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2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零部件仓储无线智能称重货架系统设计
1
作者 刘斌 王锋 +2 位作者 袁浩 陈刚 李志海 《制造业自动化》 2024年第3期172-175,180,共5页
针对体积小、价值高的零部件仓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ZigBee的无线智能称重货架系统。系统在货架每个货位上安装一台无线称重单元对库存货物进行精确计量,通过ZigBee技术构建的无线通信网络将计量数据实时传送至企业仓储管... 针对体积小、价值高的零部件仓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ZigBee的无线智能称重货架系统。系统在货架每个货位上安装一台无线称重单元对库存货物进行精确计量,通过ZigBee技术构建的无线通信网络将计量数据实时传送至企业仓储管理系统,系统根据货物的规格重量自动判别货物种类并将重量信息转换为货物库存的数量信息,从而实现货物入库信息的自动录入和库存信息的实时自动盘点,提高企业的仓储管理效率。测试表明,系统称重单元计量精度可达10g,计量性能稳定,数据传输延迟在160ms以下,能够满足仓储货物信息自动录入和盘点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IGBEE 称重货架 自动盘点 仓储管理
下载PDF
双体系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协同育人考核机制构建——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为例
2
作者 钟源 李志海 孙文晓 《西部素质教育》 2024年第1期37-40,共4页
为了更好地促进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协同育人,文章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为例,基于相关背景,从构建目标和构建方法两个方面论述了双体系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协同育人考核机制构建。
关键词 协同育人 考核机制 高职院校 本科院校 双体系人才培养模式
下载PDF
2012年6月30日新疆新源-和静M_S6.6地震发震构造初步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李志海 郑勇 +3 位作者 谢祖军 刘建明 上官文明 单斌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49-458,共10页
2012年6月30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源—和静县交界发生MS6.6地震,该地震是2010年青海玉树7.1级地震和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7.0级地震之间中国大陆发生的最大的地震.本文基于新疆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此次地震序列震相资料,分别用绝对和相... 2012年6月30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源—和静县交界发生MS6.6地震,该地震是2010年青海玉树7.1级地震和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7.0级地震之间中国大陆发生的最大的地震.本文基于新疆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此次地震序列震相资料,分别用绝对和相对定位方法联合对其进行重新定位,重新定位后余震展布为NW向,主震位置为43.429°N,84.755°E,深度为21.8km.基于新疆地震台网记录6.6级地震波形数据,本文用CAP方法反演了震源机制解和震源深度.结果显示:MS6.6地震震源机制解:节面Ⅰ走向39°,倾角46°,滑动角12°,节面Ⅱ走向301°,倾角81°,滑动角135°;震源深度为21km,与利用地震震相到时确定的主震震源深度基本一致.主震震源机制解的节面Ⅱ与伊犁盆地北缘断裂走向和倾角基本一致,综合精确定位余震展布和伊犁盆地北缘断裂性质分析认为,新源—和静MS6.6地震发震构造是伊犁盆地北缘断裂,震源深度为21km左右,是一个高角的内陆倾滑地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源—和静MS6 6地震 地震精定位 震源机制解 震源深度 发震构造
下载PDF
新疆地区地震目录最小完整性震级和台网科学布局研究 被引量:37
4
作者 李志海 蒋长胜 +1 位作者 黄瑜 王宝柱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63-775,843,共13页
地震目录的最小完整性震级Mc是地震学中最基础、最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也是地震观测台网效能评估的关键.本文对构造活动剧烈、地震活动水平高、台站地理分布复杂的新疆地区开展Mc研究,试图为该地区的地震危险性评估和台站科学布局等研... 地震目录的最小完整性震级Mc是地震学中最基础、最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也是地震观测台网效能评估的关键.本文对构造活动剧烈、地震活动水平高、台站地理分布复杂的新疆地区开展Mc研究,试图为该地区的地震危险性评估和台站科学布局等研究提供参考资料.基于新疆地震台网发展的5个阶段划分,采用基于G-R关系的交互式分析方法,研究了Mc的空间分布特征;采用多参数方法研究了分区的Mc时间演化特征.结果表明,新疆地区Mc的空间分布存在较大的非均匀性,天山地区监测能力较好,西昆仑地震带等地区相对较低.对于地震台网的不同发展阶段,尤其是"十五"数字地震台网运行以来,天山地震带、阿尔泰地震带Mc可达ML1.5—2.0,台站相对稀疏的西昆仑地震带北段可控制在ML2.0左右.此外,利用新疆地区1988年以来的经过数字化整理的地震观测报告,考察了Mc与震中距和台站张角的关系,讨论了台网科学布局和提升地震监测能力的科学途径.结果表明,通过增加近台数量和台站-事件张角上的密度,仍是提升新疆地区地震监测能力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完整性震级 地震监测效能 震级-频度分布
下载PDF
四轮驱动滑动吸盘爬壁机器人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李志海 付宜利 王树国 《机器人》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01-607,共7页
研究了四轮驱动滑动吸盘式爬壁机器人在滑动导向运动方式下的动力学问题.首先分析了机器人在壁面上安全移动的运动状态和约束条件,然后对驱动轮支撑力分布、驱动轮与壁面间的横向摩擦力以及密封圈摩擦力进行分析,进而基于牛顿—欧拉法... 研究了四轮驱动滑动吸盘式爬壁机器人在滑动导向运动方式下的动力学问题.首先分析了机器人在壁面上安全移动的运动状态和约束条件,然后对驱动轮支撑力分布、驱动轮与壁面间的横向摩擦力以及密封圈摩擦力进行分析,进而基于牛顿—欧拉法建立了机器人的动力学方程,并用驱动力矩安全系数来表征驱动力矩的安全程度.通过动力学仿真,分析了吸附压力、驱动轮分布、密封圈刚度等对驱动力矩的影响,为四轮驱动滑动吸盘式爬壁机器人结构优化和安全运动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爬壁机器人 四轮驱动 动力学 滑动导向 驱动力矩
下载PDF
新疆伽师地区非弹性衰减、场地响应与震源参数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李志海 朱成英 +2 位作者 夏爱国 冯磊 唐兰兰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40-348,共9页
本文用伽师地区11个数字地震台记录的地震波形资料,用Atkinson方法反演该地区地震波的非弹性衰减;用Moya方法反演11个台的场地响应。扣除地震记录中的传播路径、场地响应与仪器响应后,用遗传算法测定参与计算的76次地震震源参数。分析... 本文用伽师地区11个数字地震台记录的地震波形资料,用Atkinson方法反演该地区地震波的非弹性衰减;用Moya方法反演11个台的场地响应。扣除地震记录中的传播路径、场地响应与仪器响应后,用遗传算法测定参与计算的76次地震震源参数。分析结果表明:伽师地区Q0值小于天山中东段地区Q0值,这表明该地区构造运动要比天山中东段剧烈,地震活动反映的情况也是如此;11个台的台基都有不同程度的放大效应。在单对数坐标下,76次地震震级与地震矩、震源尺度成正相关关系,与拐角频率成反相关关系。地震震级与应力降之间没有明显依赖关系,表明该地区地震应力降值可作为一个参数为地震预测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伽师地区 介质品质因子 场地响应 震源参数
下载PDF
2008年3月21日新疆于田7.3级地震发震构造与震前地震活动特征研究 被引量:31
7
作者 李志海 马宏生 曲延军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9-205,共7页
2008年3月21日新疆于田发生7.3级地震,打破了中国大陆6年多的7级地震平静,成为我国近期较为显著的一次地震事件。综合分析MS≥4.0余震分布、震区断裂性质以及等震线长轴方向等资料,认为郭扎错断裂是这次地震的发震构造;据Harvard震源机... 2008年3月21日新疆于田发生7.3级地震,打破了中国大陆6年多的7级地震平静,成为我国近期较为显著的一次地震事件。综合分析MS≥4.0余震分布、震区断裂性质以及等震线长轴方向等资料,认为郭扎错断裂是这次地震的发震构造;据Harvard震源机制解分析,这次地震是在近NS向力的作用下,郭扎错断裂发生略带走滑分量的拉张破裂所致。通过地震前震区附近地震活动特征分析发现,于田地震发生在1996年以来新疆南部及邻区7级地震有序分布的空段;震前震区附近有4级地震空区形成,空区持续91个月后发生了2006年9月12日皮山5.8级"信号震",其后1.5年发生于田7.3级地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田地震 发震构造 空区 信号震
下载PDF
镀层厚度的X射线衍射法测量 被引量:8
8
作者 李志海 周上祺 +3 位作者 任勤 石泉 邱绍宇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3-46,共4页
用基体X射线衍射法测量了化学镀Ni-P合金的镀层厚度,并进行了误差分析。结果表明,基体X射线衍射法是一种精确度较高的镀层厚度无损测量法,在其适用的范围之内,能客观准确地测量出镀层厚度,误差小于金相法测量误差;基体X射线衍射法的测... 用基体X射线衍射法测量了化学镀Ni-P合金的镀层厚度,并进行了误差分析。结果表明,基体X射线衍射法是一种精确度较高的镀层厚度无损测量法,在其适用的范围之内,能客观准确地测量出镀层厚度,误差小于金相法测量误差;基体X射线衍射法的测量结果,几乎不受基体表面镀层结晶状态的影响,可以用来测量晶态或非晶态镀层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层厚度 X射线衍射 无损测量 化学镀
下载PDF
直线压缩机驱动电机功率因数的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李志海 郑水英 吴荣仁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400-1402,1420,共4页
为了确保电机具有高的功率因数和良好的工作性能,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验研究分析了直线压缩机驱动电机功率因数的几个重要影响因素,如角频率比、阻尼比.数学模型包含了机械系统、电磁系统以及压缩气体的热力学系统,为简化计算,对该模型进... 为了确保电机具有高的功率因数和良好的工作性能,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验研究分析了直线压缩机驱动电机功率因数的几个重要影响因素,如角频率比、阻尼比.数学模型包含了机械系统、电磁系统以及压缩气体的热力学系统,为简化计算,对该模型进行了线性化处理.计算和实验结果显示,工作频率和阻尼比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当电机工作频率位于机械系统共振频率附近时,功率因数具有极大值,随着阻尼比的增加,高功率因数区域变大.空载和带负载条件下的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基本一致。最高功率因数都在0.96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压缩机 功率因数 直线电机 冰箱压缩机
下载PDF
面神经隐窝径路手术剖面观察及多层螺旋CT双斜矢状位多平面重建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志海 沈剑敏 +4 位作者 吕静瑶 蔡志毅 温西 夏贤武 林叶青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7-82,共6页
目的通过显微解剖观察面神经隐窝径路手术中涉及到的关键手术剖面及解剖标志,利用多层螺旋CT双斜矢状位多平面重建技术,探讨面神经隐窝径路关键手术剖面主要解剖标志同层显示的可行性及意义。方法在尸体头颅标本上模拟面神经隐窝手术径... 目的通过显微解剖观察面神经隐窝径路手术中涉及到的关键手术剖面及解剖标志,利用多层螺旋CT双斜矢状位多平面重建技术,探讨面神经隐窝径路关键手术剖面主要解剖标志同层显示的可行性及意义。方法在尸体头颅标本上模拟面神经隐窝手术径路,观察手术中涉及到的关键手术剖面及解剖标志。利用多层螺旋CT双斜矢状位多平面重建技术,对80例患者进行面神经隐窝径路中关键手术剖面重建观察,其中成人55例(110耳),儿童25例(50耳),对4个不同方位图像(横断位、冠状位、矢状位及双斜矢状位)同层显示解剖标志的程度进行分级评价。对重要解剖标志与周围重要结构的距离进行影像学测量,比较不同年龄组的测量值有无差异。结果面神经隐窝入路手术中涉及到4层关键手术剖面,其方位均为双斜矢状位。4层关键手术剖面双斜位多平面重建图像中主要解剖标志同层显示程度均优于横断位、冠状位及矢状位,同层显示成功率均为100%。水平半规管上缘中点与中颅窝脑板的垂直距离、乙状窦最前缘与外耳道后壁前缘的垂直距离在不同年龄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小于成人。面神经水平段下缘与前庭窗下缘之间的垂直距离及乳突段前缘与圆窗龛后外缘之间的垂直距离在不同年龄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双斜矢状位多平面重建技术可清晰同层显示面神经隐窝径路手术剖面相关解剖标志,结合手术入路及手术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手术剖面双斜位多平面重建及测量,能为术者提供更有实用价值的影像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隐窝 手术入路 多层螺旋CT 多平面重建
原文传递
2003年新疆石河子5.4级地震序列重新定位及发震断层与机制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志海 王海涛 赵翠萍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9-113,共5页
利用双差地震定位法对2003年2月14日石河子5.4级地震及其余震进行重新定位。定位结果显示,石河子地震及其余震呈N40°E方向线性展布,与准噶尔南缘断裂近乎垂直;震源深度全部分布在15~30km范围内,优势分布为15-25km。石河子5.... 利用双差地震定位法对2003年2月14日石河子5.4级地震及其余震进行重新定位。定位结果显示,石河子地震及其余震呈N40°E方向线性展布,与准噶尔南缘断裂近乎垂直;震源深度全部分布在15~30km范围内,优势分布为15-25km。石河子5.4级地震震中位置为44.001395°N,85.872175°E,距离新疆地震局测得的震中位置仅1.2km,而距离宏观考察的震中位置约49km。分析重定位结果其震源机制解得出,这次地震的发震构造是准噶尔南缘断裂,而不是宏观考察的以连哈比尔尕山断裂;节面Ⅰ是主破裂面,而且其走向与重定位地震序列的展布方向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差地震定位法 地震序列 发震构造 震源机制 石河子
下载PDF
双差地震定位法在北天山地区地震精确定位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35
12
作者 李志海 赵翠萍 +1 位作者 王海涛 和锐 《内陆地震》 2004年第2期146-153,共8页
对双差地震定位法的原理进行了阐述,并将双差地震定位法应用于北天山地区(42.5°—45°N,82°—89°E)地震的精确定位。利用新疆32个地震台站记录到的1336次MS≥2.0地震的22704条P波和S波震相读数资料,经重新定位后得... 对双差地震定位法的原理进行了阐述,并将双差地震定位法应用于北天山地区(42.5°—45°N,82°—89°E)地震的精确定位。利用新疆32个地震台站记录到的1336次MS≥2.0地震的22704条P波和S波震相读数资料,经重新定位后得到其中1133次地震的基本参数。重新定位结果显示了比较精细的震中分布图像和有所收敛的震源深度剖面图像,震源深度优势分布在6—35km,平均深度为20km,部分震中位置与震源深度变化较大的地震向断裂带靠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差地震定位法 震中 震源深度
下载PDF
空间站长期运营任务规划建模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志海 侯永青 +1 位作者 严厚民 赵千川 《载人航天》 CSCD 2013年第5期52-58,共7页
空间站系统庞大、复杂,在轨时间较长,任务需求复杂度较高,因此任务规划成为其运营的核心工作。概述空间站运营的基本概念及任务规划内容,分析任务规划的一般方法,以及任务规划的约束条件和各影响因素之间的耦合关系,着眼于空间站长期运... 空间站系统庞大、复杂,在轨时间较长,任务需求复杂度较高,因此任务规划成为其运营的核心工作。概述空间站运营的基本概念及任务规划内容,分析任务规划的一般方法,以及任务规划的约束条件和各影响因素之间的耦合关系,着眼于空间站长期运营的运输规划层面,建立动态规划模型,并通过计算机仿真进行初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站 任务规划方法 动态规划
下载PDF
康普顿散射在材料无损评价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志海 周上祺 +3 位作者 刘守平 石泉 邱绍宇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31-35,共5页
康普顿散射是X射线(或γ射线)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时波长变长的散射,也称不相干散射.研究表明,散射线的波长随散射角的变化而有规律的变化,其散射强度和被散射体的原子序数和电子密度有关.介绍了康普顿散射在密度测量、厚度测量方面的应... 康普顿散射是X射线(或γ射线)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时波长变长的散射,也称不相干散射.研究表明,散射线的波长随散射角的变化而有规律的变化,其散射强度和被散射体的原子序数和电子密度有关.介绍了康普顿散射在密度测量、厚度测量方面的应用,讨论了利用康普顿散射成像来进行缺陷检测等方面的问题,同时介绍了康普顿散射在安全检测、医药技术、食品加工等其他领域的应用.展望了康普顿散射在材料无损评价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普顿散射 康普顿散射成像 无损评价
下载PDF
基于视频监控的变电站智能巡检系统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志海 张荣华 +2 位作者 张天兵 余癉 鲁伟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4年第10期233-237,共5页
变电站巡检工作是保证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工作之一,随着视频监控及数据分析技术的发展,利用视频数据分析技术实现变电站巡检的集中化、智能化,成为变电站巡检的趋势。文中首先分析了变电站巡检工作的现状及应用的局限性,然后介绍... 变电站巡检工作是保证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工作之一,随着视频监控及数据分析技术的发展,利用视频数据分析技术实现变电站巡检的集中化、智能化,成为变电站巡检的趋势。文中首先分析了变电站巡检工作的现状及应用的局限性,然后介绍了基于视频监控的变电站自动巡检系统。系统通过电网统一视频监控平台(SG-UVP)获取变电站监控视频数据,利用视频对变电站关键设备运行状态的智能识别和判断,实现巡检的集中化、智能化、可视化,同时介绍了相应的建设案例。实践证明该系统对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效率提升具有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具备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巡检 视频监控 统一平台 智能分析
下载PDF
新疆北天山2次5级地震的尾波衰减系数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志海 黄瑜 +1 位作者 曲延军 王筱荣 《内陆地震》 2009年第3期337-344,共8页
计算分析了新疆乌苏台记录的2002~2006年间其附近Ms≥0地震的尾波衰减系数值,发现中小地震震级、震中距、震源深度与尾波衰减系数值无关。针对在此期间北天山发生的2003年2月14日石河子Ms5.4地震和2006年11月23日乌苏肘。5.1地震,... 计算分析了新疆乌苏台记录的2002~2006年间其附近Ms≥0地震的尾波衰减系数值,发现中小地震震级、震中距、震源深度与尾波衰减系数值无关。针对在此期间北天山发生的2003年2月14日石河子Ms5.4地震和2006年11月23日乌苏肘。5.1地震,分析了其震前孕震区和非孕震同等大小区域地震的尾波衰减系数值,发现孕震区地震的尾波衰减系数值在震前出现了低值过程,非孕震区地震的尾波衰减系数值在均值附近浮动,孕震区地震的尾波衰减系数平均值比非孕震区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北天山 尾波衰减系数 孕震区
下载PDF
换热器管接头胀接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志海 刘雁 +1 位作者 陈孙艺 宣征南 《化工设备与管道》 CAS 2018年第2期32-36,共5页
采用3D19管孔管板模型分析换热管与管板的连接接头胀接残余接触应力沿轴向和环向的变化规律,以及周围管接头胀接时对中心管接头胀接的影响。发现胀接残余接触应力在胀接区两侧各有一个较窄的高水平残余接触应力的区域,胀接残余接触应力... 采用3D19管孔管板模型分析换热管与管板的连接接头胀接残余接触应力沿轴向和环向的变化规律,以及周围管接头胀接时对中心管接头胀接的影响。发现胀接残余接触应力在胀接区两侧各有一个较窄的高水平残余接触应力的区域,胀接残余接触应力沿轴向分布不均;首次应用极坐标绘制了管接头沿环向的残余接触应力曲线,从曲线的星齿状变化来看,残余接触应力分布沿环向也是明显不均匀的。管接头胀接时将对相邻管接头残余接触应力产生较大影响,与其最接近位置处残余接触应力增大,其他位置的残余接触应力减小,不相邻管接头残余接触应力影响较小可以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接触应力 液压胀接 换热器 有限元分析 换热管与管板
下载PDF
关于全身麻醉苏醒恢复延迟的原因探讨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李志海 宗权 洪永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1期130-131,134,共3页
苏醒延迟是全身麻醉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在不同级别的医院有很大差异。由于苏醒延迟,患者在苏醒室中耽搁过久,增加了不必要的经济负担。本文分析了导致全麻患者苏醒延迟的各种因素以及对应处理方法,以便为临床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 全身麻醉 苏醒延迟 原因
下载PDF
2008年10月5日新疆乌恰6.8级地震发震构造与地震序列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志海 龙鹏伟 马宏生 《内陆地震》 2008年第4期355-360,共6页
2008年10月5日新疆乌恰县发生MS6.8地震,这是继2008年3月21日新疆于田7.4级地震后新疆发生的又一次强震。从地震基本参数、发震构造、震源机制解、地震序列、震中分布等方面对这次地震进行了初步分析。
关键词 新疆 乌恰6.8级地震 发震构造 震源机制解 地震序列
下载PDF
基础不均匀沉降球罐的安全评定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志海 高红利 邓飞中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63-1167,共5页
一般说来球罐基础的沉降量很难保证完全相同,尤其是已承载多年的基础,总存在一定的沉降差。基础不均匀沉降时,将会引起支柱承载的不均匀,造成球罐破坏。采用有限元计算方法,对一出现基础不均匀沉降的在役液化石油气球罐建立弹性模型进... 一般说来球罐基础的沉降量很难保证完全相同,尤其是已承载多年的基础,总存在一定的沉降差。基础不均匀沉降时,将会引起支柱承载的不均匀,造成球罐破坏。采用有限元计算方法,对一出现基础不均匀沉降的在役液化石油气球罐建立弹性模型进行了应力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在水压工况时支柱应力超过材料屈服强度。进一步建立该球罐的弹塑性模型,分析材料非线性对支柱应力的影响。并结合试验测试,对球罐是否可以继续使用进行了评定。根据分析结果建议对该球罐在加强检验的条件下降低负荷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均匀沉降 支柱应力 球罐 有限元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