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CT行业趋势和数智化转型
1
作者 李常伟 《信息通信技术》 2023年第1期21-29,共9页
文章概述3年疫情后ICT产业数智化演进发展的动态和趋势,分析在千兆融合互联网下产业演进的节奏规律、面临的挑战和机会,提出运营商数智化转型策略。
关键词 融合互联网 5G 云计算 AR/VR 大数据 人工智能 解决方案
下载PDF
P_(ET)CO_(2)联合被动抬腿实验对高血压脑出血容量反应性的预测价值
2
作者 杨征 陈彦飞 +3 位作者 周斌 李常伟 罗晨 王挺厅 《心电与循环》 2023年第5期485-488,共4页
目的探讨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_(ET)CO_(2))联合被动抬腿实验(PLR)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容量反应性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8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补液后每搏量变化率(ΔS... 目的探讨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_(ET)CO_(2))联合被动抬腿实验(PLR)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容量反应性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8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补液后每搏量变化率(ΔSV%)判断有容量反应(≥10%)36例,无容量反应(<10%)48例。比较有、无容量反应患者PLR前后P_(ET)CO_(2)差值(P_(ET)CO_(2))、ΔSV%,采用ROC曲线分析这两项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容量反应性的预测效能。结果有容量反应患者PLR前后ΔP_(ET)CO_(2)、ΔSV%均明显高于无容量反应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LR前后ΔP_(ET)CO_(2)、ΔSV%及两项联合预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容量反应性的AUC分别为0.876、0.868和0.957,其中两项联合检测的预测效能明显高于ΔP_(ET)CO_(2)、ΔSV%单独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_(ET)CO_(2)联合PLR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容量反应性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被动抬腿实验 高血压脑出血 容量反应性
下载PDF
颅脑外伤后外伤性颈椎病的诊治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常伟 周斌 +2 位作者 罗晨 鲍欢 陈彦飞 《浙江创伤外科》 2013年第5期649-649,共1页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后外伤性颈椎病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合并外伤性颈椎病患者病历资料。结果 12例颅脑外伤合并外伤性颈椎病患者予正骨复位为主,辅以理疗、颈部肌群保健及药物治疗,疗效满意。结论重视颅脑外伤病人合并颈椎损伤,避免...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后外伤性颈椎病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合并外伤性颈椎病患者病历资料。结果 12例颅脑外伤合并外伤性颈椎病患者予正骨复位为主,辅以理疗、颈部肌群保健及药物治疗,疗效满意。结论重视颅脑外伤病人合并颈椎损伤,避免外伤性颈椎病的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后综合征 外伤性颈椎病 正骨复位
下载PDF
非导电材料复合电加工机理及工艺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常伟 郭永丰 刘晋春 《机械制造》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23-25,共3页
论述非导电超硬材料充气式电化学电火花复合加工 (GEECM)的微观机理并进行了工艺研究。
关键词 非导电超硬材料 微观机理 复合加工
下载PDF
17例创伤性前颅底粉碎性骨折的手术重建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常伟 陈彦飞 +1 位作者 周斌 徐垠 《浙江创伤外科》 2007年第6期513-513,共1页
创伤是造成前颅底粉碎性骨折伴缺损的最常见原因,常常伴有开放性颅脑损伤、脑脊液漏、脑挫裂伤及脑内血肿,并可致后期颅内感染,早期如处理不当,可造成残废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本院自2002年8月至2006年8月共收治创伤性前颅底粉碎性... 创伤是造成前颅底粉碎性骨折伴缺损的最常见原因,常常伴有开放性颅脑损伤、脑脊液漏、脑挫裂伤及脑内血肿,并可致后期颅内感染,早期如处理不当,可造成残废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本院自2002年8月至2006年8月共收治创伤性前颅底粉碎性骨折伴缺损病人17例,笔者对所有病人行术中颅底重建,特别是膜性重建,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粉碎性骨折 创伤性 手术重建 开放性颅脑损伤 脑脊液漏 脑内血肿 脑挫裂伤 颅内感染
下载PDF
350例头部外伤病人医院感染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常伟 徐垠 +1 位作者 陈彦飞 周斌 《浙江创伤外科》 2003年第1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病原菌 抗生素
下载PDF
复方依山红组方药材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李常伟 李兵 +1 位作者 卢汝梅 庞宇舟 《广西中医药》 2014年第5期6-8,共3页
复方依山红是从壮族民间挖掘出来的治疗乙型肝炎的经验方,对慢性乙型肝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该方由壮药材满山红、毛鸡骨草、牛大力等组成,具有祛邪排毒、清利散瘀、疏通道路、扶助正气的作用。为了更好地促进复方依山红制剂的研制和... 复方依山红是从壮族民间挖掘出来的治疗乙型肝炎的经验方,对慢性乙型肝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该方由壮药材满山红、毛鸡骨草、牛大力等组成,具有祛邪排毒、清利散瘀、疏通道路、扶助正气的作用。为了更好地促进复方依山红制剂的研制和质量标准研究,本课题组对复方依山红组方药材的相关化学成分进行综述,为该制剂的物质基础和质量标准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依山红 满山红 毛鸡骨草 牛大力 化学成分 综述
下载PDF
45例颅脑创伤致长期昏迷病人的催醒体会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常伟 徐垠 《浙江创伤外科》 2005年第6期485-485,共1页
关键词 长期昏迷病人 颅脑创伤 催醒 持续植物状态 持续昏迷 回顾性分析 创伤患者 病历资料 临床经验
下载PDF
高压氧治疗脑损伤后综合征疗效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常伟 朱国伟 《浙江创伤外科》 2004年第3期199-199,共1页
关键词 高压氧治疗 脑损伤后综合征 脑震荡后综合征 心理辅导 体育锻炼
下载PDF
非导电超硬材料UGEECM复合加工及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常伟 郭永丰 刘晋春 《电加工》 1999年第6期19-22,共4页
论述了非导电超硬材料充气式电化学电火花复合加工(GEECM) 中加入超声强化工艺(UGEECM) 的微观机理,建立了UGEECM 超声激振系统,进行了工艺实验研究。
关键词 非导电超硬材料 复合加工 超声强化 UGEECM
下载PDF
颅骨成形术后8例钛网外露原因分析及处理体会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常伟 陈洪福 《中国乡村医药》 2013年第16期31-31,共1页
颅脑损伤开颅手术后常伴有颅骨缺损的发生,而钛网是目前临床上修复颅骨缺损、改善术后头颅形态、保护脑组织最常用的一种修复材料,但因种种原因部分患者出现钛网外露。本文回顾近年来发生钛网外露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生原因... 颅脑损伤开颅手术后常伴有颅骨缺损的发生,而钛网是目前临床上修复颅骨缺损、改善术后头颅形态、保护脑组织最常用的一种修复材料,但因种种原因部分患者出现钛网外露。本文回顾近年来发生钛网外露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成形术后 钛网 外露 原因分 颅骨缺损 修复材料 临床资料 颅脑损伤
下载PDF
术后脑组织塌陷的巨大硬膜外血肿诊治体会
12
作者 李常伟 陈彦飞 +1 位作者 周斌 鲍欢 《浙江创伤外科》 2011年第5期620-621,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巨大急性硬膜外血肿致脑组织塌陷的治疗方法。方法巨大硬膜外血肿患者到急诊室后立即开放绿色通道,术前、术后加强脱水,争取尽早手术减压及运用钩回疝复位术。结果本组27例病人治疗后总体疗效满意。结论巨大急性硬膜外血肿... 目的探讨分析巨大急性硬膜外血肿致脑组织塌陷的治疗方法。方法巨大硬膜外血肿患者到急诊室后立即开放绿色通道,术前、术后加强脱水,争取尽早手术减压及运用钩回疝复位术。结果本组27例病人治疗后总体疗效满意。结论巨大急性硬膜外血肿进展迅速,尽早减压手术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把握术前、术中、术后每一环节能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硬膜外血肿 脑组织塌陷 颞叶钩回疝复位术
下载PDF
颅脑外伤病人继发性昏迷40例临床分析
13
作者 李常伟 徐垠 《浙江临床医学》 2001年第3期175-175,共1页
关键词 颅脑外伤 继发性昏迷 诊断 病因 治疗
下载PDF
颅底骨折致迟发性面神经麻痹诊治分析
14
作者 李常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7年第25期3757-3757,共1页
关键词 颅底骨折 面神经麻痹 迟发性 预后
下载PDF
竖直窄矩形通道气液两相流流型识别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常伟 曹夏昕 +1 位作者 孙立成 阎昌琪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55-1060,共6页
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小波分析的方法对窄矩形通道内两相流的流型进行有效的识别,为在不可视或不能进行摄影测试技术特殊情况下提供了有效识别方法。通过可视化观察发现,窄矩形通道内两相流流型主要有泡状流、弹状流、搅混流和环状... 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小波分析的方法对窄矩形通道内两相流的流型进行有效的识别,为在不可视或不能进行摄影测试技术特殊情况下提供了有效识别方法。通过可视化观察发现,窄矩形通道内两相流流型主要有泡状流、弹状流、搅混流和环状流。采用小波分析法给出了4种流型的功率密度图,并结合每种流型的特征及压差波动特性,对每种流型的频率分布范围及最大能量分布范围给出了界定。因此,利用频率分布特征值及最大能量分布值可对流型进行有效的识别和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分析 流型 识别 窄通道
下载PDF
根除幽门螺杆菌与胃食管反流病疗效间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常伟 古赛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9期3879-3881,共3页
目的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HP)与胃食管反流病(GERD)疗效间的关系。方法选取GERD患者254例,分为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组和糜烂性食管炎(EE)组,再进一步分为HP阳性组、HP阴性组,HP阳性组随机分为不抗HP治疗组和抗HP治疗组,抗HP治疗组行HP... 目的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HP)与胃食管反流病(GERD)疗效间的关系。方法选取GERD患者254例,分为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组和糜烂性食管炎(EE)组,再进一步分为HP阳性组、HP阴性组,HP阳性组随机分为不抗HP治疗组和抗HP治疗组,抗HP治疗组行HP根除三联疗法,不抗HP治疗组和HP阴性组仅服用雷贝拉唑(20mg每天2次);10d后所有患者仅服用雷贝拉唑(20mg每天2次)直至试验疗程2个月。试验结束时EE组行胃镜检查,所有患者均行食管酸反流测定和13C呼气试验检测HP。结果 179例患者完成了临床研究(NERD组119例,其中抗HP治疗组47例,不抗HP治疗组32例,HP阴性组40例;EE组60例,其中抗HP治疗组24例,不抗HP治疗组15例,HP阴性组21例)。NERD组中抗HP治疗组36例患者HP转阴(76.6%),EE组中抗HP治疗组18例HP转阴(75.0%)。NERD组或EE组中HP根除成功患者组分别与HP根除失败组、不抗HP治疗组、HP阴性组在治疗前后症状、食管炎症和食管酸反流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除HP治疗与GERD疗效间没有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菌 幽门 根除治疗 胃食管反流 治疗结果
下载PDF
胸椎骨折前路手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处理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常伟 任栋 +1 位作者 王鹏程 吴昊天 《河北医药》 CAS 2012年第3期419-420,共2页
胸椎骨折是常见的高能量损伤。经胸入路能对胸椎前部提供宽广显露,但前路手术复杂、损伤较大,其围手术期并发症较多。收集我院2001至2009年行胸椎前路手术的20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及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关键词 骨折 胸椎 前路手术 并发症
下载PDF
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在神经外科的临床应用体会 被引量:8
18
作者 罗晨 陈彦飞 +1 位作者 李常伟 周斌 《浙江创伤外科》 2014年第2期277-278,共2页
目的:探讨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在神经外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对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的治疗作用、适应征、禁忌征及注意事项进行讨论。方法用硬膜外穿刺针行腰椎穿刺,在L3-L4或L4-L5椎间隙穿刺进入腰大池,脑脊液流出后将穿刺... 目的:探讨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在神经外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对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的治疗作用、适应征、禁忌征及注意事项进行讨论。方法用硬膜外穿刺针行腰椎穿刺,在L3-L4或L4-L5椎间隙穿刺进入腰大池,脑脊液流出后将穿刺针开口方向朝向头部,放置细软导管经穿刺针进入腰椎蛛网膜下腔间隙12~20cm(儿童12~15cm,成人15~20cm),观察管内脑脊液流通状态。连接引流袋,调节引流袋高度,一般控制脑脊液引流量在150~350ml/天,置管时间7~14天。结果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治疗脑室内出血、重度颅脑损伤、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感染、脑脊液漏取得明显效果,无并发症。结论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操作简单易行、创伤小,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有较广泛的临床应用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应用价值 腰大池置管 持续外引流 神经外科疾病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硬膜外穿刺针 腰椎蛛网膜下腔 脑脊液流通状态
下载PDF
颅骨修补术后继发性癫痫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罗晨 陈彦飞 +1 位作者 李常伟 周斌 《浙江创伤外科》 2012年第4期521-522,共2页
目的探索颅骨修补术后癫痫发作的原因,并对预防及治疗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方法 2002年至2010年对278例颅骨修补术后并发癫痫发作的1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对围手术期的预防用药、易致癫痫发作原因及手术操作问题进行总结。结果... 目的探索颅骨修补术后癫痫发作的原因,并对预防及治疗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方法 2002年至2010年对278例颅骨修补术后并发癫痫发作的1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对围手术期的预防用药、易致癫痫发作原因及手术操作问题进行总结。结果颅骨修补术后并发癫痫17例,占6.1%,药物治疗满意。结论对颅骨修补手术中的正确处理以及围手术期的预防性用药等可以降低术后癫痫的发病率、减轻癫痫发作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修补术 癫痫 防治
下载PDF
有创颅内压监护不同植入方式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彦飞 李常伟 +3 位作者 周斌 罗晨 鲍欢 徐垠 《浙江创伤外科》 2016年第3期489-490,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植入方式颅内压监护在中重型颅脑伤的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方法对2012年7月至2015年11月本院诊治的32例中重型颅脑伤患者,按植入方式分为:脑室植入共15例,其中去骨瓣减压术中植入5例;术区硬膜下13例,均为减压或血肿清除术... 目的探讨不同植入方式颅内压监护在中重型颅脑伤的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方法对2012年7月至2015年11月本院诊治的32例中重型颅脑伤患者,按植入方式分为:脑室植入共15例,其中去骨瓣减压术中植入5例;术区硬膜下13例,均为减压或血肿清除术后即刻植入;脑实质或血肿腔植入的4例中,减压术后植入1例。均常规通过体位、镇静、控温、渗透性治疗、维持内环境稳态以及经脑室型导管释放脑脊液等降低颅内压。结果单纯探头植入的14例中转开颅减压的7例,开颅+监护植入的18例中再次手术减压的4例,其中3例为对侧出血。结论有创颅内压监护可根据减压与否采用不同部位植入,已获满意减压的可以行硬膜下植入。有颅内压增高或有潜在风险的最好行脑室内植入,除可作为了解患者预后及制定干预措施的重要依据外,脑室内ICP监护还可以避免部分高阈值中转开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压监护 颅脑创伤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