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电商化发展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效应识别与影响机制
1
作者 李宏兵 吴淳 李震 《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1-59,共19页
城市电商化发展是促进城市转型与提高城市经济表现的重要推力。本文基于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的准自然实验,识别城市电商化发展影响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效应及其影响机制。本文发现城市电商化发展促进了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化集聚,但... 城市电商化发展是促进城市转型与提高城市经济表现的重要推力。本文基于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的准自然实验,识别城市电商化发展影响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效应及其影响机制。本文发现城市电商化发展促进了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化集聚,但对多样化集聚效果不明显。这是由中低端生产性服务业产品特性所致。在长江经济带城市、数字基础设施领先城市、初始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程度高的城市,电商化发展对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影响更明显。城市电商化发展通过提高地区产业协同度、降低制造业和内资私营企业交易成本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城市电商化发展在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同时,也提高了城市的创新水平和创新质量。本文为城市电商化发展如何有效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不同维度集聚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电商化发展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产业协同 交易成本 创新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与出口韧性:来自我国地级市层面的经验证据
2
作者 李宏兵 唐莲 王岩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31-50,共20页
随着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和地缘政治经济形势日渐复杂,我国出口贸易韧性面临较大外部冲击,而数字经济快速发展通过有效赋能贸易转型升级深刻影响城市出口韧性。基于此背景,系统梳理数字经济影响出口韧性的理论机制,利用我国地级市面板... 随着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和地缘政治经济形势日渐复杂,我国出口贸易韧性面临较大外部冲击,而数字经济快速发展通过有效赋能贸易转型升级深刻影响城市出口韧性。基于此背景,系统梳理数字经济影响出口韧性的理论机制,利用我国地级市面板数据和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城市出口韧性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出口韧性抵抗性和恢复性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多种稳健性检验均支持上述结论。该影响效应在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和低对外贸易依存度城市表现得更为突出;数字经济发展对出口韧性抵抗性的影响在中西部和北部城市更为突出,对出口韧性恢复性的影响在东部和北部城市更为明显。此外,数字经济通过影响技术创新和贸易开放提升出口韧性,产业因素中制造业集聚对此具有负向调节作用,产业多样化对此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互联网发展规模对数字经济影响出口韧性抵抗性具有非线性作用,表现为双门槛效应。以上结论为提升我国城市出口韧性、加快实现贸易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提出加大对数字经济与相关产业的支持力度,促进数字技术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推动国内各地域均衡发展,倡导经济多样化发展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出口韧性 技术创新 贸易开放 门槛效应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促进了企业突破式创新吗?——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3
作者 李宏兵 李柔妍 唐莲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15,共15页
基于2011—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细分专利和数字化转型数据,分别利用发明授权专利数量和质量衡量企业突破式创新水平,并通过工具变量法和多时点DID模型,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突破式创新的影响效应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 基于2011—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细分专利和数字化转型数据,分别利用发明授权专利数量和质量衡量企业突破式创新水平,并通过工具变量法和多时点DID模型,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突破式创新的影响效应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了企业突破式创新水平提升,且对民营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南方地区及沿海地区企业、高科技行业及高竞争强度行业企业突破式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机制分析显示,企业突破式创新能力提升主要是由企业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劳动力技能结构优化、研发强度增加及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引起的。进一步以智慧城市试点作为外生冲击,发现其有效推动了数字化转型促进企业突破式创新水平的提升。基于专利质量的拓展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突破式创新质量存在显著的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关系。上述结论为企业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获得突破式创新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突破式创新 智慧城市 专利质量 多时点DID模型
下载PDF
全球芯片供应链调整的新动向及中国应对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宏兵 赵路犇 翟瑞瑞 《国际贸易》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27,共9页
在中美经贸摩擦为代表的大国博弈态势加剧及非传统安全因素突出的双重影响下,芯片供应安全的重要地位愈发凸显。全球芯片供应链加速调整,逐步呈现出“短链化”“近岸化”“本土化”特征,芯片供应链构建原则由追求效率和成本最优转为以... 在中美经贸摩擦为代表的大国博弈态势加剧及非传统安全因素突出的双重影响下,芯片供应安全的重要地位愈发凸显。全球芯片供应链加速调整,逐步呈现出“短链化”“近岸化”“本土化”特征,芯片供应链构建原则由追求效率和成本最优转为以追求供应安全为主的次优配置原则。文章通过梳理当前全球芯片供应链布局方式及核心国家和地区调整动向,总结当前芯片供应链调整的新特点,并从进入壁垒、外资企业外迁风险、关联行业发展等多方面着手,提前研判其对于我国可能产生的影响。建议在优化营商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本土芯片产业联盟的作用,以强化芯片底层安全技术为抓手发起芯片产业安全规则倡议,并以双多边合作为突破口增强供应链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经贸摩擦 芯片供应链 供应链调整 供应链韧性
下载PDF
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助推共同富裕的机制与效应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宏兵 张少华 朱廷珺 《经济经纬》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1-135,共15页
利用2010—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及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微观数据,在分别构建省级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和涵盖富裕、共享维度的共同富裕指标基础上,分析了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共同富裕的作用机制与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高质... 利用2010—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及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微观数据,在分别构建省级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和涵盖富裕、共享维度的共同富裕指标基础上,分析了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共同富裕的作用机制与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解决增长和分配问题显著推进了共同富裕,在考虑内生性与多种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稳健。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富裕的作用效果在胡焕庸线以东地区、中等共同富裕水平地区更为显著;且上述影响效应主要通过提升人力资本水平与扩大公共服务投入的机制来实现。进一步拓展研究表明,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仅对临近地区共同富裕水平产生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还会促进低收入家庭向中等收入家庭流动,进而有利于“扩中提低”的实现。上述结论对新发展阶段我国以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富裕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撑和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共同富裕 空间溢出效应 收入流动效应
原文传递
数字经济国际合作赋能我国贸易高质量发展:机制、挑战与路径
6
作者 李宏兵 张少华 《国际贸易》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0-60,共11页
当前,我国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与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背景下,数字经济国际合作为我国贸易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能。从主要合作领域看,数字基础设施合作有助于促进创新发展,加快贸易动能转换,并能有效弥合世界数字鸿沟,降低贸易成本;数字贸... 当前,我国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与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背景下,数字经济国际合作为我国贸易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能。从主要合作领域看,数字基础设施合作有助于促进创新发展,加快贸易动能转换,并能有效弥合世界数字鸿沟,降低贸易成本;数字贸易合作通过优化贸易结构、变革贸易方式等路径扩展贸易边界,增强贸易竞争新优势;数字治理合作对于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加快形成制度型开放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数字经济国际合作赋能贸易高质量发展面临全球数字鸿沟、基础设施薄弱、地缘政治摩擦与数字治理碎片化等现实挑战。为此,我国应加大数字技术研发和数字人才培育投入,发挥“数字丝绸之路”引领作用,加强区域性数字合作,全方位推动贸易各环节数字化转型,创新数字合作机制与方式,主动参与全球数字治理,探索以数字经济国际合作赋能贸易高质量发展的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国际合作 贸易高质量发展 数字基础设施 数字贸易 数字治理
下载PDF
工业机器人的使用是否提振了创业活力?——来自跨国数据的经验证据
7
作者 林峰 潘丽群 李宏兵 《南开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5-164,共20页
“机器人革命”已成为当前学界和社会广泛关注的时代命题,但现有研究普遍忽视了工业机器人在筛选劳动的过程中会诱致创业,也尚未厘清创业效应的形成机制。鉴于此,本文考察了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对创业活跃度的影响及其机制,并采用全球创业... “机器人革命”已成为当前学界和社会广泛关注的时代命题,但现有研究普遍忽视了工业机器人在筛选劳动的过程中会诱致创业,也尚未厘清创业效应的形成机制。鉴于此,本文考察了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对创业活跃度的影响及其机制,并采用全球创业观察(GEM)和国际机器人联盟(IFR)这两大国际数据库,对2002—2019年全球55个国家(地区)的创业活动进行跨国经验分析。研究发现,工业机器人的使用显著提升了一国的创业活跃度,其中对机会型创业的提振效果要明显强于对生存型创业的提振效果。在控制内生性问题、采用微观调查数据及多种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证实,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对创业的促进作用主要源于人力资本提升效应和科技成果转化效应。进一步分析表明,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深度与接受意愿会显著强化使用工业机器人的创业效应。本文不仅丰富了人工智能的研究视角,也为探讨“机器促创”的实现路径提供了经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创业活跃度 人力资本 科技成果转化
下载PDF
工业机器人使用、性别异质性与高等教育入学率
8
作者 林峰 李宏兵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5-156,共12页
“机器换人”已成为学界和社会广泛关注的时代命题,但现有研究对机器人在替代过程中促使劳动力知识结构升级的作用研究不足。本文采用67个国家(地区)1993—2019年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工业机器人使用对高等教育入学率的影响及其性别异质... “机器换人”已成为学界和社会广泛关注的时代命题,但现有研究对机器人在替代过程中促使劳动力知识结构升级的作用研究不足。本文采用67个国家(地区)1993—2019年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工业机器人使用对高等教育入学率的影响及其性别异质性。研究发现:第一,工业机器人使用显著提升高等教育入学率,并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工具变量法等因果识别策略验证结果的稳健性;第二,工业机器人使用对于女性(相比男性)参与高等教育具有更强的激励作用,此性别异质性在发展中经济体尤为显著;第三,人力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伴随着高技术制造业出口比重和高端服务业增加值占比的提高,工业机器人使用对高等教育入学率的正向影响进一步增强。本研究扩展了人工智能社会效益的文献,也为探讨“机器育人”现象提供经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高等教育入学率 性别异质性
下载PDF
贸易新业态与稳就业——来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证据 被引量:5
9
作者 李震 赵春明 李宏兵 《经济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8-44,共17页
本文使用《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与工商企业注册数据,以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设立涵盖的试点城市为依据,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考察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地区就业效应。研究发现,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设立对地区整体就业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政... 本文使用《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与工商企业注册数据,以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设立涵盖的试点城市为依据,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考察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地区就业效应。研究发现,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设立对地区整体就业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政策效应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增强。机制分析表明,设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可以显著促进城市出口增长和企业创业活力,进而提高劳动力需求。拓展分析发现,当地数字经济与电信业务的发展会促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稳就业效应的发挥;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就业效应在当地不同部门之间存在显著的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新业态 跨境电商 稳就业 企业创业
下载PDF
出口退税促进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量提质”了吗?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骥宇 司伟 李宏兵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6-68,共13页
出口退税作为调节农产品出口最直接的贸易工具,长期以来,其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都是评估政府支持和鼓励农产品出口贸易的依据,但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是否能够满足当前农业贸易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仍然有待检验。以2004−2013年农业企业数据作... 出口退税作为调节农产品出口最直接的贸易工具,长期以来,其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都是评估政府支持和鼓励农产品出口贸易的依据,但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是否能够满足当前农业贸易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仍然有待检验。以2004−2013年农业企业数据作为研究样本,使用工具变量法、双重差分模型等方法,主要考察了出口退税对出口农产品规模及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出口退税率的提升有利于中国出口农产品的“增量提质”,是推动农业贸易高质量发展行之有效的政策手段。其中,出口退税对公有制企业的影响中存在双重政策倾斜所引致的无效率问题。此外,出口退税率的上调通过减缓外部市场竞争、优化企业内部资源配置、增加企业创新研发投入等方式推动企业出口农产品质量提升。基于金融危机的模拟实验发现,出口退税的质量升级效应仍然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口退税 出口农产品质量 规模扩张 政策倾斜
下载PDF
小波尺度域含气储层地震波衰减特征 被引量:55
11
作者 李宏兵 赵文智 +2 位作者 曹宏 姚逢昌 邵龙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92-898,共7页
黏弹性衰减因子Q的可靠估计可通过Q反褶积来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并有助于振幅分析 .本文从小波理论出发 ,结合地震波在黏弹性介质中的传播方程 ,推导出小波尺度域地震波能量衰减公式 .能量衰减公式具有下列性质 :(1)Q值越大 ,能量衰减... 黏弹性衰减因子Q的可靠估计可通过Q反褶积来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并有助于振幅分析 .本文从小波理论出发 ,结合地震波在黏弹性介质中的传播方程 ,推导出小波尺度域地震波能量衰减公式 .能量衰减公式具有下列性质 :(1)Q值越大 ,能量衰减得越慢 ;Q值越小 ,能量衰减越严重 ;(2 )尺度越小 ,信号中保留的能量越少 ;(3)对于脉冲源来说在理想的无衰减介质 (即Q趋近于∞ )中传播时 ,信号在不同尺度内的能量相同 .利用尺度能量公式 ,可从反射地震资料中直接估计品质因子Q(即衰减因子 ) ,也可以提取不同尺度的能量衰减剖面作为储层描述的属性参数 ,用来进行岩性识别和指示气藏 ,与经典的谱比法相比 ,避免了谱比法所面临的双时窗问题以及进行谱估计的窗选择问题 .理论模型试验表明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尺度 地震波衰减 尺度能量 品质因子
下载PDF
岩石的等效孔隙纵横比反演及其应用 被引量:48
12
作者 李宏兵 张佳佳 姚逢昌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08-615,共8页
通过融合Gassmann方程和由微分等效介质理论建立的干岩石骨架模型——DEM解析模型,本文提出根据纵波(和横波)速度反演岩石等效孔隙纵横比进行储层孔隙结构评价和横波速度预测的方法.首先,利用Gassmann方程和DEM解析模型建立岩石的纵、... 通过融合Gassmann方程和由微分等效介质理论建立的干岩石骨架模型——DEM解析模型,本文提出根据纵波(和横波)速度反演岩石等效孔隙纵横比进行储层孔隙结构评价和横波速度预测的方法.首先,利用Gassmann方程和DEM解析模型建立岩石的纵、横波速度与密度、孔隙度、饱和度和矿物组分等各参数之间的关系;其次,将岩石孔隙等效为具有单一纵横比的理想椭球孔,应用非线性全局寻优算法来寻找最佳的等效孔隙纵横比使得理论预测与实际测量的弹性模量之间的误差最小;最后,将反演得到的等效孔隙纵横比代入到Gassmann方程和DEM解析模型中构建横波速度.实验室和井孔测量数据应用表明,反演得到的等效孔隙纵横比可准确反映储层的孔隙结构,对于裂缝型储层如花岗岩,其孔隙纵横比通常小于0.025,而对于孔隙型储层如砂岩,其孔隙纵横比通常大于0.08.只利用纵波与同时利用纵、横波反演得到的孔隙纵横比结果几乎完全一致,而且由纵波构建的横波与实测横波吻合良好,说明本文提出的等效孔隙纵横比反演及其横波速度预测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纵横比 横波速度预测 GASSMANN方程 干岩石骨架模型 储层孔隙结构
下载PDF
应用小波尺度域地震波衰减属性检测气层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宏兵 赵文智 +2 位作者 曹宏 姚逢昌 邵龙义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11-416,共6页
本文从小波域瞬时参数和尺度能量方程出发,提出小波尺度域的能量属性和瞬时属性在一定的尺度范围内可以表征地震信号的衰减特征,并把它们定义为小波尺度域地震波衰减属性。其含义为:①实际地震信号的尺度能量在极值点尺度达到最大,从该... 本文从小波域瞬时参数和尺度能量方程出发,提出小波尺度域的能量属性和瞬时属性在一定的尺度范围内可以表征地震信号的衰减特征,并把它们定义为小波尺度域地震波衰减属性。其含义为:①实际地震信号的尺度能量在极值点尺度达到最大,从该尺度起的“带通”范围内,随尺度的减小,反射信号的尺度能量呈指数降低;②由极值点尺度起向小尺度方向的“带通”区域内所计算的尺度能量称为地震波尺度能量衰减属性,相应尺度的瞬时参数剖面也归结为地震波小波尺度域衰减属性范畴。理论模型研究和实例分析表明,小波衰减属性较常规的瞬时振幅属性对气层的敏感性强,当检测薄的含气地层或地震记录中含噪声时,小波衰减属性的检测效果明显好于常规的瞬时振幅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域 衰减属性 瞬时属性 气层检测 地震波衰减 小波尺度 检测效果 属性 气层 能量方程
下载PDF
融资约束如何影响中国企业的出口持续时间 被引量:39
14
作者 李宏兵 蔡宏波 胡翔斌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0-41,共12页
金融市场改革进程的相对滞后,使得融资难成为中国多数企业的共性特征,并深刻影响其出口的稳定性和持续增长。本文基于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通过Cox模型和Weibull模型等生存分析技术,从微观视角描述了中国企业出口持续时间的分... 金融市场改革进程的相对滞后,使得融资难成为中国多数企业的共性特征,并深刻影响其出口的稳定性和持续增长。本文基于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通过Cox模型和Weibull模型等生存分析技术,从微观视角描述了中国企业出口持续时间的分布特征,并利用多种稳健性方法检验了融资约束对不同企业出口持续时间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企业出口持续时间的风险函数具有显著的负时间依赖特征,融资约束的加剧缩短了企业的出口持续时间;其中,对国有企业出口持续时间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对外资企业的影响次之,对非国有内资企业的影响最小。进一步的研究也表明,融资约束的加剧对金融市场化水平较高地区的企业和大、中规模企业出口持续时间的负向影响小于对金融市场化水平较低的地区和小规模企业的影响,利用两种融资约束指标、首个和唯一持续时间段的估计均得到一致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资约束 出口持续时间 生存分析 COX比例风险模型 Weibull风险模型
下载PDF
外资进入扩大了性别工资差距吗 被引量:17
15
作者 李宏兵 赵春明 蔡宏波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7-65,共9页
本文利用2002年和2007年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数据(CHIP),将劳动力个体特征变量与城市宏观变量相结合,通过两阶段最小二乘和工具变量分位数回归方法(IVQR),实证考察了外资进入对城镇居民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①总体来看,外资进入... 本文利用2002年和2007年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数据(CHIP),将劳动力个体特征变量与城市宏观变量相结合,通过两阶段最小二乘和工具变量分位数回归方法(IVQR),实证考察了外资进入对城镇居民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①总体来看,外资进入对男性和女性工资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对男性的工资提升作用明显强于女性,性别工资差距被拉大;②从技能水平看,尽管外资进入对不同技能水平的男性和女性工资均有正向影响,但二者差距仍被进一步拉大,且不同年份不同技能水平表现各异;③从收入分布看,外资进入总体上对中低收入群体性别工资差距的拉大作用强于高收入群体,且在不同年份均有一致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资进入 性别工资 工具变量分位数回归
下载PDF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来自“淘宝村”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52
16
作者 李宏兵 王爽 赵春明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7-47,共11页
将2009—2017年阿里巴巴"淘宝村"数据与我国县级指标相匹配,利用中介效应模型和PSM方法等多种实证方案,检验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对农民增收和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上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显著促进了农民增收,且该效... 将2009—2017年阿里巴巴"淘宝村"数据与我国县级指标相匹配,利用中介效应模型和PSM方法等多种实证方案,检验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对农民增收和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上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显著促进了农民增收,且该效应在中西部地区大于东部地区、在高市场化水平地区大于低市场化水平地区;从影响机制看,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该效应产生了正向促进作用,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则呈现抑制作用,同时,农民返乡就业的中介渠道也显著促进了农民增收;进一步研究发现,农村电子商务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呈现显著的倒U形特征,且主要通过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机制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电子商务 农民增收 城乡收入差距 产业结构高级化
原文传递
本土市场规模与中国能源效率提升:基于动态面板门槛效应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李宏兵 张兵兵 谷均怡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1-70,共10页
基于本土市场规模和技术进步探寻中国能源效率低下的诱因,是现阶段实现节能减排和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本文在系统梳理本土市场规模、技术进步影响能源效率的理论机制基础上,利用Dynamic-SBM模型重新测算了1990—2016年省级层... 基于本土市场规模和技术进步探寻中国能源效率低下的诱因,是现阶段实现节能减排和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本文在系统梳理本土市场规模、技术进步影响能源效率的理论机制基础上,利用Dynamic-SBM模型重新测算了1990—2016年省级层面的能源效率,通过动态面板门限模型检验了本土市场规模与能源效率的技术进步门限效应和回弹效应。研究发现:①本土市场规模与能源效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技术进步门限效应。在低技术进步区间,本土市场规模对能源效率的促进作用会随着技术进步增加而逐渐降低;在高技术进步区间,则会抑制能源效率的提高。②二者间存在显著的双重门限效应。在高、低市场规模组,本土市场规模与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交互影响显著为负,但在中等市场规模组却具有正向影响。③从时间维度看,中国加入WTO会显著增强本土市场规模对能源效率的正向促进作用,但技术进步的回弹效应仍然存在。④分地区来看,发展改善型地区具有明显的技术进步回弹效应;发展成熟型地区具有技术进步的门限效应;而发展落后型地区技术进步均有利于能源效率的改善,且在低门限水平表现得更为明显;发展波动型地区在高门限水平不利于能源效率的改善。对此,本文认为,应当积极推进能源市场化改革,逐步形成全国统一市场;加大发展落后型地区和发展波动型地区的能源改革和制度体系建设,推动发展成熟型地区的能源技术创新,注重发展改善型地区的市场规模培育和创新引领作用;同时扩大开放,加强国际能源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土市场规模 技术进步 能源效率 回弹效应 Dynamic-SBM模型
下载PDF
RCEP框架下跨境电子商务国际规则比较及中国对策 被引量:18
18
作者 李宏兵 王丽君 赵春明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0-38,共9页
新一轮全球治理体系的深刻变革和疫情常态化下传统贸易模式加速迭代,驱动了跨境电子商务新业态发展及其模式变革,使其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而RCEP的签署则为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活跃的亚太地区率先提供了范围全面、水平较高的电... 新一轮全球治理体系的深刻变革和疫情常态化下传统贸易模式加速迭代,驱动了跨境电子商务新业态发展及其模式变革,使其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而RCEP的签署则为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活跃的亚太地区率先提供了范围全面、水平较高的电子商务多边规则,也为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带来了诸多挑战。基于此,本文系统梳理了CPTPP、USMCA、DEPA及RCEP关于跨境电子商务规则的新发展及差异,并分析了中国与RCEP成员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规则挑战,进一步探讨了RCEP驱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贸易便利化、福利效应和推进效应,并就此提出了强化原产地管理和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各国跨境电子商务政策互联,积极推动共建开放包容、适应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贸易秩序和国际环境,开拓区域多元化物流体系等中国的应对策略,着力培育RCEP框架下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新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EP 跨境电子商务 国际规则 区域贸易协定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省际贸易的影响:理论逻辑与实证检验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宏兵 赵丁然 赵春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2-113,共12页
贸易成本和技术创新是影响贸易行为的核心要素。从数字经济影响省际贸易的理论机制看,数字经济依托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增强了信息的有效性和要素的匹配效率,有助于降低贸易成本和推动知识溢... 贸易成本和技术创新是影响贸易行为的核心要素。从数字经济影响省际贸易的理论机制看,数字经济依托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增强了信息的有效性和要素的匹配效率,有助于降低贸易成本和推动知识溢出进而促进地区间的贸易往来。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促进本省省际贸易流出;数字经济对省际贸易的促进作用存在明显的结构异质性:省际贸易流出的增加主要是由本省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贸易成本下降和知识溢出引致的,且降低贸易成本的机制更为明显;而数字经济发展会对邻近省份贸易流出产生负向空间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省际贸易 贸易成本 知识溢出 空间溢出效应
下载PDF
双向投资、双向技术溢出与中国企业创新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宏兵 刘早云 陈岩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4-72,共9页
本文利用匹配后的微观企业数据,通过Probit模型和PPML模型实证检验了双向投资通过双向技术溢出效应对中国企业创新决策和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业双向投资的协调发展,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制造业企业做出创新决策,且从创新产出和创... 本文利用匹配后的微观企业数据,通过Probit模型和PPML模型实证检验了双向投资通过双向技术溢出效应对中国企业创新决策和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业双向投资的协调发展,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制造业企业做出创新决策,且从创新产出和创新投入视角均得到较为稳健的结果。对于不同行业,双向投资的这种影响呈现倒U型,即中等技术行业的影响相对较大,高技术、低技术行业的影响则相对较小;且东部地区、外资企业同样表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从创新决策来看,双向投资的增长通过技术溢出效应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且对中等技术企业、东部和西部地区企业、外资企业的表现更为明显,国有企业双向投资的协调效应不利于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私营企业的影响则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投资 双向技术溢出 创新决策 创新绩效PPML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