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PLC法同时测定舒肝利胆丸中5种成分的含量
1
作者 毕映燕 李季文 +1 位作者 徐志伟 李俊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49-551,共3页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舒肝利胆丸中甘草苷、橙皮苷、迷迭香酸、槲皮素、柴胡皂苷a的含量。方法分析采用Waters Symmetry Shield 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20℃;...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舒肝利胆丸中甘草苷、橙皮苷、迷迭香酸、槲皮素、柴胡皂苷a的含量。方法分析采用Waters Symmetry Shield 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20℃;检测波长210、237、283、330、368 nm。结果甘草苷、橙皮苷、迷迭香酸、槲皮素、柴胡皂苷a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98.41%~102.42%,RSD 1.78~2.81%。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快速,可用于舒肝利胆丸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肝利胆丸 甘草苷 橙皮苷 迷迭香酸 槲皮素 柴胡皂苷A 含量测定 HPLC
下载PDF
当归不同药用部位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2
作者 徐志伟 李季文 +3 位作者 马新换 杜伟锋 边娜 毕映燕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4-77,共4页
当归作为“分根梢”理论的代表药材,其以不同药用部位分别入药起源于唐代,形成于金元,兴盛于明清;经历代医家临床实践总结,逐渐确立了归头止血、归身补血、归尾活血的作用功效。现代研究表明,当归中含有当归多糖、挥发油、有机酸、无机... 当归作为“分根梢”理论的代表药材,其以不同药用部位分别入药起源于唐代,形成于金元,兴盛于明清;经历代医家临床实践总结,逐渐确立了归头止血、归身补血、归尾活血的作用功效。现代研究表明,当归中含有当归多糖、挥发油、有机酸、无机盐等药效部位及阿魏酸、绿原酸、欧前胡素、藁本内酯等药效成分;在当归头、当归身及当归尾等不同药用部位中,上述药效物质基础的种类分布均匀、区别不大,但含量及相关比例差异明显;多数学者认为,含量、比例差异可能是导致当归不同药用部位存在较大药理作用差异的主要原因。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检索,梳理和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对当归不同药用部位中药效物质基础分布情况及相关药理作用的研究,从当归不同药用部位中药效物质基础的种类分布和含量差异两个方面综合分析,并结合相关药效物质基础对应的药理作用研究,找寻当归不同药用部位间存在的“成分-效用”关系,以期为历代医家将当归按当归头、当归身、当归尾分别入药提供更强有力的佐证,同时为当归提出进一步研究的主要方向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当归头 当归身 当归尾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原文传递
枸杞子产地加工研究进展
3
作者 李俊江 徐志伟 +4 位作者 刘向娥 李季文 毕映燕 娄丹丹 杜伟锋 《中国药事》 CAS 2024年第3期326-332,共7页
目的:为枸杞子产地加工的现代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为其新药开发和质量评价奠定基础。方法:通过数据库的检索,对近些年枸杞子产地加工过程中所涉除蜡及干燥工艺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与总结。结果:枸杞子除蜡主要包括Na2CO3除蜡、碱性... 目的:为枸杞子产地加工的现代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为其新药开发和质量评价奠定基础。方法:通过数据库的检索,对近些年枸杞子产地加工过程中所涉除蜡及干燥工艺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与总结。结果:枸杞子除蜡主要包括Na2CO3除蜡、碱性油酸乙酯溶液除蜡等化学除蜡法和超声除蜡、研磨除蜡等物理除蜡法;枸杞子干燥主要包括自然晾干、热风干燥等热力干燥和微波干燥、冷冻干燥等非热力干燥。经实地调研和相关文献查阅发现,除蜡过程与干燥过程所涉工艺存在一定差异,且相关工艺参数缺乏统一标准。结论:目前枸杞子的产地加工研究较为全面,工艺研究多是对枸杞子干果营养成分及品质的影响,目前暂未见对药理、药效影响的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子 产地加工 除蜡技术 干燥技术
下载PDF
基于BP-ANN结合CRITIC法优化当归尾提取工艺参数 被引量:1
4
作者 徐志伟 毕映燕 +4 位作者 冯芸梅 边娜 王宝才 李季文 杜伟锋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3年第8期1416-1421,共6页
通过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ANN)结合CRITIC法多指标优化当归尾的提取工艺。以提取次数、料液比、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用CRITIC法计算阿魏酸、绿原酸、欧前胡素、藁本内酯、当归尾药材干膏率的多指标综合评分作为评价指标,先采用正交设计... 通过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ANN)结合CRITIC法多指标优化当归尾的提取工艺。以提取次数、料液比、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用CRITIC法计算阿魏酸、绿原酸、欧前胡素、藁本内酯、当归尾药材干膏率的多指标综合评分作为评价指标,先采用正交设计,再建立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通过网络训练,预测当归尾的最优提取工艺。优化得到的当归尾最优提取工艺为加9.6倍量水,提取时间67 min,提取3次,检测样本的网络预测值和实际测量值的相对误差小于1%。通过相关数学模型分析和预测所得的当归尾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可有效提高当归尾中有效成分的提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CRITIC法 当归尾 多指标
下载PDF
舒肝利胆浓缩丸提取工艺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俊江 徐志伟 +2 位作者 毕映燕 李季文 杨小源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037-3041,共5页
目的优化舒肝利胆浓缩丸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浸泡时间、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加液量为影响因素,甘草苷、迷迭香酸、橙皮苷、槲皮素、柴胡皂苷a含量及干浸膏得率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CRITIC-AHP复合加权法计算权重系数,... 目的优化舒肝利胆浓缩丸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浸泡时间、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加液量为影响因素,甘草苷、迷迭香酸、橙皮苷、槲皮素、柴胡皂苷a含量及干浸膏得率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CRITIC-AHP复合加权法计算权重系数,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条件为药材浸泡45 min后加10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90 min,综合评分为98.94分。结论该方法稳定可行,可用于提取舒肝利胆浓缩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肝利胆浓缩丸 提取工艺 CRITIC-AHP复合加权法 Box-Behnken响应面法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双活风湿凝胶贴膏中5种成分 被引量:1
6
作者 季文莹 李季文 +3 位作者 毕映燕 肖正国 胡茹英 刘效栓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43-1446,共4页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双活风湿凝胶贴膏中升麻素苷、羟基红花黄色素A、羌活醇、蛇床子素、异欧前胡素的含量。方法该药物60%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Waters Symmetry Shield-C_(18)色谱柱(5μm,4.6 mm×250 mm);流动相乙腈-0.1%磷酸...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双活风湿凝胶贴膏中升麻素苷、羟基红花黄色素A、羌活醇、蛇床子素、异欧前胡素的含量。方法该药物60%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Waters Symmetry Shield-C_(18)色谱柱(5μm,4.6 mm×250 m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20℃;检测波长310、400 nm。结果5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0),平均加样回收率98.04%~99.29%,RSD 1.19%~2.27%。结论该方法稳定,重复性好,分辨率高,可用于双活风湿凝胶贴膏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活风湿凝胶贴膏 升麻素苷 羟基红花黄色素A 羌活醇 蛇床子素 异欧前胡素 HPLC
下载PDF
养阴生肌肠溶胶囊成型工艺优化
7
作者 刘欣钰 刘效栓 +2 位作者 李季文 豆金彦 乔嘉周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033-3037,共5页
目的优化养阴生肌肠溶胶囊成型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药辅(可溶性淀粉)比、95%乙醇用量、干燥时间为影响因素,成型率、吸湿率、休止角、含水量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信息熵赋权法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成型工艺。结果... 目的优化养阴生肌肠溶胶囊成型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药辅(可溶性淀粉)比、95%乙醇用量、干燥时间为影响因素,成型率、吸湿率、休止角、含水量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信息熵赋权法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成型工艺。结果最佳条件为药辅比1∶1,95%乙醇用量25%,干燥时间30 min,综合评分为94.1406分。结论该方法简便、稳定、可行,可用于养阴生肌肠溶胶囊的成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阴生肌肠溶胶囊 成型工艺 信息熵赋权法 Box-Behnken响应面法
下载PDF
熵权TOPSIS法结合正交试验优选双活风湿凝胶贴膏提取工艺
8
作者 季文莹 王睿 +3 位作者 李季文 毕映燕 刘军刚 刘效栓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18-25,共8页
优选双活风湿凝胶贴膏提取工艺条件。以阿魏酸、蛇床子素、羌活醇、异欧前胡素、干膏得率为考察指标,以乙醇浓度(30%、45%、60%、75%、90%)、加醇倍数(6倍、8倍、10倍、12倍、14倍)、浸泡时间(0 min、15 min、30 min、45 min、60 min)... 优选双活风湿凝胶贴膏提取工艺条件。以阿魏酸、蛇床子素、羌活醇、异欧前胡素、干膏得率为考察指标,以乙醇浓度(30%、45%、60%、75%、90%)、加醇倍数(6倍、8倍、10倍、12倍、14倍)、浸泡时间(0 min、15 min、30 min、45 min、60 min)、提取时间(30 min、60 min、90 min、120 min、150 min)、提取次数(1次、2次、3次)为考察因素,采用熵权TOPSIS法结合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双活风湿凝胶贴膏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显示,双活风湿凝胶贴膏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10倍量75%乙醇浸泡45 min,回流提取2次,每次90 min。采用熵权TOPSIS法结合正交试验设计优选所得提取工艺条件稳定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本凝胶贴膏的规模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活风湿凝胶贴膏 多指标 熵权TOPSIS 正交试验 提取工艺
原文传递
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优化养阴生肌肠溶胶囊水提醇沉工艺
9
作者 刘欣钰 李季文 +3 位作者 豆金彦 刘效栓 乔嘉周 何川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20-28,共9页
优化养阴生肌肠溶胶囊水提醇沉工艺。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以浸泡时间、提取时间、加水量、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以龙胆苦苷、芍药苷、甘草苷、盐酸小檗碱、6-姜酚、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的含量及干膏得率为评价指标,利用熵权法进行多... 优化养阴生肌肠溶胶囊水提醇沉工艺。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以浸泡时间、提取时间、加水量、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以龙胆苦苷、芍药苷、甘草苷、盐酸小檗碱、6-姜酚、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的含量及干膏得率为评价指标,利用熵权法进行多指标综合评分,优化水提工艺;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以浓缩比、醇沉浓度、静置时间为考察因素,以龙胆苦苷、芍药苷、甘草苷、盐酸小檗碱、6-姜酚、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的含量及干膏得率为评价指标,利用熵权法进行多指标综合评分,优化醇沉工艺。结果表明,优化的水提工艺为加12倍量水,浸泡45min,提取2次,每次90min;优化的醇沉工艺为浓缩比1∶2,醇沉浓度50%,静置30h。本研究优选的水提醇沉工艺稳定性好、重复性高,可为养阴生肌肠溶胶囊后续的成型工艺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指标综合评分法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熵权法 正交试验法 水提醇沉
原文传递
HPLC-ELSD测定胡芦巴降糖缓释片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季文 景明 +1 位作者 刘效栓 李喜香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0年第10期33-34,54,共3页
目的:建立HPLC-ELSD测定胡芦巴降糖缓释片含量的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色谱柱:岛津VP-ODS(4.6mm×15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84∶16),检测波长:203nm,流量:1.0mL.min-1,柱温:40℃,漂移管温度:85℃,气流体积流量:2.5L... 目的:建立HPLC-ELSD测定胡芦巴降糖缓释片含量的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色谱柱:岛津VP-ODS(4.6mm×15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84∶16),检测波长:203nm,流量:1.0mL.min-1,柱温:40℃,漂移管温度:85℃,气流体积流量:2.5L·min-1。结果:该方法下薯蓣皂苷元标准曲线为Y=812991.42X+1252792.92,r=0.9996(n=5),线性范围为0.842~8.42μg,平均回收率为98.53%(n=6)。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胡芦巴降糖缓释片中著蓣皂苷元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芦巴降糖缓释片 薯蓣皂苷元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五福饮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季文 刘效栓 +2 位作者 李喜香 毕映燕 钱梦茹 《西部中医药》 2019年第8期16-19,共4页
目的:建立五福饮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方法,以提高该制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五福饮口服液中熟地黄、当归进行定性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当归中阿魏酸、人参中人参皂苷Re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薄层色谱中熟地黄和当归的特... 目的:建立五福饮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方法,以提高该制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五福饮口服液中熟地黄、当归进行定性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当归中阿魏酸、人参中人参皂苷Re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薄层色谱中熟地黄和当归的特征斑点清晰,专属性强,分离度好。含量测定中阿魏酸、人参皂苷Re分别在浓度0.0 138-0.0 690 mg/mL、0.0 104-0.0 520 mg/mL的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13%,RSD为0.3%及98.30%,RSD为0.86%。结论:该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可操作性强、分析结果准确,可用于五福饮口服液质量标准的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福饮口服液 阿魏酸 人参皂苷RE TLC HPLC 质量标准
下载PDF
超滤法纯化葫芦巴中葫芦巴皂苷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季文 景明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08年第11期29-30,共2页
目的:探讨采用超滤法分离技术纯化葫芦巴中葫芦巴总皂苷的工艺。方法:以浸膏得率和薯蓣皂苷元的含量为评价指标进行正交实验设计,对操作压力、滤膜的分子截流值、药液浓度、药液温度4个因素进行优选。结果:选择的最佳工艺为A_3B_2C_3D_2... 目的:探讨采用超滤法分离技术纯化葫芦巴中葫芦巴总皂苷的工艺。方法:以浸膏得率和薯蓣皂苷元的含量为评价指标进行正交实验设计,对操作压力、滤膜的分子截流值、药液浓度、药液温度4个因素进行优选。结果:选择的最佳工艺为A_3B_2C_3D_2,即操作压力为2kg·m^(-2),膜孔径(以截流分子量计)10 000,药液浓度为生药量1.0g·mL^(-1),药液温度为25℃时纯化效果最好。结论:所选择的膜分离技术纯化葫芦巴中葫芦巴总皂苷的工艺操作简单可靠,纯化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葫芦巴皂苷 超滤法 正交设计
下载PDF
胡蓝降糖缓释片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季文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3年第10期883-886,共4页
目的:建立胡蓝降糖缓释片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胡蓝降糖缓释片中绞股蓝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胡芦巴中薯蓣皂苷元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本品定性鉴别薄层色谱特征明显,专属性强。采用迪马SEDEX75-蒸发光... 目的:建立胡蓝降糖缓释片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胡蓝降糖缓释片中绞股蓝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胡芦巴中薯蓣皂苷元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本品定性鉴别薄层色谱特征明显,专属性强。采用迪马SEDEX75-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岛津YP—ODS色谱柱(150mm×4.6mm,5μm),甲醇-水(84:16)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03nm;流量1.0mL·min^-1;柱温40℃;漂移管温度85℃;气流体积流量2.5L·min^-1。塔板数以薯蓣皂苷元计,不低于2000。薯蓣皂苷元在0.842~8.42μg与其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薯蓣皂苷元平均回收率为98.53%,胡蓝降糖缓释片在2,4,12h的释放量分别在18%-35%,35%~55%,80%以上,均符合规定。结论:该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作为胡蓝降糖缓释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蓝降糖缓释片 质量控制 薯蓣皂苷元
下载PDF
养阴生肌喷剂处方配比研究
14
作者 李季文 姜玲艳 +2 位作者 李喜香 舒劲 李天庆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1年第10期41-42,共2页
目的:研究养阴生肌喷剂的最佳处方配比。方法:以药粉的休止角、喷出药量及口感为考察指标,筛选出喷剂处方的最佳配比。结果:本制剂处方最佳配比为二氧化硅2%,阿斯巴甜1%及药粉细度100目筛。结论:该方法简单,可行。
关键词 养阴生肌喷剂 处方配比 口腔溃疡
下载PDF
基于中药营养素及化学物质初探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研究思路
15
作者 李季文 刘效栓 +1 位作者 李喜香 毕映燕 《西部中医药》 2015年第9期141-144,F0003,共5页
为促进中药物质基础研究和基于中药、天然药物资源的活性先导化合物及创新药物的发现,在对当前中药物质基础研究思路和方法进行综述的同时尝试提出中药营养素及中药化学物质相结合的系统性中药物质基础研究新思路,以供参考。
关键词 中药物质基础 中药营养素 中药化学物质
下载PDF
补脑软胶囊质量标准的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喜香 刘效栓 +6 位作者 毕映燕 包强 李季文 李妍怡 潘从泽 张亚会 钱梦茹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21-325,共5页
目的建立补脑软胶囊(当归、川芎、黄芪、赤芍等)的质量标准。方法 TLC法鉴别胶囊中的当归、川芎和补骨脂,HPLC法对芍药苷、阿魏酸、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含有量进行测定。分析采用Waters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16∶84);... 目的建立补脑软胶囊(当归、川芎、黄芪、赤芍等)的质量标准。方法 TLC法鉴别胶囊中的当归、川芎和补骨脂,HPLC法对芍药苷、阿魏酸、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含有量进行测定。分析采用Waters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16∶84);体积流量1.0 m L/min;检测波长230 nm;柱温室温。结果当归、川芎和补骨脂可以被准确地鉴别。芍药苷、阿魏酸、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分别在157.5~787.5μg/m L(r=0.999 6)、10.9~54.5μg/m L(r=0.999 6)、8.9~44.5μg/m L(r=0.999 5)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98.87%、98.56、98.91%(RSD分别为1.7%、2.4%、2.5%,n=5)。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强,重复性好,能有效控制补脑软胶囊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脑软胶囊 芍药苷 阿魏酸 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 TLC HPLC
下载PDF
正交试验法优选防风感冒颗粒制备工艺 被引量:11
17
作者 刘效栓 李喜香 +3 位作者 焦正花 李季文 王炯 梁海宁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1期64-66,共3页
目的优选防风感冒颗粒的提取纯化工艺。方法分别利用正交试验法,考察加水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对提取工艺的影响,浓缩液比重、醇沉浓度对醇沉工艺的影响,每个因素设计3个水平,以黄芩苷含量和干浸膏为考察指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目的优选防风感冒颗粒的提取纯化工艺。方法分别利用正交试验法,考察加水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对提取工艺的影响,浓缩液比重、醇沉浓度对醇沉工艺的影响,每个因素设计3个水平,以黄芩苷含量和干浸膏为考察指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苷含量,烘干法测定干浸膏得率。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8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2 h;最佳醇沉工艺为:醇沉浓度60%,浓缩液比重1.05 g/mL。结论正交试验法筛选防风感冒颗粒的提取纯化工艺稳定、可行、简便,为大生产提供了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试验法 防风感冒颗粒 提取工艺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湿生扁蕾中木犀草素和1,7-二羟基-3,8-二甲氧酮的含量 被引量:8
18
作者 景明 李季文 +1 位作者 樊秦 师霞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43-44,共2页
目的建立湿生扁蕾药材中木犀草素和1,7-二羟基-3,8-二甲氧基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色谱柱为ZORBAXSB-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A)-0.4%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0~15min,A∶B=50∶50,1... 目的建立湿生扁蕾药材中木犀草素和1,7-二羟基-3,8-二甲氧基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色谱柱为ZORBAXSB-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A)-0.4%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0~15min,A∶B=50∶50,15~60min,A∶B=55∶45;检测波长260nm;流速1mL/min;柱温30℃。结果1,7-二羟基-3,8-二甲氧酮和木犀草素分别在0.084~0.84μg和0.184~1.8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4和0.9997;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82%和97.19%,RSD均小于3%。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行好,可作为湿生扁蕾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生扁蕾 1 7-二羟基-3 8-二甲氧基[口山]酮 木犀草素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HPLC测定复方赤芍颗粒中芍药苷含量 被引量:10
19
作者 毕映燕 李季文 +2 位作者 刘效栓 李喜香 梁海宁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4期78-80,共3页
目的建立测定复方赤芍颗粒中芍药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采用WatersSymmetryShield—C-s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甲醇-水(30:7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30nm,柱温为室温。结果芍药苷在0.266-5... 目的建立测定复方赤芍颗粒中芍药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采用WatersSymmetryShield—C-s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甲醇-水(30:7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30nm,柱温为室温。结果芍药苷在0.266-5.3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O.9999,平均回收率为98.00%,RSD=2.22%。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易行,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测定复方赤芍颗粒中芍药苷含量,以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赤芍颗粒 芍药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多指标权重分析与正交设计法优选黄芪女贞方菌质醇沉工艺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红丽 刘效栓 +6 位作者 李季文 戚鹏飞 马琴国 张中华 郭敏 肖正国 罗燕燕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0期80-85,共6页
目的采用多指标正交试验优选黄芪女贞方菌质的最佳醇沉工艺。方法以黄芪甲苷、特女贞苷转移率及干膏得率为评价指标,选择药液浓缩比(A)、乙醇浓度(B)、含醇量(C)、醇沉时间(D)为考察因素,进行L9(34)正交试验,结合层次分析法及多指标试... 目的采用多指标正交试验优选黄芪女贞方菌质的最佳醇沉工艺。方法以黄芪甲苷、特女贞苷转移率及干膏得率为评价指标,选择药液浓缩比(A)、乙醇浓度(B)、含醇量(C)、醇沉时间(D)为考察因素,进行L9(34)正交试验,结合层次分析法及多指标试验全概率评分法优选最佳醇沉工艺。结果建立了黄芪女贞方菌质中黄芪甲苷、特女贞苷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以黄芪甲苷转移率为评价指标,影响因素为C3>B3>A2>D2;以特女贞苷转移率为评价指标,影响因素为A3>D2>C2>B3;以干膏得率为评价指标,影响因素为A3>C1>B3>D2。加权评分优化后确定的最佳醇沉工艺为:菌质∶提取液=1∶1.5,采用85%乙醇,含醇量75%,醇沉18h。结论黄芪女贞方菌质中黄芪甲苷和特女贞苷在优选的醇沉工艺条件下转移率较高,达到较好的纯化效果,工艺稳定可行,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女贞方菌质 多指标综合评分法 层次分析法 醇沉工艺 含量测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