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7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孔介质微观结构对柴油机颗粒捕集器性能影响的模拟探究
1
作者 李志军 李智洋 +2 位作者 李振国 王妍 杨绵松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86-893,共8页
为了优化柴油机颗粒捕集器的捕集、压降性能,本文基于孔径概率密度函数和孔隙率分布函数建立了二维柴油机颗粒捕集器孔道微观结构模型,考虑了拦截机理和扩散机理用以计算颗粒在过滤器中的沉积分布情况和捕集效率。计算结果表明:多孔介... 为了优化柴油机颗粒捕集器的捕集、压降性能,本文基于孔径概率密度函数和孔隙率分布函数建立了二维柴油机颗粒捕集器孔道微观结构模型,考虑了拦截机理和扩散机理用以计算颗粒在过滤器中的沉积分布情况和捕集效率。计算结果表明:多孔介质微观结构和入口速度对颗粒捕集效率的影响与粒径有关,100 nm粒径颗粒随流速增大初始捕集效率降低最为明显,1000 nm粒径颗粒在不同均匀性的过滤壁下的捕集效率差超过了30%;孔径分布函数方差越大,颗粒就会更多地分布在过滤壁前端,捕集效率也越高,但较大的孔径方差会导致捕集器的初始压降增大和捕集过程结束时的性能出现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捕集器 数值模拟 微观结构 概率密度函数 压降 捕集效率
下载PDF
基于变论域云PI的含风电负荷频率控制方法
2
作者 李志军 丁子健 张家安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0,共7页
随着风电渗透率不断提高,其不确定性严重影响了电力系统频率稳定。基于此问题,建立了含风电的互联电力系统负荷频率控制模型,其中风机通过附加下垂与虚拟惯性控制参与频率调节。在此基础上,为解决风电接入系统引起的频率波动问题,提出... 随着风电渗透率不断提高,其不确定性严重影响了电力系统频率稳定。基于此问题,建立了含风电的互联电力系统负荷频率控制模型,其中风机通过附加下垂与虚拟惯性控制参与频率调节。在此基础上,为解决风电接入系统引起的频率波动问题,提出变论域云PI负荷频率控制策略,对云模型输入和输出论域动态调整。为避免增加控制器的复杂程度,基于函数形式设计论域的伸缩因子。最后,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能进一步提高云PI控制器的自适应能力,更好地处理风电不确定性对系统频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 不确定性 负荷频率控制 变论域 云模型
原文传递
科研试验平台反哺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3
作者 李志军 孙世坤 胡笑涛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24年第3期26-28,共3页
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将科研与教学融为一体,利用高端科研平台优势和科研活动所具有的独特知识体验功能反哺教学活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物高效用水试验研究平台”充分发挥平台资源... 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将科研与教学融为一体,利用高端科研平台优势和科研活动所具有的独特知识体验功能反哺教学活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物高效用水试验研究平台”充分发挥平台资源优势,组建跨学院(所)联合教学研究团队,建设农业水利教学科研协同实验平台,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引入实践教学,并在创设设计性、探索性实验项目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性的实践,以期促进工程教育发展及创新人才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试验平台 反哺教学 创新人才培养
下载PDF
基于VMD-改进最优加权法的短期负荷变权组合预测策略
4
作者 李志军 徐博 +1 位作者 杨金荣 宁阮浩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2024年第2期1-8,共8页
为提升短期电力负荷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变权组合预测策略。首先,为了降低负荷数据的不平稳度,使用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将负荷数据分解成了高频、低频、残差3种特征模态分量。其次,充分计及负荷数据的时... 为提升短期电力负荷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变权组合预测策略。首先,为了降低负荷数据的不平稳度,使用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将负荷数据分解成了高频、低频、残差3种特征模态分量。其次,充分计及负荷数据的时序特点,参考指数加权法原理设计自适应误差重要性量化函数,并结合组合模型在时间窗口内的历史负荷数据的均方预测误差设计改进最优加权法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以完成子模型的准确变权。最后,针对波动较强的高频分量选定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和卷积神经网络-长短期记忆(CNN-LSTM)模型并使用改进最优加权法进行组合预测、低频分量使用多元线性回归(MLR)模型预测、残差分量使用LSTM模型预测,叠加各模态分量的预测结果,实现了短期负荷数据的准确预测。实验结果表明,使用策略组合模型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4.18%。与使用传统组合策略的组合模型相比,平均绝对百分比预测误差平均降低了0.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负荷预测 变分模态分解 改进最优加权法 组合模型
原文传递
长江流域河湖生态流量监督管理标准体系研究
5
作者 李志军 汪红 《水利水电快报》 2024年第2期104-107,共4页
为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落实《长江保护法》关于生态流量管控的规定,亟需建立长江流域河湖生态流量监督管理标准体系。在阐述河湖生态流量监督管理标准体系建设必要性和相关标准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生态流量管控目标的确定、生态流量泄放... 为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落实《长江保护法》关于生态流量管控的规定,亟需建立长江流域河湖生态流量监督管理标准体系。在阐述河湖生态流量监督管理标准体系建设必要性和相关标准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生态流量管控目标的确定、生态流量泄放设施的实施、生态流量监测监控的建设、生态流量保障程度的评估、生态流量调度调控的应对等方面出发,探讨了河湖生态流量监督管理标准体系建设,使长江流域河湖生态流量监督管理都有统一可遵循的准则,切实保障河湖生态流量。研究成果对保护和改善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流量 监督管理 标准体系 长江流域
下载PDF
高海拔铁路隧道斜井机械化配套与快速施工
6
作者 李志军 于京波 +3 位作者 王金刚 刘维正 陈桥 李增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6-585,共10页
为解决高海拔高寒地区斜井施工存在气压低、含氧量低、温差大、严寒干燥等问题,以某高海拔铁路隧道斜井工程为背景,结合围岩等级、断面大小、海拔高度,根据斜井施工机械化配套原则,提出高海拔陡坡长斜井机械化安全快速进洞施工工法,并... 为解决高海拔高寒地区斜井施工存在气压低、含氧量低、温差大、严寒干燥等问题,以某高海拔铁路隧道斜井工程为背景,结合围岩等级、断面大小、海拔高度,根据斜井施工机械化配套原则,提出高海拔陡坡长斜井机械化安全快速进洞施工工法,并选配超前支护、钻爆、装运、喷锚支护、衬砌等机械化作业线的成套设备。基于高度机械化的设备配套,提出“快挖、快运、快支”的高效施工技术以及各工序快速衔接工艺。以控制围岩变形为核心,构建一套积极干预加固围岩、注重早期支护并快速闭合的主动支护体系。结果表明:与普通钻爆法施工相比,采用三臂凿岩台车高度机械化配套施工效率高,月最快进尺为180 m,较人工钻爆法施工月进尺为130 m相比提高了近30%,施工质量稳定,作业人员投入少,且拱顶沉降和周边收敛均小于规范要求值,衬砌强度可靠,可实现高海拔小断面隧道“快挖、快支、主动支、快封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铁路隧道 陡坡斜井 钻爆法 机械化施工 设备配套
下载PDF
黄河冰花冰晶体结构及内部气泡分析
7
作者 王娟 王少锋 +2 位作者 邓宇 张宝森 李志军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67,共5页
黄河冰花冰物理性质独特,对冰凌的生消演变有很大影响。为深入认知冰花冰晶体结构的物理特性,利用冰样采样器对黄河头道拐河段的冰花冰进行采集,利用费氏台获取冰花冰的图像,分析冰晶体及气泡细观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在垂直方向上,冰晶... 黄河冰花冰物理性质独特,对冰凌的生消演变有很大影响。为深入认知冰花冰晶体结构的物理特性,利用冰样采样器对黄河头道拐河段的冰花冰进行采集,利用费氏台获取冰花冰的图像,分析冰晶体及气泡细观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在垂直方向上,冰晶体的平均等效直径范围为1.48~5.85 mm,随深度增加逐渐增大;在同一水平面内,冰晶体粒径差别明显,微小晶粒占比较大;冰花冰主要由0.1~7.0 mm的晶粒组成,直径为0.1~1.0 mm的微小晶粒占比为47.54%;冰花冰气泡平均等效直径在0.3~0.7 mm之间变化,随深度增加逐渐增大;气泡含量在1.90%~6.76%波动,随着深度增加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花冰 冰晶体 气泡含量 细观结构 黄河
下载PDF
减施氮肥和接种根瘤菌对大豆生理生长与氮素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
8
作者 向友珍 张威 +3 位作者 唐子竣 付骏宇 李志军 张富仓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0-351,共12页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中,广泛采用接种根瘤菌、施用氮素等措施来促进大豆生长以提高产量,然而少有研究讨论接种根瘤菌与施用氮素的交互作用对大豆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规律。本研究通过为期2年的田间试验,设置4个施氮水平(N0:0 kg/hm^...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中,广泛采用接种根瘤菌、施用氮素等措施来促进大豆生长以提高产量,然而少有研究讨论接种根瘤菌与施用氮素的交互作用对大豆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规律。本研究通过为期2年的田间试验,设置4个施氮水平(N0:0 kg/hm^(2);N1:60 kg/hm^(2);N2:120 kg/hm^(2);N3:180 kg/hm^(2))和2种接种水平,即接种根瘤菌(R)和清水拌种。在大豆各生育期测量根瘤数、根瘤干质量、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及根系特性等大豆生长指标和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荧光参数等生理指标,同时还测定氮素吸收量等指标并计算氮素利用效率。结果表明,RN2处理下的大豆生长状况最佳,2年平均最大根瘤数为241.47、最大根瘤干质量为1.30 g、最大根长密度为15.00 cm/cm^(3)、最大叶面积指数为5.44 cm^(2)/cm^(2)、最大干物质积累量为17 530.51 kg/hm^(2)、最大叶绿素含量为53.55、最大净光合速率为32.75μmol/(m^(2)·s)、最大种子产量为4 659.4 kg/hm^(2)。由此可见减少氮肥施用量(N2)的同时接种根瘤菌(R)对于促进关中平原大豆的生理生长、提升对氮素的利用效率、提高大豆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可为提高干旱半干旱地区大豆生产水平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施氮 接种根瘤菌 氮肥利用效率 产量
下载PDF
无源光网络开放性创新实验的探索与实践
9
作者 孙铁刚 李志军 +1 位作者 霍佳雨 刘丹 《实验室科学》 2024年第1期132-135,140,共5页
实验教学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开放性创新实验的设计与应用是延伸拓展课内实验教学的有益探索。针对学生差异化发展和自主研究探索的需求问题,设计涵盖时分复用无源网络和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的个性化开放性创新实验主题,建... 实验教学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开放性创新实验的设计与应用是延伸拓展课内实验教学的有益探索。针对学生差异化发展和自主研究探索的需求问题,设计涵盖时分复用无源网络和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的个性化开放性创新实验主题,建立针对实体实验资源和虚拟仿真资源特点的多元化开放共享机制。探索在开放性创新实验中应用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与面授课程结合的融合式教学模式,设计过程育人理念引导的阶段化项目实施路线,推进有通信工程专业特色的无源光网络实验教学课程内涵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性创新实验 无源光网络 实验教学 实践创新能力
下载PDF
幼童脑干形态学与增龄发育的数字化特征
10
作者 刘亚楠 王星 +9 位作者 李琨 孙瑞芬 马雪英 赵磊 刘宇航 杨洋 郝韵腾 李梓瑜 张少杰 李志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30-1736,共7页
背景:既往对脑干研究多集中于成人和胎儿,而对国人幼童脑干的增龄发育特征研究甚少。目的:观测健康幼童脑干发育特征,探究其增龄差异及其与性别间的相关性。方法:2019年1月至2022年4月对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174例2-6岁幼童颅颈部3.0T... 背景:既往对脑干研究多集中于成人和胎儿,而对国人幼童脑干的增龄发育特征研究甚少。目的:观测健康幼童脑干发育特征,探究其增龄差异及其与性别间的相关性。方法:2019年1月至2022年4月对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174例2-6岁幼童颅颈部3.0T MRI图像行回顾性研究,测量脑干(含中脑、脑桥、延髓)正中矢状面径线、面积和角度。结果与结论:中脑、脑桥、延髓前后径在2-5岁组,中脑、脑桥、延髓纵径和面积在2-6岁组总体随增龄呈递增趋势,除延髓纵径外均呈正相关(r>0,P<0.05),在2-3岁组、4-5岁组期间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这2个年龄组可作为幼童发育重点观测指标;脑桥前后径、纵径、面积和脑干总面积与年龄相关性较强,可作为其脑干发育重点观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干 径线 面积 夹角 MRI 形态学发育特征 幼童
下载PDF
乌梁素海湖冰完整生消过程的数值模拟
11
作者 霍璞真 卢鹏 +3 位作者 解飞 王庆凯 李志军 ARVOLA Lauri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5-155,共11页
为探究气候变暖背景下乌梁素海湖冰的冰厚、冰温和冰物候特征的变化,利用ERA5-Land和MERRA-2再分析数据作为大气强迫场,结合多源卫星遥感反演得到的初始模拟日期,通过一维高分辨率热力学雪冰(HIGHTSI)模型模拟了2015—2016年乌梁素海湖... 为探究气候变暖背景下乌梁素海湖冰的冰厚、冰温和冰物候特征的变化,利用ERA5-Land和MERRA-2再分析数据作为大气强迫场,结合多源卫星遥感反演得到的初始模拟日期,通过一维高分辨率热力学雪冰(HIGHTSI)模型模拟了2015—2016年乌梁素海湖冰的完整生消过程。结果显示:①研究期内,最大冰厚达到41.7 cm,初冰日和终冰日分别为2015年11月21日和2016年3月25日,冰期为126 d。②对于水深较浅而冬季日照充足的乌梁素海,气温是影响冰厚的主要因素,太阳辐射次之,两者的昼夜周期循环显著影响冰层的厚度和温度;当冰面有雪覆盖时,积雪的低导热和高反照率会明显削弱气温和太阳辐射对冰层的影响。③即使缺失现场观测数据,采用气象数据和遥感反演的初始模拟日期仍能准确地表征现场真实冰雪的完整演变过程。该研究可为中纬度干旱区季节性冰封浅水湖冰的计算和湖冰生消的年际变化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冰 完整生消过程 再分析数据 卫星遥感 HIGHTSI模型 乌梁素海
下载PDF
基于船基图像的北极冰面融池形态研究
12
作者 邵华伟 周嘉儒 +3 位作者 王庆凯 张航 卢鹏 李志军 《冰川冻土》 CSCD 2024年第2期502-512,共11页
基于中国第12次北极科学考察期间获取的船侧倾斜拍摄海冰图像,研究了北极冰面融池大小和形态参数的空间分布及统计特征。应用自动检测算法将图像划分为水、冰、融池三种表面类别,经倾斜校正后计算每种类别的面积分数及单个融池的大小和... 基于中国第12次北极科学考察期间获取的船侧倾斜拍摄海冰图像,研究了北极冰面融池大小和形态参数的空间分布及统计特征。应用自动检测算法将图像划分为水、冰、融池三种表面类别,经倾斜校正后计算每种类别的面积分数及单个融池的大小和形态。结果显示,融池的面积分数随纬度升高先增大后减小,较短的融化时间和较早的再冻结导致高纬度地区融池面积分数一直较低。融池的面积、周长和平均钳测直径随纬度升高具有相似变化规律,均为先增大后减小。不同大小融池面积的频率分布与幂律函数相吻合,对应指数均在1.4~1.8范围内,具有一定相似性。融池的分形维数随纬度升高分布较均匀,而周长与面积比值随纬度变化较大。不同纬度融池边缘凸度与圆形的对应值π相差较大,而各纬度融池圆度平均值为2.39±0.23;融池圆度和凸度与其面积成正比,周长与面积比值则与融池面积成反比,表明融池边缘随着融池面积增加而变得更长更曲折。冰面融池变化引起的平均海表反照率空间差异较大,随着纬度升高在0.24~0.67之间变化,变化率为0.10(°N)^(-1)。本文研究的融池大小和形态参数可为融池演变模拟及遥感反演算法改进提供重要观测依据和地面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池 形态参数 船基图像 空间分布 北极海冰
下载PDF
不同品种大豆培养基对蝙蝠蛾拟青霉菌丝体代谢成分的影响
13
作者 毕建丰 李志军 +1 位作者 包海鹰 杨明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0-49,共10页
以不同品种大豆为培养基对蝙蝠蛾拟青霉代谢成分影响进行研究,筛选出最佳大豆品种,为蝙蝠蛾拟青霉标准化生产提供参考。首先对15个不同大豆品种培养基的主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同时对各品种大豆培养基培养的蝙蝠蛾拟青霉菌丝体生物量、菌... 以不同品种大豆为培养基对蝙蝠蛾拟青霉代谢成分影响进行研究,筛选出最佳大豆品种,为蝙蝠蛾拟青霉标准化生产提供参考。首先对15个不同大豆品种培养基的主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同时对各品种大豆培养基培养的蝙蝠蛾拟青霉菌丝体生物量、菌丝体腺苷含量及腺苷总量进行测定。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对不同品种大豆培养基培养的蝙蝠蛾拟青霉菌丝体中的代谢成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5个不同品种大豆豆饼中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以及对应培养基培养的蝙蝠蛾拟青霉菌丝体腺苷含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9号品种大豆培养基培养的菌丝体腺苷含量最高为(1089.35±25.51)mg/kg,5号的最低为(60.68±9.56)mg/kg,5号、9号和10号培养的菌丝体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代谢组学研究表明,5号、9号和10号菌丝体代谢成分相对含量差异较大。其中9号菌丝体丙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等氨基酸,水苏糖、半乳糖等糖类,以及三羧酸循环产物2-氧代丁酸、柠檬酸等代谢物相对含量显著高于5号和10号菌丝体。KEGG富集分析表明,9号培养基通过促进天冬氨酸及谷氨酸代谢通路,可增加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含量,进而增加腺苷含量。培养基中不同品种大豆培养基对蝙蝠蛾拟青霉菌丝体腺苷含量影响显著,其中9号大豆培养基培养菌丝体的腺苷含量最高。本研究为筛选培养蝙蝠蛾拟青霉最佳大豆培养基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培养基 蝙蝠蛾拟青霉 生物量 腺苷 代谢组学
下载PDF
模糊逻辑模型在珠勒地区遥感找矿中的应用
14
作者 王生礼 李志军 +1 位作者 余杰 司永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4-142,共9页
近年来遥感技术在地质矿产勘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多源遥感数据对蚀变矿物的提取在工作中大大缩减了靶区范围和时间成本。基于Landsat-9、ASTER和Sentinel-2遥感数据开展西藏珠勒地区的矿物蚀变信息的增强与提取。通过线性隶属函数... 近年来遥感技术在地质矿产勘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多源遥感数据对蚀变矿物的提取在工作中大大缩减了靶区范围和时间成本。基于Landsat-9、ASTER和Sentinel-2遥感数据开展西藏珠勒地区的矿物蚀变信息的增强与提取。通过线性隶属函数将多源遥感数据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中的特征分量归一化后采用Fuzzy Gamma算子进行叠加绘制找矿靶区。实验中γ参数的设置分别是0.7、0.75、0.8、0.85和0.9,最终经过试验测定γ=0.85效果相对较好。实验共圈定了8个靶区,通过野外调查验证了该方法在高海拔地区靶区圈定的可行性。同时,野外调查结果显示该地区发育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蚀变矿物组合,具有斑岩-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的成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革吉 靶区圈定 模糊逻辑模型 多源遥感 矿产勘察
下载PDF
高层六边形网筒结构变形转角计算方法
15
作者 符子欣 李志军 汤若辰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48-54,共7页
为了探究高层六边形网筒结构可靠变形转角对该类结构抗震设计的影响,文中在高层六边形网筒结构主要受力构件基本构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该类结构变形转角简化计算方法。通过考虑结构弯曲变形和剪切变形的影响,给出了典型六边形细胞单... 为了探究高层六边形网筒结构可靠变形转角对该类结构抗震设计的影响,文中在高层六边形网筒结构主要受力构件基本构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该类结构变形转角简化计算方法。通过考虑结构弯曲变形和剪切变形的影响,给出了典型六边形细胞单元剪切、弯曲刚度简化计算式,建立了六边形网筒结构子模块的变形转角和腹板角部斜柱轴向应变之间关系。构建一个48层四种不同角度的六边形网筒结构有限元计算模型,在不同荷载作用下进行了结构静力弹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33.69°,53.13°,63.43°和69.44°斜柱角度影响下本文所提结构变形转角简化计算结果与有限元模型分析结果误差分别为6%,3%,0.08%和13%;在侧向均布荷载、倒三角形荷载和顶点集中荷载模式下二者误差分别为4%,2%和6%。这说明文中提出的不同斜柱角度和侧向荷载作用下结构子模块变形转角计算方法可行,以期为高层建筑六边形网筒结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边形网筒 变形转角 轴向应变 斜柱角度
下载PDF
基于VOSviewer的雪物理特性研究现状和前景分析
16
作者 王亮亮 姚鹏泽 +3 位作者 沈国庭 胡胜博 赵秋铭 李志军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为清晰了解国内外在雪物理特性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挖掘雪的研究热点,对与雪的物理特性相关的文献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在Web of Science Coll Collection中检索、收集雪物理特性相关的文献,并得到了相关研究人员在该领域的发文量逐年... 为清晰了解国内外在雪物理特性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挖掘雪的研究热点,对与雪的物理特性相关的文献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在Web of Science Coll Collection中检索、收集雪物理特性相关的文献,并得到了相关研究人员在该领域的发文量逐年增多的结论,Cryosphere和Remote Sensing两大期刊在近5 a已发展为该领域的最重要期刊。利用VOSviewer软件分析文献数据,绘制国家、机构、作者、关键词的关系视图。通过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得到了在雪物理特性研究领域,美国的成果积累更为丰富以及中国科学院是最近几年研究成果最多的科研机构等结论。学者们在雪物理特性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气象学、遥感技术、降雪过程三个方面上。将改进观测技术与气象学、遥感技术、降雪过程三个研究方面结合具有很好的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Sviewer 物理特性 气象学 遥感 降雪
下载PDF
VSG惯量及阻尼的协同自适应控制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志军 杨梦伟 +1 位作者 张家安 刘洪佶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6-43,共8页
针对常规自适应控制的虚拟同步发电机在微网变化后虚拟惯量及阻尼之间不协调的调整可能导致系统出现较严重的频率波动问题,设计一种新型的虚拟同步发电机参数协同自适应控制策略。首先,结合扰动发生后系统在不同阶段暂态能量转换过程,... 针对常规自适应控制的虚拟同步发电机在微网变化后虚拟惯量及阻尼之间不协调的调整可能导致系统出现较严重的频率波动问题,设计一种新型的虚拟同步发电机参数协同自适应控制策略。首先,结合扰动发生后系统在不同阶段暂态能量转换过程,提出一种指数型虚拟惯量自适应控制技术方案;然后,基于系统动态特性指标要求,在虚拟惯量和阻尼之间建立一种函数关系,并给出关键参数选取原则和具体范围,使惯量和阻尼协同调节以保持系统始终处于最佳阻尼比状态;最后,通过仿真对比证明了所提策略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网 虚拟同步发电机 虚拟惯量和阻尼 协同自适应控制 最佳阻尼比
下载PDF
高负载铜基SSZ-13分子筛催化剂SCR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志军 王妍 +3 位作者 王计广 李智洋 申博玺 李振国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7-54,共8页
随着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出台,降低重型柴油机的氮氧化物(NO_(x))排放已成为研究的重点.为提高SSZ-13分子筛催化剂在低温下的二氧化氮(NO_(2))转化效率,通过数值仿真的方法研究了高负载铜基的小孔径分子筛催化剂在不同工况下的最佳NO_(2... 随着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出台,降低重型柴油机的氮氧化物(NO_(x))排放已成为研究的重点.为提高SSZ-13分子筛催化剂在低温下的二氧化氮(NO_(2))转化效率,通过数值仿真的方法研究了高负载铜基的小孔径分子筛催化剂在不同工况下的最佳NO_(2)占比情况.利用GT-SUITE软件建立了一维反应器模型以及催化反应动力学模型,采用数值模拟计算的方法对选择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系统内化学反应进行了研究.模型考虑了423~673 K的温度范围内,氨气(NH_(3))的吸附、脱附和氧化反应、一氧化氮(NO)氧化反应、NO_(x)的还原反应以及硝酸铵(NH_(4) NO_(3))的分解反应,并且在排出气体中监测重要的温室气体——氧化亚氮(N_(2)O)的排放量.结果表明:在高负载铜基的SSZ-13分子筛催化剂作用下,NO_(2)与NH_(3)反应生成的NH_(4)NO_(3)在573 K以下的低温段结晶,晶体堵塞孔道抑制反应进行;而随着温度升高,NH_(4)NO_(3)逐渐分解,反应得以正常进行,因此NO_(2)的含量对NO_(x)的转化效率产生影响,即不同温度段的最高NO_(x)转化效率对应的NO_(2)进气量不同,当温度升高,最高NO_(x)转化效率对应的NO_(2)占比先升高后降低,最高NO_(2)占比不超过40%,并且对应温度区间内排出的N_(2)O含量低于6×10^(-6).改变氨氮比、空速、催化剂活性位点密度等工况探究氮氧化物转化效率最高对应的NO_(2)占比,得到的NO_(2)占比均为动态变化值.定义氮氧化物转化效率超过80%的温度范围为最佳温度窗口,变化工况发现最佳温度窗口均为503~673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选择催化还原 分子筛催化剂 反应动力学模型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大黄调节肠道菌群紊乱发挥保护急性肺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志军 汪飞 +1 位作者 刘娟 叶芃 《浙江医学》 CAS 2023年第12期1249-1254,I0005,I0006,共8页
目的探讨大黄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紊乱而发挥保护急性肺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抽签法将36只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急性肺损伤组、曲古抑菌素A组、丙戊酸组、高剂量大黄组和低剂量大黄组,每组6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气管... 目的探讨大黄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紊乱而发挥保护急性肺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抽签法将36只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急性肺损伤组、曲古抑菌素A组、丙戊酸组、高剂量大黄组和低剂量大黄组,每组6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气管内滴注脂多糖(LPS)建立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曲古抑菌素A组:腹腔注射25 ml/kg曲古抑菌素A;丙戊酸组:腹腔注射25 ml/kg丙戊酸;高剂量大黄组:胃部灌注150 mg/kg大黄流浸膏;低剂量大黄组:胃部灌注50 mg/kg大黄流浸膏;正常对照组及急性肺损伤组腹腔注射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25 ml/kg)。小鼠处死后分离肺组织进行HE染色和肺组织湿/干(W/D)比值评估肺组织损伤程度,采用ELISA法检测肺组织和血清中组蛋白乙酰化酶(HDAC)6及HDAC9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脾组织中Th17/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收集小鼠粪便样本并采用细菌16S核糖体DNA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肠道菌群构成及丰度。结果LPS诱导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伴随肺泡间隔增厚和中性粒细胞浸润,肺组织W/D比值升高,采用大黄干预后能明显减轻肺组织损伤,降低肺组织W/D比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剂量大黄组小鼠血清HDAC6水平升高(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急性肺损伤组脾脏组织中Treg数量增加,Th17数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大黄处理后能恢复Th17/Treg细胞失衡。此外,急性肺损伤小鼠呈现厚壁菌门/拟杆菌门菌群比例升高,表现为厚壁菌门减少,拟杆菌门增加。大黄干预后,在属水平上增加了阿利斯蒂普菌、梭状杆菌和乳酸杆菌的增殖。结论大黄通过改善急性肺损伤肠道菌群紊乱,提升血清中HDAC6水平,恢复Th17/Treg细胞平衡,从而发挥保护急性肺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急性肺损伤 肠道微生物群 辅助性T淋巴细胞/调节性T淋巴细胞 组蛋白乙酰化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