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颌骨骨折愈合过程中整合素β_1 mRNA表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李声伟 刘少华 +2 位作者 田卫东 程刚 刘磊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51-353,共3页
目的 :探讨下颌骨骨折愈合过程中整合素 β1mRNA时空表达的变化。方法 :用地高辛标记的整合素 β1mRNA的寡核苷酸探针 ,采用组织切片原位杂交技术 ,观察下颌骨骨折愈合过程中整合素 β1mRNA的时空表达变化。结果 :骨折愈合过程中 ,整合... 目的 :探讨下颌骨骨折愈合过程中整合素 β1mRNA时空表达的变化。方法 :用地高辛标记的整合素 β1mRNA的寡核苷酸探针 ,采用组织切片原位杂交技术 ,观察下颌骨骨折愈合过程中整合素 β1mRNA的时空表达变化。结果 :骨折愈合过程中 ,整合素β1mRNA在骨组织细胞 ,特别是成骨细胞中广泛表达 ;阳性染色出现于细胞浆和细胞核中 ;骨组织中的整合素 β1mRNA在骨折 7d后表达增强 ,14至 30d最强 ,6 0至 90d时基本接近正常。结论 :下颌骨骨折的愈合过程中 ,骨组织细胞中整合素 β1mRNA表达增强 ,提示整合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素β1mRNA 骨折愈合 原位杂交 下颌骨骨折
下载PDF
致密多晶羟基磷灰石微粒人工骨植入整复上颌骨骨缺损 被引量:9
2
作者 李声伟 王大章 +1 位作者 彭泽勋 闵维宪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70-172,共3页
各种类型的上颌骨骨缺损的整复常常是口腔颌面外科医师面对的难题。先天性或后天性骨缺损(包括炎症、外伤、肿瘤切除术后)都会不同程度地引起功能障碍和颜面畸形,特别是上颌骨为颜面中三分之一的主要骨性支撑,对维持面形起着极为重要的... 各种类型的上颌骨骨缺损的整复常常是口腔颌面外科医师面对的难题。先天性或后天性骨缺损(包括炎症、外伤、肿瘤切除术后)都会不同程度地引起功能障碍和颜面畸形,特别是上颌骨为颜面中三分之一的主要骨性支撑,对维持面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无论上颌骨的垂直向、横向或前后向以及对称性或不对称性的骨缺损,常常造成严重的颜面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上颌骨缺损 人工骨
下载PDF
致密多晶羟基磷灰石微粒人工骨植入矫正鞍鼻畸形(205例报告)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声伟 王大章 +2 位作者 彭泽勋 杨勤 骆雷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16-117,共2页
矫正鞍鼻畸形植入材料的选择是学者们长期探索和研究的课题,虽然自体肋软骨移植效果肯定,但必须行自身第二术野,增加病员的痛苦。近些年来有关硅橡胶特别是液体硅胶植入矫正鞍鼻畸形后所出现的感染、脱出。
关键词 鼻畸形 矫正术 人工骨 植入
下载PDF
纤维蛋白粘合剂加微粒型羟基磷灰石复合植入矫正鞍鼻畸形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声伟 王大章 +1 位作者 杨勤 骆雷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15-116,共2页
近年来,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作者使用我们研制成功的纤维蛋白粘合剂和致密多晶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微粒)复合植入材料矫正鞍鼻畸形20例,获得令人鼓舞的效果,现报告和讨论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0例,男性1例。女性19例,年龄19~41岁,全部... 近年来,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作者使用我们研制成功的纤维蛋白粘合剂和致密多晶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微粒)复合植入材料矫正鞍鼻畸形20例,获得令人鼓舞的效果,现报告和讨论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0例,男性1例。女性19例,年龄19~41岁,全部患者均为鼻骨骨量不足所致鞍鼻畸形,鼻面关系严重失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鞍鼻畸形 矫正 复合植入材料
下载PDF
致密多晶羟基磷灰石微粒人工骨—煅石膏复合材料的临床应用(31例报告)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声伟 骆雷 +3 位作者 田卫东 彭泽勋 邓楠 陈伟辉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1998年第4期177-179,192,共4页
在严格可靠的基础研究及动物实验前提下 ,将HA -PLP复合材料选择性地应用于临床。病例包括牙槽嵴高度保持 ,颧部骨性塌陷畸形矫正 ,上、下颌骨囊肿摘除骨腔填塞及鞍鼻成形等。所有病例无异常反应 ,伤口无HA微粒移漏 ,X -ray显示HA -PLP... 在严格可靠的基础研究及动物实验前提下 ,将HA -PLP复合材料选择性地应用于临床。病例包括牙槽嵴高度保持 ,颧部骨性塌陷畸形矫正 ,上、下颌骨囊肿摘除骨腔填塞及鞍鼻成形等。所有病例无异常反应 ,伤口无HA微粒移漏 ,X -ray显示HA -PLP复合材料成形固位效果好。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 ,有良好的固位作用 ,对人体无毒、无副作用 ,是一种极有应用价值的骨缺损修复材料。此材料的应用还可降低医疗成本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多晶羟基磷灰石 微粒人工骨-煅石膏 复合材料 临床应用
下载PDF
用含骨髓的粒状骨植入整复下颌骨缺损
6
作者 李声伟 王昌美 +1 位作者 王公民 全守基 《口腔医学纵横》 CAS CSCD 1989年第4期203-205,共3页
含骨髓的粒状骨植入修复骨缺损自七十年代始至今在美、日及欧洲一些国家得到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效果,但国内应用甚少。近几年来,木文作者用含骨髓的粒状骨(Pariculate Cancellous Bone Marrow简称PCBM)植入整复下... 含骨髓的粒状骨植入修复骨缺损自七十年代始至今在美、日及欧洲一些国家得到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效果,但国内应用甚少。近几年来,木文作者用含骨髓的粒状骨(Pariculate Cancellous Bone Marrow简称PCBM)植入整复下颌骨缺损,取得了良好效果。本组8例不同程度的下颌骨缺损病员均为肿瘤切除术后立即以自体含骨髓的粒状骨植入整复。7例一期愈合、1例延期愈合。本组病例,植骨术后不同间期x线片随访观察显示良好的新骨形成和下颌骨的改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重建和改建日趋完善,功能和形态恢复满意。笔者本着不断探索的愿望,对这一技术的方法、影响植骨术成败因素、修复机制、应用展望、口内进路法切除下颌骨肿瘤并重建下颌骨等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状骨 下颌骨缺损 外科手术 治疗
下载PDF
面中部骨折手术治疗及坚固内固定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55
7
作者 田卫东 李声伟 +2 位作者 潘剑 高振南 郑晓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36-139,共4页
目的:探讨面中部骨折的原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过治疗的98例面中部骨折病例,对其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时机及方法进行探讨。着重讨论了手术切开复位与坚固内固定技术的应用基础、临床效果及... 目的:探讨面中部骨折的原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过治疗的98例面中部骨折病例,对其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时机及方法进行探讨。着重讨论了手术切开复位与坚固内固定技术的应用基础、临床效果及注意事项。结果:本组病例共98例,男性占78.6%,好发于21~40岁年龄段。伤因,车祸伤占32.6%,工伤事故的打击伤占24.5%,跌伤占17.3%。骨折以上颌骨为主的联合骨折为最多(72.45%)。行骨折Ⅰ期处理的45例及陈旧性骨折错位愈合Ⅱ期处理的42例均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及坚固内固定技术,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手术切开复位及坚固内固定技术的联合应用是治疗面中部骨折,尤其是复杂骨折及陈旧性骨折错位愈合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中部骨折 坚固内固定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鼻咽癌放疗后颈淋巴结残留/复发的手术治疗分析 被引量:18
8
作者 张纲 李彩 +3 位作者 刘磊 李声伟 谭颖徽 周立伟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14-515,共2页
目的 对鼻咽癌放疗后残留 /复发颈部转移灶采用手术治疗的疗效、并发症等进行探讨。方法 对 31例鼻咽癌放疗后残留颈部转移灶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 ,术后进行病检以了解颈部转移灶的病理学基础 ;并进行随访 ,以确认手术治疗的效果和优... 目的 对鼻咽癌放疗后残留 /复发颈部转移灶采用手术治疗的疗效、并发症等进行探讨。方法 对 31例鼻咽癌放疗后残留颈部转移灶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 ,术后进行病检以了解颈部转移灶的病理学基础 ;并进行随访 ,以确认手术治疗的效果和优缺点。结果 手术治疗的 3、5年生存率为 6 5 .5 2 %和 30 .4 3% ,3、5年无瘤生存率为 5 8.6 3%和 30 .4 3% ;死亡病例中死于远处转移者 10例 (5 2 .6 3% ) ,颈部术后复发者 5例 (2 6 .32 % ) ,鼻咽部复发者 4例 (2 1.0 5 % )。本组病例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术后标本行病理学检查见淋巴结外有大量的孤立肿瘤细胞团 ,仅 4例患者未见淋巴结外肿瘤细胞。结论 鼻咽癌放疗后残留 /复发的颈部转移灶可首选采用手术治疗 ;术式应采用根治性颈清扫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颈淋巴结残留 复发 放射疗法 外科手术
下载PDF
413例下颌骨骨折分析研究 被引量:36
9
作者 巴秀 王翰章 +2 位作者 田卫东 刘磊 李声伟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下颌骨骨折的特点。方法:收集整理华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1986~1995年间下颌骨骨折住院患者413例,对其年龄、性别、受伤原因、骨折部位、骨折合并伤及治疗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下颌骨骨折... 目的:探讨下颌骨骨折的特点。方法:收集整理华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1986~1995年间下颌骨骨折住院患者413例,对其年龄、性别、受伤原因、骨折部位、骨折合并伤及治疗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下颌骨骨折男性多于女性,好发年龄为20~29岁;骨折部位以颏部最多;最常见的合并伤为面中份骨折,其次为颅脑损伤。90年代以来,下颌骨骨折增多,主要是车祸引起;颌间牵引复位固定为本组病例的主要治疗手段。近年来坚强内固定在下颌骨骨折的治疗中所占比例逐渐增加,并取得功能和形态均较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下颌骨骨折好发于青年男性,以颏部最多,合并面中份骨折较多,近年来多由车祸引起,坚固内固定是目前治疗的较好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骨折 坚固内固定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超高分子量聚D,L乳酸小夹板螺钉的组织反应与降解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魏世成 郑谦 +7 位作者 赵宗林 刘磊 王翰章 李声伟 熊成东 邓先模 罗福成 罗朝英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6-68,共3页
目的:观察聚D,L聚乳酸小夹板、螺钉植入体内后的组织学反应及降解过程。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研究,用超高分子量生物降解材料聚D,L乳酸制作小夹板、螺钉,对10只狗进行颧弓骨折内固定,并与金属钛小夹板、螺钉内固定相比较,观... 目的:观察聚D,L聚乳酸小夹板、螺钉植入体内后的组织学反应及降解过程。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研究,用超高分子量生物降解材料聚D,L乳酸制作小夹板、螺钉,对10只狗进行颧弓骨折内固定,并与金属钛小夹板、螺钉内固定相比较,观察聚D,L乳酸小夹板、螺钉植入体内后的组织学反应及降解过程。结果:聚D,L乳酸小夹板、螺钉植入体内后对骨折愈合无任何不良影响,与金属钛小夹板、螺钉具有相似的软、硬组织学反应,无感染、异物反应等并发症发生;聚D,L乳酸小夹板、螺钉在体内3月内形态无明显变化,6月后呈大小不同的颗粒,12个月内完全降解消失。结论:超高分子量聚D,L乳酸生物相容性良好,用其制作小夹板、螺钉行骨内固定安全有效,体内降解时间适宜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颧弓骨折 内固定 聚乳酸 PDLLA 生物降解材料
下载PDF
人体脂肪基质细胞分离培养及其成骨潜能 被引量:22
11
作者 陈希哲 林云锋 +3 位作者 乔鞠 田卫东 闫征斌 李声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 :分离人体脂肪基质细胞并诱导培养其成骨表型。方法 :将脂肪抽吸术获取的人体脂肪进行机械分割 ,通过Ⅰ型胶原酶消化后得到脂肪基质细胞 ,在BGJb 培养基中原代培养 10d ,消化传代后用含体积分数 10 %FBS及 10 - 8mol/L地塞米松 ,50... 目的 :分离人体脂肪基质细胞并诱导培养其成骨表型。方法 :将脂肪抽吸术获取的人体脂肪进行机械分割 ,通过Ⅰ型胶原酶消化后得到脂肪基质细胞 ,在BGJb 培养基中原代培养 10d ,消化传代后用含体积分数 10 %FBS及 10 - 8mol/L地塞米松 ,50mg/L左旋抗坏血酸 ,10nmol/L维生素D3 ,10mmol/Lβ 磷酸甘油钠的DMEM /F12培养基中诱导培养 14d ,观察细胞形态 ,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并对其成骨表型进行鉴定。结果 :脂肪基质细胞呈成纤维细胞样贴壁生长 ,其中的成体干细胞经诱导培养后体积明显增大 ,胞核大面圆 ,胞浆丰富 ,群体倍增时间为 66h。Gomori萘酚磷酸酯法染色显示其胞浆内富含碱性磷酸酶颗粒 ,vonKossa染色表明聚集的细胞团能形成矿化结节。结论 :脂肪基质细胞中的成体干细胞经过矿化诱导培养后可向成骨细胞分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 脂肪基质细胞 细胞分离 细胞培养 成骨表型 成体干细胞
下载PDF
口腔鳞癌中树突状细胞的免疫组化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王志勇 李声伟 +1 位作者 胡勤刚 田卫东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3-105,131,共4页
目的 通过分析口腔鳞癌中浸润性树突状细胞的特征性表型 ,以探讨其在肿瘤微环境中的功能状态。方法 选择未经任何非手术治疗的初发口腔鳞癌患者标本 34例作为实验组 ,30例口腔正常粘膜组织作为对照组。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标记组织中树... 目的 通过分析口腔鳞癌中浸润性树突状细胞的特征性表型 ,以探讨其在肿瘤微环境中的功能状态。方法 选择未经任何非手术治疗的初发口腔鳞癌患者标本 34例作为实验组 ,30例口腔正常粘膜组织作为对照组。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标记组织中树突状细胞 (DC)的CD1a,HLA_DR和CD83抗原 ,观察两种组织中的DC表达 3种抗原的状况 ,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均未见明显CD83+ DC ,但均有CD1a+ DC ,其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浸润程度低于正常口腔粘膜组织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在口腔鳞癌组中有 2 7例癌实质内的DC表达HLA_DR抗原 ,其HLA_DR的阳性表达率为 79 4 1%。结论 口腔鳞癌组织中的DC ,其浸润程度下降并存在功能成熟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癌 树突状细胞 免疫组化 DC 肿瘤抗原 手术治疗
下载PDF
超高分子量聚D,L乳酸小夹板螺钉行颧弓骨折内固定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魏世成 郑谦 +7 位作者 赵宗林 刘磊 李声伟 王翰章 熊成东 邓先模 罗福成 罗朝英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3-65,共3页
目的:观察新型可吸收性骨夹板的骨内固定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方法,用超高分子量生物降解材料聚D,L乳酸制作小夹板、螺钉内固定装置,对10只狗进行颧弓骨折内固定,并与金属钛小夹板、螺钉内固定相比较。结果:对颧弓凹... 目的:观察新型可吸收性骨夹板的骨内固定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方法,用超高分子量生物降解材料聚D,L乳酸制作小夹板、螺钉内固定装置,对10只狗进行颧弓骨折内固定,并与金属钛小夹板、螺钉内固定相比较。结果:对颧弓凹陷性骨折,分子量高达60万kD以上的超高分子量聚D,L乳酸小夹板螺钉的机械性能足够维持骨段的稳定性并支撑其愈合。结论:聚D,L乳酸小夹板、螺钉同金属钛小夹板、螺钉内固定一样,对颧弓骨折具有良好的骨内固定效果,对骨折愈合过程无任何不良影响,其显著优点是无需二次手术取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降解材料 颧弓骨折 内固定 聚乳酸 PDLLA
下载PDF
69例老年患者颌面部骨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磊 郑晓辉 +2 位作者 田卫东 李声伟 汤炜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1-282,共2页
关键词 颌面部骨折 老年患者 临床分析 口腔颌面外科 全身系统性疾病 临床资料 骨折患者 口腔医院 四川大学 临床特点
下载PDF
流动剪切力作用下原代大鼠成骨样细胞PGE_2的表达 被引量:7
15
作者 乔鞠 陈伟辉 +4 位作者 李声伟 罗颂椒 田卫东 张敏 李强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6-88,共3页
目的 :探讨流动剪切力调节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信号转导过程中PGE2 的作用机制。方法 :对体外培养的大鼠成骨样细胞施加 0 12mN cm2 的流动剪切力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细胞受力 5、10、15、30、6 0、12 0min后不同时段的PGE2 的表达... 目的 :探讨流动剪切力调节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信号转导过程中PGE2 的作用机制。方法 :对体外培养的大鼠成骨样细胞施加 0 12mN cm2 的流动剪切力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细胞受力 5、10、15、30、6 0、12 0min后不同时段的PGE2 的表达。结果 :大鼠成骨样细胞受到 0 12mN cm2 流动剪切力作用后PGE2 的生成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 (P <0 0 1) ,PGE2 的生成在受力后 10min开始显著增加 (P <0 0 1) ,6 0min后达到高峰 (P <0 0 1)。结论 :PGE2 途径是将流动剪切力刺激信号转导进入成骨细胞 ,促进骨改建的信号转导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剪切力 成骨样细胞 PGE2 信号转导 大鼠 细胞增殖
下载PDF
外科矫正骨型下颌后缩畸形的术前术后正畸治疗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扬熙 罗颂椒 +2 位作者 王大章 胡静 李声伟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1-33,共3页
以近期连续收治的 17例骨型严重下颌后缩 (已作正颌手术 )的患者为例 ,重点介绍对该类畸形患者的术前准备 ,特别是术前术后正畸治疗及导板的应用。正畸治疗内容包括 :去代偿扩大上牙弓 ,排齐牙齿 ,平整曲线 ,使上下牙弓形态协调 ,... 以近期连续收治的 17例骨型严重下颌后缩 (已作正颌手术 )的患者为例 ,重点介绍对该类畸形患者的术前准备 ,特别是术前术后正畸治疗及导板的应用。正畸治疗内容包括 :去代偿扩大上牙弓 ,排齐牙齿 ,平整曲线 ,使上下牙弓形态协调 ,恢复平衡重建良好的咬合关系。作者的经验表明 ,对严重骨型下颌后缩患者 ,要获得形态和功能完美结合的理想治疗目标 ,外科和正畸联合治疗 ,特别是术前、术后的正畸准备 ,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必须和必要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后缩畸形 正畸治疗 外科手术 正畸学 错HE
下载PDF
外科矫治上颌前突畸形颜面软组织侧貌改变及其预测的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潘劲松 胡静 +1 位作者 王大章 李声伟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26-128,150,共4页
对15例上颌前部骨切开后退术患者的手术前后X线头影测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软组织鼻底点Sn,上唇凹点A'分别以上齿槽座点A的37%和63%向后移动,上唇突点Ls以上中切牙切缘点Is的75%向后移动。同时还分析求得了施行... 对15例上颌前部骨切开后退术患者的手术前后X线头影测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软组织鼻底点Sn,上唇凹点A'分别以上齿槽座点A的37%和63%向后移动,上唇突点Ls以上中切牙切缘点Is的75%向后移动。同时还分析求得了施行该术式后软硬组织变化的相关关系和回归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前突 畸形 软组织侧貌改变 治疗
下载PDF
致密多晶羟基磷灰石微粒人工骨在颏成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8
作者 彭泽勋 王大章 +1 位作者 李声伟 陈扬熙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5-37,共3页
植入致密多晶羟基磷灰石微粒人工骨行颏成形术共21例,取得良好效果,术后颏前点前徒,颏唇沟清晰,外形协调匀称,无并发症。文中对该术式的适应证、植入床和切口的设计及手术步骤作了介绍;就致密多晶羟基磷灰石微粒人工骨与其它植... 植入致密多晶羟基磷灰石微粒人工骨行颏成形术共21例,取得良好效果,术后颏前点前徒,颏唇沟清晰,外形协调匀称,无并发症。文中对该术式的适应证、植入床和切口的设计及手术步骤作了介绍;就致密多晶羟基磷灰石微粒人工骨与其它植入材料的比较、该式手术的注意事项等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晶羟基磷灰石 人工骨 颏成形术 颏畸形
下载PDF
牵张成骨对山羊下颌骨成骨细胞增殖节律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龙洁 田卫东 +1 位作者 郑晓辉 李声伟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4-146,152,共4页
目的 研究山羊下颌骨牵张成骨术后牵张区成骨细胞的增殖节律性。方法 选取 4 8只健康山羊 ,分为牵张成骨组和对照组 2组 ,牵张成骨组进行牵张成骨术 ,术后 4周 ,分别在 0 :0 0、4 :0 0、8:0 0、12 :0 0、16 :0 0、2 0 :0 0时点处死两... 目的 研究山羊下颌骨牵张成骨术后牵张区成骨细胞的增殖节律性。方法 选取 4 8只健康山羊 ,分为牵张成骨组和对照组 2组 ,牵张成骨组进行牵张成骨术 ,术后 4周 ,分别在 0 :0 0、4 :0 0、8:0 0、12 :0 0、16 :0 0、2 0 :0 0时点处死两组动物 ,并取牵张成骨组右下颌骨颏孔区新骨组织、对照组右侧颏孔区骨组织各 2cm× 2cm×0 .5cm进行原代细胞培养成骨细胞 ,采用流式细胞术对成骨细胞的增殖指数 (PI)进行定量测定 ,并采用余弦分析法对两组细胞增殖的节律性进行分析。结果 牵张成骨组和对照组的PI均可拟合余弦曲线 ,牵张成骨组的调整值和振幅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两组峰值相位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其峰值出现在 19:4 7。结论 牵张成骨可增加成骨细胞的增殖活性 ,牵张后成骨细胞仍具有昼夜节律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张成骨 山羊 下颌骨 成骨细胞 增殖节律 影响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藻酸盐体内异位成软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磊 陈润良 +4 位作者 田卫东 闫征斌 陈希哲 李声伟 王涛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0-62,共3页
目的 探讨以藻酸盐为支架材料,经体外软骨向诱导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种子细胞,在体内异位 形成组织工程化软骨的可能性。方法 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分离培养自 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传至第... 目的 探讨以藻酸盐为支架材料,经体外软骨向诱导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种子细胞,在体内异位 形成组织工程化软骨的可能性。方法 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分离培养自 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传至第3代经转化生长因子β等诱导因子诱导10d后与藻酸钠复合,并滴加氯化钙使其成 凝胶状后注入大鼠背部皮下。对照组只注入藻酸盐。术后4周、8周取材进行苏木精-伊红、奥新蓝染色及透射电 镜观察。结果 实验组术后8周肉眼可见软骨形成,苏木精-伊红、奥新蓝染色发现有大量软骨形成,软骨内可见 细胞团,软骨细胞周围基质丰富,藻酸盐降解明显,未降解的藻酸盐松散的分布于软骨间。对照组未见软骨样组织 形成。结论 经软骨向诱导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结合藻酸盐凝胶可在体内异位形成较理想的组织工程化软 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藻酸盐 软骨 组织工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