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土高原地震滑坡与强震动记录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1
作者 李孝波 周兴浩 +3 位作者 薄景山 黄猛 欧阳刚垒 颜灵勇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8-285,308,共9页
地震滑坡资料与实际强震动记录是开展地震滑坡成灾机理研究的重要基础数据,如何科学管理这些数据资料,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科学价值仍然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文章以黄土高原地区7次典型历史地震诱发黄土滑坡和125次地震(2001—2018年)... 地震滑坡资料与实际强震动记录是开展地震滑坡成灾机理研究的重要基础数据,如何科学管理这些数据资料,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科学价值仍然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文章以黄土高原地区7次典型历史地震诱发黄土滑坡和125次地震(2001—2018年)的强震动记录为基础数据,依托开源GIS平台+MySQL数据库,构建黄土高原地震滑坡与强震动记录数据库管理系统。该系统界面规范、友好,参数获取方便,图表展示清晰、流畅,不仅为地震滑坡和强震动记录数据资料的管理与应用提供一个科学便捷的平台,也为黄土地震滑坡成灾机理研究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亦对黄土高原地区防灾减灾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地震滑坡 强震动记录 数据库管理系统
下载PDF
降雨型滑坡水槽试验研究若干进展
2
作者 柳耀阔 李孝波 +2 位作者 赵扬 王天虎 席书衡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6-25,共10页
基于降雨型滑坡水槽试验的研究现状,简要介绍了降雨式水槽、界面渗水式水槽以及后缘汇水式水槽的基本信息,归纳了降雨模式(雨强、持续时间、降雨形式)、岩土类型以及土体物理参数(颗粒级配、密度)等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厘清了不同岩土... 基于降雨型滑坡水槽试验的研究现状,简要介绍了降雨式水槽、界面渗水式水槽以及后缘汇水式水槽的基本信息,归纳了降雨模式(雨强、持续时间、降雨形式)、岩土类型以及土体物理参数(颗粒级配、密度)等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厘清了不同岩土类型、颗粒级配以及降雨模式下的斜坡变形破坏特征,总结出了超孔隙水压力导致土壤液化破坏、水体渗流侵蚀致坡体抗剪强度减小以及剪切稀化破坏等3种主要的降雨型滑坡形成机制,展望了进一步开展降雨型滑坡水槽试验研究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提出了解决相关问题的建议及下一步拟开展研究的方向,可为依托水槽试验深入探究降雨型滑坡的运动特征和形成机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槽试验 降雨型滑坡 影响因素 变形破坏特征 形成机理
下载PDF
黄土高原地区场地设计反应谱特征周期研究
3
作者 李孝波 欧阳刚垒 +2 位作者 宋霖君 吴义文 徐建元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61-1170,共10页
基于黄土高原强震动记录数据库,选取144个强震台站记录的1209条强震动数据,采用单纯形算法进行反应谱标定,探究黄土高原地区场地设计反应谱特征周期与震中距、震级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1)Ⅱ类场地类别下,设计反应谱特征周期与震中距... 基于黄土高原强震动记录数据库,选取144个强震台站记录的1209条强震动数据,采用单纯形算法进行反应谱标定,探究黄土高原地区场地设计反应谱特征周期与震中距、震级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1)Ⅱ类场地类别下,设计反应谱特征周期与震中距的关系较为复杂,水平向特征周期整体具有随震中距增大而逐渐增加的趋势,竖向特征周期则几乎不随震中距的变化而变化(震级不大于6.5时);(2)Ⅱ类场地类别下,水平向设计反应谱的特征周期与震级(4.0<M<7.0)整体呈正相关的变化关系,震中距为[90,150)km时,特征周期与震级的关系可用T_(g)=0.054 M-0.017(EW向)、T_(g)=0.066 M-0.085(NS向)来表征;(3)与建筑抗震设计规程(DB 62/T 3055—2020)表3.2.3中的场地基本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值相比,文章给出的黄土高原地区Ⅱ类场地设计反应谱特征周期较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第二组的规定值小,但当震级大于6.0时,则较设计地震分组第三组的规定值大。研究结论可为黄土高原地区工程场地设计反应谱特征周期的确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场地 强震动记录 设计反应谱 特征周期 单纯形算法
下载PDF
黄土地震滑坡的触发类型、特征与成灾机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兰民 柴少峰 +4 位作者 薄景山 王平 许世阳 李孝波 蒲小武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543-1554,共12页
基于现场调查勘探、无人机航测和大型振动台试验,系统研究了黄土地震滑坡的触发类型、特征与成灾机制。结果表明,黄土地震滑坡在空间分布、单体规模、致灾范围、平面形态、地形水文条件、地震动强度、土层厚度、与发震断层关系等方面具... 基于现场调查勘探、无人机航测和大型振动台试验,系统研究了黄土地震滑坡的触发类型、特征与成灾机制。结果表明,黄土地震滑坡在空间分布、单体规模、致灾范围、平面形态、地形水文条件、地震动强度、土层厚度、与发震断层关系等方面具有显著特征。黄土地震滑坡从触发机理角度可划分为剪切型滑坡、液化型滑坡、震陷型滑坡三种类型。剪切型滑坡根据滑动面地层岩性可进一步分为黄土层内滑坡、黄土与泥岩接触面滑坡、切入基岩的切层滑坡;液化型滑坡可根据液化层位置划分为底部液化滑移型、表层液化泥流型、底-表层联合液化滑流型等。震陷型滑坡可根据坡体破坏形式细分为陷滑型、崩滑型等两种。本文可为黄土地震滑坡的风险评估与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地震滑坡 剪切型 液化型 震陷型 成灾机制
原文传递
基于数据挖掘门氏杂病学术流派治疗食管神经功能紊乱的药物配伍规律
5
作者 梁继丹 弓鹏 +1 位作者 芦亦旻 李孝波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3期472-480,494,共10页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软件,探析门氏杂医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门九章教授治疗食管神经功能紊乱的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7年11月—2022年11月期间就诊于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国医堂门九章教授门诊的食管神经功能紊乱患者220...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软件,探析门氏杂医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门九章教授治疗食管神经功能紊乱的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7年11月—2022年11月期间就诊于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国医堂门九章教授门诊的食管神经功能紊乱患者220例,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利用该软件的集成规则分析、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四气五味归经数据分析等方法,分析挖掘门九章教授治疗食管神经功能紊乱的用药规律。结果对筛选出的245个处方(包含联合方组)进行数据分析,发现食管神经功能紊乱患者的好发年龄区间有年轻化趋势,弦、细、弱、沉脉为食管神经功能紊乱之核心脉象,以淡、暗为基调之舌象比重较大,绝大多数患者均伴见消化系统症状,且多集中在胃脘不适、消化差、呃逆、胃痛、腹胀、反酸、大便不成形等胃肠道症状,并兼见口苦、眠差、疲乏等症状。门九章教授在治疗本病时,最常使用的药物为炙甘草、党参、姜半夏、炒白术、大枣、茯苓、干姜、黄芩,从中大致能看出理中汤、小儿异功散、六君子汤及半夏泻心汤的雏形,并发现参与联合方组较多的方剂为香砂六君子汤、半夏泻心汤、理中汤、门氏护胃散、小柴胡汤、四逆汤。结论门氏杂病流派治疗食管神经功能紊乱时以脾胃为本,活用经方,治验甚众,其临床经验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氏杂病流派 食管神经功能紊乱 癔球症 用药规律 门九章
下载PDF
基于“昼精夜瞑”在功能五态理论指导下辨证治疗失眠的法与方
6
作者 邓晓鹏 弓鹏 +1 位作者 芦亦旻 李孝波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2期404-408,420,共6页
门九章教授以功能五态论治失眠,强调“昼精”方能“夜瞑”,“不精”实质上是人体整体功能状态的失常,即营卫失其常也。治疗时,要了解患者之功能状态,借由功能状态的不同及变化,由此辨正邪、明补泻。功能五态中,不足态、不调态、阻滞态... 门九章教授以功能五态论治失眠,强调“昼精”方能“夜瞑”,“不精”实质上是人体整体功能状态的失常,即营卫失其常也。治疗时,要了解患者之功能状态,借由功能状态的不同及变化,由此辨正邪、明补泻。功能五态中,不足态、不调态、阻滞态更多见失眠,以五态论治,既是对症状的概括,也是对核心病机的把握。门九章教授以态论治,兼以五脏,形神同调,选方用药极为灵活,在方证药证的配合下处方,不论病之虚实新久,常能使患者内外和合,昼精而得夜瞑,临证屡有效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昼精夜瞑 功能五态 名老中医经验 失眠
下载PDF
门九章教授基于“功能五态”应用四逆汤治疗放化疗后腹泻探析
7
作者 赵水旺 王甜凤 +1 位作者 赵鑫 李孝波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8期100-105,共6页
中国每年恶性肿瘤新增人数不断增长,且病死率较高。尽管中国的恶性肿瘤负担近年来相对稳定,但仍极重,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的同时也给其家庭带来很大的负担。放化疗作为现代各种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其不良反应较明显、常见,除恶心、... 中国每年恶性肿瘤新增人数不断增长,且病死率较高。尽管中国的恶性肿瘤负担近年来相对稳定,但仍极重,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的同时也给其家庭带来很大的负担。放化疗作为现代各种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其不良反应较明显、常见,除恶心、呕吐之外腹泻也较为多见,中医药在恶性肿瘤疾病治疗上显示出更大的临床价值。门九章教授通过在临床实际中对于患者整体状态的认识,提出“功能五态”学说,认为放化疗后腹泻多见脏腑阳气不足或衰微,对应其中的功能不足态与功能衰微态。门教授尤其重视阳气,阳气主动、主化、主生,常占主导地位,阳易生而阴难速长,故较之补阴,兴阳收效更捷,因此门氏流派认为兴阳、护阳是临床诊治之关键。门教授提出《伤寒论》中四逆汤是治疗功能不足态及功能衰微态的代表方剂,主要治疗原则为固护人体正气,振兴人体功能,对于恶性肿瘤放化疗后出现腹泻者可使用四逆汤以振兴功能、回阳止泻。文章选取门九章教授治疗放化疗后腹泻的验案3例,试探讨四逆汤治疗此类疾病的辨证方法与用方技巧,发现“怕冷,脉沉细”等阳虚症可作为临证时的脉证参考,癌症患者本身正气亏虚,功能衰弱,故而治疗时门教授着眼于患者整体功能,使用四逆汤以振兴功能,恢复阳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逆汤 肿瘤放化疗 腹泻 国家首批中医学术流派
下载PDF
地震烈度异常研究的若干进展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孝波 薄景山 +2 位作者 李平 王振宇 赵培培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30-440,451,共11页
首先总结了地震烈度及其异常的特点;其次在分析多个烈度异常区震害资料的基础上,从地形条件、土层特性、断层、土层结构及地下水位等五方面详细分析和总结了烈度异常的形成原因和分布规律;最后从宏观考察、现场测试,强震记录分析,以及... 首先总结了地震烈度及其异常的特点;其次在分析多个烈度异常区震害资料的基础上,从地形条件、土层特性、断层、土层结构及地下水位等五方面详细分析和总结了烈度异常的形成原因和分布规律;最后从宏观考察、现场测试,强震记录分析,以及数值模拟三方面对烈度异常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总结.总的来说,现阶段对烈度异常现象的研究还不全面,大多是基于宏观震害资料、区域地质构造及局部场地条件等方面的研究,研究成果不能全面充分地解释烈度异常的原因,且对异常现象的定性分析较多,缺少一定的定量分析,特别是缺乏基于强震记录的定量分析.文中对进一步研究烈度异常的形成原因、分布规律及震害影响提出了建议,对下一步开展地震烈度异常方面的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烈度异常 形成原因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基岩地形对地震动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孝波 薄景山 +1 位作者 王欣 万卫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60-468,共9页
在理论分析基础上,采用谱元法研究了基岩地形变化对地震动的影响。结果表明:1基岩面上地震动强度大小与基岩面的产状、地震波入射方向等因素相关。地震波入射方向越接近基岩面切线方向,基岩面上地震动强度越小;越接近基岩面法线方向,则... 在理论分析基础上,采用谱元法研究了基岩地形变化对地震动的影响。结果表明:1基岩面上地震动强度大小与基岩面的产状、地震波入射方向等因素相关。地震波入射方向越接近基岩面切线方向,基岩面上地震动强度越小;越接近基岩面法线方向,则越大。2基岩凸起地形的存在,导致与凸起区相对应地表处的地震动强度减弱,形成地震动强度相对减弱区;基岩凹陷地形的存在,导致与凹陷区域相对应地表处的地震动强度增强,形成地震动强度相对增强区。3基岩地形陡度不同,地震动强度相对变化区不同。基岩凸起地形作用下,地震动强度相对减弱区是基岩凸起区的1.13~1.69倍,具有随陡度增大而逐渐增大的趋势;基岩凹陷地形作用下,地震动强度相对增强区是基岩凹陷区的0.5~1倍,具有随陡度增大而逐渐减小的趋势。4覆盖层厚度不同,地震动强度相对变化区也不同。基岩凸起地形作用下,地震动强度相对减弱区与基岩凸起区的比值具有随覆盖层厚度增大而逐渐增大的趋势;基岩凹陷地形作用下,地震动强度相对增强区与基岩凹陷区的比值具有随覆盖层厚度增大而逐渐减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岩地形 地震动 谱元法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基于OBE理念下“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10
作者 乔峰 常晁瑜 +2 位作者 李孝波 王伟 梁金平 《科技风》 2024年第11期16-18,共3页
OBE理念是以产出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可以更好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获得感,是目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趋势之一。以地质学基础课程为例,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和特点,探讨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引入OBE理念,... OBE理念是以产出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可以更好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获得感,是目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趋势之一。以地质学基础课程为例,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和特点,探讨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引入OBE理念,从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活动、实践教学活动和考核评价标准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探索地质学基础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理念 地质学基础 课堂教学 实践教学
下载PDF
基于随机有限断层法的泸定6.8级地震强地面运动场重建
11
作者 宣雨童 李孝波 +1 位作者 欧阳刚垒 席书衡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4-26,共13页
基于随机有限断层法开展泸定6.8级地震强地震动模拟,并通过实际强震记录校核,重建了泸定地震的强地面运动场。结果表明:(1)震中距80km以内,大部分模拟峰值地面加速度值与实际值较为接近,峰值地面加速度差值最小为0.58gal;(2)与低频段相... 基于随机有限断层法开展泸定6.8级地震强地震动模拟,并通过实际强震记录校核,重建了泸定地震的强地面运动场。结果表明:(1)震中距80km以内,大部分模拟峰值地面加速度值与实际值较为接近,峰值地面加速度差值最小为0.58gal;(2)与低频段相比,高频段加速度反应谱的模拟效果较好,与实际反应谱的吻合度更高;(3)模拟峰值地面加速度(PGA)、峰值地面速度(PGV)、谱烈度(SI)及仪器地震烈度(II)的最大值分别为433gal、30cm/s、34cm/s、8.5,除II的模拟结果未展现Ⅸ度区外,各地震动参数均沿断层延伸方向呈对称分布,且在宏观形态上与地震烈度图的相似性较强;(4)与实际地震烈度图相比,重建的强地面运动场可有效预估地震烈度Ⅶ~Ⅸ度区的分布范围。作为合理确定地震动输入的一种途径,研究结果不仅可为泸定地区的抗震设防工作提供技术支撑,也可为特定地震强地震动(高频)的快速模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泸定6.8级地震 随机有限断层法 强地面运动场 加速度时程 反应谱
下载PDF
黄土斜坡地震稳定性研究的若干方法
12
作者 吴义文 李孝波 +1 位作者 周兴浩 段俊杰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63-71,共9页
黄土斜坡地震稳定性研究是保障黄土地区工程建设安全的基础。基于斜坡地震稳定性研究方法的现状,对黄土斜坡地震稳定性研究中常用的拟静力法、Newmark滑块分析法、数值分析法及物理模型试验法等进行了简要评述,总结归纳了不同方法的特... 黄土斜坡地震稳定性研究是保障黄土地区工程建设安全的基础。基于斜坡地震稳定性研究方法的现状,对黄土斜坡地震稳定性研究中常用的拟静力法、Newmark滑块分析法、数值分析法及物理模型试验法等进行了简要评述,总结归纳了不同方法的特点及适用性,展望了后续研究亟需解决的问题,对进一步开展黄土斜坡地震稳定性研究工作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斜坡 地震稳定性 拟静力法 数值分析法 物理模型试验法
下载PDF
《伤寒论》教学中实行形象化教学法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孝波 门九章 +4 位作者 许凯霞 何丽清 杨杰 张瑞卿 窦志芳 《中医药导报》 2015年第1期105-107,共3页
目的:探讨在高等中医药院校《伤寒论》教学过程中实行形象化教学法的教学实践效果。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形象化教学法,在2012级针灸推拿专业班级中试行。将学生随机分为普通班与实验班。教学内容包括教学音视频采集与制作、flash动画... 目的:探讨在高等中医药院校《伤寒论》教学过程中实行形象化教学法的教学实践效果。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形象化教学法,在2012级针灸推拿专业班级中试行。将学生随机分为普通班与实验班。教学内容包括教学音视频采集与制作、flash动画制作、场景还原与模拟演练三方面。结果:实验班成绩平均分与及格率均高于普通班,题型得分率也普遍高于普通班。结论:在《伤寒论》教学中实行形象化教学法可提高经典教学质量,对于加快中医人才队伍培养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形象化教学法
下载PDF
两头尖提取物抗猪血清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孝波 贺文彬 +5 位作者 郭继龙 郝瑞春 程生辉 徐爱凤 梁锐 门九章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01-805,共5页
目的:观察两头尖提取物对猪血清免疫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的干预作用。方法:SD大鼠68只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组、模型组、两头尖提取物组(提取组)、两头尖原药组(原药组)、扶正化瘀组(扶正组)。采用猪血清腹腔注射法制备大鼠肝... 目的:观察两头尖提取物对猪血清免疫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的干预作用。方法:SD大鼠68只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组、模型组、两头尖提取物组(提取组)、两头尖原药组(原药组)、扶正化瘀组(扶正组)。采用猪血清腹腔注射法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0.5-0.6 mL/只,每周2次,连续注射15周。第15周模型成功后,开始灌胃给药,扶正组给予扶正化瘀胶囊(0.525 g·kg-1),原药组给予两头尖煎液(0.7 g·kg-1),提取物给予两头尖提取物(0.071 g·kg-1),模型组与空白组灌服等量生理盐水,每日1次,疗程8周。大鼠于第23周末处死取材,测定血清过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免疫组化法(SABC法)测定肝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提取组、原药组、扶正组血清MDA水平明显下降(P〈0.05),SOD水平明显升高(P〈0.05);模型组肝组织α-SMA、TGF-β1呈高水平表达,染色呈深褐色,面积弥漫;扶正组、原药组、提取组表达面积和强度较模型组明显为弱,纤维间隔染色淡,无典型假小叶形成。显色指数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扶正组、提取组、原药组肝组织中α-SMA、TGF-β1的蛋白表达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两头尖原药及其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且提取物抗肝纤维化作用基本等同于两头尖原药,推测其作用机制与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与促纤维化细胞因子表达及抗脂质过氧化损伤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两头尖 机理研究 大鼠模型
下载PDF
泸定磨西台地场地地震效应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孝波 常晁瑜 +2 位作者 蔡晓光 吴义文 周兴浩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34-45,共12页
基于在泸定磨西台地获取的地脉动数据,采用水平与垂直谱比法(HVSR法),开展了磨西台地场地地震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磨西台地地脉动频谱特征明显,0.2~15Hz内的峰值频段容易识别,大部分测点的峰值频率集中在1Hz左右,场地土层卓越频率范... 基于在泸定磨西台地获取的地脉动数据,采用水平与垂直谱比法(HVSR法),开展了磨西台地场地地震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磨西台地地脉动频谱特征明显,0.2~15Hz内的峰值频段容易识别,大部分测点的峰值频率集中在1Hz左右,场地土层卓越频率范围0.80~1.34Hz,地层岩性和覆盖层厚度对卓越频率的影响作用较大;(2)磨西台地场地放大效应较为显著,绝大部分测点的峰值放大系数都大于2,与场地土层卓越频率相对应的峰值放大系数介于2.69~6.97;(3)磨西台地地层具有明显的地震效应方向性特征,100°~150°和150°~190°是磨西台地场地地震效应的两个优势方向区间,地层岩性差异对优势方向的控制作用较为突出。研究成果填补了磨西台地场地地震效应研究的空白,为深入开展冰川堆积物地层动力响应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也为泸定6.8级地震后磨西台地所在乡镇的规划与重建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西台地 地脉动 水平与垂直谱比法 卓越频率 优势方向
下载PDF
门九章教授活用附子汤验案3例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孝波 门九章 邓晓鹏 《光明中医》 2011年第7期1324-1325,共2页
选取门九章教授应用附子汤治疗失眠、慢性乙型肝炎、干燥综合征3个典型病例,探讨附子汤的辨证运用及用方技巧,主张以"脉象沉细、四肢厥冷、颜面苍白、不欲饮水"四点作为临证辨识附子汤证的重要脉证,从而扩大附子汤应用范围,... 选取门九章教授应用附子汤治疗失眠、慢性乙型肝炎、干燥综合征3个典型病例,探讨附子汤的辨证运用及用方技巧,主张以"脉象沉细、四肢厥冷、颜面苍白、不欲饮水"四点作为临证辨识附子汤证的重要脉证,从而扩大附子汤应用范围,活用古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汤 失眠 慢性乙型肝炎 口干 名医经验 门九章
下载PDF
“证”知识体系关键问题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孝波 门九章 《中国民间疗法》 2011年第5期5-6,共2页
当前证研究工作的现状分析 对于证的研究,学术界提出了多种研究思路与目标。虽然在证实质研究、证候诊断规范化研究以及证候与疾病的关系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迄今尚无成熟可行的研究结果,证的研究工作中尚存在大量的困惑与... 当前证研究工作的现状分析 对于证的研究,学术界提出了多种研究思路与目标。虽然在证实质研究、证候诊断规范化研究以及证候与疾病的关系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迄今尚无成熟可行的研究结果,证的研究工作中尚存在大量的困惑与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体系 “证” 证候诊断 学术界 证实质
下载PDF
中药两头尖提取物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67例临床观察
18
作者 李孝波 李东良 门九章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年第3期219-221,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两头尖提取物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7例慢性乙肝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3例在护肝治疗基础上,单用甘草酸二铵胶囊,疗程12周。治疗组3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两头尖提取物,疗程1... 目的探讨中药两头尖提取物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7例慢性乙肝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3例在护肝治疗基础上,单用甘草酸二铵胶囊,疗程12周。治疗组3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两头尖提取物,疗程1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肝脏组织病理,测定肝功能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4项: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2.35%、69.7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肝脏组织病理、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两头尖提取物具有改善肝功能,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良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头尖提取物 肝纤维化 临床观察
下载PDF
麻芥冲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孝波 门九章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19-20,共2页
目的:探讨麻芥冲剂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药效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制备大鼠卵白蛋白致敏血清。昆明种小鼠分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麻芥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共6组,并给药5天。给药第3天,将致敏血清稀释10倍后注入小... 目的:探讨麻芥冲剂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药效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制备大鼠卵白蛋白致敏血清。昆明种小鼠分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麻芥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共6组,并给药5天。给药第3天,将致敏血清稀释10倍后注入小鼠耳廓皮下。末次给药后,用配有伊文思蓝的卵白蛋白液经小鼠尾静脉注射激发,剪下耳廊经处理,观察各组抗血清对正常小鼠的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CA)。结果麻芥高、中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吸光度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麻芥冲剂可以有效治疗AR,推测麻芥冲剂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CA中某一环节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麻芥冲剂 被动皮肤过敏实验
下载PDF
从中药性味归经角度探讨两头尖抗肝纤维化的机理
20
作者 李孝波 邓晓鹏 门九章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896-897,共2页
门九章教授临证防治肝纤维化习用两头尖,疗效颇佳。文章主要依据肝纤维化病机特点,结合两头尖的性味归经,从郁为根本,辛可散结;寒为本象,热可助阳;肝病传脾,当先实脾;名医倡用,继承发扬等四方面对两头尖抗肝纤维化的机理予以深入阐发,... 门九章教授临证防治肝纤维化习用两头尖,疗效颇佳。文章主要依据肝纤维化病机特点,结合两头尖的性味归经,从郁为根本,辛可散结;寒为本象,热可助阳;肝病传脾,当先实脾;名医倡用,继承发扬等四方面对两头尖抗肝纤维化的机理予以深入阐发,希冀扩大两头尖临床应用范围,并对临床抗肝纤维新药的拓展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味归经 两头尖 肝纤维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