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6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协作虚拟样机与协同设计方法 被引量:16
1
作者 李思昆 郭阳 +1 位作者 杨强 赵文辉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24-127,共4页
协作虚拟样机技术是在分布式环境下,多领域专家协作建立和应用虚拟样机的方法和技术。本文分析了协作虚拟样机与协同设计的关系,提出了基于协作虚拟样机的协同设计方法,该方法可全面而灵活地支持协同设计,在产品实际设计、制造和使... 协作虚拟样机技术是在分布式环境下,多领域专家协作建立和应用虚拟样机的方法和技术。本文分析了协作虚拟样机与协同设计的关系,提出了基于协作虚拟样机的协同设计方法,该方法可全面而灵活地支持协同设计,在产品实际设计、制造和使用之前,对其功能、性能进行充分仿真与验证。文中还讨论了协作虚拟样机建模方法和异构仿真方法,并给出了基于协作虚拟样机的协同设计环境的总体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设计 虚拟样机 CIMS 计算机集成制造 计算机仿真
下载PDF
面向并行设计的虚拟原型技术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思昆 郭阳 +1 位作者 杨强 赵文辉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41-244,共4页
虚拟原型技术是在虚拟的逼真环境下,对产品设计信息进行协同仿真验证的有效手段,它可有效支持并行设计,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在分析了虚拟原型与并行设计的关系后,提出了基于域对象的虚拟原型建模与仿真方法,并阐述了支持虚拟原型的... 虚拟原型技术是在虚拟的逼真环境下,对产品设计信息进行协同仿真验证的有效手段,它可有效支持并行设计,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在分析了虚拟原型与并行设计的关系后,提出了基于域对象的虚拟原型建模与仿真方法,并阐述了支持虚拟原型的集成框架的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设计 虚拟原型 域对象 仿真 CIMS
下载PDF
一个分布式并行设计集成框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思昆 郭阳 +1 位作者 彭宇行 杨军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2000年第1期11-14,共4页
复杂产品的设计日益复杂 ,推向市场的时间日益缩短 ,并行设计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文中实现了一个支持复杂产品多领域并行设计的集成框架YC bridge。该集成框架的开发采用符合CORBA规范的Client/Server中间件 ,实现了基于设计体模型的设... 复杂产品的设计日益复杂 ,推向市场的时间日益缩短 ,并行设计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文中实现了一个支持复杂产品多领域并行设计的集成框架YC bridge。该集成框架的开发采用符合CORBA规范的Client/Server中间件 ,实现了基于设计体模型的设计数据管理、基于语义模型的工具封装和基于扩展网络图模型的设计过程管理。Y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D 并行设计 集成框架 产品设计 分布式
下载PDF
布尔不可满足子式的求解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思昆 张建民 沈胜宇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253-1260,共8页
解释布尔公式不可满足的原因在诸如形式化验证与电子设计自动化等众多领域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应用价值.不可满足子式能够为布尔公式不可满足的原因提供精确的解释,帮助应用领域的自动化工具迅速定位错误,诊断问题失败的本质缘由.... 解释布尔公式不可满足的原因在诸如形式化验证与电子设计自动化等众多领域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应用价值.不可满足子式能够为布尔公式不可满足的原因提供精确的解释,帮助应用领域的自动化工具迅速定位错误,诊断问题失败的本质缘由.针对近年来出现的许多求解布尔不可满足子式的研究工作,根据算法的类型归类比较,对各种求解方法进行了概述评论,并简要介绍了在该领域所做的一些研究工作.最后讨论了布尔不可满足子式的求解方法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式化验证 布尔公式 可满足问题 不可满足子式 DPLL算法
下载PDF
基于可布性分析的印制板布局网络优化技术
5
作者 李思昆 叶沙野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1994年第3期188-191,共4页
本文描述了一种用于PCB布通率分析的分析模型,提出了一种信号网络的分解、合成及排序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印制板布局和布线过程间的网络优化问题,进一步提高自动布线的布通率。
关键词 印制板 布线 网络优化 布通率分析
下载PDF
遗传算法与蚂蚁算法动态融合的软硬件划分 被引量:87
6
作者 熊志辉 李思昆 陈吉华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03-512,共10页
面向嵌入式系统和SoC(system-on-a-chip)软硬件双路划分问题,提出遗传算法与蚂蚁算法动态融合的软硬件划分算法.基本思想是:(1)利用遗传算法群体性、全局、随机、快速搜索的优势生成初始划分解,将其转化为蚂蚁算法所需的初始信息素分布... 面向嵌入式系统和SoC(system-on-a-chip)软硬件双路划分问题,提出遗传算法与蚂蚁算法动态融合的软硬件划分算法.基本思想是:(1)利用遗传算法群体性、全局、随机、快速搜索的优势生成初始划分解,将其转化为蚂蚁算法所需的初始信息素分布,然后利用蚂蚁算法正反馈、高效6收敛的优势求取最优划分解;(2)在遗传算法运行过程中动态确定遗传算法与蚂蚁算法的最佳融合时机,避免由于遗传算法过早或过晚结束而影响划分算法的整体性能.该算法既发挥了遗传算法与蚂蚁算法在寻优搜索中各自的优势,又克服了遗传算法在搜索到一定阶段时最优解搜索效率低以及蚂蚁算法初始信息素匮乏的不足,并且在算法中提出了遗传算法与蚂蚁算法动态融合的衔接策略.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性能上明显优于遗传算法和蚂蚁算法,并且划分问题规模越大,优势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蚂蚁算法 嵌入式系统 软硬件划分 信息素
下载PDF
支持在线学习的增量式极端随机森林分类器 被引量:55
7
作者 王爱平 万国伟 +1 位作者 程志全 李思昆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059-2074,共16页
提出了一种增量式极端随机森林分类器(incremental extremely random forest,简称IERF),用于处理数据流,特别是小样本数据流的在线学习问题.IERF算法中新到达的样本将被存储到相应的叶节点,并通过Gini系数来确定是否对当前叶节点进行分... 提出了一种增量式极端随机森林分类器(incremental extremely random forest,简称IERF),用于处理数据流,特别是小样本数据流的在线学习问题.IERF算法中新到达的样本将被存储到相应的叶节点,并通过Gini系数来确定是否对当前叶节点进行分裂扩展,在给定有限数量,甚至是少量样本的情况下,IERF算法能够快速高效地完成分类器的增量构造.UCI数据集的实验证明,提出的IERF算法具有与离线批量学习的极端随机森林(extremely random forest,简称ERF)算法相当甚至更优的性能,在适度规模的样本集上,性能优于贪婪决策树重构算法和其他几种主要的增量学习算法.最后,提出的IERF算法被应用于解决视频在线跟踪(包含多目标跟踪)问题,基于多个真实视频数据的实验充分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学习 增量学习 极端随机森林分类器
下载PDF
虚拟实体对象的行为建模方法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郑援 李思昆 +1 位作者 胡成军 鄢来斌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8年第1期78-82,共5页
虚拟实体对象的行为建模方法已成为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总结了前人在行为建模方面的成就,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适于虚拟现实开发平台的虚拟实体对象行为模型SCP模型,并对这种行为模型的基... 虚拟实体对象的行为建模方法已成为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总结了前人在行为建模方面的成就,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适于虚拟现实开发平台的虚拟实体对象行为模型SCP模型,并对这种行为模型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界面进行了详细阐述。SCP模型以控制论为基础,适用领域广,表达能力强,适合并发实现,且易于重用已有的行为建模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世界 虚拟现实 虚拟实体对象 建模
下载PDF
虚拟海战场景中的海浪实时建模与绘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31
9
作者 鄢来斌 李思昆 张秀山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68-573,共6页
给出了一种在虚拟海战场景中的快速高效的海浪建模算法 ,该算法考虑了海浪的波级 ,引入了概率统计思想 ,并采用视点相关的海浪三角形网格来表示海浪模型 ,该算法支持虚拟海战场景中的实时漫游 ,不依赖于特定平台的恒定帧速的动态显示以... 给出了一种在虚拟海战场景中的快速高效的海浪建模算法 ,该算法考虑了海浪的波级 ,引入了概率统计思想 ,并采用视点相关的海浪三角形网格来表示海浪模型 ,该算法支持虚拟海战场景中的实时漫游 ,不依赖于特定平台的恒定帧速的动态显示以及图像质量和几何面片数量的折衷 .应用证明算法很好地满足了虚拟海战场景的需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海浪建模 视点相关细节层次模型 虚拟海战场景 物理模型
下载PDF
一种基于层次平台的SoC系统设计方法 被引量:9
10
作者 熊志辉 李思昆 +2 位作者 陈吉华 王海力 边计年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815-1819,共5页
本文提出基于层次平台的SoC系统设计方法Hi PBD ,将SoC系统设计分为系统模型层、虚部件层和实部件层 ,达到系统设计中功能与结构分离、计算与通信分离的目的 .Hi PBD通过设计规划与虚 实综合完成 3个设计层次之间的 2次映射 .该方法不... 本文提出基于层次平台的SoC系统设计方法Hi PBD ,将SoC系统设计分为系统模型层、虚部件层和实部件层 ,达到系统设计中功能与结构分离、计算与通信分离的目的 .Hi PBD通过设计规划与虚 实综合完成 3个设计层次之间的 2次映射 .该方法不仅重用 3个层次的设计模板 ,而且重用设计层次间 2次映射的结果 ,提高了重用效率 .此外 ,Hi PBD方法支持在 3个层次修改相应设计模板以增强设计灵活性 ,采用性能约束传播机制确保最终设计目标满足性能要求 .实验表明 ,Hi PBD方法可提高SoC系统级设计效率 30 % 4 0 % ,平台模板重用率达到 75 % 90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芯片 基于平台的设计 虚拟设计 IP重用 系统重用
下载PDF
CFD非结构化网格格心格式数据高质量体绘制方法 被引量:10
11
作者 马千里 李思昆 +2 位作者 白晓征 程志全 徐华勋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08-516,共9页
3D非结构化网格格心格式数据是近年流场数值模拟结果的常见形式,目前的可视化方法无法直接绘制此类数据,通常采用外推技术将其转换为格点格式数据后再进行绘制,导致数据精度损失,严重影响绘制质量.在多遍光线投射算法框架下,设计一种非... 3D非结构化网格格心格式数据是近年流场数值模拟结果的常见形式,目前的可视化方法无法直接绘制此类数据,通常采用外推技术将其转换为格点格式数据后再进行绘制,导致数据精度损失,严重影响绘制质量.在多遍光线投射算法框架下,设计一种非结构化网格格心格式数据直接采样计算方法(避免外推),使采样过程中的所有计算任务基于原始数据完成,以提高采样计算精度.具体为:设计了基于胞心值和单元梯度的采样点流场数据重构方法;采用基于面通量的格林公式计算单元梯度;考虑流场中物理量的相互关联,首次在流场可视化中引入Roe平均方法,用相邻单元胞心值构造面通量.分析和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明显提高采样计算精度,产生高质量的体绘制图像,使用户更准确地洞察和分析流场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 非结构化网格 格心格式数据 流场可视化 体绘制
下载PDF
基于控制论的计算机生成兵力实体对象行为模型 被引量:13
12
作者 曾亮 郑义 +1 位作者 李思昆 张会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73-774,785,共3页
实体行为建模是计算机生成兵力(CGF)研究的重要内容。基于控制论的基本思想,提出适应虚拟战场需求的虚拟实体对象行为模型ESCP。ESCP行为模型由感受器、效应器和控制器三部分组成,感受器感知虚拟战场环境信息和内部反馈事件,效应器反映... 实体行为建模是计算机生成兵力(CGF)研究的重要内容。基于控制论的基本思想,提出适应虚拟战场需求的虚拟实体对象行为模型ESCP。ESCP行为模型由感受器、效应器和控制器三部分组成,感受器感知虚拟战场环境信息和内部反馈事件,效应器反映CGF实体对象对虚拟战场环境的作用,控制器对感知的虚拟战场环境信息进行处理,并对实体的行为进行控制。ESCP支持复合行为、协同行为以及行为并发,行为可重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战场 行为建模 计算机生成兵力 控制论 实体行为建模
下载PDF
近岸水域的波浪与水面仿真 被引量:11
13
作者 皮学贤 杨旭东 +1 位作者 李思昆 宋君强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24-329,共6页
近岸水域由于受地形的影响,其波动呈现出与地形等高线垂直的趋势.已有的海面仿真与绘制算法未能实现近岸水域的逼真模拟.文中通过对方向频率谱模型的分析,提出了波浪方向分布函数的分解模型;在已有的基于多分辨率网格和噪声分形面的海... 近岸水域由于受地形的影响,其波动呈现出与地形等高线垂直的趋势.已有的海面仿真与绘制算法未能实现近岸水域的逼真模拟.文中通过对方向频率谱模型的分析,提出了波浪方向分布函数的分解模型;在已有的基于多分辨率网格和噪声分形面的海面仿真算法框架下,实现了深海水域到近岸水域的过渡以及近岸水域的模拟.实验表明,该方法适合大规模自然场景应用中的水域仿真,其绘制效果逼真性好,绘制速度较快(50FPS以上),能满足交互式应用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感绘制 水面建模 实时仿真 海面场景 方向分布函数
下载PDF
动态地形的实时可视化 被引量:19
14
作者 王林旭 李思昆 潘晓辉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524-1531,共8页
针对动态地形可视化中的特殊需求 ,提出了分辨率的动态扩展技术 ,并给出了实时可视化动态地形的完整解决方案 .该方法既消除了地表网格模型中的不连续问题 ,又能很好地表现地形的形变效果 .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动态地形 可视化 地形表面 数字高程模型
下载PDF
基于SIFT的三视图像特征匹配算法 被引量:19
15
作者 张连怡 王爱平 +1 位作者 万国伟 李思昆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177-179,共3页
提出一种基于SIFT的三视图像特征匹配算法。采用SIFT算法对三视图像进行特征匹配,引入计算机视觉中的三线性关系和基于三焦张量的像素转移误差计算方法,对SIFT算法的匹配结果进行筛选,剔除匹配过程中产生的误配点。真实图像数据实验表明... 提出一种基于SIFT的三视图像特征匹配算法。采用SIFT算法对三视图像进行特征匹配,引入计算机视觉中的三线性关系和基于三焦张量的像素转移误差计算方法,对SIFT算法的匹配结果进行筛选,剔除匹配过程中产生的误配点。真实图像数据实验表明,该算法有效剔除了SIFT算法产生的97%以上的误配点,提高了三视图像匹配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FT算法 三线性关系 三焦张量
下载PDF
基于互信息的遥感图像区域配准并行算法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15
16
作者 周海芳 杜云飞 +1 位作者 杨学军 李思昆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4-180,共7页
图像配准是图像融合、变化检测、目标识别等遥感应用中的重要步骤。互信息由于具有无需预处理、自动化程度高以及鲁棒性强等特点,将其作为一种相似性测度进行图像配准成为近几年图像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随着遥感图像数据量的不断加大,... 图像配准是图像融合、变化检测、目标识别等遥感应用中的重要步骤。互信息由于具有无需预处理、自动化程度高以及鲁棒性强等特点,将其作为一种相似性测度进行图像配准成为近几年图像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随着遥感图像数据量的不断加大,传统的单机处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一些应用的时效性要求。基于对串行算法计算瓶颈的实验分析,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基于互信息的遥感图像区域配准并行算法,分别给出了数据划分策略和互信息计算并行处理方案,采用边界冗余划分和二叉树归约方法减少数据通信,并对算法进行了定量的复杂度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扩展性好,通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信息 遥感图像处理 区域配准 并行算法
下载PDF
一种基于有限元的形变模型算法 被引量:9
17
作者 吴鹏 赵龙 +1 位作者 王勇军 李思昆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5期674-677,共4页
针对实时虚拟手术仿真中的弹性形变物体,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算法。该算法考虑到虚拟手术中存在的特殊情况,在形变模型的实时交互性与精确性之间取得了良好的平衡。模型的实时交互性是通过进行预处理实现的,此时响应用户操作的实时形... 针对实时虚拟手术仿真中的弹性形变物体,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算法。该算法考虑到虚拟手术中存在的特殊情况,在形变模型的实时交互性与精确性之间取得了良好的平衡。模型的实时交互性是通过进行预处理实现的,此时响应用户操作的实时形变计算得到加速。模型的精确性则来自于基础算法有限元法的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手术 实时交互性 有限元法 外科手术 形变模型算法 仿真
下载PDF
虚拟作战空间环境及其数据描述与交换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马千里 陆筱霞 +2 位作者 徐华勋 李思昆 曾亮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141-146,共6页
虚拟作战空间环境(又称数字化作战空间环境)是重点研究对战争有重要影响的大气、海洋和太空环境现象变化规律和效应的建模与表现及其数字化产品制作的新技术领域。简述了作战空间环境的概念及其对战争的影响、虚拟作战空间环境的概念及... 虚拟作战空间环境(又称数字化作战空间环境)是重点研究对战争有重要影响的大气、海洋和太空环境现象变化规律和效应的建模与表现及其数字化产品制作的新技术领域。简述了作战空间环境的概念及其对战争的影响、虚拟作战空间环境的概念及其技术挑战;探讨了SEDRIS(综合环境数据描述与交换标准)在构建虚拟作战空间环境中的应用问题;以气象要素为例,阐述了基于SEDRIS标准对自然现象要素进行建模、仿真与可视化,以及自然现象要素与三维战场场景的合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作战空间环境 SEDRIS 自然现象要素 建模与仿真 可视化
原文传递
面向海量数据的数据一致性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周婧 王意洁 +1 位作者 阮炜 李思昆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37-140,161,共5页
复制是实现海量数据管理的关键技术之一,多副本之间的数据一致性维护是提高分布式系统的容错能力与性能的重要保证。强一致性确保并发的修改操作不会发生冲突,但是限制了系统的可用性、连通性以及副本数量;弱一致性确保副本的最终一致,... 复制是实现海量数据管理的关键技术之一,多副本之间的数据一致性维护是提高分布式系统的容错能力与性能的重要保证。强一致性确保并发的修改操作不会发生冲突,但是限制了系统的可用性、连通性以及副本数量;弱一致性确保副本的最终一致,提高了系统的容错能力。本文从已有的一致性维护方法出发,结合海量数据的特点,对一致性维护过程中所涉及的更新发布、更新传播方式、更新传播内容以及更新冲突解决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量数据 复制 数据一致性
下载PDF
SoC设计中的IP核复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宋廷强 刘川来 +1 位作者 李思昆 胡乃平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3期260-263,共4页
论述了系统集成芯片设计中 IP核复用的设计方法。以 Estar1嵌入式微处理器设计为例 ,讨论了 IP软核设计复用技术的应用方法及特点 ,并针对 Estar1中 IP核选择与实现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 系统集成芯片 IP核 复用技术 嵌入式系统 微处理器 集成电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