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新时代好干部能力素质框架的地方经验——基于S市469位优秀干部基础数据的实证研究
1
作者 曾雪莲 李志更 +4 位作者 苗月霞 谢晶 刘军仪 刘晔 邢蓉 《中国人事科学》 2024年第2期1-11,共11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好干部标准进一步明确,对干部能力素质提出具体要求。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精神,各地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相关工作部署要求,结合各自干部队伍建设实际,探索构建新时代好干部...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好干部标准进一步明确,对干部能力素质提出具体要求。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精神,各地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相关工作部署要求,结合各自干部队伍建设实际,探索构建新时代好干部能力素质框架,形成了可供借鉴的做法和经验。S市于2020年10月开展了干部工作专题调研,在全市范围内对4 000余名干部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和多维度的全面深入调研,从中甄选出469位来自各个领域的优秀干部,对他们的相关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在此基础上尝试构建新时代好干部能力素质的基本框架及主要内容,以期为各级各地相关部门更好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提供实证参考和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部人事制度 好干部标准 干部能力素质 地方经验
下载PDF
从“痰瘀互结”论治缺血性中风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志更 岳利峰 +5 位作者 马培 杨冬妹 王京 奚胜艳 谭欣 杨保林 《辽宁中医杂志》 2023年第12期55-57,共3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肥胖人群的加剧,中风已成为我国主要的致残和致死类疾病,其中缺血性中风人群约占80%,更应引起高度关注。中医药防治中风有悠久的历史和优势。缺血性中风的病因主要涉及“风、火、痰、虚、瘀”,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肥胖人群的加剧,中风已成为我国主要的致残和致死类疾病,其中缺血性中风人群约占80%,更应引起高度关注。中医药防治中风有悠久的历史和优势。缺血性中风的病因主要涉及“风、火、痰、虚、瘀”,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包罗“气血虚损、阴虚阳衰、肝肾不足”等,而“标实”却离不开“痰瘀互结”,常因气机受阻,气血不畅,生痰致瘀,痰瘀互结,闭阻脑络,发为中风。“痰瘀互结”构成中风的高危病因、关键病机和干预核心。临床从“痰瘀互结”论治缺血性中风,在杨保林教授“调五脏养脑髓”的基础上,化痰通络,达到气机通畅、气血调和的状态,不管哪种类型的缺血性中风,都能起到很好的防治效应。今后需进一步关口前移,治未病,减少发病率、复发率,尽可能获益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瘀互结 缺血性中风
原文传递
艾灸联合钙尔奇D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的疗效评估
3
作者 李志更 刘林 +6 位作者 马培 张宁 周宇馨 刘阳 岳利峰 卫景沛 康庆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20期2959-2962,共4页
目的:评估艾灸联合钙尔奇D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诊疗的12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艾灸组,对照组采用钙尔奇D治疗,艾灸组在同等剂量钙尔奇D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艾灸治... 目的:评估艾灸联合钙尔奇D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诊疗的12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艾灸组,对照组采用钙尔奇D治疗,艾灸组在同等剂量钙尔奇D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艾灸治疗,治疗周期为6个月。对比2组治疗前后的疼痛积分(VAS)、骨密度(BMD)、25羟基维生素D3、Ⅰ型胶原交联C端肽(β-CTX)、甲状旁腺激素(PTH)指标变化和治疗有效率等方面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艾灸组能明显缓解骨质疏松症状、骨性疼痛,影像提示艾灸组更有效改善患者的BMD,骨代谢相关的3项指标均明显改善,各方面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艾灸联合钙尔奇D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后,症状缓解,疗效提升,且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钙尔奇D 原发性骨质疏松 疗效评估
下载PDF
从“男精壮”角度探讨男性不育之病机与治法 被引量:1
4
作者 翟志光 贾海骅 +7 位作者 姬永宽 满天 李志更 陶旭光 王震 程淼 李玉波 孙志波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50-553,共4页
《女科正宗·广嗣总论》载“男精壮而女经调,有子之道也”,指出男女生育的根本是肾气充盛,天癸充盈。男精壮盛,质纯效优,女经调达,冲任脉通,双方交合畅顺,阴阳和合而受孕成功。受孕之道在于父精母血,而于父系则重在“男精壮”。本... 《女科正宗·广嗣总论》载“男精壮而女经调,有子之道也”,指出男女生育的根本是肾气充盛,天癸充盈。男精壮盛,质纯效优,女经调达,冲任脉通,双方交合畅顺,阴阳和合而受孕成功。受孕之道在于父精母血,而于父系则重在“男精壮”。本文诠释了“男精壮”之内涵,阐述了男精化生与藏泄之机;进而探讨精寒与气衰、精少与相火盛、痰湿、气郁等影响“男精壮”致男性不育之病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析男性不育之治法,为临床防治本病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精壮 男性不育 病机 治法
下载PDF
柳宝诒辨治伏气温病经验浅析
5
作者 焦媛 万小娟 +2 位作者 张若诗 刘舒悦 李志更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9-41,55,共4页
晚清名医柳宝诒著有《温热逢源》《惜余医案》《柳选四家医案》等书,并提倡用养阴托邪一法治疗伏气温病,在温病学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柳宝诒强调伏邪为病,认为“冬伤于寒”“冬不藏精”是导致伏气化温的原因。他驳斥其他医家... 晚清名医柳宝诒著有《温热逢源》《惜余医案》《柳选四家医案》等书,并提倡用养阴托邪一法治疗伏气温病,在温病学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柳宝诒强调伏邪为病,认为“冬伤于寒”“冬不藏精”是导致伏气化温的原因。他驳斥其他医家“寒毒藏于肌肤”“鼎立三纲”等观点,引《黄帝内经》说明伏邪不伏别经而必伏少阴的合理性。辨证上柳宝诒以张仲景六经辨证为纲,兼参卫气营血,募原三焦等辨证方式。治疗上柳宝诒总以祛邪养阴为要,并根据肾气之亏虚分为三类:肾气始虚,泄热透邪;肾气虚甚,养阴托邪;肾阳虚馁,温托寒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气温病 温热逢源 惜余医案 六经辨证 柳宝诒
下载PDF
慢性肾功能衰竭常见证候与证候要素的现代文献分析比较 被引量:29
6
作者 李志更 王天芳 +4 位作者 赵燕 于春光 万霞 任婕 王庆国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1期52-53,共2页
目的:通过对11年来有关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医文献资料的回顾性研究,分析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常见证候、证候要素以及它们的分布规律。方法:将符合选择标准的文献录入到Ep iData数据库,转化为SPSS 12.0数据库后,统计证候及证候要素出... 目的:通过对11年来有关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医文献资料的回顾性研究,分析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常见证候、证候要素以及它们的分布规律。方法:将符合选择标准的文献录入到Ep iData数据库,转化为SPSS 12.0数据库后,统计证候及证候要素出现的频次、百分比。结果: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脾肾气虚证、湿热证是文献中出现频次前6位的证候;肾、脾、肝是文献中出现频数前3位的病位类证候要素;湿、阴虚、阳虚是文献中出现频数前3位的病机、病性类证候要素。结论:证候要素更能简洁、灵活地反应疾病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衰竭 证候 证候要素 文献研究
下载PDF
慢性肾衰常见中医症状的文献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志更 王天芳 +4 位作者 赵燕 于春光 万霞 胡立胜 王庆国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07-408,共2页
目的:通过对11年来我国辨证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医文献资料的统计分析,探讨本病的常见症状分布规律。方法:遵循循证医学原则,以符合选择标准的文献建立症状数据库,并运用SPSS12.0软件统计症状出现的频数、频率。结果:整理出172个症状... 目的:通过对11年来我国辨证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医文献资料的统计分析,探讨本病的常见症状分布规律。方法:遵循循证医学原则,以符合选择标准的文献建立症状数据库,并运用SPSS12.0软件统计症状出现的频数、频率。结果:整理出172个症状,其中频数居前10位的症状为:乏力、腰膝酸软、纳呆、浮肿、恶心、呕吐、小便少、头晕、腹胀、畏寒。舌色、舌形舌态、舌苔三类舌象中出现频数最多的分别是淡白舌、胖大舌、腻苔。脉象中出现频数最多的是细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衰竭 症状 文献分析
下载PDF
魏雅川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经验 被引量:8
8
作者 李志更 焦媛 +2 位作者 刘理想 卢贺起 魏雅川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18-320,共3页
介绍魏雅川主任医师提出的寻常型银屑病以“热”与“风”为始动因素,以肝肺气交失常为核心病机的疾病动态发展规律,以及在临床治疗银屑病时的常用方剂、药对和用药禁忌等。寻常型银屑病初期以“热与风”的交织侵袭为主,引起肝肺气交的失... 介绍魏雅川主任医师提出的寻常型银屑病以“热”与“风”为始动因素,以肝肺气交失常为核心病机的疾病动态发展规律,以及在临床治疗银屑病时的常用方剂、药对和用药禁忌等。寻常型银屑病初期以“热与风”的交织侵袭为主,引起肝肺气交的失调,下一步或愈或进展为“热与血”的交集,若病情持久不愈,肝肺气交的平衡稳定难以修复则会进一步消耗气血,形成“血虚风燥”的证候。针对这一发展规律,在疾病不同阶段运用不同的治法和方药,以恢复肝肺气交正常为目标,常可取得良好的疗效,从而为银屑病的中医诊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型银屑病 肝肺气交 治疗方药 魏雅川
下载PDF
中医科研中几种常用数据挖掘方法浅析 被引量:32
9
作者 李志更 王天芳 +1 位作者 任婕 杜彩凤 《中医药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29-32,83,共5页
本文主要是对中医药科研中几种常用的数据挖掘方法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在中医的科研中,无论是临床、实验和文献的研究中都可能遇到需要进行数据分析的情况,初级的分析方法已很难再适应科学发展的需要,掌握好数据挖掘的思路和方法,对中医... 本文主要是对中医药科研中几种常用的数据挖掘方法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在中医的科研中,无论是临床、实验和文献的研究中都可能遇到需要进行数据分析的情况,初级的分析方法已很难再适应科学发展的需要,掌握好数据挖掘的思路和方法,对中医科研的进步应该是大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科研 数据挖掘
下载PDF
《内经》因人制宜思想探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李志更 潘桂娟 刘理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97-999,共3页
探寻《内经》中的因人制宜的学术思想。早在《内经》时期,中医学家都已很重视疾病的个体化化疗,即因个体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医疗方法。《内经》中从不同角度论述了不同人之间的区别,大致体现在禀赋寿夭、生理发育、情志心理、生活方式... 探寻《内经》中的因人制宜的学术思想。早在《内经》时期,中医学家都已很重视疾病的个体化化疗,即因个体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医疗方法。《内经》中从不同角度论述了不同人之间的区别,大致体现在禀赋寿夭、生理发育、情志心理、生活方式、发病及预后等几个不同方面,并进一步提出了因人制宜的具体方式,包括临证时要参考性别、年龄、职业、体质等因素,值得我们进一步学习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人制宜 内经 学术思想
下载PDF
食郁与冠心病的病机演变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志更 郑齐 +2 位作者 苗苗 李玉波 胡镜清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3-34,89,共3页
食郁为六郁之一,其首先影响脾胃的升降功能,并继而从正虚与邪实两个方面不断演变和转化出其他可能导致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故将食郁作为切入点,分析其促进冠心病病机演变的机制内涵,并提出可从调治食郁预防冠心病的学术思想。探... 食郁为六郁之一,其首先影响脾胃的升降功能,并继而从正虚与邪实两个方面不断演变和转化出其他可能导致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故将食郁作为切入点,分析其促进冠心病病机演变的机制内涵,并提出可从调治食郁预防冠心病的学术思想。探讨食郁的致病机制,加深对食郁的理论认识,从食郁预防冠心病可能对临床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等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郁 冠心病 病机演变 预防
下载PDF
《医贯》中的五行学说思想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志更 潘桂娟 刘理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8期1701-1702,共2页
主要从《医贯》玄元肤论中的五行论篇入手,浅谈名医赵献可对五行学说的认识及其对临床治法治则的指导意义,五行学说并不仅是简单的生克制化,而是有其更深刻的内在意义,赵氏则更是大胆地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实际上,时至今日,五行学说在... 主要从《医贯》玄元肤论中的五行论篇入手,浅谈名医赵献可对五行学说的认识及其对临床治法治则的指导意义,五行学说并不仅是简单的生克制化,而是有其更深刻的内在意义,赵氏则更是大胆地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实际上,时至今日,五行学说在中医理论体系和临床论治中仍有很重要的价值。在五行学说日益淡化的今天,希望能重新引起医者对五行学说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贯 五行学说 治法治则
下载PDF
《洞天奥旨》中的疮疡治疗思想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志更 刘艳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10期171-172,共2页
文章主要探讨清代医家陈士铎所著《洞天奥旨》中治疗疮疡的学术思想。研究认为,陈士铎在疮疡的治疗上明辨标本、阴阳、善恶、经络、虚实、脉症合参、因人制宜、多法合用,不拘汤药,论述了比较完善的疮疡治疗理论,书中方药亦值得借鉴和运... 文章主要探讨清代医家陈士铎所著《洞天奥旨》中治疗疮疡的学术思想。研究认为,陈士铎在疮疡的治疗上明辨标本、阴阳、善恶、经络、虚实、脉症合参、因人制宜、多法合用,不拘汤药,论述了比较完善的疮疡治疗理论,书中方药亦值得借鉴和运用,是清代一部优秀的外科疮疡专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天奥旨 陈士铎 疮疡 治疗
原文传递
“因时制宜”思想的核心价值浅述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志更 王欣麒 +1 位作者 金香兰 王左原 《北京中医药》 2008年第11期850-852,共3页
本文主要是从两个角度分析"因时制宜"学术思想的核心价值,首先论述了临床中运用"因时制宜"的必要性,以说明其思想的存在价值。从理论上看,整体观念和气一元论是"因时制宜"的思想来源和基础,由于人体生理... 本文主要是从两个角度分析"因时制宜"学术思想的核心价值,首先论述了临床中运用"因时制宜"的必要性,以说明其思想的存在价值。从理论上看,整体观念和气一元论是"因时制宜"的思想来源和基础,由于人体生理与疾病是因时变化的,因而"因时制宜"成为医家在临证时的一种重要的参考思想,这也是其值得并得以传承的原因。其次本文从"因时制宜"思想的体系内涵及临床意义来说明其实用价值。在整个的中医学体系中,无论在中医的治则治法方面,药物的采集运用方面,还是饮食宜忌、养生保健方面、针灸等方面,"因时制宜"思想都闪烁着可贵的光芒。充分掌握和运用"因时制宜"的思想,对于提高中医的临证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时制宜 时间节律 核心价值 学术探讨
下载PDF
我国政府首席信息官制度建设现状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志更 乔立娜 《电子政务》 2007年第4期18-24,共7页
从现阶段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向纵深发展的需要,从加强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与开发以及加强政府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的角度,分析了首席信息官制度的现实需求和建立我国首席信息官制度的可行性,并指出了我国建立政府首席信息官制度亟待解决的主... 从现阶段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向纵深发展的需要,从加强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与开发以及加强政府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的角度,分析了首席信息官制度的现实需求和建立我国首席信息官制度的可行性,并指出了我国建立政府首席信息官制度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席信息官 信息官制度 中国 电子政务 CIO
下载PDF
历代中医学家对“三因制宜”学术思想的认识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志更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8-100,共3页
从明清以前历代医家的医学著作入手,主要考查"三因制宜"学术思想的学术源流与发展路径,探讨历代医家对该思想的认识及其理论内涵。文章认为《内经》奠定了中医学"三因制宜"学术思想的基础,该思想历经秦汉、唐宋、... 从明清以前历代医家的医学著作入手,主要考查"三因制宜"学术思想的学术源流与发展路径,探讨历代医家对该思想的认识及其理论内涵。文章认为《内经》奠定了中医学"三因制宜"学术思想的基础,该思想历经秦汉、唐宋、金元、明清等各阶段的诸多医家的丰富而得以发展及提高,充分体现了中医治病中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相互结合,是中医学的理论特色和精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因制宜 因时制宜 因人制宜 因地制宜
下载PDF
陈直《养老奉亲书》的学术思想与特色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志更 冯岩 《吉林中医药》 2011年第6期596-598,共3页
《养老奉亲书》成书于公元1085年之前,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关于老年养生的中医专著,书中较为详细地阐述了老年人的食疗、起居、精神调摄等多方面的事项,具有鲜明的食养食治特色和教导意义,比较全面的总结了宋之前的养生理论,并对后世产... 《养老奉亲书》成书于公元1085年之前,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关于老年养生的中医专著,书中较为详细地阐述了老年人的食疗、起居、精神调摄等多方面的事项,具有鲜明的食养食治特色和教导意义,比较全面的总结了宋之前的养生理论,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奉亲书》 陈直 养生
下载PDF
《辨证录》中的痛症治疗思想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志更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5-136,共2页
从清代医家陈士铎所著《辨证录》中治疗各种疼痛的篇章中进行研究,综合分析痛症的病机、治法、方药等,以总结其学术思想。研究认为,陈士铎所论导致痛症的病理因素主要有风、火、寒、虫、食积、气滞、瘀血、气血阴阳亏虚等,其在治法上常... 从清代医家陈士铎所著《辨证录》中治疗各种疼痛的篇章中进行研究,综合分析痛症的病机、治法、方药等,以总结其学术思想。研究认为,陈士铎所论导致痛症的病理因素主要有风、火、寒、虫、食积、气滞、瘀血、气血阴阳亏虚等,其在治法上常详辨病因、病位、病性,针对性组方用药,并有自己独特的药物认识和运用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辨证录 陈士铎 痛症 治疗思想
下载PDF
金元四大家的“三因制宜”思想举隅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志更 金香兰 《北京中医药》 2009年第1期25-27,共3页
通过系统分析金元四大家——刘完素、李东垣、张子和、朱丹溪的学术著作,挖掘其中的"三因制宜"学术思想,认为金元四大医家虽然在立论与风格上各有千秋,但他们对"三因制宜"的学术思想都是相当熟悉和精通的,并且在具... 通过系统分析金元四大家——刘完素、李东垣、张子和、朱丹溪的学术著作,挖掘其中的"三因制宜"学术思想,认为金元四大医家虽然在立论与风格上各有千秋,但他们对"三因制宜"的学术思想都是相当熟悉和精通的,并且在具体运用上也有很多体现。指出"三因制宜"是一种为不同学派所共同遵循和运用的学术思想和治疗准则,具有普遍性和必需性。在临床辨治中如能详别三因,做到"法取于因、方适于因",必将能够提高医生治疗疾病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元四大家 三因制宜 学术探讨
下载PDF
政府首席信息官制度的概念理解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志更 乔立娜 《电子政务》 2007年第4期7-7,共1页
政府首席信息官制度是很多发达国家发展电子政务的一项基本制度安排,它对于加强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提升电子政务建设的效率和效能、保证政府信息化协调发展具有非常明显的支撑作用。目前,推动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向纵深发展亟需解决统一... 政府首席信息官制度是很多发达国家发展电子政务的一项基本制度安排,它对于加强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提升电子政务建设的效率和效能、保证政府信息化协调发展具有非常明显的支撑作用。目前,推动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向纵深发展亟需解决统一规划、资源整合、协调发展等瓶颈问题,针对我国实际,借鉴国际经验,建立并逐步推行政府首席信息官制度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信息化 首席信息官 概念理解 电子政务建设 信息资源管理 协调发展 国家发展 支撑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