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男性秃发头皮组织及血流超声检测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子志 郭淑琴 +2 位作者 申素芳 周伟娜 米红光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6-17,共2页
为探讨男性秃发的相关因素,我们对53例患者头皮组织、血管分布及头皮血流动力学特征进行了超声检测。现将结果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1.诊断标准(1)20~50岁男性,脱发明显增加,顶或(和)额部毛发稀疏、细软或缺失,与相应... 为探讨男性秃发的相关因素,我们对53例患者头皮组织、血管分布及头皮血流动力学特征进行了超声检测。现将结果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1.诊断标准(1)20~50岁男性,脱发明显增加,顶或(和)额部毛发稀疏、细软或缺失,与相应年龄极不相称,构成秃发外观而周边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 秃发 头皮组织 血流超声检测
下载PDF
少儿胆石症自溶1例
2
作者 李子志 杜伟征 +2 位作者 米红光 李春擎 王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614-1614,共1页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儿童 胆结石
下载PDF
青少年感染后不伴有心肌酶、心电图改变的单纯心脏增大的临床意义
3
作者 李子志 米红光 +2 位作者 刘昕 申素芳 周玮娜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3年第1期73-73,共1页
目的 探讨青少年感染后单纯心脏增大与心肌炎的关系。方法 超声心动图检测感染后青少年心脏结构 ,同时检测血清心肌酶、心电图并随访。按是否符合传统心肌炎诊断标准分为单纯心脏增大组和心肌炎组 ,比较两组间形态学及转归情况的差异... 目的 探讨青少年感染后单纯心脏增大与心肌炎的关系。方法 超声心动图检测感染后青少年心脏结构 ,同时检测血清心肌酶、心电图并随访。按是否符合传统心肌炎诊断标准分为单纯心脏增大组和心肌炎组 ,比较两组间形态学及转归情况的差异。结果 两组间形态学改变及转归过程均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感染性发热 心肌酶 心电图 单纯心脏增大 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关于不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命名的商榷
4
作者 李子志 刘昕 +1 位作者 申素芳 周玮娜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2年第3期214-214,共1页
关键词 不完全性大动脉转位 命名 大动脉异位连接
下载PDF
PCI对左心室舒张或收缩功能的改善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赵勇 王彦 +7 位作者 李放 付绍莉 李玉兰 王惠琴 齐强 刘丙木 周韦娜 李子志 《河北医药》 CAS 2010年第13期1699-1700,共2页
目的探讨成功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CI)术前术后左心室舒张功能或收缩功能改善程度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对成功实施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住院患者112例,根据术前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狭... 目的探讨成功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CI)术前术后左心室舒张功能或收缩功能改善程度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对成功实施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住院患者112例,根据术前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用累积积分法,分为高分组和低分组,术前及术后1个月行心脏超声检查,测量射血分数(EF),A峰、E峰及其比值,并进行比较。结果低分组、高分组术后EF值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或<0.01),且高分组术后EF值改善程度明显高于低分组(P<0.05),低分组、高分组术前术后E/A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D患者成功PCI后无论术前冠状动脉病变轻或重其左心室收缩功能都有明显改善,且对冠状动脉病变相对严重的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改善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左心室舒张功能 左心室收缩功能 冠状动脉狭窄 多普勒超声
下载PDF
肱动脉穿刺途径介入治疗后假性动脉瘤诊治2例 被引量:1
6
作者 甄利波 王培军 +2 位作者 田祥 李子志 刘炳木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1期1150-1151,共2页
目的探讨肱动脉穿刺途径介入治疗后假性动脉瘤的诊治方法。方法分析2例病例。结果 2病例分别通过超声引导下注射凝血酶栓塞法和压迫修复法治疗均获成功。结论超声引导下凝血酶注射等方法创伤小、效果可靠、并发症少,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 肱动脉穿刺途径 介入 假性动脉瘤
原文传递
实时三平面超声成像评价正常人左心房功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刘昕 于青 +4 位作者 周伟娜 陈以新 万建设 申素芳 李子志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2006年第12期892-894,共3页
目的探讨实时三平面超声成像评价正常人左房功能的可行性和价值。方法应用实时三平面超声成像技术与二维超声心动图测量30例正常志愿者的左心房存贮容积(LARV),左心房管道容积(LACV),左心房主动射血分数(LAEF),比较两种方法的一致性和... 目的探讨实时三平面超声成像评价正常人左房功能的可行性和价值。方法应用实时三平面超声成像技术与二维超声心动图测量30例正常志愿者的左心房存贮容积(LARV),左心房管道容积(LACV),左心房主动射血分数(LAEF),比较两种方法的一致性和相关性。结果所有志愿者均获得满意实时三平面图像与二维超声图像;两种方法所得测值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并具有良好相关性(r=0.86、0.88、0.85)。结论实时三平面超声成像技术评价正常人左心房射血分数是准确和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实时三平面 左房功能
下载PDF
CDFI对椎动脉发育不良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8
作者 于青 周伟娜 +3 位作者 刘昕 陈妹红 申素芳 李子志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2006年第9期692-693,共2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图(colorDopplerflowimaging,CDFI)对椎动脉先天性发育不良所致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GEVividDimension彩色多普勒显像仪,对80例拟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椎动脉颅外段的走行,内径...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图(colorDopplerflowimaging,CDFI)对椎动脉先天性发育不良所致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GEVividDimension彩色多普勒显像仪,对80例拟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椎动脉颅外段的走行,内径、管壁及血流速度、血流量进行观测。结果71例椎动脉发育正常,9例椎动脉发育不良,均为单侧。发育正常组两侧管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发育不良组患侧与健侧管径及血流速度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图为临床诊断椎动脉发育不良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且简便、快捷、无创,可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先天性发育不良
下载PDF
二维超声对白内障青光眼前房改变的观察
9
作者 申素芳 周玮娜 +3 位作者 李子志 刘昕 吴素清 张月玲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2001年第8期1-3,共3页
目的:观测正常眼、白内障眼及青光眼前房深度、上下径、左右径的改变,以及晶状体厚度,玻璃体长度,眼球轴径对前房各径线改变的影响。方法:使用高分辨率的电脑声像仪,检测了200只正常眼,129只白内障眼及108只青光眼的前房、晶状体、玻璃... 目的:观测正常眼、白内障眼及青光眼前房深度、上下径、左右径的改变,以及晶状体厚度,玻璃体长度,眼球轴径对前房各径线改变的影响。方法:使用高分辨率的电脑声像仪,检测了200只正常眼,129只白内障眼及108只青光眼的前房、晶状体、玻璃体及轴径,将所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①正常眼前房深度2.35±0.39mm(1.7~3.5mm),左右径12.97±1.04mm(10.1~16.5mm),上下径12.81mm±1.04mm(10.1~15.7mm);②白内障眼前房深度2.29±0.46mm(1.4~3.4mm),左右径12.67±0.68mm(9.6~15.1mm),上下径12.49±0.68mm(9.8~15.5mm),前房各径线均较正常眼减小,深度的减小两者无差异(P>0.05),左右径及上下径的减小有差异(0.05>P>0.01);③青光眼前房深度1.69±0.71mm(0.8~2.8mm),左右径10.99±1.48mm(6.5~14.9mm),上下径10.77±1.91mm(5.8~14.6mm),三个径线较前两组均减小,其改变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在病理状态下前房各径线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晶状体的厚度、位置及眼球的轴径是决定前房三个径线大小的重要因素,白内障眼前房径线的改变主要取决于晶状体的位置,而青光眼前房径线的改变不仅取决于晶状体的厚度及位置,更取决于眼球轴径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青光眼 前房改变 二维超声检查
下载PDF
贯彻五中全会精神 强化审计监督
10
作者 李子志 《审计理论与实践》 1996年第3期9-11,共3页
贯彻五中全会精神强化审计监督李子志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是引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继续前进的重要会议。认真学习领会、贯彻、落实好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是各行各业做好本职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人结合十几年审计工作的经验和体... 贯彻五中全会精神强化审计监督李子志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是引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继续前进的重要会议。认真学习领会、贯彻、落实好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是各行各业做好本职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人结合十几年审计工作的经验和体会,谈一下贯彻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贯彻五中全会精神 审计监督 审计机关 强化审计 审计工作者 经济效益审计 经济发展服务 微观审计 提高经济效益 违法违纪行为
下载PDF
110例冠心病人定位分组应用硝酸甘油前后心缩时间间期(STI)及心电图变化特征分析
11
作者 李子志 孟慧宁 +2 位作者 凌之甫 陈世堃 张晓锁 《心功能杂志》 1992年第1期20-22,共3页
以60例正常人为对照,对110例冠心病人按临床及心电图(ECG)反映的受损部位分为六组,进行含服0.6mg 硝酸甘油前后的心脏收缩时间间期(STI)、ECG 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用药前各组心脏收缩功能由最差起排列顺序为心衰,广泛前壁缺血,心梗(... 以60例正常人为对照,对110例冠心病人按临床及心电图(ECG)反映的受损部位分为六组,进行含服0.6mg 硝酸甘油前后的心脏收缩时间间期(STI)、ECG 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用药前各组心脏收缩功能由最差起排列顺序为心衰,广泛前壁缺血,心梗(稳定期),左侧壁缺血+下壁缺血.下壁缺血和左侧壁缺血。而用药后心衰组心脏收缩功能明显好转,其余各组均不同程度降低,且基础心功能越好降低越显著。下壁缺血组另有特征。各组 STI 与 ECG 变化有一定相关趋势,但后者敏感性差,不具显著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硝酸甘油 心电图 时间间期 心脏收缩
原文传递
老年冠心病与其合并高血压的心功能特征比较
12
作者 李子志 凌之甫 《心功能杂志》 1991年第4期185-186,共2页
对比分析了老年冠心病(单冠)及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冠+高)36例心功能,结果提示两组病人中男性发病率虽高于女性,但两组间差异不显著。冠+高组平均年龄<单冠组,差异显著.各年龄组病人比率:60—69岁组冠+高组远高于单冠组(81.25%对45... 对比分析了老年冠心病(单冠)及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冠+高)36例心功能,结果提示两组病人中男性发病率虽高于女性,但两组间差异不显著。冠+高组平均年龄<单冠组,差异显著.各年龄组病人比率:60—69岁组冠+高组远高于单冠组(81.25%对45%),而大于80岁年龄组却远低于单冠组。心功能检测 P/L、I/L、ICT 值,冠+高组>单冠组,前两项有显著差异;ICT 接近非常显著性差异。统计数字提示,冠+高组心脏功能改变先于单冠组,心脏受损早,其收缩功能伤害主要表现为 ICT 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高血压 心功能试验
原文传递
高空点火和贫油减速熄火极限
13
作者 Andr.,D 李子志 《航空发动机参考资料》 1989年第2期12-25,共14页
关键词 燃烧室 高空点火 贫油减速熄火
下载PDF
不稳定型心绞痛并发左心室流出道动力性梗阻超声表现2例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子志 陈妹红 张蕾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94-994,999,共2页
病例1,女,76岁。因胸闷、胸骨后疼痛1d就诊。1d前无诱因出现阵发胸闷、胸骨后疼痛,伴颈部不适,持续约8~25min,在家服用速效救心丸效果不佳,疑急性冠脉综合征一不稳定型心绞痛入院。否认任何心脏病史及高血压、糖尿病史。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左心室流出道 超声表现 动力性 急性冠脉综合征 胸骨后疼痛 梗阻 并发
原文传递
胎儿出生前后肺动脉分支血流及形态特征的连续观察
15
作者 李子志 米红光 +4 位作者 陈妹红 杜伟征 李春擎 周伟娜 申素芳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0期910-910,共1页
新生儿肺动脉分支血流速度常常明显高于主肺动脉血流速度,本研究旨在了解其发生及变化规律,探讨其临床意义。
关键词 肺动脉血流速度 动脉分支 形态特征 出生前后 胎儿 临床意义 新生儿
原文传递
右心房发育异常伴右心耳巨囊样变1例
16
作者 李子志 李春擎 +2 位作者 高磊 王静 郑新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95-295,共1页
患者,女,61岁。主因间断心悸、气短20年,双下肢间断浮肿6年加重半年就诊。患者20年前开始偶有心悸、气短.未予治疗,近6年渐有双下肢浮肿,半年来病情加重,常于晚间睡眠憋醒,外地医院诊断为“包裹性心包积液”。
关键词 发育异常 右心耳 右心房 双下肢浮肿 囊样 心包积液 医院诊断 包裹性
原文传递
眼钝挫伤致晶状体后囊破裂1例
17
作者 李子志 米红光 +3 位作者 申素芳 周玮娜 刘昕 陈妹红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11期689-689,共1页
关键词 眼钝挫伤 晶状体后囊破裂 诊断 治疗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经食管超声诊断二尖瓣脱垂1例
18
作者 李子志 陈妹红 +2 位作者 梁景芳 张志强 申素芳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2期123-123,共1页
关键词 经食管超声 诊断 二尖瓣脱垂 超声心动图
原文传递
肱骨远端骨骺前倾角度——外髁骺干角的超声测量 被引量:5
19
作者 申素芳 张志桐 +7 位作者 陈妹红 万建设 潘立冬 常铁原 李芬华 李子志 周伟娜 刘昕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3期205-207,共3页
目的 探讨由超声图像测量肱骨远端骨骺前倾角度的变化规律。方法 使用高频探头 ( 7~10MHz)对 2 0 3例 5d~ 2 3岁正常受检者的右侧肘关节分别按年龄分为 5组 ( 5d~ 4岁、5~ 8岁、9~ 12岁、13~ 16岁、≥ 17岁 ) ,按性别分为 2组 ... 目的 探讨由超声图像测量肱骨远端骨骺前倾角度的变化规律。方法 使用高频探头 ( 7~10MHz)对 2 0 3例 5d~ 2 3岁正常受检者的右侧肘关节分别按年龄分为 5组 ( 5d~ 4岁、5~ 8岁、9~ 12岁、13~ 16岁、≥ 17岁 ) ,按性别分为 2组 ,测量肱骨小头及外半滑车前倾的角度 ,并将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肱骨小头前倾角度 48.89°± 8.96° ,外半滑车前倾角度 3 3 .70°± 7.18° ;肱骨小头前倾角度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大 ,在 13~ 16岁时达最大值 ( 5 5 .0 0°± 5 .88°) ,各年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17岁以后前倾角度略减小 ( 5 2 .3 8°± 8.2 7°) ,但与最大角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外半滑车前倾角度变化规律与肱骨小头前倾角度相似 ,仅在 5d~ 4岁组与 5~ 8岁组间角度增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5~ 8岁以上各年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肱骨远端骨骺前倾角度男、女性别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超声检查能清晰显示肱骨远端骨骺的图像 ,由声像图可观察、测量骨骺前倾的角度 ,以阐述其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远端骨骺前倾角度 外髁骺干角 超声测量 声像图表现 诊断
原文传递
肱骨远端骨骺骨化中心钙化演变的超声观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申素芳 张志桐 +5 位作者 万建设 孙小虎 李子志 周伟娜 刘昕 张文清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7期416-418,共3页
目的 探讨肱骨远端骨骺及骨化中心钙化、演变及形态改变的声像图特征。方法 使用高频超声对 12 0例健康受检者的右侧肱骨远端骨骺进行了横切面、纵切面及冠状切面扫查。结果 肱骨远端骨骺的骨化中心出现钙化的顺序依次为肱骨小头及... 目的 探讨肱骨远端骨骺及骨化中心钙化、演变及形态改变的声像图特征。方法 使用高频超声对 12 0例健康受检者的右侧肱骨远端骨骺进行了横切面、纵切面及冠状切面扫查。结果 肱骨远端骨骺的骨化中心出现钙化的顺序依次为肱骨小头及外半滑车、内上髁、内半滑车、外上髁。声像图均表现为斑片状中强回声 ,逐渐演变成弧线状 ,直至相互间及与干骺端接合成线状 ;骨骺组织的低回声随骨化中心的演变逐渐减小至消失。结论 超声检查不仅可观察骨骺形态的改变 ,还可观察骨化中心的形态、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远端骨骺 骨化中心 钙化 超声检查 骨生成 声像图 超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