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igh-efficiency ultra-fast all-optical photonic crystal diode based on the lateral-coupled nonlinear elliptical defect
1
作者 李大星 刘凯柱 +3 位作者 余春龙 张括 刘跃钦 冯帅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3期453-458,共6页
An all-optical Fano-like diode featuring a nonlinear lateral elliptical micro-cavity and a reflecting column in the photonic crystal waveguide is proposed.The asymmetric micro-cavity is constructed by removing one rod... An all-optical Fano-like diode featuring a nonlinear lateral elliptical micro-cavity and a reflecting column in the photonic crystal waveguide is proposed.The asymmetric micro-cavity is constructed by removing one rod and changing the shape of the lateral rod from a circle to an ellipse.A reflecting pillar is also introduced into the waveguide to construct an F-P cavity with the elliptical defect and enhance the asymmetric transmission for the incident light wave transmitting rightwards and leftwards,respectively.By designing the size of the ellipse and optimizing a reflecting rod at a suitable position,a maximum forward light transmittance of-1.14 dB and a minimum backward transmittance of-57.66 dB are achieved at the working wavelength of 1550.47 nm.The corresponding response time is about 10 ps when the intensity of the pump light beam resonant at 637 nm is 3.97 W/μ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tonic crystal all-optical diode Fano cavity unidirectional transmission
原文传递
后路复位内固定术治疗LSC评分为7分和8分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疗效评价
2
作者 蔡杨庭 张顺聪 +5 位作者 李颖 原超 王利仁 郭惠智 李大星 唐汉武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78-985,共8页
目的:探讨后路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脊柱载荷分类评分系统(Load-sharing classification,LSC)评分为7分和8分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0月~2014年12月36例LSC评分为7分及8分行后路复位内固定手术方案... 目的:探讨后路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脊柱载荷分类评分系统(Load-sharing classification,LSC)评分为7分和8分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0月~2014年12月36例LSC评分为7分及8分行后路复位内固定手术方案的患者资料,其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21~67岁,平均42.67±14.67岁,骨折椎体为T12~L1。影像学资料包括X线、CT和MRI,并进行LSC评分。测量患者术前、术后(1周内)及末次随访时的伤椎Cobb角、伤椎椎体高度,末次随访时使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残余背部疼痛,并记录手术并发症,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所有病例随访时间23~86个月,平均49.83±18.20个月;末次随访时19例已取出内固定,内固定取出后继续随访时间为3~69个月,平均28.00±20.12个月。临床评估所有患者均骨折愈合,患者均无明显的残余疼痛,未出现断钉或断棒,均未出现明显的后凸畸形,均未出现椎弓根钉切割椎体或内固定松动。影像学评价,术后患者矢状面Cobb角(6.67°±5.06°)较术前(15.87°±8.35°)有显著改善,骨折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的1.81±0.49cm恢复至术后2.88±0.32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椎体高度为2.81±0.41cm,术后与末次随访椎体高度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神经功能状况均较受伤时得到恢复,无椎间隙高度丢失,椎体前缘高度恢复至(94.92±18.41)%,椎体中部高度恢复至(81.16±11.82)%,椎体后缘高度恢复至(97.48±7.63)%,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SC评分为7分及8分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行后路复位内固定手术椎体稳定性维持良好,安全性好,临床疗效和影像学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载荷分类评分系统 安全性评价 后路复位内固定手术
原文传递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腰背肌核心训练结合针刺治疗的效果及对腰椎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胡庆林 陈飞 +1 位作者 李大星 和秀丽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4期150-152,共3页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腰背肌核心训练结合针刺治疗的效果及对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1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行腰背肌核心训练,观察组采用腰背肌核心训练结合针刺治疗,观察比较两...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腰背肌核心训练结合针刺治疗的效果及对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1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行腰背肌核心训练,观察组采用腰背肌核心训练结合针刺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腰椎功能障碍指数问卷(ODI)评分及腰椎活动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71.43%高于对照组44.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R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腰椎前屈、后伸、左屈、右屈角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腰背肌核心训练结合针刺治疗效果明显,可缓解疼痛,改善腰椎功能,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针刺 腰背肌核心训练 腰椎功能
下载PDF
《水浒传》的重叠式形容词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大星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1989年第5期76-84,共9页
《水浒传》中重叠式形容词有AA、AABB和ABB三种格式。本文主要讨论这三种格式形容词的语法功能和它们的结构关系、结构意义,三种格式的拟声词也一并讨论。
关键词 拟声词 出现频率 谓语 句子成分 定语 结构意义 语法功能 《水浒传》 三种格式 重叠式形容词
下载PDF
网络时代对发行业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大星 《出版发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9-41,共3页
关键词 网络时代 发行业 出版发行 计算机网络
下载PDF
重复出版杂谈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大星 《出版发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32-32,共1页
关键词 出版 重复出版 中国
下载PDF
出版业的紧迫感
7
作者 李大星 《出版发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6-36,共1页
国企改革的深化与政府机构改革的启动为标志,中国的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可以预期,伴随这一阶段的各项措施的实施与到位,必将给中国社会带来重要的影响。出版业作为传播媒体的一部分,确实有着由于其自身范围所带来的各自的特点,... 国企改革的深化与政府机构改革的启动为标志,中国的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可以预期,伴随这一阶段的各项措施的实施与到位,必将给中国社会带来重要的影响。出版业作为传播媒体的一部分,确实有着由于其自身范围所带来的各自的特点,并因此而构成其相对的独立属性。出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版业 政府机构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 传媒产业 垄断行业 中国经济 行业收入差距 文化事业 国家控制 客观现实
下载PDF
俗之雅集
8
作者 李大星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4期24-26,共3页
元曲为中国古代韵文中较具俚俗性的作品,是俗中之雅。雅俗其实并不对立,也不代表高下。且雅来自于俗。但在古代二者确实存在观念上的差异,因而影响创作态度、内容、方法与创作人员的构成。因此元曲之地位远远低于诗、词,且其流传与... 元曲为中国古代韵文中较具俚俗性的作品,是俗中之雅。雅俗其实并不对立,也不代表高下。且雅来自于俗。但在古代二者确实存在观念上的差异,因而影响创作态度、内容、方法与创作人员的构成。因此元曲之地位远远低于诗、词,且其流传与记载均受限制。但作为韵文,在格式、用典和音乐性等方面,元曲与正统韵文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元曲的赏读性和雅俗兼备使其拥有众多读者。鉴于元曲作品的检寻不易,《全元曲》搜集宏富,呈献了一个在门类、作品、作家、版本、考证、音律等方面集大成的接近全貌的读本,具有总结性和资料性。在整理上本书遵循了保持原作原貌的重要原则,为元曲研究及其他相关学科提供了活性的本色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曲 散曲 杂剧
下载PDF
学术与资料的组合——读《20世纪中国的编辑学研究》
9
作者 李大星 《出版发行研究》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85-85,共1页
关键词 《20世纪中国的编辑学研究》 编辑学 图书 出版
下载PDF
21世纪中国出版业的可能样式
10
作者 李大星 《出版参考》 1998年第11期8-9,共2页
对即将来临的21世纪,可以说早已是世界性的话题。因为它不仅是又一轮的百年新纪,还是一个新的千年纪的肇端。毕竟,期逢这样的日子,对中国,对中国出版业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预言,由于社会。
关键词 中国出版业 21世纪 非经济性因素 多样化的形式 传统媒体 出版单位 世界性 经营模式 出版物 公平发展
下载PDF
补肾中药通过调控Notch1蛋白的表达治疗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李永贤 张顺聪 +9 位作者 梁德 郭丹青 莫国业 李大星 郭惠智 冯蓬勃 李永巍 莫凌 杨志东 唐永超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25-1430,共6页
目的探究补肾中药对大鼠骨质疏松骨折的治疗作用和机制。方法选取老年雌性大鼠60只,分为正常组、骨质疏松骨折模型组、高、中、低剂量补肾中药治疗组,各组均摘除卵巢,术后3个月形成骨质疏松模型。随后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建立股骨骨... 目的探究补肾中药对大鼠骨质疏松骨折的治疗作用和机制。方法选取老年雌性大鼠60只,分为正常组、骨质疏松骨折模型组、高、中、低剂量补肾中药治疗组,各组均摘除卵巢,术后3个月形成骨质疏松模型。随后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建立股骨骨折模型。骨质疏松骨折模型建立后,每日给予正常组与模型组生理盐水进行灌胃,治疗组分别给予高、中、低剂量补肾中药灌胃12 w进行治疗。末次实验结束后麻醉大鼠,应用双能X射线检测大鼠股骨的骨密度。采取血清样品通过ELISA法测量碱性磷酸酶、骨钙素、TRAP破骨标志物等指标含量,对股骨样品进行病理学检查以及Western blot法检测Notch1蛋白的表达。结果病理组织学切片结果显示,高剂量治疗组在骨折端的成骨细胞数量较多,破骨细胞数量较少,提示补肾中药具有促进骨性愈合的效果。经补肾中药治疗后,高剂量治疗组的骨密度与模型组相比骨密度显著回升。研究发现,strACP经过补肾中药治疗后,治疗组中的碱性磷酸酶与血清抗酒石酸性磷酸酶的含量显著降低,骨钙素含量明显提升,上述指标在高剂量治疗组中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另外,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也显示,Notch1蛋白的表达在模型组中受到显著抑制(与正常组相比,P<0.01),而补肾中药具有调节Notch1蛋白表达的作用,成明显剂量相关性,且高剂量治疗组的表达水平与正常组接近。结论补肾中药能够通过调节Notch1蛋白的表达来抑制血清中破骨标志物碱性磷酸酶和TRAP的水平,并提高骨钙素的含量来刺激成骨细胞生成、抑制破骨细胞分化,从而加速骨折的愈合,提高骨密度,对大鼠股骨骨质疏松骨折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骨折 补肾法 NOTCH1蛋白 中医中药 大鼠 动物实验
下载PDF
骨水泥椎体强化术后椎体再塌陷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7
12
作者 唐永超 李永贤 +6 位作者 张顺聪 梁德 江晓兵 郭丹青 杨志东 莫国业 李大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85-990,共6页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骨水泥椎体强化术后椎体再塌陷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304例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椎体强化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患者的情况(年龄、性别、体重指...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骨水泥椎体强化术后椎体再塌陷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304例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椎体强化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患者的情况(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腰椎骨密度、胸腰段骨折、是否存在椎体内骨坏死等)、手术因素(手术方式、骨水泥量、骨水泥呈团块样分布还是均匀弥散样分布、骨折线区域骨水泥填充是否足够等),并记录患者术后第3天、末次随访时局部Cobb角及骨水泥再塌陷例数。将上述指标作为可能相关的因素纳入单因素研究,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椎体强化术后骨水泥椎体再塌陷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304例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5~50min,平均41.0±3.5min。240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4年,平均2.6±1.1年,随访期间共有30例患者出现骨水泥椎体再塌陷,再塌陷率达12.5%。单因素分析显示,骨密度、骨水泥剂量、椎体内骨坏死、骨水泥呈团块样分布、骨折线区域骨水泥填充不足是术后骨水泥椎体再塌陷的潜在危险因素(P<0.05),而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手术方式等在两组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存在椎体内骨坏死、骨水泥呈团块样分布、骨折线区域骨水泥填充不足是术后骨水泥椎体再塌陷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前存在椎体内骨坏死、骨水泥呈团块样分布、骨折线区域骨水泥填充不足可能是椎体强化术后骨水泥椎体发生再塌陷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强化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再塌陷
原文传递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Micro-CT影像学参数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李永贤 张顺聪 +8 位作者 梁德 杨志东 郭丹青 莫国业 李大星 冯蓬勃 郭惠智 李永巍 莫凌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98-302,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骨质疏松患者以及无骨质疏松患者3者间椎体骨质的差别。方法对30例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组、骨质疏松患者组及无骨质疏松患者组,每组10例。在术... 目的初步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骨质疏松患者以及无骨质疏松患者3者间椎体骨质的差别。方法对30例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组、骨质疏松患者组及无骨质疏松患者组,每组10例。在术中分别取出3组患者少许椎体样本,椎体样本大小相等,不影响手术疗效的同时亦不会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患者均表示知情同意。随后分别对取出的椎体标本进行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术(micro-computed tomography,Micro-CT)检测,以了解及对比3组患者之间椎体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矿含量(bone mineral content,BMC)和骨小梁情况。结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组对比骨质疏松患者组、无骨质疏松患者组其椎体皮质骨BMD、松质骨BMD、骨小梁BMD和总体BMD以及皮质骨BMC、松质骨BMC和总BMC均有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骨小梁BMD、皮质骨BMC、松质骨BMC和总BMC下降显著(P<0.01);骨质疏松患者组对比无骨质疏松患者组其椎体皮质骨BMD、松质骨BMD、骨小梁BMD和总体BMD以及皮质骨BMC、松质骨BMC和总BMC均有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骨小梁BMD下降显著(P<0.01)。结论较低的椎体BMD和BMC是椎体压缩骨折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骨质疏松患者和暂无骨质疏松人群需要预防BMD、BMC的下降,防止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术 椎体骨质 影像学参数 骨密度 骨矿含量
下载PDF
骨水泥钉道强化与否治疗伴骨质疏松的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唐永超 梁德 +8 位作者 陈博来 张顺聪 杨志东 江晓兵 郭玉海 莫国业 李永贤 郭丹青 李大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92-1098,共7页
目的 :探讨骨水泥钉道强化治疗伴骨质疏松的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必要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2月采用后路腰椎融合术治疗的74例伴骨质疏松的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均随访2年以上,且规律抗骨质疏松治疗。根据椎弓... 目的 :探讨骨水泥钉道强化治疗伴骨质疏松的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必要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2月采用后路腰椎融合术治疗的74例伴骨质疏松的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均随访2年以上,且规律抗骨质疏松治疗。根据椎弓根螺钉周围有无骨水泥强化,分为两组:骨水泥钉道强化(polymethylmethacrylate augmented pedicle screw,PMMA-PS)组,36例,男3例,女33例,年龄70.61±6.37岁,手术节段L4/5 32例、L5/S1 4例,骨密度-3.38±0.77SD;普通椎弓根螺钉(conventional pedicle screw,CPS)组,38例,男2例,女36例,年龄69.79±5.90岁,手术节段L4/5 32例、L5/S1 6例,骨密度-3.32±0.57SD。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情况;术前、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行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价临床疗效。根据末次随访时的X线片或CT检查,比较两组的融合率、螺钉松动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CPS组平均手术时间147.21±17.11min,术中出血量138.03±42.45ml,平均住院天数8.82±1.07d;PMMA-PS组平均手术时间185.75±18.37min,术中出血量142.64±35.08ml,平均住院天数9.36±1.17d。两组平均手术时间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平均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CPS组与PMMA-PS组术前、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分别为7.16±0.82分、6.93±10.88分;1.74±0.49分、1.92±0.47分;1.76±0.43分、1.81±0.40分;ODI分别为(51.84±4.41)%、(52.50±4.71)%;(18.03±2.74)%、(18.89±3.61)%;(17.24±2.77)%、(16.67±2.67)%;两组间不同时间点VAS评分和ODI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内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和ODI较术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PMMA-PS组中无螺钉松动,CPS组中1例(2.7%,1/36)患者的2枚(1.3%,2/152)螺钉出现松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PMMA-PS组融合成功率(100%)相比CPS组(97.3%)无统计学差异(P>0.05)。PMMA-PS组有27枚钉道周围(18.7%,27/144)发生骨水泥渗漏,未出现相应的神经并发症。结论:对于伴骨质疏松的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行融合术时,在规律抗骨质疏松的基础上,骨水泥螺钉强化与普通椎弓根螺钉组均可获得相似的临床疗效和融合率,但普通椎弓根螺钉组减少手术时间,避免骨水泥发生渗漏造成潜在并发症的发生,故不推荐常规行骨水泥钉道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椎弓根螺钉 腰椎退变性疾病 骨水泥钉道强化
原文传递
化脓性脊柱炎20例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顺聪 李永贤 +8 位作者 莫凌 粱德 杨志东 郭丹青 冯蓬勃 莫国业 李大星 李永巍 唐永超 《中国骨伤》 CAS 2016年第10期923-927,共5页
目的:探讨综合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变化对化脓性脊柱炎进行诊断的价值,总结化脓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20例化脓性脊柱炎患者临床资料,男9例,女11例;年龄43~72... 目的:探讨综合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变化对化脓性脊柱炎进行诊断的价值,总结化脓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20例化脓性脊柱炎患者临床资料,男9例,女11例;年龄43~72岁,平均58.9岁.颈椎3例,胸椎7例,腰椎10例.分析患者在接受治疗前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分析、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片、CT及MRI),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患者治疗前局部疼痛情况.结果:治疗前所有患者有患椎处疼痛,VAS9分4例,8分6例,7分1例,3分6例,2分3例.其中7例伴有神经症状,11例伴有夜间疼痛加剧,10例伴有发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5例,正常15例;CRP升高19例,正常1例;20例患者ESR均升高.X线片显示椎间隙均变窄,13例伴有椎体的骨质破坏;CT显示20例患者有病变椎体骨质破坏、硬化.MRI检查显示病变椎体在T1像上表现为不均匀中等偏低信号,在T2像上16例呈不均匀高信号,2例呈均匀高信号,2例呈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13例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7例患者接受了保守治疗,治疗后患者VAS评分明显改善后出院.结论:化脓性脊柱炎容易误诊漏诊,在早期诊断中应综合分析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表现特点,为下一步诊疗方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性脊柱炎 体征和症状 诊断 化验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的长管拖车气瓶瓶肩结构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大星 魏化中 +2 位作者 陶芳泽 吴斌 高宏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605-610,共6页
为了改善长管拖车气瓶瓶肩的受力状态,尝试在长管拖车气瓶瓶肩添加一种矩形环凸形结构,运用ANSYS软件分别模拟了环凸形结构离肩距为10 mm^55 mm、长度为40 mm^130 mm、宽度为6 mm^24 mm范围内的最大位移、最大等效应力和最大轴向应力,... 为了改善长管拖车气瓶瓶肩的受力状态,尝试在长管拖车气瓶瓶肩添加一种矩形环凸形结构,运用ANSYS软件分别模拟了环凸形结构离肩距为10 mm^55 mm、长度为40 mm^130 mm、宽度为6 mm^24 mm范围内的最大位移、最大等效应力和最大轴向应力,最后与长管拖车气瓶瓶肩不添加环凸形结构的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长管拖车气瓶瓶肩添加环凸形结构可以改善气瓶的受力状态,减小最大位移大约3.3%,最大等效应力大约10%,最大轴向应力大约5%,气瓶受力状态与环凸形结构位置、长度和宽度大致呈线性关系,这种设计为长管拖车气瓶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 长管拖车气瓶 环凸形结构 受力状态
下载PDF
淫羊藿苷对人成骨样细胞成骨分化及OPG/RANKL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顺聪 郭丹青 +6 位作者 李永贤 唐永超 杨志东 梁德 李大星 莫国业 冯蓬勃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33-436,457,共5页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对人成骨样细胞(MG-63)成骨分化及OPG/RANKL表达的影响。方法用1 nmol/L、10 nmol/L、100 nmol/L、1μmol/L、10μmol/L 5种浓度的淫羊藿苷对MG-63进行干预,并同时进行成骨诱导,RT-PCR在第3天检测其细胞增殖基因MYC、C...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对人成骨样细胞(MG-63)成骨分化及OPG/RANKL表达的影响。方法用1 nmol/L、10 nmol/L、100 nmol/L、1μmol/L、10μmol/L 5种浓度的淫羊藿苷对MG-63进行干预,并同时进行成骨诱导,RT-PCR在第3天检测其细胞增殖基因MYC、CDK7表达量,在第6天检测成骨分化标志基因RUNX2、COL1A1及OPG、RANKL的表达量。结果对成骨分化相关基因,10 nmol、1μmol干预的MG-63 RUNX2基因表达量较1 nmol及10μmol的高(P<0.05),与100 nmol及空白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别(P>0.05),10μmol的RUNX2蛋白表达量较其余各组更高;COL1A1的基因表达呈剂量依赖型,随浓度的增加而升高,10μmol的表达量较其余各组有明显升高(P<0.05),其蛋白表达也更多;RANKL的表达量极低,且在各组之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OPG的表达在1μmol浓度时较100 nmol、10μmol明显增高(P<0.05),与1 nmol、10 nmol及空白组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细胞增殖相关的MYC的表达各组之间均没有差异(P>0.05),而CDK7的表达均较空白组降低(P<0.05)。结论 10μmol/L的淫羊藿苷能够明显促进MG-63细胞的成骨分化,但并不通过影响OPG/RANKL起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苷 MG-63 成骨分化 OPG/RANKL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塌陷伴神经症状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 被引量:8
18
作者 郭丹青 张顺聪 +5 位作者 李大星 唐永超 莫国业 梁德 李永贤 郭惠智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603-1608,1653,共7页
目的分析总结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塌陷(OVC)伴神经症状(NS)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2010年8月至2016年6月共40例OVC并NS的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女35名,男5名,年龄53~95岁,平均72.4岁,通过检查侧位X线片、胸腰椎MRI、胸腰椎CT,将骨折分为... 目的分析总结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塌陷(OVC)伴神经症状(NS)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2010年8月至2016年6月共40例OVC并NS的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女35名,男5名,年龄53~95岁,平均72.4岁,通过检查侧位X线片、胸腰椎MRI、胸腰椎CT,将骨折分为新鲜期及陈旧期(含骨折不愈合及畸形愈合),陈旧性椎体骨折不愈合根据骨折部位过伸位CT分为A1(可复位稳定型)、A2(可复位不稳定型)、B(难复位型),并按椎体塌陷程度及形态分为轻、中、重、极重度塌陷,极重度塌陷进一步分为扁平型、楔型、凹陷型。记录患者临床症状、疼痛评分VAS、ASIA神经功能分级、体征、骨密度,测量椎体最大塌陷程度、胸腰段后凸角、后壁骨折块椎管占位率。结果临床症状:40例患者中,38例(95%)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胸腰部疼痛;伴下肢神经症状19例(47.5%);伴肋间神经支配区域放射痛22例(55%);鞍区麻木伴小便障碍2例;双侧腹股沟疼痛2例,腰背痛VAS评分0~8分,平均6.6分,神经放射痛VAS评分3~8分,平均5.8分,神经功能ASIA分级C级5例(12.5%),D级10例(25%),E级25例(62.5%);骨密度平均T=-3.5SD;影像学表现:46个受累椎体,陈旧骨折不愈合30例(65.2%),其中A2型56.7%,其次为B型26.7%、A1型16.7%,新鲜骨折13例(28.3%),陈旧骨折畸形愈合3例(6.5%);28个椎体CT发现椎体内"真空征";极重度塌陷椎体共34个(73.9%),楔形50%,凹陷型32.4%,扁平型有17.6%;重度塌陷9例(19.5%),中度塌陷3例(6.5%),无轻度塌陷椎体;36个(78.3%)患椎分布于胸腰段,25/36例(69.4%)胸腰段cobb>30°,下腰椎7例,胸椎3例;中央管狭窄30例,椎间孔狭窄10例。结论骨质疏松性椎体塌陷伴神经症状的临床表现典型特征为胸腰背部疼痛,体位变动时症状加重,卧床休息时可稍减轻或消失。神经损害相对较轻,多以下肢根性症状或胁肋部区域神经放射痛表现为主,部分表现为动态神经压迫,还可出现鞍区麻木及二便障碍。影像学以陈旧不愈合期-A2型为多见,其次为B型,CT往往发现椎体内"真空征",多分布于胸腰段,骨折形态以极重度塌陷-楔形为主,往往伴有严重的后凸畸形及骨质疏松,引起中央管狭窄为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椎体骨折 分型 神经症状
下载PDF
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继发吞咽困难1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顺聪 李大星 +6 位作者 李永贤 冯蓬勃 莫凌 郭丹青 莫国业 郭惠智 梁德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83-285,共3页
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diffuse idiopathic skeletal hyperostosis,DISH)多发于老年男性[1],国外文献报道发病率为2.9%-28%[1-3]。累及颈椎的DISH的病理特点为颈椎相关韧带钙化、骨质增生[4],严重者可出现脊柱强直、骨折、声音嘶哑、... 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diffuse idiopathic skeletal hyperostosis,DISH)多发于老年男性[1],国外文献报道发病率为2.9%-28%[1-3]。累及颈椎的DISH的病理特点为颈椎相关韧带钙化、骨质增生[4],严重者可出现脊柱强直、骨折、声音嘶哑、呼吸或吞咽困难等。该疾病国内报道不多,笔者手术治愈因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累及颈椎所致严重吞咽困难1例,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困难 脊柱强直 椎体前缘 内固定 椎间植骨融合 骨质增生 韧带钙化 文献报道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对图书评奖的两点建议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大星 《出版发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1-41,共1页
对图书评奖的两点建议□河北人民出版社李大星图书评奖是目前出版界评价图书水呒乃至编辑、出版社水准的一种尺度,因而其公允与否当成为其首要砝码。目前对评奖的如何操作及操作态势的良否,品评颇多,这里只想就公允问题谈两点看法。... 对图书评奖的两点建议□河北人民出版社李大星图书评奖是目前出版界评价图书水呒乃至编辑、出版社水准的一种尺度,因而其公允与否当成为其首要砝码。目前对评奖的如何操作及操作态势的良否,品评颇多,这里只想就公允问题谈两点看法。首先,回避问题。这其中包括作者、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评奖 图书质量 制度化 社会监督机制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