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市医院空气微生物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雷飏 李征莉 +2 位作者 曾晓军 蔡元芳 候僖硕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03-804,共2页
目的:了解我市各级医院空气消毒质量情况。方法:按《消毒技术规范》和《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对我市各级医院空气质量进行监测。结果:医院空气消毒总合格率为57·74%,其中市级医院为70·49%,县(区)级医院为49·70%,民营医院为... 目的:了解我市各级医院空气消毒质量情况。方法:按《消毒技术规范》和《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对我市各级医院空气质量进行监测。结果:医院空气消毒总合格率为57·74%,其中市级医院为70·49%,县(区)级医院为49·70%,民营医院为47·62%。结论:该市、县(区)级医院空气消毒质量存在明显差别,今后应针对性地加强消毒质量管理和监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空气 微生物指标 合格率
下载PDF
河弧菌引起腹泻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
2
作者 谢群 曾晓军 +1 位作者 蔡元芳 李征莉 《现代医药卫生》 2004年第17期1823-1823,共1页
关键词 河弧菌 腹泻 流行病学 调查 井水
下载PDF
郴州市2002~2006年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结果分析
3
作者 雷飏 李征莉 侯僖硕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4262-4262,4273,共2页
[目的]对郴州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进行监测,了解其消毒质量状况。[方法]按《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和《消毒与灭菌的评价方法与标准》对2002-2006年梆州市医疗机构进行监测。[结果]监测样品6835份,合格6213份,总合格率90.90%;2002—2... [目的]对郴州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进行监测,了解其消毒质量状况。[方法]按《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和《消毒与灭菌的评价方法与标准》对2002-2006年梆州市医疗机构进行监测。[结果]监测样品6835份,合格6213份,总合格率90.90%;2002—2006年消毒检测平均合格率分别为91:86%、91.42%、87.03%、88.82%、94.73%,5年的平均合格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73,p〈0.05);不同规模医疗机构检测平均合格率依次为市级93.42%、县级88.27%、厂矿91.35%、民营91.38%.四级卫生机构平均合格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68,P〈0.05);所检测的样品中以使用中消毒剂的平均合格率最高为99.95%,污水最低为51.6l%,不同检测项目的平均合格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59.90,P〈0.005)。[结论]提高医护人员消毒管理意识,加强消毒质量管理,才能有效防止院内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机构 消毒质量 监测
下载PDF
2015年郴州市布鲁氏菌病的实验室诊断及病原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谢群 郑文 +2 位作者 朱韩武 陈柏塘 李征莉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6年第12期1465-1467,共3页
目的对2015年郴州市人感染布鲁氏菌疑似患者和病羊进行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以明确诊断。方法对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血培养法对试管凝集试验检测为布鲁氏菌抗体阳性的患者和病羊血液进行荧光PCR及细菌分离培养,应用分子生物学... 目的对2015年郴州市人感染布鲁氏菌疑似患者和病羊进行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以明确诊断。方法对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血培养法对试管凝集试验检测为布鲁氏菌抗体阳性的患者和病羊血液进行荧光PCR及细菌分离培养,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和基因测序对可疑菌落进行种类鉴定。结果 68份高危及疑似布病患者血清抗体筛查13份阳性;1 679份羊血血清抗体检测57份阳性,6株分离株经荧光PCR鉴定为羊种布鲁氏菌。结论 2015年引起郴州市布病的主要病原类型为羊种布鲁氏菌,应采取综合措施防止布病在郴州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实验室诊断 病原学特征
原文传递
郴州市2010年-2016年食品中沙门菌污染状况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段良松 刘勋 +2 位作者 郑文 李征莉 肖利军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621-622,626,共3页
目的了解郴州市食品中沙门菌的污染状况,为预防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2010年-2016年郴州市15类共1 389份食品样品,对沙门菌进行监测分析。结果 1 389份样品中检出沙门菌44株,总检出率为3.17%。不同食品类别中生畜禽肉检出率... 目的了解郴州市食品中沙门菌的污染状况,为预防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2010年-2016年郴州市15类共1 389份食品样品,对沙门菌进行监测分析。结果 1 389份样品中检出沙门菌44株,总检出率为3.17%。不同食品类别中生畜禽肉检出率最高(26.21%),其次是动物性水产品、蛋与蛋制品,检出率分别为5.45%和3.13%;食品流通环节中农贸市场抽检食品沙门菌检出率最高,为8.56%,不同场所食品中沙门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886,P<0.01)。生畜禽肉食品中鸡肉样品沙门菌的检出率(33.33%)明显高于其他3种生肉样品。结论郴州市食品中沙门菌污染较为严重,具有潜在的食源性疾病风险,应针对性地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沙门菌 监测 分析
原文传递
郴州市实施结核病防治规划卫生经济学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苏小可 姚令辉 +2 位作者 匡旭中 刘松山 李征莉 《华南预防医学》 2011年第2期22-24,共3页
目的从经济学角度评价郴州市2001—2009年实施《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简称《规划》)的效果与效益。方法采用成本-效用、成本-效益及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对郴州市2001—2009年结核病控制工作月报表、季报表和结核病防治投... 目的从经济学角度评价郴州市2001—2009年实施《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简称《规划》)的效果与效益。方法采用成本-效用、成本-效益及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对郴州市2001—2009年结核病控制工作月报表、季报表和结核病防治投入情况及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1—2009年间共投入结核病防治经费1 611.18万元;共发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28 041例,其中涂阳患者18 695例(治愈17 100例,治愈率为91.47%),累计减少因肺结核死亡6 844人,避免新感染133 749人,避免新发患者13 376例,共挽回163 231个DALY的损失;节约医疗费911.24万元,挽回社会总价值125 949.66万元,成本效用比为98.71,效益成本比为78.74。结论郴州市实施《规划》后实现了高发现率和高治愈率的目标,不但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减少了大量社会劳动力的损失,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传染病控制 经济学 医学
原文传递
解旋酶依赖性等温扩增快速检测O157:H7及其毒力基因的研究
7
作者 雷飏 刘爱平 +5 位作者 谢群 陈柏塘 郑文 李征莉 朱韩武 谭徽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4年第3期288-290,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特异的检测大肠杆菌O157:H7及其毒力基因的解旋酶依赖性等温扩增法(HDA)。方法以大肠杆菌O157:H7的溶血素基因(hly)、粘附抹平因子(eae)和O抗原编码基因(rfb)为扩增对象,设计3对特异性HDA引物,通过优化条件后进行灵...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特异的检测大肠杆菌O157:H7及其毒力基因的解旋酶依赖性等温扩增法(HDA)。方法以大肠杆菌O157:H7的溶血素基因(hly)、粘附抹平因子(eae)和O抗原编码基因(rfb)为扩增对象,设计3对特异性HDA引物,通过优化条件后进行灵敏度和特异度试验,并与普通PCR法比较。结果 HDA法从标准菌株和实验室分离株中均扩增出hlyA、eaeA和rfb基因片段,产物大小分别为100、93和109 bp,而其他非大肠杆菌O157:H7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通过对各梯度大肠杆菌O157:H7菌悬液的检测表明HDA法可以检测的最低菌液浓度为3.0×101cfu/ml,该法与普通PCR法灵敏度相当。结论本HDA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快速、高效地检出大肠杆菌O157:H7菌和其毒力基因,而且对试验仪器要求低,特别适合应急处置现场和基层检验机构作为临床大肠杆菌O157:H7感染的辅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旋酶依赖性等温扩增 大肠杆菌O157∶H7 hlyA基因 eaeA基因 rfb基因
原文传递
郴州市2009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8
作者 唐曼贞 贺璐 +1 位作者 李征莉 曾永会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0年第6期1116-1117,共2页
关键词 流行病学分析 麻疹病毒 2009年 郴州市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儿童计划免疫 免疫规划 麻疹疫情
原文传递
2015年-2016年郴州市哨点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肖利军 刘勋 +2 位作者 李征莉 段朝标 郑文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240-243,共4页
目的分析郴州市2015年-2016年哨点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了解本地区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特征和发生规律。方法收集2015年-2016年2家哨点医院符合食源性疾病判定标准的病例数据,并采集粪便样本开展常见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结果 2015年-201... 目的分析郴州市2015年-2016年哨点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了解本地区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特征和发生规律。方法收集2015年-2016年2家哨点医院符合食源性疾病判定标准的病例数据,并采集粪便样本开展常见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结果 2015年-2016年共监测腹泻病例760例,主要发生于<1岁组(34.08%)和1岁~5岁组(30.26%),6月-9月为发病高峰期。检出各种致病菌132株,总检出率为17.37%,其中沙门菌108株(14.21%);志贺菌8株(1.05%);副溶血性弧菌4株(0.53%);致泻大肠埃希菌12株(1.58%);<1岁年龄组致病菌检出率最高(23.55%)。两年中致病菌检出率高峰均出现在6月、9月。结论 2015年-2016年郴州市食源性疾病发病高峰期为6月-9月,感染患者主要分布在1岁以下和1岁~5岁年龄组,致病菌总体检出率较高,沙门菌是主要的致病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哨点医院 主动监测 致病菌
原文传递
2014年-2016年郴州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分析 被引量:18
10
作者 肖利军 郑文 +2 位作者 李征莉 段朝标 刘勋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8年第8期1013-1015,1022,共4页
目的分析郴州市2014年-2016年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了解本地区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为预防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2014年-2016年郴州市11类共536份食品样品,对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等9种食... 目的分析郴州市2014年-2016年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了解本地区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为预防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2014年-2016年郴州市11类共536份食品样品,对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等9种食源性致病菌进行监测分析。结果 536份样品共检出各类食源性致病菌100株,总检出率为18.66%,检出率居前3位的致病菌为铜绿假单胞菌(26.92%)、弯曲菌(23.53%)、副溶血性弧菌(17.65%)。不同食品类别中肉及肉制品检出率最高(47.86%),其次为包装饮用水及直饮水(26.92%)、动物性水产品(25.00%)。结论郴州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主要集中在肉及肉制品、包装饮用水及直饮水、动物性水产品。铜绿假单胞菌、弯曲菌、副溶血性弧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主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应有针对性地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以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食源性致病菌 监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