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微粒α-Al_2O_3化学复合镀层分形特性探讨 被引量:17
1
作者 郑瑞伦 张家树 +1 位作者 刘荣泰 李声泽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1997年第6期529-534,共6页
介绍了纳米微粒α-Al2O3化学复合镀层的制备过程及其对镀层硬度、分维度随镀复时间变化的测量结果、并应用分形理论对实验结果给予解释。
关键词 纳米微粒 复合镀 分维度 三氧化二铝 Α-AL2O3
下载PDF
Mo_2C膜表面高度和高差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郑瑞伦 冉扬强 +1 位作者 平荣刚 李声泽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1期77-83,共7页
介绍了金属有机气相沉积(MOCVD)制备Mo2C功能膜的过程和对膜表面粗糙度的测量结果;在测量基础上进行统计,找出Mo2C膜表面高度和高差分布规律;将DT2模型推广,进行2+1维计算机模拟,作出Mo2C膜表面3维模拟... 介绍了金属有机气相沉积(MOCVD)制备Mo2C功能膜的过程和对膜表面粗糙度的测量结果;在测量基础上进行统计,找出Mo2C膜表面高度和高差分布规律;将DT2模型推广,进行2+1维计算机模拟,作出Mo2C膜表面3维模拟图.结果表明:实验测得的高度和高差统计分布与计算机模拟的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 高差分布 计算机模拟 碳化钼功能膜 膜表面
下载PDF
La(OH)_3超微粒的制备及其结构、形态与粒度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建 姚永泉 +2 位作者 李声泽 刘存业 邓昭镜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2年第3期332-336,共5页
采用化学沉淀法合成了La(OH)_3超微粒.即先制得草酸镧沉淀后,将其焙烧而得La(OH)_3超微粒.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观察了在不同焙烧温度下焙烧1h所制备的微粒结构形态、粒度与分布.结果表明,在T=900℃~1000℃下... 采用化学沉淀法合成了La(OH)_3超微粒.即先制得草酸镧沉淀后,将其焙烧而得La(OH)_3超微粒.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观察了在不同焙烧温度下焙烧1h所制备的微粒结构形态、粒度与分布.结果表明,在T=900℃~1000℃下焙烧1h,经自然吸潮,可得到平均粒径小于0.1μm的球形La(OH)_3超微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镧 超微粒 化学沉淀法 焙烧
下载PDF
La(OH)_3凝聚的形态和粒径分布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邓昭镜 李声泽 曾祥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487-492,共6页
在形态空间中对La(OH)_3凝聚体系统的形态分布进行了描述。在此基础上,对La(OH)_3凝聚体的粒径分布进行了模拟,进而提出了La(OH)_3凝聚体的形成机制。
关键词 形态空间 吸附 凝聚 氢氧化镧
下载PDF
铝在硫酸中阳极氧化的研究
5
作者 姚永泉 李声泽 曹克复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1年第1期71-78,共8页
采用稳态恒电位阳极极化法,研究了铝片在硫酸中阳极氧化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和电流与浓度的关系.并采用Chao-Lin-Macdonald,Siejka以及Vermilyea等人的理论,推导出稳态时电流与电压关系式和电流与浓度关系式.将理论推出式与实验结果相比... 采用稳态恒电位阳极极化法,研究了铝片在硫酸中阳极氧化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和电流与浓度的关系.并采用Chao-Lin-Macdonald,Siejka以及Vermilyea等人的理论,推导出稳态时电流与电压关系式和电流与浓度关系式.将理论推出式与实验结果相比较,表明在一定条件下,二者相吻合.这说明该种理论在一定条件下,可用于稳态时铝在硫酸中的阳极氧化.结合前人的研究,本文提出了铝在硫酸中阳极氧化的微观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极氧化 模型 硫酸
下载PDF
对硝基甲苯电化学还原的研究
6
作者 姚永泉 李声泽 曹克复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1年第3期332-338,共7页
研究了以醇水混合液为底液,分别以盐(NaCl,Na_2SO_4),碱(NaOH,KOH)和酸(H_2SO_4,HClO_4)为支持电解质时,对硝基甲苯在Cu,Ag,Pt,Pb电极上电化学还原的循环伏安行为,从而选择出以Cu电极,H_2SO_4为支持电解质作为较理想的体系.对于该体系,... 研究了以醇水混合液为底液,分别以盐(NaCl,Na_2SO_4),碱(NaOH,KOH)和酸(H_2SO_4,HClO_4)为支持电解质时,对硝基甲苯在Cu,Ag,Pt,Pb电极上电化学还原的循环伏安行为,从而选择出以Cu电极,H_2SO_4为支持电解质作为较理想的体系.对于该体系,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浓度、扫描速度、搅拌强度与峰电流、峰电势的关系.结果表明,对硝基甲苯电化学还原的峰电势大约在(-0.5V,vs.SCE)处,且其还原与扩散有关;采用恒电压稳态极化法,测出稳态极化曲线,得到电势与ln((Id-I)/I)(I:电流,I_d:极限电流)成线性关系.从而确认该体系中对硝基甲苯电化学还原的电极过程为动力学和扩散混合控制过程;初步确认Ti^(4+)/Ti^(3+)电对对于对硝基甲苯在该体系中电化学还原具有一定的催化活性.探讨了在硝基苯的苯环上的不同位置接入不同的自由基后,对于硝基的电化学还原的影响,表明在苯环上接入吸电子基后,有利于它的电化学还原,而接入供电性基因后则不利于它的电化学还原,特别是在硝基的邻位和对位上接入时,这种效应特别明显.讨论了p^H值对于对硝基甲苯电化学还原的影响,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当p^H值较低时,有利于它的电化学还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硝基甲苯 电化学还原 循环伏安法
下载PDF
α-Al_2O_3微粒用于化学复合镀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茂清 刘荣泰 李声泽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1年第4期446-452,共7页
以Ni-p合金为主体金属,以粒径为0.1~0.3μm的晶态α-Al_2O_3为分散相进行化学复合镀.经研究得出,获得良好镀层的最佳条件是:α-Al_2O_3的添加量6g/L;镀液pH4.5~4.6;温度86°±1℃;搅拌速度400r/min.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镀... 以Ni-p合金为主体金属,以粒径为0.1~0.3μm的晶态α-Al_2O_3为分散相进行化学复合镀.经研究得出,获得良好镀层的最佳条件是:α-Al_2O_3的添加量6g/L;镀液pH4.5~4.6;温度86°±1℃;搅拌速度400r/min.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镀层表面分散相的分布状况.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镀态和热处理后的镀层中存在的相.用显微硬度计测定了镀层的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复合镀 硬度 镀层 三氧化二铝
下载PDF
有机添加剂对双层镍层间电位差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增辉 李声泽 曹克复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2年第3期337-345,共9页
双层镍的层间电位差是影响双层镍抗蚀性能的根本因素.选用不同的有机物作为半光亮镍添加剂,由它制得的双层镍层间电位差互不相同.本文通过测试双层镍的层间电位差,阴、阳极极化曲线,微分电容,循环伏安曲线及电子控针X-射线显微分析.找... 双层镍的层间电位差是影响双层镍抗蚀性能的根本因素.选用不同的有机物作为半光亮镍添加剂,由它制得的双层镍层间电位差互不相同.本文通过测试双层镍的层间电位差,阴、阳极极化曲线,微分电容,循环伏安曲线及电子控针X-射线显微分析.找出有机添加剂影响层间电位差的规律,并对其作用机理做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1)选用结构较复杂,分子体积较大的有机物作为半光亮镍添加剂时,可得到层间电位差较大的双层镍;(2)这些有机添加剂主要是通过吸附影响阴极沉积过程的;(3)不同有机物使半光亮镍沉积层的组成和性质发生不同的变化,从而产生不同的层间电位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镍 电位差 有机添加剂
下载PDF
超微粒La_2O_3的制备与形态研究
9
作者 谢慈仪 李声泽 李健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3期320-325,共6页
采用均匀沉淀法,用尿素为水解剂,60~90℃,0.005mol·L^(-1)≤C(La^(3+))≤0.025mol·L^(-1),0.27mol·L^(-1)≤C(urca)≤0.81mol·L^(-1),用La(NO_3)_3溶液备了La(Ⅲ)的超微粒化合物,所得沉淀为LaOHCO_3,具有与CaCO_3... 采用均匀沉淀法,用尿素为水解剂,60~90℃,0.005mol·L^(-1)≤C(La^(3+))≤0.025mol·L^(-1),0.27mol·L^(-1)≤C(urca)≤0.81mol·L^(-1),用La(NO_3)_3溶液备了La(Ⅲ)的超微粒化合物,所得沉淀为LaOHCO_3,具有与CaCO_3超微粒相似的结晶形态,粒径≤0.02μm.将此超微粒前驱体置于高温沪中,1200℃烧1h后,得到La_2O_3超微粒,粒径≤0.04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素 均匀沉淀法 超微粒 氧化镧
下载PDF
La_2O_3超微粒在PMAA-Na中的吸附特性研究
10
作者 谢慈仪 李声泽 李健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2年第4期487-492,共6页
用毛细管粘度法测量了不同浓度和pH值时吸附在超微粒La_2O_3表面的PMAA-Na膜厚度.用界面移动法测量了超微粒La_2O_3/PMAA-Na吸附物颗粒的电泳淌度.由此求出不同浓度和pH值时胶态分散体系Zeta电势值.采用Fischer等人发展起来的渗透压排... 用毛细管粘度法测量了不同浓度和pH值时吸附在超微粒La_2O_3表面的PMAA-Na膜厚度.用界面移动法测量了超微粒La_2O_3/PMAA-Na吸附物颗粒的电泳淌度.由此求出不同浓度和pH值时胶态分散体系Zeta电势值.采用Fischer等人发展起来的渗透压排斥理论模型,通过对吸附物颗粒间渗透排斥能△Ga的定量计算,较为满意地解释了超微粒La_2O_3/PMAA-Na吸附物颗粒所形成的胶态分散体系的稳定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粒 氧化镧 吸附动力学
下载PDF
发展高技术氧化铝超微粉产业建立新兴产业群
11
作者 李声泽 《重庆经济》 1998年第4期19-22,共4页
关键词 氧化铝产业 超微粉加工业 高技术 新兴产业群
下载PDF
超微粒的性质及其应用
12
作者 李声泽 《科学技术动态》 1989年第2期6-11,共6页
关键词 超微粒子 超微粒 应用 性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