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部酸化用胶囊酸体系在渤海湾盆地海上油田的应用
1
作者 韦敏 冯文涛 +6 位作者 寸锡宏 朱骏蒙 任兆林 张勇 任晓强 沈飞 李年银 《石油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16-624,共9页
针对常规酸液体系存在运输风险大、酸岩反应速度快难以实现深穿透等系列问题,开展了深部酸化用胶囊酸体系研究。制备了一种常温常压状态下为固态、进入地层后随温度和pH值变化缓慢释放氢离子的胶囊酸。该胶囊酸内部是由生氢主剂(盐酸与... 针对常规酸液体系存在运输风险大、酸岩反应速度快难以实现深穿透等系列问题,开展了深部酸化用胶囊酸体系研究。制备了一种常温常压状态下为固态、进入地层后随温度和pH值变化缓慢释放氢离子的胶囊酸。该胶囊酸内部是由生氢主剂(盐酸与氨基磺酸)和生氟主剂(氟化氢铵)组成的内核,覆盖在内核之上的是丙烯酸酯类聚合物构成的温度敏感性覆膜材料,最外层由丙烯酰胺类聚合物构成的酸浓度响应覆膜材料包裹。介绍了覆膜材料制备方法,评价了其溶解性能和机械强度,确定了覆膜材料的最佳合成条件,测量了胶囊酸的粒径分布、有效含量、氢离子释放能力,形成了适用于渤海湾海上油田S区块地层特征的胶囊酸酸液体系。室内实验和现场应用表明,胶囊酸对温度和pH值响应十分精准,释放氢离子能力强,具有良好的缓蚀性,缓速、防膨、稳铁、助排、解堵性能优良,平均酸化有效期可达到200 d,有效解决了海上油田酸化施工有效期短的问题。该技术为海上油田增产增效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田 深部酸化 缓速 胶囊酸 性能评价
下载PDF
裂缝高度延伸机理及控缝高酸压技术研究 被引量:41
2
作者 李年银 赵立强 +2 位作者 刘平礼 张倩 史鸿祥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6年第2期61-63,共3页
在已建立的裂缝高度延伸机理模型的基础上,从地层应力、岩石物性和施工参数等方面分析了酸压裂缝高度延伸的影响因素,并对裂缝高度延伸控制给出了诊断方法。结合酸压工艺特点,从降低地层破裂压力、人工隔层控缝高、降滤失控缝高以及从... 在已建立的裂缝高度延伸机理模型的基础上,从地层应力、岩石物性和施工参数等方面分析了酸压裂缝高度延伸的影响因素,并对裂缝高度延伸控制给出了诊断方法。结合酸压工艺特点,从降低地层破裂压力、人工隔层控缝高、降滤失控缝高以及从酸压液体系、完井方案的优化、施工压力监控等各个方面讨论了控缝高酸压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压 裂缝延伸 缝高控制 影响因素 机理
下载PDF
多氢酸酸化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26
3
作者 李年银 赵立强 +2 位作者 刘平礼 郭文英 杜娟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1-134,共4页
砂岩储层酸化的常规土酸体系存在与矿物反应速度快、酸化液的有效距离短和容易产生二次沉淀等问题。现存的缓速酸酸液体系不能克服粘土和石英界面反应速率的巨大反差,新的深度酸化工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酸液的穿透距离,但工艺繁琐,... 砂岩储层酸化的常规土酸体系存在与矿物反应速度快、酸化液的有效距离短和容易产生二次沉淀等问题。现存的缓速酸酸液体系不能克服粘土和石英界面反应速率的巨大反差,新的深度酸化工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酸液的穿透距离,但工艺繁琐,且仍然不能解决沉淀、堵塞问题。多氢酸体系与现存的HF酸体系相比,其反应速度慢,溶解能力强,且具有良好的防垢性能和分散性能,可以抑制井眼附近的地层伤害,有效控制二次沉淀等优点。本研究对多氢酸的酸度特性、溶蚀性能、润湿性、静态腐蚀性以及多氢酸的分散和防垢性能进行了室内测试,并对土酸、氟硼酸及多氢酸进行了酸化效果实验评价。室内实验及现场应用表明,多氢酸性能优越,可明显提高酸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氢酸 土酸 酸化 二次沉淀 现场应用
下载PDF
裂缝高度延伸诊断与控制技术 被引量:24
4
作者 李年银 赵立强 +2 位作者 张倩 杨欢 刘萍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1-84,共4页
缝高控制是压裂酸化改造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而缝高控制又与裂缝高度延伸诊断密切相关,影响裂缝高度延伸的因素主要归结为可控和不可控因素两类,从地层应力、岩石物性和施工参数等方面对裂缝高度延伸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根据... 缝高控制是压裂酸化改造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而缝高控制又与裂缝高度延伸诊断密切相关,影响裂缝高度延伸的因素主要归结为可控和不可控因素两类,从地层应力、岩石物性和施工参数等方面对裂缝高度延伸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根据裂缝延伸k判据、裂缝净压力与储层应力差的比值、裂缝净压力双对数曲线形态等三种裂缝高度延伸诊断方法。结合压裂酸化工艺特点,从降低地层破裂压力、人工隔层控缝高、降滤失控缝高、工作液体系控制、平衡酸压工艺、完井方案优化、施工压力监控等方面讨论了压裂酸化过程中的各种裂缝高度控制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酸化 裂缝延伸 缝高控制 诊断方法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碱性钡锶垢除垢剂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年银 贺代兰 +3 位作者 赵立强 张航 余瑞青 徐昆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37-541,546,共6页
为克服现有硫酸盐除垢剂的不足,增加螯合剂与添加剂之间的协同作用,提高除垢效率,研制了一种以螯合剂为主剂的碱性除垢剂SA-209,考察了除垢剂浓度、除垢时间、p H值、温度、盐浓度对硫酸钡锶垢除垢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SA-209浓度、除... 为克服现有硫酸盐除垢剂的不足,增加螯合剂与添加剂之间的协同作用,提高除垢效率,研制了一种以螯合剂为主剂的碱性除垢剂SA-209,考察了除垢剂浓度、除垢时间、p H值、温度、盐浓度对硫酸钡锶垢除垢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SA-209浓度、除垢时间和温度的增加,除垢剂对钡锶垢的除垢率先增加后逐渐趋于稳定;随p H值的增加,除垢率先增加后降低;随溶液中KCl浓度的增加,除垢率缓慢减小。SA-209对钡锶垢除垢的最佳使用条件为:加量4%数12%、除垢时间4数12 h、溶液p H值11数12、除垢温度80数120℃。SA-209对硫酸钡和硫酸锶的除垢率约为55%和65%,对以硫酸钡垢为主要成分的海上油田垢样的除垢率为72.4%;4%和12%的SA-209对N-80钢片的腐蚀速率分别为0.2022和0.4412 g/(m^2·h),明显低于行业标准。SA-209具有除垢率高,对设备、管柱腐蚀低的特点,适用于酸液难溶垢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钡锶垢 螯合剂 碱性除垢剂
下载PDF
致密碳酸盐岩气藏体积酸压可行性研究及施工效果——以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气藏为例 被引量:7
6
作者 李年银 代金鑫 +3 位作者 刘超 刘平礼 张燕明 罗志峰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0-126,共7页
针对致密碳酸盐岩气藏难以获得高产、稳产这一难题,借鉴国外页岩气体积改造理念,对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致密碳酸盐岩气藏体积酸压可行性进行分析。首先阐述了致密碳酸盐岩气藏体积酸压的增产机理,在此基础上,从储层可压裂性、天然裂缝... 针对致密碳酸盐岩气藏难以获得高产、稳产这一难题,借鉴国外页岩气体积改造理念,对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致密碳酸盐岩气藏体积酸压可行性进行分析。首先阐述了致密碳酸盐岩气藏体积酸压的增产机理,在此基础上,从储层可压裂性、天然裂缝发育状况、水平主应力差、水力裂缝与天然裂缝夹角4个方面分析了体积酸压在致密碳酸盐岩气藏开发中的优势及其局限性,并针对技术局限性提出了相应的改造策略。研究结果表明,体积酸压可形成复杂的裂缝网络,获得较大的储层改造体积;其增产改造效果与储层中的岩石可压裂性、天然裂缝发育状况及天然裂缝与水力裂缝的夹角密切相关,较大水平主应力差会对裂缝网络的形成产生不利影响,可通过可降解纤维暂堵转向技术或转向酸酸压来弱化甚至消除该影响。先导试验结果表明,18口井体积酸压后比邻近常规酸压井增产60%以上,1个月后,其中7口井的日产气量比常规酸压井高41%以上,说明体积酸压比常规酸压在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气藏中具有更好的增产效果和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气 致密碳酸盐岩 体积酸压 裂缝网络 储层改造体积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复杂砂岩储层平衡酸压闭合酸化技术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年银 赵立强 +1 位作者 刘平礼 蒲洪江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42-145,共4页
砂岩储层一般不能冒险进行酸压,要大幅度提高产能应采用水力压裂。针对新场气田新855井复杂砂岩储层岩性变化大,岩矿组成复杂,碳酸盐岩含量高,且在不同井段分布极不均匀等特点,提出采用新的酸压技术——平衡酸压闭合酸化技术对该储层实... 砂岩储层一般不能冒险进行酸压,要大幅度提高产能应采用水力压裂。针对新场气田新855井复杂砂岩储层岩性变化大,岩矿组成复杂,碳酸盐岩含量高,且在不同井段分布极不均匀等特点,提出采用新的酸压技术——平衡酸压闭合酸化技术对该储层实施酸压改造。对该酸压工艺的原理及其适用性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大量室内试验,并考虑到该地层酸化时酸液需具备降滤失和延缓反应速度的特点,优选出以盐酸为主体酸的胶凝酸体系配合该酸压工艺。现场施工实践表明该酸液体系及酸压工艺对该类复杂砂岩储层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油气藏 平衡酸压 闭合酸化 新场气田
下载PDF
酸压过程中酸蚀裂缝导流能力研究 被引量:33
8
作者 李年银 赵立强 +2 位作者 张倩 任晓宁 刘平礼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9-62,168,共4页
酸蚀裂缝导流能力是影响酸压效果的关键参数之一。由于酸岩反应随机性强,酸蚀裂缝导流能力难以准确预测。影响酸蚀裂缝导流能力的因素较多,采用自行研制的DP-I型裂缝导流能力试验仪,综合研究了岩石嵌入强度、闭合应力、酸液用量、酸接... 酸蚀裂缝导流能力是影响酸压效果的关键参数之一。由于酸岩反应随机性强,酸蚀裂缝导流能力难以准确预测。影响酸蚀裂缝导流能力的因素较多,采用自行研制的DP-I型裂缝导流能力试验仪,综合研究了岩石嵌入强度、闭合应力、酸液用量、酸接触时间、酸液滤失以及注酸排量等主要因素对酸蚀裂缝导流能力的影响。在理论计算模型方面,迄今为止主要包括N—K模型、Gangi"钉床"模型、Walsh模型、Tsang&Witherspoon孔隙模型和GongM模型,文章对各种计算模型进行了综合分析,就目前而言,国内外仍主要采用N-K经验关系式来预测酸蚀裂缝导流能力,其他模型因为所需参数难以确定,无法在实际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压 酸蚀裂缝导流能力 计算模型
下载PDF
油气藏压裂酸化效果评价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年银 赵立强 +3 位作者 张倩 刘萍 杨欢 张力木 《油气井测试》 2008年第6期67-71,共5页
压裂酸化作业成本较高、风险性大,对于探井,施工效果的好坏还直接影响到油气田勘探开发决策的制定。从室内试验、施工曲线分析、增产倍比计算、生产测井评价、压力不稳定试井、压后压力诊断分析以及压后动态评估等七方面对各种油气藏压... 压裂酸化作业成本较高、风险性大,对于探井,施工效果的好坏还直接影响到油气田勘探开发决策的制定。从室内试验、施工曲线分析、增产倍比计算、生产测井评价、压力不稳定试井、压后压力诊断分析以及压后动态评估等七方面对各种油气藏压裂酸化效果评价技术进行了分析,并对国内外各种评价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酸化 效果评价 压力降落分析 不稳定试井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油页岩原位转化技术发展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6
10
作者 李年银 王元 +3 位作者 陈飞 韩应龙 陈文斌 康佳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8,共8页
合理高效地开发油页岩资源对中国能源安全与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油页岩地下原位转化技术相比地面干馏技术具有独特的优势,是未来油页岩开采的发展方向。文章系统地分析了代表性的油页岩地下原位转化技术发展现状,对电传导加热、... 合理高效地开发油页岩资源对中国能源安全与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油页岩地下原位转化技术相比地面干馏技术具有独特的优势,是未来油页岩开采的发展方向。文章系统地分析了代表性的油页岩地下原位转化技术发展现状,对电传导加热、热流体加热、辐射加热、燃烧加热等工艺的特点进行了归纳。结合目前研究现状,从储层造缝、地下储集空间封闭、高效加热与新能源应用等方面提出了下步研究方向。该研究可为实现油页岩绿色高效开采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页岩 原位转化技术 电传导加热 热流体加热 辐射加热 燃烧加热
下载PDF
碳酸盐岩酸压过程中的酸液滤失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年银 赵立强 刘平礼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6年第3期109-111,共3页
分析了酸压过程中酸液的滤失机理,从酸液体系和酸压工艺两个方面提出了各种常用的控制酸液滤失的方法; 酸液滤失对酸压设计结果影响较大,酸液滤失模型是酸压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准确的计算酸液滤失的模型仍在不断的完善之中,通常仍... 分析了酸压过程中酸液的滤失机理,从酸液体系和酸压工艺两个方面提出了各种常用的控制酸液滤失的方法; 酸液滤失对酸压设计结果影响较大,酸液滤失模型是酸压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准确的计算酸液滤失的模型仍在不断的完善之中,通常仍将一般的压裂液滤失模型用于酸压设计,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关于酸液滤失模型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酸压 酸液滤失 滤失控制 滤失模型
下载PDF
泡沫酸配方体系研究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年银 赵文 +3 位作者 贾慧 张倩 霍红力 程凌强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12年第3期311-313,356,共4页
泡沫酸与常规土酸相比具有反应速度慢、腐蚀率低、易返排、低伤害等特点,同时对于非均质性储层可较好地实现酸液的转向分流,对低压、低渗、非均质、高含水油气藏的增产改造是一种十分理想的酸液体系。采用搅拌法,以泡沫的半衰期及起泡... 泡沫酸与常规土酸相比具有反应速度慢、腐蚀率低、易返排、低伤害等特点,同时对于非均质性储层可较好地实现酸液的转向分流,对低压、低渗、非均质、高含水油气藏的增产改造是一种十分理想的酸液体系。采用搅拌法,以泡沫的半衰期及起泡体积作为主要评价指标,开展了泡沫酸添加剂的评价,并利用正交设计法筛选出高效的泡沫酸配方体系;针对优选的泡沫酸配方开展室内性能评价。结果表明:泡沫酸具有较好的缓速、缓蚀性能,且泡沫质量越高,其缓速、缓蚀性能越好。泡沫酸具有很好的分流效果,过酸之后,并联岩心渗透率均增加,且渗透率差异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酸 酸化 泡沫质量 起泡剂 稳泡剂 分流
下载PDF
一种有效开发致密碳酸盐岩气藏的新工艺——体积酸压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年银 代金鑫 +3 位作者 张倩 贾建鹏 隋蕾 朱好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4期27-38,共12页
如何对致密裂缝性碳酸盐岩气藏进行有效开发,并使其稳产、高产一直是业界难题。针对这一难题,通过借鉴国外致密油气成功开发的一些研究成果,国内率先提出了针对致密裂缝性碳酸盐岩气藏的体积酸压工艺,经现场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简要阐... 如何对致密裂缝性碳酸盐岩气藏进行有效开发,并使其稳产、高产一直是业界难题。针对这一难题,通过借鉴国外致密油气成功开发的一些研究成果,国内率先提出了针对致密裂缝性碳酸盐岩气藏的体积酸压工艺,经现场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简要阐述了体积酸压的缝网形成机理,通过对比分析,初步明确了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气藏实施体积酸压的可能性;通过岩石脆性评价、裂缝发育及水平主应力差测试、原地应力方位与天然裂缝方位测定、裂缝潜在力学活动性预测、酸岩反应及酸液滤失实验,综合分析了目标气藏实施体积酸压的可行性;并结合现场应用简要阐述了实施体积酸压的原则和思路。最后,针对目前体积酸压实践给出了相关施工建议。该研究成果将推动致密油气藏体积酸压设计理论的发展,加快体积酸压工艺和材料研发速度,提升碳酸盐岩致密油气藏体积酸压优化设计水平,为今后致密油气藏的有效开发提供理论与技术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气 致密碳酸盐岩 体积酸压 缝网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水平井酸化伤害特征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年银 赵立强 +2 位作者 张倩 王亚娟 刘平礼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08年第1期92-94,97,共4页
水平井酸化伤害机理与垂直井有显著差异。从水平井中的流动机理出发,分析了水平井的伤害特征,伤害程度的大小采用表皮系数来表征。对两种不同的水平井表皮系数计算模型进行了描述,并采用实例计算对比分析两种模型的差异性。对比结果显示... 水平井酸化伤害机理与垂直井有显著差异。从水平井中的流动机理出发,分析了水平井的伤害特征,伤害程度的大小采用表皮系数来表征。对两种不同的水平井表皮系数计算模型进行了描述,并采用实例计算对比分析两种模型的差异性。对比结果显示,Furui-Zhu-Hill模型预测的表皮系数较Frick-Economides模型更符合实际情况。文章还对水平井段长度及各向异性系数对水平井表皮系数的影响进行了计算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伤害特征 酸化 表皮系数 各向异性
下载PDF
高校青年教师培养模式中的激励机制探讨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年银 刘平礼 +2 位作者 罗志锋 杜娟 郭文英 《大学教育》 2017年第4期165-167,共3页
青年教师是推动高等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青年教师的激励机制是目前国内各高校矛盾聚集较多的急待解决的难题。文章基于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分析青年教师群体特征,针对青年教师培养激励机制中存在的激励目标偏高、激励对象... 青年教师是推动高等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青年教师的激励机制是目前国内各高校矛盾聚集较多的急待解决的难题。文章基于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分析青年教师群体特征,针对青年教师培养激励机制中存在的激励目标偏高、激励对象错位、评价指标过度量化、经济激励偏重等问题,提出构建高校青年教师成才的激励机制新途径:协调高校发展与青年教师客观实际,制订适度激励目标;充分认识青年教师真实需求,多种激励措施综合使用;科学制订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考评标准;建立民主评价机制,确保激励机制公开公平公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青年教师 人才培养 激励机制
下载PDF
我国复杂砂岩储层酸化改造关键技术及成功案例分析(英文)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年银 马旭 +2 位作者 刘平礼 赵立强 罗志锋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5141-5151,5220,共12页
我国一大批复杂难动用砂岩储层酸化改造面临重大技术挑战。针对高温深井砂岩储层研制出具有良好的缓速、缓蚀、抑制二次沉淀性能的新型多氢酸体系;针对我国海上高孔、高渗、多层系、非均质性强砂岩储层提出了一套简便、有效、可操作性... 我国一大批复杂难动用砂岩储层酸化改造面临重大技术挑战。针对高温深井砂岩储层研制出具有良好的缓速、缓蚀、抑制二次沉淀性能的新型多氢酸体系;针对我国海上高孔、高渗、多层系、非均质性强砂岩储层提出了一套简便、有效、可操作性强的酸液分流技术,并研制出了分流效果好、对地层无伤害的高效化学分流剂;针对致密~超致密、异常高压储层实施水力压裂存在压开困难,对地层造成二次伤害等问题提出前置酸压裂技术,改善压裂效果;针对复杂岩性底水砂岩储层,大胆提出采用一种新的平衡闭合酸压技术,对传统酸化增产理论中砂岩油藏不适合酸压的观念提出了挑战;针对复杂流体(凝析气藏)砂岩储层提出"酸+醇+醚"组合酸液技术,有效防止水锁、促进酸液返排。各项关键技术在我国陆地和海上油田得到成功应用,以我国各代表性油田的复杂砂岩储层特征及酸化改造面临的主要技术难点为切入点,提出各项关键技术,并进行了成功案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砂岩 酸化 高温深井 多氢酸 前置酸 平衡酸压 化学分流
下载PDF
轮南潜山裂缝性油藏酸压工艺评价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年银 赵立强 +1 位作者 刘平礼 张倩 《海洋石油》 CAS 2006年第2期53-57,共5页
酸压改造是轮南油田增储上产的主要技术手段。轮南潜山奥陶系储层埋藏深、地层温度高、孔隙裂缝发育等特征给酸压施工和酸压材料带来诸多困难。在分析了轮南潜山碳酸盐岩储层酸压改造技术难点的基础上,对该油田所采用的深度酸压工艺、... 酸压改造是轮南油田增储上产的主要技术手段。轮南潜山奥陶系储层埋藏深、地层温度高、孔隙裂缝发育等特征给酸压施工和酸压材料带来诸多困难。在分析了轮南潜山碳酸盐岩储层酸压改造技术难点的基础上,对该油田所采用的深度酸压工艺、泵注程序、施工参数、排液方式等作了详尽讨论,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认识,对类似的储层改造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南油田 碳酸盐岩 酸压 储层伤害 评价
下载PDF
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以石油工程专业采油工程课程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年银 廖柯熹 +2 位作者 汤勇 李晓平 胡亚男 《高教学刊》 2022年第14期189-192,共4页
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是对国家教学改革号召的积极响应,是推进工科专业建设的现实需求,是顺应时代发展对传统专业教学的新要求。文章围绕国家一流学科石油工程专业一流人才培养目标,构建“1+5+X”的人才培养体系;聚焦石油精神传承与价... 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是对国家教学改革号召的积极响应,是推进工科专业建设的现实需求,是顺应时代发展对传统专业教学的新要求。文章围绕国家一流学科石油工程专业一流人才培养目标,构建“1+5+X”的人才培养体系;聚焦石油精神传承与价值塑造,深挖石油精神与石油文化内涵,建立石油工程专业课程思政多维协同育人模式;以专业核心课程采油工程为例,探讨行业特色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模式,通过探索实践,突破原有教学框架,新模式下的教学内容及方法不断趋于完善,逐步形成可借鉴、可推广的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工科专业 采油工程
下载PDF
基于模糊评判的人工裂缝高度延伸遮挡层评价技术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年银 赵立强 +2 位作者 张倩 刘平礼 郑云川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07年第6期85-87,共3页
缝高控制是压裂酸化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甚少,而遮挡层的好坏对阻碍裂缝在垂向上的过度延伸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响遮挡层好坏的因素有很多,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理论的压裂酸化井遮挡层综合评... 缝高控制是压裂酸化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甚少,而遮挡层的好坏对阻碍裂缝在垂向上的过度延伸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响遮挡层好坏的因素有很多,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理论的压裂酸化井遮挡层综合评价方法,应用该领域的大量经验和专家知识确定了模糊变量及权重,建立了隶属函数及遮挡层评价标准,对遮挡层的综合评价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采用该方法进行了实例分析,评价结果与现场实际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评判 酸化压裂 裂缝延伸 缝高控制 遮挡
下载PDF
注采单元地层结垢机理及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年银 康佳 +2 位作者 张昊天 陶卫东 任屹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9年第4期19-25,共7页
注水开发是确保油田持续稳产,提高原油采收率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之一。然而长期的注水开发过程中地层结垢不可避免,严重影响和制约油田开发效果。以注采单元为研究对象,基于热力学及溶度积规则等理论,考虑地层温度、压力、成垢离子浓度... 注水开发是确保油田持续稳产,提高原油采收率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之一。然而长期的注水开发过程中地层结垢不可避免,严重影响和制约油田开发效果。以注采单元为研究对象,基于热力学及溶度积规则等理论,考虑地层温度、压力、成垢离子浓度以及流速等因素的影响,建立了注采单元地层结垢数值模型,包括压力场模型、温度场模型、孔隙度与渗透率分布模型以及地层结垢模型,并根据油田实际生产数据,运用MATLAB数学模拟软件进行实例模拟,分析各因素对注采单元内结垢总量、结垢范围、结垢量分布以及地层结垢对视吸水指数和渗透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注水井近井地带温度较低,溶解平衡常数较小且流速大,难以结垢;径向往外,地层温度升高,注入水的流速大幅减缓,最易成垢;继续往外,成垢离子浓度低于最小结垢浓度时,不再结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采单元 注水井 结垢模型 阻垢率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