前和治疗后0、3、6个月时记录患者菌斑指数(PLI)、牙龈沟出血指数(SBI)、牙周袋探诊深度(PD)。结果各项指标(PLI、SBI、PD)持续改善(P <0. 01),牙龈炎症减轻。同时,3个月和6个月维护期复诊时,与基础治疗后比较,PLI、PD、SB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论老年慢性牙周炎患者,在接受牙周基础治疗后定期进行维护治疗,能够有效改善牙周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牙菌斑指数 老年人
下载PDF
全瓷冠与钴铬合金烤瓷冠就位后的颈缘临床效果及患者满意度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炯 蒋勇 +2 位作者 李午丽 阳宏林 祝心威 《安徽医学》 2019年第2期119-121,共3页
目的评价全瓷冠与钴铬合金烤瓷冠就位时的颈缘状况及患者满意度。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安徽省口腔医院接受口腔治疗的70例患者(88个牙位),根据患者所选修复材料的不同分为全瓷冠组(44个牙位)与钴铬合金烤瓷冠组(44个牙位),评价... 目的评价全瓷冠与钴铬合金烤瓷冠就位时的颈缘状况及患者满意度。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安徽省口腔医院接受口腔治疗的70例患者(88个牙位),根据患者所选修复材料的不同分为全瓷冠组(44个牙位)与钴铬合金烤瓷冠组(44个牙位),评价两组患者修复体就位时的颈缘完整性、颈缘适合性、颈缘凸度、颈缘颜色协调度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修复体的颈缘临床效果均较好,全瓷冠组的颈缘适应性、颈缘凸度性、颈缘颜色协调度性均优于钴铬合金烤瓷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度调查发现,两组修复体除了牙体形态方面外,其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钴铬合金烤瓷冠,全瓷冠修复更有助于改善疗效和美观程度,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铬合金 全瓷冠 颈缘 适合性 患者满意度
下载PDF
11名少牙畸形病人Pax 9、Msx 1、Axin 2基因突变的检测 被引量:4
14
作者 徐秀敏 李午丽 +1 位作者 奥小莹 梅陵宣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2期673-677,共5页
目的:对少牙畸形病人血样标本中提取的DNA进行Pax 9、Msx 1和Axin 2核苷酸单链构象多态性和突变的检测,探讨少牙畸形的发病机制。方法:收集11名少牙畸形病人外周血标本,提取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目的:对少牙畸形病人血样标本中提取的DNA进行Pax 9、Msx 1和Axin 2核苷酸单链构象多态性和突变的检测,探讨少牙畸形的发病机制。方法:收集11名少牙畸形病人外周血标本,提取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技术结合DNA直接双向测序对病人DNA进行检测。结果:在11名病人中发现1个Msx 1单核苷酸多态位点,但没有发现有关Pax 9、Msx 1、Axin 2突变。结论:结合少牙畸形的高发病率及Pax 9、Msx 1、Axin 2基因突变的较低报告数值间的偏差,遗传因素在少牙畸形形成中的作用比原先预想的更加具有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牙畸形 PAX 9 MSX 1 AXIN 2
下载PDF
PAX9基因与非综合征型多数牙先天缺失的关系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5
作者 崔娟娟 李午丽 梅陵宣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38-40,共3页
先天性缺牙是人类牙列中最常见的发育异常,包括个别牙先天缺失,多数牙先天缺失和先天无牙症。多数牙先天缺失按照其表现型不同通常可分为综合征型和非综合征型,表现为常染色体的显性或隐性遗传、X-连锁遗传特性,有的具有家族遗传史,有... 先天性缺牙是人类牙列中最常见的发育异常,包括个别牙先天缺失,多数牙先天缺失和先天无牙症。多数牙先天缺失按照其表现型不同通常可分为综合征型和非综合征型,表现为常染色体的显性或隐性遗传、X-连锁遗传特性,有的具有家族遗传史,有的则是无家族史的散发病例。本文就近年来非综合征型牙齿发育不全研究中的热点基因PAX9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数牙先天缺失 PAX9基因 非综合征
下载PDF
翻转课堂教学法在牙体牙髓病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菁 李午丽 +2 位作者 胡晓燕 马丽琼 李颂 《安徽医药》 CAS 2018年第3期577-578,共2页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该文介绍了翻转课堂教学方法的背景及特点,探讨了其在牙体牙髓病学教学中的运用,为进一步提高牙体牙髓病学的教学质量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翻转课堂 牙体牙髓病学 教学模式
下载PDF
盐酸米诺环素结合超声龈下刮治术治疗老年牙周炎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菁 王俊敏 +1 位作者 马丽琼 李午丽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2年第5期1119-1125,共7页
目的 观察老年牙周炎患者使用盐酸米诺环素结合超声龈下刮治术方案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2022年1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牙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不同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 目的 观察老年牙周炎患者使用盐酸米诺环素结合超声龈下刮治术方案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2022年1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牙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不同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观察组行盐酸米诺环素结合超声龈下刮治术方案治疗,对照组行超声龈下刮治术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牙周状况、牙菌斑生物膜活性、牙周菌落数、牙周炎症分子、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和临床疗效,并在治疗后进行6个月的随访,统计远期复发率,以综合分析盐酸米诺环素结合超声龈下刮治术方案治疗老年牙周炎的可行性。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牙周状况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PLI:1.37±0.28 vs 1.71±0.35、 PD:(3.21±0.51) mm vs(4.12±0.62) mm、 GBI:1.12±0.39 vs 1.48±0.38、 CAL:(2.34±0.26) mm vs(3.98±0.28) mm](t=5.364、 8.015、 4.675、 30.350,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牙菌斑生物膜活性和牙周菌落数均低于对照组[内层面牙菌斑生物膜活性:(10.57±2.24)%vs(25.27±2.97)%、中层面牙菌斑生物膜活性:(12.47±1.57)%vs(28.08±3.68)%、外层面牙菌斑生物膜活性:(9.05±1.08)%vs(29.18±5.51)%、 G+厌氧菌菌落数:(2.10±0.67) CFU vs(3.45±0.89) CFU、 G-厌氧菌菌落数:(2.31±0.38) CFU vs(3.14±0.86) CFU](t=27.940、 27.590、 23.250、 8.569、 6.242,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牙周局部炎症反应程度低于对照组[IL-17:(4.98±1.66) pg/mL vs(7.61±2.19) pg/mL、 TNF-α:(2.35±1.01) ng/mL vs(3.24±1.03) ng/mL、 CRP:(1.55±0.52) mg/L vs(2.42±0.93) mg/L、 IL-1β:(23.49±5.16)μg/L vs(34.57±5.72)μg/L、 MCP-1:(27.36±6.45) ng/L vs(37.52±6.84) ng/L](t=6.767、 4.363、 5.774、 10.170、 7.642,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VAS:(1.38±0.81)分vs(2.97±1.01)分、 SP:(1.13±0.14) pg/mL vs(2.52±0.31) pg/mL、 NPY:(124.16±19.14) pg/mL vs(154.31±21.05) pg/mL、 5-HT:(5.00±0.34) pg/mL vs(5.59±0.51) pg/mL](t=8.684、 8.107、 7.493、 6.806,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SF-36:(89.02±8.04)分vs(79.78±7.99)分](t=5.764,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00%vs 80.00%)(χ~2=6.061,P<0.05)。观察组远期复发率低于对照组[10.64%vs 0](χ~2=5.499,P<0.05)。结论 老年牙周炎患者接受盐酸米诺环素结合超声龈下刮治术方案,治疗效果理想,此方案可在最大程度上抑制牙周局部炎症和菌斑形成,缓解疼痛,降低复发风险,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牙周炎 盐酸米诺环素 超声龈下刮治术 疼痛 复发
下载PDF
个性化舌侧矫治对牙周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陶李明 吴建华 +1 位作者 张春霞 李午丽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96-1200,共5页
目的研究成人个性化舌侧矫治对牙周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成人正畸患者8例共48个牙位点,根据错牙合畸形程度分为两组,粘结舌侧矫治器附件的单颌牙齿作为实验组,暂时不粘结舌侧矫治器附件的对颌牙齿作为对照组。在矫治前、矫治2个月、矫治... 目的研究成人个性化舌侧矫治对牙周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成人正畸患者8例共48个牙位点,根据错牙合畸形程度分为两组,粘结舌侧矫治器附件的单颌牙齿作为实验组,暂时不粘结舌侧矫治器附件的对颌牙齿作为对照组。在矫治前、矫治2个月、矫治6个月、矫治结束后1个月对牙龈指数(GI)、出血指数(BI)、菌斑指数(PLI)等变化进行检测,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上述8例患者作为舌侧矫治组,另选8例唇侧矫治患者,研究唇、舌侧矫治牙周临床检测指标的差异。结果个性化舌侧矫治的实验组与对照组及矫治之前相比,矫治2个月及6个月后,GI、BI、PLI升高(P<0.05),矫治结束后1个月,PLI升高(P<0.05),GI、B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唇、舌侧矫治结束后两组间GI、BI、PL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舌侧矫治会使成人菌斑指数升高,当患者形成正确的牙周健康理念、牙周维护较好时,不会引起牙龈和牙周炎症,其为个性化舌侧矫治普遍运用于临床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舌侧矫治 牙周健康 唇侧矫治
下载PDF
ephrinB2基因转染脱落乳牙来源的牙髓干细胞提高其成骨/成牙本质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晓燕 朱绍跃 +2 位作者 徐建光 李午丽 张菁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64-569,共6页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肝细胞激酶受体B4/促红细胞生成素肝细胞激酶受体配体B2 (EphB4/ephrinB2)信号通路在调控过表达ephrinB2的脱落乳牙来源牙髓干细胞(SHEDs)成骨/成牙本质分化中的作用。方法从滞留乳牙中分离出SHEDs,用hEfnB2-GFP-...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肝细胞激酶受体B4/促红细胞生成素肝细胞激酶受体配体B2 (EphB4/ephrinB2)信号通路在调控过表达ephrinB2的脱落乳牙来源牙髓干细胞(SHEDs)成骨/成牙本质分化中的作用。方法从滞留乳牙中分离出SHEDs,用hEfnB2-GFP-Bsd载体和空载体(GFP-Bsd)转染后进行成骨/成牙本质分化诱导。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碱性磷酸酶实验(ALP)实验、茜素红S染色实验来检测EfnB2-SHEDs组、空载体对照组(Vector-SHEDs)的成骨分化效果,并用Western blot、免疫沉淀和免疫共沉淀试验来检测ephrinB2和EphB4磷酸化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ALP实验和茜素红S染色实验证实:EfnB2-SHEDs组比Vector-SHEDs组表现出更高的ALP活性和矿化能力。RT-PCR显示:EfnB2-SHEDs组成牙本质/成骨标志物的表达明显高于Vector-SHEDs组,在成骨分化中,EphB4受体通过磷酸化被活化。结论基因转染ephrinB2能够通过刺激ephrinB2和EphB4的磷酸化来提高SHEDs的成骨/成牙本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牙牙髓干细胞 EPHRINB2 基因转染 成骨分化
下载PDF
一个非综合征型多数牙缺失家系的临床及遗传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春晖 李午丽 +2 位作者 崔娟娟 奥小莹 梅陵宣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67-570,共4页
目的:探讨一个非综合征型多数牙缺失家系的临床表型及遗传学特点。方法:对家系内部分患者及正常成员进行口腔专科检查和家系调查,总结分析其临床特征,并绘制系谱图以明确其遗传方式。结果:(1)该家系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外显率较高... 目的:探讨一个非综合征型多数牙缺失家系的临床表型及遗传学特点。方法:对家系内部分患者及正常成员进行口腔专科检查和家系调查,总结分析其临床特征,并绘制系谱图以明确其遗传方式。结果:(1)该家系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外显率较高;(2)患者牙列发育异常表现在牙齿数目、形态、位置及关系等方面,先天缺牙以第二前磨牙及第三磨牙较为常见;(3)家系内不同个体的临床表型存在差异。结论:该家系中,先天性缺牙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外显率较高,表型差异较大。其临床特征以第二前磨牙和第三磨牙先天缺失较为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畸形 牙缺失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