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型半胱氨酸、糖化血红蛋白变异指数、红细胞分布宽度对急性心肌梗死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李富利 王淼 +1 位作者 刘娜 冯亚静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88-1291,共4页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糖化血红蛋白变异指数(HGI)、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冠脉造影患者170例,按照造影结果分为AMI组(80例)、非AMI对照组(90例)。收集两组临床相关资料及Hcy、RDW水平...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糖化血红蛋白变异指数(HGI)、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冠脉造影患者170例,按照造影结果分为AMI组(80例)、非AMI对照组(90例)。收集两组临床相关资料及Hcy、RDW水平,并计算HGI,然后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MI发生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影响AMI的预测指标及其价值。结果 AMI组Hcy、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FBG)、HGI、RDW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Hcy、FBG、HGI、RDW为AMI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采用ROC曲线得出结果显示,Hcy、FBG、HGI、RDW各指标单独和联合检测对AMI的发生有一定预测价值,联合预测的AUC显著优于单独预测(P<0.05)。结论 Hcy、HGI、RDW与AMI的发生有关,对AMI发生具有很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糖化血红蛋白变异指数 急性心肌梗死 红细胞分布宽度
下载PDF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富利 赵艳军 +3 位作者 张爱文 于健 巨名飞 张艳敏 《河北医药》 CAS 2019年第16期2459-2461,2465,共4页
目的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观察高Hcy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以探讨高Hcy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发病12h内在急诊就诊收入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 目的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观察高Hcy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以探讨高Hcy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发病12h内在急诊就诊收入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80例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CT正常者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患者血浆Hcy、血糖、血脂水平。急性心肌梗死组通过冠状动脉造影确认。AMI组患者记录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IRA)。结果AMI组血浆Hcy水平(24.70±5.28)μmol/L>对照组血浆Hcy水平(9.32±2.26)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MI冠状动脉各支病变组血浆Hcy水平结果(三支病变(40.69±3.15)μmol/L>双支病变(30.12±3.21)μmol/L>单支病变(20.84±2.38)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MI组中有43例冠脉狭窄程度为100%(完全闭塞),血浆Hcy水平为(40.57±4.06)μmol/L,37例冠脉狭窄程度95%~99%(非完全闭塞),血浆Hcy水平为(23.39±5.67)μmol/L,与冠脉狭窄程度95%~99%者相比较,冠脉狭窄程度100%者,血浆Hcy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MI患者血浆Hcy水平升高;冠脉病变支数、狭窄程度与其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病变
下载PDF
血浆Hcy、BNP、CK-MB联合检测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评价中的价值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富利 赵艳军 +1 位作者 于健 王一冰 《河北医药》 CAS 2021年第3期394-396,400,共4页
目的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浆脑钠肽(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治疗前后中的水平变化及对预后评价的意义。方法选取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2017至2019年急诊科收治的ACS患者120例为观察组,其中不稳定... 目的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浆脑钠肽(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治疗前后中的水平变化及对预后评价的意义。方法选取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2017至2019年急诊科收治的ACS患者120例为观察组,其中不稳定心绞痛组(UAP组)60例,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6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监测2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血浆脑钠肽、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及患者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UAP组血浆Hcy水平为(16.75±4.38)μmol/L,AMI组血浆Hcy水平为(23.14±3.56)μmol/L,对照组血浆中Hcy水平为(6.67±0.78)μmol/L,ACS组较对照组Hcy、BNP、CK-MB水平均升高(P<0.01),AMI组较UAP组升高更明显,且治疗后较治疗前比较,Hcy、BNP、CK-MB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浆Hcy、BNP、CK-MB水平与ACS患者病变严重程度的直线回归分析显示,血浆Hcy与BNP、CK-MB、收缩压呈正相关(r=0.271、0.268、0.439,均P<0.05),与年龄、舒张压、TC、TG、LDL-C、HDL-C无相关性(P>0.05)。结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联合心肌标志物血浆脑钠肽、肌酸激酶同工酶检测在ACS患者中明显升高,且治疗后较治疗前水平明显下降,三者联合检测对早期治疗及观察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血浆脑钠肽 肌酸激酶同工酶 联合检测 急性冠脉综合征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罗布麻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富利 张爱文 巨名飞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2年第12期1709-1717,共9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罗布麻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通路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罗布麻叶为关键在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检索其成分,并设置筛选活性成分条件得到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在Uniprot数据库中得到靶点蛋白相对应的基因...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罗布麻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通路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罗布麻叶为关键在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检索其成分,并设置筛选活性成分条件得到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在Uniprot数据库中得到靶点蛋白相对应的基因名称。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关键词在Genecards数据库中筛选相关靶点,将动脉粥样硬化与罗布麻叶活性成分靶点取交集。利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材-化合物-靶点-通路网络图。行PPI、GO与KEGG通路分析以探索罗布麻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结果从罗布麻叶的化学成分中筛选出了6个主要活性成分及97个靶点蛋白,其中原花青素B1、谷甾醇、木犀草素、山柰酚、儿茶素、表儿茶素是罗布麻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成分。将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和疾病-靶点PPI网络合并,得到82个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靶点,其中AKT1、TP53、VEGFA靶点是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作用靶点。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135条信号通路,其中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通路是P13K-AKT、流体剪切应力信号通路等。结论罗布麻通过多种化学成分、多靶点与多途径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罗布麻活性成分主要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影响血液流变学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为其在临床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布麻叶 网络药理学 动脉粥样硬化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利多卡因醇质体的组方研究及其包封率测定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富利 朱晓亮 +1 位作者 彭学标 曾抗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1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研究制备5%利多卡因醇质体的最佳组方,并对其包封率进行测定。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设定5%利多卡因醇质体的组方并采用超声注入法进行制备;结合透析袋平衡透析法及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各组方醇质体的包封率,以包封率为评价... 目的:研究制备5%利多卡因醇质体的最佳组方,并对其包封率进行测定。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设定5%利多卡因醇质体的组方并采用超声注入法进行制备;结合透析袋平衡透析法及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各组方醇质体的包封率,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筛选出最佳组方。结果:5%利多卡因醇质体的最佳组方构成为:5%的利多卡因、35%的无水乙醇、5%蛋黄卵磷脂、0.2%的胆固醇及54.8%的超纯水;所制备5%利多卡因醇质体的包封率为(52.85±0.36)%。结论:本研究所采用的制备5%利多卡因及其包封率测定的方法简便、快速、准确,所制备的利多卡因醇质体的包封率较为理想,从而为相关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醇质体 HPLC
下载PDF
维生素B12联合叶酸对冠心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调控效果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富利 巨名飞 赵艳军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0年第12期68-71,共4页
目的:观察维生素B12联合叶酸对冠心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的调控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120例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同期从本院随机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 目的:观察维生素B12联合叶酸对冠心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的调控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120例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同期从本院随机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增加维生素B12和叶酸联合干预4周;健康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采集所有研究对象在干预前和干预后晨起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Hcy水平以及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前后血清NO、ET-1、sICAM-1水平,观察3组间血清Hcy水平差异,各组干预前后血清Hcy水平差异,以及干预组和对照组经干预后血清NO、ET-1、sICAM-1水平的变化和两组间的差异。结果:维生素B12和叶酸联合干预前,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血清Hcy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而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血清Hcy水平无差异。联合干预后,干预组患者血清Hcy水平明显降低[(15.105±2.998 vs 21.370±2.891)μmol/L],且低于对照组[(15.105±2.998 vs 20.037±3.367)μmol/L](P<0.05);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NO水平均较干预前增高(P<0.05),且干预组患者血清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69.555±5.277 vs 62.248±5.283)μmol/L](P<0.05);两组患者血清ET-1[(59.680±6.109 vs 69.047±4.917)pg/mL]和sICAM-1[(202.375±5.951 vs 230.838±8.208)μg/L]水平均明显下降,且干预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Hcy水平高于正常对照者,而维生素B12和叶酸联合干预可明显降低冠心病患者血清Hcy水平,调整血管内皮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同型半胱氨酸 维生素B12 叶酸 血管内皮因子
下载PDF
浅议马铃薯全粉 被引量:27
7
作者 李富利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2年第1期133-134,共2页
中国人对马铃薯淀粉并不陌生,包括对马铃薯淀粉的种类、性能、用途及加工工艺,而对作为在食品加工业中有着广泛应用的一种重要原料——马铃薯全粉,着较为陌生,实际上马铃薯全粉在马铃薯加工产业链中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本文重点概述马... 中国人对马铃薯淀粉并不陌生,包括对马铃薯淀粉的种类、性能、用途及加工工艺,而对作为在食品加工业中有着广泛应用的一种重要原料——马铃薯全粉,着较为陌生,实际上马铃薯全粉在马铃薯加工产业链中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本文重点概述马铃薯全粉的含义、种类、性能及用途,使人们对马铃薯全粉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在食品产业链中积极而广泛的应用马铃薯全粉,从而进一步发挥马铃薯全粉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 马铃薯淀粉 含义 性能
下载PDF
特发性皮肤钙沉着症2例
8
作者 李富利 刘忠 +3 位作者 黄晓琴 程玉琪 雷丽华 付雅雯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19-819,共1页
例1.患者,女,58岁,因双手指端、躯干结节10年于2012年10月25日来我科门诊就诊。10年前该患者无明显病诱因于右手小指皮肤出现白色硬结,约米粒大小,无疼痛,无发热,手指活动、感觉正常,遂至当地医院就诊,建议行组织活检,但患... 例1.患者,女,58岁,因双手指端、躯干结节10年于2012年10月25日来我科门诊就诊。10年前该患者无明显病诱因于右手小指皮肤出现白色硬结,约米粒大小,无疼痛,无发热,手指活动、感觉正常,遂至当地医院就诊,建议行组织活检,但患者拒绝,故未予以特殊处理,后各手指及躯干部逐渐出现类似皮疹,无疼痛,部分破溃后流出白色内容物,伤口外用莫匹罗星软膏后愈合。患者为求进一步明确诊断,遂就诊。既往体健,家族无类似病史。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可,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专科检查提示;双手各手指指尖及躯干部可见数颗米粒大小硬结,质地较硬,无压痛,部分边缘可见红晕,见图1-A、B。实验室检查血尿便三大常规,血钙、血磷、血清铁、血清铜、甲状旁腺激素、自身抗体水平均提示正常。取躯干部白色硬结活检提示:表皮大致正常,真皮内可见密集分布的大小不等深蓝色颗粒,见图1-C。诊断:皮肤钙沉着症(calcinosis Cutis)。该患者全身有皮疹,未给予手术治疗,嘱其临床观察,目前随访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皮肤钙沉着症 手指活动 莫匹罗星软膏 甲状旁腺激素 自身抗体水平 门诊就诊 组织活检 体格检查
下载PDF
紫茎泽兰瘦果冠毛特征与种子萌发特性的关系
9
作者 李富利 潘燕 +2 位作者 王崇云 朱晓媛 彭明春 《生态科学》 CSCD 2023年第3期46-52,共7页
菊科植物瘦果的冠毛是其种子重要的风传播器官。我们分析紫茎泽兰瘦果冠毛与其种子萌发特征的关系,探讨种子传播与萌发定居能力间的权衡关系。结果表明:具不同冠毛数的种子萌发能力无显著差异,不同种子长/冠毛长比值的紫茎泽兰种子萌发... 菊科植物瘦果的冠毛是其种子重要的风传播器官。我们分析紫茎泽兰瘦果冠毛与其种子萌发特征的关系,探讨种子传播与萌发定居能力间的权衡关系。结果表明:具不同冠毛数的种子萌发能力无显著差异,不同种子长/冠毛长比值的紫茎泽兰种子萌发率与萌发指数存在显著性差异,种子长/冠毛长比值与种子萌发能力呈正相关关系,二者间表现出一定的权衡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茎泽兰 种子风传播 冠毛 萌发 权衡
下载PDF
适合乌兰察布地区栽培的平菇菌株比较试验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富利 《食用菌》 2012年第1期23-24,共2页
以引进6个平菇菌株和乌兰察布地区主栽的1个平菇菌株,进行了比较试验,经各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生长势、污染率和子实体产量、生物转化率、子实体性状的比较,以新平33和黒平2号菌株综合表现突出,为适合乌兰察布地区栽培的优良平菇菌株。
关键词 平菇栽培 适合本地区 品种比较
下载PDF
米诺地尔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内钙离子及MDA浓度的影响
11
作者 李富利 刘忠 +4 位作者 雷丽华 黄晓琴 程玉琪 付雅雯 谢月嫦 《皮肤病与性病》 2019年第5期626-628,共3页
目的探讨米诺地尔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内钙离子及MDA浓度的影响。方法体外原代培养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将0.5mmol/L、1.0mmol/L的米诺地尔分别作用于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48h后,分别利用双激发波长荧光分光光度计、MDA试剂盒检测... 目的探讨米诺地尔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内钙离子及MDA浓度的影响。方法体外原代培养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将0.5mmol/L、1.0mmol/L的米诺地尔分别作用于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48h后,分别利用双激发波长荧光分光光度计、MDA试剂盒检测细胞内游离钙离子及MDA浓度。结果0.5mmol/L、1.0mmol/L的米诺地尔作用于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后,细胞内钙离子及MDA浓度均降低(P<0.05)。结论米诺地尔可能通过降低细胞内的钙离子及MDA浓度而抑制增生性瘢痕成纤维增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诺地尔 增生性瘢痕 成纤维细胞 细胞内钙离子 MDA
下载PDF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马铃薯种薯繁育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12
作者 李富利 李富花 《科技视界》 2014年第35期265-265,共1页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主动学习与教师加以引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既符合探究式的学习模式,又符合教学的层次性和实用性。它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任务驱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主动学习与教师加以引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既符合探究式的学习模式,又符合教学的层次性和实用性。它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任务驱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种薯繁育 任务驱动教学 应用
下载PDF
床旁即时血浆D-二聚体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危险程度的早期评估价值 被引量:14
13
作者 赵艳军 李富利 +3 位作者 刘超 史菲 于健 王华荣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6期70-72,共3页
目的评估床旁即时血浆D-二聚体(D-D)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危险程度的早期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23例就诊于急诊并诊断为AMI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记录AMI患者28 d内发生死亡例数,分析D-D对AMI患者28 d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 223例AM... 目的评估床旁即时血浆D-二聚体(D-D)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危险程度的早期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23例就诊于急诊并诊断为AMI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记录AMI患者28 d内发生死亡例数,分析D-D对AMI患者28 d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 223例AMI患者床旁即时血浆D-D水平为(420.32±119.65)ng/m L,其中≥600 ng/m L者51例、<60 0ng/m L者172例。二者院前时间、高血压和(或)血脂异常、冠心病或陈旧心梗、糖尿病、肌钙蛋白I、急诊PC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性别、年龄、吸烟史、其他合并症、N末端前脑钠肽、PCI结果(单支病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床旁即时血浆D-D水平AMI患者28 d内死亡病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将数据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二聚体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8 d内死亡无预测价值(P均>0.05)。结论单独检测床旁即时血浆D-D对AMI患者危险程度的早期评估价值有限,联合检测可能会成为有价值预测因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即时检验 急性心肌梗死 早期预后 评估价值
下载PDF
联合LVEF和NT-proBNP检测在症状不典型非ST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预后评估中的作用 被引量:13
14
作者 赵艳军 王华荣 +1 位作者 李富利 于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2311-2315,共5页
目的探讨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在症状不典型非ST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早期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6月31日经急诊确诊并入院的248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资料,按照心... 目的探讨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在症状不典型非ST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早期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6月31日经急诊确诊并入院的248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资料,按照心电图改变分为NSTE-ACS和STE-ACS组,分别记录其年龄、性别、既往病史、吸烟史、就诊症状、是否表现为胸痛、从发病到就诊时间(院前时间)、从就诊到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或溶栓等治疗的时间(急诊时间)、28 d是否死亡,如果死亡则记录发病至死亡的时间(生存时间);记录患者来急诊即接受的检查的结果,包括血常规、心肌损伤标志物(CK-MB\MYO\CTNI)、D-二聚体、NT-proBNP、LVEF等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同时建立Cox回归模型,并绘制生存曲线,以分析NT-proBNP和LVEF对心梗后早期预后(28 d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对NSTE-ACS和STE-ACS组分析发现,NSTE-ACS组以胸痛为主诉就诊的患者比例低于后者(33.6%vs.70.1%,P=0.003),院前时间长于后者(67.92±116.89 vs.30.65±55.59,P=0.006),CTNI(4.37±12.53 vs.9.62±18.00,P=0.011)和LVEF(53.51±14.51 vs.56.26±12.30,P=0.019)低于后者,NT-proBNP高于后者(2 288.37±4 612.10 vs.1 506.84±1 722.51,P=0.038),而病死率高于前者(15.3%vs.6.8%,P=0.036)。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提示LVEF与28 d病死率负相关(B=-0.097,P=0.022),ROC曲线下面积0.783,NT-pro BNP与LVEF进行拟合后绘制ROC曲线下面积0.901,提示评价效果优于单一因素。且NT-proBNP与LVEF呈负相关(r=-0.263,P=0.001),Cox回归模型生存曲线提示LVEF(B=0.401,P=0.045)越大,生存时间越长,NT-proBNP(B=0.00,P=0.931)与生存时间无关。结论联合LVEF和NT-proBNP检测有助于临床医师早期对症状不典型的NSTE-ACS患者的危险程度作出评估,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末端脑钠肽原 左心室射血分数 症状不典型 非ST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 早期预后评估
下载PDF
急诊筛查D-二聚体在致命性胸痛病因诊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赵艳军 李富利 +4 位作者 高春雨 董二飞 刘超 史菲 于健 《河北医药》 CAS 2017年第20期3118-3120,共3页
目的探讨即时检测(POCT)D-二聚体对于急诊致命性胸痛患者的诊断作用。方法收集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就诊并最终明确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AMI)、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急性肺栓塞(APE)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评估D-二聚体在疾... 目的探讨即时检测(POCT)D-二聚体对于急诊致命性胸痛患者的诊断作用。方法收集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就诊并最终明确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AMI)、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急性肺栓塞(APE)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评估D-二聚体在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同时比较、分析其他临床资料。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36例患者,经冠脉造影明确诊断AMI的患者193例,经主动脉CTA明确诊断AAD的患者19例,经肺动脉CTA明确诊断APE的患者24例,通过对3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示AMI组、AAD组、APE组3组间年龄、性别、高血压史、吸烟史、D-二聚体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平均年龄高于AAD组(P=0.000)和APE组(P=0.000),AMI组男性比例高于APE组(χ~2=9.140,P=0.003),AMI组高血压病史高于APE组(χ~2=7.093,P=0.008),AMI组(χ~2=6.622,P=0.010)、AAD组(χ~2=6.344,P=0.012)吸烟比例均高于APE组,D-二聚体方面APE组高于AAD组(P=0.043),APE组高于AMI组(P=0.000),AAD组高于AMI组(P=0.000)。结论POCT检测D-二聚体有助于急诊致命性胸痛患者的鉴别诊断,有助于鉴别AMI、AAD和APE,有助于提高早期确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CT 致命性胸痛 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肺栓塞 急性主动脉夹层
下载PDF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富利 王晓丽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88-490,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根据24 h动态血压监测分为2组:血压晨峰值≥55 mm Hg(1 mm Hg=0.133 kPa)为晨峰组,血压晨峰值<55mm Hg为非晨峰组,每组40例,均常规行超...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根据24 h动态血压监测分为2组:血压晨峰值≥55 mm Hg(1 mm Hg=0.133 kPa)为晨峰组,血压晨峰值<55mm Hg为非晨峰组,每组40例,均常规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结果晨峰组24h、昼间、夜间收缩压及血压晨峰均明显高于非晨峰组(P<0.05),晨峰组LVMI明显高于非晨峰组;左心室肥厚比例明显高于非晨峰组(P<0.05)。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与左心室肥厚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压 肥大 左心室 心电描记术 便携式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下载PDF
老年血压晨峰与靶器官损害关系研究近况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富利 王晓丽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67-568,共2页
生理状态下,血压在一天中是波动的,存在昼夜节律。血压波动大,昼夜节律消失是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主要特点之一。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血压变异性与靶器官损害相关,血压变异大的患者器官损害更严重,并且倾向于作为一项独立的反映心... 生理状态下,血压在一天中是波动的,存在昼夜节律。血压波动大,昼夜节律消失是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主要特点之一。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血压变异性与靶器官损害相关,血压变异大的患者器官损害更严重,并且倾向于作为一项独立的反映心血管功能的指标。在24h内,血压变异程度最大的时间段是在清晨,即从睡眠状态转为清醒并开始活动时,血压从相对较低的水平在短时间内迅速上升到较高的水平,甚至达到24h内最高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昼夜节律 一氧化氮 神经内分泌系统 卒中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手术治疗难治性甲沟炎及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18
作者 刘忠 李富利 +3 位作者 黄晓琴 詹露萍 付雅雯 程玉琪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701-702,共2页
目的:探讨对各种难治性甲沟炎患者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及观察其疗效。方法:对难治性甲沟炎患者按照趾甲的不同情况分别施以甲沟重建术及趾端鱼嘴形切除术。结果:治疗难治性甲沟炎患者127例,124例治愈,3例复发。结论:甲沟重建术及趾... 目的:探讨对各种难治性甲沟炎患者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及观察其疗效。方法:对难治性甲沟炎患者按照趾甲的不同情况分别施以甲沟重建术及趾端鱼嘴形切除术。结果:治疗难治性甲沟炎患者127例,124例治愈,3例复发。结论:甲沟重建术及趾端鱼嘴形切除术治疗难治性甲沟炎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甲沟炎 甲沟重建术:趾端鱼嘴形切除术
原文传递
燕麦种子活力测定方法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富花 李富利 +1 位作者 李富荣 李凤程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67-771,共5页
以不同年份收获的燕麦(Avena sativa)种子(Lot2004,Lot2007,Lot2008)为试验材料,采用标准发芽、快速发芽、电导率测定、甲醇劣变处理和人工老化处理方法,对燕麦种子活力进行测定。同时进行了田间种植出苗试验,测定不同储藏年限种子的田... 以不同年份收获的燕麦(Avena sativa)种子(Lot2004,Lot2007,Lot2008)为试验材料,采用标准发芽、快速发芽、电导率测定、甲醇劣变处理和人工老化处理方法,对燕麦种子活力进行测定。同时进行了田间种植出苗试验,测定不同储藏年限种子的田间出苗率及田间出苗时间,并分析各室内测定指标与田间出苗率及田间出苗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甲醇劣变处理、人工老化处理、标准发芽测定与田间出苗率的相关性均不显著(P>0.05),而平均发芽时间MJGT(胚根伸出种皮)和MGT(胚根至少2mm)与田间出苗率显著相关(P<0.05),可以较好预测种子批的田间出苗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种子活力 发芽率 田间出苗率
下载PDF
持久性发疹性斑状毛细血管扩张症1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忠 李富利 +3 位作者 雷丽华 黄晓琴 唐增奇 朱晓浚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327-328,共2页
患者男,24岁,躯干及四肢褐色斑疹20余年,Darier征阳性。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大致正常,真皮浅层毛细血管扩张,周围有单个核细胞浸润;甲苯胺蓝染色:毛细血管周围单一核细胞内有紫红色异染颗粒。诊断:持久性发疹性斑状毛细血管扩张症。
关键词 发疹性斑状毛细血管扩张症 肥大细胞增生症 持久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