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5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阴道二维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内膜息肉病变诊断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赵丽丽 魏海东 +1 位作者 李小莉 韩碧波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1期93-94,共2页
目的探讨经阴道二维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内膜息肉病变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患者46例,据病理检查结果将其分为息肉组和病变组。记录两组患者临床资料、BMI、超声指标(子宫内膜厚度、病灶最大... 目的探讨经阴道二维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内膜息肉病变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患者46例,据病理检查结果将其分为息肉组和病变组。记录两组患者临床资料、BMI、超声指标(子宫内膜厚度、病灶最大直径、病灶回声不均匀、血流丰富),并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分析经阴道二维超声诊断价值。结果依据病理检查检查显示,息肉组30例,病变组16例。两组患者年龄、产次0次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BMI≥24kg/m^(2)、绝经后出血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组子宫内膜厚度、病灶最大直径、病灶回声不均匀占比、血流丰富占比均显著高于息肉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灵敏度为67.50%(27/40),特异度为16.67%(1/6),阳性预测值为84.38%(27/32),阴性预测值为7.14%(1/14),符合率为60.87%(28/46)。结论经阴道二维超声可作为辅助手段用于子宫内膜息肉及其病变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内膜息肉病变 经阴道二维超声 诊断
下载PDF
中国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的地学应用60年
2
作者 李小莉 王毅民 +3 位作者 邓赛文 王祎亚 李松 白金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989-2998,共10页
作为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技术在中国最早的应用领域—地质与矿产资源应用已走过了60年的引入与发展历程。文章简介了中国X射线荧光分析实验室在中国的建立与早期发展;介绍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地质与矿产资源系统引入和发展现代X射线光谱分... 作为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技术在中国最早的应用领域—地质与矿产资源应用已走过了60年的引入与发展历程。文章简介了中国X射线荧光分析实验室在中国的建立与早期发展;介绍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地质与矿产资源系统引入和发展现代X射线光谱分析技术的主要时间节点和重要事件,包括:技术准备、仪器及软件引入、加拿大地质调查局Lachance先生,飞利浦de Jongh博士等著名学者应邀来华讲学活动和中国-德国(联邦地学与原料研究院)两期合作项目的支持等;重点评介了现代X射线荧光各分支技术(包括:便携式X射线荧光、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扫描核探针、全反射X射线荧光和微束X射线荧光等)在地学领域多个方面的应用、主要成果和为地矿事业作出的重要贡献,包括:硅酸盐岩石全分析、痕量及超轻元素分析、各类矿石分析、地球化学调查和国际地球化学填图样品分析、海洋地质与矿产资源调查现场分析、稀土元素分析、卤族元素分析、野外现场分析、原位微区分析和标准物质研制与标准分析方法等11个应用方面。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实现了X射线荧光方法对传统化学方法的“替代”而成为岩石全分析的主导方法,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地质分析的面貌,推动了中国现代地球科学事业的发展,成为中国地质分析技术发展中的里程碑。在分析样品以亿计的大规模各类地球化学调查和国际地球化学填图项目中,X射线荧光分析方法充分发挥了制样简单、快速、经济而又无污染的优势,成为多种分析方法配套方案中的主导技术,从而作出了前所未有的突出贡献。所形成的方法在中国当今的地质分析中具有典型意义,代表着当今常规地质分析的普遍水平,具有时代特征。最后展望了X射线荧光分析技术地学应用的未来发展。引文64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荧光光谱 应用 地质与矿产 发展 历史
下载PDF
1960-2020年中国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评述文献评介
3
作者 李小莉 王毅民 +1 位作者 高新华 白金峰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31-1240,共10页
中国X射线荧光光谱(XRF)自1960年起,已经历了60多年的发展,相关文献数量已过万,其中的评述文献是读者了解我国XRF分析现状与发展趋势的最便捷工具之一。本文收集了181篇1960-2020年发表的XRF评述文献,按综合性评述、年度评述和专题评述... 中国X射线荧光光谱(XRF)自1960年起,已经历了60多年的发展,相关文献数量已过万,其中的评述文献是读者了解我国XRF分析现状与发展趋势的最便捷工具之一。本文收集了181篇1960-2020年发表的XRF评述文献,按综合性评述、年度评述和专题评述进行分类和评介,并对其中影响较大的文献做了进一步说明(引用文献184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荧光光谱(XRF) 评述 仪器 应用 评介
下载PDF
气候变化背景下青藏高原特有种唐古特红景天的地理分布格局预测
4
作者 李小莉 苏旭 +3 位作者 王东 刘玉萍 陈金元 孙成林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8-179,共12页
为探究唐古特红景天(Rhodiola tangutica)在青藏高原的潜在适宜分布及其生态适应性,基于唐古特红景天青藏高原38个分布位点以及当前和未来5个时期7个环境因子,利用MaxEnt模型构建唐古特红景天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模型,模拟和验证当前时... 为探究唐古特红景天(Rhodiola tangutica)在青藏高原的潜在适宜分布及其生态适应性,基于唐古特红景天青藏高原38个分布位点以及当前和未来5个时期7个环境因子,利用MaxEnt模型构建唐古特红景天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模型,模拟和验证当前时期1970—2000年与SSP245情景模式下未来4个时期(2030s、2050s、2070s和2090s)的潜在地理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海拔(Alt)和最干月份降水量(Bio14)是影响唐古特红景天地理分布格局的最主要生态因子,贡献率分别为89.3%和4.9%。(2)当前气候背景下,唐古特红景天在青藏高原地区的适宜分布区总面积为195.21×10^(4) km^(2),主要位于青海南部和东北部、四川西北部及西藏中部等。(3)与当前时期相比,未来4个时期唐古特红景天的适宜分布区总面积变化不太明显,但高适宜区面积却有所增加,呈现出向青藏高原中部集中分布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古特红景天 气候变化 潜在分布区预测 最大熵模型
下载PDF
气候变化背景下糙果紫堇在中国适宜分布区的预测
5
作者 杨倩 袁园 +5 位作者 苏旭 刘玉萍 王东 李小莉 孙成林 杨萍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6,共10页
为探究糙果紫堇(Corydalis trachycarpa)的潜在适宜分布区,明确其适宜的生存环境,旨在为糙果紫堇的资源利用和保护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基于糙果紫堇现有的分布位点、气候变量和环境变量数据,利用MaxEnt模型和ArcGIS软件模拟糙果紫堇当... 为探究糙果紫堇(Corydalis trachycarpa)的潜在适宜分布区,明确其适宜的生存环境,旨在为糙果紫堇的资源利用和保护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基于糙果紫堇现有的分布位点、气候变量和环境变量数据,利用MaxEnt模型和ArcGIS软件模拟糙果紫堇当前气候条件下(1970—2000年)和未来SSP 245情境模式下4个时期(2021—2040年、2041—2060年、2061—2080年、2081—2100年)在我国的潜在分布区,分析限制其分布的环境因子。结果表明(:1)影响糙果紫堇分布的最主要环境变量分别是海拔(Alt,贡献率60.9%)、温度季节性变化标准差(bio4,贡献率11.1%)、最暖季度降水量(bio18,贡献率9.4%)、降水量变异系数(bio15,贡献率7.0%),这4个变量的累计贡献率高达88.4%;(2)当前气候条件下,MaxEnt模型预测糙果紫堇的潜在分布区总面积约174.94万km^(2),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东部的四川西北部、甘肃南部、西藏东部、云南西北部和青海等地;(3)与当前气候条件下相比,SSP 245情境下未来4个时期糙果紫堇高、中、低适生区面积均有所增加,呈现向云南、西藏东部等低纬度地区扩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糙果紫堇 最大熵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 潜在分布区 气候变化
下载PDF
集束化中医干预对肝气郁结型更年期综合征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
6
作者 李小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136-0139,共4页
探究集束化中医干预对肝气郁结型更年期综合征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03月至2023年03月收治的肝气郁结型更年期综合征高血压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别实施常规干预(对照组)、集束化中医干预(研究组),比较患者血压... 探究集束化中医干预对肝气郁结型更年期综合征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03月至2023年03月收治的肝气郁结型更年期综合征高血压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别实施常规干预(对照组)、集束化中医干预(研究组),比较患者血压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血压控制效果较为显著;对照组血压控制较差,多项指标处于较高水平,P<0.05。研究组中医症候评分相对较低,满意度较高;对照组中医症候评分改善效果相对较差,满意度相对较低,P<0.05。结论 在开展对此类患者的治疗时,通过合理应用集束化中医干预能够起到较为显著的效果,对于血压的控制有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肝气郁结型 更年期综合征 集束化中医干预
下载PDF
海南火山石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策略——以海口市石山镇三卿村为例
7
作者 郑义 同亚静 +2 位作者 黄语嫣 李小莉 高联红 《现代园艺》 2024年第5期138-140,共3页
传统村落作为村落文化的重要载体,维系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无法割舍的乡愁。如今,传统村落的文化风貌和自然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大批具有深厚文化价值、旅游价值和历史价值的传统村落资源正在消失。以海口市石山镇三卿村为例,通过对... 传统村落作为村落文化的重要载体,维系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无法割舍的乡愁。如今,传统村落的文化风貌和自然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大批具有深厚文化价值、旅游价值和历史价值的传统村落资源正在消失。以海口市石山镇三卿村为例,通过对村落独特的建筑形态、自然环境、历史人文和院落空间等方面的调查,分析了现阶段村落保护与更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要求,从形态更新、业态更新、文态传承和生态提升四个方面提出了三卿村的系统保护与更新策略,以协调好资源、环境、生态和产业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空间活力 保护更新 传统村落
下载PDF
超细粉末压片制样X射线荧光光谱测定碳酸岩样品中多种元素及CO_2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小莉 安树清 +4 位作者 徐铁民 刘义博 张莉娟 曾江萍 王娜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741-1745,共5页
粉末压片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碳酸岩的误差主要来自粒度效应和矿物效应。为消除粒度效应影响,采用超细粉末压片制样准确测定了碳酸岩中的多种元素和CO2。使用德国FRITSCH行星式球磨机,碳化钨研磨介质将碳酸岩进行超细粉碎,为了克服团聚效... 粉末压片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碳酸岩的误差主要来自粒度效应和矿物效应。为消除粒度效应影响,采用超细粉末压片制样准确测定了碳酸岩中的多种元素和CO2。使用德国FRITSCH行星式球磨机,碳化钨研磨介质将碳酸岩进行超细粉碎,为了克服团聚效应,采用了湿法研磨。随颗粒度的减小,样品表面形态更平整、光滑,康普顿散射效应减小。研究了粒度变化对各元素分析线强度的影响,通常荧光强度随粒度减小而增加。当多个组分的颗粒度减小时,S,Si,Mg的强度将增加,Ca,Al,Ti,K的强度将减小,这取决于各自的质量吸收系数。研究了粒度变化对矿物物相组成的影响。计算了各分析元素分析线的穿透厚度,当样品的粒度碎至元素分析线的穿透厚度以下时,荧光强度受粒度的影响减小。实验发现当样品碎至d95≤8μm时,基本消除了颗粒度效应影响,压片法制样,理论α系数、经验系数法结合校正基体效应,可准确测定碳酸岩样品中14个元素,方法的精密度大大改善,除Na2O外,RSD<2%。C是超轻元素,荧光产额低且干扰严重。实验采用PX4人工多层膜晶体,粗准直器,X射线荧光光谱可定量测定碳酸岩中的CO2。试验发现C的测量强度随测量次数的增加而增加,且随放置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即使在干燥器中存放),因此建议使用新制的样片测定C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制样 X射线荧光光谱 碳酸岩 CO2
下载PDF
熔片制样-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煤灰样品中主次量组分 被引量:22
9
作者 李小莉 安树清 +3 位作者 徐铁民 杨丽峰 李国会 朱建峰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85-387,共3页
采用混合熔剂熔融制备样片,用Axios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定煤灰样品中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氧化镁、氧化钙、氧化钠、氧化钾、二氧化钛、二氧化锰、五氧化二磷和三氧化硫等11种组分。重点研究了熔样比、熔样温度和标准样品的制备,解... 采用混合熔剂熔融制备样片,用Axios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定煤灰样品中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氧化镁、氧化钙、氧化钠、氧化钾、二氧化钛、二氧化锰、五氧化二磷和三氧化硫等11种组分。重点研究了熔样比、熔样温度和标准样品的制备,解决了分析硫的难题。用基本参数法校正基体效应,分析方法的精密度(RSD,n=10)各组分均小于3%。用煤灰国家一级标准物质验证,结果与标准值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荧光光谱法 煤灰 熔融片
下载PDF
高压制样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煤样品中17种元素和灰分 被引量:16
10
作者 李小莉 安树清 +2 位作者 于兆水 白金峰 张勤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83-287,共5页
采用自制的高压制样模具,在1400 kPa压力下直接压制煤样品,解决了由于煤样品粘结性差难以直接压制成型的难题。用电子显微镜对高压样片(1400 kPa)和常规压片(400 kPa)作了表面形态的比较,高压制备的样片表面致密、平整、光滑、不掉粉末... 采用自制的高压制样模具,在1400 kPa压力下直接压制煤样品,解决了由于煤样品粘结性差难以直接压制成型的难题。用电子显微镜对高压样片(1400 kPa)和常规压片(400 kPa)作了表面形态的比较,高压制备的样片表面致密、平整、光滑、不掉粉末。由于煤国家标准样品中定值的元素少,为了增加煤标样中可测定元素,以ICP-AES多次分析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标准值,用高压制样建立了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测定煤样品中17个主次微量元素的分析方法,绝大部分组分的检出限较常规压力制备的样品有所改善,大部分组分的精密度都低于1%,制样的重现性好,X荧光的测定值与化学值基本相符。特别指出的是:使用SiKα测量强度和煤样品中的灰分含量建立的校准曲线,其RMS为0.9441,可直接用于测定煤样品中的灰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制样 X-射线荧光光谱
下载PDF
X射线荧光光谱熔融片法测定铜矿中的主次元素 被引量:24
11
作者 李小莉 唐力君 黄进初 《冶金分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7-70,共4页
采用熔融片法制样,使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定了铜矿中的13种主次量元素。为了有效地控制在熔样过程中硫的挥发,重点讨论了熔融制片法熔剂、氧化剂、脱模剂的选择及用量,预氧化及熔融温度和时间的选择。对分析元素谱线选择、基体效应和谱... 采用熔融片法制样,使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定了铜矿中的13种主次量元素。为了有效地控制在熔样过程中硫的挥发,重点讨论了熔融制片法熔剂、氧化剂、脱模剂的选择及用量,预氧化及熔融温度和时间的选择。对分析元素谱线选择、基体效应和谱线重叠干扰校正等也作了详细讨论。实验表明,熔片制备过程中加入氧化剂硝酸锶既可使坩埚避免被腐蚀,又可准确测定铜精矿中的S,氧化效果最佳。此外,采用Sr作为测量铜元素的内标,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得到很好改善。X射线荧光光谱熔片法测定铜矿中的主次元素结果与参考值一致,表明该法能够有效应用于铜矿中主次元素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荧光光谱 铜矿 熔片法 氧化剂 基体校正
下载PDF
贝前列素钠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12
作者 李小莉 赵波 +3 位作者 陈文慧 冯敬芳 汤娜 王雯瑾 《疑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595-597,601,共4页
目的观察贝前列素钠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9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医院肾内科收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序列号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52例。患者均予常规治疗,对照组... 目的观察贝前列素钠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9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医院肾内科收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序列号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52例。患者均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另予羟苯磺酸钙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贝前列素钠口服,治疗后对比2组肾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23%)高于对照组(88.4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95,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24h尿蛋白定量(Upro)、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t=7.809、4.999、16.497、16.993,对照组:t=6.406、3.226、14.885、15.976,均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t=2.116、2.264、2.407、2.373,均P<0.05);治疗后2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水平显著升高,血内皮素1(ET-1)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t=12.807、71.597,对照组:t=6.370、43.217,均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t=5.722、29.624,均P<0.01);2组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贝前列素钠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肾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用药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前列素钠 羟苯磺酸钙 肾小球肾炎 慢性 肾功能
下载PDF
X射线荧光光谱法分析碳酸盐时两种制样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8
13
作者 李小莉 吴良英 +1 位作者 王力强 吴彦涛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64-668,共5页
在X射线荧光光谱法分析碳酸盐时,采用了两种样片的制法,即熔融法和超细粉末压片法,并对此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所测定的15种组分中,采用超细粉末压片法所制样品的分析结果,其检出限有较大的改善,这是由于样品在制备过程... 在X射线荧光光谱法分析碳酸盐时,采用了两种样片的制法,即熔融法和超细粉末压片法,并对此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所测定的15种组分中,采用超细粉末压片法所制样品的分析结果,其检出限有较大的改善,这是由于样品在制备过程中未被稀释;对测定的精密度而言,虽然在主、次组分方面不如熔融法好,但对于痕量组分,则超细粉末压片法占优。此外,在超细粉末压片制样过程中不存在二氧化碳的逃逸,而且粒度效应也基本消除,因此可定量测定碳酸盐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荧光光谱法 碳酸盐样品 熔融法制样 超细粉末压片法制样
下载PDF
粉末压片-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水系沉积物和岩石样品中15种稀土元素 被引量:54
14
作者 李小莉 张勤 《冶金分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35-40,共6页
采用粉末样品压片制样,使用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土壤、水系沉积物和岩石样品中15个稀土元素(La、Ce、Pr、Nd、Sm、Eu、Gd、Tb、Dy、Ho、Er、Tm、Yb、Lu、Y)进行测定。重点探讨了15个稀土元素的测量条件,如分析线、分析晶体,基体... 采用粉末样品压片制样,使用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土壤、水系沉积物和岩石样品中15个稀土元素(La、Ce、Pr、Nd、Sm、Eu、Gd、Tb、Dy、Ho、Er、Tm、Yb、Lu、Y)进行测定。重点探讨了15个稀土元素的测量条件,如分析线、分析晶体,基体效应和谱线重叠干扰校正。使用60余个土壤、水系沉积物和岩石标样建立校准曲线,采用经验系数法和散射线内标法校正基体效应,并用多元回归准确扣除稀土元素谱线重叠干扰。重稀土元素的检出限多在0.2μg/g以下。对土壤标准样品进行精密度考察,15个稀土元素测量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0)为0.74%~17%。对土壤、水系沉积物和岩石标准样品进行分析,测定值和认定值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 稀土元素 粉末压片 土壤 水系沉积物 岩石
下载PDF
压片法和熔融片法制样-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钛矿石中的18种组分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小莉 刘斌 +2 位作者 徐进力 潘含江 潘宴山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88-1192,共5页
为了克服基体效应和矿物效应对钛矿石样品中18种主、痕量组分测定的干扰,采用压片机在1500kN压力下将样品压制成片,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测定压片中的10种痕量组分(磷、镓、铬、钒、硫、铷、锶、锰、锌和锆);按质量比20∶1将混合熔剂... 为了克服基体效应和矿物效应对钛矿石样品中18种主、痕量组分测定的干扰,采用压片机在1500kN压力下将样品压制成片,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测定压片中的10种痕量组分(磷、镓、铬、钒、硫、铷、锶、锰、锌和锆);按质量比20∶1将混合熔剂(四硼酸锂和偏硼酸锂的质量比为2∶1)和样品混合,在1050℃条件下熔融制样,用XRF测定熔融片中的8种主量组分(三氧化二铁、二氧化钛、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钾和氧化钠)。采用6种标准物质混合配制24个具有一定含量梯度的校准样品,用于绘制校准曲线。以经验系数法校正谱线重叠效应,用理论α系数法、康普顿散射内标法校正基体效应,用钴内标法校正铁的基体吸收效应。结果表明:经过综合校正公式校正后,18种组分的校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60。3个未知样品的测定结果和文献中报道的碱熔法的相一致。10种痕量组分的检出限(3s)为1.2~21mg·kg^-1,8种主量组分的检出限(3s)为0.015%~0.66%。方法用于分析标准物质的10个平行样,得到痕量组分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21%~11%;主量组分测定值的RSD为0.22%~0.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片法 熔融片法 X射线荧光光谱法 主量组分 痕量组分 钛矿石
下载PDF
熔融制样-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海洋沉积物中氯等元素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李小莉 陈曦 +3 位作者 葛江洪 吴彦涛 冼啸林 韩伟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420-1423,共4页
应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了海洋沉积物中12种元素(即硫、铝、铁、钙、钾、磷、钛、锰、氯、硅、钠及镁)。样品预先在120℃烘8h后,称取0.500 0g与5.000g混合熔剂(四硼酸锂67g与偏硼酸锂33g混合)置于铂-金坩埚中混匀后,先在600℃预氧化20... 应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了海洋沉积物中12种元素(即硫、铝、铁、钙、钾、磷、钛、锰、氯、硅、钠及镁)。样品预先在120℃烘8h后,称取0.500 0g与5.000g混合熔剂(四硼酸锂67g与偏硼酸锂33g混合)置于铂-金坩埚中混匀后,先在600℃预氧化200s,使还原性物质充分氧化,随即升温至1 000℃熔融9min。熔融物自动在坩埚内成型为样品,自动脱出后即可用于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用理论α系数法校正基体效应及元素间谱线重叠干扰。应用此方法分析了2个深海沉积物标准物质,所测得12种组分的结果与标准值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荧光光谱法 海洋沉积物 融熔法制样 理论α系数法
下载PDF
落葵多糖抗肿瘤及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李小莉 邹群 +1 位作者 张迎庆 孙寅钧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研究落葵多糖抗肿瘤及对S180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肉瘤(S180)移植性肿瘤模型,观察分析落葵多糖各组对抑瘤率、胸腺指数、脾脏指数以及红细胞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落葵多糖对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均表现出显著的抑... 目的研究落葵多糖抗肿瘤及对S180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肉瘤(S180)移植性肿瘤模型,观察分析落葵多糖各组对抑瘤率、胸腺指数、脾脏指数以及红细胞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落葵多糖对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均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抑瘤率达48.16%;与模型组比较,能明显提高荷瘤小鼠的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并可增加荷瘤小鼠肿瘤红细胞花环率,提高红细胞C3b受体花环促进率,降低红细胞C3b受体花环抑制率(P<0.0 1)。结论落葵多糖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并能明显提高荷瘤小鼠的红细胞免疫功能。其抗肿瘤机制可能与改善荷瘤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葵 多糖 抗肿瘤 红细胞免疫
下载PDF
辛夷挥发油的抗过敏实验研究 被引量:54
18
作者 李小莉 张永忠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520-521,共2页
目的 :研究辛夷挥发油的抗过敏作用。方法 :采用磷酸组织胺 (HA)、氯化乙酰胆碱 (Ach)所致豚鼠离体回肠收缩实验 ,卵白蛋白 (OA)引起的致敏豚鼠离体回肠实验及大鼠肥大细胞脱颗粒实验法。结果 :辛夷挥发油能显著抑制HA、Ach引起的豚鼠... 目的 :研究辛夷挥发油的抗过敏作用。方法 :采用磷酸组织胺 (HA)、氯化乙酰胆碱 (Ach)所致豚鼠离体回肠收缩实验 ,卵白蛋白 (OA)引起的致敏豚鼠离体回肠实验及大鼠肥大细胞脱颗粒实验法。结果 :辛夷挥发油能显著抑制HA、Ach引起的豚鼠离体回肠收缩 ,对致敏豚鼠离体回肠的过敏性收缩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并能明显阻止大鼠肥大细胞脱颗粒。结论 :辛夷挥发油具有较强的抗过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夷 挥发油 抗过敏 实验研究
下载PDF
七叶一枝花软膏抗炎镇痛作用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李小莉 陈红琳 牟光敏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2期139-140,共2页
目的研究七叶一枝花软膏对小鼠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巴豆油混合剂致小鼠耳廓肿胀法、醋酸(HAc)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法、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趾肿胀以及炎症组织中PGE2含量测定实验研究七叶一枝花软膏的抗炎作用。扭体法研究七叶... 目的研究七叶一枝花软膏对小鼠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巴豆油混合剂致小鼠耳廓肿胀法、醋酸(HAc)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法、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趾肿胀以及炎症组织中PGE2含量测定实验研究七叶一枝花软膏的抗炎作用。扭体法研究七叶一枝花外用膏剂的镇痛作用。结果七叶一枝花软膏能显著抑制小鼠耳肿廓胀和小鼠足趾肿胀,降低炎症组织中PGE2的含量,对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有显著抑制作用,并能显著降低小鼠扭体次数。结论七叶一枝花软膏具有较强的抗炎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叶一枝花 抗炎作用 镇痛作用 炎症递质
下载PDF
X射线荧光在地质材料卤族元素分析中的应用评介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小莉 高新华 +3 位作者 王毅民 邓赛文 王祎亚 李松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97-1009,共13页
卤族元素氟、氯、溴、碘广泛分布在地圈、水圈和生物圈,它们是矿产资源,也是许多地学研究的信息载体,更与人类生活紧密相关。卤族元素分析是地质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方法在当今的卤族元素分析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 卤族元素氟、氯、溴、碘广泛分布在地圈、水圈和生物圈,它们是矿产资源,也是许多地学研究的信息载体,更与人类生活紧密相关。卤族元素分析是地质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方法在当今的卤族元素分析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收集我国1988年—2020年间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地质材料氟、氯、溴、碘的文献126篇,在简述卤族元素的天然存在、分析技术、X射线谱学特点及现代X射线荧光光谱仪器条件的基础上,分类评介了X射线荧光光谱在氟、氯、溴、碘分析中的应用。样品类型包括:作为主组分的卤化物矿石矿物,作为次量和痕量组分的岩石、矿石、海洋样品、煤及石油、天然卤水、生物样品和以土壤、沉积物为主的地球化学调查样品。对作为主元素存在的矿石矿物中的F和Cl,测定精度(RSD)可达到<0.5%的水平;对于以痕量元素存在的F,Cl,Br和I,多数文献的检出限水平(粉末压片制样)分别为:<50,<20,<1.0和<10μg·g^(-1)。至今已经有两篇文献报道了经一次压片制样依次测定了样品中的F,Cl,Br和I四元素,这无论是对地质分析,还是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都是一明显进展。文章最后指出,X射线荧光光谱已经成为地质材料卤族元素分析的重要方法,而由于其制样简单、快速、经济、无污染和多元素同时测定的独特优势在未来的卤族元素分析中将发挥更大作用;同时也提醒关注Cl在测定中的不稳定问题和卤族元素分析在XRF分析中的典型意义。引文134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荧光 地质材料 卤族元素 评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