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e(NO_(3))_(3)和CeO_(2)纳米粒子对APTES膜耐腐蚀性的影响
1
作者 杨湘杰 廖凯 +3 位作者 杨颜 刘辉 蔡金趸 李彤宇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4-173,共10页
目的通过对铜箔进行硅烷化处理,增强铜箔的耐腐蚀性能。方法采用化学浸泡法在9μm电解铜箔表面制备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偶联剂(APTES)硅烷膜层、Ce^(3+)/APTES膜层、CeO_(2)/APTES膜层和Ce^(3+)/CeO_(2)/APTES膜层,对改性硅烷膜试样... 目的通过对铜箔进行硅烷化处理,增强铜箔的耐腐蚀性能。方法采用化学浸泡法在9μm电解铜箔表面制备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偶联剂(APTES)硅烷膜层、Ce^(3+)/APTES膜层、CeO_(2)/APTES膜层和Ce^(3+)/CeO_(2)/APTES膜层,对改性硅烷膜试样与空白试样进行接触角对照实验,对硅烷表面润湿性进行表征。在3.5%(质量分数)NaCl溶液中,对空白样、单一硅烷膜层、Ce^(3+)/APTES硅烷膜层和Ce^(3+)/CeO_(2)/APTES硅烷膜层进行浸泡实验和电化学实验,研究改性膜层前后的耐腐蚀性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膜层表面形貌,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纳米粒子结构进行分析,探讨改性膜层的钝化机理。结果Ce(NO_(3))_(3)/CeO_(2)/APTES复合膜层的接触角最大,接触角为106.6°,表现出最佳的疏水性。同时,其表面的腐蚀坑数量和面积最小。在盐水浸泡和电化学实验中,各试样的腐蚀电流密度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而上升,Ce^(3+)/CeO_(2)/APTES试样的腐蚀电位发生正移,具有较低的腐蚀电流密度,并且该试样具有最高的相角和最高的阻抗值,远高于Ce^(3+)/APTES试样。结论与单一硅烷膜层和仅分别添加Ce(NO_(3))_(3)、CeO_(2)2种缓蚀剂的膜层相比,Ce(NO_(3))_(3)/CeO_(2)/APTES复合膜层的防护效果有明显提升,且Ce^(3+)与CeO_(2)之间的协同作用大大提高了硅烷膜层的耐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偶联剂(APTES) 缓蚀剂 复合膜层 协同作用 耐腐蚀性能
下载PDF
论社会非常态下的政府管理 被引量:9
2
作者 李彤宇 《理论研究》 2003年第4期21-23,共3页
从社会是否有序的角度可以把社会分为常态和非常态两种状态,社会非常态下对社会实施有效管理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我国政府对社会非常态管理有优势,也有不足。必须尽快建立健全危机管理机制,实现对社会的有效管理,一是培养危机意识;... 从社会是否有序的角度可以把社会分为常态和非常态两种状态,社会非常态下对社会实施有效管理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我国政府对社会非常态管理有优势,也有不足。必须尽快建立健全危机管理机制,实现对社会的有效管理,一是培养危机意识;二是建立常设性的危机管理部门,形成权责明确的危机反应机制;三是及时采取措施,实施危机救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非常态 政府管理 危机管理机制 危机意识 危机反应机制
下载PDF
论行政文化创新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彤宇 《理论研究》 2004年第5期23-25,共3页
行政文化是在行政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形式 ,是行政管理的灵魂。当前 ,我国行政文化正处于传统型与现代型的交替和融合时期 ,我国社会转型期行政文化的发展与重塑将经历一个过程 ,将在抗拒与变迁、变迁与整合的激烈震荡... 行政文化是在行政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形式 ,是行政管理的灵魂。当前 ,我国行政文化正处于传统型与现代型的交替和融合时期 ,我国社会转型期行政文化的发展与重塑将经历一个过程 ,将在抗拒与变迁、变迁与整合的激烈震荡中发展。积极推进行政文化创新 ,构筑现代行政文化精神 ,主要包括行政观念文化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行政文化 创新 权威统治 公共服务 形式主义型 效益务实型 法治 人治 行政观念
下载PDF
人与自然和谐:构建内蒙古和谐社会的前提、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彤宇 孙兆文 《理论研究》 2006年第2期17-20,共4页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要面临和处理的永恒主题,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逻辑前提和实践前提,二者一致是一种理想状态,而二者冲突则是内蒙古构建和谐社会所面临的现实。因此,内蒙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研究内蒙古人与自然关系中存...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要面临和处理的永恒主题,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逻辑前提和实践前提,二者一致是一种理想状态,而二者冲突则是内蒙古构建和谐社会所面临的现实。因此,内蒙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研究内蒙古人与自然关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寻求切实可行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 构建 和谐社会
下载PDF
1978年“真理标准”讨论中的自然辩证法——纪念“真理标准”讨论35周年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彤宇 孙跃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35-39,共5页
1978年的"真理标准"讨论是一场改变中国发展进程的思想交锋,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思想解放运动的破冰之旅。在这一思想和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自然辩证法以科学的理性和批判精神投入到实践标准讨论中去,同时清理了"文革&q... 1978年的"真理标准"讨论是一场改变中国发展进程的思想交锋,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思想解放运动的破冰之旅。在这一思想和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自然辩证法以科学的理性和批判精神投入到实践标准讨论中去,同时清理了"文革"期间在自然科学哲学领域一系列错误的和被歪曲的理论,成为打破禁锢、解放思想的锐利武器。自然辩证法在这场论战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理标准讨论 自然辩证法 思想解放
下载PDF
对建国初期科学批判问题的反思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彤宇 任玉凤 《理论研究》 2011年第3期42-45,共4页
以建国初期生物遗传学批判为例,从自然科学的新方向、科学批判的渊源、科学批判的行政介入和科学批判的结束等方面探究建国初期科学批判的基本状况。建国初期的科学批判是一种科学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有其和当时的时代密切关联的政治... 以建国初期生物遗传学批判为例,从自然科学的新方向、科学批判的渊源、科学批判的行政介入和科学批判的结束等方面探究建国初期科学批判的基本状况。建国初期的科学批判是一种科学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有其和当时的时代密切关联的政治和意识形态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国初期 科学批判 生物遗传学
下载PDF
哲学是科学的指导还是科学的工具——上世纪八十年代科学与哲学关系的论战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彤宇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59-73,共15页
文章考察八十年代中国自然辩证法四大论战之一——科学与哲学关系的论战。论文首先追溯了查汝强与许良英观点分歧以及由此引发的争论;接着详细探讨了双方观点分歧和论战始末;最后对论战做了总结和思考,指出论战与八十年代的思想解放紧... 文章考察八十年代中国自然辩证法四大论战之一——科学与哲学关系的论战。论文首先追溯了查汝强与许良英观点分歧以及由此引发的争论;接着详细探讨了双方观点分歧和论战始末;最后对论战做了总结和思考,指出论战与八十年代的思想解放紧密联系在一起,有力地推动了思想解放的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十年代 科学与哲学 论战 指导 工具
下载PDF
《自然辩证法通讯》创刊前后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彤宇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6-94,共9页
本文在访谈和查阅文献的基础上,梳理了《自然辩证法通讯》的创刊背景、杂志社的成立及创刊初期的工作,展现了《自然辩证法通讯》创刊前后的历史画面。论文最后对《自然辩证法通讯》创刊这一事件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自然辩证法通讯》 创刊 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 自然辩证法
下载PDF
论物质有限还是无限的争论——上世纪八十年代科学与哲学关系的论战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彤宇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62-69,97,共9页
文章考察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自然辩证法界四大论战之一——物质有限还是无限论战。论文考察了引发论战的原由;接着详细探讨了双方观点分歧和论战始末;最后对争论做了总结和思考,指出论战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思想解放紧密联系在一起,有力... 文章考察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自然辩证法界四大论战之一——物质有限还是无限论战。论文考察了引发论战的原由;接着详细探讨了双方观点分歧和论战始末;最后对争论做了总结和思考,指出论战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思想解放紧密联系在一起,有力地推动了思想解放的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十年代 物质 有限与无限 争论
下载PDF
关于宇宙有限还是无限的争论——上世纪八十年代科学与哲学关系的论战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彤宇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55-62,共8页
文章考察八十年代中国自然辩证法界四大论战之一——宇宙有限还是无限的论战。其中考察了引发论战的原由;接着详细探讨了双方观点分歧和论战始末;最后对争论做了总结和思考,指出论战与八十年代的思想解放紧密联系在一起,有力地推动了思... 文章考察八十年代中国自然辩证法界四大论战之一——宇宙有限还是无限的论战。其中考察了引发论战的原由;接着详细探讨了双方观点分歧和论战始末;最后对争论做了总结和思考,指出论战与八十年代的思想解放紧密联系在一起,有力地推动了思想解放的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十年代 宇宙:有限与无限 科学与哲学:争论
下载PDF
论近代科学与智力理性转向规律理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彤宇 《理论研究》 2009年第1期44-46,共3页
近代西方社会从中世纪宗教蒙昧时代向近代社会转型的理性化过程中,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后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作为完美智力的理性向作为自然规律的理性的转换中造成的。近代科学直接推动了启蒙运动中的理性... 近代西方社会从中世纪宗教蒙昧时代向近代社会转型的理性化过程中,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后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作为完美智力的理性向作为自然规律的理性的转换中造成的。近代科学直接推动了启蒙运动中的理性转变,而智力理性转向规律理性则对近代科学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科学 启蒙运动 智力理性 规律理性
下载PDF
论邓小平的社会全面发展思想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彤宇 《理论研究》 2004年第8期17-19,共3页
邓小平的社会发展理论中有着丰富的全面发展思想 ,其基本轮廓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进步。为此 ,邓小平立足于中国实际 ,确立了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 ,并指出了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动力。研究邓小平社会全面发... 邓小平的社会发展理论中有着丰富的全面发展思想 ,其基本轮廓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进步。为此 ,邓小平立足于中国实际 ,确立了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 ,并指出了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动力。研究邓小平社会全面发展的思想 ,对全面理解邓小平的发展理论 ,对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 ,对应用科学的发展理论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社会全面发展思想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社会生产力
下载PDF
七十年代末思想解放运动重提民主与科学之思考——从科学哲学的视角看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彤宇 《民主与科学》 2011年第2期32-34,共3页
真理标准讨论虽然讨论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却是中国发展转向的界标,是全面的拨乱反正和一个新的思想解放运动的先声.科学哲学在这个决定中国发展方向的重大事件中,发挥了强有力的论证作用.科学哲学在对科学思想资源运用的同时,也显... 真理标准讨论虽然讨论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却是中国发展转向的界标,是全面的拨乱反正和一个新的思想解放运动的先声.科学哲学在这个决定中国发展方向的重大事件中,发挥了强有力的论证作用.科学哲学在对科学思想资源运用的同时,也显现出同现代迷信、语录标准、僵化模式及其最新表现"两个凡是"针锋相对的精神,这就是科学的精神,是科学作为一种文化力量的展现.而这一理解在1979年纪念五四运动六十周年的活动中得到明确的理论确认,并且成为20世纪80年代思想解放运动的旗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解放运动 科学哲学 民主与科学 七十年代 20世纪80年代 真理标准讨论 马克思主义 哲学常识
下载PDF
现代物理学与认识的主体性争论——上世纪八十年代科学与哲学关系的论战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彤宇 张俊平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54-66,共13页
文章考察八十年代中国自然辩证法界四大论战之——现代物理学与认识的主体性的论战。论文考察了引发论战的原由;接着详细探讨了双方观点分歧和论战始末;最后对争论做了总结和思考,指出论战与八十年代的思想解放紧密联系在一起,有力地推... 文章考察八十年代中国自然辩证法界四大论战之——现代物理学与认识的主体性的论战。论文考察了引发论战的原由;接着详细探讨了双方观点分歧和论战始末;最后对争论做了总结和思考,指出论战与八十年代的思想解放紧密联系在一起,有力地推动了思想解放的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十年代现代物理学认识的主体性科学与哲学争论
下载PDF
1980年代中国科学哲学发展的若干特征——从《自然辩证法通讯》看
15
作者 李彤宇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1-103,共3页
关键词 《自然辩证法通讯》 科学哲学 中国 年代 特征 历史
下载PDF
老年呆病的中医预防及调护
16
作者 李彤宇 陈锦锋 《河北中医》 2000年第3期237-238,共2页
关键词 老年性痴呆 中医预防 调护
下载PDF
科学与价值的统一——论“三个代表”的哲学基础
17
作者 李彤宇 《理论研究》 2005年第5期47-50,共4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根基。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积极发展生产力的科学性;二是坚持以人为本,积极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性;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根基。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积极发展生产力的科学性;二是坚持以人为本,积极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性;三是自觉利用规律,把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有机结合,实现科学和价值的统一。科学与价值统一于生产力的不断推进;统一于党的先进性;统一于党的现阶段纲领向最高纲领前进的历史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 价值 统一“三个代表” “三个代表” 科学性 价值性 哲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 人的全面发展 最高纲领
下载PDF
论“批判学派”研究在中国的兴起及其意义
18
作者 李彤宇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66-77,共12页
列宁在《唯批》中,从哲学的两条基本路线出发划分物理学危机与革命中的两个派别,明确提出"‘物理学唯心主义"的概念,把马赫、彭加勒、迪昂、奥斯特瓦尔德、皮尔逊哲学思想的共性归之于"哲学唯心主义",并正式命名为&... 列宁在《唯批》中,从哲学的两条基本路线出发划分物理学危机与革命中的两个派别,明确提出"‘物理学唯心主义"的概念,把马赫、彭加勒、迪昂、奥斯特瓦尔德、皮尔逊哲学思想的共性归之于"哲学唯心主义",并正式命名为"‘物理学’唯心主义学派"。中国学者李醒民在八十年代初提出新的划分标准,即"力学学派"或"机械学派"和"批判学派"。"批判学派"与"‘物理学’唯心主义学派"所指人物相同,但哲学的出发点和目标截然相反。"批判学派"的提出,是八十年代中国科学哲学界在这个问题上认识突破的开端,由此展开了"批判学派"五位代表的研究,有力地推进了在这个问题上的认识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十年代 物理学唯心主义 批判学派 思想解放
下载PDF
论八十年代中国科学哲学传统的确立
19
作者 李彤宇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55-68,共14页
1980年代,依托西方科学哲学的传播和变革的思想环境,逐渐确立起以经验和分析为理论特征的哲学传统,可以称之为科学哲学传统。科学哲学传统的确立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在特定的思想环境下通过一系列的理论活动建构起来的,包括文本方面的研... 1980年代,依托西方科学哲学的传播和变革的思想环境,逐渐确立起以经验和分析为理论特征的哲学传统,可以称之为科学哲学传统。科学哲学传统的确立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在特定的思想环境下通过一系列的理论活动建构起来的,包括文本方面的研究和翻译,以及学术共同体的建构。文章讨论影响科学哲学传统建构的四个方面的重要内容:八十年代全国性的科学哲学讨论会,国内外科学哲学学术交流,《自然辩证法通讯》的学术导向和思想启蒙,"走向未来丛书"的科学理性启蒙。放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时代变革和思想解放的环境下,科学哲学传统的确立标志着研究范式和思维方式转换的重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十年代 科学哲学传统 研究范式 思想解放
下载PDF
论“物理学危机与革命”认识的理论突破
20
作者 李彤宇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62-73,共12页
1949年以后,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成为中国的官方哲学,《唯批》第五章从"两个阶级、两种世界观、两条哲学路线"的观点来认识"物理学危机与革命",这种观点长期以来成为中国批判自然科学理论和改造科学... 1949年以后,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成为中国的官方哲学,《唯批》第五章从"两个阶级、两种世界观、两条哲学路线"的观点来认识"物理学危机与革命",这种观点长期以来成为中国批判自然科学理论和改造科学家的理论依据。近三十年的实践证明,中国在自然科学哲学问题上以《唯批》为指导是有问题的。1978以来在政治和思想变革的环境下,主要通过李醒民的学术研究工作,对《唯批》第五章的理论研究取得六个方面的突破,实现了对"物理学危机与革命"的再认识。这项工作具有学术研究和思想解放的双重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十年代 物理学危机与革命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理论突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