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7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先生口述历史——童年与求学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学勤 于玉蓉 《邯郸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5-8,共4页
2011年9月,笔者接受新华社《瞭望》新闻周刊约稿,登门拜访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先生,完成人物稿《李学勤的人生路标》,后在贵刊《邯郸学院学报》发表文章《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先生成长及治学之路——童年、青少年读书经历》,更完整地呈现... 2011年9月,笔者接受新华社《瞭望》新闻周刊约稿,登门拜访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先生,完成人物稿《李学勤的人生路标》,后在贵刊《邯郸学院学报》发表文章《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先生成长及治学之路——童年、青少年读书经历》,更完整地呈现了本次采访的全部内容。为给李先生撰写传记,自2012年9月份开始,笔者又先后采访李先生十余次,整理了大量珍贵的口述历史。其中再次涉及到入职历史所之前的成长与经历,且有不少新的内容,在此整理成稿,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学勤 历史学家 口述历史 童年与求学
下载PDF
追寻中国古代文明的足迹——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先生访谈录
2
作者 李学勤 于玉蓉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4-88,共5页
于玉蓉:李先生,您好!受胡政平主编委托,首先转达《甘肃社会科学》对您及师母徐维莹女士八十华诞的衷心祝愿,祝二老身体康健,平安顺遂;祝您工作愉快,永葆学术活力!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明 历史学家 访谈录 李学勤 《甘肃社会科学》
下载PDF
李学勤谈青铜器青铜器入门之一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学勤 《紫禁城》 2009年第1期74-75,共2页
《紫禁城》编辑部各位先生要我在刊物上开辟一个连载专栏,给社会上广大读者介绍关于青铜器的基本知识,我感觉这项任务相当沉重。记得八十年代我在小著《古文字学初阶》的序文中就说过:“入门书必须提供读者必要的、准确的知识,因此... 《紫禁城》编辑部各位先生要我在刊物上开辟一个连载专栏,给社会上广大读者介绍关于青铜器的基本知识,我感觉这项任务相当沉重。记得八十年代我在小著《古文字学初阶》的序文中就说过:“入门书必须提供读者必要的、准确的知识,因此作者的学识反而要求很高。”青铜器是一个大题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器 李学勤 《古文字学初阶》 八十年代 编辑部 紫禁城 知识 读者
下载PDF
再访李学勤先生——治学经历(1955—1976) 被引量:2
4
作者 康香阁 李学勤 《邯郸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5-12,共8页
史学大师李学勤先生从上世纪50年代初走上学术道路。由甲骨"文武丁卜辞"的争论进入甲骨学研究领域,在甲骨文的分类和断代方面,首次提出同一王世不见得只有一类卜辞,同一类卜辞也不见得属于一个王世;首创殷墟甲骨非王卜辞说;... 史学大师李学勤先生从上世纪50年代初走上学术道路。由甲骨"文武丁卜辞"的争论进入甲骨学研究领域,在甲骨文的分类和断代方面,首次提出同一王世不见得只有一类卜辞,同一类卜辞也不见得属于一个王世;首创殷墟甲骨非王卜辞说;根据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史料,创始用地理排谱的方法研究殷商历史地理。首次鉴定出西周甲骨文。首次提出战国文字五系说,对战国各种文字作综合研究,促使战国文字研究学科形成。首次推测洛达庙类型文化属于夏代。跟随侯外庐先生从事思想史研究。揭开明末清初大学者方以智遭迫害而死的隐秘真相。60多年过去了,李先生当时提出的这些学术观点至今仍被学界沿用,并日趋完善;他推测二里头属于夏文化等学术观点得到了考古发现的进一步验证。虎年春节前一个晴朗的下午,笔者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宫长为研究员的陪同下,拜访了史学大师李学勤先生。同时,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泽文博士和助理研究员任会斌博士撰写了两篇专题论文,与访谈一同发表,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学勤 史学大师 甲骨文研究 殷代地理研究 战国文字研究 思想史研究 方以智研究
下载PDF
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先生访谈录——早期特殊的读书治学经历(少年—1954) 被引量:1
5
作者 康香阁 李学勤 《邯郸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5-8,18,共5页
作为当今负有盛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和文献学家,李学勤先生早期的治学经历却十分独特。从小酷爱读书,对符号有特殊的兴趣;他希望学习数理逻辑,考进了清华大学哲学系。考进去之后,由于自学甲骨文颇有成绩,被借到中科院考... 作为当今负有盛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和文献学家,李学勤先生早期的治学经历却十分独特。从小酷爱读书,对符号有特殊的兴趣;他希望学习数理逻辑,考进了清华大学哲学系。考进去之后,由于自学甲骨文颇有成绩,被借到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参加编著《殷虚文字缀合》;再由于认识史学大师侯外庐先生的原因,又从考古所调到了历史二所做侯先生的助手,跟随侯外庐先生做思想史研究(直到“文革”后,李先生才完全回到先秦这一段从事研究工作,另文撰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学勤 治学经历 历史学家 考古学家 古文字学家
下载PDF
“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学勤院士致唁
6
作者 李学勤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1期4-4,共1页
关键词 夏商周断代工程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科学家 院士 追悼会
下载PDF
李学勤先生贺辞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学勤 《中原文化研究》 2013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在中国五千年多年的文明史上,中原地区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作出过非常巨大的贡献。尽管由于近年历史学、考研学的进展,我们对国内各个地区的历史文化有了新的认识和估计,
关键词 李学勤 贺辞 中原地区 历史文化 文明史 历史学
下载PDF
李学勤谈青铜器 青铜器入门之三
8
作者 李学勤 《紫禁城》 2009年第3期64-65,共2页
青铜器研究既然已经形成一个重要的学术领域,有着相当长久的历史,自然积累有大量的文献和材料,而有关论作又正在与日俱增,其数量的繁多,早就使读者目不暇给。上个世纪,胡适先生等曾编写“国学最低限度阅读书目”,这里仿其先例,... 青铜器研究既然已经形成一个重要的学术领域,有着相当长久的历史,自然积累有大量的文献和材料,而有关论作又正在与日俱增,其数量的繁多,早就使读者目不暇给。上个世纪,胡适先生等曾编写“国学最低限度阅读书目”,这里仿其先例,列举一批关于青铜器和金文的最低书目,或许对初学者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器 李学勤 阅读书目 学术领域 最低限度 初学者 国学 金文
下载PDF
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多学科多领域探索——访李学勤教授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学勤 邹兆辰 《历史教学问题》 CSSCI 2007年第4期24-30,共7页
李先生,您好!您是我国史学领域中的著名学者,您的学术成就包括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文献学等诸多方面。大家对您的学术成就有一些了解,但年轻一代的学人.对于您为什么能够在那么广泛的学术领域里取得重要成就还是十分感兴趣... 李先生,您好!您是我国史学领域中的著名学者,您的学术成就包括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文献学等诸多方面。大家对您的学术成就有一些了解,但年轻一代的学人.对于您为什么能够在那么广泛的学术领域里取得重要成就还是十分感兴趣。我受《历史教学问题》主编的委托.想就您的成长经历、治学道路、学术见解等进行一些探讨。今天很高兴来到清华大学荷清苑,这需要耽误您的一些时间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明 李学勤 多学科 《历史教学问题》 学术成就 著名学者 史学领域 古文字学
原文传递
李学勤同志介绍美澳中国学研究情况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学勤 《中国出版》 1979年第11期40-42,共3页
今春三月,我随社会科学院代表团应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邀请,到澳大利亚访问。先后访问五个城市,回国时又顺路访问了香港。今年夏天,我应美国加里福尼亚大学博克里分校邀请,参加了马王堆汉墓帛书工作会议。参加这个会议的,有四个国家,十三... 今春三月,我随社会科学院代表团应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邀请,到澳大利亚访问。先后访问五个城市,回国时又顺路访问了香港。今年夏天,我应美国加里福尼亚大学博克里分校邀请,参加了马王堆汉墓帛书工作会议。参加这个会议的,有四个国家,十三个大学,二十几个代表,在博克里开会二星期。同时又由美国国际访问计划委员会安排了学术交流,共参观访问了十个城市,在美停留一个半月。这次参观访问偏重于了解国外对中国学的研究状况。对中国学的研究,美国胜于澳大利亚,今天谈的也以美国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 中国学 李学勤 马王堆汉墓帛书 社会科学院 访问 大学教授 研究状况 美澳 国立大学
下载PDF
李學勤先生在“《儒藏》精華編百册出版發佈會”上的講話
11
作者 李學勤 《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 2015年第1期311-313,共3页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女士、先生:今天我有機會參加這次盛會,在這裹說幾句話,對湯一介先生所主持编纂的《儒藏》'精華编'出版一百册,表示衷心的祝賀,我感到是一件非常榮幸的事情。《儒藏》的編纂出版,我覺得是學術界、文化界、...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女士、先生:今天我有機會參加這次盛會,在這裹說幾句話,對湯一介先生所主持编纂的《儒藏》'精華编'出版一百册,表示衷心的祝賀,我感到是一件非常榮幸的事情。《儒藏》的編纂出版,我覺得是學術界、文化界、出版界,甚至於我們全國的一件非常重大的、極其值得紀念的盛事。我還記得《儒藏》剛剛起步的時候,當時有些人還不太相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國 紀念 學術界 講話 盛會 文化界 先生 女士
原文传递
一种自适应的三维荧光光谱去散射方法
12
作者 伍卓慧 黄冰佳 +1 位作者 李学勤 王晓萍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69-976,共8页
三维荧光光谱因其数据量大、灵敏度高等优点,在食品科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和环境科学等领域应用广泛。然而,因为同时存在瑞利散射和拉曼散射,给三维荧光光谱的定量分析和数据显示带来了困难。因此,在数据处理前期,消除散射干扰对其... 三维荧光光谱因其数据量大、灵敏度高等优点,在食品科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和环境科学等领域应用广泛。然而,因为同时存在瑞利散射和拉曼散射,给三维荧光光谱的定量分析和数据显示带来了困难。因此,在数据处理前期,消除散射干扰对其具有重要意义。在已有方法中,对较低浓度溶液和散射峰与物质荧光信号重叠严重光谱的去散射算法的研究相对空白。针对现有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三维荧光光谱去散射方法。首先,该方法通过减去每次实验获取的溶剂的光谱基线来校正拉曼散射和背景干扰。然后综合考虑散射峰与物质峰的荧光强度和重叠程度将光谱分为五类情况对应三个重叠等级:无重叠、微弱重叠和严重重叠,分别采用置零法、分段三次Hermite插值多项式算法和高斯拟合-分段三次Hermite插值多项式耦合算法对瑞利散射进行校正处理。此方法基于一维插值,仅对单个发射光谱进行研究,降低了算法复杂度,计算时间较短。通过对酪氨酸、黄腐酸、萘乙酸和罗丹明B四种典型有机化合物进行实验,评估了该方法扣除散射干扰的有效性。并且与现阶段研究中使用最多的Delaunay三角形内插值法进行比较,以重叠区域散射校正后的数据对四种有机化合物分别进行浓度回归,此自适应方法所得的平均决定系数为0.9962,相比于Delaunay三角形内插值法提高了5.04%。同时,通过对比天然有机化合物黄腐酸分别经此方法和Delaunay三角形内插值法进行散射校正后的三维荧光光谱,进一步证明了该方法更好地保持了物质荧光光谱区域的结构特征,有效地避免了过拟合现象的发生。最后,利用该方法对模拟突发污染水样进行监测,验证了此方法具有很好的普适性,有实际应用价值,为三维荧光光谱去散射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荧光光谱 瑞利散射 拉曼散射 自适应 去散射
下载PDF
李学勤贺词
13
作者 李学勤 《美成在久》 2014年第1期10-,共1页
承唐际根先生赐告,ORIENTATIONS的中文版定名为《美成在久》,即将创刊问世,我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欣喜的好消息。很多朋友知道,ORIENTATIONS以英文在香港出版多年,其内容专注于亚洲地区的文物与艺术,广泛受到有关人士的赞许欢迎。我自己开... 承唐际根先生赐告,ORIENTATIONS的中文版定名为《美成在久》,即将创刊问世,我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欣喜的好消息。很多朋友知道,ORIENTATIONS以英文在香港出版多年,其内容专注于亚洲地区的文物与艺术,广泛受到有关人士的赞许欢迎。我自己开始读到这一内涵丰富、印制精美的刊物,是在上世纪70年代之末,颇觉获益。随后在出访境外期间,我还特地找到以往出版的ORIENTATIONS,一一浏览。 展开更多
原文传递
论高职院校法律课程思政元素的嵌入——以国际法为例
14
作者 李学勤 《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75-77,F0003,共4页
高职法律课程具有职业性与实用性,同时也有很强的政治性,课程思政定位不应局限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职业精神的培养,而是依托课程的特点挖掘各课程的优势思政元素,提高课程思政的实效性。以国际法为例,应将爱国主义、民族主义、价值... 高职法律课程具有职业性与实用性,同时也有很强的政治性,课程思政定位不应局限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职业精神的培养,而是依托课程的特点挖掘各课程的优势思政元素,提高课程思政的实效性。以国际法为例,应将爱国主义、民族主义、价值观、政治认同、国家利益、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多维度思政元素嵌入课程。同时还要推进教学体系以及考核方式改革,从而达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法律 课程思政 国际法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吴虎鼎考释──夏商周断代工程考古学笔记 被引量:20
15
作者 李学勤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9-31,共3页
关键词 断代工程 夏商周 既生霸 古学 李学勤 宣王 西周金文 时历法 历表 《春秋》经传
下载PDF
《管子》“乘马”释义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学勤 《管子学刊》 1989年第1期29-31,共3页
《管子》书中有四篇以“乘马”一词作为标题:《经言》部分有一篇,即全书第五篇《乘马》;《轻重》部分有三篇,即全书第六十八篇《匡乘马》、第六十九篇《乘马数》和第七十篇《问乘马》。其中《问乘马》篇文业已亡佚,只剩标题,余三篇本文... 《管子》书中有四篇以“乘马”一词作为标题:《经言》部分有一篇,即全书第五篇《乘马》;《轻重》部分有三篇,即全书第六十八篇《匡乘马》、第六十九篇《乘马数》和第七十篇《问乘马》。其中《问乘马》篇文业已亡佚,只剩标题,余三篇本文具在。《乘马》由于与近年发现的临沂银雀山竹简《田法》等篇有关(李学勤:《银雀山简〈田法〉讲疏》,深圳大学国学研究所编《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东方出版社1986年版),受到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子 标题 银雀山竹简 李学勤 中国哲学 中国文化 士农工商 国学研究 何如璋 周礼
下载PDF
论田齐陈固陶区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学勤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138-139,共2页
论田齐陈固陶区李学勤《学习与探索》创刊百期纪念,是学术界值得庆贺的盛事。这使我想起在黑龙江请教过的各位学者,特别是哈尔滨师范大学的游寿(介眉)教授。游寿教授建国前即精研考古文物,曾参与整理善斋青铜器等工作①。到黑龙江... 论田齐陈固陶区李学勤《学习与探索》创刊百期纪念,是学术界值得庆贺的盛事。这使我想起在黑龙江请教过的各位学者,特别是哈尔滨师范大学的游寿(介眉)教授。游寿教授建国前即精研考古文物,曾参与整理善斋青铜器等工作①。到黑龙江后,长期讲授考古学,在北方考古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学勤 古陶文 战国文字 上海博物馆 中国历代 度量衡 哈尔滨师范大学 青铜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出土文献
下载PDF
良渚文化与文明界说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学勤 《浙江学刊》 CSSCI 1996年第5期16-17,共2页
良渚文化与文明界说李学勤李学勤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良渚文化的器物在清代业已出现,遗址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开始发掘,但这一文化声闻迩则是近年的事。一系列内涵异常丰富的新发现,把良渚文化推上了考古学研究的前沿... 良渚文化与文明界说李学勤李学勤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良渚文化的器物在清代业已出现,遗址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开始发掘,但这一文化声闻迩则是近年的事。一系列内涵异常丰富的新发现,把良渚文化推上了考古学研究的前沿。学术界热衷于良渚文化的一个主要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与文明 良渚文化 中国文明起源 历史研究 丹尼尔 文明时代 中国古代文明 克拉克 李学勤 余杭市
原文传递
谈“信古、疑古、释古”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学勤 《孔学堂》 2014年第1期60-64,182,183,184,185,186,187,共11页
1994年,李学勤先生为《原道》第一辑撰文《谈"信古、疑古、释古"》,一时洛阳纸贵,引起学界热烈讨论。转眼二十年过去,此文持续引起关注和评述。征得李先生同意,特再次刊发此文,以期引起新一代读者的关注和思考。
关键词 信古 疑古 《原道》 李学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