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省异戊二烯浓度分布及日变化情况初步分析
1
作者 罗皓 李启泰 +6 位作者 左仁慧 刘芳 谢凯夫 曹骅 马关琴 李函颖 章婷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7-285,共9页
为了了解贵州省环境空气异戊二烯的浓度水平及分布情况,以贵州省2019年臭氧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为研究区域选取了18个采样点,这18个点位包括了工业区、城市建成区、居民区、交通枢纽等排放人为源挥发性有机物(AVOCs)的区域,和水生植物种... 为了了解贵州省环境空气异戊二烯的浓度水平及分布情况,以贵州省2019年臭氧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为研究区域选取了18个采样点,这18个点位包括了工业区、城市建成区、居民区、交通枢纽等排放人为源挥发性有机物(AVOCs)的区域,和水生植物种植区、森林植被覆盖区、自然风景区等排放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物(BVOCs)的区域,尤其以水生植物种植区的异戊二烯观测为重点,在2020年7~9月期间分批次进行了环境空气异戊二烯的离线采样和臭氧浓度的同步在线监测。结果表明,贵州省大气异戊二烯日均浓度在0.13~6.13μg/m^(3)之间,其中BVOCs采样区域、AVOCs采样区域、水生植物种植区、森林植被覆盖区的异戊二烯日均浓度分别为1.74、0.52、2.26、1.23μg/m^(3),白天平均浓度分别为2.80、0.54、4.03、1.57μg/m^(3),夜间平均浓度分别为0.68、0.50、0.49、0.88μg/m^(3),BVOCs采样区域的异戊二烯日均浓度、白天浓度高于AVOCs采样区,夜间浓度差异不大;水生植物种植区的日均浓度和白天浓度高于森林植被覆盖区,这表明贵州部分地区水生植物在夏季白天的异戊二烯排放比森林植被等陆生植物要高,水生植物(荷花、芦苇、慈姑等)排放的异戊二烯对环境的影响值得关注并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省 异戊二烯 水生植物
原文传递
一次冰雹过程的惯性重力波观测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21
2
作者 覃卫坚 寿绍文 +1 位作者 高守亭 李启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39-1049,共11页
使用高灵敏度的电容式微压波传感器对1998年4月11日16时发生在贵州省普定县的一次降冰雹过程的重力波进行观测,利用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中尺度模式对这一过程进行数值模拟,使用Morlet小波方法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得出这... 使用高灵敏度的电容式微压波传感器对1998年4月11日16时发生在贵州省普定县的一次降冰雹过程的重力波进行观测,利用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中尺度模式对这一过程进行数值模拟,使用Morlet小波方法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得出这一过程中惯性重力波的分布和变化规律,并分析急流、地形及切变线对惯性重力波的影响.观测发现:在降冰雹前,每隔1~4小时出现一次短周期重力波阵性增强的现象.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在低空降冰雹前几个小时有强的短周期重力波出现,其中周期较长的出现早、存在时间长,周期较短的出现晚、存在时间短;强的低空急流和风速垂直切变触发对流或湍流的发生和加强,对流或湍流又激发了80~200 min的短周期重力波;短周期重力波更容易向垂直方向传播,而长周期重力波倾向于水平方向传播.长周期重力波在降冰雹后周期有明显变短现象,随高度越加明显.由地形形成的重力波在最高山峰上空振幅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重力波 重力波观测 数值模拟 小波分析
下载PDF
影响惯性重力波活动规律的动力学因子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覃卫坚 寿绍文 +2 位作者 李启泰 王咏青 彭江良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19-524,共6页
通过探测发现大气重力波有明显的活动规律:重力波强度在冬、春季强于夏、秋季,在5月和10月发生急剧减弱和加强的转变,无天气过程时晚上比白天强,尤其短周期的重力波,周期为40-80min的重力波平均强度最强,其他较弱。在斜压大气和考虑积... 通过探测发现大气重力波有明显的活动规律:重力波强度在冬、春季强于夏、秋季,在5月和10月发生急剧减弱和加强的转变,无天气过程时晚上比白天强,尤其短周期的重力波,周期为40-80min的重力波平均强度最强,其他较弱。在斜压大气和考虑积云对流加热条件下,运用积云对流参数化、Taylor公式展开等方法,推导出惯性重力波的非线性KdV方程,求出其孤立波解,以此解释以上得出的大气重力波的活动规律:惯性重力波强度随风速垂直切变增大而增大,急流是最重要的惯性重力波波源,是重力波强度在冬、春季强于夏、秋季的主要原因,亚洲急流在5月和10月的北跃和南落,是重力波强度发生急剧变化的原因,急流下方是激发惯性重力波最强的地方。一般情况下,惯性重力波强度随着大气背景流场绝对涡度增大而增大,正涡度对惯性重力波起激发和增强的作用。当惯性重力波向下传播时,波的强度随层结稳定度(N^2)增大而增大,由于太阳辐射的作用白天大气层结稳定度比晚上小,这解释了在无天气过程时晚上重力波强度强于白天的原因。惯性重力波强度和波的频率成正比,这解释了周期为40-80 min比周期为140-160 min的重力波强的原因。重力波强度还与非线性积云对流参数常数b及科氏力参数f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重力波波源 孤立波解 重力波强度
下载PDF
一次梅雨锋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易军 寿绍文 +1 位作者 高守亭 李启泰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61-767,共7页
利用中尺度非静力平衡模式WRF-V2.1对2007年7月7—8日江淮地区一次梅雨锋暴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其中的中尺度重力波(MGW)特征,并运用拉格朗日Rossby数(Ro)来诊断非平衡流特征。研究表明:这次暴雨过程中的中尺度重力波波长约... 利用中尺度非静力平衡模式WRF-V2.1对2007年7月7—8日江淮地区一次梅雨锋暴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其中的中尺度重力波(MGW)特征,并运用拉格朗日Rossby数(Ro)来诊断非平衡流特征。研究表明:这次暴雨过程中的中尺度重力波波长约为56~75km,相速约12~19m·s^-1;在有利的大尺度环流形势下,地转调整机制是MGW产生的首要机制,Wave-CISK和地转调整为波动传播提供了充足的能量,使MGW在具有波导结构的大气中维持了相当长的时间;满足Ro指标的不平衡运动区与重力波活动区十分接近,它对波动产生的时间和区域方面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尺度重力波(MGW) Ro数 地转调整
下载PDF
灾害性冰雹过程的重力波演变特征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启泰 谢金来 杨训仁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361-368,共8页
在灾害性冰雹过程的不同阶段,大气中有不同特征的重力波出现。使用重力波周期-振幅谱的动态分析方法,把冰雹过程从不同的发展阶段加以考察,发现了一些雹云发展和重力波演变特征之间的联系。它们有助于找到一种对灾害性冰雹过程作出较长... 在灾害性冰雹过程的不同阶段,大气中有不同特征的重力波出现。使用重力波周期-振幅谱的动态分析方法,把冰雹过程从不同的发展阶段加以考察,发现了一些雹云发展和重力波演变特征之间的联系。它们有助于找到一种对灾害性冰雹过程作出较长时效临近预报的方法和进行深入研究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性 冰雹过程 重力波 防雹
下载PDF
日环食激发大气声重力波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启泰 谢金来 杨训仁 《声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71-186,共16页
利用1987年9月23日日环食期间在中国多个测站获得的地面微压波、无线电探空及太阳辐射资料研究了日食激发声重力波的波源机制、波谱特征、地区差异,并与同时进行的电离层探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此次日环食过程中肯定有重力波发生... 利用1987年9月23日日环食期间在中国多个测站获得的地面微压波、无线电探空及太阳辐射资料研究了日食激发声重力波的波源机制、波谱特征、地区差异,并与同时进行的电离层探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此次日环食过程中肯定有重力波发生,其周期与太阳直接辐射起伏经历的时间有明显的一致性。不同地方的日食重力波都来自太阳直接辐射变化直接产生的强迫振荡和各地大气层内的浮力振荡。前者的波动周期较长,振幅较大,直接与日食期间太阳辐射的起伏有关;后者的波动周期较短,振幅较小,与各地日食时局地大气层内的稳定度及湿度条件有关。研究中发现由日食引起的太阳直接辐射有两种与重力波激发有关的起伏过程,一种是初亏-复圆阶段的振荡,其周期与各地日食开始时间有关;一种是复圆后的振荡,其周期与各地食分值有关。这两种起伏周期与日食参数的相关系数都在0.99以上。本文在分析日食的太阳辐射和局地大气效应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声重力波发生的物理机制,并讨论了日食声重力波与同时发生的电离层振荡的关系。针对70年代以来国内外一直未能解决的日食是否激发大气声重力波的问题,本文得到一个简单而重要的结论:早上发生日食的地方有长周期宽频谱的大气声重力波产生,下午发生日食的地方则没有这种波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环食 激发 大气声 重力波 振荡
原文传递
小尺度地形引起的切变重力波 被引量:8
7
作者 桑建国 李启泰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227-231,共5页
在大气边界层中,特别是山区的边界层中,经常可以观测到重力波的活动。例如Bull和Neisser分析了1974年4月至7月的2300时的微气压计记录。他们发现约38%的观测时间里都存在振幅至少为10—20 dPa的重力波活动,其中大多数重力波的振幅为25... 在大气边界层中,特别是山区的边界层中,经常可以观测到重力波的活动。例如Bull和Neisser分析了1974年4月至7月的2300时的微气压计记录。他们发现约38%的观测时间里都存在振幅至少为10—20 dPa的重力波活动,其中大多数重力波的振幅为25—70 dPa。由于风速切变和温度层结的不同,重力波引起的垂直位移的大小可能为百米,也可能达到整个夜间边界层厚度的量级。 很多大气活动都可能引起重力波,例如锋面、低空急流、局地风切变、逆温及强对流等等。地形特别是在夜间也是产生重力波的重要来源。当稳定度随高度急剧减少或风速随高度急剧增加时,在山脊的背风坡经常可以发现一系列的波动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 小尺度 重力波 地形
下载PDF
日环食大气内重力波的探测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谢金来 杨训仁 李启泰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1990年第1期32-37,共6页
日食期间,月影以超声速移过地球大气而使局部大气冷却。Chimonas 和 Hines认为大空冷却的结果产生激波,诱发大气重力波。在电离层中可检测到 TID,在地面上可检测到大气压力变化。虽然电离层中这种重力波信号很弱,但仍可检测到。地面压... 日食期间,月影以超声速移过地球大气而使局部大气冷却。Chimonas 和 Hines认为大空冷却的结果产生激波,诱发大气重力波。在电离层中可检测到 TID,在地面上可检测到大气压力变化。虽然电离层中这种重力波信号很弱,但仍可检测到。地面压力变化发生在日食附近地区,甚至离主食带相当远的地方也可以测到。本文报告了在中国首次直接观测日环食引起地面压力波的检测结果。1987年9月23日日环食期间,位于环食带的乌鲁木齐,太原,徐州,苏州及偏食带的北京和贵阳六个次声观测站用电容式微气压计在我国首次探测到日环食产生的声重力波,其周期为10—60分钟,振幅为7—20帕斯卡(峰—峰值)。动态谱分析的结果表明,各地的重力波周期都具有连续的谱分布,其主周期为40分钟。此外,各地还记录到出现时间不同而周期更长的波。本文对这些结果作了初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环食 大气 重力波 探测
下载PDF
1987年9月23日日环食所产生的大气内重力波
9
作者 谢金来 杨训仁 李启泰 《声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89-193,共5页
在日食期间,月影以超声速移过地球大气而使局部大气冷却。Chimonas和Hines认为大气冷却的结果产生激波,诱发大气重力波。这时在电离层中可检测到TID而在地面上可检测到大气压力变化。虽然在电离层中这种重力波信号很弱,但仍可检测到。... 在日食期间,月影以超声速移过地球大气而使局部大气冷却。Chimonas和Hines认为大气冷却的结果产生激波,诱发大气重力波。这时在电离层中可检测到TID而在地面上可检测到大气压力变化。虽然在电离层中这种重力波信号很弱,但仍可检测到。地面压力变化发生在日食附近地区,甚至离主食带相当远的地方也可以测到。本文报告了在中国首次直接观测日环食引起地面压力波的检测结果。1987年9月23日日环食期间,位于环食带的乌鲁木齐,太原,徐州,苏州及位于偏食带的北京和贵阳共六个次声观测站用电容式微气压计在我国首次探测到日环食产生的声重力波,其周期为10—60min,振幅为7—20Pa(峰-峰值)。动态谱分析的结果表明,各地的重力波周期都有连续的谱分布,其主周期为40min。此外,各地记录到出现时间不同而周期更长的波,对这些结果本文作了初步计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食 大气 重力波
原文传递
大气重力波布阵探测灾害性冰雹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启泰 李诗明 赵彩 《贵州地质》 2001年第2期73-78,T001,共7页
1995— 1 997年在冰雹灾害频繁的贵州省中西部进行了灾害性冰雹过程的大气重力波布阵探测研究 ,结果表明使用动态谱分析技术的大气重力波三测点布阵探测方法不仅可以在冰雹灾害发生 3— 2 4小时以前获得可靠的预警信息 ,而且可连续跟踪... 1995— 1 997年在冰雹灾害频繁的贵州省中西部进行了灾害性冰雹过程的大气重力波布阵探测研究 ,结果表明使用动态谱分析技术的大气重力波三测点布阵探测方法不仅可以在冰雹灾害发生 3— 2 4小时以前获得可靠的预警信息 ,而且可连续跟踪监测波源所在方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性冰雹过程中 动态谱分析 大气重力波 人工防雹作业 三测点布阵探测
下载PDF
大气重力波与分娩产程发动的关系
11
作者 李启泰 胡明志 +6 位作者 姜平 刘丽莉 沈芹 文先勤 王腾蛟 毛祖烈 朱晓林 《环保科技》 1994年第1期28-31,共4页
利用2492例自然分娩资料和8248h重力波探测记录,结合地面气象观测、无线电探空及声雷达探测资料研究了贵阳市大气重力波的活动与分娩产程发动的关系。结果表明:波动周期6~10min,振幅8Pa以上的大气重力波活动与分娩发动有密切联系。大... 利用2492例自然分娩资料和8248h重力波探测记录,结合地面气象观测、无线电探空及声雷达探测资料研究了贵阳市大气重力波的活动与分娩产程发动的关系。结果表明:波动周期6~10min,振幅8Pa以上的大气重力波活动与分娩发动有密切联系。大气重力波可能是诱发产程的一个大气环境因子。99%以上的分娩产程发动于有规则的大气重力波活动的大气环境中,而无规则的重力波存在时,分娩发动极少、雷暴天气出现前1~3h是这种波动最活跃的时段,此时的分娩发动率是无规则的重力波活动时段的3倍以上。 还讨论了重力波影响产程发动的可能机制,认为有可能使用人工模拟重力波的方法调节自然分娩的启动过程及其它人体生理生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 大气重力波 分娩发动 相互影响
下载PDF
冰雹灾害的大气重力波遥感预警系统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启泰 《贵州地质》 1996年第4期363-367,共5页
1985~1992年在北京、贵阳及河北满城进行的多次强对流过程大气重力波探测研究中,发现灾害性冰雹出现前3~6h即有周期为20~60min,振幅超过30Pa的大气微压重力波间歇性的活动。这一发现为灾害性冰雹过程的临近... 1985~1992年在北京、贵阳及河北满城进行的多次强对流过程大气重力波探测研究中,发现灾害性冰雹出现前3~6h即有周期为20~60min,振幅超过30Pa的大气微压重力波间歇性的活动。这一发现为灾害性冰雹过程的临近预报提供了重要指标。在此基础上我们使用重力波动态(三维)谱分析技术并设计了相应的微机系统软件,实现了大气重力波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和连续动态谱显示,从而研制成将微压波探头、数据采集、微机动态谱实时显示和临近预报指标等软、硬件结合为一体的冰雹重力波预警系统。该系统对强对流冰雹过程有很高的预警和识别能力,并且已达到实际业务使用水平,初步应用于人工防雹作业指挥,大大减少了空报造成的盲目性。1993年3~6月该系统在贵州省重雹灾区普定县实际用于冰雹预报和人工防雹作业指挥的效果证明,该系统可提供时效为3~6h的冰雹预警信息,未出现空报和漏报,为该县减少炮弹耗费50%以上,经济社会效益明显。这一系统同时还是普遍适用的大气重力波探测和实时分析工具,应用时只须改变软件中的参数设置或增加局部应用程序,即可对锋面、气旋、台风、高空槽、高低空急流等天气系统和强对流、危险性风切变等大气现象以及大气边界层结构等进行连续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灾害 大气重力波 遥感 冰雹预报
下载PDF
贵州省空中水汽资源及降水潜力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启泰 卢成孝 《贵州气象》 1990年第5期19-38,共20页
关键词 水汽 降水 贵州 资源
下载PDF
贵阳市燃煤烟气中汞在大气中传输的数值模拟及敏感性数值试验 被引量:1
14
作者 吕晓彤 李启泰 蒋维楣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60-569,共10页
利用中尺度非静力大气化学模式(MESO-NHC),以及目前大气中臭氧(O3)和氢氧基(OH)对汞氧化的研究成果,研究贵阳市原煤燃烧产生的大气汞传输,以及φ(大气汞)对Hg0的干沉积速率,OH与元素汞(Hg0)的反应率常数的敏感性.结果表明:①模拟区内实... 利用中尺度非静力大气化学模式(MESO-NHC),以及目前大气中臭氧(O3)和氢氧基(OH)对汞氧化的研究成果,研究贵阳市原煤燃烧产生的大气汞传输,以及φ(大气汞)对Hg0的干沉积速率,OH与元素汞(Hg0)的反应率常数的敏感性.结果表明:①模拟区内实际大气中φ(Hg0)为局地人为排放源和自然排放源共同作用的结果,二者所占比例大致相当.②由于化学和沉积特性不同,φ(Hg0),φ〔Hg(Ⅱ)〕和φ(HgP)随着与排放源距离增加而衰减的程度存在差异,排放源对附近地区φ(大气汞)及各种形态汞所占比例影响较大;在远离排放源的地方,大气中的Hg(Ⅱ)和HgP主要来自于Hg0不断的氧化作用.③φ(大气汞)表现出2种不同的垂直分布特征,在一定高度以下φ(Hg0)随高度线性递减,而在该高度之上直到对流层顶φ(Hg0)几乎保持同样的数值;φ〔Hg(Ⅱ)〕和φ(HgP)随高度的变化遵循指数递减规律.φ(Hg0)随高度和与排放源距离增加而衰减的程度不及φ〔Hg(Ⅱ)〕和φ(HgP),主要是由于Hg0通过化学反应和沉积而离开大气的量少,能较充分通过平流扩散和垂直输送作用输送到离排放源较远和较高的地方.④排放源附近φ(大气汞)较高的地方φ(大气汞)对Hg0的干沉积速率敏感性较高,而φ(大气汞)较低的地方其敏感性较低.⑤φ(大气汞)对Hg0被OH氧化的反应率常数(k)的变化普遍很敏感,在较大的反应率常数kHg-OH=3.55×10-14×e294/T情况下,Hg0所占比例偏低,而Hg(Ⅱ)和HgP所占比例偏高,与监测结果偏差较大;在kHg-OH=2.94×10-14情况下模拟结果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阳市 大气汞 数值模拟 垂直分布 Hg0干沉积速率 反应率常数
下载PDF
贵阳市SO_2雨水清除系数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彩 李启泰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1-45,共5页
提出了一种利用SO2 空中和雨水采样资料和气象资料、云物理探测资料等计算云下SO2 降水清除系数的方法 ,计算了贵阳市冬、夏季不同雨强下的SO2 降水清除系数kw,并将所得结果实际用于城市SO2 浓度的数值计算。结果表明 。
关键词 二氧化硫 雨水清除系数 贵阳市 大气污染
下载PDF
毛皮红2R的合成研究
16
作者 李启泰 徐田华 《皮革化工》 1998年第1期21-22,25,共3页
为了得到一种新型色泽鲜艳的毛皮染料将氨基酰化后引入保护集团,完成其它反应后再水解除掉保护基,从而获得所需要结构的毛皮染料。表1,图1。
关键词 氨基酰化 氧化染料 水解 毛皮 染料 染色
下载PDF
冰雹灾害的大气重力波遥感预警系统
17
作者 李启泰 《贵州气象》 1997年第1期35-37,共3页
1985~1992年在北京、贵阳及河北满城进行的多次强对流过程大气重力波探测研究中,发现灾害性冰雹出现前3~6小时即有周期为10~40分,振幅超过30Pa的大气微压重力波间歇性的活动。这一发现为灾害性冰雹过程的临近预报提供了重要指标。... 1985~1992年在北京、贵阳及河北满城进行的多次强对流过程大气重力波探测研究中,发现灾害性冰雹出现前3~6小时即有周期为10~40分,振幅超过30Pa的大气微压重力波间歇性的活动。这一发现为灾害性冰雹过程的临近预报提供了重要指标。在此基础上使用重力波动态(三维)谱分析技术并设计了相应的微机系统软件,实现了大气重力波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和连续动态谱显示,从而研制成将微压波探头、数据采集、微机动态谱实时显示和临近预报指标等软、硬件结合为一体的冰雹重力波预警系统。该系统用于强对流冰雹过程的预警和识别,1993年3~6月该系统实际应用效果证明可提供时效为3~6小时的冰雹预警信息,未出现空报和漏报,并减少炮弹通讯耗费80%以上。这一系统同时还是普遍适用的大气重力波探测和实时分析工具。应用时只须改变软件中的参数设置或增加局部应用程序,即可对锋面、气旋、台风、高空槽、高低空气流等天气系统和强对流、危险性风切变等大气现象以及大气边界层结构等进行连续跟踪探测,并成为常规天气预报和大气科学理论研究的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 灾害 大气重力波 遥感 预警系统
下载PDF
贵州省人工防雹工作中应加强科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18
作者 李启泰 《贵州气象》 1996年第6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人工防雹 科学研究 问题探讨
下载PDF
复杂地形上流场和浓度场的数值模拟应用于环境空气影响评价 被引量:3
19
作者 姜平 李启泰 +1 位作者 杨家骏 胡明志 《贵州环保科技》 1997年第2期17-23,共7页
利用数值积分方法求解复杂地形上三维大气热力—动力学方程组以及扩散方程,模拟复杂地形上的流场和污染物浓度场情况,并与现场污染物和污染气象测试结果比较分析,模式计算结果与观测结果基本相符。将该模式应用于扩建工程环境空气影响评... 利用数值积分方法求解复杂地形上三维大气热力—动力学方程组以及扩散方程,模拟复杂地形上的流场和污染物浓度场情况,并与现场污染物和污染气象测试结果比较分析,模式计算结果与观测结果基本相符。将该模式应用于扩建工程环境空气影响评价,使评价结果更趋合理、准确。该模式能够反映复杂地形上不同大气稳定度下的污染物输送、扩散规律,因此可作为解决复杂地形上空气污染物扩散的实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地形 环境空气影响 评价 污染物 扩散 输送
下载PDF
贵阳市严重大气污染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彩 李启泰 《贵州气象》 1995年第5期4-14,共11页
使用三维地形跟踪坐标系上的动力学流场模式和平流扩散方程浓度场模式,模拟了造成贵阳市冬季严重二氧化硫(SO2)污染的局地环流特征以及相应的SO2浓度分布,结果表明冬季稳定冷高压系统控制下的晴朗小风天气是造成贵阳市严重大气污染... 使用三维地形跟踪坐标系上的动力学流场模式和平流扩散方程浓度场模式,模拟了造成贵阳市冬季严重二氧化硫(SO2)污染的局地环流特征以及相应的SO2浓度分布,结果表明冬季稳定冷高压系统控制下的晴朗小风天气是造成贵阳市严重大气污染的主要天气条件,其基本特点是地面小风,边界层干部较强的逆温层和城市盆地周围山坡的夜间冲泄流。在这种天气条件下,贵阳市最严重的大气污染出现在城市中心、地势低平地区和污染物排放量最大的工业区附近,出现的时段是上午。这一结果与实际监测资料相当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城市 大气 污染 数值模拟 贵阳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