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介入治疗在四肢严重冻结性冷伤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1
作者 苏海涛 阚侃 +3 位作者 屠华雷 张鸿稚 李宜姝 李宗瑜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4期389-391,共3页
目的:探究经导管介入性动脉内溶栓治疗四肢重度冻结性冷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3年2月于哈尔滨市第五医院住院治疗的45例四肢重度冻结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手段的不同分为介入组(22例)和常规组(23例)。其中... 目的:探究经导管介入性动脉内溶栓治疗四肢重度冻结性冷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3年2月于哈尔滨市第五医院住院治疗的45例四肢重度冻结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手段的不同分为介入组(22例)和常规组(23例)。其中常规组采用快速复温治疗,介入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联合经导管动脉灌注溶栓剂溶栓治疗。对比两组介入治疗有效性、并发症及愈合时间和截肢率情况。结果:介入组血管造影疗效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6,P<0.05);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后,介入组愈合时间及截肢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43;χ^(2)=4.811,P<0.05);治疗后,溶栓并发症发生情况介入组出血发生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26,P<0.05)。结论:经导管导管动脉灌注溶栓剂治疗四肢严重冻结性冷伤疗效突出,能够促进冻结性冷伤的创面愈合并减少截肢情况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 重度冻结性冷伤 创面愈合 截肢率
下载PDF
介入治疗在四肢严重冻结性冷伤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2
作者 苏海涛 阚侃 +3 位作者 屠华雷 张鸿稚 李宜姝 李宗瑜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3期280-282,共3页
目的:探究经导管介入性动脉内溶栓治疗四肢重度冻结性冷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哈尔滨市第五医院住院治疗的45例四肢重度冻结性冷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手段的不同分为介入组22例和常规组23例。其中常规组采用快速复温治疗,... 目的:探究经导管介入性动脉内溶栓治疗四肢重度冻结性冷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哈尔滨市第五医院住院治疗的45例四肢重度冻结性冷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手段的不同分为介入组22例和常规组23例。其中常规组采用快速复温治疗,介入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联合经导管动脉灌注溶栓剂溶栓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介入治疗有效性、并发症及愈合时间和截肢率情况。结果:介入组血管造影疗效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6,P<0.05);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后,介入组愈合时间及截肢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43;χ^(2)=4.811,P<0.05);治疗后,介入组出血发生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26,P<0.05)。结论:经导管导管动脉灌注溶栓剂治疗四肢严重冻结性冷伤疗效突出,能够促进冻结性冷伤的创面愈合并减少截肢情况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 重度冻结性冷伤 创面愈合 截肢率
下载PDF
抗转化生长因子β_1预防和治疗瘢痕疙瘩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郝立君 李宜姝 +4 位作者 段国新 任丽虹 庞建华 王洁 杨宝峰 《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271-274,共4页
目的 探讨anti-TGF - β1在体外及动物模型实验中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用电镜观察anti-TGF - β1作用后体外培养及动物模型成纤维细胞的形态学变化 ,用MTT法和3 H -脯氨酸掺入等方法 ,检测anti-TGF... 目的 探讨anti-TGF - β1在体外及动物模型实验中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用电镜观察anti-TGF - β1作用后体外培养及动物模型成纤维细胞的形态学变化 ,用MTT法和3 H -脯氨酸掺入等方法 ,检测anti-TGF - β1对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胶原蛋白合成的影响 ;用免疫组化技术观测anti-TGF - β1对动物模型中瘢痕疙瘩Ⅰ、Ⅲ型胶原蛋白的影响。结果 anti -TGF - β1能明显影响成纤维细胞的超微结构及抑制其增殖和胶原蛋白的合成 (P <0 .0 1)。抑制作用在 10 μg/ml时最大 ,抑制率达 72 %。对动物模型中瘢痕疙瘩Ⅰ、Ⅲ型胶原蛋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胶原高表达率实验组为 33.3% ,对照组为 88.9% (P <0 .0 1)。结论 在体外及动物模型实验中 ,anti-TGF - β1均能中和TGF - β1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作用 ,提示anti-TGF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转化生长因子β1 瘢痕疙瘩 成纤维细胞 超微结构 胶原蛋白 细胞因子
下载PDF
抗转化生长因子β_1(anti-TGF-β_1)对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宜姝 郝立君 苏海涛 《黑龙江医学》 2002年第9期657-659,共3页
目的 探讨抗转化生长因子β1(anti-TGF - β1)对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用电镜观察anti-TGF - β1作用后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形态学变化 ,以及用MTT法和3 H -脯氨酸掺入等方法检测anti-TGF - β1对体外培养的... 目的 探讨抗转化生长因子β1(anti-TGF - β1)对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用电镜观察anti-TGF - β1作用后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形态学变化 ,以及用MTT法和3 H -脯氨酸掺入等方法检测anti-TGF - β1对体外培养的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及胶原蛋白合成的影响。结果 anti -TGF - β1能明显影响成纤维细胞的超微结构 (细胞核、线粒体、粗面内质网等 )。anti -TGF - β1能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胶原蛋白的合成 (P <0 .0 1) ,在一定范围内 (10 μg/ml)呈剂量 -效应关系。抑制作用在 10 μg/ml时最大 ,抑制率达 72 %。结论 anti-TGF - β1能中和TGF - β1,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作用 ;提示anti-TGF - β1的应用可能为临床瘢痕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转化生长因子β1 瘢痕 成纤维细胞 胶原 实验研究 形态学
下载PDF
上肢电烧伤急诊综合治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宜姝 苏海涛 黄丽滨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75-575,共1页
关键词 上肢 电烧伤 急诊 综合治疗 临床观察 皮瓣
下载PDF
87例大面积烧伤延迟复苏的急救治疗体会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宜姝 苏海涛 黄丽滨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748-748,共1页
关键词 大面积烧伤 延迟复苏 急救 治疗 氧自由基损伤
下载PDF
弹力套预防和治疗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宜姝 《黑龙江医学》 2002年第3期185-186,共2页
压力疗法是治疗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应用较久的方法。不同的使用方法 ,结果不同。对创面修复需 14d以上者所有病人都应预防性加压。为达到最大效果应尽早开始加压 ,压力 2 13~ 2 39kPa为宜。每天穿用 18~ 2 4h ,至少 4~ 6个月 。
关键词 加压疗法 增生性瘢痕 瘢痕疙瘩 弹力套
下载PDF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水凝胶敷料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临床观察 被引量:8
8
作者 朱应来 徐秀玲 +5 位作者 苏海涛 李宜姝 赵洪伟 赵雁南 阚侃 吕茁 《感染.炎症.修复》 2017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观察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联合水凝胶敷料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四肢部位有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住院患者24例,48处研究创面,每例患者2个创面,分别位于不同肢体。研究分为4组。随机选取1... 目的:观察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联合水凝胶敷料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四肢部位有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住院患者24例,48处研究创面,每例患者2个创面,分别位于不同肢体。研究分为4组。随机选取12例患者,每例患者随机选取一个创面作为rhGM-CSF联合外用水凝胶敷料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创面清创后外涂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凝胶,覆盖医用水凝胶敷料),另一个创面作为rhGM-CSF联合外用凡士林油纱治疗组(rhGM-CSF对照组,创面清创后外涂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凝胶,覆盖凡士林油纱);余12例患者每例随机选择一处创面作为水凝胶敷料治疗组(水凝胶对照组,创面直接覆盖医用水凝胶敷料);另一处创面作为凡士林油纱对照组(凡士林对照组,创面直接覆盖凡士林油纱)。每组12处创面。观察各组创面愈合时间及创面感染情况,创面分泌物行细菌培养,比较创面细菌感染阳性率。结果:联合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较其他3组明显缩短(P<0.05);rhGM-CSF对照组和水凝胶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较凡士林对照组缩短(P<0.05)。rhGM-CSF联合外用水凝胶敷料治疗组创面洁净,细菌检出率低(16.7%);rhGM-CSF治疗组感染状况也较轻,细菌检出率较低(25.0%),凡士林对照组感染状况重,细菌检出率最高(83.3%,P<0.01)。结论:深Ⅱ度烧伤创面外用rhGM-CSF联合水凝胶敷料治疗,可以明显减少创面细菌感染概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水凝胶敷料
下载PDF
微动力负压引流技术在烧伤及难愈创面作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苏海涛 吕茁 +1 位作者 李宜姝 朱应来 《黑龙江医学》 2019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探究在烧伤患者难愈创面的治疗中应用微动力负压引流技术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5月—2018年9月间在哈尔滨市第五医院治疗的烧伤难愈性创面患者66例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通过常规换药方式进行治疗,研究组应用微动力负压引... 目的探究在烧伤患者难愈创面的治疗中应用微动力负压引流技术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5月—2018年9月间在哈尔滨市第五医院治疗的烧伤难愈性创面患者66例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通过常规换药方式进行治疗,研究组应用微动力负压引流技术进行治疗,比较在创面愈合、感染、疼痛、换药次数以及临床疗效等方面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创面的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在瘢痕指数方面比对照组更低,研究组的愈合时间和愈合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在感染情况方面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在VAS评分和换药次数方面,研究组均低于或少于对照组;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研究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微动力负压引流技术应用于烧伤患者的难愈性创面的治疗中,可以显著改善患者创面的愈合情况,缓解疼痛症状并减少感染情况的出现,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可以作为一种治疗烧伤患者的新型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动力 负压引流 烧伤 难愈创面
下载PDF
梭状芽孢杆菌胶原酶治疗深Ⅱ度烧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曲滨 邵铁滨 +1 位作者 杨心波 李宜姝 《黑龙江医学》 2003年第8期590-590,共1页
目的 观察梭状芽孢杆菌胶原酶对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 应用梭状芽孢杆菌胶原酶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 ,将类似患者另设对照组 ,外用凡士林油纱治疗 ,对比观察 2组病例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同对照组相比 ,应用梭状芽孢杆菌... 目的 观察梭状芽孢杆菌胶原酶对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 应用梭状芽孢杆菌胶原酶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 ,将类似患者另设对照组 ,外用凡士林油纱治疗 ,对比观察 2组病例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同对照组相比 ,应用梭状芽孢杆菌胶原酶的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显著缩短。结论 在深Ⅱ度创面治疗中 ,梭状芽孢杆菌胶原酶在清除坏死组织及辅助创面愈合方面有很好的疗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学 深Ⅱ度烧伤 创面 梭状芽孢杆菌 胶原酶
下载PDF
利用削痂的健康真皮组织填充中厚皮供皮区对增生性疤痕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苏海涛 孙先红 +5 位作者 李宜姝 赵艳南 朱应来 赵洪伟 阚侃 李宗瑜 《黑龙江医学》 2016年第6期498-500,共3页
目的探索利用削痂的健康真皮组织填充中厚皮供皮区减轻增生性疤痕的新方法。方法选择需要行中厚皮移植的住院烧伤患者24例,随机分成3组,即痂皮移植组、自体刃厚皮回植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8例,痂皮移植组术中以滚轴取皮刀将需植皮创面削... 目的探索利用削痂的健康真皮组织填充中厚皮供皮区减轻增生性疤痕的新方法。方法选择需要行中厚皮移植的住院烧伤患者24例,随机分成3组,即痂皮移植组、自体刃厚皮回植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8例,痂皮移植组术中以滚轴取皮刀将需植皮创面削痂至健康层次,挑取有健康真皮的痂皮备用,以气动取皮机取大腿中厚皮移植于术区,大腿中厚皮供皮区选取约10×10 cm大小的观察部位,以所选的带有健康真皮的痂皮剪成约1×1 cm大小游离移植;自体刃厚皮回植组以气动取皮刀取刃厚皮移植于约10×10 cm大小的中厚皮供皮区;对照组采用自身同体对照。结果痂皮移植组与自体刃厚皮回植组愈合时间比对照组愈合时间明显缩短。瘢痕温哥华评分痂皮移植组与自体刃厚皮回植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瘢痕温哥华评分为(3.714±2.498),显著高于痂皮移植组与自体刃厚皮回植组(P<0.01)。结论利用削痂的健康真皮组织填充中厚皮供皮区能缩短中厚皮供皮区愈合时间,并减轻瘢痕的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削痂 真皮 供皮区 瘢痕
下载PDF
外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口服利奈唑胺治疗严重烧伤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残余创面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苏海涛 李宜姝 +5 位作者 朱应来 赵洪伟 阚侃 刘锐 姜成林 李宗瑜 《感染.炎症.修复》 2015年第3期162-164,共3页
目的:探讨外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口服利奈唑胺治疗严重烧伤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所致残余创面的效果。方法:选择细菌培养为MRSA的有残余创面的大面积烧伤患者24例,共48处研究创面。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1... 目的:探讨外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口服利奈唑胺治疗严重烧伤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所致残余创面的效果。方法:选择细菌培养为MRSA的有残余创面的大面积烧伤患者24例,共48处研究创面。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12例。其中一组中每例患者的两个创面再随机分为金扶宁治疗组(创面外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和对照组。另一组中每例患者的两个创面再随机分为利奈唑胺治疗组(口服利奈唑胺治疗)和金扶宁与利奈唑胺联合用药组,每组12个创面。各组残余创面均行浸浴后用凡士林油纱布包扎换药。金扶宁治疗组创面外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金扶宁),每个观察创面每次应用10 g,每日1次换药;利奈唑胺治疗组给予利奈唑胺片(斯沃)600 mg口服,每12 h 1次;联合用药组创面外用金扶宁,同时口服利奈唑胺片;对照组单用凡士林油纱布换药。观察创面愈合时间。创面隔日拍照1次,经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处理,测量相同视野拍照下的肉芽创面占残余创面总面积的比例。治疗1周后对创面分泌物行细菌培养和鉴定。结果:联合用药组创面愈合时间较其他3组明显缩短(P<0.05);治疗第14天肉芽创面占残余创面总面积的比例较其他3组均减少,治疗后1周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少于其他3组,但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外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口服利奈唑胺能显著促进严重烧伤后感染MRSA所致残余创面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扶宁 利奈唑胺 残余创面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下载PDF
瘢痕癌的临床特点与治疗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心波 邵铁滨 +2 位作者 韩秀琳 李宜姝 曲滨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6年第4期83-83,共1页
关键词 烧伤 瘢痕 瘢痕癌
下载PDF
烧伤大鼠休克期喂服思密达防治肠道细菌移位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宗瑜 苏海涛 +2 位作者 李宜姝 孙曼 曲滨 《哈尔滨医药》 2005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 探讨休克期喂服思密达对烫伤大鼠肠道细菌移位的防治作用。方法  SD大鼠 5 4只 ,分为正常对照组 (A组 ) ,烧伤对照组 (D组 ) ,烧伤治疗组 (E组 )。大鼠 30 % °烫伤。治疗组伤后即喂服思密达 (0 .6 g· d- 1 · kg-... 目的 探讨休克期喂服思密达对烫伤大鼠肠道细菌移位的防治作用。方法  SD大鼠 5 4只 ,分为正常对照组 (A组 ) ,烧伤对照组 (D组 ) ,烧伤治疗组 (E组 )。大鼠 30 % °烫伤。治疗组伤后即喂服思密达 (0 .6 g· d- 1 · kg- 1 ) ,通过 PU C19质粒转染大肠杆菌对肠道菌向肠系膜淋巴结及血液中的移位进行示踪及定量研究 ;检测大鼠肠组织 MDA含量及 SOD活力 ;通过从屈氏韧带下至回盲部全部小肠的病理切片 ,观察肠粘膜的损伤情况 ,测定大鼠空肠绒毛高度及粘膜上皮细胞核分裂相。结果 血培养 E组 2 4 h、5 d与 D组同时相点阳性率存在差异 (P<0 .0 5 ) ) ;ML N定量培养 E组 2 4 h、5 d与 D组同时相点阳性率存在差异 (P<0 .0 5 ) ;MDA、SOD各时相点 E组与 D组存在差异 (P<0 .0 5 ) ;空肠绒毛高度 E组 12 h、2 4 h、5 d与 D组同时相点比较存在差异 (P<0 .0 5 ) ,3d比较差别显著 (P<0 .0 1) ;粘膜上皮细胞核分裂相 E组 2 4 h、3d、5 d与 D组同时相点比较差别显著 (P<0 .0 1) ,与 12 h比较有差异 (P<0 .0 5 )。结论 思密达对严重烫伤大鼠肠粘膜屏障功能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烧伤 思密达 肠道细菌移位 休克期 时相 粘膜上皮细胞 差异 结论 差别
下载PDF
高压电烧伤骨坏死创面应用封闭负压引流后植皮修复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苏海涛 屠华雷 +6 位作者 张鸿稚 李宜姝 朱应来 赵洪伟 阚侃 吕茁 李宗瑜 《感染.炎症.修复》 2020年第4期241-241,256,F0002,共3页
高压电烧伤因电热效应及非热损伤,往往造成皮肤和深部组织结构如肌腱、肌肉、神经、骨和关节的损伤,致残率高,创面修复困难,方法复杂[1]。尤其是发生骨坏死的创面常伴随较大范围的深部组织损伤,通常需要皮瓣覆盖修复,而部分患者因为全... 高压电烧伤因电热效应及非热损伤,往往造成皮肤和深部组织结构如肌腱、肌肉、神经、骨和关节的损伤,致残率高,创面修复困难,方法复杂[1]。尤其是发生骨坏死的创面常伴随较大范围的深部组织损伤,通常需要皮瓣覆盖修复,而部分患者因为全身因素或局部条件的限制不适合行皮瓣修复。对于这类患者,我们采用去除坏死部分骨质、行负压封闭引流(VSD)及植皮的方法修复创面,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烧伤 骨坏死 封闭负压引流 植皮
下载PDF
烧伤后延迟复苏的小儿休克期治疗体会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丽滨 李宜姝 +2 位作者 孙曼 郭丽丽 朱卫民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7年第4期81-82,共2页
因为交通、经济、烧伤知识贫乏等原因.很多大面积烧伤患者不能在伤后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我们接诊时病人往往已处于休克或接近于休克状态。特别是小儿.机体调节机能及对体液丧失的耐受能力更差.休克的发生率更是高于成人。接诊时... 因为交通、经济、烧伤知识贫乏等原因.很多大面积烧伤患者不能在伤后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我们接诊时病人往往已处于休克或接近于休克状态。特别是小儿.机体调节机能及对体液丧失的耐受能力更差.休克的发生率更是高于成人。接诊时我们往往期望在短时间内输入所缺液体.以使患儿血压、心率、尿量维持在理想状态.但往往由于补液不当,导致脑水肿的发生。所以延迟复苏患者如何进行容量复苏已越来越被我们所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烧伤 休克 延迟复苏
下载PDF
32例小儿大面积烧伤救治体会
17
作者 苏海涛 李宜姝 +2 位作者 黄丽滨 李宗瑜 张秀英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J001-J001,共1页
关键词 烧伤 小儿 抢救 治疗 病例报告
下载PDF
“摇摇变”烫伤5例
18
作者 邵铁滨 杨心波 +3 位作者 李宜姝 曲滨 黄丽滨 高金颖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6年第4期405-405,共1页
关键词 烫伤 摇摇变 儿童
下载PDF
脱细胞异(种)体真皮与自体微粒皮混合移植2例报告
19
作者 李宗瑜 邵铁滨 +5 位作者 曲滨 李宜姝 杨心波 苏海涛 张秀英 王成刚 《黑龙江医学》 1999年第8期30-30,共1页
关键词 混合移植 脱细胞异体真皮 自体微粒皮 脱细胞异种真皮 切痂植皮 烧伤创面 手术中 下半年 尝试 范围
下载PDF
小儿烧伤合并惊厥17例临床分析
20
作者 苏海涛 李宜姝 +1 位作者 张秀英 林珊 《黑龙江医学》 2002年第3期201-201,共1页
关键词 小儿 烧伤 惊厥 低钠血症 临床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