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贻贝仿生涂层修饰聚合物微球固定化脂肪酶的制备及应用
1
作者 王淑婧 曾祥冰 +6 位作者 孙西同 陈晓艺 李苗 王添誉 李岩 李佥 李宪臻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8-117,共10页
为构建新型固定化酶催化体系,以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为载体,利用贻贝仿生技术——多巴胺/聚乙烯亚胺共沉积进行修饰,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EDS)、Zeta电位及红外光谱(FT-IR)表征所得材料,并研究其固定化近平滑假丝酵母CICC 33470... 为构建新型固定化酶催化体系,以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为载体,利用贻贝仿生技术——多巴胺/聚乙烯亚胺共沉积进行修饰,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EDS)、Zeta电位及红外光谱(FT-IR)表征所得材料,并研究其固定化近平滑假丝酵母CICC 33470所产脂肪酶的表征及酶学性质。最佳酶固定化条件为:固定化温度为30℃,固定化pH为7.0,固定化时间为5 h,初始酶活为337.76 U/mL,载体添加量为0.2 g。固定化酶最佳反应温度为50℃,最佳反应pH为8.0,最佳反应时间为10 min,最优条件下固定化酶酶活为484.42±5.97 U/g-载体。固定化酶的稳定性明显提高,重复使用8次后,固定化酶仍有39.22%的初始酶活。进一步将固定化酶用于催化乙酰丙酸与十二醇的酯化反应,转化率可达75.94%,充分证明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经修饰后是固定化脂肪酶的优良载体,为未来扩大脂肪酶的应用范围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固定化脂肪酶 多巴胺/聚乙烯亚胺共沉积 近平滑假丝酵母 酯化反应
下载PDF
褐藻胶寡糖对绿豆芽品质的影响
2
作者 何雅清 唐文竹 李宪臻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2期119-127,共9页
将绿豆浸泡在浓度不同的褐藻胶寡糖溶液(浓度分别为0.001、0.01、0.1和1μg/mL)中,测定发芽后绿豆芽的产量(鲜重和芽长),并确定其主要营养成分及抗氧化成分含量、抗氧化活性以及抗氧化酶的活性。结果显示,褐藻胶寡糖对绿豆芽生长有明显... 将绿豆浸泡在浓度不同的褐藻胶寡糖溶液(浓度分别为0.001、0.01、0.1和1μg/mL)中,测定发芽后绿豆芽的产量(鲜重和芽长),并确定其主要营养成分及抗氧化成分含量、抗氧化活性以及抗氧化酶的活性。结果显示,褐藻胶寡糖对绿豆芽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能减少绿豆芽中植酸的含量;可提高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总多酚及各组分多酚、总黄酮及各组分黄酮的含量;显著提高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酶活力,从而提高了绿豆芽清除DPPH、H_(2)O_(2)和羟自由基的能力。结果表明,以浓度0.01μg/mL的褐藻胶寡糖为最佳。本研究可为褐藻胶寡糖改善绿豆芽品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豆芽 褐藻胶寡糖 添加剂 抗氧化
下载PDF
生孢噬纤维菌内切葡聚糖酶的异源表达及CBM6对其酶学性质的影响
3
作者 盛钧美 荆晓凤 +2 位作者 王继伟 陈晓艺 李宪臻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8-15,共8页
内切葡聚糖酶是纤维素酶系的重要组分之一,但大部分内切葡聚糖酶酸碱耐受性较差。为挖掘新型内切葡聚糖酶,本研究从生孢噬纤维菌CX11基因组中克隆了一个内切葡聚糖酶基因Sm_1350。该基因大小为2 196 bp,编码732个氨基酸,编码蛋白包含一... 内切葡聚糖酶是纤维素酶系的重要组分之一,但大部分内切葡聚糖酶酸碱耐受性较差。为挖掘新型内切葡聚糖酶,本研究从生孢噬纤维菌CX11基因组中克隆了一个内切葡聚糖酶基因Sm_1350。该基因大小为2 196 bp,编码732个氨基酸,编码蛋白包含一个分泌信号肽、GH5催化结构域、6家族碳水化合物结合模块(CBM6)和一个C末端结构域(CTD)。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Sm_1350在不同碳源条件下的相对表达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m_1350在纤维二糖和滤纸培养基中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在葡萄糖培养基中的表达水平,推测其在CX11降解纤维素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本研究构建了Sm_1350及其3种截短突变体,分别为Sm_1350、Sm_1350-GH5-CBM6、Sm_1350-GH5和Sm_1350-CBM6,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异源表达。结果表明,去除CTD结构域明显提高了目的蛋白的可溶性表达水平。以CMC为底物时,Sm_1350-GH5-CBM6与Sm_1350-GH5酶活力分别为(7 000.00±50.00)U/g和(2 542.73±35.03)U/g,表明去除CBM6降低了Sm_1350-GH5对可溶性多糖的水解能力。酶学性质分析结果显示,Sm_1350-GH5-CBM6与Sm_1350-GH5均有较好的pH稳定性,去除CBM6结构域只改变了Sm_1350-GH5的最适温度,对最适pH以及温度稳定性没有产生影响。此外,Sm_1350-CBM6具有较强的几丁质结合能力,在蛋白纯化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切葡聚糖酶 生孢噬纤维菌 CBM6结构域 酶学性质
下载PDF
基于麦芽糖诱导型启动子在枯草芽胞杆菌中异源表达麦芽四糖淀粉酶及其酶学性质的研究
4
作者 丛贵龙 李明玉 +4 位作者 姜梦彤 国丹 刘羽欣 王从纲 李宪臻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31,共9页
麦芽四糖淀粉酶(Maltotetraose amylase,Mta)可以从淀粉的非还原末端特异性依次切割第4个α-1,4糖苷键形成麦芽四糖,目前在食品、医疗保健和造纸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构建安全、高效的表达系统强化麦芽四糖淀粉酶的重组表达,进而降低以... 麦芽四糖淀粉酶(Maltotetraose amylase,Mta)可以从淀粉的非还原末端特异性依次切割第4个α-1,4糖苷键形成麦芽四糖,目前在食品、医疗保健和造纸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构建安全、高效的表达系统强化麦芽四糖淀粉酶的重组表达,进而降低以其为核心酶的麦芽四糖生物转化过程的生产成本具有迫切的现实需求。本研究将源自Pseudomonas saccharophila(DSM 654)的麦芽四糖淀粉酶基因mta在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中重组表达,利用麦芽糖诱导型启动子实现其安全高效表达,之后对重组酶进行分离纯化和酶学性质表征。结果显示,将携带麦芽糖诱导型启动子Pglv的表达载体转入B.subtilis WB800N中,成功构建工程菌后进行诱导表达,并且利用金属离子螯合层析技术成功获得了Mta纯酶。酶学性质研究结果显示其最适反应温度为55℃,最适反应pH为7.5。动力学常数Km为(1.26±0.17)g/L、kcat/Km为(2275.07±32.83)L/s·g,纯酶在4℃储存14 d后保留40%的酶活力。本研究成功构建出安全、高效表达重组麦芽四糖淀粉酶的表达系统,为其规模化制备和应用提供了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芽四糖 麦芽四糖淀粉酶 枯草芽胞杆菌 异源表达 启动子 酶学性质
下载PDF
变色栓菌来源漆酶的酶学性质及对染料脱色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邢宇 王添誉 +4 位作者 陈晓艺 李苗 王淑婧 李佥 李宪臻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5-82,共8页
漆酶是一种含铜的多酚氧化酶,能催化多种酚类化合物和芳香族胺氧化,在食品、造纸、能源、高分子化合物合成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对于漆酶的开发利用逐渐受到重视,作者在变色栓菌摇瓶发酵过程中,通过加入法尼醇诱导调控菌丝形... 漆酶是一种含铜的多酚氧化酶,能催化多种酚类化合物和芳香族胺氧化,在食品、造纸、能源、高分子化合物合成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对于漆酶的开发利用逐渐受到重视,作者在变色栓菌摇瓶发酵过程中,通过加入法尼醇诱导调控菌丝形态以提高漆酶产量,结果表明,变色栓菌发酵获得的漆酶酶活力和蛋白质质量浓度分别达到(161.37±1.58) U/L和(29.19±1.30) mg/L,均比对照组提高了10倍以上,其最适反应温度为40℃,最适pH为4.0,且在25~55℃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进一步在酶促反应动力学研究基础上,发现漆酶对伊文思蓝、铬黑T、刚果红3种染料均有一定的脱色效果,其中对伊文思蓝的脱色能力最强,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酶 变色栓菌 酶学性质 染料脱色性能
下载PDF
壳寡糖对黑豆芽营养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蒋丹丹 王延康 +2 位作者 唐文竹 雷鑫亭 李宪臻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187-193,共7页
发芽可以改善黑豆的营养成分并降低抗营养因子含量。为研究不同分子质量和不同浓度的壳寡糖在黑豆发芽过程中对黑豆芽品质的影响,将分子质量为1500和3000 Da的两种壳寡糖分别配制成质量浓度为0.001、0.01、0.1、1μg/mL的溶液后,浸泡处... 发芽可以改善黑豆的营养成分并降低抗营养因子含量。为研究不同分子质量和不同浓度的壳寡糖在黑豆发芽过程中对黑豆芽品质的影响,将分子质量为1500和3000 Da的两种壳寡糖分别配制成质量浓度为0.001、0.01、0.1、1μg/mL的溶液后,浸泡处理黑豆,然后测定萌发后黑豆芽的生产性能,并利用分光光度法和液相色谱法测定黑豆芽中主要营养成分含量以及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壳寡糖可以刺激黑豆萌发并提高黑豆芽的产量,促进可溶性蛋白的生成,降低黑豆芽中抗营养因子植酸的含量。同时,壳寡糖还可以提高黑豆芽中抗氧化物质(维生素C、总多酚、总黄酮和各组分多酚、黄酮)的含量,从而提升黑豆芽对DPPH自由基、·OH和H_(2)O_(2)的清除率。其中分子质量为1500 Da、质量浓度为0.01μg/mL的壳寡糖处理黑豆效果最好,获得的黑豆芽品质最高。研究旨在为壳寡糖作为添加剂应用于黑豆芽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豆芽 壳寡糖 营养成分 抗氧化活性 添加剂
下载PDF
海藻酸钙/硅胶/羧甲基壳聚糖复合微球固定化柚苷酶的研究
7
作者 于晓婷 陈晓艺 +4 位作者 李苗 王淑婧 王添誉 李佥 李宪臻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3-101,共9页
柚苷酶可对柑橘类水果中的柚皮苷等苦味物质进行水解,从而实现果汁的脱苦或普鲁宁等医药中间体的制备。作者采用滴入法制备具有环境友好且易获得特性的海藻酸钙/硅胶/羧甲基壳聚糖复合微球,以此作为载体,用于柚苷酶的固定化研究。结果表... 柚苷酶可对柑橘类水果中的柚皮苷等苦味物质进行水解,从而实现果汁的脱苦或普鲁宁等医药中间体的制备。作者采用滴入法制备具有环境友好且易获得特性的海藻酸钙/硅胶/羧甲基壳聚糖复合微球,以此作为载体,用于柚苷酶的固定化研究。结果表明,在硅胶/羧甲基壳聚糖质量比1.0∶1.5、交联时间2.0 h、固定化温度25℃、偶联时间4 h、给酶量465.6 U/mL的实验条件下,复合微球固定化柚苷酶的比活力、载酶率和酶活力回收率分别可达203.33 U/g、36.80%和62.15%。同时,相比游离柚苷酶,该复合微球固定化柚苷酶对pH和温度变化均显示出更好的稳定性,且更易操作和储藏。此外,海藻酸钙/硅胶/羧甲基壳聚糖复合微球固定化柚苷酶的应用能够进一步拓宽柚苷酶在食品、医药等领域的深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柚苷酶 复合微球 柚皮苷 果汁脱苦 酶学性质 酶促反应动力学
下载PDF
磁性聚合物微球固定化发酵液中脂肪酶
8
作者 郭俊宏 王添誉 +6 位作者 孙西同 李佥 陈晓艺 李苗 曾祥冰 黄帆 李宪臻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141-148,共8页
脂肪酶是一类功能多样且应用广泛的酶,但是由于游离酶活性易损失且难以分离回收,通常不适合实际应用。为了解决实际应用中游离脂肪酶的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较差的问题,首先使用近平滑假丝酵母发酵生产脂肪酶,然后合成了聚酰胺-胺树枝状... 脂肪酶是一类功能多样且应用广泛的酶,但是由于游离酶活性易损失且难以分离回收,通常不适合实际应用。为了解决实际应用中游离脂肪酶的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较差的问题,首先使用近平滑假丝酵母发酵生产脂肪酶,然后合成了聚酰胺-胺树枝状大分子接枝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磁性微球[Fe_(3)O_(4)@poly(methyl methacrylate)/polyamidoamine,Fe_(3)O_(4)@PMMA/PAMAM],并用多种方法对其进行表征。进一步将Fe_(3)O_(4)@PMMA/PAMAM作为载体用于固定化脂肪酶,最优固定化条件为戊二醛用量0.6 mL、固定化时间5 h、固定化pH 8.0、固定化温度35℃,所得的固定化脂肪酶活性为864 U/g,酶活力回收率为74.29%。与发酵液中的游离脂肪酶相比,固定化脂肪酶的热稳定性和pH稳定性均明显增强。在连续循环使用10次后,固定化脂肪酶仍能维持72.23%的酶活性。4℃下贮存30 d后,固定化脂肪酶仍能保留71.44%的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材料 树枝状接枝 固定化脂肪酶 酶学性质 近平滑假丝酵母
下载PDF
来源于生孢噬纤维菌的新型β-葡萄糖苷酶SmBgl3A的性质研究
9
作者 费嵩禹 王梓懿 +3 位作者 荆晓凤 杨帆 陈晓艺 李宪臻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3-92,共10页
通过表达水平分析比较,从生孢噬纤维菌Sporocytophaga sp.CX11基因组中筛选出在菌株降解纤维二糖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β-葡萄糖苷酶基因Sm Bgl3A。该基因含有2283 bp碱基对,编码760个氨基酸,其编码蛋白质与来源于Bacteroides ovatus的β... 通过表达水平分析比较,从生孢噬纤维菌Sporocytophaga sp.CX11基因组中筛选出在菌株降解纤维二糖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β-葡萄糖苷酶基因Sm Bgl3A。该基因含有2283 bp碱基对,编码760个氨基酸,其编码蛋白质与来源于Bacteroides ovatus的β-葡萄糖苷酶Bo GH3B同源性为46.76%。将该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进行异源表达,粗酶液经Ni-NTA亲和层析一步纯化得到电泳级纯度的酶蛋白Sm Bgl3A,重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与理论值(8.12×10^(4))一致。酶学性质表征结果表明,Sm Bgl3A最适温度和p H分别为35℃和6.5;p H在5.0~7.0、温度在40℃以下时,稳定性较好,同时有着较好的Na Cl耐受性。Sm Bgl3A的最适底物为p NPG,以p NPG为底物时的比活力高达14.74 U/mg;K_(m)值为10.88 mmol/L,k_(cat)值为46.72 s^(-1)。Sm Bgl3A作为一种新型的、酶学性质优良的β-葡萄糖苷酶,进一步扩展了β-葡萄糖苷酶的种类,为该酶在纤维素降解、食品工业等领域的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苷酶 GH3家族 生孢噬纤维菌CX11 异源表达 酶学性质
下载PDF
不同信号肽对酿酒酵母蔗糖转化酶Suc2分泌表达水平的影响
10
作者 王天琦 王碧莹 +3 位作者 付彤 陈晓艺 李宪臻 杨帆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5期9-20,共12页
目前,绝大多数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菌株利用菊糖生产乙醇的能力有限,而蔗糖转化酶Suc2是酿酒酵母水解菊糖的关键酶,其分泌水平直接影响酿酒酵母转化菊糖为乙醇的性能。为提高酿酒酵母中蔗糖转化酶Suc2的分泌表达水平,利... 目前,绝大多数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菌株利用菊糖生产乙醇的能力有限,而蔗糖转化酶Suc2是酿酒酵母水解菊糖的关键酶,其分泌水平直接影响酿酒酵母转化菊糖为乙醇的性能。为提高酿酒酵母中蔗糖转化酶Suc2的分泌表达水平,利用生物信息学的分析方法选择出11种不同的分泌信号肽,包括酿酒酵母内源性、其他菌株来源以及已报道序列优化改造的信号肽,将它们融合至Suc2并构建了相应的酿酒酵母BY4741重组菌。其中,酿酒酵母内源分泌信号肽AGA2能使蔗糖转化酶Suc2更有效的分泌,含有信号肽AGA2的重组菌BY-AG的蔗糖酶酶活和菊糖酶酶活相对于含有天然信号肽的原始菌BY-S分别提高42%和26%,其利用菊糖产乙醇能力较原始菌提高了32%,乙醇产量达到78.11 g/L。在使用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分泌信号肽MSB2时,蔗糖转化酶Suc2的分泌水平也有提高,含有信号肽MSB2的重组菌BY-MS较原始菌BY-S的蔗糖酶酶活和菊糖酶酶活分别提高了80%和74%,同时,利用菊糖产乙醇能力也提高了56%,产量达到86.31 g/L。最后,对重组菌BY-MS摇瓶发酵过程中的生物量、蔗糖酶酶活、残糖总量和乙醇产量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重组菌BY-MS的发酵性能较原始菌BY-S有显著提高。本研究为提高蔗糖转化酶Suc2的分泌水平、构建高效菊糖基乙醇生产菌株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蔗糖转化酶Suc2 菊糖 分泌水平 分泌信号肽 生物乙醇
下载PDF
一种新型黄原胶酶CtCel8A-CBM84的构建及性质表征
11
作者 倪新 张丽伟 +2 位作者 陈晓艺 李宪臻 杨帆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47-253,共7页
对来自拟杆菌Paenibacillussp.62047的黄原胶内切酶PspXan9的碳水化合物结合模块PspCBM84进行了密码子优化、全基因合成并与高效的纤维素内切酶CtCel8A进行了融合表达。该基因大小为423bp,编码141个氨基酸残基,与纤维素内切酶CtCel8A融... 对来自拟杆菌Paenibacillussp.62047的黄原胶内切酶PspXan9的碳水化合物结合模块PspCBM84进行了密码子优化、全基因合成并与高效的纤维素内切酶CtCel8A进行了融合表达。该基因大小为423bp,编码141个氨基酸残基,与纤维素内切酶CtCel8A融合表达后,编码蛋白理论分子质量为66.7ku,该酶能在大肠杆菌中可溶性表达。酶学性质分析结果表明,碳水化合物结合模块PspCBM84显著提高了纤维素内切酶CtCel8A对黄原胶的切割效率,融合酶的活力提高了1.6倍。融合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60℃,最适pH为5.5,与原纤维素内切酶相比,融合酶的温度稳定性有所提高。融合酶CtCel8A-CBM84能有效切割黄原胶,将其水解为低分子质量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内切酶 碳水化合物结合模块 黄原胶 酶学性质
下载PDF
食品安全菌生产蔗糖异构酶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陈慧玲 沈浩天 +2 位作者 姜晨 李宪臻 郭小宇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8-93,共6页
分析蔗糖异构酶的来源、结构和反应机理,综述近十年利用食品安全菌株异源表达蔗糖异构酶的研究进展以及现阶段生产蔗糖异构酶的优化策略。最后,对蔗糖异构酶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指出当下蔗糖异构酶研究的不足,并从表达宿主菌株改造和蔗... 分析蔗糖异构酶的来源、结构和反应机理,综述近十年利用食品安全菌株异源表达蔗糖异构酶的研究进展以及现阶段生产蔗糖异构酶的优化策略。最后,对蔗糖异构酶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指出当下蔗糖异构酶研究的不足,并从表达宿主菌株改造和蔗糖异构酶编码基因改造两个方面展望其今后的研究方向,为利用食品安全菌株生产异麦芽酮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蔗糖异构酶 食品安全菌株 酿酒酵母 解脂耶氏酵母 枯草芽孢杆菌
下载PDF
基于差异基因表达谱的Microbacterium sp.XT11降解黄原胶潜能挖掘
13
作者 袁悦 王雪妍 +1 位作者 李宪臻 杨帆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期20-31,共12页
为挖掘微杆菌(Microbacterium sp.)XT11在黄原胶降解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功能基因,预测黄原胶降解通路,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对该菌株在不同碳源培养条件下的转录本进行测序,对差异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结果表明,菌株XT11以葡萄糖为对照... 为挖掘微杆菌(Microbacterium sp.)XT11在黄原胶降解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功能基因,预测黄原胶降解通路,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对该菌株在不同碳源培养条件下的转录本进行测序,对差异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结果表明,菌株XT11以葡萄糖为对照组,以黄原胶为碳源时可获得上调差异基因213个。显著上调的基因主要富集在聚糖降解、淀粉和蔗糖代谢途径、ABC转运、苯丙氨酸代谢、丙酮酸代谢五个KEGG途径。碳水化合物活性酶(Carbohydrate-active enzymes,CAZymes)功能注释表明,位于同一基因簇上的4个CAZymes基因和黄原胶降解直接相关,其余的CAZymes基因具有潜在的黄原胶降解活性。此外,预测到磷酸转移酶系统(phosphotransferase system,PTS)和ABC转运途径(ABC transporters)参与了胞外黄原胶降解中间产物的跨膜转运。挖掘了菌株XT11中黄原胶降解过程中的功能基因,并阐述了菌株XT11的黄原胶降解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bacterium sp.XT11 黄原胶降解 转录组 差异表达基因 富集分析
下载PDF
离子液体辅助纤维素酶Tma Cel5A降解黄原胶的性能
14
作者 陈春树 李宪臻 杨帆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34-338,共5页
黄原胶因其致密的结构导致酶法的降解效率很低,离子液体能够打开多糖的致密结构而使其处于无序松散的状态,为确定离子液体能够辅助酶更好地降解黄原胶,将来源于Thermatoga maritima的纤维素内切酶Tma Cel5A的基因序列Cel5 A进行全基因... 黄原胶因其致密的结构导致酶法的降解效率很低,离子液体能够打开多糖的致密结构而使其处于无序松散的状态,为确定离子液体能够辅助酶更好地降解黄原胶,将来源于Thermatoga maritima的纤维素内切酶Tma Cel5A的基因序列Cel5 A进行全基因合成同时对密码子进行了优化,合成产物pET-Cel5A于大肠杆菌中表达。编码基因Cel5 A长度为951 bp,纤维素内切酶Tma Cel5A理论分子质量为37 ku。SDS-PAGE结果表明该酶为可溶性表达。酶学性质结果显示该酶最适温度为45℃,最适pH为5.0。以黄原胶作为底物测定Tma Cel5A对离子液体的耐受性,结果表明Tma Cel5A对[Bmim]Cl、[Emim]OCOOH、[Emim]DEP均有一定的耐受性。离子色谱及红外光谱对寡糖检测结果表明,低剂量的离子液体能够辅助Tma Cel5A降解黄原胶生成更多寡糖。实验证实离子液体能够辅助酶法高效降解黄原胶制备黄原胶寡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原胶寡糖 离子液体 纤维素内切酶
下载PDF
纤维素外切酶CelC7的异源表达及降解黄原胶性能
15
作者 高媛 郝淼闻 +1 位作者 李宪臻 杨帆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3-168,共6页
为开发新型黄原胶外切酶、获得聚合度高度集中的黄原胶活性寡糖,对来自牛瘤胃真菌的纤维素酶CelC7的编码基因进行全基因合成,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异源表达。该基因大小为1032 bp,编码344个氨基酸残基,表达蛋白产物理论分子质量为40 ku,... 为开发新型黄原胶外切酶、获得聚合度高度集中的黄原胶活性寡糖,对来自牛瘤胃真菌的纤维素酶CelC7的编码基因进行全基因合成,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异源表达。该基因大小为1032 bp,编码344个氨基酸残基,表达蛋白产物理论分子质量为40 ku,属于糖苷水解酶GH7家族。该酶在大肠杆菌中高效可溶性表达,经过Ni-NTA亲和层析纯化后,可得到纯度达90%的纯酶。酶学性质分析结果表明,该酶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pH为6.0。CelC7能够有效地对黄原胶主链进行特异性切割,将其水解为低分子质量寡糖。亚铁离子螯合活性实验结果显示,该低分子质量寡糖对亚铁离子螯合活性的半清除活性IC50为3.60 mg/mL,表明成功制备黄原胶活性寡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原胶寡糖 纤维素外切酶 亚铁离子螯合活性
下载PDF
天然纤维素的微生物降解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6
作者 李宪臻 黄云战 +2 位作者 徐德贵 金凤燮 高培基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74-78,共5页
天然纤维素的微生物降解机理研究进展李宪臻,黄云战,徐德贵,金凤燮(大连轻工业学院食品工程系,大连,116001)高培基(山东大学微生物研究所,济南,250100)由于纤维素是一种潜在的可再生资源,因此微生物降解纤维素... 天然纤维素的微生物降解机理研究进展李宪臻,黄云战,徐德贵,金凤燮(大连轻工业学院食品工程系,大连,116001)高培基(山东大学微生物研究所,济南,250100)由于纤维素是一种潜在的可再生资源,因此微生物降解纤维素的研究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有关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天然纤维素 微生物 降解
下载PDF
啤酒花抗性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宪臻 王伟 +3 位作者 蒋宝航 杨超 孙珍 堵国成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5期1-7,共7页
酒花苦味酸是构成啤酒风味的重要组分,也是啤酒生产过程中的天然抑菌剂,酒花苦味酸通过降低pH梯度而抑制啤酒花敏感菌生长。研究发现,啤酒花抗性菌是通过膜上转运蛋白将酒花苦味酸泵出细胞外,以降低膜上的质子流速,维持了细胞内的pH梯... 酒花苦味酸是构成啤酒风味的重要组分,也是啤酒生产过程中的天然抑菌剂,酒花苦味酸通过降低pH梯度而抑制啤酒花敏感菌生长。研究发现,啤酒花抗性菌是通过膜上转运蛋白将酒花苦味酸泵出细胞外,以降低膜上的质子流速,维持了细胞内的pH梯度。结合近年来酒花抗性相关研究结果,讨论了细胞膜上酒花抗性相关组分与酒花抗性间的关系,提出了酒花抗性机制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 啤酒花 啤酒微生物 污染 苦味酸 酒花抗性
下载PDF
新分离菌Streptomyces产小分子CMC液化酶的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宪臻 徐德贵 +2 位作者 任钢弋 金凤燮 高培基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277-281,共5页
新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经鉴定为链霉菌属中的新种,暂定名为StreptomycesspLX,革兰氏阳性,产气生孢子,好氧生长,最适生长温度和PH为30℃和7.2。该菌能够完全降解纤维素且不产生还原糖,并分泌一种分子量为9.... 新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经鉴定为链霉菌属中的新种,暂定名为StreptomycesspLX,革兰氏阳性,产气生孢子,好氧生长,最适生长温度和PH为30℃和7.2。该菌能够完全降解纤维素且不产生还原糖,并分泌一种分子量为9.2ku的液化性质的内切纤维素液化酶,亦即CMC液化酶,该酶在裂解滤纸为短纤维的过程中既没有还原糖生成,也没有失重现象发生,而且纤维素的聚合度也几乎没有明显变化,推测可能是一种能打开氢键的小分子解链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霉菌属 STREPTOMYCES CMC液化酶
下载PDF
两株曲霉糖化性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宪臻 张宇 金凤燮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42-46,共5页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两株曲霉─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UV-48和米曲霉(Aspergillusoryzoe)花-4的酶系及糖化性质。米曲霉花-4具有远比黑曲霉UV-48为高的液化酶活性和略高的糖化酶活...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两株曲霉─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UV-48和米曲霉(Aspergillusoryzoe)花-4的酶系及糖化性质。米曲霉花-4具有远比黑曲霉UV-48为高的液化酶活性和略高的糖化酶活性,但米曲霉花-4酶生产对温度比较敏感,其辅助酶系(纤维素酶和蛋白酶)生产早于黑曲霉UV-48,而UV-48的蛋白酶生产有两次活性高峰期。米曲霉花-4液化酶热稳定性低,糖化酶热稳定性高,但二者均耐酸酸;黑曲霉UV-48液化酶热稳定性高但不耐酸,糖化酶热稳定性低但耐酸和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霉 糖化 发酵性能 酿酒微生物
下载PDF
群体感应效应的抑制及在抗微生物感染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宪臻 栾娈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197-200,共4页
微生物间通过群体感应效应进行交流并调控重要基因的转录及表达。目前发现参与这种信息传递最普通的信号分子是N-脂酰高丝氨酸内酯。通过抑制N-脂酰高丝氨酸内酯在群体感应系统中的信号传导,可以阻断病原基因的转录启动,以抑制病原因子... 微生物间通过群体感应效应进行交流并调控重要基因的转录及表达。目前发现参与这种信息传递最普通的信号分子是N-脂酰高丝氨酸内酯。通过抑制N-脂酰高丝氨酸内酯在群体感应系统中的信号传导,可以阻断病原基因的转录启动,以抑制病原因子的表达和作用,达到抗微生物感染的目的,是一种潜在的防治疾病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感应效应 N-脂酰高丝氨酸内酯 抑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