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饲料中的糖对水产动物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孟均 陈春娜 《北京水产》 2008年第2期57-59,38,共4页
糖是一种重要的能量物质,其以价格低廉和作用高效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饲料。但由于鱼类(特别是肉食性鱼类)是先天性的糖尿病患,从而局限了糖在水产饲料业中的发展。本文拟通过对糖和水产动物间相互关系的论述,阐明在一定的条件和范围内,饲... 糖是一种重要的能量物质,其以价格低廉和作用高效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饲料。但由于鱼类(特别是肉食性鱼类)是先天性的糖尿病患,从而局限了糖在水产饲料业中的发展。本文拟通过对糖和水产动物间相互关系的论述,阐明在一定的条件和范围内,饲料中的糖对于水产动物的生理、生化活动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同时,通过人为的添加一些糖代谢调节因子来增加水产动物对糖的利用率,对提高水产动物的生长率及免疫力有着显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 糖代谢调节因子
下载PDF
几种常用渔药对白甲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
2
作者 李孟均 陈先均 +1 位作者 周剑 周波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95-397,共3页
在水温(24±1.0)℃条件下,用硫酸铜、晶体敌百虫和三氯异氰尿酸3种药物对白甲幼鱼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3种药物48 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332、11.95、1.231 mg/L,安全浓度分别为0.059、1.111、0.335 mg/L。白甲幼鱼对硫酸铜... 在水温(24±1.0)℃条件下,用硫酸铜、晶体敌百虫和三氯异氰尿酸3种药物对白甲幼鱼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3种药物48 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332、11.95、1.231 mg/L,安全浓度分别为0.059、1.111、0.335 mg/L。白甲幼鱼对硫酸铜和三氯异氰尿酸敏感性比一般鱼类高,使用时要特别慎重,实际用药时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用药时间和用药量,但对敌百虫不甚敏感,可以放心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甲 急性毒性 半致死浓度 安全浓度
下载PDF
糖对水产动物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孟均 陈春娜 《饲料博览(技术版)》 2008年第3期59-61,共3页
通过对国内外关于糖和水产动物间相互关系的论述,阐明在一定的条件和范围内,饲料中的糖对于水产动物的生理、生化活动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同时,在饲料中添加一些糖代谢调节因子来增加水产动物对糖的利用率,对提高水产动物的生长率及免... 通过对国内外关于糖和水产动物间相互关系的论述,阐明在一定的条件和范围内,饲料中的糖对于水产动物的生理、生化活动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同时,在饲料中添加一些糖代谢调节因子来增加水产动物对糖的利用率,对提高水产动物的生长率及免疫力有着显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动物 糖代谢 糖代谢调节因子
下载PDF
渔药用药原则及注意事项
4
作者 李孟均 周剑 《四川农业科技》 2007年第10期50-50,共1页
渔药的种类较多,其作用各有特点,病害控制需要根据病症合理选择。因此,科学地选择和使用渔药显得至关重要,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 用药原则 渔药 病害控制 病症
下载PDF
中华沙鳅人工繁殖技术初探 被引量:24
5
作者 李强 姚明予 +4 位作者 周波 陈先均 龙治海 周传江 李孟均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2-95,共4页
对从长江、金沙江和岷江水域中收集质量为25.0~100.0 g的中华沙鳅(Botia superciliaris Günther)进行人工驯养、亲鱼培育和人工繁殖试验。结果显示:野生中华沙鳅能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生长和繁殖。注射人工催产药物鲤鱼脑垂体(PG)和... 对从长江、金沙江和岷江水域中收集质量为25.0~100.0 g的中华沙鳅(Botia superciliaris Günther)进行人工驯养、亲鱼培育和人工繁殖试验。结果显示:野生中华沙鳅能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生长和繁殖。注射人工催产药物鲤鱼脑垂体(PG)和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2)可促使亲鱼产卵和排精,催产的100尾雌鱼中有60尾成功产卵,获得受精卵约3万粒,孵出鱼苗约1.1万尾,其催产率、受精率、孵化率分别为60.0%、47.5%和36.7%。水温19~23℃时,从受精卵到孵出鱼苗需要约34~37 h,仔鱼经过30 d的培育全长可达到30~33 mm,出苗率平均为6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沙鳅(Botia superciliaris Günther) 人工繁殖 孵化 鱼苗培育
下载PDF
饲料中的糖对水产动物的影响
6
作者 李孟均 陈春娜 《湖南饲料》 2008年第1期40-42,共3页
糖是一种重要的能量物质,其以价格低廉和作用高效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饲料。但由于鱼类(特别是肉食性鱼类)是先天性的糖尿病患,从而局限了糖在水产饲料业中的发展。本文拟通过对糖和水产动物间相互关系的论述,阐明在一定的条件和范围内,饲... 糖是一种重要的能量物质,其以价格低廉和作用高效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饲料。但由于鱼类(特别是肉食性鱼类)是先天性的糖尿病患,从而局限了糖在水产饲料业中的发展。本文拟通过对糖和水产动物间相互关系的论述,阐明在一定的条件和范围内,饲料中的糖对于水产动物的生理、生化活动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同时,通过人为的添加一些糖代谢调节因子来增加水产动物对糖的利用率,对提高水产动物的生长率及免疫力有着显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 糖代谢调节因子
下载PDF
饥饿对白甲鱼(Onychostoma sima)仔鱼摄食、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8
7
作者 李强 李孟均 +1 位作者 周传江 陈先均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2-37,共6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观察、测量记录外部形态特征等方法研究了饥饿胁迫下白甲鱼(Onychostoma sima)仔鱼的摄食、生长、形态和存活的变化。结果显示:在水温(20±1.5)℃时,饥饿组和投喂组白甲鱼仔鱼在孵化后第4天开始摄食,初次摄食率... 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观察、测量记录外部形态特征等方法研究了饥饿胁迫下白甲鱼(Onychostoma sima)仔鱼的摄食、生长、形态和存活的变化。结果显示:在水温(20±1.5)℃时,饥饿组和投喂组白甲鱼仔鱼在孵化后第4天开始摄食,初次摄食率为48%,第6天初次摄食比率达到100%。饥饿组仔鱼抵达饥饿不可逆点(PNR)的时间为13.5 d,50%累计死亡率出现时间基本上与PNR出现时间相同(13.5 d),表明第13.5天为白甲鱼早期发育中较为敏感的阶段。试验期间,饥饿仔鱼体重、体长、眼间距和体高分别在第6、7、11和12天后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结束(16 d)时饥饿组仔鱼体重、体长和眼径的瞬时增长率均显著低于摄食组(P<0.05),而头长、体高和眼间距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饥饿对仔鱼生长发育起延迟作用,混合营养期延迟投喂,仔鱼生长发育水平明显低于正常投喂仔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甲鱼(Onychostoma sima) 仔鱼 饥饿 摄食 生长 形态
下载PDF
白甲鱼(Onychostoma sima)早期阶段生长与发育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李强 姚明予 +3 位作者 陈先均 李孟均 周波 孙锐峰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483-1488,共6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早期发育阶段(0~33 d)白甲鱼(Onychostoma sima)的生长与发育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温在(20±1.5)℃时,初孵仔鱼的全长和体质量分别是(10.28±0.05)和(7.79±0.08)mg。白甲鱼仔鱼在孵化后第4天开始摄食,...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早期发育阶段(0~33 d)白甲鱼(Onychostoma sima)的生长与发育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温在(20±1.5)℃时,初孵仔鱼的全长和体质量分别是(10.28±0.05)和(7.79±0.08)mg。白甲鱼仔鱼在孵化后第4天开始摄食,初次摄食率为48%,第6天初次摄食比率达到100%。饥饿不可逆点(PNR)的时间为13.5 d。本研究中还观察到白甲鱼仔鱼PNR点的出现时间与完全饥饿组死亡时间相隔只有2 d,说明白甲鱼仔鱼一旦到达生长的不可逆点,将会在短期内迅速面临死亡,因此,在此阶段须满足白甲鱼仔鱼各种生长条件,保证各个器官都得到充分发育,减少早期因环境不利而造成的死亡或生长停滞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甲鱼 早期阶段 生长 形态 初次摄食率 PNR
下载PDF
基于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的南广河河流健康评价 被引量:5
9
作者 周波 杜军 +3 位作者 张志英 徐飞 卢华 李孟均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51-57,共7页
根据2012 年南广河(四川境内段)17 个采样断面(3 个参照点,14 个受损点)6 次底栖动物采样数据,对18 个生物参数进行分布范围、判别能力和Pearson 相关性分析,最终确定南广河流域生物完整性指数(B-IBI)由EPT 分类单元数、甲壳动物... 根据2012 年南广河(四川境内段)17 个采样断面(3 个参照点,14 个受损点)6 次底栖动物采样数据,对18 个生物参数进行分布范围、判别能力和Pearson 相关性分析,最终确定南广河流域生物完整性指数(B-IBI)由EPT 分类单元数、甲壳动物和软体动物分类单元数、甲壳动物和软体动物的个体相对丰度、敏感类群分类单元数、耐污类群的个体相对丰度、捕食者个体相对丰度和襀翅目个体相对丰度等7 个指数组成.采用比值法统-各入选生物参数量纲,计算其IBI 指数值和B-IBI 指标赋分(BIBr)值.结果表明,在17 个采样断面中,BIBr 分值在90 分以上的有6 个,80~90 分之间的有3 个,70~80 分之间的有2 个,60~70 分之间的有4 个,60 分以下的有2 个.从分布趋势看,BIBr 分值较高的点(80 分以上)主要分布在支流(如塘坝乡、马家岩)和干流上游少数几个点(如石碑乡、沐滩村和凉水井),而下游特别是接近河口部分的几个采样断面均较低,大窝镇和南广镇两个断面的分值更在60 分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 健康评价 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 南广河
下载PDF
白甲鱼生物学特征与繁殖技术初探 被引量:16
10
作者 陈先均 周剑 李孟均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22-223,共2页
白甲鱼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上游干支流和珠江、元江水系,是一种大型淡水经济鱼类,常生活于0~36℃的中下层流水水体中,最适摄食生长温度为18~28℃,植物食性,以高等植物碎片、丛生藻类为主,3龄以上性成熟,绝对怀卵量为9~26粒/g,... 白甲鱼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上游干支流和珠江、元江水系,是一种大型淡水经济鱼类,常生活于0~36℃的中下层流水水体中,最适摄食生长温度为18~28℃,植物食性,以高等植物碎片、丛生藻类为主,3龄以上性成熟,绝对怀卵量为9~26粒/g,成熟卵直径1.99~2.31mm,产卵季节为2~4月,产卵水温18~27.5℃。可以通过人工授精进行种苗繁殖和分段培养,体长3cm时放养密度为4000~5000尾/667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甲鱼 生物学特征 人工繁殖
下载PDF
白甲鱼(Onychostoma sima)早期阶段生长与发育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强 姚明予 +4 位作者 杜军 陈先均 李孟均 周波 孙锐峰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3年第2期354-360,共7页
[目的]研究白甲鱼(Onychostoma sima)早期发育阶段的生长与发育情况。[方法]采用人工催产、人工授精的方法获得受精卵,并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孵化,测定体质量、体长、肛前长和体高等指标建立仔鱼生长模型。[结果]水温在(20±1.5)℃时... [目的]研究白甲鱼(Onychostoma sima)早期发育阶段的生长与发育情况。[方法]采用人工催产、人工授精的方法获得受精卵,并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孵化,测定体质量、体长、肛前长和体高等指标建立仔鱼生长模型。[结果]水温在(20±1.5)℃时,初孵仔鱼的全长和体质量分别是(10.28±0.05)和(7.79±0.08)mg。白甲鱼仔鱼在孵化后第4天开始摄食,初次摄食率为48%,第6天初次摄食比率达到100%。饥饿不可逆点(PNR)的时间为13.5d。本研究中还观察到白甲鱼仔鱼PNR点的出现时间与完全饥饿组死亡时间相隔只有2d,说明白甲鱼仔鱼一旦到达生长的不可逆点,将会在短期内迅速面临死亡,因此在此阶段须满足白甲鱼仔鱼各种生长条件,保证各个器官都得到充分发育,减少早期因环境不利而造成的死亡或生长停滞现象。[结论]该研究为解决人工养殖中出现的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甲鱼 早期阶段 生长 形态 初次摄食率 PNR
下载PDF
圆口铜鱼锚头鳋病的防治 被引量:5
12
作者 周剑 陈先均 李孟均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1-71,共1页
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属鲤科、鮈亚科、铜鱼属,俗称水密子、圆口,食性广,以动物食性为主,是长江上游重要经济鱼类之一,主要分布于长江上游干流、嘉陵江中下游、沱江等水系。该鱼肉质鲜嫩,深受消费者喜爱。目前由于生境的恶化... 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属鲤科、鮈亚科、铜鱼属,俗称水密子、圆口,食性广,以动物食性为主,是长江上游重要经济鱼类之一,主要分布于长江上游干流、嘉陵江中下游、沱江等水系。该鱼肉质鲜嫩,深受消费者喜爱。目前由于生境的恶化和人为过度捕捞,其数量急剧减少,市场常供不应求。其人工养殖已有一定进展,但还未见该鱼疾病诊治的报道。本文就笔者遇到的锚头鳋病引起圆口铜鱼死亡的病例进行总结,以供大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口铜鱼 锚头鳋病 防治 长江上游 经济鱼类 过度捕捞 供不应求 人工养殖
下载PDF
Cu^(2+)、Hg^(2+)、Cd^(2+)、Pb^(2+)对淡水石斑鱼仔鱼的急性毒性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何斌 陈先均 李孟均 《水产养殖》 CAS 2006年第2期1-3,共3页
试验探讨了Cu2+、Hg2+、Cd2+、Pb2+4种重金属离子对淡水石斑鱼仔鱼的急性毒性作用。试验表明:Hg2+、Cd2+、Cu2+和 Pb2+对淡水石斑鱼仔鱼的96hLC50分别为0.069 mg/L、0.48 mg/L、0.928 mg/L和3.421 mg/L,安全浓度分别为0.00069 mg/L... 试验探讨了Cu2+、Hg2+、Cd2+、Pb2+4种重金属离子对淡水石斑鱼仔鱼的急性毒性作用。试验表明:Hg2+、Cd2+、Cu2+和 Pb2+对淡水石斑鱼仔鱼的96hLC50分别为0.069 mg/L、0.48 mg/L、0.928 mg/L和3.421 mg/L,安全浓度分别为0.00069 mg/L、 0.00481 mg/L、0.00978 mg/L和0.0321 mg/L。急性毒性由强至弱依次为:Hg2+>Cd2+>Cu2+>pb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石斑鱼仔鱼 HG^2+ CD^2+ CU^2+ PB^2+ 急性毒性 LC50 安全浓度
下载PDF
白甲鱼食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周剑 陈先均 李孟均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3-83,107,共2页
对自然水域获取的白甲鱼进行消化器官的解剖和食性分析。白甲鱼以刮食固着藻类为主,在其食物组成中,硅藻的出现率最高,其次为绿藻、植物碎片。白甲鱼是以低等藻类为主要食物的植食性鱼类,食谱较广。
关键词 白甲鱼 食性 藻类
下载PDF
中国大鲵感染嗜子宫线虫病治疗一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颖颖 陈春娜 +1 位作者 李孟均 陈先均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66-66,共1页
中国大鲵(Andriasdavidianu)是国家二类重点保护动物、我国特有种,属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该科仅三种,另两种分别是日本的大山椒鲵和美国的隐鳃鲵,中国大鲵是该科代表种。中国大鲵具有较高的科研、观赏和食用价值,皮可入药... 中国大鲵(Andriasdavidianu)是国家二类重点保护动物、我国特有种,属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该科仅三种,另两种分别是日本的大山椒鲵和美国的隐鳃鲵,中国大鲵是该科代表种。中国大鲵具有较高的科研、观赏和食用价值,皮可入药,目前是人工淡水养殖的高端品种。随着中国大鲵大规模养殖的深入开展,其病害目益增多,使许多大鲵养殖场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以一起大鲵感染嗜子宫线虫病为例,着重从基地的养殖条件、发病症状、治疗方法、病因分析等几方面介绍,为大鲵进一步规模化养殖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子宫线虫病 中国大鲵 治疗 感染 大规模养殖 规模化养殖 保护动物 食用价值
下载PDF
长薄鳅苗种培育技术
16
作者 周剑 梁银铨 +1 位作者 陈先均 李孟均 《水产养殖》 CAS 2007年第5期12-13,共2页
在水泥池中培育长薄鳅苗,决定成活率的关键是早期投饵技术,鳅苗下池前要肥水,下池后早期要多点、分散、均匀投喂,发现较多长薄鳅在水上层游动或浮头时应及时加注新水,苗种阶段以浮游动物和水蚯蚓为食,培育成活率平均可达90%以上。
关键词 长薄鳅 苗种培育
下载PDF
长薄鳅苗种培育技术研究
17
作者 周剑 陈先均 李孟均 《渔业致富指南》 2007年第13期57-58,共2页
长薄鳅Leptobotia elongata(Bleeker)隶属鳅科、薄鳅属,分布于长江中上游江段及其支流,是鳅科鱼类中生长最快、个体最大的一种。20世纪70年代,常见个体0.20-0.40kg,最大个体达3.0kg。
关键词 长薄鳅 培育技术 菌种 鳅科鱼类 长江中上游 个体
下载PDF
中华沙鳅的胚胎发育 被引量:9
18
作者 何斌 陈先均 +2 位作者 温涛 龙治海 李孟均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32-1336,共5页
为了研究中华沙鳅胚胎的各发育期形态特征及发育特点,采用莱卡体视显微镜对中华沙鳅胚胎发育进行连续观察、描述和拍照记录.结果表明:成熟卵直径为0.9~ 1.3 mm.受精卵吸水膨胀之后卵膜外径为4.21~4.98 mm,漂流性.在水温23℃±0.... 为了研究中华沙鳅胚胎的各发育期形态特征及发育特点,采用莱卡体视显微镜对中华沙鳅胚胎发育进行连续观察、描述和拍照记录.结果表明:成熟卵直径为0.9~ 1.3 mm.受精卵吸水膨胀之后卵膜外径为4.21~4.98 mm,漂流性.在水温23℃±0.5℃时,中华沙鳅胚胎需要33 h 15 min发育后出膜.胚胎发育过程可划分为7个阶段26个发育期.初孵仔鱼身体透明,全长约4.8~ 5.1 mm,肌节数为24 +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沙鳅 胚胎发育 受精卵
下载PDF
圆口铜鱼锚头鳋病的防治
19
作者 周剑 陈先均 李孟均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57-57,共1页
圆口铜鱼(Coreius gu ichenoti)属鲤科、绚亚科、铜鱼属,俗称水密子、圆口,食性广,以动物食性为主,是长江上游重要经济鱼类之一,主要分布于长江上游干流、嘉陵江中下游、沱江等水系。该鱼肉质鲜嫩,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供不应... 圆口铜鱼(Coreius gu ichenoti)属鲤科、绚亚科、铜鱼属,俗称水密子、圆口,食性广,以动物食性为主,是长江上游重要经济鱼类之一,主要分布于长江上游干流、嘉陵江中下游、沱江等水系。该鱼肉质鲜嫩,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供不应求。目前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和人为过度捕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口铜鱼 锚头鳋病 防治 长江上游 经济鱼类 供不应求 过度捕捞 生态环境
下载PDF
PLC在全伺服圆网印花机中的应用经验
20
作者 张辉 王磊 李孟均 《可编程控制器与工厂自动化(PLC FA)》 2004年第10期126-128,共3页
本文论述了PLC在圆网印花机中的应用,详细论述了以PLC为控制核心的多单元线速度同步方法,以及PLC与单片机的通讯技术。
关键词 圆网印花机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独立传动 同步 单片机 通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