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静息态脑网络改变与行为神经测定的相关性
1
作者 庞启明 张素丽 +1 位作者 李帮涛 李娇扬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4年第3期12-19,共8页
目的 探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静息态脑网络改变与行为神经测定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10月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HIE新生儿23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结果分为神经行为异常(ND)组(n... 目的 探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静息态脑网络改变与行为神经测定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10月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HIE新生儿23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结果分为神经行为异常(ND)组(n=68)和非ND组(n=162)。比较两组患儿不同脑区低频振幅(ALFF)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IE患儿发生ND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全局属性指标参数对HIE患儿发生ND的预测价值。结果 ND组患儿前颞叶、中间颞叶、前扣带回、中扣带回、后扣带回、内侧前额叶皮层、额下回、眶额皮层、旁海马皮质、壳核、苍白球脑区的ALFF值低于非ND组,而楔前叶、距状裂皮质脑区ALFF值高于非N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介于2.065~4.897之间,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早产、HIE分度(重度)、宫内窘迫是HIE患儿发生ND的独立危险因素,其OR值及95%CI分别为2.217(1.377~2.983)、1.635(1.224~2.358)、1.492(1.039~1.875);出生5min Apgar评分、出生体重、局部效率(Eloc)、聚散系数(Cp)是HIE患儿发生ND的保护因素,其OR值及95%CI分别为0.864(0.418~0.902)、0.846(0.313~0.961)、0.753(0.255~0.884)、0.548(0.374~0.923);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Eloc、Cp、标准化最短路径长度(λ)单独预测及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3(0.768~0.871)、0.782(0.724~0.838)、0.769(0.683~0.815)及0.815(0.773~0.896),联合预测的工作性能优于单独作为诊断指标预测重度脑损伤的工作性能。结论 合并ND的HIE新生儿静息态脑网络各脑区ALFF值有所变化,且全局属性指标参数Eloc、Cp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 静息态脑网络 行为神经测定
下载PDF
超重力技术应用进展
2
作者 黄斌 丰生杰 +3 位作者 傅程 李娇扬 张璐 刘慰博 《当代化工》 CAS 2022年第12期2941-2946,共6页
超重力技术被誉为“化学工业的晶体管”,是欧美等发达国家重点发展的技术之一。基于超重力技术的设备具有体积小、能耗低等优点,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厘清超重力技术应用的核心领域,给研究者提供有效的研究趋向信息,梳理了超重力技... 超重力技术被誉为“化学工业的晶体管”,是欧美等发达国家重点发展的技术之一。基于超重力技术的设备具有体积小、能耗低等优点,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厘清超重力技术应用的核心领域,给研究者提供有效的研究趋向信息,梳理了超重力技术的发展历史,总结了超重力技术应用的国内外重要进展,探讨了超重力技术的核心设备及技术原理,展望了超重力技术的研究方向,提出了融合机器学习、AI等技术进行填充床内部传质规律研究和借助红外热成像、CT、高速摄像等技术深入对旋转填充床内部流场流动规律的了解是未来重要的创新方向,可以在完善超重力机内部机构、结合应用领域开发研究专用的旋转填充床等方面进行攻关突破,以期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力 旋转填充床 分离 石油化工
下载PDF
司美替尼治疗儿童1型神经纤维瘤病1例
3
作者 李帮涛 张格 +8 位作者 庞启明 海元平 王生才 刘悄吟 苏雁 邹俊 李娇扬 向伟 倪鑫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38-940,共3页
患儿女,5岁5月龄,因“皮肤咖啡牛奶斑5年余,跛行伴易跌倒1年余”就诊,临床表现为运动障碍、颈部包块、全身多处咖啡牛奶斑、脊柱侧弯,超声和影像学检查提示多发不规则团块状软组织信号,诊断1型神经纤维瘤病。口服司美替尼(2次/d,早20 mg... 患儿女,5岁5月龄,因“皮肤咖啡牛奶斑5年余,跛行伴易跌倒1年余”就诊,临床表现为运动障碍、颈部包块、全身多处咖啡牛奶斑、脊柱侧弯,超声和影像学检查提示多发不规则团块状软组织信号,诊断1型神经纤维瘤病。口服司美替尼(2次/d,早20 mg,晚10 mg)治疗第37天颈部包块肉眼可见缩小,走路易跌倒明显减少,跛行、脊柱侧弯减轻,咖啡牛奶斑颜色变淡、范围缩小;治疗第57天后走路再无跌倒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弯 咖啡牛奶斑 颈部包块 1型神经纤维瘤病 影像学检查 团块状 司美替尼 运动障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