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激活条件和培养基对兔卵母细胞孤雌激活和胚胎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善刚 陈学进 +2 位作者 李宏滨 魏彩虹 杜立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665-1670,共6页
对新西兰兔成熟卵母细胞在不同方式激活后的发育潜能和孤雌胚胎在不同培养体系中的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电击激活和化学激活单独使用不能很好的激活兔卵母细胞,两次电击和化学激活配合使用能够较好的激活兔卵母细胞。通过比较发现B... 对新西兰兔成熟卵母细胞在不同方式激活后的发育潜能和孤雌胚胎在不同培养体系中的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电击激活和化学激活单独使用不能很好的激活兔卵母细胞,两次电击和化学激活配合使用能够较好的激活兔卵母细胞。通过比较发现B2培养基支持兔孤雌胚胎发育的能力显著高于其他培养基。试验建立了和体内受精时间过程相似的卵母细胞活化和培养系统,为兔的核移植技术优化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母细胞 孤雌激活 胚胎发育 胚胎培养
下载PDF
鸡胚胎体外培养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善刚 杜立新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2期125-128,共4页
鸡胚体外培养系统包括 :将鸡胚从蛋壳中取出转入代用蛋壳Ⅰ中补加蛋清至满 ,用保鲜膜封口固定 ,38℃、翻蛋角 90°、RH40 %孵化 72h ,然后转入代用蛋壳Ⅱ中用保鲜膜封口固定 ,38℃、翻蛋角 40°、RH5 0 %孵化至 1 8d ,之后转入... 鸡胚体外培养系统包括 :将鸡胚从蛋壳中取出转入代用蛋壳Ⅰ中补加蛋清至满 ,用保鲜膜封口固定 ,38℃、翻蛋角 90°、RH40 %孵化 72h ,然后转入代用蛋壳Ⅱ中用保鲜膜封口固定 ,38℃、翻蛋角 40°、RH5 0 %孵化至 1 8d ,之后转入恒温箱停止翻蛋在 37 5℃、RH6 0 %的条件下孵化至出雏。通过以上培养系统 ,在手工翻蛋 (4次 /d)的情况下分两组处理 1 7只鸡胚 ,孵化率为 1 1 8% (2 /1 7) ,两只雏鸡中一只为弱雏 ;在自动翻蛋 (1次 /h)的情况下处理 40只鸡胚 ,孵化率为 2 2 5 % (9/4 0 )。孵出的小鸡经正常饲养能够长大并产卵。通过自动翻蛋体外培养系统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实验过程中发现 ,两次转移对胚胎和卵黄造成的损伤、卵黄膜与代用蛋壳的粘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蛋 代用蛋壳 孵化率 鸡胚 胚胎体外培养 卵黄 出雏 体外培养系统 固定 取出
全文增补中
应用超声波技术快速预测羊背膘厚和眼肌面积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魏彩虹 李宏滨 +2 位作者 刘涛 李善刚 杜立新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36-238,共3页
在肉羊育种中,背膘厚和眼肌面积是重要的选择性状,为了能够对其进行活体预测,试验通过对3个羊品种(36头)屠宰前后的背膘厚和眼肌面积的估测和实测数据运用最小二乘法建立了用超声波活体测量技术预测宰后背膘厚、眼肌面积和屠宰重的预测... 在肉羊育种中,背膘厚和眼肌面积是重要的选择性状,为了能够对其进行活体预测,试验通过对3个羊品种(36头)屠宰前后的背膘厚和眼肌面积的估测和实测数据运用最小二乘法建立了用超声波活体测量技术预测宰后背膘厚、眼肌面积和屠宰重的预测模型,结果显示预测模型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因此,可以在育种实践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技术 背膘厚 眼肌面积 胴体性状
下载PDF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对新生大鼠大脑皮质突触发育的追踪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刘传军 李善刚 +1 位作者 郭延奎 高慧英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6年第5期429-430,共2页
目的追踪研究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对新生大鼠发育期间大脑皮质突触发育的影响。方法取7d龄Wistar仔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假手术组(对照组)。采用形态学和形态计量学的方法对生后7d到2月(成年)分8个时段对额叶皮质的发育,进行长期跟踪研究。... 目的追踪研究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对新生大鼠发育期间大脑皮质突触发育的影响。方法取7d龄Wistar仔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假手术组(对照组)。采用形态学和形态计量学的方法对生后7d到2月(成年)分8个时段对额叶皮质的发育,进行长期跟踪研究。结果实验组6h^7d各组神经元胞质内出现空泡,线粒体肿胀、嵴模糊;核不规则、皱缩甚至溶解。脑损伤后仔鼠额叶皮质神经元[C24h:(142.0±17.3)个,E24h:(106±28.2)个,C2w:(142.5±19.23)个,E2w:(126.0±24.5)个]及神经纤维的密度(C6h:20.2±2.1,E6h:14.9±1.92,C24h:20.4±2.6,E24h:11.4±2.4)显著降低(P<0.05,P<0.01)。突触的形态计量学参数表面积密度(Sv)和面数密度(NA)降低,突触后膜致密层变薄(P<0.05,P<0.01)。结论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对新生大鼠发育期间大脑皮质中突触的质量,神经元及神经纤维密度的影响,是影响智力发育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大鼠 缺氧缺血脑损伤 突触 形态计量学
下载PDF
二仙汤加减对急性不完全性脑缺血大鼠脑保护作用的实验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洪海 高慧英 +3 位作者 崔海庆 李亚鲁 李善刚 石运芝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47-551,共5页
目的 :探讨二仙汤加减的脑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方法 :用中老年Wistar大鼠 ,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 2小时后 ,去夹再通的方法制作急性不完全性脑缺血再灌流模型。实验组大鼠造模前给予二仙汤加减 ,于血流再灌后 6h、2 4h、3d及 7d处死 ... 目的 :探讨二仙汤加减的脑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方法 :用中老年Wistar大鼠 ,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 2小时后 ,去夹再通的方法制作急性不完全性脑缺血再灌流模型。实验组大鼠造模前给予二仙汤加减 ,于血流再灌后 6h、2 4h、3d及 7d处死 ,对顶叶皮质及背侧海马进行形态学研究。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 ,光、电镜图象显示毛细血管、脑细胞渗出及细胞损伤明显减轻 ;海马CA1区细胞丢失明显减少 (P <0 .0 5 )。结论 :该方药有改善脑血液循环、减轻脑水肿和保护脑细胞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二仙汤加减 大鼠 脑保护作用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应用RNA干扰技术体外抑制兔成纤维细胞HGPRT的表达及其核移植研究(英文) 被引量:3
6
作者 郭毅 张传山 +6 位作者 李善刚 李锋 谷瑞环 邢凤英 李垚 姚刚 陈学进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72-879,共8页
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hypoxanthine guaninephos phoribosyltransferase,HGPRT)的功能缺失与痛风、肾结石和雷纳综合症(Lesch-Nyhan Syndrome)等疾病相关.制作HGPRT基因表达降低的模式动物,将有利于人们对这种疾病的发病机... 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hypoxanthine guaninephos phoribosyltransferase,HGPRT)的功能缺失与痛风、肾结石和雷纳综合症(Lesch-Nyhan Syndrome)等疾病相关.制作HGPRT基因表达降低的模式动物,将有利于人们对这种疾病的发病机理和治疗做进一步的研究.构建了针对HGPRT基因表达的shRNA干扰载体,并将质粒转染兔成纤维细胞,获得携带该干扰片段的转基因细胞系,经PCR鉴定转基因成纤维细胞克隆阳性率为83.3%.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转基因干扰成纤维细胞系HGPRT mRNA和蛋白质表达量明显降低.最后,以转基因成纤维细胞进行核移植,囊胚率为27.8%,与正常来源的成纤维细胞囊胚率相比较差异不显著.说明,通过RNAi可稳定干扰兔成纤维细胞HGPRT基因的表达,为进一步通过核移植技术建立HGPRT RNAi转基因兔模型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兔成纤维体细胞 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HGPRT) 核移植
下载PDF
急性不完全脑缺血大鼠心房特殊颗粒变化的形态学及形态计量学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高慧英 王洪海 +3 位作者 郭延奎 崔海庆 李亚鲁 李善刚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5-78,共4页
本实验应用形态计量学的方法研究了心房特殊颗粒的变化与脑缺血的关系。实验用中老年 Wistar大鼠 ,采取双侧颈总动脉夹闭 2 h后去夹再灌流的方法制作急性不完全性脑缺血模型。于再灌后 6h、2 4h、3 d及 7d,处死大鼠 ,在 10 0 s内取出右... 本实验应用形态计量学的方法研究了心房特殊颗粒的变化与脑缺血的关系。实验用中老年 Wistar大鼠 ,采取双侧颈总动脉夹闭 2 h后去夹再灌流的方法制作急性不完全性脑缺血模型。于再灌后 6h、2 4h、3 d及 7d,处死大鼠 ,在 10 0 s内取出右心耳 ,常规超薄切片及染色 ,电镜观察心房特殊颗粒的变化并进行形态计量学研究。结果显示 :脑缺血再灌后 6h,心房特殊颗粒几乎释放殆尽 ,2 4h及 3 d数量明显减少 ,颗粒变小 ;形态计量研究表明 ,缺血再灌组大鼠心房特殊颗粒的体积密度、面数密度、数密度及颗粒的平均直径 ,除 7d者外 ,其余均比假手术组有不同程度的减小 ( P<0 .0 1,P<0 .0 5 )。本实验结果表明 ,心房特殊颗粒内所含的心房肽参与早期脑缺血缺氧的病理生理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特殊颗粒 心钠素 形态计量学 脑缺血 大鼠
下载PDF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对新生大鼠发育期间额叶皮质突触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高慧英 李善刚 +3 位作者 崔海庆 石运芝 张树鹏 李亚鲁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5-158,共4页
用 7日龄 Wistar大鼠制成缺氧缺血脑损伤模型 ,从生后 7d到成年分 8个时间段对突触的质量进行了长期跟踪研究。结果显示 :脑损伤后鼠的额叶皮质神经元及神经纤维的密度明显降低 ( P<0 .0 5 ,P<0 .0 1) ;突触的体视学参数表面积密... 用 7日龄 Wistar大鼠制成缺氧缺血脑损伤模型 ,从生后 7d到成年分 8个时间段对突触的质量进行了长期跟踪研究。结果显示 :脑损伤后鼠的额叶皮质神经元及神经纤维的密度明显降低 ( P<0 .0 5 ,P<0 .0 1) ;突触的体视学参数表面积密度和面数密度降低 ;突触后膜致密层变薄 ( P<0 .0 5 ,P<0 .0 1)。实验结果提示 :新生鼠脑缺氧缺血损伤后额叶皮质内突触质和量的改变是影响智力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 ;同时还表明神经纤维及突触有代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新生大鼠 发育期间 额叶皮质突触质量 体视学
下载PDF
鸡Mx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被引量:2
9
作者 尹春光 杜立新 +4 位作者 李善刚 魏彩虹 刘涛 李宏滨 赵桂平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78-981,共4页
本研究旨在通过克隆鸡Mx全基因序列进而进行该基因的原核表达,获得具有生物学活性的蛋白。利用poly I:C诱导鸡胚成纤维细胞Mx基因表达,克隆了Mx基因全长cDNA序列,将开放阅读框(ORF)连接构建于表达质粒pGEX-4t-2中获得重组表达载体pGEX-... 本研究旨在通过克隆鸡Mx全基因序列进而进行该基因的原核表达,获得具有生物学活性的蛋白。利用poly I:C诱导鸡胚成纤维细胞Mx基因表达,克隆了Mx基因全长cDNA序列,将开放阅读框(ORF)连接构建于表达质粒pGEX-4t-2中获得重组表达载体pGEX-Mx,转化Rosetta(DE3)菌株,经IPTG诱导后检测。表达产物检测显示该蛋白的相对分子量为75 ku。说明获得了Mx基因的高效表达,为进一步进行Mx基因的活性检测以及利用Mx蛋白进行抗病毒转基因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X蛋白 克隆 表达
下载PDF
囊胚注射转基因ES细胞制作嵌合体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付志新 刘宗平 +2 位作者 梁建兰 李善刚 陈学进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9-154,共6页
在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制作的饲养层上培养并成功的维持了携带LacZ基因的胚胎干细胞系(S8),在此基础上,以S8为供体细胞,以远交系昆明白小鼠3.5d胚胎为受体,通过显微注射法将供体细胞转移到受体的囊胚腔内,经过恢复培养,移植到... 在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制作的饲养层上培养并成功的维持了携带LacZ基因的胚胎干细胞系(S8),在此基础上,以S8为供体细胞,以远交系昆明白小鼠3.5d胚胎为受体,通过显微注射法将供体细胞转移到受体的囊胚腔内,经过恢复培养,移植到代孕鼠昆明白雌鼠的子宫中;后代在嵌合体出生一周后进行判定。本试验用8~13代的S8细胞共注射胚胎597枚,经1~3h恢复培养,有585枚胚胎重新具有膨大的囊胚腔,细胞轮廓分明,滋养层细胞间连接也清晰可见,胚胎成活率为97%;胚胎移植后,代孕母鼠共移植胚胎228枚,经17~19d的妊娠期后,产仔37只(2只死胎),产仔率为16%;有35只仔鼠(雄鼠18只,雌鼠17只)存活到可以判断毛色,共获得8只S8细胞毛色嵌合体小鼠,嵌合体的产生率为21.6%。结果表明用S8细胞经囊胚注射后能够获得嵌合体,并且嵌合体明显发生了性偏离现象。本试验为国内利用囊胚注射携带LacZ基因的胚胎干细胞获得嵌合体小鼠的首例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 囊胚注射 LACZ基因 胚胎移植 嵌合体小鼠
下载PDF
电穿孔介导外源基因转染兔成体成纤维细胞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谷瑞环 李善刚 +6 位作者 宋伟杰 王伟 丁雷 张艳 邢凤英 李垚 陈学进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2010年第4期241-245,250,共6页
目的采用电穿孔方法,介导质粒载体pEGFP-cl转入兔成体成纤维细胞,探讨建立电穿孔介导外源基因转染兔成体成纤维细胞的基本条件。方法电穿孔介导质粒载体pEGFP—cl转入7.10代兔耳成体成纤维细胞系GG,研究不同电压、电容、DNA剂量,... 目的采用电穿孔方法,介导质粒载体pEGFP-cl转入兔成体成纤维细胞,探讨建立电穿孔介导外源基因转染兔成体成纤维细胞的基本条件。方法电穿孔介导质粒载体pEGFP—cl转入7.10代兔耳成体成纤维细胞系GG,研究不同电压、电容、DNA剂量,孵育温度的条件下,观察细胞存活数,流式细胞仪测试GFP的含量。结果以PBS作为电击基础液、细胞浓度2×10^6个/ml,电压250V、电容700μF,DNA用量30μg时,兔耳成纤维细胞的转染率和存活率最佳。且电击前冰浴10min,电转染后37℃孵育10min有利于提高细胞的转染率和存活率。结论在合适电压、电容、DNA剂量条件下,电转染提供了外源基因转染兔耳成体成纤维细胞适用性;电转染前的一定时间冰浴和电转染后一定温度孵育可使电转染效率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穿孔 兔成体成纤维细胞 pEGFP-cl 转染
下载PDF
成体兔转基因成纤维细胞的克隆分离及其核移植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传山 郭毅 +7 位作者 谷瑞环 李善刚 李峰 王伟 丁雷 邢凤英 姚刚 陈学进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186-1192,共7页
哺乳动物体细胞核移植及其与转基因技术的结合为转基因动物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然而,单个转基因细胞克隆的分离培养一直比较困难,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转基因动物的研制.将pRNAT-U6.1/Neo质粒转染成体兔成纤维细胞,通过24孔细胞培... 哺乳动物体细胞核移植及其与转基因技术的结合为转基因动物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然而,单个转基因细胞克隆的分离培养一直比较困难,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转基因动物的研制.将pRNAT-U6.1/Neo质粒转染成体兔成纤维细胞,通过24孔细胞培养板分离培养法获得来源于单个转基因成纤维细胞克隆.由于单个成纤维细胞克隆在新鲜DMEM培养液中生长比较困难或缓慢,采用由DMEM/F12制备的条件性培养液进行筛选.以转基因成纤维细胞为供体细胞进行核移植,囊胚率为23.5%,与来源于成体兔正常成纤维细胞相比较差异不显著.并且利用PCR或多重PCR方法鉴定筛选的转基因细胞克隆及其核移植胚胎中整合的NeoR基因和常染色体β-actinDNA.为转基因哺乳动物细胞的分离培养和核移植胚胎的鉴定提供可靠的方法,缩短了转基因动物的研制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为进一步通过核移植技术获得转基因克隆兔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体兔 细胞分离 多重PCR 核移植 转基因检测
下载PDF
通过转移早期囊胚期细胞制备嵌合体鸡 被引量:5
13
作者 杜立新 李善刚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8年第2期231-232,共2页
通过转移早期囊胚期细胞制备嵌合体鸡杜立新李善刚(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关键词:嵌合体;鸡;转基因中图法分类号:S831.2PRODUCTIONOFCHIMERASINTHECHICKENBYTRANSFEROFE... 通过转移早期囊胚期细胞制备嵌合体鸡杜立新李善刚(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关键词:嵌合体;鸡;转基因中图法分类号:S831.2PRODUCTIONOFCHIMERASINTHECHICKENBYTRANSFEROFEARLYBLASTODERMAL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体 转基因
下载PDF
转移早期囊胚期细胞制备嵌合体鸡 被引量:1
14
作者 杜立新 李善刚 +2 位作者 蒋满喜 王慧 尹春光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0-12,共3页
用显微注射方法将尼拉商品鸡鸡胚 X期细胞液注入同期海兰鸡的囊胚腔中,再经体外培养至出雏,获得尼拉—海兰嵌合体鸡,嵌合体率为 5% (3/60),出雏率为 15% (9/60)。另一项实验是将受体鸡胚经过 600 rad60Co辐射处理后再注入供体细... 用显微注射方法将尼拉商品鸡鸡胚 X期细胞液注入同期海兰鸡的囊胚腔中,再经体外培养至出雏,获得尼拉—海兰嵌合体鸡,嵌合体率为 5% (3/60),出雏率为 15% (9/60)。另一项实验是将受体鸡胚经过 600 rad60Co辐射处理后再注入供体细胞并体外培养至出雏,结果嵌合体率为 14.0% (8/57),孵化率为 15.8% (9/57),其中两只毛色嵌合体公鸡存活至今已经 8个月。嵌合体鸡的黑色羽毛可出现在多个部位,有两只鸡的腿部和喙的角质也出现黑色斑。嵌合体鸡血液 DNA具有供体鸡的特征带。本研究为进一步制备转基因鸡奠定了基础,也为鸡的发育生物学研究和遗传学研究提供了实验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体 体外培养 囊胚期细胞 显微注射法 转基因动物
下载PDF
二仙汤加减对急性不完全性脑缺血大鼠脑含水量和SOD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洪海 高慧英 +4 位作者 安蔚 刘桂秋 李善刚 崔海庆 孟庆华 《解剖学研究》 CAS 2002年第3期184-186,共3页
目的 探讨中药干预剂二仙汤对急性不完全脑缺血大鼠脑含水量及超氧化物岐化酶 (SOD)活力的影响及其形态学证据。方法 中老年Wistar大鼠 ,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 2h后去夹再通的方法 ,制作脑缺血模型。实验组鼠在手术前给予干预剂 ,各... 目的 探讨中药干预剂二仙汤对急性不完全脑缺血大鼠脑含水量及超氧化物岐化酶 (SOD)活力的影响及其形态学证据。方法 中老年Wistar大鼠 ,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 2h后去夹再通的方法 ,制作脑缺血模型。实验组鼠在手术前给予干预剂 ,各组鼠于手术后 6h、2 4h、3d及 7d处死取脑 ,用于脑含水量及SOD的检测及电镜观察。结果 实验组脑含水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SOD活力明显高于后者 ,统计结果显示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P <0 0 1) ;形态学研究结果显示 ,对照组脑组织损伤严重 ,主要表现为毛细血管渗出或闭锁 ,脑细胞皱缩甚缺失等 ,而实验组损伤明显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仙汤 干预剂 脑缺血 大鼠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缺氧缺血对新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海马CA_1区的细胞学变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传军 高慧英 +1 位作者 李善刚 崔海庆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42-143,I002,共3页
目的 探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E)对新生鼠发育过程中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海马 CA1区的细胞学变化。方法取7d龄Wistar大鼠,制备HIE模型为实验组,另设假手术组。两组均在术后 8个时限取脑,石蜡切片 Nissl... 目的 探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E)对新生鼠发育过程中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海马 CA1区的细胞学变化。方法取7d龄Wistar大鼠,制备HIE模型为实验组,另设假手术组。两组均在术后 8个时限取脑,石蜡切片 Nissle染色,观察分析海马 CA1区的细胞学变化。同时对 4周和 2个月的仔鼠进行学习记忆能力测试。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实验组海马CA1区细胞数量减少,颗粒层明显变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降低( P<0.05, P<0.01)。结论 HIE后发育至成年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降低,细胞学分析证实与海马 CA1区细胞损伤有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海马 学习 记忆 新生儿 细胞学实验研究
下载PDF
利用错配碱基产生酶切位点快速检测禽类Mx蛋白基因单核苷酸改变 被引量:1
17
作者 尹春光 李善刚 +1 位作者 路国彬 杜立新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0-85,共6页
该方法针对无合适酶切位点的检测位点设计引物,应用于禽类Mx蛋白基因631位氨基酸位点的突变检测,利用错配碱基产生内切酶识别的酶切位点检测SNP,尝试一种操作简便结果可靠的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并能快速判定631位点氨基酸的方法。实验结... 该方法针对无合适酶切位点的检测位点设计引物,应用于禽类Mx蛋白基因631位氨基酸位点的突变检测,利用错配碱基产生内切酶识别的酶切位点检测SNP,尝试一种操作简便结果可靠的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并能快速判定631位点氨基酸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这种方法产生的酶切位点能有效地对631位氨基酸位点进行分型,可以快速检测SN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配碱基 酶切位点 SNP
下载PDF
教学模型是胚胎学教学的得力助手 被引量:2
18
作者 高慧英 崔海庆 +1 位作者 魏丽华 李善刚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02年第2期192-192,共1页
关键词 教学模型 胚胎学教学 早期发育模型 模型助教
下载PDF
二仙汤加减对急性不完全性脑缺血大鼠脑含水量及SOD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洪海 安蔚 +3 位作者 刘桂秋 李善刚 李亚鲁 孟庆华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106-107,共2页
目的 探讨中药“二仙汤加减”对急性不完全脑缺血大鼠脑含水量及SOD活力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 中老年Wistar大鼠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 2h后去夹再通的方法 ,制成急性不完全性脑缺血再灌模型 ,实验组于手术前给予“二仙汤加减” ,各组... 目的 探讨中药“二仙汤加减”对急性不完全脑缺血大鼠脑含水量及SOD活力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 中老年Wistar大鼠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 2h后去夹再通的方法 ,制成急性不完全性脑缺血再灌模型 ,实验组于手术前给予“二仙汤加减” ,各组鼠于手术后 6h、2 4h、3d、及 7d处死取脑 ,检测脑含水量和SOD活力。结果 实验组脑含水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而SOD活力明显高于后者。统计结果显示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P <0 0 1)。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中药“二仙汤加减”有明显的改善脑血循环 ,提高脑细胞抗损伤能力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二仙汤加减 脑含水量 SOD活力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对一年级医学新生学习适应状况的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魏丽华 石运芝 +3 位作者 崔海庆 高慧英 李善刚 王敏 《西北医学教育》 2002年第1期37-38,共2页
为了解大学新生入校后的学习状况,掌握新生在学习适应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泰山医学院2000级728名医学新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分析,并就其对策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以期为高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关键词 医学新生 学习适应性 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