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西盟县2004~2005年发热病人与疟疾病人疫情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崇珍 李奔福 +4 位作者 杨亚明 刘慧 吕时生 孙天华 吴显华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7年第7期1193-1194,共2页
目的了解思茅市西盟县疟疾发病态势及防治情况,为控制疟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思茅市西盟县2004~2005年发热病人血检登记表,疫情报告和疫点处理资集,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4年发热病人血检9511人次,阳性355人,间日疟322例,恶性... 目的了解思茅市西盟县疟疾发病态势及防治情况,为控制疟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思茅市西盟县2004~2005年发热病人血检登记表,疫情报告和疫点处理资集,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4年发热病人血检9511人次,阳性355人,间日疟322例,恶性疟31例,未分型2例,无死亡病例;2005年发热病人血检11575例,阳性352例,其中间日疟314例,恶性疟27例,未分型11例,疫情报告疟疾发病372例,死亡1例,其中间日疟332例,恶性疟29例,未分型11例,比去年同期下降28.46%。结论西盟县应采取综合性防治对策,进一步加强对疟疾防治工作的指导,做好出境人员的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发热病人 疫情 分析
下载PDF
云南西双版纳新开发区疟疾间接荧光抗体检测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崇珍 张再兴 +5 位作者 孙晓东 周升 李丽 黄国珍 雷明林 郭龙成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6年第3期415-415,420,共2页
目的了解西双版纳景洪县新开发区疟疾流行情况和居民疟疾抗体水平。方法全部居民耳垂采血制直径1.2cm滤纸干血滴,按常规IFAT试验方法检测疟疾抗体。结果检测1215人份,IFAT抗体阳性559人,总阳性率为46.01%,原虫率2.75%。其中1~15岁... 目的了解西双版纳景洪县新开发区疟疾流行情况和居民疟疾抗体水平。方法全部居民耳垂采血制直径1.2cm滤纸干血滴,按常规IFAT试验方法检测疟疾抗体。结果检测1215人份,IFAT抗体阳性559人,总阳性率为46.01%,原虫率2.75%。其中1~15岁380人,抗体阳性174人,阳性率45.19%,原虫率3.68%;16~30岁401人,抗体阳性190人,阳性率47.38%,原虫率2.74%;>30岁434人,抗体阳性195人,阳性率44.93%,原虫率1.84%。结论西双版纳新开发区疟疾处于较高的疟疾流行之中,应加强新开发区人群的疟疾防治宣教工作,控制流动人口,加强蚊媒防制,防止疟疾的暴发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开发区 疟疾 IFAT 调查
下载PDF
复方蒿甲醚抑制蚊体内间日疟原虫孢子增殖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崇珍 李兴亮 +2 位作者 刘行知 李宗惠 张凤仙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1999年第2期100-101,共2页
间日疟现症病人用复方蒿甲醚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5、12和24h分别以大劣按蚊叮咬吸血感染,结果用药前按蚊的唾腺子孢子阳性率为75.82%,用药后5h有极少数吸血按蚊的胃壁卵囊阳性,但唾腺中均未检出子孢子。服药后患者血... 间日疟现症病人用复方蒿甲醚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5、12和24h分别以大劣按蚊叮咬吸血感染,结果用药前按蚊的唾腺子孢子阳性率为75.82%,用药后5h有极少数吸血按蚊的胃壁卵囊阳性,但唾腺中均未检出子孢子。服药后患者血内疟原虫无性体及有性体较治疗前迅速减少,表明复方蒿甲醚能迅速杀灭红内期间日疟原虫,并能抑制其在蚊体内的孢子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蒿甲醚 间日疟 孢子增殖 疟疾
下载PDF
糯扎渡电站工库区疟疾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崇珍 刘慧 +5 位作者 王兴荣 周玉斌 李晓林 唐有华 刘春才 许风兰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2003年第5期C007-C007,共1页
关键词 糯扎渡电站 工库区 疟疾 流行病学 调查报告 血清学
下载PDF
云南省中缅边境地区疟疾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5
作者 李崇珍 张再兴 +6 位作者 杨亚明 孙晓东 黄国珍 杨 士 张 池 顾自平 误显鸿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2年第1期97-99,共3页
目的 了解中缅边境一线县、二线县、及一线三个县的一线自然村、二线自然村的疟疾流行情况,为制定边境地区疟疾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IFAT对中缅边境沧源、耿马及孟连一线县与双江县、永德县二线县,边境线3县一线自然村和二... 目的 了解中缅边境一线县、二线县、及一线三个县的一线自然村、二线自然村的疟疾流行情况,为制定边境地区疟疾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IFAT对中缅边境沧源、耿马及孟连一线县与双江县、永德县二线县,边境线3县一线自然村和二线自然村进行疟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用电脑软件EPI6X2检验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一线县抗体阳性率23.88%(568/2379),二线县抗体阳性率1.40%(10/712),一线县显著高于二线县(x2=180.54;P<0.01)。一线县的一线自然村抗体阳性率33.05%(467/1413),二线自然村抗体阳性率10.46%(101/966),一线自然村显著高于二线自然村(x2=159.92;P<0.01)。结论IFAT抗体阳性率和阳性GMRT说明靠近边境地带比远离边境的地带疟疾流行更为严重。应加强出入境人员的防治工作,才能控制边境疟病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境地区 血清 流行病学 IFAT 疟疾 疾病控制 调查
下载PDF
景洪县新开发区疟疾流行调查
6
作者 李崇珍 张再兴 +5 位作者 孙晓东 周升 李丽 黄国珍 雷明林 郭龙成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2002年第3期140-140,共1页
关键词 流行病学 景洪县 疟疾 流行调查
下载PDF
选煤工艺现存问题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崇珍 《技术与市场》 2015年第8期195-195,共1页
随着能源结构的调整和保护环境的需求,选煤工艺也在进行变革。煤炭作为我国主要能源,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我国选煤工艺与世界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结合现在能源的标准要求,创新选煤工艺,找出选煤工艺存在的问题,并... 随着能源结构的调整和保护环境的需求,选煤工艺也在进行变革。煤炭作为我国主要能源,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我国选煤工艺与世界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结合现在能源的标准要求,创新选煤工艺,找出选煤工艺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煤工艺 问题 措施 对策研究
下载PDF
791名1~12岁儿童疟疾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8
作者 李崇珍 张池 +2 位作者 刘惠 李兴亮 李宗惠 《医学动物防制》 2001年第6期288-,共1页
为了解决边境地区疟疾流行现状,以便提供防治对策,我们于19998年7~8月对沧源、耿马县两个边境县的儿童开展疟疾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关键词 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年龄组 感染概率 儿童 疟疾 内科杂病
下载PDF
云南省十个县(市)疟疾间接荧光抗体试验结果分析
9
作者 李崇珍 李华宪 +1 位作者 黄国珍 李宗惠 《医学动物防制》 2000年第11期582-584,共3页
采用IFAT对永德、云县、双江、梁河、保山、广南、临沧、腾冲、盐津和勐海十个疟疾发病率各异县10076份滤纸血滴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各地的抗体阳性率、抗体滴度变化情况与当地疟疾疫情,发病率情况相一致。
关键词 云南 疟疾 间接荧光抗体试验 IFAT 疫情
下载PDF
煤炭产品质量控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崇珍 《煤炭科技》 2016年第2期22-23,共2页
提高煤炭质量,增强企业效益,减少发生矿难的概率,是我国煤炭行业一直以来最为核心的话题。在对产品生产过程投入一定心血的同时,还要严格管理从产品转化为商品的产业链,积极关注一些经常发生的产品加工问题,并寻找相应的措施,最终提高... 提高煤炭质量,增强企业效益,减少发生矿难的概率,是我国煤炭行业一直以来最为核心的话题。在对产品生产过程投入一定心血的同时,还要严格管理从产品转化为商品的产业链,积极关注一些经常发生的产品加工问题,并寻找相应的措施,最终提高企业的效益以及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产品质量 质量控制 煤炭企业
下载PDF
无免疫力人群进入热带地区开发引起疟疾暴发流行的调查报告
11
作者 李崇珍 李兴亮 《医学动物防制》 1997年第5期281-282,共2页
开发区概况 国营勐腊农场六分场,位于西双版纳州,勐腊县龙林乡境内,新垦区面积约1200亩。新组建的八个生产队,分居于10km长的山峪地带。海拨720~1250m,年平均气温21℃,年降雨量1550mm,属热带湿润气候区。八个生产队约1428人,均由低轻... 开发区概况 国营勐腊农场六分场,位于西双版纳州,勐腊县龙林乡境内,新垦区面积约1200亩。新组建的八个生产队,分居于10km长的山峪地带。海拨720~1250m,年平均气温21℃,年降雨量1550mm,属热带湿润气候区。八个生产队约1428人,均由低轻度疟疾流行区的墨江、宣威、镇源、景东、景谷等县的山区农民,经动员迁入该农场开垦荒山种植橡胶。垦区境内植被茂盛,小河、溪流纵横,地下渗出水形成的小溪、水塘较多,故蚊虫孳生环境较为复杂。农作物以种植水稻为主,人员流动较为频繁。1996年7月下旬,得知该农场疟疾病人增多,我们及时赴现场进行实地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流行病学 热带地区
下载PDF
两种不同剂量氯喹对间日疟的疗效观察
12
作者 李崇珍 周兆明 祝才玉 《医学动物防制》 1999年第7期374-375,共2页
间日疟原虫侵入人体后在其肝脏内形成休眠体,因而复发,未经根治者在人体内可保存1.5~2年之久,反复复发危害健康。对此不少医疗卫生人员有所忽视。
关键词 氯喹 间日疟 治疗 药理
下载PDF
煤炭综合利用多种经营的发展目标与重点工作
13
作者 李崇珍 《科技创新导报》 2013年第36期97-97,共1页
根据我国特殊的煤炭地形和经济发展模式,要全面提高我国煤炭的综合发展,需要做到煤炭的综合利用和多种经营,做到从实际情况出发,同事进一步提出切合实际的经营发展目标和重点工作思路。要做到煤炭综合利用以经济的最大效益为中心,以促... 根据我国特殊的煤炭地形和经济发展模式,要全面提高我国煤炭的综合发展,需要做到煤炭的综合利用和多种经营,做到从实际情况出发,同事进一步提出切合实际的经营发展目标和重点工作思路。要做到煤炭综合利用以经济的最大效益为中心,以促进企业的改革进步,运用科学有效的技术手段做到全面推进煤炭业的综合利用和全面发,提升煤炭综合利用的经营素质和整体利益。我国的复杂国情、特殊的各地环境差异都纷纷阻碍了我国煤炭的综合发展,要综合利用煤炭经营就需要构建出科学有效的多元化体系,建立科学长远的发展目标,最终设定一套煤炭综合利用的多元化经济发展的重点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经济 综合利用 多种经营
下载PDF
3种方法检测粪便中溶组织内阿米巴的结果比较 被引量:12
14
作者 刘慧 孙晓东 +8 位作者 聂仁华 邓艳 沈旭 Sophia Manue 郭晓芳 李春富 杨亚明 李崇珍 张苍林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9期679-680,689,共3页
目的比较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醛醚沉淀法及ELISA 3种方法检测粪便中溶组织内阿米巴的优缺点。方法采集受检者粪便标本278份.分别采用3种方法进行阿米巴原虫感染检测,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3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准确率、敏感性... 目的比较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醛醚沉淀法及ELISA 3种方法检测粪便中溶组织内阿米巴的优缺点。方法采集受检者粪便标本278份.分别采用3种方法进行阿米巴原虫感染检测,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3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及费用。结果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醛醚沉淀法和ELISA法的阳性率分别为9.71%、10.79%和12.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标本经PCR确证,3种方法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48.71%、51.11%和7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费用低(1元/份),耗时少(0.1 h~0.2 h)。结论粪便溶组织内阿米巴检测推荐使用ELISA法,其次是醛醚沉淀法,如果用生理盐水涂片法,至少要重复检测3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组织内阿米巴 醛醚沉淀法 ELISA 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
下载PDF
云南省现场恶性疟原虫3个抗药性基因点突变特征 被引量:7
15
作者 杨亚明 张再兴 +7 位作者 董莹 刘慧 周升 李丽 李崇珍 孙晓东 黄国珍 高白荷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4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 研究云南省现场恶性疟原虫 3个与抗疟药抗性有关的dhfr、pfmdr1和pfcrt的点突变特征 ,为抗药性恶性疟原虫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背景资料。 方法 应用特异性套式多聚酶链反应 (PCR)和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分析 (RFLP)方法 ,检测恶... 目的 研究云南省现场恶性疟原虫 3个与抗疟药抗性有关的dhfr、pfmdr1和pfcrt的点突变特征 ,为抗药性恶性疟原虫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背景资料。 方法 应用特异性套式多聚酶链反应 (PCR)和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分析 (RFLP)方法 ,检测恶性疟现症病人干滤纸血样的恶性疟原虫 3个抗药性基因点突变情况。 结果 恶性疟原虫dhfr基因内 16,5 1,10 8和 164位氨基酸有不同程度的突变 ,突变型比例高 ,以Asn -10 8和Ⅰle -5 1为甚 ,频度分别为94 3 %和 81 3 %。野生型 ( 3D7型 )Ser -10 8出现较低频率 8 6% ,而AIa -16出现频率较高 68 6% ;pfcrt基因的 76位点由K突变为T ,突变型 (含混合 )占 96 7% ;野生型仅占 3 4% ;pfmdr1基因 86位点由Asn突变为Tyr ,突变型占 3 4 % ;野生型点 48 7% ;混合型占 16 7%。未发现 12 46位点突变的存在。 结论 云南现场恶性疟原虫与抗疟药抗性有关的3个pfdhfr、pfmdr1和pfcrt基因有较广泛的点突变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恶性疟原虫 抗药性 点突变 多药抗性基因 二氢叶酸还原酶基因 氟喹抗性膜转运子基因
下载PDF
云南省西双版纳恶性疟爆发区氯喹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再兴 李崇珍 +4 位作者 黄国珍 杨亚明 周升 孙晓东 李丽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4-97,共4页
目的 对云南省使用氯喹治疗失败进行调查研究 ,为制定合理的抗疟药物使用原则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WHO在低、中度恶性疟流行区 2 8天氯喹疗效评价方法。患者年龄≥ 6个月 ,无疟原虫密度和体温限制 ,服药后第1、2、3、4、7、14、2 1、... 目的 对云南省使用氯喹治疗失败进行调查研究 ,为制定合理的抗疟药物使用原则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WHO在低、中度恶性疟流行区 2 8天氯喹疗效评价方法。患者年龄≥ 6个月 ,无疟原虫密度和体温限制 ,服药后第1、2、3、4、7、14、2 1、2 8和 35天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疟原虫携带情况。 结果 有 6 2例患者确认为感染单纯恶性疟原虫、间日疟原虫和混合疟原虫 ,其中 5 2例单纯恶性疟患者被纳入研究对象。总治疗失败率为 40 .7% ,其中早期治疗失败率为 1.8% ,晚期治疗失败率为 38.9%。 结论 当地单纯氯喹治疗单纯恶性疟感染者失败率明显高于WHO提出的2 5 % ,应停止单用氯喹治疗恶性疟。治疗失败与疟原虫密度无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西双版纳 恶性疟 爆发 氯喹 疗效 治疗
下载PDF
澜沧江下游航运区疟疾学调查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兴亮 张志勇 +10 位作者 杨恒林 李春富 杨品芳 吴超 肖育江 杨文林 李鸿斌 车英 李崇珍 刘慧 岩颠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5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 了解澜沧江下游航运区疟疾流行情况和恶性疟原虫对氯喹、青蒿琥酯的敏感性。 方法 居民带虫普查、IFA检测、疟史访问、发热病人血检、媒介按蚊、社会经济等调查和恶性疟原虫对氯喹、青蒿琥酯敏感性测试。 结果 各种人群累计平均疟... 目的 了解澜沧江下游航运区疟疾流行情况和恶性疟原虫对氯喹、青蒿琥酯的敏感性。 方法 居民带虫普查、IFA检测、疟史访问、发热病人血检、媒介按蚊、社会经济等调查和恶性疟原虫对氯喹、青蒿琥酯敏感性测试。 结果 各种人群累计平均疟原虫率为8.36%(226/2 704),其中间日疟占58.85%,恶性疟占40.27%,混合疟占0.88%。发热病人疟原虫检出率为30.03%(106/353)。居民、搬运工人和船员的疟史率,2001年分别为38.39%、8.82%和1.06%。主要媒介微小按蚊占捕获10种244.只按蚊总数的10.66%,叮人率为0.75只/人工·h。恶性疟原虫对青蒿琥酯和氯喹的抗性率各为8.70%和96.15%;半数抑制量(ID50)分别为13.44和91.25nmoL/L。 结论 目前澜沧江下游航运区疟疾呈不同程度流行状态,防治工作薄弱,急待加强。氯喹仍不宜治疗恶性疟,青蒿琥酯的敏感性有所下降,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琥酯 氯喹 疟疾 恶性疟原虫 发热病人 调查 治疗 下游 抗性 敏感性
下载PDF
探讨矿山企业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领域发展创新
18
作者 李崇珍 《科技与企业》 2014年第5期138-138,共1页
近些年来,煤炭深度加工转化和资源综合利用已成为我国矿山企业面临的重要难题。伴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和经济体制的完善,对拓展矿山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契机,我们应对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加速发展矿山企业煤炭加工与资源综合利用。
关键词 煤炭加工 甲醇燃料 活性炭 煤矸石 粉煤灰
下载PDF
煤炭综合利用探索与实践分析
19
作者 李崇珍 《技术与市场》 2014年第4期113-114,共2页
随着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开发,能源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而煤炭的消费量却一直呈现上升趋势,煤炭是一种宝贵的化工原料和碳氢资源,在煤炭转化和洁净技术中起着重要作用,文章介绍了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并对其重要性进行探索和分析。
关键词 煤炭 综合利用 实践 分析
下载PDF
复方蒿甲醚片治疗间日疟的效果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兴亮 李崇珍 +5 位作者 车立刚 刘行知 李宗惠 黄德顺 何伟 刀清勇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75-177,共3页
目的: 观察复方蒿甲醚片治疗间日疟疗效的影响。方法:用复方蒿甲醚片(每片含苯芴醇 120 m g、蒿甲醚 20 m g)16 片3 d 分服( A 组)、20 片5 d 分服( B组),氯喹伯氨喹8 日疗法( C对照组)三组分别治疗... 目的: 观察复方蒿甲醚片治疗间日疟疗效的影响。方法:用复方蒿甲醚片(每片含苯芴醇 120 m g、蒿甲醚 20 m g)16 片3 d 分服( A 组)、20 片5 d 分服( B组),氯喹伯氨喹8 日疗法( C对照组)三组分别治疗36 例、41 例和 55 例。结果: A、 B、 C三组的平均退热时间相近,分别为 22.3 h、23.2 h 和25.0 h;平均原虫转阴时间为33.5 h、30.5 h 和44.9 h; A、 B两组均显著快于 C组( P< 0.01)。治后9 个月的临床复发率: A、 B、 C组各为84.9% 、78.8%和 22.9% ; A、 B组均显著高于 C组( P均< 0/01)。结论:两种治疗方案治疗间日疟均具有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蒿甲醚 间日疟 复发 疟疾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