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core与其结合蛋白HCBP6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小权 成军 +3 位作者 张树林 王琦 国力 洪源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90-792,共3页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蛋白core与其结合蛋白HCBP6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相互作用。方法分别扩增HCV核心蛋白core及其结合蛋白HCBP6的cDNA片段,克隆入pGEM-T载体。测序正确后应用双杂交技术把目的片段分别插入哺乳动物细胞双杂交...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蛋白core与其结合蛋白HCBP6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相互作用。方法分别扩增HCV核心蛋白core及其结合蛋白HCBP6的cDNA片段,克隆入pGEM-T载体。测序正确后应用双杂交技术把目的片段分别插入哺乳动物细胞双杂交系统的表达质粒pBIND和pACT中构建重组载体。将构建的pBIND-core和pACT-HCBP6重组载体和报告质粒pG5luc共转染HepG2细胞,并设背景对照组(pBIND+pACT)、阳性对照组(pBIND-Myod+pACT-Id)、2个阴性对照组(pBIND-core+pACT、pBIND+pACT-HCBP6)和空白对照组。采用Dual-荧光检测系统和TurnerBiosystemsVeritas微孔板化学发光检测仪检测荧虫素酶活性。结果成功构建重组载体pBIND-core和pACT-HCBP6,共转染HepG2细胞之后,其荧虫素酶活性与海肾素酶活性的比值与各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CV核心蛋白core与其结合蛋白HCBP6在肝癌细胞系中确有一定的相互作用,为进一步阐明HCV核心蛋白在细胞凋亡及细胞恶变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病毒核心蛋白质类 双杂交系统技术
下载PDF
JC病毒蛋白VP3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诱导表达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小权 毛羽 +4 位作者 郑铁龙 成军 张树林 王琦 兴旺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9-172,共4页
目的构建JC病毒蛋白VP3原核表达载体,并观察其表达情况。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获得VP3基因,将其连接到pGEM-T载体,测序正确后插入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转化BL21大肠杆菌,IPTG诱导,并通过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 目的构建JC病毒蛋白VP3原核表达载体,并观察其表达情况。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获得VP3基因,将其连接到pGEM-T载体,测序正确后插入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转化BL21大肠杆菌,IPTG诱导,并通过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Western blot免疫印迹分析鉴定融合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扩增获得VP3基因片段,成功构建了大肠杆菌原核表达JC病毒VP3载体。经IPTG诱导,得到了分子质量为59 ku的目的蛋白,Western blot证实其具有良好的抗原性。结论本研究成功表达了VP3蛋白,对于研究VP3蛋白的免疫原性和生物学特性奠定了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C病毒 VP3蛋白 原核表达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结合蛋白2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诱导表达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小权 王琦 +3 位作者 成军 张树林 洪源 向天新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289-291,299,共4页
目的体外构建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结合蛋白2原核表达载体并观察其表达情况。方法以含有HBEBP2全长序列的质粒为模板,通过PCR扩增获得HBEBP2基因片段,将HBEBP2连接到pGEM-T载体,在测序证实正确后将其插入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转化B... 目的体外构建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结合蛋白2原核表达载体并观察其表达情况。方法以含有HBEBP2全长序列的质粒为模板,通过PCR扩增获得HBEBP2基因片段,将HBEBP2连接到pGEM-T载体,在测序证实正确后将其插入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转化BL21大肠埃希菌,经IPTG诱导,并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鉴定融合蛋白的表达。结果扩增获得的HBEBP2基因片断被成功构建到大肠埃希菌原核表达载体中。经IPTG诱导,得到了融合蛋白的表达,经Western blot分析证实其分子量为34kD,具有抗原性。结论体外成功表达HBEBP2蛋白,为进一步研究HBEBP2蛋白的免疫原性和生物学特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HBeAg结合蛋白2 原核表达 体外
下载PDF
重复应用TGF-β1对缺氧缺血性新生大鼠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小权 张菊平 +1 位作者 刘俐 刘黎明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1年第3期293-295,共3页
目的 探讨重复应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的影响.方法 95只不分性别的7日龄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处理组(生理盐水干预组及TGF-β1干预组),模型成功后2h、10d,处理组腹腔注入... 目的 探讨重复应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的影响.方法 95只不分性别的7日龄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处理组(生理盐水干预组及TGF-β1干预组),模型成功后2h、10d,处理组腹腔注入10ng的生理盐水或TGF-β1,原位末端标记法和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10d和40d后脑组织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凋亡情况和Caspase-3表达.结果 建模后10d,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相比,TGF-β1治疗组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凋亡存在(t=9.35,P〈0.05),Caspase-3表达可见(t=7.43,P〈0.05);与模型组和盐水干预组比较,细胞因子TGF-β1治疗组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凋亡明显减少(t=5.63,P〈0.05),Caspase-3表达减轻(t=4.55,P〈0.05).建立模型后40d,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凋亡存在(t=7.25,P〈0.05),Caspase-3表达可见(t=8.17,P〈0.05),TGF-β1治疗组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凋亡仍存在(t=6.07,P〈0.05),Caspase-3表达可见(t=3.98,P〈0.05).结论 新生大鼠脑缺氧缺血后应用TGF-β1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单剂量应用TGF-β1可以保护神经元,重复应用TGF-β1未使保护神经元的作用得到延长;TGF-β1的作用可能是通过减少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表达起到作用的;该实验为细胞因子TGF-β1用于临床治疗缺氧缺血性脑损害提供了一些理论依据,并为TGF-β1治疗脑损伤机制的探讨提供了一定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缺氧缺血 新生SD大鼠
下载PDF
TGF—β1对新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大鼠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小权 孙晓勉 +1 位作者 杨周岐 王丽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09年第2期143-145,共3页
目的探讨TGF-β1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95只新生不分性别的7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干预组(盐水组及治疗组),模型建立成功后2小时,干预组大鼠腹腔注入10ng的盐水或TGF-β1,用... 目的探讨TGF-β1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95只新生不分性别的7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干预组(盐水组及治疗组),模型建立成功后2小时,干预组大鼠腹腔注入10ng的盐水或TGF-β1,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建立模型后2小时及给药后24小时脑组织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凋亡的情况和Caspase-3表达的变化。结果建模后2小时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比较,脑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凋亡明显增加(U1=11.58、U2=11.50.均P〈0.01),Caspase-3表达增强(U1=3.49、U2=5.31,均P〈0.01);给药后24小时模型纽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比较,脑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凋亡明显增强(U1=14.56、U2=14.65,均P〈0.01),Caspase-3表达增强(U1=4.95、U2=5.91,均P〈0.01);治疗组与模型组和盐水干预组比较,脑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凋亡明显减轻(U1=11.39、U2=9.19,均P〈0.01),Caspase-3表达减少(U1=3.34、U2=2.83,均P〈0.01)。结论脑缺氧缺血后应用TGF-β1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TGF-β1可显著减少新生大鼠脑缺氧缺血后海马CA1区锥体细胞的凋亡,TGF-β1保护神经元、减轻凋亡可能是通过减少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表达起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缺氧缺血 新生SD大鼠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与其结合蛋白HCBP12在HepG2细胞中的相互作用
6
作者 李小权 张树林 +3 位作者 成军 王琦 国力 洪源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1468-1471,共4页
目的:使用哺乳动物双杂交系统探讨HCV-core与HCBP12在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中的相互作用.方法:PCR分别扩增含HCV core及HCBP12的cDNA片段,克隆入pGEM-T载体,经测序正确后再分别克隆入哺乳动物双杂交的表达质粒PBIND和PACT中,并转染HepG2... 目的:使用哺乳动物双杂交系统探讨HCV-core与HCBP12在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中的相互作用.方法:PCR分别扩增含HCV core及HCBP12的cDNA片段,克隆入pGEM-T载体,经测序正确后再分别克隆入哺乳动物双杂交的表达质粒PBIND和PACT中,并转染HepG2细胞,48h后检测细胞中报告基因luciferase activity的表达水平.结果:Dual-Luciferase Activety系统检测显示PBIND-core与PACT-HCBP12实验组萤火虫荧光与海肾素荧光的比值明显高于其他阴性对照组,但低于阳性对照组.结论:哺乳动物双杂交系统证实HCV核心蛋白与其结合蛋白HCBP12在人肝癌细胞系中HepG2中有一定的相互作用,为进一步研究HCV-core和HCBP12的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病毒核心蛋白质类 HCBP12 哺乳动物双杂交系统 基因 报告
原文传递
转化生长因子β_1与缺血缺氧性脑损伤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小权 孙晓勉 杨周岐 《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 2004年第6期326-328,共3页
转化生长因子β1是一种具有多功能的细胞因子,在正常脑细胞中表达极少,在脑细胞发生缺血缺氧损伤后表达明显增多。转化生长因子β1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促进缺血缺氧性脑损伤所引起的神经细胞的康复。该文对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以综述。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 缺血缺氧性脑损伤
下载PDF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的早期评估指标 被引量:10
8
作者 黄燕萍 邓素莲 +5 位作者 改莲 李小权 康燕 罗树舫 史瑞明 辛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9-161,共3页
目的 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 (NSE)、内源性一氧化碳 (CO)、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 (NBNA)、临床分度法和CT分度法等方法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预后判断早期评估中的意义。方法 对 30例HIE患儿在生后第 2天检测血清NSE浓度和血... 目的 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 (NSE)、内源性一氧化碳 (CO)、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 (NBNA)、临床分度法和CT分度法等方法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预后判断早期评估中的意义。方法 对 30例HIE患儿在生后第 2天检测血清NSE浓度和血浆CO水平 ,生后 7d内进行临床分度、CT分度和NBNA评分 ,于生后 6月 - 1岁进行神经发育随访 ,以 10例足月新生儿为对照组。结果 HIE组血清NSE、血浆CO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均 <0 .0 0 1) ;血清NSE、血浆CO浓度之间 ,及它们分别与HIE临床分度、CT分度呈正相关 ,与NBNA评分呈负相关 ;临床分度法、CT分度法、NBNA、血清NSE及血浆CO浓度检测预测预后的敏感性分别为 10 0 %、10 0 %、85 .71%、10 0 %和 83.33% ,特异性分别为 4 5 .4 5 %、4 5 .4 5 %、5 1.6 6 %、5 8.33%和 5 8.33%。结论 临床分度法是预测HIE预后的基础指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预后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 内源性一氧化碳 评估方法
下载PDF
高氧液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刘俐 高宁 +5 位作者 田代印 李小权 宋健文 周宏艳 王全丽 辛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37-639,共3页
目的 探讨高氧液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疾病治疗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采用比色法、血气分析检测 2 0例用高氧液患儿血浆SOD、MDA及血气变化 ,同时以 2 0例未用高氧液患儿作对照 ,观察临床症状、体征改变。结果 用高氧液组PaO2 、SaO2 ... 目的 探讨高氧液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疾病治疗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采用比色法、血气分析检测 2 0例用高氧液患儿血浆SOD、MDA及血气变化 ,同时以 2 0例未用高氧液患儿作对照 ,观察临床症状、体征改变。结果 用高氧液组PaO2 、SaO2 明显升高 (P <0 .0 1) ,PaCO2 明显下降 (P <0 .0 1) ,同时有pH、HCO3 -、BE下降 ;血浆SOD升高、MDA下降 (P <0 .0 1) ;用高氧液临床症状体征迅速改善 ,有效率 95 %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氧液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疾病 治疗 低氧血症 血气分析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下载PDF
深冲用铝镇静钢DC04的开发与生产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小权 夏茂森 +2 位作者 张磊 倪晓青 周生玉 《山东冶金》 CAS 2009年第6期28-30,37,共4页
为了生产深冲用铝镇静钢DC04,炼钢采用低碳低硅冶炼技术、RH真空脱碳工艺,热轧按照"三高一低"的温度制度控制,冷轧采用大压下率轧制及缓慢加热的高温退火工艺。通过检验分析,开发的DC04钢显微组织特征及有利织构比例达到理论... 为了生产深冲用铝镇静钢DC04,炼钢采用低碳低硅冶炼技术、RH真空脱碳工艺,热轧按照"三高一低"的温度制度控制,冷轧采用大压下率轧制及缓慢加热的高温退火工艺。通过检验分析,开发的DC04钢显微组织特征及有利织构比例达到理论要求,力学性能满足标准要求。生产的DC04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完全能够满足用户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04 深冲用钢 产品开发 力学性能 显微组织
下载PDF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综合征儿童血浆β-EP变化初探 被引量:3
11
作者 孙晓勉 刘黎明 +1 位作者 李小权 王懿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87-88,共2页
【目的】 测定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DHD)儿童血浆中 β 内啡肽 (β EP)水平的变化 ,为临床有效治疗和实验室诊断ADHD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 1~ 6年级学生 183 7人 ,用ICD 10诊断标准共确诊ADHD患儿 ... 【目的】 测定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DHD)儿童血浆中 β 内啡肽 (β EP)水平的变化 ,为临床有效治疗和实验室诊断ADHD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 1~ 6年级学生 183 7人 ,用ICD 10诊断标准共确诊ADHD患儿 2 5名。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正常配对组和ADHD组儿童血浆 β EP水平。  【结果】 ADHD组患儿血中 β EP水平低于正常配对组。  【结论】 β EP水平不足可能是ADHD患儿发病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DHD 儿童 Β-内啡肽 Β-EP 血浆
下载PDF
退火工艺对冷轧钢板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小权 张磊 栾彩霞 《山东冶金》 CAS 2008年第S1期59-60,共2页
退火工艺与冷轧钢板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有着密切关系,退火加热温度越高、保温时间越长,冷轧成品的晶粒越粗大,反之则晶粒越细小,而合适的晶粒等级可有效改善冷轧板的综合成形性能。以钢种SPCC为例,通过对正常默认SPCC冷点温度(620℃)和... 退火工艺与冷轧钢板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有着密切关系,退火加热温度越高、保温时间越长,冷轧成品的晶粒越粗大,反之则晶粒越细小,而合适的晶粒等级可有效改善冷轧板的综合成形性能。以钢种SPCC为例,通过对正常默认SPCC冷点温度(620℃)和提高SPCC加热过程冷点温度(635℃)2种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适当提高退火工艺中的冷点温度,可使冷轧成品的晶粒长大,综合成形性能提高,满足冲压过程对成形性能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火工艺 力学性能 显微组织 成形性能
下载PDF
TGF-β1等指标的变化在HIE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3
作者 艾婷 肖谧 +2 位作者 李小权 刘俐 孙晓勉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0年第5期613-615,共3页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与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的动态变化情况,了解这些指标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为病情的判断和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04年3月~2005年1月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与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的动态变化情况,了解这些指标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为病情的判断和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04年3月~2005年1月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就诊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为实验组,同期出生的足月新生儿为对照组,检测生后第1、3、7天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的浓度,同时检测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以及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结果 生后第3天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的浓度在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92,P&lt;0.05),且组间两两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只在新生儿出生后第3天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与血小板计数之间呈正相关(r=0.251,P&lt;0.05),而与白细胞计数之间第1、3、7天均无明显相关性(均P&gt;0.05);缺氧缺血性脑病组生后第1、3、7天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的浓度与第14天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呈正相关(均P&lt;0.05).结论 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在缺氧缺血所致的神经元死亡中起保护性作用;血小板可作为临床判断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和监测病情变化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病 转化生长因子-Β1 白细胞 血小板
下载PDF
耳鼻喉手术后疼痛的临床治疗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小权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12期17-18,共2页
目的分析耳鼻喉手术后疼痛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耳鼻喉手术患者90例,分为曲马多组(45例)和芬太尼组(45例),分别采取盐酸曲马多与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评价镇痛效果、术后5 h、10 h、24 h疼痛程度、不良反应率。结果曲马多组患者镇痛有效... 目的分析耳鼻喉手术后疼痛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耳鼻喉手术患者90例,分为曲马多组(45例)和芬太尼组(45例),分别采取盐酸曲马多与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评价镇痛效果、术后5 h、10 h、24 h疼痛程度、不良反应率。结果曲马多组患者镇痛有效率(95.56%)高于芬太尼组(86.67%),术后5 h、10 h、24 h疼痛评分低于芬太尼组,不良反应率(4.44%)低于芬太尼组(15.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曲马多用于治疗耳鼻喉手术患者,可有效镇痛、减轻疼痛、降低不良反应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鼻喉手术 曲马多 芬太尼
下载PDF
儿童Bartter综合征1例报告 被引量:1
15
作者 韦俊 黄燕萍 李小权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1-92,共2页
关键词 儿童 BARTTER综合征 遗传性肾小管疾病 低钾血症 代谢性碱中毒
下载PDF
关于新时期做好援苏丹医疗队岗前外语培训工作的思考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馨 武静 +2 位作者 郭永 李小权 晓军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4期685-687,共3页
派遣援外医疗队是我国参与国际合作的重要方式,从1971年开始,陕西省开始承担援苏丹医疗队任务。随着医疗援助任务的不断开展,相关的法律和规章制度也不断完善,援外医疗队员的岗前外语培训也逐渐规范。笔者分析了第34期援苏丹医疗队岗前... 派遣援外医疗队是我国参与国际合作的重要方式,从1971年开始,陕西省开始承担援苏丹医疗队任务。随着医疗援助任务的不断开展,相关的法律和规章制度也不断完善,援外医疗队员的岗前外语培训也逐渐规范。笔者分析了第34期援苏丹医疗队岗前外语培训的特点,阐述了参加此次培训的心得体会,希望与广大同行进行分享,大家共同努力,促进我国卫生援外事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援助 国际合作 援外医疗队 苏丹
下载PDF
子宫切除对育龄妇女心理状况及性生活方面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筱凤 李小权 《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 2001年第4期148-150,共3页
子宫切除是妇科的最常见的手术之一 ,由于子宫在人体的特殊“地位” ,切除后对人体的影响较为特别 。
关键词 子宫切除 情感性精神障碍 性心理障碍
下载PDF
西安市城区儿童碘营养现状与问题 被引量:1
18
作者 潘建平 任永慧 +1 位作者 孙晓勉 李小权 《中国公共卫生学报》 1999年第3期46-48,共3页
为了解城市儿童目前碘营养状况及存在问题,在西安市不同年龄组儿童中随机抽样,作膳食营养、生长发育调查以及尿碘、血清T3、T4、TSH、Tg、Tm化验,DST测查,饮用水、食盐中碘含量检测。结果表明:(1)甲状腺Ⅰ°... 为了解城市儿童目前碘营养状况及存在问题,在西安市不同年龄组儿童中随机抽样,作膳食营养、生长发育调查以及尿碘、血清T3、T4、TSH、Tg、Tm化验,DST测查,饮用水、食盐中碘含量检测。结果表明:(1)甲状腺Ⅰ°和Ⅱ°肿大率分别为131%和04%(P<001);(2)尿碘中位数为29228μg/L;尿碘值<100μg/L者155%,>800μg/L者139%;(3)血清T3、T4、TSH、Tg、Tm均值均在正常范围,其中T3、T4高于正常值上限者分别为260%和23%,TSH高于正常值上限者为06%;(4)发育商(DQ)和智力指数(MI)分别为11007±1718和10553±1623;(5)饮用水中碘含量均值为327μg/L,食盐中碘含量均值为3331mg/kg。提示西安市城区儿童碘营养状况在总体上处于较好水平的背后,潜在着某些不容忽视的碘营养失衡问题,急需加强监测、科学评价、妥善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营养 碘缺乏病 儿童
下载PDF
绝经后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 被引量:5
19
作者 任娟 李小权 任效娥 《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 1999年第3期99-102,共4页
骨质疏松是绝经后妇女最常发生的疾病之一。它使绝经后妇女的骨折发生率显著升高。故对它的预防和治疗极为重要。近年来,主要采用的防治措施为雌激素替代疗法、服用钙剂、维生素 D类、二磷酸盐及氟化钠等。本文就骨质疏松的防治综述... 骨质疏松是绝经后妇女最常发生的疾病之一。它使绝经后妇女的骨折发生率显著升高。故对它的预防和治疗极为重要。近年来,主要采用的防治措施为雌激素替代疗法、服用钙剂、维生素 D类、二磷酸盐及氟化钠等。本文就骨质疏松的防治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 骨质疏松 预防 雌激素 替代疗法 治疗
下载PDF
清热止血汤联合鼻腔填塞术治疗鼻衄100例
20
作者 刘林 韩桂亭 +5 位作者 陈东泉 房燕 班向芳 王学军 李小权 房学贤 《职业与健康》 CAS 2002年第9期119-120,共2页
目的 观察清热止血汤联合鼻腔填塞术对脏腑热结而引起鼻衄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中医五脏热法之鼻衄理论将100例鼻衄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清热止血汤加减,每日1剂,煎服。必要时联合鼻腔填塞术。对照组给三七粉6g,1日3次,口服。观察... 目的 观察清热止血汤联合鼻腔填塞术对脏腑热结而引起鼻衄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中医五脏热法之鼻衄理论将100例鼻衄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清热止血汤加减,每日1剂,煎服。必要时联合鼻腔填塞术。对照组给三七粉6g,1日3次,口服。观察疗效,疗程均为2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8.55%,对照组总有效率87.1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5.91,P<0.05)。结论 清热止血汤联合鼻腔填塞术治疗鼻衄疗效非常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填塞术 治疗 清热止血汤 三七粉 鼻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