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敦煌壁画的色彩及其历史流变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康敏 《艺术传播研究》 2023年第1期81-92,共12页
敦煌石窟是中国保存古代壁画面积最大、涉及时段最长、艺术价值最高的世界文化遗产宝库,其“敦煌色彩”更是传统色彩体系中不可忽视的一片天地。敦煌壁画的色彩表现具有高超的水准,在历史的“二次创作”之下更添古典魅力,但其所处场域... 敦煌石窟是中国保存古代壁画面积最大、涉及时段最长、艺术价值最高的世界文化遗产宝库,其“敦煌色彩”更是传统色彩体系中不可忽视的一片天地。敦煌壁画的色彩表现具有高超的水准,在历史的“二次创作”之下更添古典魅力,但其所处场域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也使得对其开展研究的难度有增无减。将“图像”向“色彩”推进,是对“敦煌色彩”追根溯源的“历史回答”;以“单色”切入,再延伸至“整体色彩”,是对这一课题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由此出发,可知在敦煌美学解读、古代石窟营建、壁画制作等问题上也有深度再认识和再审察之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壁画 敦煌色彩 中国画颜料 色彩分析
原文传递
海藻酸钠包埋活性炭与活性污泥的固定化技术 被引量:9
2
作者 赵亚乾 杨镭 +2 位作者 李康敏 黄晓晖 方志健 《上海环境科学》 CAS CSCD 1997年第9期28-30,共3页
以海藻酸钠为包埋剂,以粉末活性炭和硅藻土分别为吸附剂,探索了用蠕动泵滴加法制备固定化活性污泥球形颗粒的工艺过程,并对所制备的固定化活性污泥球形颗粒,进行了餐厅废水的处理静态实验,从中检验了固定化颗粒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以... 以海藻酸钠为包埋剂,以粉末活性炭和硅藻土分别为吸附剂,探索了用蠕动泵滴加法制备固定化活性污泥球形颗粒的工艺过程,并对所制备的固定化活性污泥球形颗粒,进行了餐厅废水的处理静态实验,从中检验了固定化颗粒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以活性炭为吸附剂添加制得的固定化活性污泥球形颗粒,具有较好的处理能力,是一种合适的材料,而以硅藻土作为吸附剂添加时则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 包埋 活性污泥 固定化技术 餐饮废水
下载PDF
小型焚烧炉处理园林垃圾PCDD/Fs排放及控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明清 李康敏 +4 位作者 韩静磊 邹川 青宪 冯桂贤 罗媚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74-78,共5页
为掌握小型园林垃圾焚烧炉产生烟气中PCDD/Fs的排放特征,探讨不同烟气处理设施对烟气中PCDD/Fs的脱除效率的影响,多次采集了经湿法脱硫、耐高温滤布和活性炭吸附柱等不同烟气处理设施处理后的烟气,分析其中PCDD/Fs.结果表明:小型园林垃... 为掌握小型园林垃圾焚烧炉产生烟气中PCDD/Fs的排放特征,探讨不同烟气处理设施对烟气中PCDD/Fs的脱除效率的影响,多次采集了经湿法脱硫、耐高温滤布和活性炭吸附柱等不同烟气处理设施处理后的烟气,分析其中PCDD/Fs.结果表明:小型园林垃圾焚烧炉烟气中PCDD/Fs以2,3,4,7,8-PeCDF毒性当量贡献率最大,PCDD/Fs总体排放特征与垃圾焚烧排放特征类似;当仅用湿法脱硫设施时烟气中PCDD/Fs平均毒性当量浓度为4.89ng I-TEQ/Nm3,增加高温滤布后PCDD/Fs平均浓度降至0.961ng I-TEQ/Nm3,而在此基础上加入活性炭吸附柱后,小型垃圾焚烧炉排放烟气中PCDD/Fs平均浓度仅为0.0839ng I-TEQ/Nm3.增加高温滤布和活性炭吸附柱装置后烟气中PCDD/Fs浓度降低了91.2%.因此联合使用高温滤布除尘和活性碳吸附设施能够有效的脱除PCDD/Fs,使得PCDD/Fs排放浓度达到国内最新标准限值及欧盟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袋除尘 活性炭 PCDD/FS 污染控制
下载PDF
压电悬臂梁振动控制系统联合仿真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康敏 张柯 +1 位作者 刘永斌 琚斌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17-924,共8页
针对传统的悬臂梁振动抑制系统建立动力学方程的复杂性和精确性不高等缺点,该文提出利用多物理场耦合仿真软件搭建悬臂梁系统作为被控对象,通过设计比例、积分、微分(PID)算法在Simulink中建立控制器模型,对悬臂结构进行振动控制联合仿... 针对传统的悬臂梁振动抑制系统建立动力学方程的复杂性和精确性不高等缺点,该文提出利用多物理场耦合仿真软件搭建悬臂梁系统作为被控对象,通过设计比例、积分、微分(PID)算法在Simulink中建立控制器模型,对悬臂结构进行振动控制联合仿真。由于结构具有未知性,因而传统控制器PID参数的选取常需根据经验进行试凑来确定。通过提出遗传算法优化PID参数的模型,从而实现参数在线优化实时控制压电悬臂梁振动,仿真和实验均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此外还通过改变压电执行器在悬臂梁不同应力处的位置进行了振动抑制的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模型具有很好的鲁棒性,在不同位置处均可获得最佳的PID整定参数,实现振动抑制最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控制 悬臂梁 联合仿真 遗传算法
下载PDF
虚拟现实技术在传统手工艺品展示平台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康敏 苗志刚 +2 位作者 曹莹 刘秀德 杜凯欣 《无线互联科技》 2018年第15期147-148,共2页
传统手工艺品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手工艺品的传承迫在眉睫,我们需要给大师和学徒一个平台,也给手工艺品一个展示的平台,而虚拟现实技术有着沉浸式体验的优势,因此,创建一个合适的展示平台,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在平台... 传统手工艺品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手工艺品的传承迫在眉睫,我们需要给大师和学徒一个平台,也给手工艺品一个展示的平台,而虚拟现实技术有着沉浸式体验的优势,因此,创建一个合适的展示平台,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在平台上,提升大众对于传统手工艺品的兴趣,这对传统手工艺品的继承和发扬具有积极意义。基于此,文章研究了虚拟现实技术在传统手工艺品展示平台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工艺 虚拟现实 传统文化
下载PDF
浅析敦煌壁画“色彩”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康敏 王霞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第11期171-172,共2页
敦煌壁画色彩不同于西洋绘画,与西画色彩有本质的区别。西画讲究光源、环境色、补色等,这是西方绘画的体系,与中国绘画没有直接的关系。中国绘画没有完整的色彩体系。敦煌壁画最早的色彩,谢赫"六法论"中只有提到过一句关于色彩的"随... 敦煌壁画色彩不同于西洋绘画,与西画色彩有本质的区别。西画讲究光源、环境色、补色等,这是西方绘画的体系,与中国绘画没有直接的关系。中国绘画没有完整的色彩体系。敦煌壁画最早的色彩,谢赫"六法论"中只有提到过一句关于色彩的"随类赋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壁画 色彩 美学特征
下载PDF
国内外医疗废物处理技术发展概况 被引量:9
7
作者 李康敏 张作宝 《中国环保产业》 2004年第A02期100-105,107,共7页
文章介绍了国内外医疗废物的处理情况、发展趋势和常用处理方法,着重介绍了焚烧处理工艺和国内 外九种有特色的焚烧炉。
关键词 医疗废物 废物处理技术 焚烧工艺 焚烧炉 杀菌技术 LHY系列焚烧炉
下载PDF
农田土壤重金属修复技术应用实例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康敏 罗媚 李明枢 《中国环保产业》 2016年第6期24-25,共2页
以受电子垃圾污染的广东粤北某镇80亩农田土壤修复为例,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修复方式减少农田土壤中重金属含量,使产出的农产品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要求,并对该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农田土壤修复经验。
关键词 农田土壤 重金属污染 修复技术
下载PDF
论莫高窟第61窟《五台山图》的古典之美
9
作者 李康敏 王治华 吴晨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2年第3期83-91,共9页
敦煌莫高窟第61窟《五台山图》体量宏伟、内容繁杂,建筑、山水、人物取法大唐“古典”范式,在“敦煌石窟美术史”中可谓“独树一帜”。《五台山图》是五代曹氏时期以“画院制度”为背景的“宗教美术”遗迹,于后汉天福十二年(947)九月绘... 敦煌莫高窟第61窟《五台山图》体量宏伟、内容繁杂,建筑、山水、人物取法大唐“古典”范式,在“敦煌石窟美术史”中可谓“独树一帜”。《五台山图》是五代曹氏时期以“画院制度”为背景的“宗教美术”遗迹,于后汉天福十二年(947)九月绘成。该图实证了“丝路审美”图像的“趋同法脉”,融通着“艺术史”空间场域的“承新自生”。莫高窟第61窟《五台山图》不仅是敦煌“五台圣迹”的集大成,也是五代、宋之“非审美”参考的“艺术史”的重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高窟 第61窟 《五台山图》 艺术史 丝路审美
下载PDF
关于校园APP的开发思路与探索意义——以校园二手交易平台“小二”APP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文星 张和群 +3 位作者 李康敏 萧怡帆 林夏子 陈贤璐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1年第16期120-122,共3页
为了切实解决校内大学生生活以及当代资源短缺的问题,我们打造了综合性较高的校园二手交易平台"小二"APP。一方面帮助大量毕业生解决物品去处问题,同时也满足新生的物品需求,相比于面向社会的二手交易平台,"小二"... 为了切实解决校内大学生生活以及当代资源短缺的问题,我们打造了综合性较高的校园二手交易平台"小二"APP。一方面帮助大量毕业生解决物品去处问题,同时也满足新生的物品需求,相比于面向社会的二手交易平台,"小二"平台更具便利性、安全性;另一方面,采取以物换物、低价回收或购买的方式对旧物进行循环利用,贯彻了绿色发展理念,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前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手交易 校园APP 循环利用 环保 便利性
下载PDF
混合危险废物及污染场地应急处置的探讨
11
作者 李康敏 罗媚 +1 位作者 李国权 丘欢生 《中国环保产业》 2019年第6期44-46,共3页
针对近年来多发的非法危险废物污染事件,对其产生的背景及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在实践案例中总结出就地应急处理处置的有效方法,为其他类似的项目提供借鉴。
关键词 危险废物 污染修复 应急处理
下载PDF
高效SNCR脱硝技术与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罗媚 黄万联 李康敏 《科技与企业》 2011年第7X期15-16,共2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高效SNCR脱硝技术与传统SNCR脱硝技术的区别,工艺流程和特点,以及介绍了该技术首次在国内企业中的应用。
关键词 脱硝 SNCR NOx
下载PDF
浅析太阳能光伏驱动冰蓄冷田头冷库的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罗志高 卓献荣 +3 位作者 陈秋丽 李康敏 罗媚 李国权 《制冷》 2019年第3期57-61,共5页
针对鲜活农产品保鲜冷链第一环节'田头冷库'用电受限且其运行电耗高的问题,采用绿色环保的太阳能光伏驱动冰蓄冷替代蓄电池存储电能,缓解太阳能的瞬时性与间歇性带来的不利影响,彻底解决光伏制冷储能问题。本文介绍了太阳能光... 针对鲜活农产品保鲜冷链第一环节'田头冷库'用电受限且其运行电耗高的问题,采用绿色环保的太阳能光伏驱动冰蓄冷替代蓄电池存储电能,缓解太阳能的瞬时性与间歇性带来的不利影响,彻底解决光伏制冷储能问题。本文介绍了太阳能光伏制冷技术的国内外现状,并指出了并网发电和蓄电池辅助办法确保光伏组件输出电能的稳定性的局限性,提出采用分布式光伏能源驱动的价格低廉、技术成熟的冰蓄冷替代蓄电池储能的'田头冷库',实现冰蓄冷完全替代蓄电池实现太阳能的最大化利用及存储,确保分布式光伏能源直接驱动的制冰蓄冷系统全天候持续高效运行,并阐述了太阳能光伏驱动冰蓄冷技术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光伏 冰蓄冷 田头冷库
下载PDF
从“说法图”到“经变画”——敦煌早期壁画中一个关于图式转变的案例
14
作者 李方芳 李康敏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7-132,I0012,共7页
“说法图”在西魏第249窟中以“对称”式绘出,成为敦煌壁画题材“经变画”图式的雏形。这一早期类型的“经变画”是经北凉、北魏、西魏时期的“说法图”和“故事画”融合,以“左右对称”类型单幅“说法”式在第249窟最早呈现。本文从十... “说法图”在西魏第249窟中以“对称”式绘出,成为敦煌壁画题材“经变画”图式的雏形。这一早期类型的“经变画”是经北凉、北魏、西魏时期的“说法图”和“故事画”融合,以“左右对称”类型单幅“说法”式在第249窟最早呈现。本文从十六国北朝至隋的综合考察,得出敦煌“经变画”最早出现是在西魏而非隋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249窟 第420窟 “说法图” “经变画” 图式转变
下载PDF
5G时代下的文物共享——以“数字敦煌”项目为例
15
作者 李康敏 《石窟寺研究》 2023年第1期266-277,共12页
5G时代通过网络技术实现的超高传播为文物共享向纵深发展提供了动力,也为沉浸式文化应用的开发提供了更多可能。本文以“数字敦煌”应用的探索与实践为例,探讨了以敦煌石窟为中心的“石窟寺数字化”共享、应用、处境。把握5G技术带来的... 5G时代通过网络技术实现的超高传播为文物共享向纵深发展提供了动力,也为沉浸式文化应用的开发提供了更多可能。本文以“数字敦煌”应用的探索与实践为例,探讨了以敦煌石窟为中心的“石窟寺数字化”共享、应用、处境。把握5G技术带来的全新机遇,打造突破“物理空间”和“地域界限”的“数字敦煌”,将古代艺术与现代技术进行科学融合,实现敦煌石窟艺术的永久传承与弘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敦煌 文物共享 虚拟技术 5G时代 云端技术
原文传递
莫高窟第257窟《鹿王本生图》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康敏 王玉芳 《云冈研究》 2021年第3期30-38,共9页
敦煌莫高窟南区中段二层第257窟西壁下层中段,有一横卷式连环画构图经变《鹿王本生图》。横卷式卷轴绘画构图方式,符合了中国传统的审美需求,即不是简单的图解,也不是完全佛教思想的阐释,而是创作者生活实践经验的表达,极富创作的时代性。
关键词 敦煌莫高窟 鹿王本生图 观看方式
原文传递
敦煌古代壁画257窟——须摩提女因缘故事艺术浅析
17
作者 李康敏 王欢欢 +1 位作者 赵颖 边文斌 《明日风尚》 2018年第3期132-132,共1页
257窟是具有北魏时期壁画特征的典型洞窟,具有早期敦煌艺术壁画的共同特征。其中最突出的是它的色彩特征,该窟以其生动而稚拙的造型,浓烈而沉着的色调,对比强烈的色彩,构成一派和谐温馨的色彩氛围,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个佛窟以... 257窟是具有北魏时期壁画特征的典型洞窟,具有早期敦煌艺术壁画的共同特征。其中最突出的是它的色彩特征,该窟以其生动而稚拙的造型,浓烈而沉着的色调,对比强烈的色彩,构成一派和谐温馨的色彩氛围,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个佛窟以鲜明的石青石绿构成的冷色调,营造出绚丽而神秘的色彩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高窟 壁画 因缘故事 艺术分析
原文传递
试论中国画中的“光”
18
作者 李康敏 《明日风尚》 2016年第14期355-355,共1页
打开世界绘画艺术宝库,无论是西方绘画或是东方绘画,光在画面上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关键词 中国画 西画 线
原文传递
莫高窟第217窟南壁定名新论
19
作者 李康敏 《中国美术研究》 2021年第3期68-75,共8页
敦煌莫高窟第217窟营建于盛唐早期景云年间(晚唐、五代、清重修),属敦煌“家族窟”阴氏之一。以南壁经变的辨识定名在学界一直颇具争议,主要持《法华经变》和《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下统称:尊胜经)两种观点。对整幅经变进行再一次重新... 敦煌莫高窟第217窟营建于盛唐早期景云年间(晚唐、五代、清重修),属敦煌“家族窟”阴氏之一。以南壁经变的辨识定名在学界一直颇具争议,主要持《法华经变》和《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下统称:尊胜经)两种观点。对整幅经变进行再一次重新考察和画面比对,认为第217窟南壁既非《法华经变》亦非《尊胜经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高窟217窟 法华经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原文传递
普通高中校园网维护与管理实践
20
作者 王晓杰 李康敏 《中小学电教(综合)》 2012年第7期134-135,共2页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普通高中的校园局域网以多种方式分别接入Internet,进而实现网络通信与信息共享服务。但在局域网建立运行后,尤其是一些设备经长时间高频率运行,缺乏有效的维护与管理,出现故障后,许多中学由于缺乏专业维护人...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普通高中的校园局域网以多种方式分别接入Internet,进而实现网络通信与信息共享服务。但在局域网建立运行后,尤其是一些设备经长时间高频率运行,缺乏有效的维护与管理,出现故障后,许多中学由于缺乏专业维护人员,需要相关设备的专业售后服务。在等待专业人员修复的时间内,对中学广大教师和学生日常教学和学习带来诸多不便。因此,本文从TCP/IP模型出发,给出了局域网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错步骤技术,使广大中学信息技术教师、计算机教师或专业维护人员能迅速排除故障,确保网络系统正常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维护 管理实践 普通高中 校园网 信息技术教师 INTERNET 校园局域网 TCP/IP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