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猪骨骼肌对低温环境的应答反应
1
作者 张冬杰 马守正 +2 位作者 汪亮 李忠秋 刘娣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1-167,共7页
低温会导致猪只发生应激反应,造成抗病力下降、生长速度减慢等,是影响生猪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猪对低温应答的调控机制非常复杂,目前仍然没有准确的解析。本研究以具有明显耐寒特性的地方猪种民猪为主要研究对象,将9头6月龄体... 低温会导致猪只发生应激反应,造成抗病力下降、生长速度减慢等,是影响生猪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猪对低温应答的调控机制非常复杂,目前仍然没有准确的解析。本研究以具有明显耐寒特性的地方猪种民猪为主要研究对象,将9头6月龄体重相近的雌性民猪随机分成3组,2组置于半敞篷舍内饲养,其中1组低温处理3 d(短期低温处理组),1组低温处理58 d(长期低温处理组),第3组为正常舍内饲养(对照组)。采用PCR矩阵的方法,对骨骼肌中90个与细胞应激反应相关的基因进行了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筛选受低温诱导的应激基因。结果发现,长期低温处理下,有7个基因的表达水平发生了显著上调,分别是CCT8、CYP11A1、DNAJA4、DNAJB6、DNAJC8、HSPB2和HSPB3,1个基因CYP11B2发生了极显著上调,未发现受到抑制的基因;短期低温处理下,有3个基因的表达水平发生了显著上调,分别是DNAJC8、GPX1、PON3,1个基因SOD1发生了极显著上调,1个基因HOPX受到了显著抑制。对2种处理下均发生显著上调的DNAJC8基因进行了遗传学分析,发现该基因在不同物种间高度保守,符合基因进化规律,具有明显的组织表达特异性,可考虑将其作为机体发生低温应答反应的一个标志基因。综上,民猪骨骼肌应激基因对短期和长期低温处理应答反应不明显,仅11个基因发生了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猪 骨骼肌 低温处理 细胞应激 基因
下载PDF
民猪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2
作者 张海峰 李景荣 +12 位作者 何鑫淼 王文涛 田明 陈赫书 冯艳忠 刘自广 吴赛辉 汪亮 何海娟 亓美玉 李忠秋 李淼 刘娣 《猪业科学》 2024年第4期121-122,共2页
猪种质资源是我国生猪产业的“芯片”,但由于受高生长速率和瘦肉率等消费需求因素影响,许多生猪育种者和生产者长期依赖国外引种,约有九成以上种猪来源于国外。大白猪、长白猪和杜洛克猪3个国外引进品种的市场占有率高达90%以上。
关键词 国外引进品种 杜洛克猪 长白猪 国外引种 大白猪 民猪 生猪产业 瘦肉率
下载PDF
益生菌在畜禽肠道健康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3
作者 李淼 何海娟 +3 位作者 李忠秋 王文涛 何鑫淼 刘娣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4-158,共5页
益生菌是一类活的微生物,适量服用益生菌对宿主健康有益。益生菌具有抗毒素、抗致病菌和缓解腹泻的作用,能够改善肠道菌群平衡,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提高宿主免疫力。在畜禽饲粮中添加益生菌可以补充肠道微生物种群,提高动物的生产性... 益生菌是一类活的微生物,适量服用益生菌对宿主健康有益。益生菌具有抗毒素、抗致病菌和缓解腹泻的作用,能够改善肠道菌群平衡,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提高宿主免疫力。在畜禽饲粮中添加益生菌可以补充肠道微生物种群,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恢复宿主的免疫系统功能。文章综述了益生菌的筛选标准、作用机制及其在畜禽肠道健康方面的应用进展,探讨了益生菌对机体肠道结构、免疫功能和生产性能等的影响,为益生菌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畜禽 肠道菌群 肠道健康
原文传递
集装箱船甩箱事故原因及对策
4
作者 孙强 李忠秋 +1 位作者 严青 周耀华 《中国船检》 2024年第2期68-71,共4页
自2011年以来,世界航运理事会(WSC)对其成员公司经营的全球超过四分之三的集装箱船运力开展相关调查发现,平均每年船载集装箱落水数量高达1300余个。集装箱坠海不仅会造成高昂的经济损失,而且还伴随着严重的环境污染等问题。
关键词 集装箱船 环境污染 原因及对策 经济损失 世界航运理事会
下载PDF
不同维生素D_(3)和25羟基维生素D_(3)水平对强制换羽后产蛋后期蛋鸡产蛋性能、蛋壳品质以及骨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东全 孙芳芳 +3 位作者 陈玉艳 孙丹彤 王媛 李忠秋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67-72,共6页
为研究不同维生素D_(3)和25羟基维生素D_(3)水平对强制换羽后产蛋后期蛋鸡产蛋性能、蛋壳品质以及骨质量的影响,随机选取1728只健康631日龄海兰褐蛋鸡,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72只鸡。试验Ⅰ组饲粮添加3300 IU/kg维生素D_(3),试... 为研究不同维生素D_(3)和25羟基维生素D_(3)水平对强制换羽后产蛋后期蛋鸡产蛋性能、蛋壳品质以及骨质量的影响,随机选取1728只健康631日龄海兰褐蛋鸡,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72只鸡。试验Ⅰ组饲粮添加3300 IU/kg维生素D_(3),试验Ⅱ组添加3300 IU/kg 25羟基维生素D_(3),Ⅲ组添加1650 IU/kg维生素D_(3)与1650 IU/kg25羟基维生素D_(3),Ⅳ组添加4950 IU/kg维生素D_(3),Ⅴ组添加4950 IU/kg 25羟基维生素D_(3),Ⅵ添加1650 IU/kg维生素D_(3)与3300 IU/kg 25羟基维生素D_(3)。试验总共105 d。结果表明:(1)饲喂不同维生素D_(3)水平对蛋鸡产蛋性能、蛋壳品质以及骨质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2)1650 IU/kg维生素D_(3)与1650 IU/kg 25羟基维生素D_(3)组合使得产蛋率下降1.86个百分点,只日产蛋量降低1.29 g/d(P<0.05)。(3)1650 IU/kg维生素D_(3)与3300 IU/kg 25羟基维生素D_(3)组合破蛋率降低0.32个百分点,只日产蛋量增加0.85 g/d,蛋壳强度提高1.1 N,胫骨强度提高9 N和骨钙含量提高0.49个百分点(P<0.05)。(4)单独饲喂3300 IU/kg 25羟基维生素D_(3)产蛋率、只日产蛋量、蛋壳强度、骨强度和骨钙含量分别提高2.04个百分点、1.43 g/d、2.4N、15N、0.56个百分点,破蛋率降低0.36个百分点(P<0.05)。(5)单独饲喂4950 IU/kg 25羟基维生素D_(3)组产蛋率、只日产蛋量、蛋壳强度、骨强度和骨钙含量分别提高2.35个百分点、1.65 g/d、2.9 N、21 N、0.84个百分点,破蛋率降低0.39个百分点(P<0.05)。综上所述,换过羽的产蛋后期蛋鸡,饲粮中添加3300 IU/kg维生素D_(3)可满足蛋鸡的基本营养需求,而添加3300 IU/kg以上25羟基维生素D_(3)对改善产蛋后期生产性能、蛋壳品质和骨质量有明显效果。25羟基维生素D_(3)单独添加比混合维生素D_(3)添加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_(3) 25羟基维生素D_(3) 蛋鸡 蛋壳颜色 蛋壳强度 骨强度
下载PDF
冷处理对民猪皮下脂肪组织基因表达模式的影响
6
作者 张冬杰 汪亮 +2 位作者 王文涛 李忠秋 刘娣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07-213,共7页
民猪具有不同于我国其他地方猪种的耐寒特性,但其具体耐寒机制未知。本研究构建了民猪15 d冷处理模型,检测了冷处理后的血液生化指标;RNA-seq技术测定了背部皮下脂肪的基因表达变化模式,qRT-PCR技术检测了与脂肪代谢、细胞分化、应激、... 民猪具有不同于我国其他地方猪种的耐寒特性,但其具体耐寒机制未知。本研究构建了民猪15 d冷处理模型,检测了冷处理后的血液生化指标;RNA-seq技术测定了背部皮下脂肪的基因表达变化模式,qRT-PCR技术检测了与脂肪代谢、细胞分化、应激、炎症和信号传递等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发现,冷处理后民猪血液中的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血皮质醇、白细胞总数和血小板总数显著升高,而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肌酸激酶显著下降。背脂的2141个基因表达水平发生了1倍以上的变化,其中1435个为上调表达,706个为下调表达,差异倍数多集中在1~3倍。差异基因显著富集于其他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通路和折叠、分类和降解通路。差异最显著的ATP6V0A4、TAP2基因和NOX1基因在背脂、颈脂、腹股沟脂以及腹脂等部位高表达。背脂内C/EBPβ和TNF-α发生了极显著上调,CD137、Tbx1、HSPA6和CIRBP发生了显著上调;PPARα发生了极显著下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猪 冷处理 皮下脂肪 转录组测序 QRT-PCR
下载PDF
维生素D调控鸡蛋品质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李东全 陈玉艳 +2 位作者 韩业东 孙芳芳 李忠秋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163-166,共4页
鸡蛋品质可分为外在品质和内在品质两方面。外在品质往往关注蛋壳质量与蛋壳颜色;内在品质关注的是蛋内容物品质、蛋黄颜色等。饲粮营养水平可以影响鸡蛋品质,其中维生素D参与钙吸收与利用,是家禽正常生长、骨骼发育所必不可少的维生素... 鸡蛋品质可分为外在品质和内在品质两方面。外在品质往往关注蛋壳质量与蛋壳颜色;内在品质关注的是蛋内容物品质、蛋黄颜色等。饲粮营养水平可以影响鸡蛋品质,其中维生素D参与钙吸收与利用,是家禽正常生长、骨骼发育所必不可少的维生素,日粮中添加维生素D可以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和蛋品质。文章概述了维生素D的生物学功能、日粮中的主要添加形式、应用以及蛋鸡体内消化吸收代谢方式,综述了维生素D调控蛋壳质量、蛋壳颜色、蛋内容物品质的研究进展,分析可能的作用机制,为提升鸡蛋品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2 维生素D3 25羟基维生素D3 鸡蛋品质
原文传递
东北野猪IFN OMEGA-2基因的克隆测序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8
作者 王文涛 张冬杰 +12 位作者 何鑫淼 龚林明 亓美玉 张海峰 何海娟 吴赛辉 冯艳忠 陈赫书 田明 刘自广 李忠秋 李淼 刘娣 《猪业科学》 2023年第7期118-119,共2页
干扰素OMEGA-2(IFNω-2)基因属于ω型干扰素,在结构、来源方面为Ⅰ型,根据前期研究发现猪的IFNω-2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处于其染色体长臂的187329341–187329913位置,赵光伟研究团队针对荣昌猪IFNω基因研究中发现IFN-ω基因具有良好的... 干扰素OMEGA-2(IFNω-2)基因属于ω型干扰素,在结构、来源方面为Ⅰ型,根据前期研究发现猪的IFNω-2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处于其染色体长臂的187329341–187329913位置,赵光伟研究团队针对荣昌猪IFNω基因研究中发现IFN-ω基因具有良好的抗原性,能够增强荣昌猪的免疫力,与Xin Zhao研究团队研究结果相似,推测其具备在提高机体免疫调节能力、抵御病毒侵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体免疫调节 研究团队 OMEGA 荣昌猪 病毒侵染 抗原性 克隆测序 干扰素
下载PDF
农牧废弃物轻简化造肥与种养结合实现减排增效
9
作者 冯艳忠 陈赫书 +9 位作者 张海峰 刘自广 王文涛 何鑫淼 吴赛辉 何海娟 李忠秋 李淼 亓美玉 刘娣 《猪业科学》 2023年第7期47-49,共3页
1农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究背景。为加快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提升科技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支撑引领作用,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聚焦确保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共遴选44项农业主推技术,各地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 1农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究背景。为加快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提升科技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支撑引领作用,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聚焦确保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共遴选44项农业主推技术,各地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实施为支撑,形成了符合当地实际的技术操作规范,并面向一定量的科技示范主体及科技示范基地进行示范推广,加强了农业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同时加快了先进技术进村入户到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 种养结合 农业农村现代化 科技示范 技术培训 安全供给 示范推广 减排增效
下载PDF
智能化与数字化养猪新技术
10
作者 刘自广 刘娣 +13 位作者 王文涛 吴赛辉 冯艳忠 张海峰 陈赫书 于晓龙 李忠秋 郭镇华 付博 田明 亓美玉 何海娟 李淼 何鑫淼 《猪业科学》 2023年第9期41-44,4,共5页
中国是世界养猪大国,2022年度猪肉产量5541万t,增长4.6%;年末生猪存栏45256万头,比上年末增长0.7%;全年生猪出栏69995万头,比上年增长4.3%(国家统计局,2023)。在生猪存栏量、出栏量、产肉量和消费量各方面,我国均居世界第一。猪肉是中... 中国是世界养猪大国,2022年度猪肉产量5541万t,增长4.6%;年末生猪存栏45256万头,比上年末增长0.7%;全年生猪出栏69995万头,比上年增长4.3%(国家统计局,2023)。在生猪存栏量、出栏量、产肉量和消费量各方面,我国均居世界第一。猪肉是中国人消费最多的肉类,所以在几千年农耕生产中,中国人从未中断养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猪存栏量 猪肉产量 养猪新技术 国家统计局 农耕生产 产肉量 出栏量 数字化
下载PDF
陕西老县城自然保护区的鸟类多样性及G-F指数分析 被引量:31
11
作者 李忠秋 蒋志刚 +3 位作者 李春旺 蔡静 卢学理 曾岩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2-42,共11页
2003年7月和2004年5月,利用样线法对陕西老县城自然保护区进行了鸟类多样性调查,结合历史资料,老县城自然保护区共有鸟类13目36科107属190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16种,我国特有鸟类12种。按季节型区分,其中留鸟116种,夏候鸟56种,冬候... 2003年7月和2004年5月,利用样线法对陕西老县城自然保护区进行了鸟类多样性调查,结合历史资料,老县城自然保护区共有鸟类13目36科107属190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16种,我国特有鸟类12种。按季节型区分,其中留鸟116种,夏候鸟56种,冬候鸟、旅鸟和迷鸟共计18种,从分布型区分,东洋种、古北种和广布种分别为70种、87种和33种。多样性指数分析显示,阔叶林生境中鸟类资源最为丰富,其次为针阔混交林。老县城自然保护区鸟类的优势种为红嘴蓝鹊(Urocissa erythrorhyncha)、星鸦(Nucifraga caryocatactes),此外,山雀类(Parusspp.)、柳莺类(Phylloscopusspp.)以及环颈雉(Phasianuscolchicus)也有较大的种群。同时,将老县城自然保护区的鸟类多样性与其周边的佛坪、长青、太白等自然保护区进行了G-F指数对比分析。发现佛坪自然保护区的鸟类多样性无论是F指数、G指数还是G-F指数均为最高,佛坪在鸟纲(AVES)科属水平上拥有相对较高的鸟类多样性。用基于科属水平的G-F指数与基于物种水平的Shannon-Wiener指数相结合评价某一地区的鸟类多样性,将更为客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 佛坪 长青 太白 物种多样性 鸟类区系
下载PDF
盐城灰鹤(Grus grus)越冬种群动态及行为观察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忠秋 王智 葛晨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53-458,共6页
为解盐城灰鹤(Grusgrus)的越冬种群动态及行为特征,在盐城保护区设置两条样线,自2008年12月始,连续5个冬季每月一次作种群监测,并观察灰鹤家族群的越冬行为。结果显示,近5年来,盐城越冬灰鹤种群(303~707只)较为稳定,沿海开... 为解盐城灰鹤(Grusgrus)的越冬种群动态及行为特征,在盐城保护区设置两条样线,自2008年12月始,连续5个冬季每月一次作种群监测,并观察灰鹤家族群的越冬行为。结果显示,近5年来,盐城越冬灰鹤种群(303~707只)较为稳定,沿海开发对其种群似乎并无负面影响,这可能与灰鹤的食性及生境偏好有关。年龄对灰鹤越冬行为影响显著,幼鹤相较成鹤将花费更多的时间用于采食,而用于警戒的时问较少,这与幼鹤所处的生长及学习阶段有关。家族群大小对灰鹤的采食、警戒及群体警戒效率等均无显著影响,说明对于灰鹤而言,两只幼鹤并未显著增加其在警戒行为上的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鹤 种群 采食行为 警戒行为 年龄 集群效应 家族群
下载PDF
免疫胶体金技术基本原理及其在疾病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忠秋 马红 +2 位作者 郭镇华 吴赛辉 刘梯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6-18,共3页
关键词 免疫胶体金 标记技术 疾病检测 原理 细胞结构 流式细胞术 免疫层析法
下载PDF
冷应激对东北野猪成纤维细胞HSP90 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忠秋 刘春龙 +5 位作者 马红 付博 汪亮 彭福刚 马建章 刘娣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978-1983,共6页
为了揭示热休克蛋白90基因(Heat shock protein 90,HSP90)在细胞冷应激反应过程中的时空表达特性。以东北野猪成纤维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4、15、25和32℃不同强度冷应激条件下细胞内HSP90mRNA转录变化规律。... 为了揭示热休克蛋白90基因(Heat shock protein 90,HSP90)在细胞冷应激反应过程中的时空表达特性。以东北野猪成纤维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4、15、25和32℃不同强度冷应激条件下细胞内HSP90mRNA转录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低温处理过程中,HSP90mRNA转录量在各温度均未见显著增加(P>0.05);在冷应激的复温培养过程中,HSP90mRNA转录量在4和15℃处理4h后复温培养8h内显著增加(P<0.05),峰值出现在6h,在25和32℃处理4h后复温培养8h内均未见显著增加;细胞在4和15℃处理2、4、6和8h后,复温培养4h,HSP90mRNA转录量随处理温度的降低和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25和32℃处理2、4、6和8h后,复温培养未能显著诱导HSP90mRNA的转录。结果提示,冷应激诱导东北野猪成纤维细胞内HSP90mRNA转录量的增加,不是发生在低温处理的应激阶段,而是发生在复温后的细胞应激阶段,温和冷应激(25~32℃)未能诱导复温后HSP90mRNA转录量的显著增加,强度冷应激(4~15℃)诱导复温后HSP90mR-NA转录量的显著增加,且与冷应激的强度和时间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 冷应激 HSP90 荧光定量PCR 东北野猪
下载PDF
冷应激对东北野猪成纤维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忠秋 刘春龙 +5 位作者 孙金艳 马红 亓美玉 彭福刚 汪亮 刘娣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3-78,共6页
以猪成纤维细胞为研究对象,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15、25和32℃不同强度冷应激条件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表明,在冷应激的低温处理过程中,细胞主要出现G0/G1期阻滞,随低温强度的增加而作用加强;低温培养诱导细胞凋亡,随低温强... 以猪成纤维细胞为研究对象,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15、25和32℃不同强度冷应激条件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表明,在冷应激的低温处理过程中,细胞主要出现G0/G1期阻滞,随低温强度的增加而作用加强;低温培养诱导细胞凋亡,随低温强度的增加而作用加强,但在检测的2、4、6和8 h中,细胞凋亡率达到一定程度后,不再随低温处理时间延长而增加,细胞对低温产生耐受。复温培养过程中主要引起细胞G2/M期阻滞,随低温强度的增加而作用加强;细胞凋亡出现在复温培养的2-6 h,是延迟和渐进过程,与低温处理强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冷应激 成纤维细胞 东北野猪
下载PDF
青海省天峻地区藏原羚的食性分析 被引量:15
16
作者 李忠秋 蒋志刚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4-67,共4页
2005~2006年草青期和草枯期我们在青海省天峻地区随机收集了藏原羚的粪样,并利用粪便显微分析法对藏原羚的食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藏原羚采食共计16科34属43种植物,其中草青期采食16科33属42种,草枯期12科22属30种。豆科植物是... 2005~2006年草青期和草枯期我们在青海省天峻地区随机收集了藏原羚的粪样,并利用粪便显微分析法对藏原羚的食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藏原羚采食共计16科34属43种植物,其中草青期采食16科33属42种,草枯期12科22属30种。豆科植物是藏原羚采食的主要类群,禾本科、菊科、蔷薇科和莎草科其次,豆科、禾本科、菊科、蔷薇科和莎草科等五科植物占藏原羚采食总量的90%左右。不同物候期,藏原羚的食性变化明显,豆科、蔷薇科在草枯期所占的比例显著低于草青期,而禾本科、菊科和莎草科所占比例则显著高于草青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藏原羚 粪便显微分析
下载PDF
小胶质细胞的发育及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7
作者 李忠秋 焦建伟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50-1056,共7页
小胶质细胞是一类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CNS)的免疫细胞,其数量占整个神经胶质细胞数量的5%~20%。小胶质细胞最早由Hortega通过碳酸银法所区分鉴定出来,认为小胶质细胞来源于中胚层,在胚胎发育后期形成血管时侵入脑内。最新研究表明,... 小胶质细胞是一类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CNS)的免疫细胞,其数量占整个神经胶质细胞数量的5%~20%。小胶质细胞最早由Hortega通过碳酸银法所区分鉴定出来,认为小胶质细胞来源于中胚层,在胚胎发育后期形成血管时侵入脑内。最新研究表明,小胶质细胞来源于卵黄囊原始巨噬细胞。小胶质细胞作为CNS常驻免疫细胞,属于单核巨噬细胞系,是CNS抵御病原入侵的一道重要的免疫防线。静息状态下,小胶质细胞对神经系统起到监视维持内稳态的作用;其活化后,一方面起到吞噬细胞碎片的作用,另一方面在不同病理条件下分泌不同的细胞因子起到神经保护与神经毒性双重作用。本文对小胶质细胞的发育及在CNS中的作用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胶质细胞 神经发育 中枢神经系统
下载PDF
青海布哈河上游地区同域分布的普氏原羚与藏原羚草青期的集群比较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忠秋 蒋志刚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96-402,共7页
2005年6—7月和9月,运用样线法研究了青海省天峻县布哈河上游同域分布的普氏原羚(Procapraprzewalskii)和藏原羚(Procaprapicticaudata)的集群行为。该地区的普氏原羚和藏原羚集群类型分为雌性群、雄性群、混合群及母子群。四种集群类型... 2005年6—7月和9月,运用样线法研究了青海省天峻县布哈河上游同域分布的普氏原羚(Procapraprzewalskii)和藏原羚(Procaprapicticaudata)的集群行为。该地区的普氏原羚和藏原羚集群类型分为雌性群、雄性群、混合群及母子群。四种集群类型中,雄性群出现的频次均为最高(普氏原羚和藏原羚分别为41%和50%);其次为雌性群(普氏原羚和藏原羚分别为34%和30%);再次为母子群和混合群。比较集群规模发现,除藏原羚母子群显著大于普氏原羚(P=0.015)外,两个种其余集群类型规模差异不显著。集群规模出现频次单只出现的频次最高(普氏原羚和藏原羚分别为21.9%和18.7%);2—8只,普氏原羚和藏原羚分别为62.6%和67.6%;大于9只,普氏原羚和藏原羚分别仅占15.5%和13.7%。另外,普氏原羚和藏原羚产羔后平均集群规模显著减小(普氏原羚,P=0.014;藏原羚,P=0.008);在雄性群、混合群规模均较产羔前略有增大的情况下,雌性群的规模却显著减小(普氏原羚,P<0.001;藏原羚,P=0.002),成为普氏原羚和藏原羚产羔后集群规模变小的主要原因。布哈河上游同域分布的普氏原羚和藏原羚草青期的集群类型、集群规模相差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氏原羚 藏原羚 集群类型 集群规模 产羔期 青藏高原 天峻县
下载PDF
青贮饲料的营养价值及其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34
19
作者 李忠秋 刘春龙 《家畜生态学报》 2010年第3期95-98,共4页
青贮饲料作为一种发展反刍动物生产必需的优质粗饲料来源,其营养价值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动物的生产水平及经济效益,在论述青贮饲料的营养价值、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其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情况予以综述。
关键词 青贮饲料 营养价值 反刍动物生产
下载PDF
民猪与大白猪背最长肌能量代谢关键酶活性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忠秋 刘春龙 +7 位作者 吴赛辉 张冬杰 王文涛 何鑫淼 田明 亓美玉 何海娟 刘娣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21-124,共4页
为了揭示肌纤维类型组成对猪骨骼肌能量代谢酶活性的影响,本实验以民猪和大白猪为研究对象,在比较了民猪和大白猪肌纤维类型组成差异的基础上,采用比色法测定民猪和大白猪背最长肌中能量代谢关键酶乳酸脱氢酶(LDH)、琥珀酸脱氢酶(SDH)... 为了揭示肌纤维类型组成对猪骨骼肌能量代谢酶活性的影响,本实验以民猪和大白猪为研究对象,在比较了民猪和大白猪肌纤维类型组成差异的基础上,采用比色法测定民猪和大白猪背最长肌中能量代谢关键酶乳酸脱氢酶(LDH)、琥珀酸脱氢酶(SDH)和苹果酸脱氢酶(MDH)的活性差异。结果表明,民猪氧化型纤维MyHCI型和IIa型含量显著高于大白猪,酵解型纤维MyHCII b型含量显著低于大白猪,民猪有氧代谢酶SDH和MDH活性显著高于大白猪,无氧酵解酶LDH活性显著低于大白猪,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民猪与大白猪能量代谢关键酶活性差异的主要因素是骨骼肌纤维类型组成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猪 大白猪 肌纤维类型 能量代谢酶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