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源流耦合:乡村公共文化治理中合作生产的生成机制——基于乡村春晚的案例分析
1
作者 李少惠 袁硕 《治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3-91,158,共20页
“身有所栖”而“心无所寄”现象是乡村治理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以需求回应性和农民主体性为特征的合作生产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模式。通过对乡村春晚案例的研究发现,乡村公共文化治理中合作生产的生成是由在特定时刻汇合在一起的多种... “身有所栖”而“心无所寄”现象是乡村治理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以需求回应性和农民主体性为特征的合作生产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模式。通过对乡村春晚案例的研究发现,乡村公共文化治理中合作生产的生成是由在特定时刻汇合在一起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即文化源流推动下文化之窗打开,通过文化源流、行政源流和乡土源流的两两局部耦合开启行政之窗和乡土之窗,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政府与农民之间的资源依赖关系,实现三者的全部耦合开启合作之窗,进而在领导注意力分配的驱动下生成。乡村公共文化合作生产生成机制为理解中国情境下的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公共文化治理 合作生产 生成机制 乡村春晚 乡村振兴
下载PDF
乡村公共文化治理中的合作生产: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被引量:1
2
作者 袁硕 李少惠 《图书与情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9-109,共11页
乡村公共文化治理中合作生产理论分析框架的提出是顺应中国乡村公共文化治理理论与实践发展,促进乡村从传统文化事业管理迈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乡村公共文化高质量和乡村文化振兴的必然要求。文章以合作生产视角切入,不仅... 乡村公共文化治理中合作生产理论分析框架的提出是顺应中国乡村公共文化治理理论与实践发展,促进乡村从传统文化事业管理迈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乡村公共文化高质量和乡村文化振兴的必然要求。文章以合作生产视角切入,不仅探索性地提出了乡村公共文化治理的概念,强调其中的合作生产核心要义。同时,将上述概念内涵进一步融入到包括乡村公共文化治理转向、资源系统、资源单位、治理系统、行动者、行动情景在内的社会生态系统框架中,建立起了文化治理理论与合作生产理论的关联,为乡村公共文化治理中的合作生产提供一个通用的理论分析框架。但作为一种发展中的命题,仍需在中国乡村公共文化治理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公共文化治理 合作生产 理论分析框架 乡村振兴
下载PDF
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层级协同的几点思考——基于中央—C市—N区政策文本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少惠 袁阁臣 王婷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5-104,共10页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显著成效得益于各级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合力高效履职,其中,政策层级协同是保证政策效力、行政效能的关键。理论研究与实践归纳表明,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层级协同主要在于各级政策主体与其政策视野相协同、政策目标...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显著成效得益于各级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合力高效履职,其中,政策层级协同是保证政策效力、行政效能的关键。理论研究与实践归纳表明,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层级协同主要在于各级政策主体与其政策视野相协同、政策目标同向且切合其政策视野、政策工具切合目标和主体职能等三个维度。对照分析发现,近十年来各级公共文化服务政策聚焦高质量发展力度较小,地方政策中部分措施具体化不够、回应公众文化需求不足。优化政策层级协同需要各级政策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调适政策目标,注重发展高品质规范性文化和公共数字文化,提高公众文化认同;切合政府职能逐级细化分解政策,健全政策目标分级体系,增强地方政策可操作性,审慎实施政策“原文”转发或转述;聚焦满足公民文化需求优化政策工具组合,提升政策激励能级,精准运用政策工具,加强供给体系的查漏补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 政策层级协同 政策目标 政策工具
下载PDF
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空传的生成及其消解——公众参与的视角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军义 李少惠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8-59,共12页
政策实施中缺少公众参与通常意味着政府与社会的有机互动不足,政策目标不易达成而产生“空传”现象,由此,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空传何以形成、如何经由公众参与消解政策空传就成为重要的研究问题。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采用公众参与视角构... 政策实施中缺少公众参与通常意味着政府与社会的有机互动不足,政策目标不易达成而产生“空传”现象,由此,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空传何以形成、如何经由公众参与消解政策空传就成为重要的研究问题。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采用公众参与视角构建的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空传的生成及其消解理论模型,分析发现由环境因素、实施条件、主体认知、主体行为构成的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执行“四要素”是导致政策空传的主要原因,其中环境因素和实施条件是外部原因,主体认知是内部原因,而主体行为是衡量政策空传与否的关键变量。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空传通常表现为非持续性、供需错位和形式主义。其消解机制实质上是地方政府在完成核心任务过程中所达成的意外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政策 公共文化服务 政策执行 政策空传
下载PDF
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创新扩散的逻辑分析——基于示范区创建政策的考量
5
作者 袁硕 李少惠 《国家图书馆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2-37,共16页
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的创新扩散是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迈向高质量的重要创新实践。文章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政策为例,基于事件史与机器学习研究方法对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的创新扩散逻辑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公共文化服务... 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的创新扩散是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迈向高质量的重要创新实践。文章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政策为例,基于事件史与机器学习研究方法对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的创新扩散逻辑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创新扩散的逻辑并非由单一逻辑所决定,而是有赖于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公共文化服务基础、国家战略规划、地理区位以及城市行政等级等要素的有效结合,但各要素的重要程度并非等同,具体表现为以强经济逻辑为基础,以需求驱动逻辑为导向,以效率考量逻辑为支撑,服务于国家战略规划,兼顾地区间公平的创新扩散逻辑。图5。表2。参考文献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政策 创新扩散逻辑 事件史分析 机器学习
下载PDF
公共治理视野下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研究 被引量:48
6
作者 李少惠 余君萍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1-54,87,共5页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有利于形成公共文化的多中心治理机制、提高农民群众对公共文化参与度和满意度,进而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然而目前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研究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农村公共文化供求错位...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有利于形成公共文化的多中心治理机制、提高农民群众对公共文化参与度和满意度,进而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然而目前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研究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农村公共文化供求错位,阻碍了农民群众对公共文化的有效参与。文章从公共治理视角出发,探讨公共治理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的模型及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治理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绩效评估
下载PDF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社会化的模式构建 被引量:82
7
作者 李少惠 王苗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4-48,共5页
本文根据治理理论及我国农村的现实情况,分析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社会化的意义以及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社会化的三种模式,即政府主导型供给模式、合作型供给模式及社会化主体主导型供给模式,并提出针对我国当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 本文根据治理理论及我国农村的现实情况,分析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社会化的意义以及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社会化的三种模式,即政府主导型供给模式、合作型供给模式及社会化主体主导型供给模式,并提出针对我国当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现状,应逐步建立政府、企业和第三部门多中心治理主体互动合作的供给模式,从而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效率,不断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真实文化需求,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公平性、公正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社会化 供给模式
下载PDF
建国以来我国公共文化政策的发展 被引量:19
8
作者 李少惠 张红娟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0-114,共5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公共文化建设已成为国家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因此,考察建国以来我国公共文化发展轨迹就具有重要的意义。文化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引导和支持,本文以政策作为切入点,将60年来我国公共文化政策的发展历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公共文化建设已成为国家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因此,考察建国以来我国公共文化发展轨迹就具有重要的意义。文化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引导和支持,本文以政策作为切入点,将60年来我国公共文化政策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进行梳理,在对其有一个系统了解的同时,反思60年来政策发展的成就与不足,以更好地把握我国未来公共文化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文化政策 公共文化设施 文化工程 发展
原文传递
系统论视野下政府效能建设的几个维度——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政府效能建设的调查启示 被引量:5
9
作者 李少惠 曹爱军 王峥嵘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6-108,共3页
政府效能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通过效能建设推动政府转型,就必须从系统论的视角重新审视政府管理变革。基于此种认识,本文考察研究了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政府效能建设的实践,提出了地方政府效能建设系统规划应关注的几个维度。
关键词 效能建设 系统论 维度 政府
下载PDF
非政府组织参与西部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路径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少惠 穆朝晖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7-22,共6页
随着我国服务型政府的构建,非政府组织开始承接政府下放的公共服务职能。在政府供给西部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不足的状况下,非政府组织供给西部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很有必要,政府应给予非政府组织法律、政策、财政等多方面支持,同时非政府组... 随着我国服务型政府的构建,非政府组织开始承接政府下放的公共服务职能。在政府供给西部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不足的状况下,非政府组织供给西部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很有必要,政府应给予非政府组织法律、政策、财政等多方面支持,同时非政府组织也要提升自身发展能力并通过和政府的互动合作来弥补政府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不足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政府组织 西部农村 公共文化产品 路径
下载PDF
中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扩散的内在张力与优化策略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少惠 崔吉磊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8-116,共9页
政策扩散是公共政策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已有研究多聚焦政策扩散的影响因素及结果,而对政策引入之后的具体过程关注不够。政策采纳之后进入实施过程是政策扩散的重要阶段,并对其扩散绩效有着直接的影响。当前,中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政策... 政策扩散是公共政策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已有研究多聚焦政策扩散的影响因素及结果,而对政策引入之后的具体过程关注不够。政策采纳之后进入实施过程是政策扩散的重要阶段,并对其扩散绩效有着直接的影响。当前,中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扩散过程呈现出实践层面的推进和创新、制度层面的设计和拓展、理念层面的构建和传播,三者之间既相互影响促进,又存在多方面的矛盾和紧张关系,由此形成的张力,弱化了政策扩散的持续性和绩效。要解决这一问题,需在中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扩散过程中强化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实践动力,制定统一有效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制度,引导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理念发挥建设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扩散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 内在张力 优化策略
下载PDF
以文化共享工程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以甘肃省为例 被引量:15
12
作者 李少惠 王丁翔 《图书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18,共3页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重点工程,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新载体,对于提高农村地区人口素质,缩小城乡差距,逐步消除数字鸿沟,满足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甘肃省由...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重点工程,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新载体,对于提高农村地区人口素质,缩小城乡差距,逐步消除数字鸿沟,满足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甘肃省由于受现实条件限制,文化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建设还未充分落实。本文引入项目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以期创新管理体制,探寻科学有效的发展路径,推进基层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共享工程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项目管理
下载PDF
农村社区参与式管理下的地方政府行为及职能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少惠 贺炜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4-137,共4页
农村社区的参与式管理是多方治理相结合的产物,既不完全是社区农户的自治行为,也不完全是政府的治理行为。本文针对当前农村社区的实际情况以及社区治理对地方政府的要求,深入探讨地方政府同当地农村社区的相互关系和互动过程,最后对地... 农村社区的参与式管理是多方治理相结合的产物,既不完全是社区农户的自治行为,也不完全是政府的治理行为。本文针对当前农村社区的实际情况以及社区治理对地方政府的要求,深入探讨地方政府同当地农村社区的相互关系和互动过程,最后对地方政府职能边界进行合理界定,以期在地方政府和农村社区的功能互补与功能分化之间寻求一种平衡机制,推动西北地区农村社区持续稳定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与式管理 地方政府 合理性分析 职能界定
下载PDF
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李少惠 王晓艳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6-70,共5页
体现在以社会关系网络为载体的公民间的信任、互惠和合作等维度上的社会资本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关注社会资本对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影响,会在整体上推动农村公共文化的存续和发展。探讨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实践中... 体现在以社会关系网络为载体的公民间的信任、互惠和合作等维度上的社会资本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关注社会资本对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影响,会在整体上推动农村公共文化的存续和发展。探讨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实践中,如何通过培育社会资本、提高农民文化主体意识和参与合作能力来促进农村公共文化内生机制的建立,有着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农村公共文化 内生机制
下载PDF
甘南藏区农牧民公共文化需求及其特征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少惠 张丹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16-219,240,共5页
甘南藏区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民族社会构成决定了农牧民的文化需求结构谱系和文化利益取向。公共文化政策与制度设计只有把握好这一特定的地域文化记忆,并根据农牧民这一利益主体和群体的独特文化要求与文化接受方式去实施有效的公共文化服... 甘南藏区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民族社会构成决定了农牧民的文化需求结构谱系和文化利益取向。公共文化政策与制度设计只有把握好这一特定的地域文化记忆,并根据农牧民这一利益主体和群体的独特文化要求与文化接受方式去实施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才能使政策与制度设计真正用来回应社会要求和需求,并与社会发展的动态变化相适应。将视角的关注点落在甘南藏区农牧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层次结构上,以期更好地实现文化供给与文化需求的有效对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牧民 公共文化 文化需求结构
下载PDF
企业文化的路径依赖及其超越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少惠 舒云岳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0-101,109,共3页
路径依赖是企业文化变革中面临的最大也是最难以克服的障碍。本文从企业文化路径依赖的来源着手,分析路径依赖的产生机理,并以此为基础提出超越路径依赖的对策。
关键词 企业文化 路径依赖 超越 产生机理 对策
下载PDF
政府与社会力量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的互动机理研究——以Z市“乡村舞台”建设为例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少惠 崔吉磊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9-107,共9页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力量参与相结合,政府与社会力量的有效互动对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有直接影响。文章以Z市“乡村舞台”建设为案例,从微观层面聚焦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政府与社会力量的互动机理。研究发现,...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力量参与相结合,政府与社会力量的有效互动对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有直接影响。文章以Z市“乡村舞台”建设为案例,从微观层面聚焦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政府与社会力量的互动机理。研究发现,政府与社会力量互动在不同阶段呈现差异化的互动机理。首先政府与社会力量互动的促成源自政府动员,具体以政策导向、行政推动与资源整合为实现机制;互动运行阶段的合作化供给,以互补增强为基础、以项目制运营为方式、以监督规范为保障。随着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推进,深化阶段的协同共治主要通过推动社会化发展与激发群众自主参与实现有机互动,未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政府与社会力量的有效互动还存在诸多障碍,仍需持续加大理论和实践层面的探索以期最终实现共建共享的文化治理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 合作供给 互动机理
下载PDF
公共文化建设评估体系的建构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少惠 尹丹 《科学.经济.社会》 CSSCI 2010年第4期73-78,共6页
公共文化建设评估体系是公共文化建设的基石性工作,评估体系的构建将为公共文化建设健康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本文尝试设计了公共文化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及基于模糊理论的公共文化评估模型,并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甘肃省兰州市的公共... 公共文化建设评估体系是公共文化建设的基石性工作,评估体系的构建将为公共文化建设健康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本文尝试设计了公共文化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及基于模糊理论的公共文化评估模型,并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甘肃省兰州市的公共文化建设进行评估,最后根据评估的结果从不同的指标角度比较分析了当地公共文化建设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文化 指标体系 评估模型
下载PDF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的演进脉络与结构特征——基于139份政策文本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1
19
作者 李少惠 王婷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7-67,共11页
公共文化服务从2005年才作为一个全新概念被初次提及,近年已成为热点词汇频繁出现于政策议题之中,在新时代更是成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和保障,那么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经历了何... 公共文化服务从2005年才作为一个全新概念被初次提及,近年已成为热点词汇频繁出现于政策议题之中,在新时代更是成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和保障,那么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经历了何种变迁历程?采用政策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2000■2017年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的颁布时间、政策主体及主题进行量化统计和交互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的演进以实现文化权益保障为立足点,以实施资源整合共享为切入点,以落实数字文化服务为突破点,以推进文化治理现代化为着力点。并且,在早期探索阶段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政策聚焦主题单一化,在逐步完善阶段覆盖内容丰富化,在全面深化阶段辐射范围广泛化,在法制保障阶段倾向于制定方向法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 政策文本 演进逻辑 结构特征
下载PDF
农村居民公共文化服务弱参与的行动逻辑——基于经典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 被引量:26
20
作者 李少惠 赵军义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4-91,共8页
乡村文化振兴需要激活农村居民的主体性,关注并化解其公共文化服务弱参与问题。运用经典扎根理论研究方法,选取H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三个典型案例,研究了农村居民弱参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形式逻辑。研究发现,农村居民弱参与形式逻辑... 乡村文化振兴需要激活农村居民的主体性,关注并化解其公共文化服务弱参与问题。运用经典扎根理论研究方法,选取H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三个典型案例,研究了农村居民弱参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形式逻辑。研究发现,农村居民弱参与形式逻辑依据不同场域而有所差异。其中,家庭场域弱参与遵从伦理惯习逻辑,以家庭责任为参与动力源,处于假性参与层级;社区场域弱参与遵从品味惯习逻辑,以文化兴趣为参与动力源,处于实质性参与层级;社会场域弱参与遵从契约惯习逻辑,以个人利益为参与动力源,处于象征性参与层级。相比而言,社区场域的服务型参与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小范围的“精准化”文化服务,其供给的文化服务更契合于农村居民真实的文化需求,是未来农村地区极具潜力的文化服务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福利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形式逻辑 经典扎根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