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5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相控多属性融合技术在贝西次凹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1
作者 卢伟 李国福 《复杂油气藏》 2023年第2期185-190,共6页
贝西次凹历经多期构造运动改造,具有多物源、短物源、相变快的典型断陷型盆地特点。地震属性分析技术是储层预测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是单一的地震属性多解性强,因而常用多属性融合技术预测储层分布。然而传统的属性融合技术只是不同地震... 贝西次凹历经多期构造运动改造,具有多物源、短物源、相变快的典型断陷型盆地特点。地震属性分析技术是储层预测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是单一的地震属性多解性强,因而常用多属性融合技术预测储层分布。然而传统的属性融合技术只是不同地震属性的加权数学运算,其没有考虑到不同沉积环境的影响,因而其效果在断陷型盆地储层预测中也不甚理想。由于不同的沉积环境通常在地震波形特征上有所差异,在传统的属性融合技术基础上进一步根据地震波形的不同将研究区划分不同区域,再针对不同区域分别开展优势地震属性融合预测储层展布,最终综合为全区的储层预测结果。其结果与井钻遇情况及沉积规律吻合度较高,证明该技术可以提高断陷盆地储层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属性 断陷盆地 地震波形 属性融合 储层预测
下载PDF
智慧旅游产业发展背景下的导游职业变化及人才培养
2
作者 李国福 《河北画报》 2023年第16期74-76,共3页
以大数据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是第四次产业革命的典型特点,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智慧旅游概念应运而生,旅游产业向智慧旅游产业转变。导游作为传统的旅游行业从业者,数字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变化越来越明显。本文针对智慧旅游产业发展的变化... 以大数据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是第四次产业革命的典型特点,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智慧旅游概念应运而生,旅游产业向智慧旅游产业转变。导游作为传统的旅游行业从业者,数字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变化越来越明显。本文针对智慧旅游产业发展的变化,以智慧旅游产业发展特点,导游职业向智慧导游转变的必要性,智慧导游的工作岗位,智慧导游具备的能力要求等主要研究方向,为探索新的导游人才培养方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旅游 旅游服务 导游
下载PDF
血清HE4、ROMA值联合CA724检测在CA125阴性卵巢癌中的诊断价值
3
作者 李晓红 赵美素 李国福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2期335-338,共4页
目的 分析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卵巢恶性肿瘤风险预测模型(ROMA)值联合糖类抗原CA724(CA724)检测在糖类抗原125(CA125)阴性卵巢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于临沂市肿瘤医院就诊的卵巢癌患者共159例为研究对象,所... 目的 分析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卵巢恶性肿瘤风险预测模型(ROMA)值联合糖类抗原CA724(CA724)检测在糖类抗原125(CA125)阴性卵巢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于临沂市肿瘤医院就诊的卵巢癌患者共159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血清CA125检测;依据检测阴、阳性标准:CA125>35 U/mL为阳性,CA125≤35 U/mL为阴性,分为CA125阴性卵巢癌组84例和CA125阳性卵巢癌组75例。对比两组血清CA724、HE4水平和ROMA指数;分析血清CA724、HE4水平和ROMA指数单独及联合检测CA125阴性卵巢癌的诊断效能;对比CA125阴性卵巢癌组不同分期血清CA724、HE4水平和ROMA指数;分析血清CA724、HE4水平和ROMA指数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CA125阳性组患者血清CA724、HE4水平和ROMA指数均比CA125阴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724、HE4、ROMA指数联合诊断CA125阴性卵巢癌患者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2.73%、89.66%、91.67%,均高于三者单独检测(P<0.05);CA125阴性卵巢癌组Ⅲ~Ⅳ期患者血清CA724、HE4水平和ROMA指数均显著高于Ⅰ~Ⅱ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所示,血清CA724和HE4水平呈正相关(r=0.932,P<0.001);血清CA724和ROMA指数呈正相关(r=0.749,P<0.001);血清HE4和ROMA指数呈正相关(r=0.814,P<0.001)。结论 血清HE4、CA724、ROMA值可成为诊断CA125阴性卵巢癌患者的辅助检查,三指标可进一步判断卵巢癌分期,为患者诊断与治疗提供有效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4 ROMA CA724 CA125 卵巢癌
下载PDF
C-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4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胡英凡 贾佳 李国福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28-933,共6页
C-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4(CCL14)是一类趋化细胞定向移动的小分子蛋白质,可能参与多种疾病(包括肿瘤、免疫相关疾病、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的发生发展。本文对近几年CCL14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C-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4 急性肾损伤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血必净注射液在脓毒症患者治疗中对降钙素原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李国福 田悦 +1 位作者 汪海源 臧彬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2534-2536,2539,共4页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在脓毒症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并探讨降钙素原(PCT)作为判断脓毒血症的发展和预后在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脓毒症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均采用传统的西医方法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方法的基础上...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在脓毒症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并探讨降钙素原(PCT)作为判断脓毒血症的发展和预后在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脓毒症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均采用传统的西医方法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方法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于入ICU治疗前(t0)及入ICU后1d(t1)、3d(t3)、5d(t5)、7d(t7)、10d(t10)分别记录相同时点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同时采取静脉血,检测血常规及PCT。追踪患者的转归,并根据28天死亡率将患者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结果治疗组的APACHEⅡ评分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从治疗第3天开始,两组PCT与入室时相比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就相同时点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PCT下降更明显(P<0.05)。追踪患者转归(28天死亡率),动态监测PCT变化,随病程进展,存活组PCT随病情好转迅速下降,至病程第10天,PCT已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而死亡组虽有下降趋势,仍持续高于正常水平。结论在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在脓毒症患者中应用,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患者的存活率;而PCT作为单一的血清学指标,具有简便、快速的特点,对脓毒血症的诊断、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判断具有很好的临床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必净 脓毒症 降钙素原 治疗
下载PDF
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胃黏膜酸度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国福 邢准 +1 位作者 吴兴茂 陈卫民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56-858,861,共4页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胃黏膜酸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感染性休克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测定其胃黏膜CO2张力(PCO2),计算pHi,同时测定动脉血乳酸值。实验组在测定第1次pHi后即给予长托宁4mg持续1h静脉泵入,每12h1...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胃黏膜酸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感染性休克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测定其胃黏膜CO2张力(PCO2),计算pHi,同时测定动脉血乳酸值。实验组在测定第1次pHi后即给予长托宁4mg持续1h静脉泵入,每12h1次。结果所有患者在进入ICU时pHi均值均偏低(7.28 ̄7.29),72h后,两组患者的pHi均较入ICU时有所升高(P<0.05),但实验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血乳酸值在入ICU时都高于正常值,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均呈下降趋势,但实验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感染性休克患者应用长托宁72h后,Phi明显升高,胃肠道的微循环灌注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戊乙奎醚 感染 休克 胃黏膜酸度 乳酸
下载PDF
丙泊酚辅用喉麻管表麻用于下呼吸道异物取出术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国福 汪海源 +1 位作者 张丽红 陈卫民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31-931,共1页
关键词 呼吸道异物取出术 喉麻管 丙泊酚 支气管内异物取出术 辅用 气管内表面麻醉 表麻 支气管镜
下载PDF
热处理对Ni_(0.25)Cu_(0.25)Zn_(0.5)Fe_2O_4铁氧体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国福 代建清 +2 位作者 陈世杰 夏井兵 陈辉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27-731,共5页
利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细小均匀的NiCuZn铁氧体前驱体粉体,通过XRD、TG-DSC、激光粒度仪(LPS)、精密阻抗分析仪、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手段对粉体进行表征。研究前驱体的粒度分布及晶化过程,在不同的预烧温度下样品的磁性能,不同烧结... 利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细小均匀的NiCuZn铁氧体前驱体粉体,通过XRD、TG-DSC、激光粒度仪(LPS)、精密阻抗分析仪、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手段对粉体进行表征。研究前驱体的粒度分布及晶化过程,在不同的预烧温度下样品的磁性能,不同烧结温度的相结构、磁滞回线和磁性能。结果表明:前驱体粒度分布均匀,烧结后可以得到纯相的尖晶石型NiCuZn铁氧体。当预烧温度为500℃,烧结温度为900℃时,样品磁导率μi约为200,品质因数Q约为150,截止频率约为70 M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CUZN铁氧体 化学共沉淀 温度 磁性能
下载PDF
弹性波阻抗反演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李国福 苏云 黄倩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0年第B12期80-84,共5页
弹性波阻抗反演是近年来地震反演技术的一个"亮点",也是反演研究的热点,是一种结合了常规声阻抗反演和叠前AVO反演的地震反演技术。它利用不同炮检距道集数据及横波、纵波、密度等测井资料,联合反演出与岩性、含油气性相关的... 弹性波阻抗反演是近年来地震反演技术的一个"亮点",也是反演研究的热点,是一种结合了常规声阻抗反演和叠前AVO反演的地震反演技术。它利用不同炮检距道集数据及横波、纵波、密度等测井资料,联合反演出与岩性、含油气性相关的多种弹性参数,综合判别储层物性及含油气性。文中对叠前弹性波阻抗反演的基本原理及方法作了简要论述,并给出了该方法的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波阻抗 地震反演 射线参数 偏移距 叠加剖面
下载PDF
0.2%罗哌卡因行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国福 徐莹 孟凌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72-373,共2页
采用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对60例自然分娩的单胎足月初产妇行分娩镇痛,分析产程中疼痛程度,运动神经阻滞,母体及新生儿生命体征,比较不同背景输注速率下,0.2%罗哌卡因的总用量及使用bolus的次数.结果显示0.2%罗哌卡因以6~8 ml/h的背景输... 采用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对60例自然分娩的单胎足月初产妇行分娩镇痛,分析产程中疼痛程度,运动神经阻滞,母体及新生儿生命体征,比较不同背景输注速率下,0.2%罗哌卡因的总用量及使用bolus的次数.结果显示0.2%罗哌卡因以6~8 ml/h的背景输注速率行分娩镇痛是较为合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镇痛分娩 硬膜外麻醉
下载PDF
星状神经节阻滞预防气管内插管期心血管反应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国福 张丽红 +1 位作者 李妍 龙波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2187-2189,共3页
目的观察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R-SGB)对气管内插管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ASAⅠ ̄Ⅱ级择期上腹部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Ⅰ组为空白对照组,Ⅱ组为R-SGB组。记录入室(t0)、SGB后(t1)、气管插管后1min(t2)、3min(t3)、5min(t4... 目的观察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R-SGB)对气管内插管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ASAⅠ ̄Ⅱ级择期上腹部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Ⅰ组为空白对照组,Ⅱ组为R-SGB组。记录入室(t0)、SGB后(t1)、气管插管后1min(t2)、3min(t3)、5min(t4)各时点的SBP、MAP、DBP、HR,并计算RPP。结果Ⅰ组SBP、HR、RPP、MAP于插管后1、3、5min均显著升高,与插管前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P<0.01);而Ⅱ组插管后各参数与插管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插管后1、3、5min各时点的参数变化明显低于Ⅰ组(P<0.01)。结论R-SGB可以有效抑制气管插管期的心血管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状神经节阻滞 气管内插管 心血管反应
下载PDF
α硫辛酸后处理对脓毒症大鼠急性肾损伤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国福 赵阳 +2 位作者 朱孟杰 秦含玉 臧彬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77-580,共4页
目的探讨α硫辛酸(ALA)后处理对脓毒症大鼠急性肾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A组)、ALA后处理对照组(B组)、脓毒症组(C组)和脓毒症联合ALA后处理组(D组)。A、B 2组均行假手术,C、D 2组行盲肠... 目的探讨α硫辛酸(ALA)后处理对脓毒症大鼠急性肾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A组)、ALA后处理对照组(B组)、脓毒症组(C组)和脓毒症联合ALA后处理组(D组)。A、B 2组均行假手术,C、D 2组行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复制脓毒症模型。B、D 2组大鼠术后立即给予ALA 200 mg/kg灌胃。24 h后检测大鼠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肾组织行PAS染色观察病理学改变,免疫印迹法测定NF-κB相关蛋白表达。结果脓毒症可以诱发肾脏病理学改变,与A组相比,C组SCr和BUN含量分别增加了178%和66%(P<0.01),TNF-α、IL-6及IL-1β水平分别增加55%、114%和110%(P<0.01);同时NF-κB p65的磷酸化水平(144%)和细胞核内的表达(102%)显著增加(P<0.01),并IκBα的表达下降61%(P<0.01)。早期给予ALA可以明显改善上述变化,与C组相比,D组SCr和BUN含量分别下降了48%和26%(P<0.05),TNF-α、IL-6及IL-1β水平分别降低25%、37%和40%(P<0.05);同时NF-κB p65的磷酸化水平和细胞核内的表达显著减少41%和49%(P<0.05),IκBα的相对表达水平增加103%(P<0.05)。结论 ALA抑制NF-κB的活化,从而改善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Α硫辛酸 脓毒症 核转录因子-ΚB
下载PDF
挥发性麻醉剂后处理对SH-SY5Y神经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国福 符加红 赵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5期4367-4370,共4页
目的观察挥发性麻醉剂后处理对SH-SY5Y神经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对SH-SY5Y神经细胞行1 h的氧糖剥夺和20 h的再灌注。在再灌注之初立即给予不同浓度的异氟烷、七氟烷或地氟烷进行后处理1 h。观察相应挥发性麻醉剂不同浓度组、... 目的观察挥发性麻醉剂后处理对SH-SY5Y神经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对SH-SY5Y神经细胞行1 h的氧糖剥夺和20 h的再灌注。在再灌注之初立即给予不同浓度的异氟烷、七氟烷或地氟烷进行后处理1 h。观察相应挥发性麻醉剂不同浓度组、氧糖剥夺组及对照组中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水平。结果氧糖剥夺可以损伤SH-SY5Y神经细胞,在再灌注开始1h内给予挥发性麻醉剂后处理,可显著降低氧糖剥夺和再灌注导致的LDH释放。结论异氟烷、七氟烷和地氟烷3种常用的挥发性麻醉剂在SH-SY5Y神经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具有后处理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麻醉剂 神经细胞 后处理 缺血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早期目标指导治疗对脓毒性休克患者全身氧代谢与胃黏膜酸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国福 汪海源 +3 位作者 吴兴茂 张首梅 吉凯强 臧彬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96-298,共3页
目的评价以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mvO2)及尿量(UO)为目标的早期目标指导治疗(EGDT)方案对脓毒性休克患者全身氧代谢与胃黏膜酸度(Phi)的影响。方法脓毒性休克患者40例,予以重症监护治疗的同时,通过EGD... 目的评价以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mvO2)及尿量(UO)为目标的早期目标指导治疗(EGDT)方案对脓毒性休克患者全身氧代谢与胃黏膜酸度(Phi)的影响。方法脓毒性休克患者40例,予以重症监护治疗的同时,通过EGDT方案使患者达到CVP8~12mmHg(机械通气者CVP12~15mmHg)、65mmHg<MAP<90mmHg、SmvO2>70%、UO>0.5ml·kg-·1h-1,监测复苏前后全身氧代谢与Phi的变化。结果达标后,氧供(DO2)较达标前有明显增加(P<0.05),氧摄取率(ERO2)显著下降(P<0.05),而氧耗(VO2)变化不明显(P>0.05);达标前VO2与DO2有显著正相关性(r=0.36,P<0.05),达标后VO2与DO2仍存在显著正相关(r=0.35,P<0.05)。随着治疗的进展,达标后的Phi较基础值有所升高(P<0.05),但追踪患者转归(28d病死率),存活组较死亡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EGDT方案能够提高脓毒性休克患者的DO2,但能否改善全身氧代谢还不能确定。此方案亦能够提高Phi,明显改善胃肠道的微循环灌注。监测Phi对于判断病人预后、指导治疗方案、减少病人的病死率可能具有更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目标指导治疗 脓毒性休克 全身氧代谢 胃黏膜酸度
下载PDF
化学共沉淀法制备锰锌铁氧体微粉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国福 代建清 雷海波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0-34,共5页
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锰锌铁氧体微粉,详细研究了加料方式和反应时间对粒度和磁性能的影响。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并加的加料方式可以有效地控制成分偏析,结合设备的耐蚀性,采用并加的加料方式的到得锰锌铁氧体微粉粒度较小,磁性能优良。此时... 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锰锌铁氧体微粉,详细研究了加料方式和反应时间对粒度和磁性能的影响。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并加的加料方式可以有效地控制成分偏析,结合设备的耐蚀性,采用并加的加料方式的到得锰锌铁氧体微粉粒度较小,磁性能优良。此时,锰锌铁氧体微粉的D50为1.51μm,σs为55.01 A·m2·Kg-1。在控制结晶反应釜内,锰锌铁氧体微粉的粒度达到饱和的时间比磁性能达到饱和的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锌铁氧体 化学共沉淀 反应时间 加料方式
原文传递
三维定量交会技术在流体预测中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国福 李录明 李才明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98-401,共4页
定量交会技术在油气勘探中应用广泛,在储层流体识别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介绍了多参数优选的方法,经计算得到敏感性较高的参数,在此基础上进行流体属性敏感性分析,避免多参数选择的多解性和不确定性。以Castagna和Smith发布... 定量交会技术在油气勘探中应用广泛,在储层流体识别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介绍了多参数优选的方法,经计算得到敏感性较高的参数,在此基础上进行流体属性敏感性分析,避免多参数选择的多解性和不确定性。以Castagna和Smith发布的在全球范围测量的25个数据集为模型,用优选的参数进行三维交会分析,对储层的识别效果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预测 参数优选 流体识别 三维交会图
下载PDF
辛伐他汀后处理对内皮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国福 赵阳 符加红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6期3224-3226,3231,共4页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后处理对牛肺动脉内皮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对牛肺动脉内皮细胞行5 h的氧糖剥夺和1 h的再灌注。在再灌注之初立即将不同剂量的辛伐他汀加入到内皮细胞中,抑制剂组加入相应的抑制剂。观察不同剂量辛伐他汀组...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后处理对牛肺动脉内皮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对牛肺动脉内皮细胞行5 h的氧糖剥夺和1 h的再灌注。在再灌注之初立即将不同剂量的辛伐他汀加入到内皮细胞中,抑制剂组加入相应的抑制剂。观察不同剂量辛伐他汀组、氧糖剥夺组、抑制剂组及对照组中LDH的释放水平。结果辛伐他汀剂量依赖性地降低了氧糖剥夺和再灌注导致的乳酸脱氢酶释放,加入抑制剂可以逆转或消除他汀后处理的保护作用。结论辛伐他汀后处理可以减少氧糖剥夺和再灌注导致的内皮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后处理 缺血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前言——关注老年病人肾功能,无处不在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国福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8年第3期201-201,217,共2页
人体在衰老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其中包括机体各脏器的老化、衰退,内环境紊乱,机体储备、代偿能力下降,免疫功能下降及抵抗力减弱等。其中肾脏作为人体重要器官,也随着年龄增长发生退行性病变。1年龄增长与肾脏变化随着年龄的增... 人体在衰老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其中包括机体各脏器的老化、衰退,内环境紊乱,机体储备、代偿能力下降,免疫功能下降及抵抗力减弱等。其中肾脏作为人体重要器官,也随着年龄增长发生退行性病变。1年龄增长与肾脏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肾脏发生的最显著的变化就是重量逐渐减轻,至70岁左右时,肾实质大约减重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 老年人 抗生素 老年病人 造影剂
下载PDF
台南气田产输量误差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国福 蒋战国 +4 位作者 周勇科 西国才 马文君 侯天佑 胡丽娟 《青海石油》 2011年第2期85-89,共5页
随着台南气田产能建设的逐步完成,每台单井计量分离器负责计量的单井数有明显增加,为了在规定时间内求得每口井的单井产能无形中增加了倒井的频率和次数,日积月累求得的单井产能真实性存在有诸多不确定因素。为此核实单井产量降低产输... 随着台南气田产能建设的逐步完成,每台单井计量分离器负责计量的单井数有明显增加,为了在规定时间内求得每口井的单井产能无形中增加了倒井的频率和次数,日积月累求得的单井产能真实性存在有诸多不确定因素。为此核实单井产量降低产输量误差已刻不容缓。本文根据实际生产情况主要介绍了台南气田引起产输量误差的几方面原因,并对此进行了简要分析,最终提出减小误差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南气田 产输气量 误差 原因分析 建议
下载PDF
罗哌卡因用于可行走硬膜外镇痛分娩的可行性
20
作者 李国福 吴秀英 +1 位作者 赵晓春 徐莹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2308-2310,共3页
目的探讨0.2%罗哌卡因行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用于可行走硬膜外镇痛分娩的可行性,并选择出最适合的背景输注速度。方法60例拟行自然分娩的单胎足月初产妇,ASAI、II级,随机平均分为A、B、C和D4组,背景输注速率分别为4、6、8和10mL/h... 目的探讨0.2%罗哌卡因行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用于可行走硬膜外镇痛分娩的可行性,并选择出最适合的背景输注速度。方法60例拟行自然分娩的单胎足月初产妇,ASAI、II级,随机平均分为A、B、C和D4组,背景输注速率分别为4、6、8和10mL/h。结果4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新生儿体重及实施镇痛时的宫口大小差异无显著性(P>0.05)。镇痛满意率四组患者为83.0% ̄100.0%。4组中可以行走的产妇比例分别为:93.3%、100.0%、93.3%和80.0%。PCEA用药情况4组相比,A组使用bolus的次数明显高于其它3组(P<0.05),而在D组,其罗哌卡因总用量明显为高(P<0.01)。结论0.2%罗哌卡因行PCEA用于可行走硬膜外镇痛分娩是可行的,按LCP的给药模式,背景输注速率以6 ̄8mL/h为最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镇痛 硬膜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