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8种中草药抗菌作用的筛选 被引量:32
1
作者 李巧如 任健康 +1 位作者 刘宗智 赵院利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55-555,共1页
目的 :对 1 8种中草药的抗菌作用进行筛选。方法 :研究 1 9种中草药的乙醇提取液和水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淋球菌、白色念珠菌的抗菌作用。结果 :1 9种中草药对金葡球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 ,丁香和黄连对白色念珠菌也有较强的... 目的 :对 1 8种中草药的抗菌作用进行筛选。方法 :研究 1 9种中草药的乙醇提取液和水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淋球菌、白色念珠菌的抗菌作用。结果 :1 9种中草药对金葡球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 ,丁香和黄连对白色念珠菌也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抗菌作用 筛选 黄连 蒲公英 药理学
下载PDF
黄柏与甘草及桑寄生共煎对小檗碱提取率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李巧如 张鹏 +2 位作者 陈世虎 廉江平 李小川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5-236,共2页
目的 :研究黄柏与甘草及桑寄生共煎对小檗碱提取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黄柏单煎和与甘草及桑寄生共煎液中小檗碱提取量进行测定 ;色谱柱为HypersilBDSC18,流动相为乙腈 -33mmol/L磷酸二氢钾 -三乙胺 (20∶72∶0. 1) ,检... 目的 :研究黄柏与甘草及桑寄生共煎对小檗碱提取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黄柏单煎和与甘草及桑寄生共煎液中小檗碱提取量进行测定 ;色谱柱为HypersilBDSC18,流动相为乙腈 -33mmol/L磷酸二氢钾 -三乙胺 (20∶72∶0. 1) ,检测波长为345nm ,柱温为25℃ ,流速为1. 0ml/min。结果 :黄柏与甘草及桑寄生共煎使小檗碱的提出率明显降低。结论 :对含有上述药物的制剂在制定提取工艺时 ,将黄柏单独煎煮提取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柏 甘草 桑寄生 共煎 小檗碱 提取率
下载PDF
湿法粉碎提取3种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李巧如 宋文惠 +3 位作者 廉江平 张鹏 左燕 赵波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393-1395,共3页
目的:证明湿法粉碎提取法可用于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从芍药中提取芍药苷、从黄芩中提取黄芩苷、从金银花中提取绿原酸,以各成分提出量及出膏率为指标,对湿法粉碎提取法与回流提取法及超声提取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湿法粉碎提取... 目的:证明湿法粉碎提取法可用于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从芍药中提取芍药苷、从黄芩中提取黄芩苷、从金银花中提取绿原酸,以各成分提出量及出膏率为指标,对湿法粉碎提取法与回流提取法及超声提取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湿法粉碎提取法所得芍药苷、黄芩苷、绿原酸提出量较超声提取法和回流提取法明显提高。结论:湿法粉碎提取法提取效率高,方法简便,时间短。可用于3种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粉碎提取法 芍药苷 黄芩苷 绿原酸
下载PDF
丁香提取物抗金葡球菌活性成分的筛选 被引量:17
4
作者 李巧如 任健康 +1 位作者 赵院利 廉江平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08-109,共2页
目的探讨丁香抗菌的活性成分。方法采用不同方法对丁香进行提取,测定所得样品对金葡球菌的最低抑 菌浓度。结果和结论 丁香抗金葡球菌成分包括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
关键词 丁香 药理学 抗菌 活性成分 筛选
下载PDF
丁香提取物抗菌机理的探讨 被引量:29
5
作者 李巧如 刘宗智 +1 位作者 任健康 赵院利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01年第6期261-263,共3页
本文通过研究丁香提取物与各类抗菌素间的相互作用来探讨其抗菌机理。结果显示丁香提取物与喹诺酮类、青霉素类、红霉素联合应用对各类细菌的抗菌作用 ,二者间无相互影响 ,而与氨基糖苷类联合应用则显示明显的拮抗作用。
关键词 丁香提取物 抗菌机理 抗生素 相互作用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儿化痰止咳片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 被引量:7
6
作者 李巧如 李小川 张鹏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2期1732-1733,共2页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儿化痰止咳片中盐酸麻黄碱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C18,流动相为0·01mol/L磷酸二氢钾-甲醇(76∶24),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室温,检测波长为210nm。结果盐酸麻黄碱进样量在0·05μg~0...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儿化痰止咳片中盐酸麻黄碱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C18,流动相为0·01mol/L磷酸二氢钾-甲醇(76∶24),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室温,检测波长为210nm。结果盐酸麻黄碱进样量在0·05μg~0·5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54%(RSD=1·20%)。结论本方法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于小儿化痰止咳片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小儿化痰止咳片 盐酸麻黄碱 含量
下载PDF
喜炎平注射液与7种抗菌药物联用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李巧如 张鹏 +3 位作者 吴媛媛 马娟 王晓雯 贺玫 《中国药师》 CAS 2017年第6期1136-1138,共3页
目的:研究喜炎平注射液分别与头孢西丁、头孢呋辛、头孢甲肟、头孢曲松、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美罗培南7种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的标准菌株和临床分离菌株的体... 目的:研究喜炎平注射液分别与头孢西丁、头孢呋辛、头孢甲肟、头孢曲松、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美罗培南7种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的标准菌株和临床分离菌株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微量琼脂稀释法和棋盘法,应用96孔平板分别测定喜炎平注射液与头孢西丁等7种抗菌药物在体外单独使用以及联合应用对各类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计算联合药敏指数(FICI),从而评价喜炎平注射液与7种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喜炎平注射液与头孢西丁联合使用对大肠埃希菌的MIC等于抗菌药物单独使用的MIC;与左氧氟沙星联合使用对肺炎克雷伯杆菌的MIC等于抗菌药物单独使用的MIC,与其他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的MIC均大于单独使用的MIC。结论:喜炎平注射液与头孢西丁等7种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对金黄色抗菌球菌、大肠埃希菌、肠炎克雷伯菌的抗菌使用表现,为据抗或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炎平注射液 抗菌药物 联合用药 体外抗菌活性
原文传递
抗菌消炎片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李巧如 李小川 罗春香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I0008-I0010,共3页
关键词 抗菌消炎片 质量标准 TLC HPLC
下载PDF
中药制药工艺中101澄清剂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李巧如 郝武常 蒋宏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8-19,共2页
目的 :10 1澄清剂用于中药提取液的澄清工艺。方法 :比较了 10 1澄清剂与乙醇对中药大黄、山楂、黄芪、甘草、川芎提取液的干浸膏得率、各成分色谱分析以及主要成分含量的差异。结果 :10 1澄清剂用于中药提取液的澄清在干浸膏得率、主... 目的 :10 1澄清剂用于中药提取液的澄清工艺。方法 :比较了 10 1澄清剂与乙醇对中药大黄、山楂、黄芪、甘草、川芎提取液的干浸膏得率、各成分色谱分析以及主要成分含量的差异。结果 :10 1澄清剂用于中药提取液的澄清在干浸膏得率、主要成分含量均较乙醇有所提高 ,各成分色谱图无差异。结论 :在中药提取液的澄清工艺中可用 10 1澄清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1澄清剂 含量测定 中药提取液 澄清工艺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跳骨片中士的宁的含量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巧如 李小川 张鹏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372-1373,共2页
目的:建立跳骨片中士的宁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C18色谱柱(4.6mm×150mm,5μm);流动相为0.01mol·L^-1醋酸铵-甲醇-三乙胺(81:19:0.5.用冰醋酸调pH值3.8);检测波长为254nm。结果:士的宁在... 目的:建立跳骨片中士的宁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C18色谱柱(4.6mm×150mm,5μm);流动相为0.01mol·L^-1醋酸铵-甲醇-三乙胺(81:19:0.5.用冰醋酸调pH值3.8);检测波长为254nm。结果:士的宁在0.198~1.185μ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9.24%,RSD为0.87%。结论:该方法简单可行,重现性好,可用于跳骨片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骨片 士的宁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痔疮散的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巧如 张鹏 +1 位作者 陈世虎 廉江平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2004年第5期356-357,360,共3页
目的建立痔疮散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大黄、冰片、青黛、儿茶进行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大黄酚的含量。结果在TLC色谱中检出大黄、冰片、青黛、儿茶;大黄酚在0.062~0.62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4,平均回收率为100... 目的建立痔疮散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大黄、冰片、青黛、儿茶进行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大黄酚的含量。结果在TLC色谱中检出大黄、冰片、青黛、儿茶;大黄酚在0.062~0.62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4,平均回收率为100.39%,RSD=1.21%。结论该方法简单可行,重现性好,可用于痔疮散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痔疮散 大黄酚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肉苁蓉抗衰老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0
12
作者 李巧如 李石蓝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1期22-23,共2页
肉苁蓉抗衰老作用的实验研究结果发现:肉苁蓉可使小鼠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明显增强,使小鼠心肌脂褐质含量明显降低,而且,可延长果蝇的平均寿命、半数致死天数和最高寿命。说明肉苁蓉具有一定程度的抗衰老作用。
关键词 肉苁蓉 抗衰老作用
下载PDF
均匀设计湿法粉碎提取精制冠心方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巧如 宋文惠 赵波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3-75,共3页
目的优选精制冠心方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法,以丹参酮ⅡA、丹酚酸B、芍药苷、阿魏酸、羟基红花黄色素A含量及出膏率为指标,优选湿法粉碎提取精制冠心方的最佳工艺。结果最优提取工艺为取精制冠心方药材粗粉,第一次加6倍量95%乙... 目的优选精制冠心方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法,以丹参酮ⅡA、丹酚酸B、芍药苷、阿魏酸、羟基红花黄色素A含量及出膏率为指标,优选湿法粉碎提取精制冠心方的最佳工艺。结果最优提取工艺为取精制冠心方药材粗粉,第一次加6倍量95%乙醇,粉碎提取10min,第二次加6倍量60%乙醇,粉碎提取10min,第三次加6倍量20%乙醇,粉碎提取10min。结论均匀设计法试验优选的精制冠心方湿法粉碎提取工艺,各成分提出量比原工艺明显提高,节约时间、操作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制冠心方 均匀设计 湿法粉碎提取 工艺研究
下载PDF
高效液相法测定骨愈灵胶囊中人参皂苷Rg_1的含量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巧如 丁龙军 廉江平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2007年第5期390-392,共3页
目的建立骨愈灵胶囊中人参皂苷Rg1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C18色谱柱(4.6mm×150mm,5μm);流动相:乙腈-0.5%磷酸溶液(23∶77);检测波长:205nm。结果人参皂苷Rg1在1.05μg~7μg之间,峰面积与进样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目的建立骨愈灵胶囊中人参皂苷Rg1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C18色谱柱(4.6mm×150mm,5μm);流动相:乙腈-0.5%磷酸溶液(23∶77);检测波长:205nm。结果人参皂苷Rg1在1.05μg~7μg之间,峰面积与进样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8.80%,RSD=1.57%。结论该方法简单可行,重现性好,可用于骨愈灵胶囊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愈灵胶囊 人参皂苷RG1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丁香油放置过程中丁香酚含量变化及抗菌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巧如 归巧娣 《陕西中医》 2013年第3期362-363,共2页
目的:探讨丁香油于温度25±2℃,相对湿度60%±10%放置0、1、2、3、6、12个月,及温度40±2℃,相对湿度75%±5%放置1、2、3个月后丁香酚含量变化及抗菌作用的变化。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丁香油中丁香酚含量;采用... 目的:探讨丁香油于温度25±2℃,相对湿度60%±10%放置0、1、2、3、6、12个月,及温度40±2℃,相对湿度75%±5%放置1、2、3个月后丁香酚含量变化及抗菌作用的变化。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丁香油中丁香酚含量;采用微量琼脂稀释法测定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7种致病菌的抗菌强度(MIC)。结果:丁香油在检测时间里丁香酚含量及其抗菌作用变化不明显。结论:丁香油在温度25±2℃放置12个月及40±2℃放置3个月内丁香酚含量相对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谱法 高效液相 丁香油 丁香酚 含量 测定
下载PDF
湿法粉碎提取人参中有效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巧如 黄彦丽 《陕西中医》 2009年第11期1537-1539,共3页
目的:证明湿法粉碎提取法可用于人参中人参皂苷及人参多糖的提取。方法:以人参皂苷Rg1、Re、Rb1提出量、人参多糖及出膏率为指标,对湿法粉碎提取法与回流提取法及超声提取法提取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湿法粉碎提取法可充分提取出人参中的... 目的:证明湿法粉碎提取法可用于人参中人参皂苷及人参多糖的提取。方法:以人参皂苷Rg1、Re、Rb1提出量、人参多糖及出膏率为指标,对湿法粉碎提取法与回流提取法及超声提取法提取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湿法粉碎提取法可充分提取出人参中的人参皂苷Rg1、Re、Rb1和人参多糖,比超声提取法和回流提取法高。结论:湿法粉碎提取法操作简便,时间较超声提取法和回流提取法明显缩短,可用于人参中人参皂苷和人参多糖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化学 提取
下载PDF
冠心汤湿法粉碎制备汤剂与传统汤剂的五种成分含量比较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巧如 刘晓玲 宋文惠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第1期65-67,共3页
目的:比较冠心汤湿法粉碎制备与其传统汤剂及煎药机煎煮的汤剂中5种成分的含量差异。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用乙腈-0.05%磷酸溶液梯度洗脱,同时测定红花黄色素A、芍药苷、阿魏酸、丹酚酸B、丹参酮ⅡA含量。结果:冠心汤湿法粉... 目的:比较冠心汤湿法粉碎制备与其传统汤剂及煎药机煎煮的汤剂中5种成分的含量差异。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用乙腈-0.05%磷酸溶液梯度洗脱,同时测定红花黄色素A、芍药苷、阿魏酸、丹酚酸B、丹参酮ⅡA含量。结果:冠心汤湿法粉碎制备的汤剂中5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大大高于传统法及煎药机煎煮的汤剂。结论:湿法粉碎制备汤剂,方便快速,提取液有效成分含量高,作为中药汤剂一种新的制备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汤 湿法粉碎 传统汤剂
下载PDF
冠心汤湿法粉碎制备汤剂与传统汤剂的五种成分含量比较
18
作者 李巧如 宋文惠 刘晓玲 《陕西中医》 2011年第12期1658-1659,共2页
目的:比较冠心汤湿法粉碎制备与其传统汤剂及煎药机煎煮的汤剂中五种成分的含量差异。方法:采用HPLC法,用乙腈-0.05%磷酸溶液梯度洗脱,同时测定红花黄色素A、芍药苷、阿魏酸、丹酚酸B、丹参酮ⅡA含量。结果:冠心汤湿法粉碎制备的汤剂中... 目的:比较冠心汤湿法粉碎制备与其传统汤剂及煎药机煎煮的汤剂中五种成分的含量差异。方法:采用HPLC法,用乙腈-0.05%磷酸溶液梯度洗脱,同时测定红花黄色素A、芍药苷、阿魏酸、丹酚酸B、丹参酮ⅡA含量。结果:冠心汤湿法粉碎制备的汤剂中五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大大高于传统法及煎药机煎煮的汤剂。结论:湿法粉碎制备汤剂,方便快速,提取液有效成分含量高,作为中药汤剂一种新的制备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化学 红花/分析 芍药/分析
下载PDF
湿法粉碎法制备中药汤剂及饮片剂型改革的设想
19
作者 李巧如 《陕西中医》 2011年第5期614-615,共2页
目的:为中药汤剂的现代化和中药饮片的规范化提出一种新的思路。方法:对中药汤剂制备及中药饮片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分析。结论:现有的中药汤剂形式均存在许多不足,中药饮片质量参差不齐,中药汤剂的现代化是中医药界一直探讨的问题。用湿... 目的:为中药汤剂的现代化和中药饮片的规范化提出一种新的思路。方法:对中药汤剂制备及中药饮片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分析。结论:现有的中药汤剂形式均存在许多不足,中药饮片质量参差不齐,中药汤剂的现代化是中医药界一直探讨的问题。用湿法粉碎法制备中药汤剂,有助于实现中药汤剂的现代化和中药饮片的规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粉碎法 质量控制
下载PDF
丁香挥发油的抗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27
20
作者 杨滋渊 李巧如 +1 位作者 赵院莉 任健康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181-181,共1页
目的对丁香挥发油进行体内外抗菌活性试验。方法体外抗菌试验采用微量琼脂法。结果丁香挥发油体外对产酸克雷伯菌、肠炎沙门氏菌、痢疾志贺氏菌、大肠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明显的抗菌作用;体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 目的对丁香挥发油进行体内外抗菌活性试验。方法体外抗菌试验采用微量琼脂法。结果丁香挥发油体外对产酸克雷伯菌、肠炎沙门氏菌、痢疾志贺氏菌、大肠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明显的抗菌作用;体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感染的小鼠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结论丁香挥发油在体内外对常见细菌具有显著的抗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试验法 丁香挥发油 细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