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9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指标降维判别分析方法在中药配方颗粒汤剂与传统汤剂等效性对比中的应用
1
作者 苗妍 路露 +9 位作者 谢梦迪 岳佑凇 桂新景 宋明坤 王艳丽 姚静 施钧瀚 张璐 李学林 刘瑞新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1-372,共12页
针对传统汤剂和配方颗粒汤剂等效性评价方法不直观,未从多维度指标综合评价等问题,该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多指标(化学成分、药效作用)降维判别分析二者等效性关系的评价方法。为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将A、B、C厂炙甘草,D、E厂白芍,F、G、H... 针对传统汤剂和配方颗粒汤剂等效性评价方法不直观,未从多维度指标综合评价等问题,该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多指标(化学成分、药效作用)降维判别分析二者等效性关系的评价方法。为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将A、B、C厂炙甘草,D、E厂白芍,F、G、H厂砂仁配方颗粒汤剂与传统汤剂的化学成分等数据进行验证分析。结果显示建立的判别方法可快速、直观判别两者之间的关系,A、B、C三厂的炙甘草配方颗粒在当量比校正前均不能判定与其传统汤剂等效,经当量比校正后,代表传统汤剂和配方颗粒汤剂的两个置信椭圆部分相交或包含,表明二者可部分或完全替代;D、E厂白芍,F、G、H厂砂仁的配方颗粒在当量比校正前和校正后均不能判定与传统汤剂等效,二者无法相互替代。所建立的方法通过图形化形式快速直观综合判断配方颗粒汤剂与传统汤剂之间的关系,可用于二者之间的等效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汤剂 中药配方颗粒汤剂 多指标降维判别分析 等效性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嗅觉技术和化学计量学的白及饮片真伪鉴别
2
作者 桂新景 李涵 +8 位作者 王艳丽 范雪花 李海洋 侯富国 姚静 张璐 施钧瀚 刘瑞新 李学林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1-451,共11页
目的采用人工智能嗅觉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探索建立适合鉴别白及饮片真伪的新方法。方法收集白及及其易掺伪饮片(天麻、玉竹、黄花白及)134批,以α-FOX4000电子鼻嗅觉感官数据为自变量(X),依据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地... 目的采用人工智能嗅觉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探索建立适合鉴别白及饮片真伪的新方法。方法收集白及及其易掺伪饮片(天麻、玉竹、黄花白及)134批,以α-FOX4000电子鼻嗅觉感官数据为自变量(X),依据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地方标准鉴别,参考传统经验辨识结果作为标杆辨识信息(Y),采用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PCA-D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支持向量机(SVM)、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以及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5种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白及与非白及的二分类辨识模型和4种饮片的四分类辨识模型Y=F(X);以鉴别准确率为指标,优选最优分类辨识模型。结果经留一法交互验证,在二分类辨识模型中,PCA-DA、PLS-DA、SVM和BP-NN正确率分别为95.52%、97.01%、91.79%和84.33%,以PLS-DA最优;在四分类辨识模型中,PCA-DA、PLS-DA、LS-SVM和BP-NN正确率分别为91.04%、88.06%、89.55%和82.28%,以PCA-DA最优。结论运用电子鼻技术对白及及其近似饮片进行气味特征的表征,并与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结合,可准确、快速地鉴别白及饮片,为中药饮片气味客观化表达及真伪鉴别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及 电子鼻 化学计量学 鉴别
下载PDF
基于文献分析的疏血通注射液上市后临床安全性再评价
3
作者 杨玉晴 江程 +5 位作者 李春晓 李学林 陈玉欢 王士挺 凌霄 赵娅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2期237-241,共5页
目的:对疏血通注射液上市后临床安全性的文献进行再评价研究,获取药品临床安全性信息,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截至2023年5月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中收载的疏血通注射液的药品... 目的:对疏血通注射液上市后临床安全性的文献进行再评价研究,获取药品临床安全性信息,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截至2023年5月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中收载的疏血通注射液的药品不良反应(ADR)/药品不良事件(ADE)文献,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ADR/ADE发生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纳入212篇符合标准的文献,其中临床研究151篇,个案报告41篇,安全性监测20篇,共报告ADR/ADE 1361例。疏血通注射液的不良反应累及16个器官和或(系统),90种临床表现,合计2109例次,主要集中在皮肤及其附件损害(637例次,占30.20%),表现为皮疹、瘙痒、皮肤红肿等;其次是胃肠系统损害(447例次,占21.19%),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等。802例给出了具体用药剂量,其中发生ADR/ADE的单次超剂量(>6 mL)使用情况占11.10%(89例)。314例有ADR/ADE发生时间的具体描述,其中给药后0~30 min发生的占36.94%(116例),>7 d发生的占11.78%(37例)。319例记录了ADR/ADE处理转归情况,其中317例好转或痊愈。严重的ADR/ADE共发现9例,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严重皮疹、过敏性休克等。结论:通过描述性文献研究可以系统梳理疏血通注射液相关ADR/ADE的发生时间、临床表现、累及器官和(或)系统、ADR转归及预后情况,为其临床合理应用和安全监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血通注射液 药品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事件 安全性 再评价 文献分析
下载PDF
桂枝甘草汤传统汤剂与配方颗粒成分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施钧瀚 姚静 +9 位作者 王艳丽 张耀 曹英杰 桂新景 王青晓 岳佑凇 路露 张璐 李学林 刘瑞新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26-1033,共8页
目的比较桂枝甘草汤中药传统汤剂与配方颗粒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分别在真实世界条件下,采集、制备上述两类汤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建立桂枝甘草汤特征图谱,以化学成分种类、指标性成分(甘草苷、甘草酸铵、肉桂酸、桂皮醛)含量... 目的比较桂枝甘草汤中药传统汤剂与配方颗粒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分别在真实世界条件下,采集、制备上述两类汤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建立桂枝甘草汤特征图谱,以化学成分种类、指标性成分(甘草苷、甘草酸铵、肉桂酸、桂皮醛)含量、共有峰峰面积、特征图谱相似度为评价指标进行评价。结果传统汤剂存在共有色谱峰25个,配方颗粒分别为23个(A厂)、22个(B厂)、20个(C厂)。指标成分含量比较,各厂家配方颗粒均不一样(P<0.05);甘草苷含量:A厂配方颗粒>B厂配方颗粒(P<0.01)≈传统汤剂(P>0.05)>C厂配方颗粒(P<0.05);肉桂酸含量:B厂配方颗粒>传统汤剂(P<0.01)≈A厂配方颗粒(P>0.05)>C厂配方颗粒(P<0.05);甘草酸铵含量:A厂配方颗粒>B厂配方颗粒(P<0.01)≈传统汤剂(P>0.05)>C厂配方颗粒(P<0.01);桂皮醛含量:3家配方颗粒中桂皮醛含量极低。配方颗粒共有峰峰面积总和均低于传统汤剂,以传统汤剂共有峰峰面积总和为1进行归一化,其他(A、B、C厂家)分别相当于0.64,0.47,0.14;配方颗粒之间相似度高(>0.8),与传统汤剂相比相似度较低(均<0.4)。结论在该实验所代表的真实世界条件下,传统汤剂和配方颗粒化学成分存在差异,尤其挥发性成分差异较大。不同厂家配方颗粒质量也存在差异,说明有必要制定统一的配方颗粒质量标准并坚定实施和监督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甘草汤 传统汤剂 配方颗粒 成分对比
下载PDF
特殊中药饮片调剂注意事项 被引量:1
5
作者 周从辉 陈树和 +4 位作者 陈洪燕 闫斌 黄正德 杨国营 李学林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90-1092,I0001,共4页
该文主要探讨特殊煎服方法中药饮片、医疗用毒性中药及有毒中药饮片、麻醉中药饮片、妊娠禁忌中药饮片、具有肝肾毒性中药饮片、需临方炮制中药饮片等6类特殊中药饮片在处方审核、调配、复核、发药等调剂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提出特殊中药... 该文主要探讨特殊煎服方法中药饮片、医疗用毒性中药及有毒中药饮片、麻醉中药饮片、妊娠禁忌中药饮片、具有肝肾毒性中药饮片、需临方炮制中药饮片等6类特殊中药饮片在处方审核、调配、复核、发药等调剂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提出特殊中药饮片调剂应注意的关键技术点,指出做好特殊中药饮片调剂是中药调剂的关键,也是促进中药安全合理用药的必要措施,可为中药调剂人员做好药学服务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中药饮片 毒性中药饮片 调剂 注意事项
下载PDF
《中药饮片临床应用规范》解读 被引量:1
6
作者 孟菲 唐进法 +3 位作者 刘瑞新 桂新景 李学林 曹俊岭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652-1657,共6页
目前,中药饮片临床不合理使用现象较普遍,其主要因素是缺乏规范中药饮片临床应用的指导性文件,制定一套科学、能体现中医药特点的中药饮片临床应用规范势在必行。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牵头,联合全国28... 目前,中药饮片临床不合理使用现象较普遍,其主要因素是缺乏规范中药饮片临床应用的指导性文件,制定一套科学、能体现中医药特点的中药饮片临床应用规范势在必行。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牵头,联合全国28家中医医疗机构共同起草的《中药饮片临床应用规范》,已于2021年6月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作为团体标准(T/CACM1362-2021)发布。该文对该团体标准进行详细解读,以期规范中药饮片处方开具,促进中药饮片临床应用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提高中药饮片临床应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饮片 临床应用 团体标准 规范解读
下载PDF
《中药汤剂煎煮规范》解读 被引量:1
7
作者 安雅婷 任锐洁 +7 位作者 王雷 杨湘君 陈洪燕 闫斌 梁颖 李学林 陈树和 杨新建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648-1652,共5页
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医院药学分会组织、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和湖北省中医院共同牵头、联合全国28家中医医院共同起草、中华中医药学会归口管理的《中药汤剂煎煮规范》(T/CACM1366-2021)团体标准于2021年6月30日正式发布和实施。该... 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医院药学分会组织、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和湖北省中医院共同牵头、联合全国28家中医医院共同起草、中华中医药学会归口管理的《中药汤剂煎煮规范》(T/CACM1366-2021)团体标准于2021年6月30日正式发布和实施。该文对该标准进行介绍,以期使煎药人员的操作有标准可依,让煎药操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保证煎药质量和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汤剂 煎煮 规范解读
下载PDF
中药饮片处方应付作用转移 被引量:1
8
作者 马静 王盼盼 +3 位作者 温瀑 桂新景 刘瑞新 李学林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61-365,共5页
中药饮片处方应付是传统中药调剂工作的重要环节,处方应付药品的正确与否对中药方剂的疗效有重要影响。处方应付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处方应付与实际给付之间存在不一致现象。随着医院信息化的发展,以及小包装中药饮片和单剂量... 中药饮片处方应付是传统中药调剂工作的重要环节,处方应付药品的正确与否对中药方剂的疗效有重要影响。处方应付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处方应付与实际给付之间存在不一致现象。随着医院信息化的发展,以及小包装中药饮片和单剂量中药配方颗粒的推广应用,中药饮片处方应付已经成为历史,处方应付作用已经逐渐向处方应开转移。将“处方应付”转变成“处方应开”,使用规范的中药处方用名开具处方是彻底解决处方应付存在问题的根本办法,这样不仅可以使医师开具处方更准确,用药目的与实际给付之间不脱节,还可以促进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饮片 处方应付 处方应开 作用转移
下载PDF
《中药饮片包装规范》解读
9
作者 张庆业 蔡庆群 +4 位作者 桂新景 刘瑞新 李学林 曹俊岭 唐洪梅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664-1667,共4页
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中药饮片包装规范》(标准编号:T/CACM 1365-2021)于2021年6月30日正式发布实施。该规范从医疗机构用户角度出发,对中药饮片包装材料、包装封口、包装形式、标签、规格、色标、装量差异等内容提出了规范化要求,... 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中药饮片包装规范》(标准编号:T/CACM 1365-2021)于2021年6月30日正式发布实施。该规范从医疗机构用户角度出发,对中药饮片包装材料、包装封口、包装形式、标签、规格、色标、装量差异等内容提出了规范化要求,制定了具有可操作性的中药饮片包装规范,是对现行法规、规范的重要补充,对于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保证中药饮片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对规范进行了详细解读,以方便使用人员及时准确掌握和应用规范主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饮片 包装 标签 规格 装量差异 规范解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继承发展
10
作者 李学林 刘美驿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6-32,共7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与中国精神之结晶,其中,文化思想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也是其鲜明的特征。习近平文化思想极具时代视野,不仅提出了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和人民精神需求面临的新目标,还回应了提升中华文明...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与中国精神之结晶,其中,文化思想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也是其鲜明的特征。习近平文化思想极具时代视野,不仅提出了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和人民精神需求面临的新目标,还回应了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的国际呼唤。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现出其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所阐释的文化的基本立场、内在本质及文化发展规律的继承,以其指引和解答中国式现代化进程面临的各种文化、文明问题,指导中国的文化建设。同时,习近平文化思想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贡献了独特的思想方案,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下载PDF
《中药饮片处方用名规范》解读
11
作者 孟菲 李学林 +2 位作者 刘瑞新 桂新景 唐进法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658-1664,共7页
中药饮片名称混乱已严重影响中药饮片管理、处方调剂质量、用药安全。为规范、统一中药饮片处方用名,由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牵头,联合全国28家中医医疗机构共同起草了《中药饮片处方用名规范》。2021年6... 中药饮片名称混乱已严重影响中药饮片管理、处方调剂质量、用药安全。为规范、统一中药饮片处方用名,由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牵头,联合全国28家中医医疗机构共同起草了《中药饮片处方用名规范》。2021年6月,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了该团体标准(T/CACM 1361-2021)。该文对该团体标准进行了详细解读,以期促进该规范落地实施,推动中医药学术交流及标准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饮片 处方用名 团体标准 规范解读
下载PDF
《中药饮片处方应付规范》解读
12
作者 何颖 鞠建峰 +4 位作者 高利兴 桂新景 刘瑞新 李学林 邹爱英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641-1647,共7页
中药饮片处方应付对处方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因各种原因,同一处方在不同地区处方应付存在差异,造成中药饮片临床使用混乱,影响了中药饮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规范、统一中药饮片处方应付,2021年6月,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医院药学分... 中药饮片处方应付对处方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因各种原因,同一处方在不同地区处方应付存在差异,造成中药饮片临床使用混乱,影响了中药饮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规范、统一中药饮片处方应付,2021年6月,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医院药学分会组织,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牵头,会同全国28家中医医疗机构共同起草制定的《中药饮片处方应付规范》正式发布。该文对该规范相关内容进行解读,以期促进中药饮片处方应付工作更加规范化、合理化、科学化、制度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饮片 处方应付 规范解读
下载PDF
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理论基础和时代价值——以“两个结合”为视角
13
作者 李学林 罗晨 《济宁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两个结合”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功经验的凝炼与升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党在百年奋斗史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两个结合”与精神谱系间紧密联系。精神谱系在“两个结合”的实践历程中得以构建和发展;精神谱系为“两个结合”... “两个结合”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功经验的凝炼与升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党在百年奋斗史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两个结合”与精神谱系间紧密联系。精神谱系在“两个结合”的实践历程中得以构建和发展;精神谱系为“两个结合”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自身也在“两个结合”的深入拓展中得以赓续发展。新时代下,需以“两个结合”推进精神谱系赓续发展,以新的引领力和凝聚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建设,不断巩固中国共产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才能激发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中华文明创新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结合 精神谱系 理论基础 时代价值
下载PDF
中药配方颗粒汤剂与传统汤剂对比研究进展与有关问题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岳佑凇 张璐 +7 位作者 王艳丽 谢梦迪 李海洋 麻利杰 侯富国 路露 刘瑞新 李学林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33-1038,共6页
2021年《关于结束中药配方颗粒试点工作的公告》的发布,标志着源于1993年的我国配方颗粒试点工作的结束。随着国家级、省级中药配方颗粒相关标准的相继出台,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不断提高,配方颗粒产业也随着“后试点时代”的到来进入新... 2021年《关于结束中药配方颗粒试点工作的公告》的发布,标志着源于1993年的我国配方颗粒试点工作的结束。随着国家级、省级中药配方颗粒相关标准的相继出台,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不断提高,配方颗粒产业也随着“后试点时代”的到来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但配方颗粒汤剂和传统汤剂间的差异性、差异程度的研究,临床应用的规范化等问题不一定能随着这些政策的实施而得到解决,因此仍需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该文通过对配方颗粒汤剂与传统汤剂间对比研究的相关文章进行综述,总结现有对比研究中理论层面设计思路所存在的问题及实验方法应用的不合理之处,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方法和建议,以期为两者对比研究提供更开阔思路和更多技术层面选择,进而为实现配方颗粒在临床的合理应用及行业规范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配方颗粒汤剂 传统汤剂 对比研究
下载PDF
《中药饮片临床应用规范》对中药饮片处方审核的指导作用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麻利杰 张博 +6 位作者 侯富国 王小鹏 姚静 桂新景 杨国营 刘瑞新 李学林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66-370,共5页
中药饮片处方审核是中药饮片调剂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中药饮片合理应用的重要手段。《医疗机构处方审核规范》明确了处方审核的重要性,规范了中西药处方审核的基本依据,但相较于西药的药品说明书、临床指导原则等多样化的审核依据,中药... 中药饮片处方审核是中药饮片调剂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中药饮片合理应用的重要手段。《医疗机构处方审核规范》明确了处方审核的重要性,规范了中西药处方审核的基本依据,但相较于西药的药品说明书、临床指导原则等多样化的审核依据,中药饮片处方审核依据仅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学相关著作和部分法规等,无法满足临床需求。2021年6月30日,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了团体标准《中药饮片临床应用规范》,为中药饮片处方审核增加了新的参考依据。该文梳理《中药饮片临床应用规范》中有关中药饮片处方审核内容,总结该规范对中药饮片处方审核的指导作用,以期为进一步开展中药饮片处方审核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饮片 临床应用规范 处方审核
下载PDF
生、熟大黄对湿热泄泻大鼠炎性细胞因子、胃肠激素与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凌霄 李春晓 +3 位作者 赵娅 李伟霞 王晓艳 李学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3-57,I0012,I0013,共7页
目的探究大黄“通因通用”治疗泄泻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温+高湿+高糖高脂饮食+致病因子方式造模,分为生理组(不造模)、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生大黄组(生药0.05 g·kg^(-1)),熟大黄组(生药0.05 g·kg^(-1))4组,每组早晚两次... 目的探究大黄“通因通用”治疗泄泻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温+高湿+高糖高脂饮食+致病因子方式造模,分为生理组(不造模)、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生大黄组(生药0.05 g·kg^(-1)),熟大黄组(生药0.05 g·kg^(-1))4组,每组早晚两次给药,共给药5 d。每日最后一次给药3 h后检测各组泻下指数,最后一次给药3 h后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大鼠血清和结肠胃动素(motilin,MTL)、大鼠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大鼠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大鼠胃泌素(gastrin,Gas)和大鼠血清P物质(substance P,SP)含量,用16sDNA技术检测大鼠粪便中菌群结构。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生、熟大黄均可显著降低大鼠泻下指数(P<0.01)。与模型组相比生、熟大黄均可显著降低大鼠体内TNF-α、IL-2、IL-6和IL-1β水平(P<0.01),可显著升高IL-10水平,其中生大黄组效果最佳。生大黄和熟大黄可以显著降低腹泻大鼠血清MTL、VIP、GAS和SP,提高血清SS水平,其中熟大黄组在降低血清GAS、升高SS优于生大黄。生大黄显著降低了结肠VIP,熟大黄组结肠胃肠激素和生理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生大黄可显著降低致病菌(如Escherichia-Shigella)和部分条件致病菌(Enterorhabdus和Bacteroides),但益生菌较生理组仍显著偏低。熟大黄有益于部分益生菌(如Ruminococcus、Adlercreutzia和Lachnospiraceae)的增殖,但对于致病菌的无显著抑制作用。整体上比较,生大黄组和生理组的菌群结构更加接近,熟大黄组和模型组的菌群结构更为接近。结论生、熟大黄均有治疗湿热泄泻作用,生大黄偏向于通过抗炎和调节肠道菌群紊乱两个环节促进湿热泄泻大鼠的转归,熟大黄偏向于调控胃肠激素水平发挥止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湿热泄泻 肠道菌群 16sDNA 胃肠激素
原文传递
中药性味辨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许曼文 施钧瀚 +5 位作者 王艳丽 桂新景 姚静 张璐 李学林 刘瑞新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01-707,共7页
中药的性味包括四气五味(四气即寒、热、温、凉;五味即酸、苦、甘、辛、咸),是药物性能的重要标志之一。中药性味的辨识与确定是正确指导中医药性实践的重要步骤,同时也是一个长期的、综合的、不断完善的过程。传统上主要通过口尝、取... 中药的性味包括四气五味(四气即寒、热、温、凉;五味即酸、苦、甘、辛、咸),是药物性能的重要标志之一。中药性味的辨识与确定是正确指导中医药性实践的重要步骤,同时也是一个长期的、综合的、不断完善的过程。传统上主要通过口尝、取象比类、以药物效应反推等方法辨识中药四气五味,现代中医药工作者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药物研究方法和技术进行创新,从不同侧面对四气五味药性规律进行探讨,为揭示中药药性本质提供了新视角。该文通过梳理中药性味理论的起源、发展历程、中药性味辨识的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总结归纳中药性味的辨识方法,为继承和发展中药药性理论提供新方法,为促进中医药现代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四气 五味 辨识
下载PDF
新技术新方法在中药饮片调剂复核中的应用探索 被引量:1
18
作者 侯富国 刘瑞新 +6 位作者 王小鹏 麻利杰 路露 张博 杨国营 桂新景 李学林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53-356,共4页
复核是中药饮片调剂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但现有中药饮片调剂模式下存在复核质量与效率均低下的问题,严重制约了中药饮片调剂质量与效率的提升,亟需应用新的复核技术和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该文通过对中药饮片调剂复核新技术新方法进行全... 复核是中药饮片调剂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但现有中药饮片调剂模式下存在复核质量与效率均低下的问题,严重制约了中药饮片调剂质量与效率的提升,亟需应用新的复核技术和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该文通过对中药饮片调剂复核新技术新方法进行全面梳理和深入分析,提出采用中药饮片智能调剂系统、3D结构和自主识别技术进行中药饮片调剂智能复核的新思路,有利于保障中药饮片调剂质量,提高调剂效率,有助于推动中药饮片调剂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饮片调剂复核 新技术新方法 质量与效率
下载PDF
中药配方颗粒汤剂与传统汤剂一致性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被引量:1
19
作者 麻利杰 姚静 +6 位作者 路露 侯富国 岳佑凇 谢梦迪 王艳丽 李学林 刘瑞新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39-1048,共10页
开展中药配方颗粒汤剂与传统汤剂的一致性评价是解决二者是否等效问题的关键。近年来,已有许多学者从化学成分、入血成分等多方面对比了中药配方颗粒汤剂与传统汤剂的一致性。然而,由于缺乏完善的评价流程和明确的评价标准,二者的一致... 开展中药配方颗粒汤剂与传统汤剂的一致性评价是解决二者是否等效问题的关键。近年来,已有许多学者从化学成分、入血成分等多方面对比了中药配方颗粒汤剂与传统汤剂的一致性。然而,由于缺乏完善的评价流程和明确的评价标准,二者的一致性评价出现了评价层次和指标的选取缺乏系统性、数据处理方法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该文以中药配方颗粒汤剂与传统汤剂的一致性评价流程为脉络,梳理二者一致性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评价对象和方法的选择、评价标准的建立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中药配方颗粒汤剂或其他仿制类中药剂型一致性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从而促进中药配方颗粒及其他相关中药剂型的合理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配方颗粒汤剂 传统汤剂 一致性评价
下载PDF
多基原中药饮片鉴别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侯富国 桂新景 +7 位作者 李海洋 岳佑凇 范雪花 李涵 王艳丽 施钧瀚 刘瑞新 李学林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49-1054,共6页
多基源中药饮片是中药饮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品种占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药材和饮片总数的24%。但目前多基原中药饮片存在基原易混淆、鉴别困难等问题,亟需科学高效的鉴别方法来解决。该文通过分析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 多基源中药饮片是中药饮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品种占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药材和饮片总数的24%。但目前多基原中药饮片存在基原易混淆、鉴别困难等问题,亟需科学高效的鉴别方法来解决。该文通过分析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多基原中药品种及其饮片基原鉴别方法,梳理多基原中药饮片鉴别文献,全面总结多基原中药饮片鉴别方法研究进展,以期为快速准确鉴别中药饮片基原提供参考,为鉴别中药饮片掺伪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饮片 多基原 鉴别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