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户部山民居建筑木雕文化在民宿空间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李宪锋 魏赛 《美术教育研究》 2023年第13期115-117,共3页
户部山民居建筑木雕文化历史悠久,其特有的雕刻技法与广泛的雕刻题材经过历史的沉淀,艺术价值愈发凸显。随着人们审美观念与精神需求的转变,将传统文化应用于现代民宿空间愈加受到重视。该文着重探讨如何将户部山木雕文化巧妙融入民宿空... 户部山民居建筑木雕文化历史悠久,其特有的雕刻技法与广泛的雕刻题材经过历史的沉淀,艺术价值愈发凸显。随着人们审美观念与精神需求的转变,将传统文化应用于现代民宿空间愈加受到重视。该文着重探讨如何将户部山木雕文化巧妙融入民宿空间,深度挖掘户部山民居建筑木雕文化,探索木雕文化应用于民宿带来的艺术价值,以实现户部山民居建筑木雕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部山 民居建筑 木雕文化 纹样装饰 民宿空间
下载PDF
糅合与共存——基于文化适配视角下的大运河文化保护研究
2
作者 何孟闰 李宪锋 刘苏文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第19期91-93,共3页
大运河文化是京杭大运河发展的内在价值力量,两者同步兴衰。把握好大运河文化和其他新生文化之间的协调发展,寻求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共存,成为了弘扬大运河文化的关键所在。同时,大运河文化的复兴,需要利用大运河内在所积淀的文化和其... 大运河文化是京杭大运河发展的内在价值力量,两者同步兴衰。把握好大运河文化和其他新生文化之间的协调发展,寻求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共存,成为了弘扬大运河文化的关键所在。同时,大运河文化的复兴,需要利用大运河内在所积淀的文化和其他文化之间融合所形成的杂糅之力,并赋予大运河文化新的符号和语言,才能符合现代价值体系,满足与现代发展共生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运河文化 人化的自然 文化适配
下载PDF
传统陶瓷在公共艺术中的应用探析——以宜兴陶瓷为例
3
作者 张丽 李宪锋 《中国陶瓷工业》 CAS 2023年第2期67-70,共4页
作为现代文化的重要载体,公共艺术已经融入了人们生活的环境之中,彰显着社会时代的精神面貌。随着陶瓷艺术的发展,传统陶瓷走出了室内,但并不单纯地走出,而是结合公共空间环境再次发展,设计制作出更好的作品,在公共艺术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为现代文化的重要载体,公共艺术已经融入了人们生活的环境之中,彰显着社会时代的精神面貌。随着陶瓷艺术的发展,传统陶瓷走出了室内,但并不单纯地走出,而是结合公共空间环境再次发展,设计制作出更好的作品,在公共艺术中发挥重要作用。宜兴陶瓷作为传统陶瓷之一,它的创新发展与时俱进。以宜兴陶瓷作为案例,将进一步拓展传统陶瓷在公共艺术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兴 陶瓷 公共艺术
下载PDF
新材料和新技术在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4
作者 宿鑫梅 李宪锋 刘苏文 《住宅与房地产》 2023年第20期78-80,共3页
建筑行业积极响应国家一系列环保政策,从材料到陈设装饰,每一个施工步骤都将绿色环保理念贯穿其中。在设计装修过程中,不断运用无毒害、环保的新型材料与新技术,提供健康、高质量的生存活动空间。文章紧跟时代低碳环保话题,介绍了菌丝... 建筑行业积极响应国家一系列环保政策,从材料到陈设装饰,每一个施工步骤都将绿色环保理念贯穿其中。在设计装修过程中,不断运用无毒害、环保的新型材料与新技术,提供健康、高质量的生存活动空间。文章紧跟时代低碳环保话题,介绍了菌丝体复合材料、再生纸材料与冷冻技术、BIM技术在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将环保理念贯穿在室内装饰设计中,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丝体复合材料 再生纸材料 冷冻技术 BIM技术 室内装饰设计 绿色环保
下载PDF
新型装饰材料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5
作者 卫冕 李宪锋 《四川建材》 2023年第11期56-58,共3页
在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下,新型装饰材料的出现为当代室内设计行业带来了新的生机,同时也为室内设计的选材应用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探究目前市场上出现的一些新型装饰材料,具体介绍了新型装饰材料的基本概念性能,并以透光混凝土、... 在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下,新型装饰材料的出现为当代室内设计行业带来了新的生机,同时也为室内设计的选材应用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探究目前市场上出现的一些新型装饰材料,具体介绍了新型装饰材料的基本概念性能,并以透光混凝土、微水泥、超薄柔性石材、泡沫铝和夯土水泥浇筑板为例,深入分析新型装饰材料在室内设计中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装饰材料 特性 室内设计
下载PDF
乡野民宿的杂糅之力--非典型古村落重生之路 被引量:18
6
作者 李宪锋 Wang Xuan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0-144,共5页
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民居与旅店的搭档,共同搅拌于乡野民宿的空间设计中。这不是概率极低的偶然,而是源自中国传统造物杂糅特质的外在显现,是具有民族特色传承机制在时代变革中吸收新生事物优秀品质的创新成果。看似巧合,实则必然,"... 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民居与旅店的搭档,共同搅拌于乡野民宿的空间设计中。这不是概率极低的偶然,而是源自中国传统造物杂糅特质的外在显现,是具有民族特色传承机制在时代变革中吸收新生事物优秀品质的创新成果。看似巧合,实则必然,"杂糅之力"即是其设计遵循的重要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野民宿 杂糅之力 非典型古村落
下载PDF
山水元素在民宿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7
作者 高婵婵 魏赛 李宪锋 《工业设计》 2023年第1期122-124,共3页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高质量的生活,民宿创造的是一种慢生活的方式,这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回归自然、轻松和谐的生活方式。因此,越来越多的人们热衷于在工作之余回归自然,体验不同的风土人情。文章首先概述了山水元...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高质量的生活,民宿创造的是一种慢生活的方式,这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回归自然、轻松和谐的生活方式。因此,越来越多的人们热衷于在工作之余回归自然,体验不同的风土人情。文章首先概述了山水元素的相关特征,从人性化与个性化的角度出发,将人的需求与空间特点相结合,做到以人文本,阐述山水元素在民宿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意义。其次阐述了山水元素在民宿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思路,最后以具体的设计案例分析山水元素在民宿设计中的应用方法。以期为民宿设计探讨新的创新形式和基础理论方法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元素 民宿 室内设计 应用
下载PDF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中国传统建筑庭院空间价值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宪锋 刘苏文 《美术大观》 2021年第3期173-175,共3页
文化价值是传统建筑庭院空间研究的根本问题,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我们所遇到的种种问题都不同程度地与价值相关。这并非是说对价值的研究能解决传统建筑庭院的文化传承和现代庭院规划与设计中的所有相关问题,研究建筑庭院的内在结构、发... 文化价值是传统建筑庭院空间研究的根本问题,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我们所遇到的种种问题都不同程度地与价值相关。这并非是说对价值的研究能解决传统建筑庭院的文化传承和现代庭院规划与设计中的所有相关问题,研究建筑庭院的内在结构、发展、景观的规划设计等还需要更广泛的方法论工具,但价值蕴含了一个民族群体对事物的一种评判体系,因而对事物的研究总是直接或间接地与价值相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传承 庭院建筑 价值体系
下载PDF
颅内肿瘤术后继发远隔部位颅内血肿临床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宪锋 何健 孙德科 《西南军医》 2015年第3期284-286,共3页
目的探讨颅内肿瘤术后继发远隔部位颅内血肿的形成原因,总结相关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我科6例继发远隔部位血肿患者的病史、肿瘤类型、临床表现、血肿类型及治疗情况,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总结。结果 6例远隔部位颅内血肿均发生... 目的探讨颅内肿瘤术后继发远隔部位颅内血肿的形成原因,总结相关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我科6例继发远隔部位血肿患者的病史、肿瘤类型、临床表现、血肿类型及治疗情况,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总结。结果 6例远隔部位颅内血肿均发生在术后4-24h内,硬膜外血肿5例,硬膜下血肿1例;血肿发生部位在额颞顶部5例,顶枕部1例,血肿量均大于30ml;均再次手术清除,治疗后1例痊愈,1例死亡,其余4例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结论远隔部位颅内血肿主要发生在术后24h内,死亡率及致残率较高,大部分血肿位于额颞顶区,主要原因和颅内压急剧下降、局部硬膜与颅骨结合疏松易剥离等因素有关。术中及术后积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早发现早处理为防治继发远隔部位颅内血肿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肿瘤 并发症 远隔部位血肿
下载PDF
艺术意志与形式主义的自律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宪锋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3-96,共4页
艺术是一种自律的、不可取代的人类精神的表现。人类艺术创造的心灵主导作用是为艺术而艺术的独立自足性,形式是艺术本身的现实。探索人类视觉形式创造活动的内在规律和法则,对维护艺术本身的尊严、保持其审美独立和形式的纯粹具有重要... 艺术是一种自律的、不可取代的人类精神的表现。人类艺术创造的心灵主导作用是为艺术而艺术的独立自足性,形式是艺术本身的现实。探索人类视觉形式创造活动的内在规律和法则,对维护艺术本身的尊严、保持其审美独立和形式的纯粹具有重要的现实美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式主义 自律性 艺术意志
下载PDF
气循环玻璃幕墙应用技术
11
作者 李宪锋 刘苏文 孙海涛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1-92,110,共3页
气循环玻璃幕墙作为一种双层的幕墙结构,是在普通明框或隐框的幕墙外再增加一层玻璃幕墙,通过幕墙通风设备的开关可使双层幕墙中间进入或逸出空气,开窗后房间可进行自然通风,幕墙中间的遮阳装置可减少气候对室内环境的影响,并且不妨碍... 气循环玻璃幕墙作为一种双层的幕墙结构,是在普通明框或隐框的幕墙外再增加一层玻璃幕墙,通过幕墙通风设备的开关可使双层幕墙中间进入或逸出空气,开窗后房间可进行自然通风,幕墙中间的遮阳装置可减少气候对室内环境的影响,并且不妨碍玻璃幕墙的外观效果。结合工程实例,指出不同结构选型的气循环玻璃幕墙在实践应用中的技术参数和施工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幕墙工程 气循环幕墙 雨幕原理
下载PDF
江南传统古村落与周边城市共生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宪锋 王波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71-77,共7页
旧时横亘于乡村与城市之间的城墙、壕沟被逐渐拆除填平。高速公路和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可以迅捷地将人们的脚印延伸到每一个角落。原来自成体系、偏居一偶的传统村落,无形中与周边城市发生频繁互动,在时空和距离上模糊了城乡界限,城乡逐... 旧时横亘于乡村与城市之间的城墙、壕沟被逐渐拆除填平。高速公路和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可以迅捷地将人们的脚印延伸到每一个角落。原来自成体系、偏居一偶的传统村落,无形中与周边城市发生频繁互动,在时空和距离上模糊了城乡界限,城乡逐渐融为一体,形成了如有机生命体般生长、发育、交互依存、衍生传承的共生关系。文章从江南城乡共生关系出发,分析了江南传统村落文化在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困境、发展的条件,对江南城乡共生关系的创新模式进行了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古村落 城市 共生关系
下载PDF
文字、图像——《奄上坊》社会学方法与民间艺术研究
13
作者 李宪锋 张琦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4-136,共3页
社会学方法与民间艺术研究的发展在近现代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奄上坊》的研究过程与方法是结合了社会学与美术学对民间艺术的交叉性研究过程的结果,通过实地考察、文献研究、口述、文字记录与图像结合的方式,资料翔实、证据充分。在对... 社会学方法与民间艺术研究的发展在近现代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奄上坊》的研究过程与方法是结合了社会学与美术学对民间艺术的交叉性研究过程的结果,通过实地考察、文献研究、口述、文字记录与图像结合的方式,资料翔实、证据充分。在对民间艺术的研究中,调研与记录、分析、结论等也是重要的手段。学科的交叉性在史论、理论和案例研究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单独学科的深入难以达到多角度、多思维、更广泛的论据,交叉学科研究方法的运用对研究民间艺术来说会有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奄上坊》 社会学方法 民间艺术 文字 图像
下载PDF
民俗学视野下瓯南地区非典型古村落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宪锋 陈荣祥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第5期1-3,6,共4页
关注乡土就是关注中国,中国文化的根基在乡村,复兴中国文化首先要复兴乡村文化。村落是由社会、经济、人文及自然构成的生态网络,传统村落更是在长期农耕文明的延续下逐步形成的。它所承载的是历史的印痕和社会发展轨迹,它们被视为传统... 关注乡土就是关注中国,中国文化的根基在乡村,复兴中国文化首先要复兴乡村文化。村落是由社会、经济、人文及自然构成的生态网络,传统村落更是在长期农耕文明的延续下逐步形成的。它所承载的是历史的印痕和社会发展轨迹,它们被视为传统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高速发展,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风貌逐渐改变,农村人口特别是年轻人不断向城市聚集,村落的人口结构出现严重失衡,从而导致大量的传统村落空置或消失,延续了上千年的有形的、无形的农耕文化和乡野民俗也逐渐远去。本文从民俗学的视角,分析瓯南地区非典型古村落风貌特征和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研究如何更好地保护、传承与发展非典型古村落,探索保护与传承非典型古村落文化在当下对新农村建设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学 瓯南地区 非典型古村落 文化传承
下载PDF
论西方当代艺术形象与标题的关系
15
作者 李宪锋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28-229,共2页
当人类退回到欲望和本能恐惧的状态之中时,理性的语言就会失去对人类意识的控制,而错乱的语词却一反常态地诱发潜意识的感受状态。在这种状态中,语言的精确性已不再重要。形象和标题之间的错位有可能导致一种离弃理智的神秘困惑,并使作... 当人类退回到欲望和本能恐惧的状态之中时,理性的语言就会失去对人类意识的控制,而错乱的语词却一反常态地诱发潜意识的感受状态。在这种状态中,语言的精确性已不再重要。形象和标题之间的错位有可能导致一种离弃理智的神秘困惑,并使作品在观众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象 文字 标题 西方艺术
下载PDF
关于现代宜兴青瓷的思考
16
作者 李宪锋 徐英 《江苏陶瓷》 CAS 2017年第B10期19-20,共2页
本文基于南方青瓷窑系环境,对宜兴青瓷的发展脉络做进一步解析,解析内容囊括宜兴青瓷的起始、发展、成熟、没落以及复兴和展望几个方面来讨论宜兴青瓷的文化意义,以及反思近几年宜兴青瓷在发展中存在的弊端,试图重新认识宜兴青瓷在现代... 本文基于南方青瓷窑系环境,对宜兴青瓷的发展脉络做进一步解析,解析内容囊括宜兴青瓷的起始、发展、成熟、没落以及复兴和展望几个方面来讨论宜兴青瓷的文化意义,以及反思近几年宜兴青瓷在发展中存在的弊端,试图重新认识宜兴青瓷在现代人生活中存在的文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兴 青瓷 发展
下载PDF
“人化的自然”——《考工记》中设计理念的现代性思考
17
作者 李宪锋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99-200,共2页
艺术设计的一般过程可分为艺术体验、艺术构思、艺术表达三个阶段。这个过程也是一个设计师主体不断地把外在客观世界内在化,也即美学中所常说的对自然的"人化"过程。《考工记》中有关"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 艺术设计的一般过程可分为艺术体验、艺术构思、艺术表达三个阶段。这个过程也是一个设计师主体不断地把外在客观世界内在化,也即美学中所常说的对自然的"人化"过程。《考工记》中有关"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的论述,正是设计师主体心灵对客观世界的投射并与之遇合的结果,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具体写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工记 价值体系 现代设计
下载PDF
“非遗”视野下宜兴均陶制作技艺的保护和传承
18
作者 李宪锋 张丽 《天工》 2021年第9期26-29,共4页
宜兴均陶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制作工艺,随着社会的发展,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越来越严峻,基于对宜兴均陶制作技艺的保护和传承现状的分析,在此提出一些想法和建议,希望能够促进其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非遗 宜兴均陶 技艺 保护 传承
下载PDF
常州大运河世界遗产段的公共艺术设计研究
19
作者 李宪锋 刘苏文 陈荣祥 《美与时代(城市)》 2019年第6期64-70,共7页
京杭大运河自古以来不仅是我国重要的黄金航道,更是我国的文化象征。常州在大运河这一独特的地域文化熏陶下,孕育出了多彩多样的人文历史,包括工业文化、民间艺术、红色文化等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以及独具魅力的文化符号,如乱针绣、留青... 京杭大运河自古以来不仅是我国重要的黄金航道,更是我国的文化象征。常州在大运河这一独特的地域文化熏陶下,孕育出了多彩多样的人文历史,包括工业文化、民间艺术、红色文化等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以及独具魅力的文化符号,如乱针绣、留青竹刻、常州梳篦、常州吟诵、运河五号、龙泉印泥等。这些鲜活的、具有地域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为常州打造属于自己的城市名片具有重要的传播意义、品牌意义以及景观提升意义。文章将在常州大运河价值充分认知的基础上,通过运河沿线进行公共艺术设计,讲述运河故事,传承运河文化。利用驳岸栏杆、桥梁涵洞、建筑、绿化、灯光等作为艺术符号的载体,通过多种艺术符号的设计,结合运河名人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人文故事、文物遗迹、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运河遗产,形成常州运河世界遗产段的艺术展示策划方案,以彰显常州运河的独特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州 京杭大运河 文化遗产 公共艺术
下载PDF
基于图像处理的虚拟现实技术的室内设计系统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王波 李宪锋 张丹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68-71,75,共5页
传统室内设计由于软件技术的局限性,无法完全实现复杂真实场景的三维图形重建,不能满足用户的视觉真实感体验需求。为了进一步提高设计效率,呈现真实的室内空间设计,拉近设计与用户之间的距离,提出基于图像处理的虚拟现实技术的室内设... 传统室内设计由于软件技术的局限性,无法完全实现复杂真实场景的三维图形重建,不能满足用户的视觉真实感体验需求。为了进一步提高设计效率,呈现真实的室内空间设计,拉近设计与用户之间的距离,提出基于图像处理的虚拟现实技术的室内设计系统,将虚拟现实技术和VR-GIS理论相结合,绘制室内空间信息和图形,生成室内空间重建全景图,创建室内空间重建数字模型,达到真实呈现室内空间场景的目的。最后,利用位置对比得到室内空间重建的数字模型,并以此模型为基础创建动态虚拟场景,进而实现室内复杂场景三维图形的重建,并且通过转换虚拟室内空间点锚点,满足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真实体验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设计系统 虚拟现实技术 图像处理 VR-GIS绘制 室内景观重建 人性化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